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亭长短路南北,衮衮行人哪得知?

合集下载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的诗意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的诗意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的诗意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1]清,相思迢递[2]隔重城[3]。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1]水槛:建在水边有栏杆的亭子。

崔雍和崔衮是李商隐的从表兄弟。

[2]迢递:遥远。

[3]重城:指有很多层的长安城。

【赏析】要想真正理解李商隐的诗句,往往需要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

比如这首诗,虽然我们可以将其泛泛地理解成一首普通的悲秋怀远的诗,但如果想体会诗人的真意,最好还是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诗题中的崔雍、崔衮,是崔戎的两个儿子,而崔戎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

该诗写于告别二崔之后的旅途之中。

在一个清冷的秋夜,诗人在一个姓骆的人家住宿。

在骆氏亭园里,诗人想起遥远的朋友,而深秋零落的景色,更加重了感伤的情怀。

首句中的“竹坞”,指的是掩映于竹林中的船坞。

“水槛”,指的是水边的亭阁,即题中所说的“骆氏亭”。

竹林、湖水,都渗透着清幽的出世之感,而“无尘”和“清”两个词的加入,更强调了这种气氛。

一般说来,清幽雅致的秋夜,清霜冷月,会使人更加平静。

然而诗人无法做到,他无法摆脱对远方朋友的思念,环境的清幽不但没有消解他的寂寞,反而使寂寞之情愈发强烈。

景与情之间的互动使全诗更为圆润。

“迢递”和“重城”突出了距离之远,思念之深。

思念如丝飘然入城,隔得住的是有限的身体,隔不住的是无限的思念。

第三句重新写景。

“秋阴不散”说明阴雨连绵,而“霜飞晚”则表明已是深秋,天气寒冷。

可以想见,这样的场景是多么冷清,令人感伤。

再加上诗人是旅途中暂宿骆氏亭,读者更可以体会诗人黯淡的心情。

末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晚秋的清霜、沥沥的冷雨,天涯羁旅中的惆怅,都集中在这一句上。

生命已尽的枯荷,无情洒落的雨滴,发出单调的声音。

这是大自然的声音,它符合残败无奈的秋之韵律。

(二) (4)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听雨”是一个常见的意象,而李商隐这句“留得枯荷听雨声”算是其中最著名的句子之一。

清代学者何焯评论道,此句“暗藏永夜不寐”之意,相思之情深切绵长,却不说透,余味悠长。

古诗台城游·南国本潇洒翻译赏析

古诗台城游·南国本潇洒翻译赏析

古诗台城游·南国本潇洒翻译赏析《台城游·南国本潇洒》作者为宋朝诗人贺铸。

其古诗全文如下:南国本潇洒。

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

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

璧月留连长夜。

吟醉送年华。

回首飞鸳瓦。

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

不容车。

旧时王谢。

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

淮上潮平霜下。

樯影落寒沙。

商女篷窗罅。

犹唱后庭花。

【前言】《台城游·南国本潇洒》为北宋贺铸的一首金陵怀古词。

上片以景入词,叙六朝旧事,述陈后主的荒淫无度、纵情歌舞、寻欢作乐,最终导致国破家亡,身败名裂。

下片写寻访遗迹,叹时世变迁,一丝哀愁涌动于心中。

而当世的当权者仍不吸取教训,穷奢极欲,令作者捶胸顿足,痛心不已。

作者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只能做一名区区的武弁,他把吊古伤今之情融入历史的反思和凄清冷寂的画面之中,发人深省,又使人无限叹惋。

此词结构严谨,脉络清皙,对比强烈,引用典故借古讽今,有针砭时弊之效。

全作辞情俱佳,在北宋同题词作中,可与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鼎足而三。

【注释】①台城:本系东吴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为新宫。

遂成富城,历宋、齐、粱、陈,皆为台省(中央政府)及宫殿所在地,故名台城。

故地在令南京鸡鸣山前、干河沿北。

该调即《水调歌头》,然与他词有异,夏敬观批云:“平仄通叶,句句押韵。

”此为该篇特色。

②南国:国之南方。

六代:即六朝,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建都于今南京。

浸:渐进。

③襞(bì)笺能赋属宫娃:陈后主沉湎酒色,在宫中宴会,常先令八妇人襞彩笺作诗,十客赓和,文思稍慢,便要罚酒,君臣酣饮,常常通宵达旦。

襞笺,即指此。

襞,折迭。

④云观:高耸入云的楼观。

实指陈后主所建的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达数十丈的楼阁。

“璧月”:陈后主选择宠姬、狎客赋艳诗,配乐歌唱,其中有“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之句,多为描写张、孔二妃的美丽姿色。

⑤“飞鸳瓦”喻陈宫门被毁。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近试上张⽔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时⽆?——唐·朱庆馀《近试上张⽔部》《近试上张⽔部》是唐代诗⼈朱庆馀在应进⼠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的⾏卷诗。

此诗以新妇⾃⽐,以新郎⽐张籍,以公婆⽐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

全诗选材新颖,视⾓独特,以“⼊时⽆”三字为灵魂,将⾃⼰能否踏上仕途与新妇紧张不安的⼼绪作⽐,寓意⾃明,令⼈玩味。

据说张籍读后⼤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新装出镜⼼,⾃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时⼈贵,⼀曲菱歌值万⾦。

”于是朱庆馀声名⼤震。

注释⑴张⽔部:即张籍,曾任⽔部员外郎。

⑵洞房:新婚卧室。

停红烛:让红烛通宵点着。

停:留置。

⑶舅姑:公婆。

⑷深浅:浓淡。

⼊时⽆:是否时髦。

这⾥借喻⽂章是否合适。

译⽂洞房⾥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

打扮好了轻轻问丈夫⼀声: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背景此诗于宝历(唐敬宗年号,825—827)年间,朱庆馀参加进⼠考试前⼣所作。

唐代⼠⼦在参加进⼠考试前,时⾏“⾏卷”,即把⾃⼰的诗篇呈给名⼈,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

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部郎中的张籍。

张籍当时以擅长⽂学⽽⼜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

朱庆馀平⽇向他⾏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的作品不⼀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写下此诗,看看是否投合主考官的⼼意。

此诗便是⾏卷之作。

鉴赏《近试上张⽔部》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五。

下⾯是当代⼥⽂学家、著名学者沈祖棻教授对此诗的赏析。

以夫妻或男⼥爱情关系⽐拟君⾂以及朋友、师⽣等其他社会关系,乃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从《楚辞》就开始出现并在其后得到发展的⼀种传统表现⼿法。

此诗也是⽤这种⼿法写的。

“近试上张⽔部”这个标题可以帮助读者明⽩诗的作意,唐代应进⼠科举的⼠⼦有向名⼈⾏卷的风⽓。

临到要考试了,朱庆馀怕⾃⼰的作品不⼀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以新郎⽐张籍,以公婆⽐主考,写下了这⾸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黄庭坚诗词全集2393首第二十一卷

黄庭坚诗词全集2393首第二十一卷

黄庭坚诗词全集2393首第二十一卷2001《吊死心禅师偈》海风吹落楞伽山,四海禅徒著眼看。

一把柳丝收不得,和烟搭在玉栏干。

2002《杨凝式行书》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落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2003《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新泉》墙根新冽寒泉眼,风廊一股来泠泠。

灯花夜半知我喜,恰是旧山穿石声。

2004《送陈季常归洛》人生俱行役,何能如聚鹿。

浮楂在江湖,邂逅一相触。

天边数年别,故人有陈叔。

谁云区区叶,车马肯来辱。

清樽听夜语,常灺三四烛。

剧谈连古今,天汉泻崖谷。

高材叹加壮,所向动乖俗。

我官尘土闲,强折腰不曲。

饱饭逐人行,君来方拭目。

汝颖无奇士,仆夫催结束。

嗟如秋窗晖,来少去苦速。

蚤吾接雍容,爱德心不足。

岁晚托懿亲,清义乃愈笃。

落日送河梁,鸣蝉度乔木。

岁寒赠君何,唯有南溪竹。

2005《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竹坞》笋随人意疏处生,清风如归自来去。

虽然不与俗子期,阴过邻家亦销暑。

2006《送范德孺知庆州》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敌人开户玩处女,掩耳不及惊雷霆。

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

阿兄两持庆州节,十年骐驎地上行。

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

折冲千里虽有余,论道经邦正要渠。

妙年出补父兄处,公自才力应时须。

春风旍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

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笞羌胡。

2007《次韵李任道晚饮锁江亭》西来雪浪如炰烹,两涯一苇乃可横。

忽思锺陵江十里,白蘋风起縠纹生。

酒杯未觉浮蚁滑,茶鼎已作苍蝇鸣。

归时共须落日尽,亦嫌持盖仆屡更。

2008《招吉老子范观梅花》播糠眯眼丞良苦,鸣鼓连村尉始归。

及取江梅来一醉,明朝花作玉尘飞。

2009《赵令许载酒见过》玉马何时破紫苔,南溪水满绿徘徊。

买鱼斫鱠须论网,扑杏供盘不数枚。

广汉威名知讼少,平原樽俎费诗催。

草玄寂寂下帘幙,稍得闲时公合来。

《乙卯宿清泉寺》税舆陟高冈,却立倚天壁。

就舆乱清溪,转石飞霹雳。

十步一沮洳,五步一枳棘。

上方未言返,豁见平土宅。

田家鸡犬归,佛庙檀栾碧。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翻译赏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翻译赏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翻译赏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

其古诗全文如下: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前言】《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此诗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也寄予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

全诗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用笔极为简练,以竹坞、亭槛、水流、枯荷等极其普通的景物,勾勒出清幽绝妙的意境,并且把作者对崔雍、崔衮两兄弟丧父之悲的同情以及诗人自己的寂寥之感含蓄的传递出来。

【注释】崔雍、崔衮:崔戎的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

竹坞:丛竹掩映的池边高地。

水槛:指临水有栏杆的亭榭。

此指骆氏亭。

迢递:遥远的样子。

重城:一道道城关。

秋阴不散霜飞晚:秋日阴云连日不散,霜期来得晚。

枯荷听雨声:雨滴枯荷,大约只有彻夜辗转难眠的人才能听到。

【翻译】园亭里竹林环绕,经过一场秋雨的洗刷,景物焕然一新,空气十分惬意。

和崔雍、崔衮兄弟分别已经多日,思念之心远隔千山万水,不知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时已深秋,天空一片阴霾,迟迟不肯散去,霜竟然也来得迟了。

天下起了雨,淅淅沥沥,打在枯荷之上,发出一阵错落有致的声响,似乎让人略慰情思。

【鉴赏】此诗首句写骆氏亭:翠绿的修竹环抱着一尘不染的船坞,骆氏亭外临着清澄的湖水。

翠竹、清水把这座亭轩映衬得格外清幽雅洁,诗人置身其间,颇有远离尘嚣之感。

接着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人眼下所宿的骆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长安,中间隔着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诗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随风飘荡的游丝,悠悠然飘向友人所在的长安。

诗人因境界的清幽而倍感孤寂,因无好友共赏幽胜而微感惆怅。

“秋阴不散霜飞晚”,又回到眼前景物,渲染气氛,烘托情绪。

时令已届深秋,但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

天色一片迷蒙,本来就因相思而耿耿不寐的诗人,心情不免更加暗淡,而这种心情又反过来更增加了相思的浓度。

诗人是旅途中暂宿骆氏亭,此地近一段时期的天气,包括霜期之晚,自然是出之揣测,这揣测的根据就是“秋阴不散”与“留得枯荷”。

杜甫秋兴八首其六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其六赏析

杜甫秋兴八首其六赏析
《秋兴八首. 其六》
唐杜甫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

因写下这组诗。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

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

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是非常寂寞、抑郁的。

秋兴八首其六赏析:
本篇慨叹安史之乱以来,长安城满目疮痍。

诗人在万里之外的瞿唐峡口,回想往日玄宗游幸曲江的盛况,对自古帝王州的今昔盛衰变化,不胜感慨。

李商隐的诗词《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赏析

李商隐的诗词《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赏析

【导语】《宿骆⽒亭寄怀崔雍崔衮》这⾸诗以⽵坞、亭槛、流⽔、枯荷等极其普通的景物,勾勒出清幽绝妙的意境,表达了诗⼈对崔雍、崔衮两兄弟丧⽗之悲的同情,也寄予了诗⼈的⾝世冷落之感。

下⾯就和⼀起来了解下李商隐的这⾸诗词,欢迎阅读! 《宿骆⽒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坞⽆尘⽔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声。

【赏析】 “秋阴不散霜飞晚”这句描写眼前景物,渲染⽓氛,烘托情绪。

时⾄深秋,但连⽇阴沉沉,孕育着秋⾬,连霜都来得晚了。

诗⼈暂住骆⽒亭,⼼情本来就低落,⼜加之整⽇阴霾的天⽓,愁情更加⼀层。

“留得残荷听⾬声”这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情感悲到极致,意境却美到极致。

“残荷”是红莲的故⾐,经历了夏与秋的变换,越发的沧桑,⾬打残荷的声⾳想必也不会那么悦⽿。

只是,在这样的⼀个秋夜,除了萧萧风⾬声,最动听的恐怕就剩下⾬打残荷声了吧。

⼀声声,点点滴滴,错落有致,总算胜过⼀个⼈孤独地度过这漫漫长夜。

⼀个“留”字,⾜见得诗⼈的欣喜之情,还好没有错过,还好就这么不期⽽遇。

这单调⽽凄清的声⾳却⼜增加了环境的寂寥,从⽽更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

此诗之结语“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声”以景结情,不仅景中含情,且有声有情,声情并茂,余⾳袅袅,不绝于缕。

扩展阅读:诗歌特点 李商隐的诗歌能在晚唐独树⼀帜,在于他⼼灵善感,⼀往情深,⽤很多作品来表现晚唐⼠⼈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他对爱情的执著,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些爱情诗与⽆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传诵。

此外李商隐将含蓄、朦胧的表现⼿法运⽤到了极致,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作郑笺”之说。

李商隐诗歌成就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律绝。

他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的第⼆座⾥程碑。

李商隐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彩、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的独特风格。

专题09 诗歌阅读(古诗)- 十年(2014-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学生卷)

专题09 诗歌阅读(古诗)- 十年(2014-2023)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学生卷)
城中闲游 (唐)刘禹锡 借问池台主,多居要路津。
千金买绝境,永日属闲人。
竹径萦纡入,花林【注】本诗作于使人被贬归来,闲居洛阳时。
12.下列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项是( )(1 分)
A.《古诗源》B.《乐府诗集》 C.《唐宋近体诗集》 D.《万首唐人绝句》
13.以下对本诗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2 分)
(2021 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示儿子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热读周公七月诗。 【注】七月诗:指《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B. 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 C. 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 D. 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 16. 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2020 年】 (2020·新课标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 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释】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暮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 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土形象。 B. 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 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 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15. 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2021·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运用反问的诗句

运用反问的诗句

运用反问的诗句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人文至今存,狂秦安在哉?
3、客亭长短路南北,衮衮行人哪得知?
4、屡下求贤诏,明珠宁无遗?
5、天王何日封三府,不使沉冤射白虹?
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7、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8、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9、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0、龙媒落地天池远,何事牵牛在碧霄?
11、问言乃知窦氏女,昔日掌中今是非?
1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3、玲珑骰了安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
14、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15、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
16、修省弗敢怠,民患可坐视?
17、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18、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
19、好过黄州问苏老,曾游赤壁吊周郎?
20、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21、强凭韵脚当跋尾,不识可称同调无?
22、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登兖州城楼》杜甫全诗鉴赏

《登兖州城楼》杜甫全诗鉴赏

《登兖州城楼》杜甫全诗鉴赏下面给大家分享《登兖州城楼》杜甫全诗鉴赏(共含7篇),欢迎阅读! 篇1:《登兖州城楼》杜甫全诗鉴赏《登兖州城楼》杜甫全诗鉴赏【原文】登兖州城楼⑴东郡趋庭日⑵,南楼纵目初⑶。

浮云连海岱⑷,平野入青徐⑸。

孤嶂秦碑在⑹,荒城鲁殿馀⑺。

从来多古意⑻,临眺独踌躇⑼。

【注释】⑴兖州:唐代州名,在今山东省。

杜甫父亲杜闲任兖州司马。

邵注:兖州,鲁所都,汉以封共王余。

《唐书》:兖州,鲁郡,属河南道。

顾宸注:兖州,隋改为鲁郡,唐初复曰兖州,后又改鲁郡。

仇兆鳌按:唐之兖州治瑕丘县,即今之嵫阳县也。

⑵东郡趋庭:到兖州看望父亲。

《前汉志》:东郡,秦置,属兖州。

隋孙万寿诗:“趋庭尊教义。

”蔡梦弼曰:公父闲尝为兖州司马,公时省侍,故有“趋庭”句。

⑶初:初次。

《晋书·庾亮传》:“乘秋夜往,共登南楼。

”此借用其字。

张镜《观象赋》:“尔乃纵目远览,傍通四维。

”⑷海岱:东海、泰山。

古诗:“浮云蔽白日。

”海岱青徐,与兖州接壤。

《禹贡》:“海岱惟青州。

”⑸入:是一直伸展到的意思。

青徐:青州、徐州。

鲍照诗:“平野起秋尘。

”《海赋》:“西薄青徐。

”《唐书》:青州北海郡、徐州彭城郡,俱属河南道。

⑹秦碑:秦始皇命人所记得的歌颂他功德的石碑。

唐太宗《小山赋》:“寸中孤嶂连还断。

”《秦本纪》:“始皇二十八年,东行郡县,上邹峰山,刻石颂秦德。

”⑺鲁殿:汉时鲁恭王在曲阜城修的灵光殿。

馀:残馀。

谢玄晖诗:“荒城迥易阴。

”徐摛诗:“列楹登鲁殿。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殿本景帝子鲁共王所立。

”《后汉书注》:殿在兖州曲阜县城中。

⑻古意:伤古的意绪。

《史记·龟策传》:“所从来久矣。

”隋李密诗:“怅然怀古意。

”⑼踌躇:犹豫。

沈约诗:“临眺殊复奇。

”《庄子》:“圣人踌躇以兴事。

”薛君曰:“踌躇,踯躅也。

”《玉篇》:“犹豫也。

”黄生曰:前半登楼之景,后半怀古之情,其驱使名胜古迹,能作第一种语。

此与《岳阳楼》诗,并足凌轹千古。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古诗赏析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古诗赏析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古诗赏析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古诗赏析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
楚塞故人稀,相逢本不期。

犹存袖里字,忽怪鬓边丝。

客舍盈尊酒,江行满箧诗。

更能联骑出,还似洛桥时。

【鉴赏】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八十六。

其格律属仄起式首句入韵格,用上平声四支韵。

三句三仄尾不救。

中二联清水芙蓉,对仗工而不见其工,如信口道来而余韵无穷。

此诗作于苏州刺史任上,写老朋友彼此客中不期而遇的欢乐。

首联如叙家常,毫无雕饰,直入主题。

突出偶会,突出喜悦。

当年在江汉的朋友已经没有几个了(诗人出仕早,年龄晚于他人,如刘长卿是韦应物的朋友,比他长18岁,此时诗人已经五十多岁,故老朋友多已谢世)。

相约不如巧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颔联写珍视友情和感叹青春易逝。

“犹存袖里字”,朋友的书信还在袖中,时时拿出来读,怀旧之深可见。

“忽怪鬓边丝”不知不觉中头发变白了。

颈联写相逢后。

“客舍盈尊酒,江行满箧诗”,两人都在客中,见了面推杯换盏畅叙友情,虽然在路上,彼此都把自己的诗作拿出来切磋交流,雅兴盎然。

尾联最妙,喝酒论诗之后,并辔观光,竟然像少年时在故乡长安时一样。

“更能”,看似平常语,却及其贴切。

平常语写出不平常的意境,正是韦苏州的过人之处。

《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翻译赏析

《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翻译赏析

《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翻译赏析《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翻译赏析《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

其古诗全文如下: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

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

幽云怪雨。

翠萍湿空梁,夜深飞去。

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慳会遇,同翦灯语。

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

霜红罢舞。

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

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

【前言】《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是南宋词人吴文英所著的一首怀古词。

该词结合历史传说故事,抒写登禹陵、谒禹庙之所见所感,用语艰涩,词义怪僻,且脉络有突兀之感,但却旁征博引,表达了词人对先贤的无限仰慕之情。

【注释】⑴齐天乐:词牌名。

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

《清真集》、《白石道人歌曲》、《梦窗词集》并入“正宫”(即“黄钟宫”)。

兹以姜词为准,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六仄韵。

前片第七句、后片第八句第一字是领格,例用去声。

亦有前后片首句有不用韵者。

⑵冯深居:字可迁,号深居,江西都昌人。

淳桔元年(1241)进士,与词人有交往。

⑶禹陵:传为夏禹的陵墓。

在浙江绍兴市东南,背负会稽山。

⑷三千年事:夏禹在位是公元前2140年,至吴文英在世之年1250年,约为3390年,故曰三千年事。

⑸高陵变谷:高山变为低谷。

比喻世事沧桑,变化无常。

⑹幽云怪雨:谓风雨之不同寻常。

⑺梁:当为禹庙之梅粱。

据嘉泰《会稽志》卷六:梁时修禹庙,“唯欠一梁,俄风雨大至.湖中得一木.取以来梁,即‘梅梁’也。

夜或大雷雨。

梁辄失去,比复归,水草被其上.人以为神.縻以大铁绳.然犹时一失之”。

⑻旧藏处:指大禹治水后藏书之处。

《大明一统志·绍兴府志》:“石匮山,在府城东南一十五里,山形如匮。

相传禹治水毕,藏书于此”。

⑼寂寥:寂寞寥落.指人生亦指心境。

⑽悭:稀少。

⑾翦灯:剪去油灯烧残的灯芯,使灯焰明亮。

⑿积藓残碑:长满苔藓的断残古碑。

⒀零圭断璧:指禹庙发现的古文物。

不知秋思落谁家是谁的诗

不知秋思落谁家是谁的诗

关于不知秋思落谁家是谁的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不知秋思落谁家是谁的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不知秋思落谁家是谁的诗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王建年月:唐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题中的“十五夜”,结合3、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

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杜郎中,名不详,其友。

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闻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

月光照耀在庭院中,地上似乎铺了一层霜雪。

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渐渐消停下来,它们最终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醉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树栖鸦”,主要应当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发现的。

由于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发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头的惊惶吵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终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

“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安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

这句诗让我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

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

假如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

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视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肯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你看他选取“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快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关于拟人比喻夸张的四字成语

关于拟人比喻夸张的四字成语

关于拟人比喻夸张的四字成语排比:喜怒哀乐,抑扬顿挫,琴棋书画,酸甜苦辣,望闻问切,切磋琢磨,王侯将相,鳏寡孤独,老弱病残,骄奢淫逸,生老病死,分崩离析夸张:顶天立地,挥汗如雨,气吞山河,只手遮天,一步登掸埂侧忌乇涣岔惟唱隶天,胆大包天,四海为家,万马齐喑,万寿无疆,天衣无缝,罪该万死,翻天覆地,一字千金,怒发冲冠,三头六臂拟人:春风得意,风木含悲,燕妒莺惭,天诛地灭,不胫而走,闭月羞花,百花争艳,兔死狐悲,天愁地惨,哀鸿遍野狐朋狗友,鼠目寸光,鸦雀无声,花枝招展,鸟语花香,烘云托月,百花争艳,鼠窃狗盗,兔死狐悲,龙争虎斗,黔驴技穷,草木皆兵,狐假虎威比喻:光阴似箭虚怀若谷轻如鸿毛恩重如山健步如飞浩如烟海门庭若市易如反掌暴跳如雷人面桃花人面兽心动如脱兔对答如流如虎添翼望眼欲穿归心似箭洞若观火守口如瓶柔情似水健壮如牛胆小如鼠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如花似玉如花似锦如获至宝如隔三秋如出一辙如胶似漆如丧考妣如雷贯耳如堕烟海爱才如渴如日中天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呆若木鸡如坐针毡如狼似虎观者如云挥金如土铁证如山爱财如命稳如泰山骨瘦如柴冷若冰霜守口如瓶高手如林浩如烟海心乱如麻面如土色挥汗如雨如影随形如鱼得水口若悬河身轻如燕风烛残年震耳欲聋多如牛毛如沐春风。

含比喻的四字词语:江山如画门庭若市骨瘦如柴冷若冰霜如雷贯耳守口如瓶浩如烟海高手如林春深似海呆似木鸡繁花似锦归心似箭光阴似箭不含生硬的四字词语:震耳欲聋惊天动地天翻地覆摩肩接踵无孔不入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地动山摇只手遮天气吞山河万古长青天衣无缝度日如年永垂不朽含拟人的四字词语:春风得意风木含悲燕妒莺惭闭月羞花狐朋狗友鼠目寸光鸦雀无声花枝招展鸟语花香烘云托月风卷残云百花争艳鼠窃狗盗.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成语:冷若冰霜成竹在胸呆若木鸡风烛残年挥汗如雨浩如烟海门庭若市虚怀若谷轻如鸿毛震耳欲聋声名狼藉易如反掌切肤之痛亲如手足人面兽心如虎添翼如胶似漆丧家之犬望眼欲穿对答如流刀山火海2.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成语:狐朋狗友鼠目寸光鸦雀无声花枝招展鸟语花香烘云托月风卷残云百花争艳鼠窃狗盗兔死狐悲龙争虎斗卧虎藏龙3.生硬的修辞手法的成语:日理万机日月如梭三头六臂怒发冲冠一日千里一字千金百发百中胆大包天寸步难行一步登天拟人:碧玉妆变成一树高,万条头顶绿丝绦生硬: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为银河落九天比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上开。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翻译赏析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翻译赏析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翻译赏析《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作者为宋朝诗人姜夔。

其古诗全文如下: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

数骑秋*,一篙寒汐,千古穴来去。

使君心在,苍??绿嶂,苦被北门留住。

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

楼外冥冥,*皋隐隐,认得征西路。

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

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前言】《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是南宋词人姜夔的词作。

词的上片,由楼前风景起兴,引出抗金英雄*弃疾独当一面、统率千*万马的高大形象。

下片赞扬*弃疾富有才略,出师必胜,结尾含蕴丰富,摇曳生姿,意境悠远,有幽隽秀雅之致。

词借古人古事以颂稼轩,通过赞扬稼轩来寄寓自己心系国家兴亡,拥护北伐大业的*热情。

【注释】永遇乐:词牌名,此调有平韵仄韵两体。

仄韵体始自北宋,见于柳永《乐章集》。

《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

双调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十一句四仄韵。

上片第三句较下片第三句少二字,上片结句较下片结句多二字,其余句式相同。

平韵体是南宋陈允平创制,句读及平仄与苏轼词相同。

又名《消息》。

次韵:用原作之调、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迷楼:楼名,隋炀帝建于扬州。

与北固亭隔*相望。

楼回环四合,工巧闳丽,自古无有。

楼成之日,隋炀帝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

”很石:石名,在*苏镇*北固山甘露寺,形如伏羊。

相传孙权刘备曾经于石头上论事。

罗隐诗:“紫髯桑盖两沉吟,很石空存事莫寻。

”人:指隋炀帝、孙权、刘备等人。

骑:一人一马。

篙:撑船的竹竿。

汐:晚潮。

“使君”三句:是说*弃疾喜欢田园生活,却苦于国事需要,镇守京口,不得遂愿隐居。

使君:汉代对州郡的刺史的称呼,这里指*弃疾。

苍??绿嶂:苍翠碧绿的山峦。

??:同“崖”。

北门:指南宋北疆门户京口。

《旧唐书·裴度传》载,开成二年,裴度以本官兼任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皇帝遣使宣旨曰:“卿虽多病,年未甚老,为朕卧镇北门可也。

《题魏万成江亭》古诗鉴赏

《题魏万成江亭》古诗鉴赏

《题魏万成江亭》古诗鉴赏《题魏万成江亭》古诗鉴赏《题魏万成江亭》作品介绍《题魏万成江亭》的作者是刘长卿,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8卷第15首。

《题魏万成江亭》原文题魏万成江亭作者:唐·刘长卿萧条方岁晏,牢落对空洲。

才出时人右,家贫湘水头。

苍山隐暮雪,白鸟没寒流。

不是莲花府,冥冥不可求。

《题魏万成江亭》注释①魏万成:钜鹿人,曾任殿中侍御史。

大历中,魏万成与郭夏均在长沙。

②牢落:无所寄托貌。

③莲花府:齐王俭幕府人称莲花府,故后人以指幕府。

按此联意谓:若非在辛京呆幕府相逢,则无从求访。

《题魏万成江亭》作者介绍刘长卿(709~786),字文房,唐代诗人。

宣城(今属安徽)人。

以五言律诗擅长,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进士。

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

后来唐代宗任命他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

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

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

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

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

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

《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

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题魏万成江亭》繁体对照卷148_15題魏萬成江亭劉長卿蕭條方歲晏,牢落對空洲。

才出時人右,家貧湘水頭。

蒼山隱暮雪,白鳥沒寒流。

不是蓮花府,冥冥不可求。

[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原文、注释、赏析

[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原文、注释、赏析

[宋]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原文、注释、赏析原文:想见皇华过二京2,壶浆3夹道万人迎。

连昌宫4里桃应在,华萼楼前鹊定惊5。

但说帝心怜赤子6,须知天意念苍生7。

圣君大信8明如日,长乱何须在屡盟9。

注释:1枢密韩肖胄:韩肖胄,字似夫,韩琦曾孙。

时任同签书枢密院事。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五绍兴三年五月:“尚书吏部侍郎韩肖胄为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充大金军前奉表通问使;给事中胡松年试工部尚书,充副使。

”又卷六十六载韩、胡二人六月入辞启程。

李清照这两首诗就是为送别二位使者出行而作。

2皇华:颂使臣之辞,这里指韩、胡二位。

《诗经·小雅·皇皇者华·序》:“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

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

”二京:南宋使臣北去,要经过北宋的南京(今河南商丘市)与东京(今河南开封市)。

3壶浆:古代百姓以壶盛浆慰劳欢迎自己的军队。

这里指使臣北上一定会受到故国百姓的热烈欢迎。

4连昌宫:唐宫殿名,唐高宗显庆三年(658)置,旧址在今河南宜阳县。

元稹《连昌宫词》:“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簌簌。

”这里代指北宋宫殿。

5华萼楼:即“花萼搂”,唐玄宗建。

《唐会要》卷三十:“开元三年七月二十九日,以兴庆里旧邸为兴庆宫。

后于西南置楼,西面题曰‘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曰‘勤政务本之楼’。

”旧址在今西安市兴庆公园。

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开元二十四年十二月,毁东市东北角、道政坊西北角,以广花萼楼前地。

置宫后,宁王宪、申王、岐王范、薛王业,邸第相望,环于宫侧。

明皇因题‘花萼相辉’之名,取诗人‘棠棣’之意。

”这里代指北宋的宫殿。

鹊定惊:即鹊定喜。

《西京杂记》卷三:“乾鹊噪而行人至。

”这句指北宋旧宫殿的喜鹊将因故国的使臣来到而惊飞。

6赤子:婴儿。

《尚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

”引申为子民百姓。

7天意:上天之意。

苍生:百姓。

《尚书·益稷》:“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

《题报恩寺上方》古诗原文及鉴赏

《题报恩寺上方》古诗原文及鉴赏

《题报恩寺上方》古诗原文及鉴赏《题报恩寺上方》古诗原文及鉴赏《题报恩寺上方》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翻译】来啊,来啊,请先到山林的顶峰来吧!这里你尽可以扩展视野,放眼看这世界是多么宽阔广大!岩上的飞泉悬瀑,凌空迸射,水珠四溅,化为一片迷蒙的云烟,袅袅而下,宛如在朗朗晴日,挂起一幅白色的雨帘。

林间的藤萝,缠树绕枝,遮空蔽日,形成了浓密的树荫。

置身其间,一阵阵爽人的凉意,沁肌侵骨。

步出林荫,纵目了望,遥远的群山,重峦叠嶂,点点峰尖,如碧海浪涌。

登临高处,刚才上山时,只觉得左绕右转,上下攀缘,奇趣无穷,再也记不清经过了多少次的盘旋,才登临到这个群山的绝顶。

这上方的美景久久地萦绕着我的心,可惜眼下就要归去了。

今日一别,何时还能重游呢?将来在梦中重游此地恐怕也要难舍难分呀。

【鉴赏】为寺院题抄诗,却不从寺院本身着笔,只是尽情描写山林美景和奇趣,抒发对眼前风光的留恋和赞叹,自然把读者引入一个“清峭”深邃的意境。

诗人一开始就坦露自己惊喜的心情和宽广的胸怀。

“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他站在寺院的上方,好象在召唤后来的游人:来啊,来啊,请先到山林的顶峰来吧!这里你尽可以扩展视野,放眼看这世界是多么宽阔广大!字里行间表现出诗人兴致勃勃,意气飞扬。

“来来”、“先上”,语言通俗,带有鲜明强烈的感情色彩。

接着,诗人撷取了四个最具美感的镜头──悬岩飞瀑,林萝绿荫,迢递群峰,盘旋山道,艺术地再现了报恩寺上方的无限风光。

先写岩上瀑布的动态:“岩溜喷空晴似雨”。

岩上的飞泉悬瀑,凌空迸射,水珠四溅,化为一片迷蒙的云烟,袅袅而下,宛如在朗朗晴日,挂起一幅白色的雨帘。

“喷空”,状水势之大,飞泻之急,遣词有力,把岩溜写活了。

“晴似雨”,使景色空蒙缥缈,分外清幽秾丽,给人们多少神思异想。

接着写林萝的静态:“林萝碍日夏多寒”。

林间的藤萝,缠树绕枝,遮空蔽日,形成了浓密的树荫。

夏日李公见访诗词鉴赏

夏日李公见访诗词鉴赏

夏日李公见访诗词鉴赏夏日李公见访诗词鉴赏作品介绍《夏日李公见访》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6卷第32首。

这首诗是杜甫写景诗中的极品之作。

此诗描写的是农家风光,盛夏作者在农舍邀请李炎畅饮。

全诗层次鲜明,结构严谨,更令人惊奇的是此诗部分所写只见顿挫而不见沉郁。

原文夏日李公见访⑴作者:唐·杜甫远林暑气薄⑵,公子过我游。

贫居类村坞⑶,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⑷。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墙头过浊醪⑸,展席俯长流。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喧,叶密鸣蝉稠⑹。

苦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⑺?水花晚色净,庶足充淹留⑻。

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⑼。

注释⑴李公,李炎,时为太子家令。

⑵此句点明公子来游的原因是为了贪凉。

⑶村坞,村庄。

村外筑土为堡叫做坞。

⑷此句是说有所需要也容易求得,不似都市中富贵人家的吝啬。

⑸这句很有意思。

一来显得是贫居,墙低,故酒可以打墙头递过来;二来也显得邻家的淳朴,为了顾全主人家的面子,不让贵客知道酒是借来的,所以不打从大门而打从墙头偷偷地送过来。

杜甫之憎富人,穷人,是有他的体验作基础的。

按王建《宫词》:“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又李山甫《柳》诗:“寻常送别无徐事,争忍攀将过与人?”则过,应是唐人口语。

⑹稠,众多。

⑺此物,指蝉。

聒音括,吵闹。

此二句反用南朝梁王籍诗“蝉噪林逾静”。

⑻此二句颇幽默。

无物款侍,只好抬出景色。

水花,莲花。

⑼西家的酒,也许没有了,不能不更想个办法,总之委屈不了你。

从这里也显示了杜甫的淳朴、豪爽。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写景诗中的极品之作。

此诗描写的是农家风光,盛夏作者在农舍邀请李炎畅饮。

全诗层次鲜明,结构严谨,更令人惊奇的是此诗部分所写只见顿挫而不见沉郁。

“远林”即远郊的林子,下文“僻近”相互呼应,说明此处离闹市甚远,幽远深静。

此处虽是贫居,但“淳朴”,有“浊醪”,有美景,有乐音,杜甫极力邀请客人留下饮酒,有挽留之意。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客亭长短路南北,衮衮行人哪得知?
作者:王悦
来源:《作文评点报·小学阅读版》2014年第06期
【技法讲坛】
反问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也就是通常说的明知故问、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

反问的修辞手法可以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反问分为肯定反问和否定反问。

肯定反问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表示肯定的意思。

例如:“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突出时间的重要性。

“难道我会不知道?”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反问句结尾一般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在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穷人》这篇文章中有一句:“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意思是说孩子们同死人呆在一起不行,感叹号表示极度强调。

反问常用于语段的结尾,表示对问题的强调。

如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这样结束全文的:“感谢情感,是它丰富了认识的内涵,是它浇灌了认识的清泉,为了认知,就算…不识庐山真面目‟,又何妨?”作者通过冷静的思考、深刻的思辨和生动的论述,再次强调了这个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