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阶段性监测(一)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二历史卷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卷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钟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满分60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孔子思想的解说,不正确的是A. 仁者爱人B. 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D.无为而治2. 主要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著作是:A.《论语》B.《诗经》C.《易经》D.《春秋》3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老子观点的是A.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B.实行仁政C.主张“无为而治” D.提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4.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A.无为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法思想5.关于墨子的思想,正确的是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B.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6. 儒学开始定于一尊与哪两个人物有关?A.孔子和孟子B.秦始皇和李斯C.汉武帝和董仲舒D.“二程”和朱熹提出7.下列思想中,不属于传统文化先进性的是A、“为政以德”B、“仁者爱人”C、“兼爱”“非攻”D、“存天理、灭人欲”8.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是A.中央集权主张 B.人性本善学说 C.君权神授学说 D.“天人感应”学说9.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B.从思想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C.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D.促进了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10 王阳明主张A. 格物至知 B宙便是吾心 C心即理也 D致良知11 宋明理学的积极方面有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2.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②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③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④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D. ①②③④13 不属于四大发明的是A 蔡侯纸 B活字印刷术 C 火药 D 雕版印刷术14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A 《齐民要术》B 《农书》C 《农政全书》D 《本草纲目》15.我国第一部天文学著作A《甘石星经》 B《授时历》 C《丹经》 D《黄帝内经》16、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官方通用文字是A.小篆 B.大篆 C.隶书 D.楷书17.书圣是:A.颜真卿 B.苏轼 C.祝枝山 D.王羲之18、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A B C D19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黑脸”表示A. 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凶猛残暴D.刚直果敢20.下列作品中描写市井生活的是A、顾恺之《女史箴图》B、吴道子《天王送子图》C、阎立本《步辇图》D、张择端《清明上河图》21.专门娱乐场所瓦舍出现在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22.中国古代戏剧成熟的标志是A.南戏 B.元杂剧 C.京剧 D.徽班进京23.下列观点属于智者学派的是①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③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④“知识就是美德”。
4—15学年高二4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4月份教学质量检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60分)1、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D.专制王权强大2、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王国——帝国“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
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3、“汉祖兴龙,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与材料观点相一致的是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察举制C.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D.郡国并行制4、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
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
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
这一史料反映的是A分封制B编户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5、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C.元朝通过设置行省削弱相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6、一位中学生准备写一篇有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的历史小论文,下列观点中符合这—要求的有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③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7、日本发动侵华的甲午战争和签订《马关条约》,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
这里的“要求”主要是指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C.阻止某国势力独霸中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8、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
北辰区2014年高考模拟考试练习试卷__答案
北辰区2014年高考模拟考试试卷(仅供练习)文综历史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地理、历史、政治三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试卷为历史试卷,共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8页。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3.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贡院”,就是古代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的那座院子的简称,民间称之为“考棚”。
当时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
”这里的“工师”是A.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B.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3.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
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A. 伯里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B. 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C. 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D. 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4.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
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副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5. 右图反映了促进中国近代化的一重大事件,下列对其影响的评论正确的是②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③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此登上政治舞台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④6.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天津市第一中学14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图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1至2页,第II卷3至3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答题纸或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Ⅰ卷一、选择题(每题1.5分,32题共48分。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B.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颁布细密严苛的律法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2.钱币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钱币,能反映从分裂到统一的时代变迁特征的是()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A. 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 选官须注重才学C. 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 选官应注重品行4.“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A.民贵君轻的思想B.农业为本的思想C.君治为本的思想D.强调“存百姓”思想A.三藩之乱B.准噶尔叛乱C.郑氏割据D.大兴文字狱6.康熙“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
我朝施恩于喀尔喀(漠北蒙古),使之防备朔方(沙俄),较长城更为坚固。
”以下能体现上述材料观点的有①组织雅克萨之战②崇尚儒家文化、恢复科举③尊重喇嘛教④多伦会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7.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 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 ,公元492 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 ,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 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以上史实不能说明()A.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8.面对乱世,孔子忧心忡忡,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
2014—2015学年春学期高二年级段考历史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葛荃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教程》中提到:“官僚制下的官吏系统是君权统治的延伸,朝臣贵族和各级官吏所拥有的只是从王权派生或分解出来的政治经济特权,而非法定的以自由和平等为前提的‘政治权利’”。
材料最能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B.专制主义C.事君以忠D.尊君敬祖2.《左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宗法制()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C.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D.“国”与“家”的结合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最显著的特征是()A.通过构建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巩固统治C.通过分封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D.将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结合强化王权4.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
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
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
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B.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C.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D.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5.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但在秦代的历史中却未出现官员出任太尉的记载。
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焚书坑儒”致使秦代史书遭到严重损毁B.秦始皇为巩固个人军权并未实授这一职务C.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一事为后世臆想猜测D.秦朝统治的短促使得秦始皇未能任命太尉6.《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
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第1次段考高二历史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级文综历史试题卷命题人:审题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 古人对于祭祀非常重视,祭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祭祀先祖。
这种对先祖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皇帝制度D.王位世袭制2.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A.个人观念淡漠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C.宗法观念深厚D.儒家伦理道德强大3.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召公奭于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周王可在燕国直接任免官吏B.召公奭在周王室中属于大宗C.召公奭领有燕国土地和人口D.燕国物产全部归召公奭所有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5、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
其实质是A.统一思想B.加强中央集权C.思想文化专制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6、王国维《秦郡考》考证秦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秦有46郡。
这里的郡是秦A.地方最高行政单位B.地方基层行政单位C.地方上的选官机构D.地方上的监察机构7、中国古代皇帝头上戴的称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服饰只有皇帝和继承皇位的子孙可以穿着。
这突出说明:A.秦朝服饰丰富B.秦朝注重礼仪C.皇权至高无上D.他对服饰很讲究8、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9、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
2014-2015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横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A.小农经济盛行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C.商品流通不畅D.传统手工业产量不高2、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
”其依据是()A.出现地域性的商帮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城市中出现夜市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16世纪初,当一名航海家宣布将要远航的消息之后,“大约有一万个‘没有工作的’贵族愿意不领取任何报酬与他一起出海航行。
”欧洲的航海热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2“黄金热”的驱使○3君主专制政府的鼓励○4封建制度的发展A.○1○2○3B.○2○3○4C.○1○2○4D.○1○2○3○44、三百年前,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康熙皇帝正在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一个新王朝的辉煌,并开始对遥远的西方产生兴趣。
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为()A.殖民贸易B.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5、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
它反应出()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市场扩大刺激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6、从1937年8月到1940年12月底中国大批民族工业内迁,厂矿有448家,机械器材约170991吨,技工12164人。
造成上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京国民政府开发内地B.日本大举侵华C.西部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的优越条件D.英美等国的要求7、“一切认为农业产量只能按百分之几的速度增长的悲观论调已经完全破产了。
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总分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合计48分)1、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有识之士指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这说明俄国有识之士强烈要求( )A.改变现状,走向近代化B.退出帝国主义战争C.进行资产阶级革命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2、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3、美国学者赖肖尔说:“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
日本人相对迅速取得成功,主要不应归功于外因,······应该从其内部特点去寻找原因。
”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黑船事件”构成明治维新主因 B.岛国的小国特征催生明治维新C.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情况特殊 D.西方的力量太过强大惊醒日本4、以下关于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发生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①由幕藩体制转变为中央集权②由殖民地转变为独立国家③由等级制到承认“四民平等”④由闭关自守到“文明开化”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戊戌变法期间,香港总督卜力爵士上任后到中国内地视察,香港报纸给予大量报导,下列报导不符合史实的是()A.在北京会见中国外务部官员B.到上海视察英国人开设的工厂C.乘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考察中国风情D.在西什库教堂做祈祷6、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测试卷历史
绝密★启用前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测试卷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以下对梭伦改革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 ①梭伦是在雅典城邦的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行政治改的 ②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③梭伦改革从根本上消除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④梭伦改革是整个古希腊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为雅典城邦的振兴开辟了道路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梭伦在诗中岑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到好足够的权力,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使他们不受到损害。
”这表明梭伦改革( ) ①着眼点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②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要求 ③没有触动贵族利益 ④过多地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梭伦改革的积极作用有( ) ①从根本上解决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②大大促进了雅典农工商业的发展 ③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④解除了雅典平民沦为奴隶的威胁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4.在财产等级制度下的四个等级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 ) A 、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利多而尽义务少 B 、财产越少,等级越低,享有的权利少而尽义务多 C 、财产越少,等级越低,享有的权利少而尽义务少 D 、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利少而尽义务多 5.梭伦改革的第一项措施就是颁布“解负令”,有关这一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A.它解除了平民沦为债务奴隶的危险 B.遗嘱法是解负令的重要内容 C.债务奴隶制废除后,奴隶制在雅典废除 D.为了有效实行“解负令”,梭伦对贵族丝毫不让 6.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 .移风易俗 B .富国强兵 C .推行县制,国君掌握任免权 D .重农抑商 7.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8.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 A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 .想称雄天下的欲望 C .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D .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9.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 A .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B .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C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 D .按军功授爵,废除贵族特权 10.北魏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联姻( ) A.笼络汉族地主 B.稳定鲜卑社会 C.巩固北魏统治 D.学习汉族文化 11.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 ) ①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②官场贪污腐败,农民负担重 ③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举行起义 ④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危机四伏,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
2014-2015学年(下)高二年段历史学科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选修一改革史)
2014-2015学年(下)高二年段历史学科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考试范围:选修一改革)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英国的清教主张“纯洁”英国国教,清除其中的天主教残余,提倡节俭和勤奋,反对奢侈浪费,实质上反映了A.国教与清教矛盾尖锐B.天主教成为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C.启蒙思想已广泛传播D.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积累资本的愿望2.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
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新教派,它们的共同之处包括①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当然领袖的传统②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力③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④使国家的主权和社会的稳定得到了加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2012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5周年。
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4.加尔文认为“当我们仅从天赋方面看一个人,我们会发现他从头到脚,一无是处。
如果在他身上还有一些值得赞扬的,那也来自上帝的恩赐。
”由此,他要求人们①信仰上帝②严格道德标准③过节俭生活④放弃自身奋斗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5.下图反映的最主要信息是A.教会内部分裂,出现附属于王权的新教会B.新教否定上帝的存在C.蔑视教皇和天主教会,《圣经》权威至高无上D.新教主张简化宗教仪式6.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北辰区高中教学质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北辰区高中教学质量阶段性监测(二)高二历史 内容:必修3(第5—7课)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4—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是指①新航路开辟 ②文艺复兴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④启蒙运动 A .①②B .②③C.①③D.②④2.由于智者学派的出现,古希腊产生了所谓的智者运动,则运动产生的因素包括①希腊工商业的发展 ②公民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 ③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④城邦制度的衰颓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3.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
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上述材料说明了A .知识即美德B .人是万物的尺度C .认识你自己D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4.“奴隶是人,不管其社会地位如何,他们的灵魂中同样赋有人类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的品性。
”你认为下列对其评价最准确的是 A .抨击、批判奴隶制度B .提倡解放奴隶C .强调了天赋人权的人文思想D .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5.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是 A .普罗塔哥拉 B .苏格拉底C .亚里士多德D .泰勒斯6.下列思想家的师承关系排列正确的是A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B .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C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D .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7.16世纪初意大利的一幅著名画作《雅典学园》,画面表现了包括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在内的学者们在柏拉图创建的雅典学园里探究学术问题的情境。
画作中有亚里士多德在谈论自然科学的情境。
对此最佳的判断是A .不可信B .不可信,只是画家想象学校 班 姓名密 封 线C.可信D.可信,与亚里士多德的事迹相符8.中世纪的人类意识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在意大利,这层纱幕首先烟消云散了。
天津市北辰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质量阶段性监测(一)试题(无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北辰区高中教学质量阶段性监测(一)高一历史内容:必修2(第1—8课)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它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最基本的一种耕作方式是A.火耕 B.刀耕 C.锄耕 D.铁犁牛耕2.下列是四名同学对春秋时期导致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的争论,其中正确的是A.私田的大量开垦 B.初税亩的实行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3.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制铜钱的原料枯竭 B.商品经济的发展C.四川假币泛滥,政府为杜绝假币而采取的措施 D.携带方便4.若想一览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的雄姿,应该到元朝的A.杭州 B.大都 C.泉州 D.扬州5.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明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C.民营丝织业的兴盛D.弃农经商现象十分严重7.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A.《坊墙倒塌以后》B.《汴河两岸》C.《长安城的落日》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8.《世界知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马六甲附近时的巨大木船,尽管经历沧桑依然保存完好。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谁的A. 迪亚士B. 哥伦布C. 达·伽马D. 麦哲伦9.下列开辟新航路事件的顺序是①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②迪亚士到达好望角③麦哲伦远洋环球航行④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A.④①③②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④①③10. 英国在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A. 西班牙、荷兰、葡萄牙B. 荷兰、法国、葡萄牙C. 西班牙、荷兰、法国D. 葡萄牙、法国、西班牙11. 中国古代手工业一直领先于世界,下列行业在中国古代兴起最早的是A.冶铁业 B.制瓷业 C.造纸业 D.印刷业12.古代中国瓷器享誉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画《大肚德国容世界》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北辰区高中教学质量阶段性监测(一) 高二历史 内容:选修3(第一、二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未形成 ③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 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A .②③④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②③ 2.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历史,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政治人物的言论 ① 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
——英·格雷 ②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
——德·皮洛夫 ③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法·福煦元帅 ④ 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
……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捍卫者。
——美·威尔逊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①③④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作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列强以自身利益作为其外交政策出发点 B .意大利不守信用,背信弃义 C .同盟国内部矛盾不断激化 D .协约国方面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4.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其“决定性意义”主要在于 A .是英德海军间最大规模的交锋 B .发生在主要战线——西线 C .前后持续时间最长 D .宣告德国“速战速决”战略计划的破产 5.一战期间,美国对一战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保持“中立”到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密切 ②“无限制的潜艇战”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 ③美国爱好和平 ④谋取战后霸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体系形成 ②俄国退出帝国主义阵营 ③英日同盟被拆散和五强海军条约的签订 ④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7.法国贝当将军在回忆一场战役时说:“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
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战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
他所描述的战役是 A .马恩河战役 B .凡尔登战役 C .索姆河战役 D .日德兰海战 8.右图反映了20世纪初德国的对外目标是A .加强与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B .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安全C .对外殖民扩张,称霸全球D .发展工业成为“世界工厂”学校班 姓名密封线9.下列事件发生在1917年的是①美国对德宣战②中国向同盟国宣战③俄国退出帝国主义大战④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
……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上述材料反映了战争的影响是A.引发了十月革命B.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D.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11.一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期间签署的诸多条约中,涉及中国主权问题的有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五国海军协定》④《九国公约》A.①②B.①③C.①④D.①②③④12.下图是20世纪初某国际会议上签订的一份文件(节录),下列各项对图中内容评述正确的是A.使中国获得了独立的主权B.是对《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重要修正C.使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D.是对中国人民坚持八年抗日战争的尊重和认可13.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
这是因为①美国以体面的形式埋葬了英日同盟②美国海军取得与英国并驾齐驱的地位③美国获得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大量殖民地④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4.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其主要依据是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B.英国推行“均势”政策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15.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是A.《非战公约》B.《九国公约》C.《四国条约》D.《洛迦诺公约》16.英美两国在巴黎和会上支持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却转而支持中国的要求,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中国人民的斗争直接打击了英美在华的统治B.为了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势力C.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渐提高D.日本已没有再被继续利用的价值17.在华盛顿会议上英国以体面的方式结束了英日同盟,参加了四国同盟,其主要原因是A.一战后推出了在亚洲争霸的角逐B.英国在东亚地区的争霸对手发生了改变C.一战结束后英的矛盾居次要地位D.英国势力减退外交上跟随美国18.列宁曾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下列各项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①其主要条约导致战败国强烈的复仇主义情绪②它在处理领土问题上根本未履行民族自决的原则③它无视被压迫民族的利益,导致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④美国在该体系中并未谋得利益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19.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体系A.都是战胜国处置战败国的结果B.都是帝国主义宰割殖民地的结果C.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D.都扶持建立了一些新兴民族国家20.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在巴黎签订。
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
”福煦此话的含义主要是指巴黎和会上A.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宰割埋下了复仇的种子C.美国与英、法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D.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了深刻的矛盾21.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共同之处是①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②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坏了中华民族的利益③由少数大国操纵会议④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2.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从日本收回山东主权的原因有①中国的积极斗争②一战后日本国力衰弱,无力继续占领③英美对日本施加压力④日本妄图独占东北,故而以退为进,放弃山东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23.“一战”结束后成立的国际联盟,其实质是A.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B.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C.促进国际和平合作与安全的组织D.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组织24.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有①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问的矛盾②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③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5.国联的原则中包括以下几个原则①“维护和平”原则②“集体安全”原则③对殖民地的“委任统治原则”④少数服从多数原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50分。
26.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英德殖民地情况变化表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俾斯麦的野心是彻底毁灭法国,称霸欧洲。
1875年比斯麦已准备侵法战争,但是由于俄国和英国的干涉,不得不暂时放弃进攻法国的企图。
斯麦特别害怕在东西两线上同时作战,俄法“联盟的噩梦”经常使他忧虑。
斯麦用尽一切计谋来孤立法国,反对俄国,阻止法俄接近。
……材料四1888年威廉二世登位,1890年他迫使俾斯麦辞职。
威廉二世公开宣扬他的对外政策的“新路线”,即大力扩张殖民地,积极扩建海军。
……1893年威廉从土耳其取得建筑巴格达铁路即“三B铁路”的租让权,企图以铁路线将柏林、伊斯坦布尔、巴格达联成一气,使整个土耳其和小亚细亚成为德国的投资场所和势力范围,同时威胁英国殖民地埃及和印度,直逼高加索。
1897年,又强占中国的胶州湾,参加对中国的瓜分。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通史》⑴据材料一、二,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工业的世界地位和殖民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俾斯麦用尽一切计谋……对付法俄”的表现和后果。
(4分)⑶结合材料概括说明德国外交策略的变化及其原因。
(4分)⑷根据材料分析欧洲列强的基本矛盾及其实质。
(4分)27.(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十世纪初,是一个躁动与不安的年代。
自从以机器与大都市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各殖民大国及某利益集团,就开始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新的角逐,最后由一个看似偶然的恐怖事件导致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材料二一战历时四年,31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
双方动员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351万人。
大战死亡人数达到900万人,受伤2000多万人,另有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
所有参战国的战争费用达3000多亿美元。
因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计算,一战使德国耗费了1500亿马克的财富,近200万德国人葬身战场,连同被俘虏受伤的共达750万人,约占德国人口的六分之一,损失惨重。
1918年德国民用工业生产下降57%,农业收成减少50%,经济濒临崩溃。
⑴“偶然的恐怖事件”是什么?(2分)⑵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大战产生的重大结果。
(6分)⑶江泽民总书记曾在日内瓦裁军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
我们要牢记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而坚持奋斗。
谈谈一战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
(4分)28.(12分)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
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国际联盟盟约》材料二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材料三《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
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