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毒素α及半乳凝素2与冠心病关联性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心血管疾病治疗新目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心血管疾病治疗新目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心血管疾病治疗新目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陈芡茹【摘要】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和转归中,炎症被认为是一种重要因素.虽然有研究证实多种炎症指标如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等与冠状动脉斑块的易损性相关,但此类指标均为非特异性;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一种由炎症细胞产生、存在于粥样硬化斑块中特有的蛋白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p-PLA2对炎症的高特异性和低生物差异性使其成为评价斑块易损性的一个“理想指标”,其在血清中的增加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而且,Lp-PLA2已被认为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异性药物治疗中的靶向目标,可通过间接(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p 受体阻滞剂)或直接药物(Lp-PLA2抑制剂darapladib)降低血清Lp-PLA2水平进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现主要介绍各种药物降低血清Lp-PLA2水平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研究进展.【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6(037)002【总页数】5页(P188-192)【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炎症;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作者】陈芡茹【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南京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系统、多因素介导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脑血管的临床事件(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和脑血栓形成等)。

炎症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展和由此促发心脑血管事件等致命并发症的关键途径[1],高风险易损斑块的特征是大的脂质坏死核心、大量炎症细胞聚集(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和薄的纤维帽,而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高表达在脂质坏死核心中,围绕在薄纤维帽和破裂斑块的巨噬细胞周围,被认为有促进斑块不稳定的潜在作用[2]。

大量证据表明Lp-PLA2是一种独立于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之外的风险指标[3]。

苏州大学王志伟谈SKP2研究进展

苏州大学王志伟谈SKP2研究进展

苏州大学王志伟谈SKP2研究进展苏州大学王志伟谈SKP2研究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kp2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癌基因的作用。

很显然,Skp2通过降解其底物发挥生理功能,包括p21,p27,p57,p53,Foxo1。

据报道,Skp2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的预后不良相关。

此外,Skp2过表达能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而抑制Skp2表达则能抑制细胞增殖。

我们的观察结果与此类似,表明Skp2能促进乳腺癌细胞生长。

Hung等人报道了Skp2在肺癌细胞中过表达能促进细胞侵袭,目前研究中,我们发现Skp2过表达能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而下调Skp2能阻滞细胞迁移。

所以研究结果表明,Skp2是乳腺癌细胞中的癌基因,靶向Skp2将会是治疗乳腺癌细胞的有效办法。

由于Skp2在肿瘤发展过程中是癌基因作用,Skp2的失活有可能有助于人类癌症治疗。

为此,多个课题组在探索Skp2抑制剂。

例如,Compound A被发现能阻断Skp2 E3泛素连接酶活性。

另一种Skp2抑制剂称为Compound 25,据报道能够抑制Akt介导的糖酵解和诱导细胞衰老。

然而,这些化学抑制剂都有副作用,所以最重要的是找到没有毒副作用的天然化合物用来使人类肿瘤细胞中的Skp2失活。

事实上,已经报道了几种天然化合物,包括curcumin姜黄素,butylidenephthalide丁苯酞,Flavokawain A(FKA)和Salinomycin。

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索了天然化合物Rottlerin是否可能是乳腺癌中Skp2的潜在抑制剂。

我们证实,Rottlerin在乳腺癌细胞中能抑制Skp2的表达。

更重要的是,我们确定Rottlerin通过抑制Skp2发挥其抗肿瘤功能。

总之,为了确定Rottlerin的功能作用,以后还需要更多地实验研究,动物模型实验和临床实验。

最近,多项研究已经证明,Rottlerin在乳腺癌细胞中表现出抗肿瘤活性。

例如Rottlerin诱导LRP6降解,抑制乳腺癌细胞中mTORC1和Wnt /β-catenin信号传导。

血浆TF、TFPI-1和TFPI-2在冠心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意义

血浆TF、TFPI-1和TFPI-2在冠心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意义

T F P I 水 平 较 正 常人 显 著 升 高 , T F和 T F P I 水 平 与 冠 心 病发 生 发 展 有 关 , 监测 T F和 T F P I 水 平 可 用 于评 估 冠 心病 的 严 重 程 度 和 预
后 , 降低 冠 心 痛 血 浆 TF或 增 加 TF P I水 平 可 能 有 利 于 治 疗 。
的影响r J ] . 中国 药 师 , 2 0 1 5 ( 1 ) : 9 4— 9 6 许先继 , 林 艳 足 阿 托 伐 他 汀 联 合 氯 吡 格 雷 对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患
[ 7 ] 马雪梅. 银 杏 达 莫 注 射 液 联 合 阿 托 伐 他 汀 钙 治 疗 老 年 不 稳 定 型 心
冠心病( c o rຫໍສະໝຸດ o n a r y h e a r t d i s e a s e , CH D ) 是常见 的
血 流 动力学 和 血栓 系统 里 重 要 的成 分 , 在 血 栓 和 抗 凝
志愿者 4 9名 为 对 照 组 。结 果 对 照 组 、 S A P组 和 单 支病 变组 的血 浆 T F 、 T F P I 一1 和 T F P I 2差 异 无 统 计 学意 义( P> 0 . 0 5 ) , 随 着 冠 心病的发展 、 G e n s i n i 评 分 和 病 变血 管数 的增 加 , 血浆 T F 、 T F P I 一1 和 T F P I 一2也 增 高 ( P< 0 . 0 5 ) 。结 论 冠 心 病 患 者 血 浆 中 T F和
[ 9 ] 董晓光 , 韩素霞. 阿托伐他汀对不稳 定型 心绞痛 患者血 清超敏 C 反 应 蛋 白水 平 影 响 的 Me t a分 析 [ J ] . 新 疆 医科 大学 学 报 , 2 0 1 4 , 3 7

mfg-e8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mfg-e8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MFG ̄E8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进展王迪ꎬ韦传东(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ꎬ广西桂林541001)㊀㊀DOI:10 3969/j issn 1006 ̄2084 2020 02 0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60067ꎬ81860078)通信作者:韦传东ꎬEmail:chuandongwei@163.com中图分类号:R587.1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 ̄2084(2020)02 ̄0219 ̄05㊀㊀摘要: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 ̄E8)是一种亲脂性糖蛋白ꎬ分布在乳汁中的脂肪小球外表面ꎬ在多种细胞间发挥作用ꎬ如血管的发生㊁清除凋亡细胞等ꎮ启动凋亡程序的内皮细胞能够合成大量的MFG ̄E8ꎬMFG ̄E8激活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ꎬ促使巨噬细胞被活化ꎬ从而发生抗炎作用ꎮ因此ꎬ可通过检测MFG ̄E8评估冠心病的风险ꎮMFG ̄E8的水平与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呈负相关ꎬMFG ̄E8水平越低ꎬ冠心病的患病风险越高ꎬ因此MFG ̄E8可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评估预后ꎮ关键词: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ꎻ冠心病ꎻ信号通路ResearchProgressinCorrelationbetweenMFG ̄E8andCoronaryHeartDiseaseWANGDiꎬWEIChuandongDepartmentofClinicalLaboratoryꎬ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GuilinMedicalCollegeꎬGuilin541001ꎬChinaCorrespondingauthor:WEIChuandongꎬEmail:chuandongwei@163.comAbstract:Milkfatglobuleepidermalgrowthfactor8(MFG ̄E8)ꎬalipophilicglycoproteindistributedontheoutersurfaceoffatglobulesinmilkꎬplaysaroleinbetweenvariouscellsꎬsuchasangiogenesisꎬclearingapoptoticcellsꎬetc.TheendothelialcellsthatinitiatetheapoptosisprogramcansynthesizealargeamountofMFG ̄E8ꎬandMFG ̄E8acti ̄vatesthesignaltransducersandactivatorsoftranscriptionsignalingpathwayꎬwhichpromotestheactivationofmacro ̄phagesandanti ̄inflammatoryeffects.ThereforeꎬtheriskofcoronaryheartdiseasecanbeassessedbydetectingMFG ̄E8.ThelevelofMFG ̄E8isnegativelycorrelatedwiththeriskoftheillness.ThelowerthelevelofMFG ̄E8ꎬthehighertheriskofcoronaryheartdiseaseꎬtheveforethatMFG ̄E8canbeusedforthediagnosisandprognosisassess ̄mentofcoronaryheartdisease.Keywords:Milkfatglobuleepidermalgrowthfactor8ꎻCoronaryheartdiseaseꎻSignalingpathway㊀㊀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ꎬ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1 ̄2]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ꎬ我国居民冠心病的患病率为10.2ɢꎬ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ꎬ占心脏病死亡人数的1/3[3]ꎮ为了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ꎬ在冠心病发生的早期寻找到一个特异性高㊁准确率强的标志物ꎬ为医师在发病早期及时做出判断ꎬ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ꎬ是目前冠心病治疗和预防的主要切入点[4]ꎮ作为一种糖蛋白ꎬ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ilkfatglobuleepi ̄dermalgrowthfactor8ꎬMFG ̄E8)是分布于乳汁中脂肪小球外表面的一种血管衰老标志物ꎬMFG ̄E8作为巨噬细胞和凋亡细胞之间的桥梁ꎬ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的发生㊁血管平滑肌的移行㊁增殖以及激活抗凋亡途径等促进血管壁发育和血管重建[5 ̄6]ꎮMFG ̄E8与凝血因子Ⅷ功能相似的结构域是MFG ̄E8发挥效应的结构基础ꎬ在多种生物衰老动脉内及肌肉组织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大幅增加ꎬ与多种疾病发生㊁发展过程有关ꎬ尤其与炎症及损伤性疾病关系密切[7]ꎮ研究证实ꎬ编码MFG ̄E8的基因定位于人第15号染色体长臂上ꎬ除了在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外ꎬ内皮细胞㊁血管平滑肌细胞和附睾上皮细胞中也有MFG ̄E8的表达[8 ̄9]ꎮ有关血清MFG ̄E8表达与冠心病发生㊁发展关联的研究仍较少ꎮ现就MFG ̄E8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ꎮ1㊀MFG ̄E8的分子结构与功能1.1㊀MFG ̄E8的分子结构㊀MFG ̄E8是由巨噬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合成分泌的磷脂酰丝氨酸与整联蛋白结合的糖蛋白ꎬ作为镶嵌在乳脂肪球膜表面的外周糖蛋白ꎬMFG ̄E8最早在哺乳动物乳液和上皮细胞被发现[10]ꎮMFG ̄E8有分子量分别为53000和66000两种亚型ꎬ在人类中表达的MFG ̄E8长约53000ꎬ是一种糖蛋白ꎬ能够裂解信号肽ꎬ在蛋白质成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1]ꎮMFG ̄E8的N端是由2个类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ꎬEGF)构成的重复序列ꎬ有1个精氨酸 ̄甘氨酸 ̄天冬氨酸序列位于第2个EGF上ꎬ精氨酸 ̄甘氨酸 ̄天冬氨酸序列能够与位于细胞表面的整联蛋白二聚体结合ꎬ介导整合素受体v3㊁v5相关信号转导ꎬ促进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黏附㊁增殖㊁分化及凋亡[12 ̄13]ꎮMFG ̄E8的C端包含2个酪氨酸激酶受体结构域ꎬMFG ̄E8分子的两端依靠1个二硫键连接ꎬ对MFG ̄E8的晶体结构分析显示ꎬMFG ̄E8具有1个与凝血因子Ⅷ功能相似的结构域ꎬ2个结构域具有一定的同源性ꎬ选择性非共价结合带阴离子的氨基磷脂ꎬ因此可结合细胞膜的阴离子磷脂双层ꎬ但是MFG ̄E8分子与凝血因子Ⅷ有1个氨基酸存在差异ꎬ使MFG ̄E8对细胞膜上的磷脂酰丝氨酸的亲和力显著高于凝血因子ꎬ而磷脂酰丝氨酸在细胞对胞内外刺激的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4 ̄15]ꎮ1.2㊀MFG ̄E8的分布㊀早期研究显示ꎬMFG ̄E8存在于精子㊁附睾上皮㊁血管平滑肌细胞㊁内皮细胞和肠黏膜固有层的巨噬细胞㊁动脉血管内皮细胞㊁平滑肌细胞㊁树突状细胞及胰腺细胞[16]ꎮ最新研究发现ꎬMFG ̄E8几乎表达于所有器官或组织ꎬ但表达水平存在差异ꎬ如乳腺㊁淋巴结㊁脑㊁脾和肺等组织的MFG ̄E8水平显著高于肠道和肝脏[17]ꎮMFG ̄E8在大鼠和小鼠体内还存在亚型的时空差异ꎬMFG ̄E8的53000亚型表达于许多组织中ꎬMFG ̄E8的66000主要表达于孕晚期及哺乳期的乳腺[8]ꎮ1.3㊀MFG ̄E8的功能㊀MFG ̄E8具有介导精 ̄卵结合㊁增强吞噬清除凋亡细胞黏附㊁肠上皮细胞的维持与修复㊁促进树突状细胞的外泌体功能㊁促进乳腺分支形态发生㊁促进附睾上皮细胞的维持和促进血管形成等功能ꎮ在健康人的循环系统中可见MFG ̄E8的表达ꎬ如表达于健康人脉管系统的MFG ̄E8可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增殖㊁移行及血管新生[11]ꎮMFG ̄E8能够激活胞内信号的转导过程与黏着蛋白的集合[18]ꎮ因此ꎬMFG ̄E8能够在血管发生中发挥作用ꎬ也能够借助激活抗凋亡信号通路完成血管发生ꎮ在构建局部缺血的动物模型中ꎬMFG ̄E8是前血管原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下游信号的效应因子[19]ꎮ对此信号通路的进一步研究发现ꎬMFG ̄E8能够促进蛋白激酶B磷酸化进程ꎬ而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激活了构成血管细胞的分化与增殖[6]ꎮ在MFG ̄E8的C端存在酪氨酸激酶受体的结构域ꎬ与磷脂具有特异结合的功能ꎬ凋亡的淋巴细胞被吞噬细胞吞噬后ꎬ吞噬细胞能够分泌MFG ̄E8[19]ꎮ这时MFG ̄E8C端的酪氨酸激酶受体结构域与磷脂酰丝氨酸结合ꎬ凋亡淋巴细胞表面暴露出磷脂酰乙醇胺残基ꎬ位于MFG ̄E8N端的精氨酸 ̄甘氨酸 ̄天门冬氨酸序列结合表达吞噬细胞表面上调的整合蛋白ꎬ通过该途径MFG ̄E8链接了吞噬细胞与凋亡淋巴细胞ꎬ进一步加强了吞噬细胞吞噬清除凋亡细胞的性能ꎬ发挥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作用[20]ꎮ构建MFG ̄E8小鼠模型ꎬ当小鼠体内缺乏MFG ̄E8时ꎬ被激活的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能力降低ꎬ而这种小鼠饲养至成年ꎬ能够引起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21]ꎮ类似的研究也显示ꎬ与野生型动物相比ꎬ缺乏分泌MFG ̄E8动物的活化腹膜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功能减弱ꎬMFG ̄E8缺乏的成年动物表现出脾脏增大㊁血清抗DNA及抗核蛋白抗体增多㊁循环抗体在肾内免疫沉积引起肾小球肾炎及脾脏增大等自身免疫的特征[22]ꎮ研究表明ꎬMFG ̄E8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体内凋亡细胞的碎片清除能力紧密关联ꎬ这些凋亡过程中产生的碎片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清除与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维持㊁抗炎信号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ꎬ例如ꎬMFG ̄E8激活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ꎬ可促使巨噬细胞被活化ꎬ从而发生抗炎作用[23]ꎮ诱导缺乏MFG ̄E8的小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ꎬ小鼠凋亡细胞的吞噬作用显著降低ꎬ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部位显著扩大[24]ꎮ除了动脉粥样硬化外ꎬ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㊁发展中ꎬMFG ̄E8也参与凋亡细胞的清除过程ꎬ当MFG ̄E8表达不足或水平较低ꎬ凋亡细胞难以及时清除时ꎬ大量的凋亡细胞堆积在脑内ꎬ诱发了阿尔茨海默病的产生和恶化[25]ꎮ2㊀MFG ̄E8与冠心病的关系2.1㊀冠心病的发病机制㊀在心血管疾病中ꎬ以冠心病的发生为主要代表ꎮ冠心病发病原因在于负责供给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ꎬ导致冠状动脉的管壁变狭窄ꎬ心肌没有足够血液的覆盖ꎮ根据发病形式ꎬ冠心病又可分为急性心肌梗死㊁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等多种形式ꎬ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紧急的类型ꎬ具有发病凶险和致死率高的特点[26]ꎮ2.2㊀MFG ̄E8与冠心病的关系㊀MFG ̄E8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ꎮ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狭窄致使心肌供血不足引发的心肌功能障碍ꎬ多见于中老年人ꎮ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㊁工作节奏的加快ꎬ冠心病的发生表现出年轻化的趋势ꎬ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也在不断增多ꎬ尤其是一些潜在的因素(如职业压力㊁人的性格等)[27]ꎮ随着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加重ꎬMFG ̄E8水平逐渐降低ꎬ且与冠状动脉Genesini积分呈负相关ꎬ与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ꎬ因而外周血MFG ̄E8水平可反映冠心病的病变严重程度ꎬ可用作诊断和评估冠心病的预后指标[24]ꎮ研究显示ꎬ生理状态下ꎬMFG ̄E8不仅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侵袭ꎬ也参与受损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过程ꎬ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大量的凋亡细胞堆积及炎症反应ꎬ与MFG ̄E8水平降低或功能降低有关[28]ꎮ类似的研究结果也可见于急性肺损伤与结肠炎等急性损伤性疾病[29 ̄32]ꎮMFG ̄E8在冠心病中的作用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ꎮ2.2.1㊀清除凋亡细胞㊀在冠心病的发展过程中ꎬMFG ̄E8负责清除凋亡细胞与失去功能的胶原蛋白ꎬ参与平滑肌细胞迁移的介导ꎬ激活并促使巨噬细胞发生表型转化[33]ꎬ这些生理活动会导致大量消耗细胞合成分泌MFG ̄E8ꎮ缺血再灌注模型的MFG ̄E8表达降低ꎬ右股静脉导管给予外源性补充MFG ̄E8可降低髓过氧化物酶的活性ꎬ减轻脑损伤程度ꎬ降低梗死面积ꎬ可能与蛋白酶体活化相关ꎬ但外源性MFG ̄E8在改善缺血再灌注的功能作用能否持久仍存在疑问[34]ꎮ胃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模型也显示ꎬMFG ̄E8可通过清除凋亡细胞㊁减轻炎症反应㊁降低或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和释放㊁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㊁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移行等途径修复受损组织ꎬ保护肠道屏障功能ꎬ降低活化形式胱天蛋白酶3及Bax的表达ꎬ升高Bcl ̄2的表达[35]ꎻ该研究进一步证实ꎬMFG ̄E8具有明确的清除凋亡细胞的功能ꎬ但过表达的MFG ̄E8也可导致免疫异常ꎬ如过量的MFG ̄E8可与吞噬细胞及凋亡细胞结合ꎬ破坏了两细胞间的MFG ̄E8桥连作用ꎬ导致吞噬障碍[36]ꎬ这样也就能解释MFG ̄E8尽管可增强吞噬作用ꎬ但MFG ̄E8表达增高ꎬ其吞噬作用并不呈剂量依赖性增高的趋势ꎮ2.2.2㊀抑制炎症反应㊀MFG ̄E8能够借助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合成与分泌来调节新生血管的生成ꎬ当原有的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后ꎬMFG ̄E8的合成量显著降低ꎬ当机体内的MFG ̄E8处于较低水平时ꎬ对炎症损伤的修复能力以及对凋亡细胞的清除能力显著降低[11]ꎮ小鼠动物模型研究也表明ꎬ抑制小鼠体内的MFG ̄F8合成ꎬ结果使得小鼠血管内的脂质与细胞碎片大量聚集ꎬ肿瘤坏死因子㊁白细胞介素 ̄6和白细胞介素 ̄10水平升高ꎬ炎症环境的刺激下可发生继发性坏死ꎬ使得血管粥样硬化的病程加快ꎬ而外源性补充MFG ̄E8可以通过上调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和下调趋化因子受体2的表达ꎬ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ꎬ减轻损伤ꎬ改善缺血组织的修复ꎬ加速组织再生[37]ꎮ相关性分析也显示ꎬ外周血MFG ̄E8水平与患者的心脏功能障碍和重塑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ꎬ敲除MFG ̄E8基因的小鼠尽管心脏功能正常ꎬ但这类小鼠接受主动脉束带手术后ꎬ可加剧心肌细胞的肥大ꎬ收缩功能存在障碍ꎬ心肌纤维化明显ꎬ此时给予小鼠外源性补充MFG ̄E8ꎬ可显著改善主动脉条带诱导的心脏肥大[38]ꎮ类似研究也显示ꎬ敲除MFG ̄E8基因的急性心肌梗死小鼠的炎症反应增强ꎬ存活率降低ꎬ给予MFG ̄E8补偿ꎬ可显著改善和恢复急性心肌梗死小鼠的心脏功能及形态[28]ꎮ可见ꎬ作为一种抑制炎症反应的因子ꎬMFG ̄E8起防御炎症反应的作用ꎬ可保护心肌炎症反应ꎮ2.2.3㊀保护血管㊀MFG ̄E8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抗炎通路的激活ꎬMFG ̄E8通过与其受体整合素v3结合ꎬ竞争性抑制骨桥蛋白介导的核因子κB信号通路ꎬ也可能是通过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发挥抗炎作用ꎬ清除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体内凋亡细胞碎片与致病性斑块[39]ꎮ通过构建MFG ̄E8缺陷型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发现ꎬMFG ̄E8缺乏可上调Bcl ̄2ꎬ导致凋亡细胞的清除能力显著减弱ꎬ引起病变部位凋亡细胞显著增多ꎬ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约70%ꎻ进一步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ꎬMFG ̄E8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㊁发展过程[23 ̄24]ꎮ2.2.4㊀诱导信号㊀动脉壁的糖基化或非糖基化的MFG ̄E8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ꎬ两者呈正相关ꎬ在非灵长类动物也存在类似的关系ꎬ可能与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ꎬAngⅡ)信号系统激活机制和巨噬细胞活化分泌机制相关[21]ꎮAngⅡ信号系统激活机制在于衰老的血管壁内(衰老血管表现为管腔增大㊁血管壁增厚㊁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血管硬度增加等)AngⅡ信号系统增强ꎬ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MFG ̄E8ꎬ随着年龄增长ꎬ血管壁内Ang信号系统活性增强ꎬAngⅡ和AngⅡ受体增加ꎬ因而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MFG ̄E8也增加ꎻ而巨噬细胞活化分泌机制在于随着年龄增长ꎬ机体内炎症因子分泌呈渐进性增高ꎬ炎症因子激活的巨噬细胞数目也增多ꎬ炎症刺激活化的巨噬细胞和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通过分泌MFG ̄E8以反馈性地应对炎症反应ꎬ这也间接解释了MFG ̄E8增高参与了衰老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过程ꎬMFG ̄E8降低则打破了衰老机体的平衡ꎬ导致冠心病[11]ꎮ3㊀小㊀结冠心病的病因在于负责供给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ꎬ严重者具有发病凶险和致死率高的特点ꎮ为减少冠心病发病和及早评估疾病的风险ꎬ需要对一些标志物进行监控ꎮ作为一种多结构域的蛋白ꎬMFG ̄E8可介导不同类型细胞间的作用ꎬMFG ̄F8能够通过抗炎和抗凋亡对冠心病的发生起到保护作用ꎮ随着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加重ꎬMFG ̄E8水平逐渐降低ꎬ且与冠状动脉Genesini积分呈负相关ꎬ与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ꎮ外周血MFG ̄E8水平可反映冠心病的病变严重程度ꎬ可通过检测血清MFG ̄F8水平评估冠心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ꎮ参考文献[1]㊀DalenJEꎬAlpertJSꎬGoldbergRJꎬetal.Theepidemicofthe20(th)century:Coronaryheartdisease[J].AmJMedꎬ2014ꎬ127(9):807 ̄812.[2]㊀BoudoulasKDꎬTriposciadisFꎬGelerisPꎬetal.CoronaryAthero ̄sclerosis:PathophysiologicBasisforDiagnosisandManagement[J].ProgCardiovascDisꎬ2016ꎬ58(6):676 ̄692.[3]㊀BakarevMAꎬKarpovaAAꎬPichiginVIꎬetal.InvolvementoftheCoronaryBedin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againsttheBackgroundofPrimarilyCoronaryandGeneralizedAtheroscle ̄rosis[J].BullExpBiolMedꎬ2016ꎬ162(2):283 ̄287. [4]㊀DowningNSꎬLiJ.IschaemicheartdiseaseinChina:Thetimetoaddressrisingmortalityrates[J].EurHeartJQualCareClinOutcomesꎬ2017ꎬ3(1):4 ̄5.[5]㊀DaiWꎬLiYꎬLvYNꎬetal.Therolesofanovelanti ̄inflammatoryfactorꎬmilkfatglobule ̄epidermalgrowthfactor8ꎬinpatientswith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J].Atherosclerosisꎬ2014ꎬ233(2):661 ̄665.[6]㊀LiHꎬGuanKꎬLiXꎬetal.MFG ̄E8induceddifferencesinpro ̄teomicprofilesinmouseC2C12cellsanditseffectonPI3K/AktandERKsignalpathways[J].IntJBiolMacromolꎬ2019ꎬ124:681 ̄688.[7]㊀ZhaoYꎬWangQꎬZangB.Milkfatglobule ̄epidermalgrowthfac ̄tor8(MFG ̄E8)attenuatessepsis ̄inducedacutekidneyinjurybyinhibitingNF ̄κBsignalingpathway[J].ActaCirBrasꎬ2019ꎬ34(2):e201900209.[8]㊀NakashimaYꎬMiyagi ̄ShiohiraCꎬNoguchiHꎬetal.TheHealingEffectofHumanMilkFatGlobule ̄EGFFactor8Protein(MFG ̄E8)inARatModelofParkinsonᶄsDisease[J].BrainSciꎬ2018ꎬ8(9).pii:E167.[9]㊀GaoYYꎬZhangZHꎬZhuangZꎬetal.Recombinantmilkfatglob ̄ule ̄EGFfactor ̄8reducesapoptosisviaintegrinβ3/FAK/PI3K/AKTsignalingpathwayinratsaftertraumaticbraininjury[J].CellDeathDisꎬ2018ꎬ9(9):845.[10]㊀CheyuoCꎬAzizMꎬWangP.NeurogenesisinNeurodegenerativeDiseases:RoleofMFG ̄E8[J].FrontNeurosciꎬ2019ꎬ13:569. [11]㊀UchiyamaAꎬMotegiSIꎬSekiguchiAꎬetal.Mesenchymalstemcells ̄derivedMFG ̄E8acceleratesdiabeticcutaneouswoundhea ̄ling[J].JDermatolSciꎬ2017ꎬ86(3):187 ̄197.[12]㊀LiHꎬXuWꎬMaYꎬetal.Milkfatglobulemembraneproteinpro ̄motesC2C12cellproliferationthroughthePI3K/Aktsignalingpathway[J].IntJBiolMacromolꎬ2018ꎬ114:1305 ̄1314. [13]㊀SchmitzCRꎬOehningerSꎬGenroVKꎬetal.Alterationsinexpres ̄sionofendometrialmilkfatglobule ̄EGFfactor8(MFG ̄E8)andleukemiainhibitoryfactor(LIF)inpatientswithinfertilityandendometriosis[J].JBRAAssistReprodꎬ2017ꎬ21(4):313 ̄320. [14]㊀张驰.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MFG ̄E8的作用及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ꎬ2017ꎬ21(9):1552 ̄1553. [15]㊀FujiwaraCꎬUeharaAꎬSekiguchiAꎬetal.SuppressiveRegulationbyMFG ̄E8ofLatent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 ̄InducedFibrosisviaBindingtoαvIntegrin:SignificanceinthePathogene ̄sisofFibrosisinSystemicSclerosis[J].ArthritisRheumatolꎬ2019ꎬ71(2):302 ̄314.[16]㊀WatanabeTꎬTotsukaRꎬMiyataniSꎬetal.ProductionofthelongandshortformsofMFG ̄E8byepidermalkeratinocytes[J].CellTissueResꎬ2005ꎬ321(2):185 ̄193.[17]㊀ShiZꎬZhangYꎬWangQꎬetal.MFG ̄E8regulatesinflammationandapoptosisintendonhealingꎬandpromotestendonrepair:Ahistologicalandbiochemicalevaluation[J].IUBMBLifeꎬ2019ꎬ71(12):1986 ̄1993.[18]㊀周云ꎬ吴弘ꎬ张超ꎬ等.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血清hs ̄CRPMFG ̄E8和Klotho的影响[J].西部医学ꎬ2017ꎬ29(3):339 ̄342.[19]㊀YamadaKꎬUchiyamaAꎬUeharaAꎬetal.MFG ̄E8DrivesMela ̄nomaGrowthbyStimulatingMesenchymalStromalCell ̄InducedAngiogenesisandM2PolarizationofTumor ̄AssociatedMacropha ̄ges[J].CancerResꎬ2016ꎬ76(14):4283 ̄4292.[20]㊀PengY.BcellresponsestoapoptoticcellsinMFG ̄E8-/-mice[J].PLoSOneꎬ2018ꎬ13(10):e0205172.[21]㊀江冰ꎬ蒋年新ꎬ葛俊炜ꎬ等.MFG ̄E8与老年患者MIRI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ꎬ2016ꎬ22(17):1936 ̄1939. [22]㊀HuangWꎬWuJꎬYangHꎬetal.Milkfatglobule ̄EGFfactor8suppressestheaberrantimmuneresponseofsystemiclupusery ̄thematosus ̄derivedneutrophilsandassociatedtissuedamage[J].CellDeathDifferꎬ2017ꎬ24(2):263 ̄275.[23]㊀LaplantePꎬBrillant ̄MarquisFꎬBrissetteMJꎬetal.MFG ̄E8ReprogrammingofMacrophagesPromotesWoundHealingbyIncreasedbFGFProductionandFibroblastFunctions[J].JInvestDermatolꎬ2017ꎬ137(9):2005 ̄2013.[24]㊀BrissetteMJꎬLepageSꎬLamondeASꎬetal.MFG ̄E8releasedbyapoptoticendothelialcellstriggersanti ̄inflammatorymacrophagereprogramming[J].PLoSOneꎬ2012ꎬ7(4):e36368.[25]㊀张莉ꎬ刘彧ꎬ黄毅ꎬ等.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Ⅷ在血管衰老和血管疾病重塑中的作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ꎬ2017ꎬ45(3):261 ̄264.[26]㊀DasAꎬGhatakSꎬSinhaMꎬetal.CorrectionofMFG ̄E8resolvesinflammationandpromotescutaneouswoundhealingindiabe ̄tes[J].JImmunolꎬ2016ꎬ196(12):5089 ̄5090.[27]㊀黄涛ꎬ曾恋ꎬ田井强ꎬ等.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机制研究[J].重庆医学ꎬ2016ꎬ45(20):2801 ̄2803. [28]㊀NakayaMꎬWatariKꎬTajimaMꎬetal.Cardiacmyofibroblastengulfmentofdeadcellsfacilitatesrecoveryaftermyocardialinfarction[J].JClinInvestꎬ2017ꎬ127(1):383 ̄401.[29]㊀周方元ꎬ李艳.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Ⅷ在冠心病中的作用[J].微循环学杂志ꎬ2015ꎬ25(4):77 ̄79.[30]㊀王环宇.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病人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ꎬ2016ꎬ14(21):2515 ̄2518.[31]㊀朱潮潘ꎬ杨泽福ꎬ庄奕娜ꎬ等.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山东医药ꎬ2016ꎬ56(30):79 ̄81.[32]㊀任玉环.阿托伐他丁联合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ꎬ2016ꎬ22(20):2373 ̄2375ꎬ2379.[33]㊀ChiangHYꎬChuPHꎬLeeTH.MFG ̄E8mediatesarterialagingbypromotingtheproinflammatoryphenotypeofvascularsmoothmus ̄clecells[J].JBiomedSciꎬ2019ꎬ26(1):61.[34]㊀UchiyamaAꎬYamadaKꎬPereraBꎬetal.ProtectiveeffectofMFG ̄E8aftercutaneousischemia ̄reperfusioninjury[J].JInvestDermatolꎬ2015ꎬ135(4):1157 ̄1165.[35]㊀FrickerMꎬNeherJJꎬZhaoJWꎬetal.MFG ̄E8mediatesprimaryphagocytosisofviableneuronsduringneuroinflammation[J].JNeurosciꎬ2012ꎬ32(8):2657 ̄2666.[36]㊀MichalskiMNꎬSeydelALꎬSiismetsEMꎬetal.InflammatorybonelossassociatedwithMFG ̄E8deficiencyisrescuedbyteripa ̄ratide[J].FASEBJꎬ2018ꎬ32(7):3730 ̄3741.[37]㊀CheyuoCꎬJacobAꎬWuRꎬetal.RecombinanthumanMFG ̄E8attenuatescerebralischemicinjury:Itsroleinanti ̄inflammationandanti ̄apoptosis[J].Neuropharmacologyꎬ2012ꎬ62(2):890 ̄900.[38]㊀DengKQꎬLiJꎬSheZGꎬetal.RestorationofCirculatingMFGE8(MilkFatGlobule ̄EGFFactor8)AttenuatesCardiacHypertro ̄phyThroughInhibitionofAktPathway[J].Hypertensionꎬ2017ꎬ70(4):770 ̄779.[39]㊀FuZꎬWangMꎬGucekMꎬetal.Milkfatglobuleproteinepidermalgrowthfactor ̄8:ApivotalrelayelementwithintheangiotensinⅡand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 ̄1signalingcascademedia ̄ting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invasion[J].CircResꎬ2009ꎬ104(12):1337 ̄1346.收稿日期:2019 ̄05 ̄15㊀修回日期:2019 ̄10 ̄15㊀编辑:郑雪。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物调脂疗效调查分析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冠心病患者他汀类药物调脂疗效调查分析

患者临床胰岛素抵抗的负面作用,实际应用时通常在对餐后2h血糖值的控制效果更佳〔12〕。

同时瑞格列奈的起效速度较快,半衰期相对较短,在胃肠道内残留时间明显低于阿卡波糖,治疗的安全性相对更高。

根据本次研究显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瑞格列奈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但其中阿卡波糖的成本相对过高,使得成本/效果值相对较低,说明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的药物经济学价值更高,可帮助患者节约医疗成本。

参考文献〔1〕张科 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5):70〔2〕殷丽丽,段利忠,刘航宇,等 阿卡波糖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49(2):152 156〔3〕张平 多种常用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 效果比较〔J〕中国处方药,2019,17(11):38 39〔4〕孙巧巧,段利忠,殷丽丽,等 不同口服给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回顾性药物经济学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8):820 824〔5〕乔春凤,陈悦,黄启佳 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4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分析〔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16(5):34 36〔6〕李爱香,龚佳丽 三种口服降糖药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J〕 海峡药学,2018,30(10):92 93〔7〕程小荣,孔焕育,赵伟国,等 四种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 北方药学,2016,13(6):155 156〔8〕池慧琼 三种不同治疗方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成本 效果分析〔J〕 海峡药学,2019,31(4):73 76 〔9〕黄艳,邹远泉 不同用药配方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和成本分析〔J〕 北方药学,2016,13(4):163 163〔10〕席晓宇,谢雯雯,刘琰,等 罗格列酮钠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中国药房,2020,31(2):212 216 〔11〕王冬晓,蒙光义,王缉义,等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进展〔J〕 西北药学杂志,2019,34(1):134 138〔12〕张颖,刘析,陈小丽 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与经济学评价〔J〕 现代医药卫生,2019,35(2):262 264通讯作者:孙力,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医院药事管理。

内源性大麻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机制

内源性大麻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机制

内源性大麻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机制孙旭;李昕【摘要】@@ 内源性大麻素通过扩张血管、减少钙超载、减少自由基产生等途径,参与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中来.本文主要阐述内源性大麻素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的一些机制.【期刊名称】《辽宁医学杂志》【年(卷),期】2010(024)004【总页数】3页(P196-198)【作者】孙旭;李昕【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110001;中国医科大学,110001【正文语种】中文内源性大麻素通过扩张血管、减少钙超载、减少自由基产生等途径,参与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中来。

本文主要阐述内源性大麻素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的一些机制。

1 大麻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大麻类植物是最早被人类认识的成瘾性植物之一。

大麻植物中最广泛被滥用的品种是印度大麻,其制品一般称为marijuana。

大麻素主要通过激活 G蛋白耦连的 1型或 2型大麻素受体 (CB1、CB2),发挥其效应,其作用涵盖了神经、免疫、心血管、生殖、消化等多个系统[1-2]。

根据来源不同,大麻素分为外源性大麻素和内源性大麻素:外源性大麻素包括植物性大麻素及合成大麻素,其代表物为△9-四氢大麻酚(△9-THC)[3];内源性大麻素,如 N-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EA)和 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可在神经元、星型角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中合成,合成后直接分泌到细胞外,对神经、心血管、免疫等系统均具有调节作用,此外还具有抗炎、镇痛等多种医疗用途,但其生理效应尚未完全揭示[4]。

在心肌梗死、休克、冠脉搭桥和器官移植等情况下,缺血再灌注损伤(I/R)很容易发生。

I/R的主要原因是自由基的氧化对组织造成的损伤及其所引起的一系列有害的细胞反应,如炎症、细胞死亡和最终的器官衰竭[5]。

大量研究表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6-7]。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参-葛根药对治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参-葛根药对治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参-葛根药对治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张力立1,马瑞松1,张曦1,陈娇2,秦贞苗21.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心血管内科,海南海口570311;2.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海南海口571199【摘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探讨丹参-葛根药对治疗心肌纤维化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获取丹参-葛根药对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 数据库获取心肌纤维化的相关靶点,使用Venny 2.1软件获取两者共同靶点;运用STRING 数据库和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共同靶点的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采用ClusterProfiler R 功能包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分析。

结果筛选得到丹参-葛根药对候选活性成分30个,活性成分和心肌纤维化共同靶点41个。

共同靶点PPI 网络的平均点度值为19.7,平均介数为19.1,度值和介数均超过平均值的靶点共有14个。

KEGG 显著富集到73条通路,其中与心肌纤维化相关的通路有6条。

“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显示,丹参中的木犀草素、丹参酮IIA 和葛根中的葛根素、β-谷甾醇等活性成分通过共同调控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 、血流剪切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缺氧诱导因子-1(HIF -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数-17(IL -17)等信号通路起到抗心肌纤维化的功效。

结论揭示了丹参-葛根药对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研究丹参-葛根药对治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丹参;葛根;心肌纤维化;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54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50(2024)06—0862—08Mechanisms of the herbal pair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Pueraria lobata in treating myocardial fibros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ZHANG Li-li 1,MA Rui-song 1,ZHANG Xi 1,CHEN Jiao 2,QIN Zhen-miao 2.1.Department of Cardiovasology,Hainan General Hospital,Hain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Haikou 570311,Hainan,CHINA;2.School of Pharmacy,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Haikou 571199,Hainan,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mechanism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Puerarialobata in treating myocardial fibrosis by network pharmacology.MethodsThe pharmacologic analysis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was used to search th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the action targets of herbal pair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Pueraria lobata.The related target of myocardial fibrosis was obtained by GeneCards database.The com-mon targets of the above two were obtained by Venny 2.1software.Th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network of common targets was constructed and topolog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STRING database and Cytoscape 3.7.1software.Gene ontology (GO)function and KEGG pathway enrichment of common targets were analyzed using ClusterProfiler R function package.Finally,Cytoscape 3.7.1was used to construct and analyze the network diagram of “active ingredients-targets-pathways ”.ResultsThirty candidat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41common targets of active in-gredients and myocardial fibrosis were obtained.The average point degree value and median number of common target PPI network were 19.7and 19.1,and there were 14targets with both degree value and median number exceeding the av-erage.KEGG was significantly enriched to 73pathways,of which 6pathways were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fibrosis.The active ingredient-target-pathway network showed that luteolin and tanshinone IIA in salvia miltiorrhiza,puerarin and β-sitosterol in Pueraria lobata jointly regulated the signaling pathways of lipid and atherosclerosis,AGE-RAGE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atherosclerosis,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HIF -1),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interleukin (IL -17)to play an anti-myocardial fibrosis effect.ConclusionSalvia miltiorrhiza and Pueraria lobata treated myocardi-al fibrosis through multi-ingredient,multi-target,and multi-path ways,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and new thought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anti-myocardial fibrosis mechanism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Pueraria lobata.【Key words 】Network pharmacology;Salvia miltiorrhiza Bge.;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Myocardial fibro-sis;Mechanism ·论著·doi:10.3969/j.issn.1003-6350.2024.06.020基金项目:2021年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21RC679、821RC581)。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及其进展讲解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及其进展讲解
20种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的组合和排列的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或者环状的多
一般说来,肽链上氨基酸数目在10个以内的叫寡肽,10~50个的叫多肽,50个以上
数目
,决定了肽纷繁复杂的结构与功能。
(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 bioactive peptide/ biopeptide) 是指对生物机体的
,而且分子量相对较小,容易通过基
40 余种,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海葵毒素、
[10]。总之,海洋生物体内的各种活性物质是开发研究海洋生化药物与
,海洋生物资源的优化利用和高值化是未来15年我国海洋高技术
,21世纪将是人类研究、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黄金时代[11]。
,按其原料可划分为:动物源活性肽和植物源
,学者们已经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出多种生物活性
[3]。目前生物活性肽尚无一致的分类方法,按其原料来源可分为海洋生物活性肽和陆地生物
[2];按其分泌部位可分为内源性(即人机体内存在的天然生物活性肽) 和外源性生物活
(包括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天然生物活性肽和蛋白质降解后产生的生物活性
)[8];按其功能可分为生理活性肽(包括抗菌肽、神经活性肽、激素肽和激素调节肽、酶
,而血管舒缓激肽可以舒张血管,使血压降低,醛甾酮的作用则是减少肾脏对水分和盐的排
,增加细胞外液量和血浆量,加大静脉回流量,间接引起高血压。而ACE在KKS中会是具有
ACE的活性成为了治疗高血
等[24]从明胶的酶解液中提取了ACE抑制肽。这是首次从食源性的蛋白质中提取
ACE抑制肽,之后就开始在食物消化蛋白中提取出了大量的ACE抑制肽,诸如牛奶、鱼、
末端) 和六肽Thr-Thr-Met-Pro-Leu-Tyr (α

依托咪酯调节AMPK

依托咪酯调节AMPK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Mar.2024,40(2)依托咪酯调节AMPK/NLRP3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张化,王艳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部,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探究依托咪酯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方法取SD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依托咪酯组、Dorsomorphin组、依托咪酯+Dorsomorphin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开胸后不结扎,分组处理后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白细胞介素(IL)-1β、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水平、心肌组织IL-1β、IL-6、SOD与MDA水平、心肌组织AMPK/NLRP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呈严重病理损伤,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血清LDH、CPK、IL-1β及IL-6水平、心肌组织IL-1β、IL-6及MDA水平、心肌组织NLRP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EF)、血清及心肌组织SOD水平、心肌组织p-AMPK/AMPK明显降低(P<0.05)。

与模型组相比,依托咪酯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LVDD、LVDS、心肌CVF、血清LDH、CPK、IL-1β及IL-6水平、心肌组织IL-1β、IL-6及MDA水平、心肌组织NLRP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EF、血清及心肌组织SOD水平、心肌组织p-AMPK/AMPK升高(P<0.05);Dorsomorphin组大鼠各指标变化趋势与依托咪酯组相反,且Dorsomorphin可减弱依托咪酯对模型组大鼠各指标的作用。

(完整版)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

(完整版)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

(完整版)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Biotechnological Pharmaceutics)第一章绪论一、概述1.概念:生物药物(生物制药)是泛指包括生物制品在内的生物体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或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甚至整个生物体用作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药品。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叫做生物技术制药。

2.技术范畴: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以及后来衍生出来的第二代、第三代的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糖链工程和海洋生物技术等。

3.相关学科:有生物学(含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化学、工程学(化学工程、电子工程等)、医学、药学、农学等。

但从基础学科来讲,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是其主要的学科。

4.应用范围:(1)医药;(2)农业;(3)食品;(4)工业;(5)环境净化;(6)能源。

二、生物技术的发展简史1.传统生物技术阶段主要产品:乳酸、酒精、丙酮、丁酸、柠檬酸、淀粉酶。

生产的特点:过程简单,大多属兼气发酵或表面培养,生产设备要求不高,产品化学结构简单,属初级代谢产物。

2.近代生物技术阶段主要产品:抗生素、维生素、甾体、氨基酸;食品工业的工业酶制剂、食用氨基酸、酵母、啤酒;化工业的酒精、丙酮、丁醇、沼气;农林业的农药;环境保护业的生物治理污染。

生物技术的特点:(1)产品类型多,初级(氨基酸、酶、有机酸)、次级(抗生素)、生物转化(甾体);(2)生物技术要求高,纯种、无菌、通气,产品质量要求也高;(3)生产设备规模大;(4)技术发展速度快。

3.现代生物技术主要产品: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等。

生物技术的内容包括:(1)重组DNA技术及其它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2)细胞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细胞工程);(3)酶或细胞的固定化技术(酶工程);(4)植物脱毒和快速繁殖技术;(5)动物细胞大量培养技术;(6)动物胚胎工程技术;(7)现代发酵技术;(8)现代生物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技术;(9)蛋白质工程技术;(10)海洋生物技术。

pcsk9基因功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pcsk9基因功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PCSK9基因功能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黄㊀咏ꎬ赵晓辉(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ꎬ黑龙江㊀佳木斯㊀154002)㊀㊀摘要:㊀血清胆固醇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ꎬ降脂药物他汀类属临床一线治疗药物ꎬ但存在肝损害㊁肌溶解等副作用ꎮ目前ꎬ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PCSK9)已成为新式降脂作用靶点ꎬ有研究表明ꎬPCSK9基因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循环血液中LDL-C水平ꎬ其过程主要依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存在ꎮPCSK9功能获得性突变(GOF)与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有关ꎻ相反ꎬPCSK9功能丧失性突变(LOF)导致血LDL-C水平降低ꎬ从而降低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ꎮ笔者就PCSK9基因的功能及影响因素综述如下ꎮ关键词:㊀PCSK9ꎻ功能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ꎻ途径中图分类号:R739.4㊀文献标识码:B㊀文章编号:1001-7550(2019)06-0115-03㊀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2016085)㊀作者简介:黄咏(1990-)ꎬ女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冠心病介入治疗ꎮ㊀通讯作者:赵晓辉ꎬE-mail:fergyucaihong9@163.comꎮ㊀㊀根据WHO公布的资料ꎬ每年约有380万男性及340万女性死于冠心病ꎬ占全部死亡率的12.2%ꎬ冠心病已成为全世界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ꎮ同样ꎬ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ꎬ已成为65岁以上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ꎮ临床证实ꎬ升高的血清胆固醇水平是冠心病的最明确也是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ꎬ即使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LDL-C达标的患者ꎬ仍存在较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ꎮ现阶段新式降脂靶点-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的出现受到了医学界普遍的关注ꎮ1㊀PCSK9的命名与分子结构PCSK9在2003年由Seidah等首次在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发现ꎬ最初称为神经细胞凋亡调节转化酶-1(Neuralapoptosis-regulatedconvertase-1ꎬNARC-1)[1]ꎮ在哺乳动物体内ꎬPCSK9属于丝氨酸蛋白转化酶家族ꎬ其家族成员还包括PC1㊁PC2㊁弗林蛋白酶㊁PC4㊁PC5㊁PACE4㊁PC7和同工酶1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ꎮPCSK9基因由12个外显子及11个内含子组成ꎬ位于1号染色体的短臂上(1p32.3)[2]ꎬ其分子量为74kdaꎬ包含692个氨基酸ꎮ基于PCSK9蛋白质结构ꎬ除了信号肽(氨基酸1-30)外ꎬPCSK9是一具有3个结构域的分泌型het-二聚体蛋白ꎬ其包括前结构域(31-152)㊁催化结构域(153-404)㊁铰链区(405-454)和富含半胱氨酸及组氨酸的C末端结构域(452-692)[3]ꎮ2㊀PCSK9的功能PCSK9参与调节脂质代谢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ꎮPCSK9发挥其生理功能主要依赖LDLR的存在ꎬPCSK9功能获得性(GOF)突变体对LDLR有较高的亲和力ꎬ可使LDL-C水平升高导致高胆固醇血症ꎬ并且引起重度动脉粥样硬化病变ꎮ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主要涉及内皮细胞凋亡和泡沫细胞积累ꎬ这两者与氧化的LDL-C(oxLDL-C)增加了巨噬细胞中PCSK9的表达有关ꎬ而以上过程在LDLR敲除的小鼠中不存在ꎻ相反ꎬ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因PCSK9基因的失活而减慢ꎮ而PCSK9功能丧失(LOF)突变ꎬ可使LDL-C降低并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5]ꎮ临床与动物实验证实ꎬ血浆PCSK9浓度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也存在相关性ꎮPCSK9基因前结构域中氨基酸序列31-58的缺失导致其对LDLR降解活性增加4至7倍ꎬ证实前结构域似乎对LDLR降解具有调节作用ꎮPCSK9基因前结构域序列富含酸性残基ꎬ其与PCSK9催化结构域中的碱性残基相互作用而发挥自身抑制作用ꎮ另外ꎬPC ̄SK9蛋白C末端结构域的缺失会降低其对LDLR降解的活性ꎬ而单独分离的C末端结构域对LDLR降解没有影响ꎬ证实PCSK9基因的C末端结构域是其诱导LDLR降解所必需的ꎮ3㊀PCSK9表达的影响因素3.1㊀调节PCSK9表达的细胞途径㊀据报道在细胞水平上ꎬPCSK9通过调节LDLR水平从而影响循环血液中LDLꎮ细胞内PCSK9结合并指导新生的LDL受体从反式高尔基体到溶酶体内进行降解[7]ꎮ在细胞外PCSK9作为配体ꎬ与肝组织上LDL的EGF-A结构域结合形成复合物并经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溶酶体内[8]ꎬ通过与LDLR连接致其降解ꎬ随后循环中可利用的LDLR数量逐渐减少ꎬ且无论PCSK9是否具有活性ꎬ抑制网格轻链蛋白的合成都将增加LDLR的数量[9]ꎻ同样ꎬPCSK9的活性不影响PCSK9与LDLR的结合ꎬ但是PH的改变及PCSK9电荷正向或负向的改变影响二者结合的能力[10]ꎬ内涵体的酸性pH使LDLR与LDL-C分离ꎬLDLR再循环到细胞表面ꎬ而LDL-C在溶酶体中降解ꎬ其降解产物被细胞循环利用ꎮ同时ꎬPCSK9经过自我激活形成具有活性的二聚体及三聚体[11]ꎬ它具有更高的降解LDLR的活性ꎬ同时已经明确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越高ꎬPCSK9形成二聚体和三聚体结构的能力越大ꎬ其降解LDLR的能力就越大ꎮ而PCSK9在氨基酸Arg218和Gln219之间被弗林蛋白酶切割ꎬ切割后的PCSK9(55Kd)仍具有活性并且与LDLR结合ꎬ但降解能力降低了两倍[12]ꎮ总之ꎬPCSK9通过调节肝LDLR的降解来调节循环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ꎮ3.2㊀调节PCSK9表达的分子途径㊀已发现PCSK9基因受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和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调节最为突出ꎬ可能与胆固醇消耗或抑制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有关ꎮ他汀类药物作为最常用的一类降LDL-C药物ꎬ可降低肝细胞内胆固醇ꎬ导致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核易位增加ꎬ激活LDLRs和PCSK9基因表达ꎬ增加循环PCSK9水平ꎮ临床实验证实ꎬ无论接受何种类型的他汀药物治疗的患者ꎬ血清PCSK9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13]ꎬ并且抑制PCSK9是一种增强他汀类药物诱导的LDL-C降低的合理策略ꎮ同时ꎬPCSK9基因存在一个肝细胞核因子1(HNF1)结合位点ꎬ其中HNF1α与SREBP-2协同调节HepG2细胞和肝脏中的PCSK9表达[14]ꎮPCSK9的表达受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影响ꎬPPARα降低PCSK9启动子活性ꎬ从而使PCSK9的沉默表达ꎬ同时PPARα增强弗林蛋白酶/PC5/6表达对PCSK9切割作用ꎮ相反ꎬPPARγ增加肝细胞中PCSK9的表达[15]ꎮ由胆汁酸激活的尼醇X受体(FXR)可以减少PCSK9表达[16]ꎻ通过氧固醇激活的肝X受体(LXR)增加PC ̄SK9表达ꎻ组蛋白核因子P(HINFP)增加PCSK9表达ꎮsirtuins1和6(SIRT1/6)抑制PCSK9基因ꎬ减少PCSK9分泌并增加肝细胞LDLR表达[17]ꎬ从而改变LDL-C稳态ꎮ脂肪组织来源的脂肪因子抵抗素增加了PCSK9的表达并降低了肝细胞中的LDLR表达[18]ꎮ3.3㊀调节PCSK9表达的其他途径㊀正常人血浆PCSK9的浓度波动在30~3000ng/mLꎬ并且在成年人中ꎬ血浆PCSK9每升高100ng/mL将会导致LDL-C升高0.20~0.25mmol/L[19]ꎮPCSK9的血浆浓度受昼夜节律影响ꎬ清晨血浆浓度升高ꎬ下午浓度下降ꎻ与男性相比较ꎬ女性血浆浓度更高[20]ꎻ并且ꎬ男性PCSK9血浆浓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ꎬ女性则相反ꎬ这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ꎮ4㊀展望我们目前认知的PCSK9的调节及影响因素仍处于初级阶段ꎬ有许多未知生理病理机制需要去探索ꎬPCSK9的故事仍在不断发展ꎬ并且不断受到其它动态的影响ꎮ现PCSK9抑制剂的预期很高ꎬ目前Alirocumab和Evolocumab等人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用于降低LDL水平ꎬ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enceRNAꎬsiRNA)㊁疫苗㊁反义寡核苷酸和小分子抑制剂正在紧锣密鼓的研究中ꎬ随着这些药物的探索ꎬ可能会出现新的适用于包括与糖尿病ꎬ肾功能不全和外周动脉疾病相关的血脂异常状态以及具有多种心血管风险的患者ꎬ为临床存在脂质紊乱和心血管风险的患者带来的福音ꎮ参考文献[1]㊀SEIDAHNGꎬMAYERGꎬZAIDAꎬetal.Theactivationandphysio ̄logicalfunctionsoftheproproteinconvertases[J].IntJBiochemCellBiolꎬ2008ꎬ40(6):1111-1125.[2]㊀李国柱ꎬ周永安ꎬ朱爱萍ꎬ等.高胆固醇血症患者PCSK9基因突变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ꎬ2015ꎬ23(12):13-14ꎬ17. [3]㊀LAMBERTꎬCHARLTONGꎬRYEFꎬetal.MolecularbasisofPC ̄SK9function[J].Atherosclerosisꎬ2009ꎬ203(1):1-7. [4]㊀LEECJꎬLEEYHꎬPARKSWꎬetal.Associationofserumpropro ̄teinconvertasesubtilisin/kexintype9withcarotidintimamediathicknessinhypertensivesubjects[J].Metabolismꎬ2013ꎬ62(6):845-850.[5]㊀YSTEINLꎬHOLLAꎬCAMERONJꎬetal.DegradationoftheLDLre ̄ceptorsbyPCSK9isnotmediatedbyasecretedproteinacteduponbyPCSK9extracellularly[J].BMCCellBiologyꎬ2007ꎬ8(1):9. [6]㊀MOMTAZIAAꎬBANACHMꎬPIRROMꎬetal.PCSK9anddiabe ̄tes:istherealink?[J].DrugDiscoveryTodayꎬ2017ꎬ22(6):883-895.(下转121页)[17]㊀SHAWATꎬFRIBOULETLꎬLESHCHINERIꎬetal.ResensitizationtoCrizotinibbytheLorlatinibALKresistancemutationL1198F[J].NEnglJMedꎬ2016ꎬ374(1):54-61.[18]㊀PFIZER.APhase3ꎬrandomizedꎬopen-labelstudyoflorlatinib(Pf-06463922)monotherapyversuscrizotinibmonotherapyinthefirst-linetreatmentofpatientswithadvancedALK-positivenon-smallcelllungcancer[EB/OL].(2018-12-25)[2019-01-07].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show/NCT03052608.[19]㊀DOEBELERCꎬPILLINGABꎬAISNERDLꎬetal.MechanismsofresistancetocrizotinibinpatientswithALKgenerearrangednon-smallcelllungcancer[J].ClinCancerResꎬ2012ꎬ18(5):1472-1482.[20]㊀DONGXꎬFERNANDEZ-SALASEꎬLIEꎬetal.Elucidationofre ̄sistancemechanismstosecond-generationALKinhibitorsAlec ̄tinibandCeritinibinnon-smallcelllungcancercells[J].Neopla ̄siaꎬ2016ꎬ18(3):162-71.[21]㊀ZHANGSꎬANJUMRꎬSQUILLACERꎬetal.ThepotentALKin ̄hibitorBrigatinib(AP26113)overcomesmechanismsofresistancetofirst-andsecond-generationALKinhibitorsinpreclinicalmod ̄els[J].ClinCancerResꎬ2016ꎬ22(22):5527-5538.[22]㊀GAINORJFꎬTANDSꎬDEPASTꎬetal.Progression-freeando ̄verallsurvivalinALK-positiveNSCLCpatientstreatedwithse ̄quentialCrizotinibandCeritinib[J].ClinCancerResꎬ2015ꎬ21(12):2745-52.[23]㊀VAISHNAVIAꎬSCHUBERTLꎬRIXUꎬetal.EGFRmediatesre ̄sponsestosmall-moleculedrugstargetingoncogenicfusionkinases[J].CancerResꎬ2017ꎬ77(13):3551-3563.[24]㊀SHAWATꎬLEESHꎬRAMALINGAMSSꎬetal.Avelumab(anti-PD-L1)incombinationwithcrizotiniborlorlatinibinpatientswithpreviouslytreatedadvancedNSCLC:phase1bresultsfromJAVELINLung101[J].JClinOncolꎬ2018ꎬ36(6):9008. [25]㊀SPIGELDRꎬREYNOLDSCꎬWATERHOUSEDꎬetal.Phase1/2studyofthesafetyandtolerabilityofnivolumabpluscrizotinibforthefirst-linetreatmentofanaplasticlymphomakinasetranslocation-positive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CheckMate370) [J].JThoracOncolꎬ2018ꎬ13(4):682-688.(收稿日期:2019-04-21㊀本文编辑:张作虎)(上接116页)[7]㊀LAKOSKISGꎬLAGACETAꎬCOHENJCꎬetal.GeneticandMeta ̄bolicDeterminantsofPlasmaPCSK9Levels[J].The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Metabolismꎬ2009ꎬ94(7):2537-2543. [8]㊀HOLLAOLꎬCAMERONJꎬTVETENKꎬetal.RoleoftheC-termi ̄naldomainofPCSK9indegradationoftheLDLreceptors[J].Jour ̄nalofLipidResearchꎬ2011ꎬ52(10):1787-1794. [9]㊀FANDꎬYANCEYPGꎬQIUSꎬetal.Self-AssociationofHumanPC ̄SK9CorrelateswithItsLDLR-DegradingActivity[J].Biochemis ̄tryꎬ2015ꎬ47(6):1631-1639.[10]㊀STEPHANIELRꎬVERGESBꎬMAELLELBꎬetal.GlycaemiccontrolinfluencestherelationshipbetweenplasmaPCSK9andLDLcholesterolintype1diabetes[J].DiabetesObesityMetabo ̄lismꎬ2017ꎬ19(3):448-451.[11]㊀SAHEBKARAꎬLUISESMꎬGUERREROFꎬetal.EffectofStatinTherapyonPlasmaPCSK9Concentration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ofClinicalTrials[J].DiabetesObesMetabꎬ2015ꎬ17(11):1042-1055.[12]㊀DONGBꎬWUMꎬLIHꎬetal.StronginductionofPCSK9geneex ̄pressionthroughHNF1αandSREBP2:mechanismfortheresist ̄ancetoLDL-cholesterolloweringeffectofstatinsindyslipidemichamsters[J].JournalofLipidResearchꎬ2010ꎬ51(6):1486.[13]㊀CARESKEYHEꎬDAVISRAꎬALBORNWEꎬetal.Atorvastatinincreaseshumanserumlevelsofproproteinconvertasesubtilisinkexintype9(PCSK9)[J].JournalofLipidResearchꎬ2008ꎬ49(2):394-398.[14]㊀SCOTTIEꎬHONGCꎬYOSHINAGAYꎬetal.TargetedDisruptionoftheIdolGeneAltersCellularRegulationoftheLow-DensityLipo ̄proteinReceptorbySterolsandLiverXReceptorAgonists[J].Mo ̄lecularandCellularBiologyꎬ2011ꎬ31(9):1885-1893. [15]㊀DUFꎬHUIYꎬZHANGMꎬetal.NovelDomainInteractionRegu ̄latesSecretionofProproteinConvertaseSubtilisin/KexinType9(PCSK9)Protein[J].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ꎬ2011ꎬ286(50):43054-43061.[16]㊀LIHꎬLIUJ.ThenovelfunctionofHINFPasaco-activatorinste ̄rol-regulatedtranscriptionofPCSK9inHepG2cells[J].Biochem ̄icalJournalꎬ2012ꎬ443(3):757-768.[17]㊀KRYSAJAꎬOOITCꎬPROCTORSDꎬetal.NutritionalandLipidModulationofPCSK9:EffectsonCardiometabolicRiskFactors[J].TheJournalofNutritionꎬ2017ꎬ147(4):473-481.[18]㊀SCHIELEFꎬPARKJꎬREDEMANNNꎬetal.AnAntibodyagainsttheC-TerminalDomainofPCSK9LowersLDLCholesterolLevelsInVivo[J].JournalofMolecularBiologyꎬ2014ꎬ426(4):843-852.(收稿日期:2019-04-27㊀本文编辑:张作虎)。

CVVHDF_协同乙酰毛花苷及美罗培南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及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

CVVHDF_协同乙酰毛花苷及美罗培南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及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

- 73 -①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立医院)ICU 江西 赣州 341000②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立医院)肾内科 江西 赣州 341000通信作者:邹方强CVVHDF协同乙酰毛花苷及美罗培南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及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王宝龙① 邹方强① 何文秀②【摘要】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协同乙酰毛花苷及美罗培南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及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CVVHDF 组(采用CVVHDF 协同乙酰毛花苷及美罗培南治疗,n =41)和药物组(采用乙酰毛花苷联合美罗培南治疗,n =41)。

分析比较两组ICU 滞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炎症因子[血清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钙蛋白I(cTnI)]、血气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动脉血氧分压(PaO 2)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

结果:CVVHDF 组ICU 滞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药物组,咳嗽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早于药物组(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T、CRP、IL-6水平均降低,与药物组相比,CVVHDF 组均更低(P <0.05);治疗后,两组CK、LDH、血清cTnI 水平均降低,与药物组相比,CVVHDF 组均更低(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aCO 2水平、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与药物组相比,CVVHDF 组均更低(P <0.05);治疗后,两组PaO 2、SaO 2水平均明显提高,与药物组相比,CVVHDF 组均更高(P <0.05)。

白细胞介素-2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2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2的研究进展谭茗航11.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11级11班学号201111421119摘要:综述白细胞介素-2 及其主要临床应用、检测方法和基因工程研究方法。

白细胞介素-2 是一种在机体的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而复杂作用的细胞因子,既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免疫功能,又能限制T 细胞反应而增强机体的免疫耐受,故可用于治疗肿瘤和感染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生物活性;临床应用;检测方法Advances in IL-2RTan Minghang11. The class 19 grade 2011 of Biological technology from College of lifescienc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 NO:201111421119 Summary: Summary of IL-2R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testing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genetic engineering. IL - 2 R is one of the body's immune regulation which play an important and complex role of stem cell factor.For lymphocyte multiplication, enhanced Immune Function, and to restrict T stem cell response and enhanced body immune tolerance. It can be used to treat cancer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autoimmune diseases.Keywords: T cellgrowth factor; Biological activity; Clinical applications; Detection method引言1966年,一些科学工作者发现,淋巴细胞在体外被激活后能释放出许多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成分,它的化学组成是非免疫球蛋白的糖蛋白分子。

IRF3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IRF3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IRF3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许中满;吴思铭;王晓玲;钟田雨;张文娟【期刊名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年(卷),期】2024(45)5【摘要】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挑战,其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属于人类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s,IRFs)家族的一员,是一个关键的转录因子。

IRF3在天然免疫应答的信号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近年来研究揭示了IRF3在肿瘤免疫学领域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乳腺癌中。

IRF3不仅调节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凋亡,而且通过诱导Ⅰ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s,IFN-Ⅰ)及其他重要细胞因子的产生,对肿瘤细胞的行为产生影响。

然而,在乳腺癌中,IRF3的激活受到多种机制的抑制,这包括阻断IRF3依赖的细胞凋亡途径和通过调节微RNA表达来抑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等。

在特定情况下,IRF3还可能促进乳腺癌发生及复发。

本综述全面探讨了IRF3的基本特征、参与的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发展中的作用及当前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总结了基于IRF3作用机制的潜在治疗方法。

【总页数】6页(P315-320)【作者】许中满;吴思铭;王晓玲;钟田雨;张文娟【作者单位】赣南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准医学中心;赣南医科大学儿童白血病免疫治疗药物开发赣州市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缺失基因1的表达研究进展2.乳腺癌ER信号途径中HSP90作用之研究进展——一种乳腺癌新的靶向治疗思路的理论基础3.多学科乳腺癌团队在乳腺癌患者决策辅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4.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5.乳腺癌干细胞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离子液体中 ATRP 合成MCC-g-PMAA 及其分子对阿司匹林控释的应用

离子液体中 ATRP 合成MCC-g-PMAA 及其分子对阿司匹林控释的应用

离子液体中 ATRP 合成MCC-g-PMAA 及其分子对阿司匹林控释的应用杜煌;常达;唐二军;袁淼;刘少杰【摘要】以离子液体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m]Cl)为反应介质,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法合成了微晶纤维素接枝有聚甲基丙烯酸(MCC-g-PMAA)的 pH 敏感性聚合物。

用透析法将模型药物阿司匹林包覆在聚合物胶束内,并对载药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机制进行研究。

通过红外、核磁、透射电镜、X 射线衍射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胶束形貌、胶束对阿司匹林的载药性能及释药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

结果表明:聚合物胶束能够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球状胶束,对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包载效果,阿司匹林在碱性条件下的累积释放量大于酸性条件,载药胶束表现出了良好的pH 敏感性和药物缓释性能。

%Ionic liquid 1-allyl-3-methyl-imidazole chloride ([Amim]Cl)as reaction medium,the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graft poly methylacrylic acid (MCC-g-P4VP)polymer with pH-sensitivity were synthesized by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TRP ).The model drug Aspirin was entrapped in polymeric micelles by dialysis method.The release mechanism of drug loaded micelle in vitro was analyzed.The polymer structure,micellar morphology,performance of aspirin loading and drug releasing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FT-IR,1 H NMR, TEM,XRD and UV-V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celle could form spherical morphology micelles by self-assembly in aqueous solution,it presented a perfect encapsulation about Aspirin.It was found that the cumulant release of Aspirin in basic environ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acidicenvironment.The drug loaded micelle showed excellent properties of pH-sensitivity and drug sustained-release.【期刊名称】《化工学报》【年(卷),期】2016(067)0z2【总页数】7页(P164-170)【关键词】离子液体;ATRP;透析;载药胶束;水溶液;pH 敏感性【作者】杜煌;常达;唐二军;袁淼;刘少杰【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18;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18;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18;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18;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省药物化工工程技术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69阿司匹林作为一种良好的解热、镇痛和抗风湿药物,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对胃黏膜的刺激和血小板凝集抑制的作用,使其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1],因此,合成新型的药物缓释材料,使药物在人体特定部位缓慢释放,减少对人体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已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2]。

乳黏素及膜连蛋白Ⅴ检测心血管疾病的细胞凋亡

乳黏素及膜连蛋白Ⅴ检测心血管疾病的细胞凋亡

乳黏素及膜连蛋白Ⅴ检测心血管疾病的细胞凋亡李文东【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19)3【摘要】Many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apoptosis, and phosphatidylserine ( PS )is trans-located from the inner to the outer plasma membrane leaflet of preapoptotic cells. Lactadherin has recognized PS exposure on preapoptotic cells at earlier time point than annexin Ⅴ. Because of its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advantages,lactadherin has become a new PS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is hot in all research fields,which might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arly prevention and threatment of som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ere is to primarily describ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nexin Ⅴ and lactadherin, and make a review on the detec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the future prospect.%许多心血管疾病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预凋亡细胞上磷脂酰丝氨酸(PS)由细胞膜内侧翻转到外侧.乳黏素比膜连蛋白Ⅴ可更早地识别预凋亡细胞上暴露的PS,因其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等优点,已发展成一项新的PS检测技术,逐渐成为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可能对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从乳黏素和膜联蛋白Ⅴ的生物学特性及心血管疾病检测方面进行介绍,并对乳黏素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总页数】3页(P398-400)【作者】李文东【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相关文献】1.乳粘素及膜连蛋白V与心血管疾病血栓形成的关系 [J], 赵冬梅2.膜连蛋白V和乳凝集素与早期检测易损斑块的关系 [J], 李俭强;李为民;李悦3.半乳凝素-3促血管生成素-2肝肠黏连蛋白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 [J], 唐艳4.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连蛋白V及P选择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邱红;王静;江淑芳;陈军浩;邢继成;朱月蓉5.E-钙黏素,P-钙黏素在进行期银屑病皮损中的检测 [J], 王永贤;李政霄;彭振辉;袁景奕;徐浩翔;王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联素对冠心病患者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脂联素对冠心病患者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脂联素对冠心病患者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刘健;李群芳;吴洁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1(9)24
【摘要】脂肪组织不仅可以储存能量,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非常活跃的内分泌功能.大部分脂肪细胞因子都会促进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内的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而脂联素则可以通过影响危险因素,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程度,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预后等多种机制保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
【总页数】2页(P6,10)
【作者】刘健;李群芳;吴洁
【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内科教研室,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湖南,衡阳,421001;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内科教研室,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湖南,衡阳,4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脂联素对老年心血管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J], 徐艳红(综述);马丽娜;李耘(审校)
2.脂联素对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李凌飞;刘晶;李园;魏丽;李兴
3.脂联素对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高晓芳;刘晶;韩雪鸿;武鸿儒;李兴
4.脂联素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任超;梁家立;张勇
5.脂联素对缺血性肾脏病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郑晓彤; 刘大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奥司明缓解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

地奥司明缓解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

地奥司明缓解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王晓婉;代会;赵腾飞;刘玉旗;费爱华【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22(51)9【摘要】目的探究地奥司明(diosmin)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和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将6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地奥司明组,每组20只。

地奥司明组大鼠连续7天给予30mg/(kg·d)地奥司明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连续7天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

第7天灌胃后1h,模型组和地奥司明组大鼠腹腔注射LPS(10mg/kg)以构建脓毒症模型。

12h后处死3组大鼠,收集大鼠血液和心脏组织。

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变化,HE染色检测心脏组织结构;DHE染色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ynamin-related protein 1, DRP1)、线粒体融合蛋白(mitofusin 2, MFN2)、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 TFAM)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2,SOD2)的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ATP含量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且出现明显的心肌病理损伤和线粒体形态异常;ATP含量明显降低,线粒体分裂增多而融合减少,同时ROS含量明显升高,SOD2含量明显降低;地奥司明预处理能明显减轻LPS引起的TNF-α、IL-1β和ROS水平升高,缓解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损伤。

结论地奥司明减轻脓毒症引起的炎性反应,降低ROS含量,改善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减轻脓毒症心肌损伤。

评估内蒙地区健康中老年人群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活性参考区间

评估内蒙地区健康中老年人群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活性参考区间

评估内蒙地区健康中老年人群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活性参考区间发布时间:2021-11-11T02:42:11.13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8期作者:刘美高金娥[导读] 目的探讨内蒙地区健康中老年人群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浓度,从而建立内蒙地区中老年刘美高金娥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 010110 摘要:目的探讨内蒙地区健康中老年人群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浓度,从而建立内蒙地区中老年人群血清Lp-PLA2活性的参考区间。

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C28-A3 要求,检测血清Lp-PLA2浓度,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性别、年龄的差异并以P2.5、P97.5 为双侧界限建立参考区间。

以非参数法判断血清Lp-PLA2活性与血脂(TC、LDL-C、HDL-C)、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等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80例在内蒙古临床医院健康体检中老年人群的静脉血清进行Lp-PLA2活性检测,其中男性118例,女性162例,分别按年龄段50~59岁、60~69岁、70~79 岁、80~89 岁、90岁以上分为5组进行对比。

结果男女性别之间Lp-PLA2活性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验结果分别为中老年男性(421.59±135.12)U/L,中年女性为(400.25±152.17)U/L。

经分析比较,中老年男性Lp-PLA2活性比中老年女性波动大,且各年龄段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最终确定该地区中老年男性Lp-PLA2临床活性参考区间:239.95~650.75U/L,女性196.30~638.80U/L,低密度脂蛋白与Lp-PLA2活性呈显著相关,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无相关性。

结论经对比不同性别和年龄段人群之间的Lp-PLA2活性存在差异,建立了该地区健康中老年人群Lp-PLA2活性参考区间,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供参考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堂绽姿!Q塑生2旦筮!!鲞箜!!翅丛鲤i型曼盟业业堕!:坠P!Q塑:坠!:!!:№:!!・2721・国导鳇魅重学淋巴毒素Ot及半乳凝素2与冠心病关联性的研究进展李文龙A(综述),惠汝太‘(审校)(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教育部心血管病相关基因与临床重点实验室.中德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84(2009)18-2721-03摘要: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疾病,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

淋巴毒素a是重要的前炎性因子,参与趋化因子的释放、细胞之间的黏附和聚集等,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半乳凝素2参与淋巴毒素d的分泌过程,降低其表达水平可能会减弱动脉炎性过程。

本文就淋巴毒素a及半乳凝素2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淋巴毒素Or;半乳凝素2;冠心病ResearchProgres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Lymphotoxla-d.Galectln.2andCoronaryArteryDisease12耽n.10ng,HUIRu—tai.(KeyLaboratoryforClinicalCardiovascularGenetics,Min厶tryofEdu.cation&Sino.GermanLaboratoryforMoleCttlarMedicine.CardiovascularInstitute&凡耽iHo卿a1.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Ⅲ,&讲硝100037。

吼ina)Abstract:CoronaryarterydiseaseiSamostcommonheartdiseaseandtheleadingcausesofdeath.AtherosclerosisiSthecommonpathologicbasisofcoronaryarterydisease.Theinflammationofarterywallplayscrocialrolesininitiationanddevelopmentofatherosclerosis.Lymphotoxia—disanimportantproin.flammatorycytokineandplaysakeyroleininducingadhesionmoleculesan(Jcytokines.Galectin-2iSex.pressedinathemseleroticplaquesandinvolyesinthetransl(,(:ationoflymphotoxia—n.Inhibitionofgalectin.2maysuppresstheinflammatoryprocessofarteries,Thisarticlereviewedtherelationshipbetweenlympho—toxia—Ot,galectin-2andcoronaryarterydisease.Keywords:Lymphotoxia—d;Galectin.2;Coronaryarterydisease冠心病(coronaryarterydisease,CA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脏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CAD的病理基础,其发生发展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虽然AS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普遍认为,炎性反应是AS的重要影响因素,并贯穿As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悼J。

在AS的起始阶段,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直接刺激单核细胞的迁移和黏附。

随后,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合成、释放趋化因子,募集单核细胞迁移至动脉壁,转化为巨噬细胞后吞噬脂质,继而变为泡沫细胞,导致AS形成”J。

多种炎性因子参与AS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中包括淋巴毒素仅(1ymphotoxia-a,LTA)和半乳凝素2。

1LTA与CADLTA又名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B,是莺要的前炎性因子,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淋巴细胞等表达与细胞黏附、聚集有关的细胞因子。

前体LTA分子包含205个氨基酸残基,切除34个信号肽后,形成含171个氨基酸残基的成熟LTA。

LTA与TNF受体(tumornecorsisfactorreceptor,TNFR)1和TNFR-2结合后,通过激活经典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2A4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503805)核因子KB和磷酯酰肌醇3激酶途径,诱导炎性因子的表达。

体外实验发现,在LTA的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大量表达内皮黏附因子l、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以及C反应蛋白H1。

这些炎性冈子在CAD患者的血浆中均显著升高。

在LTA√一小鼠中,动脉壁上AS斑块的面积降低62%,而TNF一仅。

一小鼠没有类似表现,这提示,在TNF超家族中,只有LTA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j。

m基因位于染色体6p21,包含于人类淋巴细胞抗原基因簇Ⅲ中。

此基囚簇中还含有rrNF一0【等重要基因。

LTA基因主要有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s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且这些SNP之间高度连锁∞t7J。

A252G(rs909253)是发生于LTA基因第一内含子的变异,可以增加m的表达水平(1.5倍),可能在CAD的发生中起作用。

在DHS(DiabetesHeartStudy)研究中,“u等哺1发现,252G可以中等程度地增加内膜一中层厚度,这可能与亚临床性AS的发生有关。

Keso等归。

发现,在中年男性,G等位基因与冠状动脉纤维损伤和钙化增加有关[9】。

日本的Ozaki等¨钊在1133例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患者及1878例健康对照者中研究了65671个SNP,结果发现,LTA-252G与MI高度相关,并且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压)。

但此研究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均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提示该人群并不独立,而这会强烈导致假阳性结果。

1wanaga等…1在日本另一个人群中验证了Ozaki的结论,但此研究的缺点是样本量较小。

基于13本人的另一个大样本研究未发现G等位基因与MI的关联性¨引。

这些研究结果之间的万方数据・2722・匡堂绽述!Q鲤生!旦筮!!鲞筮!!翅丝!!i型基!!!Pi坐!坐:量E;Q盟,坠!:!!:№:!!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入选标准和年龄范围所致。

在包括了英国460个家庭的PROCARDIS—TDT研究中,G等位基因被认为是MI的危险因素,丽这个结论在英国另一个研究中并未得到重复013]。

Clarke等‘引、Morgan等‘t4]、Tobin等‘”1和Zee等㈨使用多中心、大规模的高加索人群,也未发现G等位基因与CAD的关联性。

这种差异可能与日本人群和高加索人群之间遗传背景的差异有关。

LTA可能直接增加动脉炎性反应,还可能通过影响血糖IIIL脂代谢以加速AS的进展。

Yamada等¨2J发现,G等位基因增加13本男性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Jang等Ⅲ1发现,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之后,韩国人群G等位基因与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独立相关。

但也有研究不同意他们的结果018]。

LTA-252G是否影响血糖和血脂代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LTA-252G可以显著增加AS的严重程度,这在两个独立人群中都得到了验证【6’19J。

但252G是否影响CAD患者的预后却存在争议。

对接受冠状动脉再通术的CAD患者随访6个月,并未发现A252G与再狭窄、心源性死亡和MI有关i20J。

随访1年的结果也未发现A252G与病死率有明显关联旧“。

f日是随访2年的结果发现,G等位基因显著增加心源性死亡的发生,并且在调整了其他因素之后,这种相关性依然存在∽J。

这提示G等位基因是CAD的危险阂素。

252G可能导致糖脂代谢紊乱,进而导致CAD患者预后不良。

随访时间较短町能是导致阴性结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延长随访时间应该能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

2半乳凝素2与CAD半乳凝素2(galectin-2)基因(又名LGALS2),位于染色体22q13.1。

半乳凝素2在细胞核内表达,参与微管一细胞骨架的协同作用。

半乳凝素2在活化T淋巴细胞中表达,通过增高促凋亡蛋白表达和降低抑制凋亡蛋白的表达,来诱导T淋巴细胞的凋亡旧J。

另外,半乳凝素2还诱导细胞因子分泌和细胞黏附。

在体外,半乳凝素2与LTA共表达,并且在动脉斑块,特别是平滑肌细胞、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以及白细胞中表达显著增多,而在正常冠状动脉则不表达。

抑制半乳凝素2的表达不会降低LTAmRNA的水平,但是LTA从胞浆转运到血液中的水平降低MJ。

过表达半乳凝素2则可以增强LTA的分泌HJ。

虽然目前还没有半乳凝素2的基因剔除模型,但是Ozaki等Ho发现,半乳凝素2基因上的一个SNPC3279T(rs7291467)可以显著降低其转录活性(50%),同时分泌出细胞的LTA水平降低。

在人群中发现,T等位基因可以显著降低MI的风险。

Asselbergs等Ⅲ1发现,T等位基因的保护作用只有在女性中才可体现,而男性中不表现这种作用,提示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性别不同有关。

但是在日韩人群以及欧洲人群中,均未发现T等位基因的保护作用旧∞1。

当然,这些研究并未进行性别分组分析,因而尚不清楚这种保护作用是否与性别有关系。

在英国人群中,T等位基因订丁以增加血浆一过性胰岛素水平和葡萄糖水平,但是不影响三酰甘油、体质量指数和收缩压水平汹]。

有研究发现,T等位基因对脑卒中具有保护作用旧】。

虽然脑卒中与CAD的机制不尽相同,但均与As有关,这也从侧面提示了T等位基因对As可能的抑制作用。

3结语炎性因素在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LTA是晕要的前炎性因子,参与AS的发生发展过程。

半乳凝素2与LTA共表达,参与LTA在细胞内的转位和分泌过程,其表达降低可能会减弱AS的发生。

目前,LTA和半乳凝素2的SNP与CAD的关联性并不明确,阻断LTA途径是否可以降低AS亦不清楚。

这些问题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1]I。

ibbyP.Molecularbasesoftheacutecoronarysyndromes[J].Cir-culation,1995,91(11):2844-2850.[2]LucasAD,GreavesDR.Atherosclerosis:roleofchemokinesandmacml,hages[J].ExpertRevMolMed,2001,3(25):1-18.[3】GlassCK,Witztum儿.Atherosclemsistheroadahead[J】.Cell,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