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全面理解欧姆定律正确运用解决问题新版粤教沪版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4.3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案: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4.3欧姆定律的应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14章的第3节,主要讲述欧姆定律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欧姆定律的表述和意义;2. 掌握欧姆定律的计算方法;3. 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述;2. 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3. 学生能够将欧姆定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和运用;2. 教学重点: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欧姆定律的概念。
2. 知识讲解: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解释每个符号的含义。
同时,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意义。
3.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选择一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思考和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给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5. 应用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照明电路、手机充电等,让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欧姆定律电流I = 电压U / 电阻R七、作业设计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路,电压为12V。
答案:电流I = 12V / 10Ω = 1.2A一个手机充电器,输出电压为5V,输出电流为1A,请问手机充电器内部的电阻是多少?答案:电阻R = 电压U / 电流I = 5V / 1A = 5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对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课件 粤教沪版
度无关
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的电流为0.1A,则该 导体的电阻为 60Ω ;若将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12 V, 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0.2 A;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 则该导体的电阻为 60Ω .
(3)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是能够连续改变连入电路中的阻值的元件,
在电路图中用符号
表示.
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 的电阻的大小.
②结构:滑动变阻器的主体结构是绕在绝缘瓷筒上的电阻 丝和可沿金属棒滑动的金属滑片以及四个接线柱.(如 右图)
③铭牌:滑动变阻器上面标有电流值和电阻值,所标电流 值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所标电阻值是指该滑动变 阻器的最大使用电阻.如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2A”的 字样. 50Ω表示的意思是最大阻值,表示使用此滑动变阻器时, 接入电路的电阻可以在0~50Ω之间变化;2A表示该滑 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超过2A将可能烧 坏滑动变阻器.
(3)公式变形 ①把I=U/R变形为R=U/I,可以求电阻. 对R=U/I的理解: a.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
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
b.电阻值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成正比.
c.本表达式不能称为欧姆定律.
②把I=U/R变形为U=I•R的理解: a.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它的电流与其电阻的乘积. b.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问题时要注意: ①公式I=U/R中的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或同一个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探究欧姆定律)新课件
知识点 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
知1-讲设计实验A源自SRR' V
电路图
知1-讲
实物图
知1-讲
实验步骤: 1. 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
【例2】(2014•黑龙江)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经各 元件的电流I与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把A、B 元件并联后接在1V电源两端,并联电路的总电流
为 A,此时元件B的电阻是 Ω.
【例3】(2014•衡阳)如图,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 变.R1的阻值是10Ω.通过R2中的电流为0.2A,求:
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问题(3):为了得到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应更换不同的电阻
进行多次实验。
总结
知1-讲
表述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不能漏掉“电阻一定” 这个前提条件,也不能弄错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因果关 系而说成“电阻一定,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知1-练
1 为探究电阻R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某同学将实物 连接成如图 所示的电路。请你指出其中连接的错误 之处,并加以改正。
3. 两个电阻之比是R1:R2=2:5,当把它们串联在电路 中使用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1:1 ,它们两端的 电压之比是 2:5;如果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 的电流之比是5:2,这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1:1.
4. 小军采用如图的电路,研究“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它的 电阻关系”,他分别用5Ω和10Ω的电阻做两次实验,当 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军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 更换为10Ω,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 变大,为 了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他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
2024秋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探究欧姆定律14.2探究欧姆定律第2课时欧姆定律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3)欧姆定律的推导:学生可能对于如何推导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有一定的困难。教师需要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
(3)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师需要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等。
2. 教学难点:
(1)实验操作: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如如何连接电路、如何测量电压和电流等。教师需要在实验前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并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
2. 辅助材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欧姆定律,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例如,可以准备一些电流、电压、电阻的示意图,以及欧姆定律的原理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3. 实验器材:本节课涉及实验探究,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包括电阻、电压表、电流表等。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故障或意外。
-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 实验器材:电阻、电压表、电流表等。
- 实验步骤:连接电路,调整电压和电阻,记录电流和电压的数值,重复实验多次,分析数据。
- 实验现象: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增加,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3.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5. 教师评价与反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对于学生的进步和努力,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应该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2.会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数据。
3.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通过欧姆定律测算和分析讨论,弄清楚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和短路的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伏安法测电阻。
【教学难点】实验电路的设计与连接。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1.夜幕降临了,小明同学在做功课,桌上的台灯发出明亮的光线,做完功课,小明轻轻转动台灯上的一个旋钮,发现灯光由亮变暗,变得十分柔和,室内显得格外幽雅宁静。
他想:调光灯为什么能调亮暗呢?调光原理是什么?2.小明通过思考找到答案后,接着他又想:当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时,灯的电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学完本节内容后,希望你一定能知道其中的道理。
二、新课教学(一)[活动1]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师生共同分析找出实验原理教师讲解: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进而分析总结了欧姆定律。
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欧姆定律的原理测出一个正在工作的用电器电阻呢? 启发学生分析回答后,教师总结。
教师讲解:根据欧姆定律I =UR 可以推导出变形公式R =U I,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需要测出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所以需要用到电压表和电流表。
像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小节:实验原理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 =U I2.师生共同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说出实验所需器材教师引导:要想测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应把该用电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再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和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最后利用公式R=UI即可算出其电阻大小。
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全面理解欧姆定律正确运用解决问题粤教沪版
全面理解欧姆定律正确运用解决问题一、如何正确理解欧姆定律?欧姆定律I=U/R揭示了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的核心内容,应从以下方面去理解:(1)欧姆定律成立的条件。
欧姆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在探究中,我们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导体的电阻不变,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进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故前者成立的条件为“电阻一定时”,后者成立的条件为“电压一定时"。
如果忽视前提条件,则会出现错误的结论.(2)I=U/R和R=U/I的区别。
I=U/R表示导体中的电流大小取决于这段导体两端电压和这段导体的电阻.当导体中的电压U或R变化时,导体中的电流I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即I、U、R都是变量。
R=U/I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跟这段导体中的电流之比等于这个导体的电阻,为我们测定导体的电阻提供了一种方法。
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因此,对于一个给定的导体,比值U/I是一个定值(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而对于不同的导体,这个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绝对不能认为导体的电阻跟电压和电流有关。
例1 关于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就越小B.电压一定时,电阻跟电流成反比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电阻一定时,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大解析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显然,只有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就越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而与电流无关,并且,不论导体两端是否加电压,导体的电阻是客观存在的.答案 D。
二、欧姆定律是解决电学问题的基础,在运用时究竟应注意些什么?关键是要注意两个问题:(1)定律中的各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导体。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4.2探究欧姆定律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4.2探究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4章第2节“探究欧姆定律”。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1.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3. 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2.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及欧姆定律的推导;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及电阻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现象,如照明电路、手机充电等;2. 理论讲解:介绍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4. 欧姆定律的推导:根据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推导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5. 电阻的计算:讲解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6. 例题讲解: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3. 电阻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文字和图形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2.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流和电压下的电阻值;3. 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照明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已知,求电阻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探讨电流、电压和电阻在实际应用中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实验探究环节的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的合理性。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正确理解欧姆定律新版粤教沪版
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重要定律,是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进行计算的基础。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个规律叫做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就是R
U I =,的单位是安(A ),的单位是伏(V ),的单位是欧()。
一、明确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
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即电阻必须是纯电阻,如电灯、电烙铁等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而不适用于有电风扇、电动机等用电器的电路。
二、明确欧姆定律各物理量间的关系
1.对应关系: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三个物理量具有同一时间、同一导体的关系。
电流的大小由电压和电阻同时决定,同一导体的电阻通常看作是不变的。
2.因果关系:电流随电压、电阻的变化而变化。
这里的电压、电阻是因,电流是果。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即使导体中不通过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因导体中的电流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
3.变形关系:由欧姆定律的定义式R U I =,可变形为IR U =和I
U R =。
(1)IR U =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乘积。
这个变形公式并不反映物理规律,只适用于数学计算。
(2)I
U R =该式的物理意义是对于某一个导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是一个不变的值。
这个值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本领大小,其大小只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并受到温度影响,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有无电流无关。
决不能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4.2《探究欧姆定律》
教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14.2《探究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十四章第二节《探究欧姆定律》。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理解欧姆定律的表达式;2. 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进行电路实验,能够通过实验数据探究欧姆定律;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难点: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灯泡、电源等);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当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时,电流和电压会有什么变化?2.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值,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发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 分析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并讨论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提出欧姆定律的猜想。
4. 知识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
5.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与欧姆定律有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安排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I = U/R七、作业设计1. 请用欧姆定律解释一下为什么在电路中加入电阻会导致电流减小。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等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通过这个教案,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难点是“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怎样认识电阻教案新版粤教沪版
14.1 怎样认识电阻【教学目的】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2.知道电阻的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3.理解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电阻是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2.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具准备】学生电源、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灯泡各一只,导线若干条.【教学过程】(一)什么是导体的电阻活动1:比较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提问:将不同的金属丝接在A、B之间时,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符号是“R”.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电阻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Ω).常用单位:兆欧(MΩ),千欧(kΩ).1Ω的含义:当导体两端电压为1V,通过的电流为1A,这段导体的电阻为1Ω(二)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活动2: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1.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2.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3.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结论:(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2)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少数导体如碳例外)演示实验: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做演示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在不改变电源电压的条件下,在电路中串联了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元件,移动滑片就能使小灯泡的亮度改变.)(三)电阻器1.介绍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活动3:认识滑动变阻器(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2)结构:电阻线是由电阻率大的合金线制成的.(3)铭牌:滑片上标出的数字“50Ω 2A”,其中50Ω表示最大阻值,2A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4)元件符号: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1)串联在电路中,连接时要接“一上一下”的接线柱.(2)弄清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线长度怎样变化,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3)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4)使用前要了解铭牌.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注意:接同上两个接线柱时,作导线用,电阻为0;接同下两个接线柱时,作定值电阻用,接入是最大电阻.这两种接法都不能改变电阻.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演示,先让学生说出有几种接法,是否有相同的)4.电阻箱原理和读法的介绍.活动4: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通过小灯泡的电流.5.小结、练习。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14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 17 页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沪粤版
11.如图是甲、乙两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甲的电 阻是__1100__Ω。若将甲导体和乙导体并联接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
之比 I 甲∶I 乙=__22∶∶11__。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 22 页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沪粤版
解:(1)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可知:U1=U2=U=9 V,则
电流表 A1 的示数:
I1=UR11=190
V Ω
=0.9
A;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 23 页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沪粤版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5页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沪粤版
(2)公式:__II==
U R__。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U—__伏伏特特((VV))__,
R—__欧姆(Ω)__,I—__安培(A) __。 U
(3)变形公式:U=__IIRR__,R=__ I__。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第 19 页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沪粤版
解:(1)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电阻的阻值:R=UI=06.6VA =10 Ω;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 20 页
九年级 物理 全一册 沪粤版
(2)因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通过它的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探究欧姆定律单元总结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
第14章探究欧姆定律单元总结知识要点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2.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某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 分析数据发现:在______时,______跟______成______(填“正”或“反”)比.(2)在坐标纸上画出U-I关系图.(3) 在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导体两端的电压;正; (2) 如图所示;(3)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解析】(1)注意:在回答结论时一定要说上前提条件即电阻不变.由表格可知电流改变的倍数与电压改变的倍数相等,即正比例关系.在结论中一定要说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而不能说反.这是因为有电压才有电流,电压是因,电流是果,因此结论一定要说电阻一定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2)做图时,在坐标上描出对应的点连线即可以.因为电压若为0,电流也为0,所以该图象过原点.物理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用到如下器材:电源1个,电流表、电压表各1只,定值电阻若干个,滑动变阻器1只,开关1个,导线若干,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1)如表是他们获取的部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2)若实验时少领了一只电压表.多领了一只电流表,请你设计一个电路图,使这个实验仍然可以进行,并写出实验步骤.【答案】(1)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依据:每次实验时电流和电阻的乘积都等于同一个定值;(2)电路图如上图;实验步骤:更换定值电阻R1,调节变阻器使A2示数不变,读出A1示数,多次实验.【解析】(1)由表格数据知,电流和电阻的乘积为定值,所以电流跟电阻成反比,所以可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若缺少电压表,可以用电流表与定值电阻代替电压表的作用,串联后再与被测电路并联,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更换定值电阻R1,调节变阻器使A2示数不变,读出A1示数,多次实验.故答案为:(1)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依据:每次实验时电流和电阻的乘积都等于同一个定值;任何电学实验,在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应调节到阻值最大处,这样可以保护电路.2.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两点:①保护电路;②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3.如果只凭一组数据,就得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结论,缺乏普遍性,所以本实验用不同阻值的电阻,重复实验操作,这样得出的数据更具普遍性.4.要会根据I-U图,判断电阻值的大小.如图,通过相同的电流时,U B>U A,所以R B>R A5.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知识要点二:欧姆定律1.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关系,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关系.2.公式表达:RU I =. 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 可以导出R=U/I,由公式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电流成反比C .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共同决定D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答案】D【解析】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导体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故选D.某导体两端加上6V 的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3A,当导体中的电流为0.4A 时,导体两端电压为多大?【答案】8V 【解析】方法一:由U I R=得到,导体的电阻 116200.3U V R I A===Ω 当导体中的电流为0.4A 时,导体两端电压220.4208U I R A V ==⨯Ω= 方法二:因为11U R I =,又因为22U R I =.所以:1212U U I I = 可得22110.4680.3I A U U V V I A=⋅=⨯= 答:导体两端电压为8V. 该导体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时,导体中相应地有一定的电流,如导体中的电流发生改变时,必然是导体两端的电压发生了改变,导体的电阻是一个定值.所以可以先根据导体两端加上6V 的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3A,利用欧姆定律公式算出电阻R,再根据这个不变的电阻和导体中的电流为0.4A,利用欧姆定律,即可求出这时导体两端的电压.(1)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①电流I 、电压U 、电阻R 是对同一段电路或同一电阻而言.②I、U 、R 必须对应同一时刻.(2)适用范围:①电路中不含电源那段.②适用于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例如:电灯、电炉等,不适用于电动机.(3)公式变形为IU R =的意义: ①导体的电阻大小可以用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来表示,这是测电阻的一种方法.对于同一段导体,U 、I 的比值是一定的;对于不同的导体,U 、I 的比值一般不同.U 、I 的比值只说明了电阻的大小.②导体的电阻不由电压电流决定,它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所以无论电压、电流怎样变化,甚至变为零,导体电阻依然为原来大小,故不能由“IU R =”得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通过的电流成反比”结论.③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 1>R 2知识要点三: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1.串联电路:(1)电阻的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公式:R=R 1+R 2+……+R n(2)串联电压特点: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公式:1122U R U R = 2.并联电路:(1)电阻的特点: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公式:121111.....nR R R R =+++ (2)并联电特点: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公式:1221I R I R = 将一个7Ω的电阻替换某支路中2Ω和5Ω串联的电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支路中的电流不变,说明一个7Ω的电阻与阻值为2Ω和5Ω串联的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等效的,由此可用7Ω的电阻替代2Ω和5Ω串联的电阻.在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用的就是等效替代法.其中R X 是待测电阻(阻值大约是几百欧),R 是滑动变阻器,R 0是电阻箱(电阻箱最大阻值大于R X ).电阻箱是可调节连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变阻器,使用时,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到适当位置,可从电阻箱上读出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大小.(1) 请根据实验电路图把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空白填齐.① 按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 0的电阻值调至最大;② 闭合开关S 1前,滑片P 置于(填“a”或“b”)端;③ 闭合开关S 1;④ 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 ; ⑤ 先断开开关,再闭合开关,保持的电阻不变,调节,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2)在此实验中,若将电流表改为电压表,其他器材不变,请画出用等效替代法测量R X 电阻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所设计的电路在连接好后,只能通过开关改变电路连接情况).【答案】(1)②a; ④S 3; ⑤S 3;S 2;R ;R 0;(2)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解析】闭合S 1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要置于阻值最大处,所以滑片P 要置于a 端;再闭合S 1、S 3,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在此基础上,断开S 3闭合S 2,保持R 的电阻不变,调节R 0,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则从电阻箱R 0上读出的电阻值即为R X 的电阻值.由于两次R 的位置不变,电流表的示数相同,因而R X =R 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V 保持不变,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示数为5V.(1) 电阻R 1的阻值是多少?(2) 若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小是多少欧?【答案】(1)10Ω;(2)20Ω【解析】R 1与R 2串联,可由U R I=求出定值电阻R 1的大小,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小于某一值时,电流表会超过量程或R 1两端电压会超过15V,导致烧坏电流表或电压表.(1)电阻R 1的阻值是1115100.5U V R I A===Ω (2)当电流表示数达到最大值0.6A 时,18=300.6U V R I A==Ω总R 滑= R 总-R 1=30Ω-10Ω=20Ω即R 2<20Ω时,电流表会因电流大于0.6A 而被烧坏.此时U=IR 1=0.6A×10Ω=6V<15V电压表可以正常使用,由以上可知R 2不能小于20Ω.答:(1) 电阻R 1的阻值是10Ω;(2) 若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电压表的量程是0~15V,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小20Ω.((1)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此,串联导体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串联导体的电阻,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12......n R R R R =+++.(2)如果用n 个阻值均为R 0的导体串联,则总电阻为0R nR =.(3)导体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因此,并联导体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导体的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21111.....nR R R R =+++. (4)n 个阻值为R 0的相等电阻并联,则总电阻为:0R R n=. (5)不管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中,某个电阻的阻值增大,电路的总电阻都是增大;如果电路中电阻的个数增多,则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增大,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知识要点四:测电阻1.伏安法:①实验原理: R=U/I②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定电阻和导线若干. ③实验电路图:④实验步骤:(1)按图连好电路,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位置,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分别为U 1、U 2、U 3观察电流表每次对应的数值,I 1、I 2、I 3 分别填入设计的记录表格:1233R R R R ++=. 2.安阻法:①实验器材:电源、两个开关、电流表、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 0、待测定电阻R x 和导线若干.②实验电路图:③实验步骤:(1)按图连好电路,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2)S 闭合,S 1断开,电流表示数为I 1;(3)S 、S 1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I 2;(4)计算: U=I 1R 0 Ix=I 2-I 1102121I R U I I I I χχχ===--U R I 1021I R I I χχ=-R 表达式:R 3.伏阻法①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两个开关、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 0和几根导线,待测电阻R x .②实验电路图:③实验步骤:(1)按图连好电路,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2)S 1闭合,S 2断开,电压表的示数为U 1;(3)S 1断开,S 2闭合,电压表的示数为U 2; (4)1210χU U =U -U ,I=R ;21210110I χχ===U U -U U -U R R U U R 2101χχ=U -U R 表达式:R R U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12V 不变,R 1=30Ω,变阻器R 2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20Ω.开关S 闭合,当变阻器滑片P 由a 端滑至b 端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 )A .7.2~0VB .4.8~0VC .4.8~7.2VD .4.8~12V【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电阻串联,并且电压表串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因此滑片不能改变电路中电阻的大小,只改变了电压表测量的电阻值,即电压表示数会发生改变.因此先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然后根据滑片的位置,利用U=IR 即可求出电压表示数变化的范围.电路中的电流12120.243020U V I A R R ===+Ω+Ω当变阻器滑片P 在a 端时,电压表的示数U a =IR 2=0.24A×20Ω=4.8V当变阻器滑片P 在b 端时,电压表被短路,因此电压表的示数为0V ;所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4.8~0V,故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故选B.同学们利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X R 的阻值,所用电源电压为3V,X R 阻值约为5Ω.(1) 实物电路如图甲,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好.(2) 闭合开关,当电压表示数为2.4V 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则通过电阻X R 的电流I =A,计算出X R =Ω.(3) 利用现有的器材和电路,在已经规范使用器材的前提下,如何使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答案】(1); (2) 0.5;4.8;(3)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不同位置,分别测出电流和电压并求出电阻值,计算电阻的平均值【解析】(1)电路的连接要注意:1、滑动变阻器接“一上一下”;2、电压表、电流表必须从正接线柱进,从负接线柱出;3、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的两端,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2)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为5Ω,电路中最大电流为0.6A,故电流表选的是0—0.6A 的量程,读数为0.5A,根据2.4 4.80.5X X X U V R I A===Ω (3)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不同位置,分别测出电流和电压并求出电阻值,计算电阻的平均值.等效替代法①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两个开关、一个电阻箱和几根导线,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R x . ②实验电路图:③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滑动变阻器及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2)把开关S2闭合,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适当位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3)把开关S1闭合S2断开,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4)读出电阻箱的示数,并记录为R.R x表达式:R x=R。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特殊方法测电阻新版粤教沪版
特殊方法测电阻“伏安法”是测量电阻的基本方法,如果能在限制相关实验器材的条件下通过变换实验方案达到目的,将有利于培养同学们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
一、等流法测电阻例1 实验室中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
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约5V)、学生用电压表(0~6V)、电阻箱R (0~9999Ω 5A)、开关S 1和S 2、导线若干。
现要测量待测电阻Rx 的阻值,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小虎进行的实验过程如下:(1)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S 1,将S 2拨到触点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 1,则电源电压为 。
(2)闭合S 1,将S 2拨到触点2,当电阻箱的阻值调为R 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2,则待测电阻的阻值Rx = 。
解析 从电路图可知,当闭合S 1,将S 2拨到触点1时,电压表测总电压,此时电压表示数U 1等于电源电压;当闭合S 1,S 2拨到触点2,电压表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则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为U 1-U 2,由于串联电路的电流相等,通过电阻箱的电流为021R U U I -=,所以电阻21022U U R U I U R x -==。
答案 (1)U 1 (2)212U U R U - 二、等压法测电阻例2 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因缺少电压表,小军利用两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阻值为10Ω的电阻R 0,同样测出了小灯泡的电阻,原理如图2甲所示。
闭合开关,小军读出电流表A 2的示数为0.3A ,而电流表A 1的示数如图2乙所示,则小灯泡L 两端的电压为 V ,电阻为____ Ω。
图 1甲解析 根据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小灯泡并联,两端电压相等。
电流表A 2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 1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由图2乙知,示数I 1=0.2A ,因此通过电阻R 0的电流I 0=I - I 1=0.3A-0.2A=0.1A小灯泡L 两端的电压U L =U 0= I 0·R 0=0.1A×10Ω=1V 小灯泡的电阻Ω===52A.01V 000I U R 答案 1 5三、等阻法测电阻例3 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可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 x 为待测电阻,R 为电阻箱,S 为单刀双掷开关,R 0为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A.把开关S 接b 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B.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C.把开关S 接a 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D.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九年级物理上册 14.2 探究欧姆定律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
14.2 探究欧姆定律本节地位和作用:欧姆定律是反映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电学量之间的关系的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金钥匙.这一节的知识不仅是整个初中电学的核心内容,而且是今后在高中学习全电路欧姆定律必备的基础知识.本节内容通过完成活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任务,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即欧姆定律,这样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2)会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过程与方法: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加深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认识;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树立科学知识在实际中价值意识;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树立物理知识普遍联系的观点,培养对科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电流与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形式的意义.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干电池3节、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3只、导线若干.【学情分析】1.学生思维特点:初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来支持.2.学生知识情况:学生在没有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已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初步学会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具备学习欧姆定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对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联系,认识是肤浅的,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3.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1)由于实验误差导致的数据偏离,可能影响学生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的涵义.【教法学法指导】基于上面的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我根据多年来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经验,主要在教法学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1.教法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实际,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采用启发、引导、实践、探究、分析与归纳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真正理解欧姆定律.2.学法为适应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根据教学的目的和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学法有观察、操作、讨论、思考、分析、归纳等.【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依照教材,结合探究实验的过程设置实验,进行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自己记录的实验数据,从表格的数据中可得出什么实验结论?当学生回答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鼓励,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将上面的两条实验结论综合起来,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回答: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本身的电阻成反比.这样自然而然引入“欧姆定律”课题.(二)新课教学1.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具体做法(1)各小组从自己的实验数据中,最后分析得到两个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理解数学上“成正比关系”、“成反比关系”的意思.(2)进一步引导得到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3)说明:在欧姆定律中的三处用到“导体”,意思是电流、电压、电阻对应同一导体,而且具有同时性.这样做能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实验能力和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介绍欧姆生平,达成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欧姆定律应用通过三个例题(课本已有两个例题,分别求电流和电阻,教师再补充一个求电压的例题),使学生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达成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例1由老师集中讲解,例2、3采用由各小组讨论后,由学生讲解,老师点评补充的方法.充分体现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地位.①叙述欧姆定律时,注意电流的关键词是“中的”,电压的关键词是“两端的”,电阻的关键词是“的”.②I、U、R必须具有同时性和同一性.③注意单位的统一.(都用国际单位)④在不同情况下要用角标加以区别.⑤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例题讲解:【布置作业】【教学反思】对于初中物理来说,欧姆定律是电学中重要的定律,欧姆定律贯穿于电学各类计算,因此欧姆定律是电学内容的核心、重点.对初中学生在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串、并联电路计算时,以往教学反馈学生学习困难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使用已知量时,常常张冠李戴,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2)习惯于套用公式直接得到答案,不能直达题目答案便不知所措.(3)解题时思路混乱,看不清题目已知条件,不能发现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内在联系,无从下手.必须让学生走好第一步,针对以上问题,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结合学生能力实际,精心再设计,选择有代表性、针对性的题目,深浅适中,突出重点,特别改编传统题目为开放性题目,增加知识的覆盖面,更重要的是把问题向纵向、横向延伸,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难易不同的参与,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让学生通过练习知道学到了什么,认识知识架构,让全体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真正做到主导和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精心保持和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的自信心,有效而适时调整教学活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4章探究欧姆定律全章整合与提升习题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全章整合与提升
1C 2A 3C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4A 5 见习题
答案呈现
7 见习题 8 见习题
6 见习题
1.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导体容易导电说明它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 B.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C.相同条件下,铜导线比铁导线的导电性能好, 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D.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IxRx=IgRg,即(nIg-Ig)Rx=IgRg,Rx=nR-g1;
(3)请推证:改装好的电流表A其量程扩大了,但其表盘的刻度
仍是均匀的。(即推证I与Ig成正比) ①当电流计 G 指针满偏时,改装好的电流表 A 的量程为 I=nIg, 故 I 与 Ig 成正比;②当电流计 G 指针对应的示数为 Ig′时,设对 应的改装好的电流表 A 的电流为 I′,由欧姆定律 I=UR和并联电
(1)请用笔画线代替缺少的2根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 完整(要求:导线不能交叉,滑片P向B端移动时,电 路中的电流变大)。
【点拨】滑片P向B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 电路中电阻变小,故变阻器右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 电源电压为3 V,由欧姆定律,电路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最大电流:
I 大=RU1=53 ΩV=0.6 A,电流表选用小量程与电阻串联。 【答案】如图所示。
A.只把 B 和 C 接入电路,无法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B.只把 A 和 B 接入电路,无法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C.将 B、C 两点接入电路,当滑片顺时针旋动时,电位器接
入电路电阻变小 D.将 A、B 接入电路同一点,C 接电路另一点,当滑片逆时
针旋动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电阻变小 【答案】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理解欧姆定律正确运用解决问题
一、如何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I=U/R揭示了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电学中的核心内容,应从以下方面去理解:
(1)欧姆定律成立的条件。
欧姆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在探究中,我们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导体的电阻不变,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进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故前者成立的条件为“电阻一定时”,后者成立的条件为“电压一定时”。
如果忽视前提条件,则会出现错误的结论。
(2)I=U/R和R=U/I的区别。
I=U/R表示导体中的电流大小取决于这段导体两端电压和这段导体的电阻。
当导体中的电压U或R变化时,导体中的电流I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即I、U、R都是变量。
R=U/I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跟这段导体中的电流之比等于这个导体的电阻,为我们测定导体的电阻提供了一种方法。
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因此,对于一个给定的导体,比值U/I是一个定值(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而对于不同的导体,这个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绝对不能认为导体的电阻跟电压和电流有关。
例1 关于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B.电压一定时,电阻跟电流成反比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电阻一定时,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大
解析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显然,只有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就越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而与电流无关,并且,不论导体两端是否加电压,导体的电阻是客观存在的。
答案 D。
二、欧姆定律是解决电学问题的基础,在运用时究竟应注意些什么?
关键是要注意两个问题:
(1)定律中的各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导体。
简单地
说,就是“三位(电流、电压、电阻)一体”。
在实际电路
中,往往有几个导体,每个导体都有各自对应的I、U、R。
在
图1
应用欧姆定律时,首先要明确我们研究的是哪个导体,然后找准与这个导体相对应的I 、U 、R 。
例如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对灯L 1来说,对应的是I 1、U 1、R 1;对灯L 2来说,对应的是I 2、U 2、R 2;对整个电路来说,对应的是干路电流I 、总电压U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R 。
(2)定律中的各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时刻。
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关系,是同一时刻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然而,在不同的时刻,尤其是在电路发生变化(如开关的开、闭,滑动变阻器滑片的滑动)时,电路中的各导体所对应的I 、U 、R 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在运用欧姆定律时,应先弄清在不同时刻电路有哪些变化,然后找准对应于同一时刻的I 、U 、R 。
例2 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为10V ,闭合开关S 后,电
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O.5A 和6V 。
求:
(1)通过R 1的电流I 1是多少?
(2) R 2的电阻为多大?
解析 (1)开关闭合后,电阻R 1和R 2串联在电路中,且
电流表的示数为O.5A ,由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 1的电流
I 1=0.5A ;
(2)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的R 1两端的电压,即U 1=6V 。
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可得R 2两端的电压U 2=U —U 1=10V —6V=4V , 则由欧姆定律可知,R 2= U 2/I 2=4V/0.5A =8Ω。
答案 O.5A 8Ω。
例3 在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1、R 2的阻值分别为10Ω和20Ω。
当S 1、S 2均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V ;当S 1闭合、S 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 。
解析 本题属于一个简单的“动态电路”问题,解答时应
先根据开关的闭合或断开情况,明确电路的连接情况,找准电
压表的测量对象,然后结合有关知识进行求解。
当S 1、S 2均闭合时,电阻R 1被短路,只有R 2连接在电路
中,因电压表的示数为9V ,则电源电压U =9V ;
当S 1闭合、S 2断开时,电阻R 1、R 2串联,且电压表测的是电阻R 2
两端的电压。
则I =U /R 串=U /( R 1+R 2)= 9V /(10Ω+20Ω)=0.3A ;
图2 图3
由于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则R2两端的电压为U2=IR2=0.3A×20Ω=6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