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生态移民安置模式探讨

合集下载

移民搬迁安置的“云南模式”

移民搬迁安置的“云南模式”

1 、 个稿 民 村 M “ 搬 迂
墓困村 ” “ 上 访 l 丁 ” 变 了 和 谐
文日 月
富裕『 f
元 江 县 曼 采 村 、 富 宁 垦 坡 劳 村 、 凤
庆 县 大 『 f 丁 I 著 个 褐 民 I 丁 还嘏评为国家缏文明相 : 1 口马 个 寸 } 辰 评为沓缏和州 ( 市 ) J 文明『 f 寸 。
移民 搬 迂 安置 的 “ 云 南模 式 ”
@ 胡梅 君
“f 二 ”
r H J ,z 竹
奠 、产 、 发 展 等 1 作 .J J I l 帙 推 进
f r , j 难题
f i 址. r 。 难 万 难 ._ r
完成 r 2 8 多水利水 } 乜l 移 的 搬辽 发 f 驽, 竹 委 、肯政 " 好 绿 包 能 源 、消 能 源 f I J 水 利 水
他 广 大移 民群 众脱 贫敛 南 ,
改 革 发 腮 成 果
先行先试 创新移 民搬迁安置
深 山 峡 』 十 做 卧 汀 咖 , 滔 滔 汀 水 从 侧 的 导流 洲 介 … ,大 型 丁 1 … 川 术
合我 竹 际 .4 I { I 火 叭 创新探 索
移【 安 ’ r ‘ J = l = ,小 断 健 全 完 落 移 I : i f - : 会措 施 ,确 r移 民搬 迁安
l 程 建 没攻 ‘ 战 承 担 起 r服 务保 障 的m 要 职 责 . 竹 成 为个 …
乍I x : 移 民安 I 经 济社 会跨 越 发

作 做钏 就 小 《 1 E ” 竹 移 开 发 局 党 绀 l 5 i 、』 『 l j K 帏 悔 爪 . “ 为H } { 务 好 点 项 『 I 、 为项 I 1 没营 造 良 好 的 发 环 境 . l I l I ’我 仃 1 紧 密

生态移民政策实践案例及其评估

生态移民政策实践案例及其评估

生态移民政策实践案例及其评估随着人类社会的飞跃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成为人们可忽略不了的重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部门开始重视生态移民政策,通过生态移民政策,向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引导人口迁移,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城市人口过多的压力,而且更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本文将对生态移民政策的实践案例及其评估进行详细探讨。

一、生态移民政策的实践案例1. 九寨沟生态移民九寨沟是中国四川省宝兴县的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色优美,独具特色。

但由于游客过多等原因,九寨沟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了保护九寨沟的生态环境,政府部门重新规划了九寨沟的旅游资源,并实施了生态移民政策。

政府引导当地居民到山区、丘陵、河流等生态良好的地方安家,同时组建旅游企业从事旅游开发,这样不仅使当地居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也保护了九寨沟的生态环境。

现在,九寨沟的旅游开发趋于合理,游客精准定向,九寨沟的生态环境逐渐恢复,深受游客的喜爱和好评。

2. 广西八步沙漠生态移民广西八步沙漠是中国南方的最大沙漠之一,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几近崩溃。

政府部门实施了生态移民政策,引导当地居民到其他地方移民安置,例如到广西北海市,共有1987户家庭参与了八步沙漠的生态移民工程。

政府部门在生态移民的过程中为居民提供了工作、住房、医疗等支持与配套服务,并帮助他们建立了起业中心和服务中心,有效地保障了居民的生计。

通过政府部门的努力,八步沙漠的生态环境逐渐好转,沙漠化程度也有所减轻,成为了一片新的绿洲。

二、生态移民政策的评估生态移民政策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政策工具,通常由政府倡导、协调和实施。

评估生态移民政策的效果是了解生态移民政策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生活与生计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以及政策本身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依据。

因此,在进行生态移民政策的评估时,应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

1. 社会经济影响评估生态移民政策的实施,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怎样做好生态移民工作总结

怎样做好生态移民工作总结

怎样做好生态移民工作总结生态移民是指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而进行的人口迁移和定居。

在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生态移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做好生态移民工作,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充分了解目标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

在进行生态移民工作之前,必须对目标地区的土地利用、气候特点、植被分布、水资源状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

只有深入了解了目标地区的生态环境,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移民政策和措施。

其次,我们需要重视生态移民的社会影响和生活保障。

生态移民工作不仅仅是简单地搬迁人口,更重要的是要为移民者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

在新的定居地,我们需要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医疗、教育和就业机会,确保移民者能够顺利融入新的生活环境。

另外,我们需要注重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生态移民工作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目标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大量人口转移至目标地区,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这样只会加剧目标地区的生态压力,最终适得其反。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移民规划,确保生态移民工作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生态移民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生态移民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不断地进行监督和评估。

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政策和措施,才能确保生态移民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做好生态移民工作需要全面考虑生态环境、社会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生态移民工作的良好效果。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生态移民工作的重视,共同努力,为改善全球生态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普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

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普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

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普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普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30•【字号】普政发〔2021〕25号•【施行日期】2021.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普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现将《普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普洱市人民政府2021年6月30日普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发〔2018〕17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云政发〔2020〕29号)等文件精神,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促进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覆盖全市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普洱新篇章。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纳入国控、省控的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稳定,基本消除劣Ⅴ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率保持稳定。

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定改善。

土壤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进一步完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到2035年,筑牢云南省西南部边境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功能显著提升,生态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纳入国控、省控的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稳定,基本消除劣Ⅴ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率保持稳定。

普洱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实施方案

普洱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实施方案

普洱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此实施方案旨在推动普洱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以下措施推进普洱地区的绿色发展:
二、生态环境保护
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 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坚决取缔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

3.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

4. 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水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

三、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
1.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2.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鼓励资源节约型产业的发展。

3. 制定和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加大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淘汰力度。

4. 加强对本地企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能力培养。

四、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
1.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禁止破坏和捕杀野生动植物。

2. 鼓励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保护自然景观。

3. 加强环境教育,推广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

五、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
1. 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法规和政策体系。

2. 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监督和评估。

3. 提高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4. 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监督。

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

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

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生态移民是指由于生态环境破坏、资源枯竭、气候变迁等原因,人们选择迁徙至其他地区以寻找更好的生态环境、生活条件和进步机会的行为。

随着全球变暖、环境恶化以及人口迁徙的增加,生态移民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和若干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生态移民的定义可以从不同角度诠释。

从环境角度来看,生态移民是因为原住地环境的恶化,人们迁居至其他地方以改善生活基础设施、水源和空气质量。

从资源角度来看,生态移民是因为原住地资源枯竭,人们寻找新的资源供给地。

从气候角度来看,生态移民是因为气候变迁导致生产条件恶化,人们选择适应更适合的气候环境。

总之,生态移民是为了在新的生态环境下获得更好的生存和进步条件而进行的人口迁移。

从分类角度来看,生态移民可以分为内移和外移。

内移是指人们在国内不同地区间的迁移,通常是从农村到城市或从资源枯竭地区到资源丰富地区的迁移。

这种迁移通常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服务条件。

外移是指人们跨国界进行的生态移民,这种移民通常是为了躲避气候变迁或环境恶化,寻求更好的生存和进步机会。

例如,由于南亚地区受到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许多人选择移民至其他国家。

然而,生态移民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起首,生态移民可能引发新的生态问题。

当大量人口迁入新地区时,会带来大量的开发需求和自然资源消耗。

例如,大规模开发过程中可能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丢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其次,生态移民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移民之间的文化差异、社会融入和资源竞争可能引发社会紧张局势,给社会和政府带来压力。

此外,生态移民也对原住民族群体的生存和进步构成挑战,他们可能面临资源和就业机会的缩减。

为了解决生态移民带来的问题,应实行综合措施。

起首,应加强环境保卫和资源管理,缩减生态系统的破坏。

这可以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政策和资源管理措施来实现。

其次,应通过提高移民教育水平宁技能培训,从而提高移民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怎样做好生态移民工作总结

怎样做好生态移民工作总结

怎样做好生态移民工作总结
生态移民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社会发展等
多个方面。

如何做好生态移民工作,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为目标。

下面就是一些关于如何做好生态移民工作的总结。

首先,要科学规划。

在进行生态移民工作时,需要对迁移地区的生态环境、资
源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科学评估和规划。

只有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移民方案,避免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其次,要注重生态保护。

在进行生态移民工作时,必须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好原有的生态系统,避免因移民工作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生态恢复等方式,来保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再次,要关注社会稳定。

生态移民工作不仅仅是搬迁人口,还要关注搬迁后的
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

要为搬迁户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就业机会,确保他们能够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安居乐业。

同时,也要加强对搬迁地区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最后,要加强监督和评估。

在进行生态移民工作时,要加强对工作进展的监督
和评估。

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确保生态移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做好生态移民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
的积极参与。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生态保护、社会稳定和监督评估等多种手段,才能够做好生态移民工作,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移民知识点总结图解

生态移民知识点总结图解

生态移民知识点总结图解生态移民是指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进行的人口迁移和定居。

它是一种应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可以帮助减少生态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些关于生态移民的知识点,并通过图解的形式进行展示。

一、生态移民的定义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而进行的人口迁移和定居。

它的目的是通过人口的重新分布来减少生态压力,改善生态环境。

二、生态移民的原因1. 生态恶化:生态环境恶化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因此需要进行生态移民来解决环境问题。

2. 人口过剩:人口过剩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恶化,生态移民可以通过人口的迁移和定居来减轻环境压力。

3. 生态保护: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需要进行生态移民来减少人类的干扰和破坏。

三、生态移民的影响1. 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移民可以通过减少人口密度、恢复植被、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方式来改善生态环境。

2.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移民可以减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濒危物种。

3. 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移民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口的均衡分布,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移民的政策和措施1. 生态定居区:政府可以划定生态定居区,鼓励人口向这些区域迁移和定居,通过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来推动生态移民。

2. 生态移民补偿:针对因生态移民而受到影响的居民,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偿和安置安排,以确保他们的生计和居住。

3. 生态移民教育: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开展生态移民教育,提高居民对生态移民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生态移民的顺利进行。

五、生态移民的案例1. 中国西部生态移民: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政府实施生态移民政策,鼓励人口向东部地区转移,以减轻生态压力。

2. 澳大利亚原住民保护区:澳大利亚政府划定原住民保护区,保护原住民的生活和文化,同时推动生态移民,实现人口的均衡分布。

通过以上对生态移民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生态移民对于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省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云南省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d mo s a o . t c mp n a d u jc o ai a A tn mo s r e tr w i k g h r r o s h ls s o e st e n t t n Wi o e st be t f l B i uo o u e c e hl t i e a ri h e s D P f u e a n t f me u e o mp n ae h d ac d
中 国 一欧 盟 农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及 生 态 补 偿 政 策 研 究 项 目 专 刊 ・ 策 机 制 研 究 政
云南省 洱海流域农 业生态补偿机制研 究
赵 润 , 高尚宾 - , 杨 鹏 1 , 倪喜 云 z
(. 1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 天津 3 0 9 ;. 0 1 12大理州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 云南 大理 6 10 ) 7 0 5
关 键 词 : 海 流 域 ; 业 生态 补 偿 机 制 ; 金 补 贴 ; 物 补 偿 ; 洱 农 资 技 智力 扶 持 ; 式 模
文章 编 号 :0 5 4 4 ( 0 )4 0 4 — 5 10 — 9 4 2 1 0 — 0 2 0 1
S u y o r c l r l o Co p n a i n M e h n s i h i t h n , n a r v n e t d n Ag iu t a u Ec - m e s t c a im Er a o n Ca c me t Yu n n p o i c
ojc ,nert i a il u s y t h i l ma r l o p nao n tlc a sp o s p rahs t i l go bet itg e wt cpt bi ,e nc & ti m estna di e et lu pra poce,y c r— s ad h as d c a eac i nl u t a p aa

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普洱市糯扎渡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补偿指导意见的通知

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普洱市糯扎渡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补偿指导意见的通知

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普洱市糯扎渡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补偿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普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6.25•【字号】普政发[2010]112号•【施行日期】2010.06.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优抚安置正文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普洱市糯扎渡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补偿指导意见的通知(普政发〔2010〕11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普洱市糯扎渡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补偿指导意见》已经2010年6月7日市人民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扎实推进糯扎渡水电站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五日普洱市糯扎渡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补偿指导意见为加快推进糯扎渡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确保电站2011年11月下闸蓄水、2012年7月首台机组发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云南省土地管理条例》、《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移民安置条例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08〕24号)等法律法规,按照省移民局《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多渠道多形式移民安置指导意见》(云移澜〔2009〕11号)、《关于对普洱市人民政府尽快确认糯扎渡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长效补偿方案的复函》(云移函〔2010〕5号),以及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云南省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长效补偿标准分析专题报告》、《糯扎渡水电站移民安置推行长效补偿方式工作策划书》明确的长效补偿基本框架,结合实际制定以下指导意见:一、以农业安置为主的安置方式(一)在资源条件充足的地方,通过政府引导,在尊重移民意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调整的土地资源,按照电站淹没实物指标补偿标准和可研规划确定的安置标准进行安置。

对初步确认的移民安置点,通过配套供水、供电、道路、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能确保移民生产生活恢复到搬迁前水平或达到安置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实行农业安置。

移民安置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探讨

移民安置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探讨

布 仑 口 乡位 于 阿 克 陶 县 县 城 西 南 面 ,总 面 积
4 1 1 4 k m ,其 中山地 、荒地面积 5 3 7 . 8万亩 , 占 土 地总面积 的 8 7 . 3 % , 草 场面积 4 6 . 3万 亩 ,占土 地 总面积 的 7 . 5 % ,河流 、湖泊 、道路 、居 民点等 面积 3 3万 亩 , 占土 地 总 面积 的 5 . 3 % 。布 仑 口乡 政府 驻地布仑 口村 ,海 拔高程 3 3 3 7 m 。全乡总人 口1 6 7 8户 6 2 5 8人 , 以柯 尔 克 孜 族 为主 体 民族 。 该 乡 经 济 以畜 牧 业 为 主 , 人均纯 收入仅 1 4 7 0元 。 项 目涉 及 的 恰 克 拉 克 村 及 布 仑 口村 普 遍 存 在 以 下 问题 : ( 1 ) 村 民家 庭 人 口数 量 多 , 户均 5 ~ 6人 ,父 母 、子 女 共 同居 住 ,存 在 很 大 的分 户 需 要 ;( 2 ) 均从事牧 业生产 , 但 草场资源极度缺乏 , 人均 6 ~1 5亩不等 ,家庭人均年 收入不足 1 5 0 0 元 ;( 3 )居 住分散 ,住房质 量差 ,9 5 % 为土 木结 构房屋 ,基本无 院落 ;( 4 )村庄基础 设施和公共 服务设施较 差 ,基本 的饮用 水和供 电存在 困难 , 其 他 医 疗 、 商 业 、学 校 等 服 务 设 施 非 常 不 健 全 ; ( 5 )村 庄沿木 吉河和布仑 口河分 散布局 ,居住 环 境 较 差 , 居 住 地 周 边 大 部 分 为盐 碱 地 。 2 . 2 规 划概 况 布 仑 口乡 恰 克 拉 克 村 和 布 仑 口村 涉 及 搬 迁 人口 4 5 1户 1 6 4 3人 全 部 搬 迁 至 乡 政 府 以东 的 1 号 台 地 ,总 面 积 1 1 0 0亩 。布 仑 口一 公 格 尔 水 电 站 工 程 的移 民安 置 结 合 移 民补 偿 资金 、江 西 援 疆 资 金 、安 居 富 民 、定 居 兴 牧 资金 ,根 据 阿 克 陶 县 人 民政府对建 设新农村 的实 际要求 , 按照有利 生 产 、方 便 生 活 、保 护 生 态 的 原 则 ,科 学 进 行 规 划 。 2 0 l 1 年 年 底 ,完 成 了 4 5 1户 村 民住 宅 建 设 、 2 . 5 万 亩 草 场 建 设 ,投 入 资金 约 2 . 4亿 元 。移 民安 置 点统 一规划 、统一建 设、统一搬迁 ,取得 了很好 的经 验 和 示 范 效 果 。

例谈水库移民发展模式

例谈水库移民发展模式

例谈水库移民发展模式一、大力改善民生,造福移民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的迫切需要。

要围绕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抓好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

要抓住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支出加大、国家用于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强的机遇,积极整合其他部门资金,争取把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优先实施。

近几年来,在新移民政策的实施下,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关心下,通过规划设计,多数移民村已经通水、通电、通路。

其中2013年度就投入财政资金近3000万元,其中后期扶持资金项目1450万元,库区基金项目106万元,后期扶持结余资金项目1368万元。

经过多年的建设,多数移民村有了很大的变化,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移民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加大移民培训增加移民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增收的主要途径,促进移民就业创业是促进移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关键之举。

要切实加强智力移民工作,加大移民技术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和劳务输出力度,引导移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移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外出务工移民返乡创业。

继续抓好移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就业技能培训,提高移民产业开发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按照统筹规划、有序管理,增加投入、讲求实效,面向市场、分级负责、扩大就业、致富移民的工作原则,2013年,我县计划培训移民230人次,其中实用技术培训160人次,就业技能培训70人次。

县移民办积极联系有关企业,介绍移民人员就岗就业,确保技能培训人员就业率达80%以上。

二、实施移民信贷项目,发展移民海丰县有大中型水库移民50875人,涉及13个镇58个村委113个自然村组,移民人口数量大、分布广,移民贫困面大、程度深,海丰县结合后期扶持工作开展加快移民发展的大讨论,探索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科学发展的问题。

讨论分析认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发展,除了移民群众自身思想束缚的问题,更现实的问题是资金制约,群众普遍反映出对发展目标的不确定和筹措发展资金困难的担忧。

普洱市水电移民安置情况调研报告

普洱市水电移民安置情况调研报告

普洱市水电移民安置情况调研报告第一篇:普洱市水电移民安置情况调研报告普洱市水电移民安置情况调研报告发布日期:2010-07-10 来源:中共普洱市委政策研究室那富斌电站建设,移民先行。

随着我市水电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水电移民安置成为涉及关系千家万户利益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成为关系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水电产业建设基本情况普洱市是全国水能富饶地区之一,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326.12亿立方米,为云南省水资源总量的14.68%,居全省第一位。

有澜沧江、红河、怒江三大水系一百多条江河穿境而过,水电蕴藏量1500万千瓦。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市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开展水电站建设,但是成效不大,到2004年,我市仅建成漫湾和大朝山2座大型水电站,以及144座小型水电站。

2004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及省委、省政府作出“把水电培育成云南又一支柱产业”的重大决策,提出规划建设水电1000余万千瓦、产值近100亿元强势支柱产业的目标。

结合水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华能集团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国电集团公司、云南滇能公司等企业,在澜沧江、李仙江、泗南江、阿墨江、威远江等流域规划建设15座大中型水电站。

我市已建、在建及拟建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00多万千瓦,概算总投资800多亿元。

其中,糯扎渡、景洪水电站总装机760万千瓦,投资585亿元;已完成规划的中型水电站总装机240万千瓦,总投资210亿元。

按照电站装机分成比例,全市大中水电站的装机共计1000万千瓦,其中,大型电站的装机分成为700万千瓦,中小型电站的装机分成为300万千瓦。

我市将成为云南省“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的重要水电基地。

二、水电移民安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市大中型水电移民涉及全市9(县)区,移民人口74000人,其中,大型水电站移民54066人(糯扎渡水电站42983人,景洪水电站3433人,漫湾水电站2814人,大朝山水电站4500人,溪洛渡水电站外迁勐马移民336人),中型水电站19934人。

生态移民政策是否合理

生态移民政策是否合理

生态移民政策是否合理生态移民政策是指为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将人口从生态环境恶劣地区迁移至生态环境良好地区的政策。

这一政策旨在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然而,生态移民政策是否合理一直是个争议话题。

本文将通过举例说明具体操作方法,分析相关数据和循序推理论点,给出实践导向结论,同时对问题进一步阐释,以期解答这一争议。

首先,生态移民政策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通过中国的“六大生态移民工程”来进行说明。

其中,云南省的“生态移民示范工程”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地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劣,长期以来受到滥砍滥伐和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的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政府实施了生态移民政策,将当地居民迁往生态环境良好地区。

在迁移的过程中,政府给予了相应的补贴和就业机会,以确保生活质量的提高。

其次,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和循序推理,可以得出生态移民政策的合理性。

根据实施生态移民政策后的数据,可以看到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在云南省生态移民示范工程实施后,当地的森林覆盖率增加了,水质得到了改善,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也有所增加。

这表明生态移民政策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然而,生态移民政策的合理性还需进一步阐释。

一方面,生态移民政策可以减少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程度。

通过将人口从恶劣的生态环境地区迁移至良好的地区,可以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使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保护。

另一方面,生态移民政策也可以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

由于生态环境良好地区往往具有更好的自然资源和发展机会,生态移民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生态移民政策是合理的。

通过具体操作方法的举例,我们可以看到生态移民政策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和循序推理,我们可以得出生态移民政策的合理性。

生态移民政策可以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同时也可以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

然而,生态移民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需注意解决好一些问题,比如如何保障生态移民的权益,如何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等。

普洱市思茅区纳贺水库移民计划

普洱市思茅区纳贺水库移民计划

普洱市思茅区纳贺水库移民计划
为规范我区水库移民项目资金使用和扶持项目管理,根据项目扶持编排计划,现将我区20XX年第一批水库移民项目资金扶持计划下达,本批次计划扶持8个项目合计XXXX万元。

同时结合省移民办、市移民服务中心对我区移民工作考核要求,将有关事项如下:
一、本次发文为水库移民项目资金扶持拟下达数。

二、工程项目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委托监理机构对项目实行全程监理,委托资质中介进行工程造价结算审核。

三、水库移民项目资金扶持用于项目有关费用支出,包括项目工程款、资质中介服务费用(勘察设计费、预算费、预算审核费、招投标代理费、监理费、结算审核费等)。

若项目费用超出水库移民项目资金拟扶持金额,所需资金由项目责任主体自行解决。

“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将水库淹没区内居民迁移到淹没区以外适宜地区所需要的社会经济系统重建和发展的计划。

按设计阶段,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水库移民安置初步规划、初步设计阶段的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和技术设计阶段的水库移民安置实施计划。

主要内容包括:水库淹没范围确定、社会经济调查、淹没影响实物指标调查、农村移民安置规划、集镇迁建规划、城镇迁建规划、工业企业迁建规划、专业项目恢复改建补偿、防护工程规划、库底清理规划、费用计算和实施进度等。

”。

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洱市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的通知

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洱市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的通知

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洱市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11.24•【字号】普政办发〔2017〕280号•【施行日期】2017.1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政其他规定正文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洱市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普洱市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11月24日(此件公开发布)普洱市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72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2017〕84号)及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从我市基本市情出发,紧紧围绕推动40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的目标任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完善财政、土地、社保等配套政策,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统筹设计,协同推进。

以城乡规划为引领,统筹推进本地和外地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实行相同的落户条件和标准。

统筹户籍制度改革与有关配套制度改革创新,优化政策组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城镇新老居民同城待遇。

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洱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整改方案的通知-普政办发〔2017〕90号

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洱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整改方案的通知-普政办发〔2017〕90号

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洱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整改方案的通知正文:---------------------------------------------------------------------------------------------------------------------------------------------------- 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洱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整改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普洱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整改方案》已经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县(区)、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易地扶贫搬迁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认识,以有力的措施、严格的要求、良好的作风,确保整改工作抓好抓实。

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实事求是梳理存在问题,细化整改任务,进一步压实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导,确保在规定时限内不折不扣完成整改工作任务。

二、强化部门联动易地扶贫搬迁整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县(区)、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成员单位督促指导县(区)有序开展工作,注重前后政策衔接,确保整改工作到位。

三、做好政策宣传各县(区)、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政策研究和学习,吃透政策精神,严守底线不触红线。

以稳定群众为前提,把握政策宣传尺度、统一宣传口径,层层做好宣传动员,确保整改工作平稳推进。

切实做好干群工作,密切关注舆情,做好应对舆情的预案,严防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

四、报告整改结果各县(区)要按照整改方案明确的时间节点,于4月30日前按时有效完成整改工作,认真填报普洱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整改情况表,并将整改报告报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办公室。

课题论文:云南水库移民安置政策与效益研究

课题论文:云南水库移民安置政策与效益研究

79028 公共政策论文云南水库移民安置政策与效益研究一、人力资本补偿依据亚当?斯密(1976)通过研究发现,熟练的工人相较于不熟练的工人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有更高的生产能力。

后来著名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61)将健康设施与服务纳入到了人力资本中去,人体健康水平与生产力成正相关关系。

因此,如何能够保证在迁移过后保持人体身体健康状况不变甚至于提升,对于提高相应的生产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于被迁移对象来说,影响其身体健康状况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迁入地的生存环境如何,生存环境的好坏与人体健康正相关关系。

因此,考察对迁入地自然环境的考察成为了进行人力资本补偿的一个关键点。

二、小蔓堤村迁移前后主要自然环境指标调查分析(1)空气质量变化情况分析。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有超过82%以上的村民认为空气质量无变化或者说变化不明显。

由于小蔓堤村无论在迁移前后都“依山傍水”,而且汽车数量不多,空气比较清新,非常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2)饮用水质变化情况分析。

在对小蔓堤村村民的采访中,有超过91%的村民认为饮用水的水质变差了。

据笔者了解,虽然在搬迁前后村寨中村民取水的地点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红河上游某些工厂污染物的排放以及当地“网箱养鱼”者对于饲料的滥用,当地的水质情况已经开始恶化。

据笔者了解,以前还天气热的时候还可以到河里游泳、解暑,但是现在由于水质的污染,对于饮用水的健康问题已经产生了极大的担忧,(3)周边土地质量的变化。

在接受访谈的35位村民中,所有的人都认为周边土地质量非常之差,已经到了完全不能耕种的地步。

而且笔者子啊田野调查的过程汇总,发现在小蔓堤村对面的山上,有着大片的空地。

当地村民们都表示出了对土地的渴望,但是由于土壤质量的不过关,这些空地只能够被白白浪费,不能为当地村民带来任何的经济效益。

(4)当地气温情况的变化。

在对当地气温变化的访谈中,有接近89%的村民认为现在的气温过高,应经对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8月防 护 林 科 技A u g.,2015第8期(总143期)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N o .8(S u m N o .143)文章编号:1005-5215(2015)08-0113-04收稿日期:2015-04-23作者简介:李维(1978-),男,云南勐腊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地监测管理㊁森林资源调查规划㊁营造林工程规划设计工作.通讯作者:宋永全,男,云南陆良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调查规划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普洱市生态移民安置模式探讨李维,宋永全(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昆明650051)摘 要 文章对普洱市生态移民的背景㊁对象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普洱市生态移民实际情况,提出可供选择的几种安置模式,旨在为普洱市今后生态移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㊂关键词 普洱市;生态移民;安置模式;途径中图分类号:F 324.9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i s s n .1005-5215.2015.08.047 生态移民,是指在生态系统之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自然资源的枯竭,导致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激化,人类为了生存而主动调整其自身与资源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保持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对平衡所进行的人口迁移㊂生态移民作为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从20世纪90年代就已被政府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㊂普洱市由于历史㊁自然等原因,贫困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中贫困人口比例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移民对象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4%㊂农村贫困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㊁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相互交织㊂农村贫困人口向脆弱生态区和民族区域集中的特征,决定了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有利于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和少数民族区域发展的关系㊂1 生态移民概况1.1 普洱市状况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22ʎ02ᶄ 24ʎ50ᶄN ㊁99ʎ09ᶄ 102ʎ19ᶄE ,东南与老挝㊁越南接壤,西南与缅甸比邻,国境线长达625k m ,是祖国西南重要的门户,仅陆上边境通道就有18个,澜沧江㊁红河㊁南亢河三条水道直通境外,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之一㊂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横断山脉南段,境内哀牢山㊁无量山和怒山余脉多南北走向㊂境内最高海拔3370m 与最低海拔317m 相对高差达3053m ,总体为东北高㊁西南低,呈帚状分布㊂辖1区9县,全市面积45385k m 2,居住着26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哈尼㊁彝㊁拉祜㊁佤㊁傣等14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65.6%㊂1.2 农村生存状况普洱市所辖10县(区)均为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片区县,其中,宁洱㊁墨江㊁景东㊁镇沅㊁江城㊁孟连㊁澜沧㊁西盟8个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一个典型的集 老㊁少㊁边㊁贫 为一体的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㊂按照国家新的2300元贫困线标准,2011年全市贫困人口为88.5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4.6%,其中收入低于785元的深度贫困人口19.74万人㊂贫困人口大多数集中分布在边境㊁少数民族聚居区㊂这些地区多是边远封闭㊁社会发育程度低㊁生产生活条件㊁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且难于改善的山区和半山区㊂尤其是部分少数民族特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度困难,生存条件极端恶劣㊂据相关资料显示,还有6.4万特困群众居住在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地区㊂贫穷使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青壮年文盲和半文盲比重大,人口素质不高,科技文化素质差,从而缺乏自我发展能力㊂贫困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粮食需求压力的增大,部分地方刀耕火种㊁毁林开荒㊁陡坡开垦等粗放耕作方式一直延续,难以改变;加之农村能源缺乏,群众靠砍伐薪柴作能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加剧㊂在自然㊁半自然经济状态下,原始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低产出㊂加上远离经济发达的国内外市场,产品商品率低,又无稳定的支柱产业,群众增收困难㊂农耕地中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少,旱地㊁坡耕地㊁轮歇地㊁中低产田地面积大㊂基础设施薄弱,贫困农村自然村组的路㊁水㊁电通达率和保证率低,生产生活所需基本能源缺乏,农村中小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设施差㊂1.3生态环境状况普洱市属于低纬度地带,处在东南亚热带北缘,气候温暖湿润㊁光照充足㊁空气清新,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完整㊂各县(区)空气质量均达二级标准,负氧离子含量在七级以上,享有 绿海明珠 ㊁ 天然氧吧 之美誉㊂生态环境整体良好㊂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7%,境内分布着16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县级自然保护区9个,保护区总面积为14.2万h m2㊂除保护区外,划定的江河两岸㊁大中型水库库区㊁城市面山及饮水工程水源防护林㊁国防林和风景林等国家及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111.3万h m2㊂部分区域生态脆弱㊂据统计全市严重水土流失区的面积12.7万h m2,主要分布在澜沧江㊁红河流域范围植被受破坏的面山以及陡坡耕地重垦区㊁沟蚀㊁面蚀冲刷区和少量石漠化区㊂这些区域生态较为脆弱,一旦现有植被遭进一步干扰和破坏,存在水土流失加剧的潜在危险,从而形成滑坡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㊂此外,普洱市在各级保护区内,仍分布一定数量的居民点,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构成较大威胁㊂1.4生态移民背景全面落实普洱市 生态立市㊁绿色发展 战略,推动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保护和开发好普洱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快全市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㊂坚持以人为本,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㊁云南实施 两强一堡 战略的历史机遇,以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总平台和总抓手,以保护生态和消除贫困为主要目标,以自然保护区㊁水源保护区㊁生态脆弱区㊁地质灾害威胁区㊁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群众为主要移民对象,以小城镇㊁产业园区㊁适宜地区等集中安置为主要途径,以产业为支撑,加强资源整合,注重统筹协调,保护开发并举,争取早日建成妙曼普洱㊁养生天堂㊂2生态移民现状及问题2.1生态移民需求现状根据普洱市生态环境状况及移民情况,将生态移民对象和范围划分为七类:一是自然保护区,居住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的核心区㊁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农户;二是水源保护区,居住在湖库汇水区,小(二)型以上湖库汇水区,流程500k m以上河流和一级支流发源地汇水区范围内的农户;三是公益林区,居住在被纳入国家级㊁省级公益林补偿范围内的农户;四是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居住在风景名胜区㊁森林公园㊁江河及湖泊沿岸等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农户;五是地质灾害区,居住在生态环境恶化㊁生产生活资料匮乏,泥石流㊁滑坡等自然灾害严重,生命财产安全经常受威胁的农户;六是脱贫致富困难地区,解决通路㊁通电㊁通讯㊁人畜饮水问题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基本生活条件恶劣的独村散户;七是其他地区,结合县(区)保护生态,改善民生的实际,需要搬迁的对象㊂笔者参与普洱市生态移民摸底调查,普洱市需要生态移民迁出区共73680户300180人㊂其中,自然保护区672户2794人,占项目总人口0.93%;水源保护区5630户22720人,占项目总人口7.57%;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696户2684人,占项目总人口0.89%;公益林区1700户6937人,占项目总人口2.31%;地质灾害区45589户188783人,占项目总人口62.89%;脱贫困难地区13386户52549人,占项目总人口17.51%;其他地区6007户23713人,占项目总人口7.90%㊂2.2生态移民实施情况普洱市生态移民工程自2012年12月启动实施以来,共实施36个生态移民工程,安置1984户,共8034人㊂2012年开展了生态移民试点工作,除墨江县4个点外,其他每个县一个试点,共安置638户,2738人,总投资12583.3万元;2013年,共实施23个生态移民项目,安置1346户,5296人,总投资17892万元,已有212户,875人迁入新居㊂2.3移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2.3.1搬迁对象与生态移民要求存在出入部分县对生态移民认识不足,致使搬迁对象与生态移民情况不符㊂镇沅县恩乐镇芒寨山生态移民共50户, 200人与生态移民要求不符,占全市实施生态移民总户数和人数的5%㊂部分搬迁群众对生态移民认识不足,群众搬迁意愿参差不齐㊂受自然灾害的群众搬迁积极性较高,自然条件较好的群众故土难离的思想转变较为困难㊂2.3.2存在政策不到位问题一是资产处理政策方面,主要是重视新建,对移民原有房屋进行拆除和进行退耕还林和生态恢复不到位,缺乏该方面的自行预算㊂二是产业政策方面,集中安置的移民仍以过去的产业为主,基本没有培植优势产业,除了住房条件改善外,依然保持原有水平㊂2.3.3资金投入不足一是土地调配补助标准低,操作难度大㊂特别是易地搬迁项目人均补助标准低411防护林科技2015年并且不得列支土地补偿费,而土地落实是易地搬迁的前提㊂项目县除划拨出少量土地外,大部分要从农民手中流转出土地,靠无偿或低标准调出土地,操作难度大㊂二是安居房补助标准低㊁群众自筹能力弱㊂以往标准40m2的安居房面积,不能满足移民户生活需要,要加大面积得靠群众自筹㊂另外对安居建房的国家补助标准有限,而建房成本又高,群众不但投劳还得投资,搬迁户又多是贫困户,导致其资金筹措压力加大㊂三是在部分安置区,由于调配给移民户的耕地不足,加之安居房面积小,其他附属工程的完善程度低等原因,近距离搬迁的移民有返回老村耕作土地,存在两地生产㊁两地居住的搬迁不彻底的现象㊂2.3.4部分项目进展缓慢景谷县正兴镇小正兴2012年生态移民试点进展缓慢,主要受林地调整困难影响,项目开工较迟,项目推进缓慢㊂2.3.5部分移民适应较慢异地安置存在着移民对气候㊁语言㊁生产生活习惯㊁民族习惯的适应问题,存在着本地居民与外来移民的利益矛盾,甚至有移民户返迁,这给移民维稳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㊂3生态移民安置模式探讨3.1生态移民安置区选择标准根据普洱市生态移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今后选择安置区应重点考虑如下几点:选择农业土地资源较为丰富,能为生态移民提供稳定致富㊁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地方;基础设施较完善,移民安置点应靠近乡镇㊁行政村,交通便利,有利于出行和外出务工;移民安置点3k m半径内应有已经建成的完全小学;水㊁电㊁路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备,教育㊁医疗条件较好,通讯㊁通信网络覆盖;无地方病,或近期内经过国家扶持能实现水㊁电㊁路三通;有产业依托,安置地产业依托,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㊁工业园区等㊂移民安置尽可能向有就业安置容量或潜力的中小城镇㊁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靠拢,方便移民发展现代农业㊁进入二㊁三产业,为拓宽就业渠道㊁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创造良好条件㊂民俗相近,民族风俗习惯相近,文化背景相同,地理㊁人文环境相同,民风淳厚,干部群众好客善友,已越过温饱线,并愿意接纳迁入户的非贫困村㊂地质结构稳定,不会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区域㊂禁止迁入以下区域,防止造成二次生态破坏,生态移民禁止迁入自然保护区㊁易滑坡地区㊁饮用水源保护区㊁国家级公益林㊁省级公益林㊁森林公园㊁风景名胜区㊁江河流域及湖泊沿岸㊁水源涵养林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内,防止造成二次搬迁和新的生态破坏㊂3.2生态移民安置模式选择自普洱市生态移民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表现出了不同的安置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社会㊁经济和生态效应㊂结合普洱市实际情况,为使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普洱市生态移民初步可有以下几种安置模式㊂3.2.1农业安置就近集中安置:生活地点就近搬迁,生产用地不变㊂异地集中安置:生活地点搬迁,生产用地重新配置㊂插花安置:在已有居民点,土地资源丰富㊁交通方便㊁教育医疗卫生有保障等村寨插花安置㊂生产用地重新调配㊂3.2.2进城安置依托城镇建设,农转城集中安置㊂统一建设保障房,不配置生产用地㊂3.2.3产业安置依托产业安置,即特色产业(公司+基地+农户)㊁产业园区㊁生态旅游等集中安置㊂统一建设安居房,不配置生产用地㊂3.2.4其他安置结合各地实际,给予移民合理的现金补偿,移民办理农转非手续后搬离原居住地,自行安置,自谋职业,不配置生产用地,原有承包地㊁林地㊁宅基地的处置由县(区)政府决定㊂3.3生态移民安置方式选择分析根据普洱市生态移民摸底调查统计,需要生态移民迁出区共73680户300180人㊂其中,愿意农业安置30470户123711人,占总人口41.21%;愿意进城安置36661户150639人,占项目总人口50.19%;愿意产业安置6549户25830人,占项目总人口8.60%㊂通过调查访问,一半以上农户愿意进城安置,普洱市生态移民安置模式需要充分考虑普洱市的实际情况,应该坚持量力而行,分期㊁分步实施;坚持试点先行,先易后难;坚持先急后缓,生态优先㊂应采取开辟多样化的收入恢复渠道㊁探索多样化的住房重建方式㊁加大移民培训力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移民参与机制等对策与措施㊂农业安置(就近集中安置㊁异地集中安置㊁插花安置)和产业安置的生态移民安置区安居房建设,遵循统一规划㊁统一建设与分户自建相结合的原则㊂进城安置的生态移民,参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相关规定进行安置,统一规划㊁统一选址㊁统一建设,应当基础设施齐全㊁公共事业设施完备㊂农业安置中的异地集中安置和插花安置的生态移民,配置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和公共用地)和生产用地;产业安置的生态移民,只配置建511第8期李维等普洱市生态移民安置模式探讨设用地㊂4结论生态移民是一项系统而复杂工程,不仅要解决移出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移民移入地的生产和生活问题㊂普洱市是一个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通过生态移民不仅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区域内少数民族人口的贫困问题,改善扶持区域的环境条件,促进生态环境恢复㊂同时也能通过加强边境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㊁农田水利㊁科教文化基础设施㊁社区能力建设,改变农村贫困面貌,提升区域综合发展能力,推动区域人口㊁经济㊁社会㊁生态㊁资源的和谐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必将为促进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㊁民族团结㊁边疆巩固和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㊂参考文献:[1]周灿,梁爱文.人口较少民族生态移民的变迁探讨 以三台山德昂族乡允欠村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25(3):77-81[2]徐君.机遇与适应:青海生态移民生存与原居地草场关系[J].民族学刊,2013(16):38-40[3]刘小鹏,王亚娟.我国生态移民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进展[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2):173-176 [4]王永平,袁家榆,曾凡勤,等.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1):402-403,424 [5]刘小强,王立群.国内生态移民研究文献评述[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1):397-401[6]魏姗,余江.非自愿性移民的可持续安置[J].中国人口㊃资源与环境,2009(5):80-85[7]苏以荣,黄宇,王克林,等.西南环境移民安置地的生态环境状况[J].环境与开发,2000,15(3):28-30[8]文冰,宋媛,张体伟.生态移民的搬迁形式研究 云南永善县马楠乡案例分析[J].生态经济,2005(1):29-33(上接第101页)小五台山保护区十分注重并大力支持各大专院校开展动植物教学实习的活动㊂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的接待实习活动,从不间断㊂在实习安全管理㊁实习内容安排㊁后勤保障等方面非常规范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㊂目前,保护区有同时接待800余人的能力,其中对于大中院校师生实习的接待,可以说是以最低的价格,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有些时候,甚至不计成本㊂保护区有后勤保障团队,各种救护设施齐全㊂实习所在场所全部归保护区管辖㊂不与其他单位发生冲突,减少实习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为广大高校师生开展野外教学实习活动提供了完善的后勤保障条件㊂近年来整理编辑出版了‘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研究“‘小五台山植物“等专业书籍,与一些院校合编了‘植物学野外实习手册“‘动物学野外学习指导“‘小五台山昆虫资源“‘小五台山昆虫“等适用于动植物教学实习的专业书籍㊂这些书籍为带队教师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带队教师及学生反映,这些资料大大提升了动植物实习的效果㊂在动植物实习开展过程中,一些具有动植物专业背景的保护区技术人员参与具体调查中,锻炼㊁培养了一批熟悉地形及动植物资源分布特点的指导人员㊂帮助高等院校教师指导实习学生,与实习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为保护区积累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及素材,在标本积累的基础上,保护区在2010年建设了小五台山生物标本馆,在实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动植物实习的一个项目,受到实习院校师生的好评㊂4人文因素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当地民风淳朴㊁保护区长期以来与众多高校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支持各高校实习教师的科研工作㊂几乎各实习院校均有相关的科研项目在保护区进行,使教学与教师的科研结合在一起,共同发展㊂与高校形成长期互访机制,沟通有无,为实习㊁科研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㊂大学普遍设在大中城市,大学生习惯了都市的生活,由于各种条件所限,所谓的 行万里路 只存在于想象中㊂而保护区地处偏僻野外,对于学生来说,亲近大自然,远离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暂时抛开网络,抛开花花绿绿的城市生活,来到保护区体会久违的宁静与安详,在人生中可以说是难得的机会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景观对于学生的视觉及感觉的冲击是震撼的,对于学生的阅历是一次提升,培育了学生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㊁集体主义思想和乐于助人品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㊂611防护林科技201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