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预案(通用7篇)
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预案〔通用7篇〕篇一: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强对流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及时有效开展强对流天气防范应对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强对流天气造成的危害,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
二、编制根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xx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xx省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和省应急管理厅《强对流天气应对预案》等有关文件,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县应急管理部门强对流天气防范应对和应急处置工作。
本预案所指的强对流天气是指包括短时暴雨、雷电、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
四、应对处置(一)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发布涉我县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风险提示,或接县重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启动强对流Ⅲ级以下应急响应。
1、会商研判县应急管理局收到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涉我县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风险提示信息,或接县重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启动强对流Ⅲ级以下应急响应后,加强与气象、水利、自然资等部门和相关乡镇、街道沟通,搜集整理有关情况。
县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防汛抗旱防火指挥中心、减灾救灾中心、平安消费监视管理科、危化监管科等相关科室视情开展结合会商,综合研判强对流天气引发灾害事故风险。
2、响应行动(1)发出平安风险提示。
根据综合风险研判意见,县应急管理局视情向相关乡镇、街道发出风险提示单,向县消防救援大队及各专业救援队伍、社会应急力量作出风险提示,跟踪理解工作落实情况,并做好信息报告工作。
(2)应急值守及信息报送。
相关科室加强值班值守,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送信息。
应急指挥中心及时搜集工作动态、险情、灾情、救援等信息报送县委办和市应急管理局,重要情况随时报告。
(3)跟踪掌握。
局应急指挥中心、防汛抗旱防火指挥中心、减灾救灾中心等科室指导相关乡镇、街道做好综合监测预警、人员紧急避险等防范工作,及时理解工作动态、险情、灾情等信息,重要情况随时报告。
(4)加强监视指导。
局危化监管科、平安消费监视管理科加强对危化、工矿商贸企业监视指导,催促做好灾害事故防范应对工作。
重大气象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重大气象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有效提高我国重大气象自然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气象局、国家应急管理局等部门的相关规定。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发生的重大气象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涝、干旱、地震、冰雹、暴雨(雪)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和救灾工作。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的威胁和危害。
(2)预防为主,防救结合。
加强自然灾害预警预测,做好预防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应急救助机制,确保及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实行分级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4)协同配合,社会参与。
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协同配合,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共同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二、组织体系2.1 国家级应急指挥部设立国家级应急指挥部,负责对重大气象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救灾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协调和指挥。
2.2 地方级应急指挥部各级地方政府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重大气象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救灾工作。
2.3 部门职责(1)气象部门:负责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测、监测和信息发布,提供气象灾害相关资料和技术支持。
(2)应急管理部门:负责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
(3)水利部门:负责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对,组织调度水资源,确保防洪安全。
(4)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
(5)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城乡住房安全的检查和鉴定,组织灾后住房重建工作。
(6)交通运输部门:负责自然灾害导致的交通设施损毁的修复和保通工作。
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预案一、总则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气象灾害应急救援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1 编制目的全面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气象保障。
1.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贵州省气象条例》、《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贵州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遵义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遵义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制定。
1.3 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安全的原则。
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并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2)坚持分级响应、分级负责的原则。
根据气象灾害的严重性、影响范围、所需动用的资源等因素,分级设定和启动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及其指挥权限。
(3)坚持防灾与救灾并举、以防为主的原则。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防体系、信息报告和应急处置机制。
二、组织结构及职责2.1 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2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1)组织制定和修订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2)组织协调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
(3)负责气象灾害应急救援资源的调度和配置。
(4)组织气象灾害应急救援演练和培训。
(5)组织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总结和评估。
2.3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由公安、消防、卫生、交通、水利、地震、气象等部门的专业救援力量组成。
各队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预警预报与信息传递3.1 预警预报气象部门负责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工作,及时提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3.2 信息传递各级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队伍、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信息传递机制,确保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准确、高效地传递至相关人员和社会公众。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资金支持
寻找合适的资金支 持渠道,确保灾后 恢复和重建工作能
够顺利进行。
重建规划
制定详细的重建规 划,包括重建方案、 时间节点、责任单 位等,确保重建工
作有序推进。
应急救援
立即行动 拯救生命 紧急处置
应急救援与恢复重建对比
恢复重建
长期规划 修复损失 持续发展
应急响应措施
紧急救援队伍
组织有序的救援队伍,协调各方资源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为什么需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突发性
气象灾害具有突发 性,难以预测和提
前防范
保障安全
应急预案能最大限 度减少损失,确保
人民生命安全
不可预知性
气象灾害发生的具 体时间和地点难以
预测Leabharlann 有效救助有效的应急预案将 提高救援效率,减
轻伤亡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
及时性 科学性 灵活性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的具体含义
防范措施
注意气象预警信息
应急处理措施
就地避险,迅速撤离
防范措施
加强房屋结构稳固 备足物资如食品和药物
雨雪等极端天气
应急处理措施
保持通讯畅通 协助邻居互助
防范措施
清理危险物品
台风
应急处理措施
前往安全地带避难
干旱
干旱是一种自然灾害,造成土地干涸,导致植被枯萎。 应对干旱,需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面临干旱时,应注意节约用水,避免极度耗水活动。
● 06
第6章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总结
保障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确保在灾害发生时 尽可能减少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预案的意义
维护社会稳定
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简介气象灾害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灾害之一,包括台风、暴雨、暴雪、龙卷风、干旱等。
这些气象灾害在发生时往往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在面对突发气象灾害时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处理,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预警机制气象灾害预警机制是指利用现代气象观测技术和信息传播手段,对即将或正在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预报,并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我国气象局和地方气象部门是负责制定和发布气象灾害预警的主要机构,其预警信息通常包括灾害类型、时间、地点、强度等。
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气象灾害的发生时常突然而且剧烈,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尽快采取应对措施,并减少灾害损失,制定一份完善、科学的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这份应急预案需要覆盖灾害预警接收、预警信息传播、应急响应措施等方面。
预警接收•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系统,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到预警信息。
•配备专业的气象观测设备,及时监测和掌握气象变化。
•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定期开展培训和交流,提高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能力。
预警信息传播•建立高效的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包括电视、广播、短信、等多种方式,确保信息能够迅速传达给相关人员和单位。
•制定预警信息传播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各部门和群众。
•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增强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应急响应措施•制定各类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包括台风、暴雨、暴雪等。
根据具体灾害的特点和影响范围,制定相应的预案。
•按照预案要求,及时启动各类应急响应措施,包括疏散、转移、关闭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确保应急响应措施的顺利执行。
总结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是应对气象灾害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加强预警信息的接收与传播,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气象灾害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的损失。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在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3.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4.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5.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6. 《中国气象局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实施细则》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大雾、霾等气象灾害。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成立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
2. 办公室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调度和监督。
3. 专业部门根据灾害类型,设立相关专业部门,负责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等工作。
五、应急响应1. 预警响应(1)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各级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根据预警信息,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响应,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区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各级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预警,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3)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六、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疏散与安置(1)根据灾害情况,及时疏散危险区域内的群众。
(2)设立临时安置点,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2. 灾害救助(1)对受灾群众进行救助,包括食品、饮用水、衣物等。
(2)对受灾企业、学校、医院等提供援助。
3. 灾害恢复与重建(1)组织力量对受灾区域进行修复和重建。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抗灾能力。
七、信息报告与发布1. 信息报告各级气象部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按照预案要求,及时报告灾情、应急响应情况。
2. 信息发布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及时发布灾情、应急响应情况、自救互救知识等信息。
气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了提高应对气象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气象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突发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3. 提高各级各部门应对气象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暴雨、洪水、台风、冰雹等极端天气事件。
2.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后的应急处置。
3. 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突发事件。
四、组织体系与职责1. 成立气象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气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信息报送、协调联络等工作。
3. 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措施1. 预警发布(1)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2)相关部门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进入应急响应状态。
(2)各级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现场处置(1)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2)对受灾群众进行疏散、转移和安置。
(3)修复受损基础设施,确保交通、通讯等正常运转。
4. 信息发布(1)及时发布气象灾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2)加强舆论引导,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六、应急保障1. 人力资源保障(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2. 物资保障(1)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需要。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物资调配,确保物资供应。
3. 资金保障(1)设立应急专项资金,用于应急物资采购、救援工作等。
(2)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确保应急资金需求。
七、预案实施与评估1. 预案实施(1)各级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范文
一、预案目的为确保在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因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大雾、霾等气象灾害引发的各类紧急情况。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
- 副指挥长: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和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工作组- 预警监测组:负责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警信息发布。
- 应急救援组: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开展救援工作。
- 保障供应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和资金的调配。
- 信息宣传组:负责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做好舆论引导。
- 协调联络组:负责与上级部门、其他地区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四、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阶段- 预警监测组接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预警程序。
- 应急指挥部根据预警信息,决定启动应急响应。
- 各应急工作组进入待命状态。
2. 应急响应阶段- 应急救援组根据灾情,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和物资。
- 保障供应组确保应急物资、设备和资金的供应。
- 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灾情和救援信息。
- 协调联络组加强与上级部门、其他地区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3. 应急处置阶段- 应急救援组根据灾情,开展救援工作。
- 保障供应组确保救援物资和设备及时到位。
- 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救援进展和灾情动态。
- 协调联络组加强与上级部门、其他地区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4. 恢复重建阶段- 应急指挥部根据灾情,决定启动恢复重建工作。
- 各应急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 信息宣传组做好灾后重建的宣传报道。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 加强应急物资采购、调拨和管理。
2. 资金保障- 建立应急资金储备,确保应急资金及时到位。
- 加强应急资金使用监管。
气象灾害性天气应急预案
3.2应急处置
3.2.1信息报告
(1)报告责任主体:市气象局应当及时发布预警信号,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解除预警信号,通报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当同时浮现或者预报可能浮现多种气象灾害时,可以同时发布多种预警信号;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灾情的调查采集、分析处理,并按规定程序向指挥部、市应急指挥中心报告灾情信息。
4.3责任与奖惩
(1)对在应急处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赋予表彰和奖励;
(2)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应急处置工作中不履行职责、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5附则
5.1预案修订
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适时进行修订。原则上每两年修订1次。
5.2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市气象局负责解释。
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气象灾害性天气。
1.4合用范围
本预案合用于##市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性天气的应急处置工作。
1.5工作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靠科技、及时预报,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公众参预、军民结合的原则。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2.1.1成立市谨防气象灾害性天气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总指挥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市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和市气象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市委宣传部和市经贸局、教育局、科技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海事处、卫生局、环保局、安监局、广电局、公路局、畜牧局、气象局、水务集团公司、高虹电力集团公司、##联通公司、##挪移公司、##电信公司等部门、单位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统一指挥全市气象灾害性天气应急处置工作;采集气象灾害有关信息,分析发展态势,提出应对措施,按规定程序报告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成员单位执行预案情况;完成市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成都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成都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一、前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气象灾害在现代社会中成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成都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常年面临着暴雨、洪涝、台风等多种气象灾害威胁。
为了更好地应对和应急处置这些灾害,成都市制定了本预案,以确保市民的安全和财产的安全。
二、灾害范围和级别划分1. 暴雨和洪涝灾害- 级别一:24小时降雨量达到100毫米以上,或短时降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
- 级别二:24小时降雨量达到200毫米以上,或短时降雨量达到100毫米以上。
- 级别三:24小时降雨量达到300毫米以上,或短时降雨量达到150毫米以上。
2. 台风灾害- 级别一:7级以下的台风,或风力达到10级。
- 级别二:7级到10级的台风,或风力达到12级。
- 级别三:10级以上的台风,或风力达到14级。
3. 高温灾害- 级别一:35℃-37℃的气温持续3天以上。
- 级别二:38℃-40℃的气温持续3天以上。
- 级别三:40℃以上的气温持续3天以上。
三、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根据灾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成都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将应急响应划分为三个级别。
1. 一级响应当气象灾害发生后,如果灾情较轻,影响范围较小,市应急管理部门将启动一级响应,即市政府领导组成应急指挥部,各相关部门动员应急救援力量,进行救援和灾后恢复工作。
2. 二级响应当气象灾害发生后,如果灾情较为严重,影响范围较大,市应急管理部门将启动二级响应,即市政府领导组成应急指挥部,各相关部门全面动员,加强救灾力量和资源投入,确保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3. 三级响应当气象灾害发生后,如果灾情极其严重,影响范围极大,市应急管理部门将启动三级响应,即市政府领导组成应急指挥部,各相关部门全力以赴,进行全面的救援和抢险工作,并调动省级和国家级救援力量协助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四、应急预案执行流程1. 监测预警成都市气象局将根据气象灾害发展态势,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号,并向市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提供相关信息。
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在我们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保不准会发生突发事件,为了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常常需要预先准备应急预案。
优秀的应急预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通用8篇),欢迎大家分享。
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1为提高防御灾害天气的应急处置能力,迅速、高效、有序地展开紧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我市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适应范围本预案适应于全市建筑施工现场范围内发生大风、雨、雪等灾害天气的预警应急处置。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市建筑工程管理局负责全市的建筑施工现场防风暴潮等灾害天气的预警应急指挥协调工作,具体负责市内四区的防风暴潮等灾害天气的预警应急指挥协调工作,成立预警应急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青岛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
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的预警应急指挥协调工作,并成立相应的机构。
各施工单位和施工现场应成立预警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并组织应急抢险队伍。
三、预警等级根据市灾害天气预警等级,结合建筑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预警分为四个等级: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
1、蓝色预警:大风(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雷雨大风(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并伴有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伴有雷电,且可能持续)2、黄色预警:天气情况为暴雨(6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中雪、8-10级大风天气。
3、橙色预警:天气情况为暴雨(3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大雪、10-12级大风天气。
4、红色预警:天气情况为大暴雨(3小时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风暴潮、暴雪、12级以上大风和其它重大灾害天气。
成都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成都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气象灾害对城市的影响日益显著。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都市制定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在气象灾害事件中的职责和任务,提出应急响应规定,并具体规定了预案的组织体系和应急措施。
一、灾害的分类与等级划分成都市气象灾害按照气象灾害的类型及严重程度,分为A级、B级、C级三个等级。
1. A级灾害:极端天气灾害,如龙卷风、大风、大雾、暴雨、暴雪等影响城市正常运行和人民生活的灾害。
2. B级灾害:较为严重的天气灾害,如雷电、冰雹、雾霾、低温冷冻等对城市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的灾害。
3. C级灾害:一般性的天气灾害,如局部暴雨、降温等对城市生活有较小影响的灾害。
二、预警发布与传达机制1. 预警发布责任单位:成都市气象台负责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及时向市级、区县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传达。
2. 预警等级与响应措施:A级灾害:市级政府应启动Ⅰ级应急响应,相关部门迅速组织人员,调集力量,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B级灾害:市级政府应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相关部门迅速组织人员,落实应急措施,确保城市正常运行。
C级灾害:市级政府应启动Ⅲ级应急响应,相关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注意安全,加强巡查和疏导工作。
三、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分工1.成都市气象局:负责指挥、协调、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2.市级政府:负责总体指挥和决策,为抗灾救灾提供政策保障和资源支持。
3.区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应急救援、转移人员、设立临时救助点等基础工作。
4.公安、消防、卫生、交通、供电等部门:负责巡查警戒、排险抢险、医疗救助、交通疏导、电力保障等任务。
5.媒体与社会组织:负责宣传灾情和应急知识,组织志愿者参与救灾工作。
四、应急措施与救援方法1.预案明确了针对不同灾害等级,各部门应急措施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包括防洪、防风、防寒等方面。
双鸭山市气象应急预案最新
双鸭山市气象应急预案最新一、引言气象灾害在双鸭山市的发生频率和威力都在逐渐增加,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各类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双鸭山市气象局制定并不断完善气象应急预案,以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科学响应和处置,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的损失。
二、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为中心,科学防灾减灾,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维护社会稳定。
2.基本原则:–生命至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预防为主:加强气象灾害预警和监测,预防灾害事故的发生。
–科学决策:依据科学数据和专家意见做出决策,确保应对措施的科学合理性。
–整体协同:各部门之间要密切合作,形成应对气象灾害的整体合力。
–快速响应:及时、迅速地响应灾害,减少灾害损失。
–信息公开:及时向公众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高社会的应对能力。
三、应急预案的组织和责任1.组织机构:双鸭山市气象局应急指挥中心,设立应急预案编制组、应急响应组、应急指挥组等专门机构。
2.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双鸭山市气象局:负责制定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行动。
–双鸭山市气象台:负责气象灾害的预警发布和监测工作。
–双鸭山市气象观测站:负责气象监测设备的运行和数据采集。
–群众防灾减灾办公室:负责组织气象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工作。
–其他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应急预案的预警和监测措施1.气象预警发布:–双鸭山市气象台根据气象监测数据和气象预报结果,及时发布气象警报,包括台风预警、暴雨预警、高温预警等。
–气象警报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网络等渠道向公众传达。
2.气象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系统,包括气象雷达、卫星云图、自动气象站等设备,及时了解气象情况。
3.灾害监测和预测:–根据气象监测数据,进行灾害监测和预测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依据预警信息,进行灾害模拟和预测,为应急响应提供参考依据。
成都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成都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气象灾害是指由自然气象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造成严重影响的灾害。
成都市作为四川盆地的重要城市,常年面临着多种气象灾害的威胁,如暴雨、洪水、地质灾害等。
因此,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灾害预警和发布机制成都市气象局应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警和发布机制,确保及时、准确地发布灾害预警信息。
首先,应建立与当地多个气象监测站点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得气象数据。
其次,通过建立灾害预警联动机制,与相关行业部门(如水利、交通等)进行信息对接,加强信息的传递与共享。
最后,建立市级、区县级的灾害应对指挥中心,负责核心信息发布和指挥调度。
同时,通过媒体渠道向公众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引导居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灾害预警与避难撤离在灾害预警发生后,应制定相应的避难撤离预案,指导公众安全转移。
首先,确定适当的避难场所,确保有足够的场所容纳受灾人员。
其次,做好救灾物资的准备工作,包括饮用水、食品、医疗物资等,以保障受灾人员的基本需求。
同时,在灾害预警期间,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向公众发布避难撤离信息,并提供详细的路线指引和注意事项,加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都市气象灾害防范应急预案的实施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首先,应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减少暴雨期间的内涝现象。
其次,加强山区的防洪系统建设,确保水流能够畅通无阻。
此外,应健全城市人防体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避难设施,以应对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
四、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成都市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的效果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演练。
应建立一支专业的灾害应急队伍,定期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灾情的能力。
同时,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在学校、社区等场所普及防灾知识和应对技能,提高公众自救自护的能力。
五、加强国际合作成都市应与国内外相关部门和组织加强合作,利用先进的气象技术和设备,共同应对灾害挑战。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 简介气象灾害是指自然界的气象力量对人类生活、农业、交通、工程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的现象。
在面对重大气象灾害时,制定和执行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步骤,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迅速响应、妥善处理并减少损失。
2. 应急响应阶段2.1 预警阶段- 监测和分析气象条件,及时预警。
- 启动预警系统,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 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2.2 应急响应阶段- 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建立指挥通道。
- 组织应急人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救援力量和物资供应。
- 实施相应应急措施,如疏散人员、投放应急物资等。
3. 预案编制和完善3.1 预案编制-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由政府和相关部门编制,组织专家参与。
- 根据不同气象灾害类型,制定相应的预案。
- 预案包括灾害的预警等级、预警信号、响应措施、救援组织等内容。
3.2 预案完善- 根据实际情况和灾害发生的经验,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 开展应急演练和模拟演习,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不断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预案经验,提高自身灾害应对水平。
4. 应急资源和装备4.1 人力资源- 组织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 进行人员培训,提高应对能力。
- 建立人员编制和调度系统,确保快速响应和协调合作。
4.2 物资和设备- 建立物资储备体系,包括食品、医疗器械、通信设备等。
- 更新和维护装备,确保灾害应对能力。
- 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保障物资供应。
5. 灾后评估和总结5.1 灾后评估- 对灾害的损失和救援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 评估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并改进工作。
- 对相关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其积极参与救援工作。
5.2 预案总结- 对预案的科学性、实施性、完善性进行总结和改进。
- 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 定期组织预案更新和应急演练,保持应急能力。
海阳市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台风)
海阳市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台风)预警防御应急预案Ⅲ级应急响应情况一、天气实况受强热带风暴“米雷”外围影响,25日夜间到27日凌晨我市出现暴雨天气,全市平均降雨量63.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郭城镇,降雨量达82.8毫米。
二、灾情及影响未出现灾情。
三、监测联防按照联防通报要求和标准开展市县联防工作,及时监测台风信息,发布台风黄色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四、应急响应海阳局于6月26日15时接到市局应急响应令后,立即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预警防御应急预案Ⅲ级应急响应。
主要领导带班,业务人员上岗并24小时值班,积极开展预报服务工作。
6月27日9时08分,接到应急响应终止令,终止应急响应状态。
五、预报预警加强天气预报和气候趋势预测分析。
预报服务人员加强对未来天气形势的分析与会商,加强台风和暴雨的监测预警,分别发布了台风黄色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并及时做好跟踪服务。
六、气象服务我局根据天气会商结果,主动及时地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强热带风暴“米雷”的相关专题报告,报送了6期台风重要天气报告和2份雨情简报,向电台、电视台、网站、港口、乡镇电子屏等发布台风和暴雨预警信息,及时做好公众气象服务。
七、服务效果本次应急响应预报准确,25-27日我市出现暴雨天气,平均降水量63.9mm。
我局提前一天在电台、电视台、网站等预先发布热带风暴“米雷”的预警信息,并根据台风活动情况,连续发布台风黄色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广大市民对本次台风预报服务非常满意。
八、成功经验启动应急响应后,主要领导和业务人员全员上岗,各项工作紧张有序,有条不紊。
本次台风气象服务中,市局指导预报准确,为准确的服务奠定了基础。
我局在市局指导预报的基础上,加强内部天气会商,使预报量级及降水时段的预报都很准确。
九、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无。
海阳市气象局2011年6月27日。
气象灾害紧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背景为了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气象灾害紧急预案演练方案。
二、目的1. 提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对气象灾害的组织协调能力。
2. 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 检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 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三、演练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演练时间。
如遇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立即组织演练。
四、演练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演练地点,如山区、城市、乡村等。
五、演练内容1. 预警发布与接收2. 应急响应启动3. 人员疏散与安置4. 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5. 气象灾害现场救援6. 恢复重建与评估六、参演单位及人员1. 参演单位:市政府、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教育局、市城管局、市供电公司、各乡镇(街道)政府等。
2. 参演人员: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人员、救援队伍、志愿者、社区居民等。
七、演练步骤1. 预警发布与接收(1)市气象局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2)参演单位接收预警信息,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启动(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预案要求,成立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措施。
3. 人员疏散与安置(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设立临时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4. 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1)市气象局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参演单位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及时调整应对措施。
5. 气象灾害现场救援(1)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2)志愿者协助救援队伍,开展群众疏散、物资发放等工作。
6. 恢复重建与评估(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2)评估演练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气象局应急预案
气象局应急预案气象局应急预案1. 引言气象局是负责气象事务的专业机构,负责监测和预测天气、气象灾害,提供气象服务等。
在面对突发的气象灾害时,气象局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紧急情况,保障公众的安全。
本文档旨在制定气象局应急预案,为相关工作人员和公众提供操作指南,以应对各类气象灾害。
2. 应急预案的目标气象局应急预案的目标是:- 在气象灾害发生时,快速响应并采取措施,减少灾害的影响。
- 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使公众能够迅速做出应对措施。
- 组织协调相关救援队伍和资源,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 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预警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 应急预案的内容3.1 气象灾害的分类和预警等级根据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危害程度,将气象灾害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设立相应的预警等级。
常见的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暴雪等。
每个类别都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并确定对应的预警等级和发布途径。
3.2 预警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气象局需要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系统,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其中,包括以下内容:- 技术手段:使用气象观测仪器、卫星遥感和气象雷达等技术手段,对气象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测,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
- 预警发布渠道:设立热线电话、短信平台、手机应用程序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 预警信号:制定统一的预警信号和预警标志,以便公众能够快速辨识预警等级。
3.3 监测和预测工作气象局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测体系,及时掌握气象灾害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情况,以便做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 气象观测:建立观测站点网络,监测气温、降水、风力等气象要素的变化。
- 数据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气象灾害的特征,并预测其发展变化。
- 预测模型:建立气象灾害的预测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和各种因素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
3.4 救援和应急响应气象局需要与相关救援队伍和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便能够迅速组织救援工作。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一、当前形势的紧迫性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社会生产生活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重大气象灾害如暴雨、台风、干旱、高温等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对于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专家观点多位气象学家和灾害管理专家指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重大气象灾害呈现出频发、强度增大的趋势。
因此,必须强化预警机制,提高预测精度,加强跨部门协同,确保在灾害发生前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三、支撑数据根据近十年国家气象局发布的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其中重大气象灾害占比超过50%。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气象灾害对城市的影响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洪涝和高温热浪等灾害。
因此,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应急有效性说明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取决于多个方面,包括预警系统的准确性、灾害响应的及时性、救援资源的调配能力、灾后恢复重建的速度等。
为提高应急有效性,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完善预警系统,提高预测精度和时效性,确保在灾害发生前能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加强部门间协同和信息共享,形成多部门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高救援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快速反应能力。
合理配置和调配救援资源,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加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减轻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之,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
气象局灾害应急预案方案
气象局灾害应急预案方案1. 简介气象局灾害应急预案方案是针对自然气象灾害并进行灾害应急处置的一套指导方案。
本方案旨在提供切实有效的应急措施,以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针对不同类型的自然气象灾害制定的应急预案。
2. 暴雨应急预案2.1 预警发布•当气象局接收到预警信息时,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迅速发布地方气象灾害预警。
2.2 预案启动•政府相关部门按照预定程序启动应急预案。
•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气象信息,提供准确的灾害预测和预警。
2.3 疏散和救援•根据预警等级,有序疏散灾区居民。
•部署救援队伍,确保及时救援,提供紧急救助和物资支持。
2.4 救灾指挥部•成立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灾后救援和恢复工作。
•建立灾情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灾情动态。
3. 台风应急预案3.1 预警发布•当气象局监测到台风的生成和发展趋势时,立即发布台风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中包含台风路径、强度以及可能带来的灾害性天气。
3.2 疏散和避险•根据台风路径和强度,有序疏散受灾地区人民。
•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工作,加固房屋、固定设备等,以减少损失。
3.3 监测和报送•加强台风监测,及时更新台风动态信息。
•按照规定时限,向上级部门报送台风灾情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3.4 救援和恢复•组织应急救援队伍,为受灾群众提供及时救助和物资支持。
•灾后恢复工作包括重建受损建筑和恢复受损基础设施等。
4. 地震应急预案4.1 台网监测和预警•灾害预警中心对地震台网进行实时监测,判断地震发生和发展趋势。
•一旦判定可能造成严重灾害,立即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4.2 预案启动和响应•各级政府按照预案要求,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和准备工作。
4.3 搜索和救援•迅速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全力搜救被困人员。
•提供紧急救助和医疗救治,保证伤病员安全。
4.4 重建和恢复•成立重建和恢复工作组,制定相关计划并负责落实。
•修复受损建筑和基础设施,恢复正常社会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宣城市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一、总则1.目的为了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全面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根据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和《安徽省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精神,特制订《宣城市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2.工作原则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原则。
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应当坚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
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
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应当坚持防灾、抗灾、减灾并举、以防为主的原则。
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应当实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应急合力。
3.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安徽省气象管理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4.适用范围重大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台风、暴雨、下击暴流、暴雪、寒潮、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龙卷风等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气象灾害。
在宣城市行政区域内开展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应当遵守本预案的规定。
二、应急组织指挥机构1.成立宣城市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王克强副组长:李敬义成员:市局办公室、业务科技科、市气象台、农试站(农网中心)、科技服务中心、防雷中心等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局办公室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全市灾害性天气、气候的监测、预报预测、预警的发布,并及时有效地提供气象服务信息;为市人民政府启动和终止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组织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负责全市气象灾害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审核和上报工作;组织全市实施人工增雨(雪)、消雾、防雹、防霜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具体协调处理在实施重大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中的问题;承担其他应急预案中规定的相应职责;完成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1. 气象灾害信息收集汇总市、县两级气象台站应做好灾害性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测、预警,及时提供预警、实况和气象灾害信息。
收集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和个人提供的气象灾害情况。
市气象台将全市气象灾害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具体内容为:(1)全市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可能造成的影响。
(2)全市灾害性天气实况,包括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情况,灾害性天气过程实况,以及灾害性天气可能造成的影响。
(3)全市气象灾害灾情,包括因气象服务而减少灾害损失的情况等。
2. 气象灾害信息审核和报送(1)市气象台收到气象灾害信息后,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若符合中国局《重大突发性气象灾害信息报送标准和处理办法》中的重大灾害性天气和重大气象灾害标准的,报告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签发后,在2小时内上报省气象局和市人民政府。
(2)气象灾害信息的报送通过灾情直报系统和传真方式,并通过电话确认。
3. 预警、预防行动市气象局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测、预警信息等可能发生重大气象灾害的情况,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并上报市人民政府。
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别做好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的配合准备,确保预案的顺利实施。
(1)建立预警支持系统为保证宣城市境内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顺利进行,市气象台负责建立气象灾害预警支持系统,包括:①建立和完善以宣城市灾害性天气监测,气象预报分析处理,气象信息传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综合加工处理为主体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以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②建立宣城市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综合收集评估系统,为市人民政府提供科学依据。
③建立和完善宣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实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资源共享。
④协同我市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在市人民政府统一部署下,建立和完善各相关部门互联共享的重大气象灾害紧急处置信息系统。
(2)应急预警在宣城市境内,若市气象台和县级台站预报预测出现台风(含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暴雨(雪)、气象干旱、寒潮(含低温冻害、大风)、高温热浪、雷电灾害、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按严重程度,其强度达到中国气象局制定的灾害性天气气候极大、特大、重大、较大标准的,由市气象台分别发布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应急预警。
四、应急启动与应急响应1. 应急启动(Ⅲ级启动)在宣城市境内,根据发生或可能发生Ⅲ级以上级别气象灾害预警,市气象局立即启动《宣城市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由市局主要负责人向发生地的县(市)气象局和市台等业务单位发布启动内部应急程序的命令,并报市人民政府和省气象局。
2. 应急响应(1) 一、二级响应当中国局发布一级启动命令或省气象局发布二级启动命令后,市气象局及相关业务单位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市气象台加强与省气象台等业务单位天气会商,并做好重大气象灾害的跟踪预报、预测、预警工作,及时向县(市)气象局发布指导产品;——市局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及预报、服务情况;——市局及时将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向全市气象部门通报;——灾害发生后,市局迅速调派应急队伍(移动气象台)进入抗灾现场,做好相关的天气监测、预报和现场服务等工作;——市局根据灾情发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市局及时将本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向上下游地市气象局通报。
(2) 三级响应市局发布三级启动命令后,市局及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县(市)气象局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市局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市气象台加强与省气象台天气会商,并做好重大气象灾害的跟踪预报、预测、预警工作,及时向县(市)气象局发布指导产品;——市局及时向省气象局和市人民政府报告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市局及时将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向全市气象部门通报;——灾害发生后,市局应急领导小组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抗灾现场,做好相关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和现场气象服务等工作;——根据灾情发展情况,市局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市局及时将本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向上下游地市气象局通报;——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气象灾害的县(市)气象局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县(市)气象局各业务岗位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发生地县(市)气象局在市局统一组织下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发生地县(市)气象局及时将本地重大气象灾害信息向上下游县(市)气象局通报。
3. 重大气象灾害评估(1) 由市局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重大气象灾害专家委员会进行重大气象灾害评估。
(2) 重大气象灾害评估结果及时上报省气象局和市人民政府。
(3) 重大气象灾害评估结果可作为重大气象灾害救助、赔偿的依据。
4. 新闻发布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启动和结束后,市气象局办公室负责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等信息。
5. 应急结束(1)接受省气象局关于中止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命令,并向相关部门转发,同时报市人民政府。
(2) 市局发布三级启动命令,各有关单位进行三级响应后,根据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和灾情发展情况市局决定是否终止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若决定终止应急预案,即向有关单位下达终止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命令,同时向省气象局和市人民政府报告,并向各县(市)气象局通报。
五、后置处理1.重大气象灾害成因分析市局组织重大气象灾害专家委员会专家对该次重大气象灾害成因进行分析,并报市人民政府。
同时组织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事发地气象局等有关单位对应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市气象台和事发地气象局及时对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技术和服务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效果分析。
2.技术储备与保障市气象台、市防雷中心、农试站等局直单位,要积极组织开展重大气象灾害预警、预测和应急处置技术研究,做好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技术储备。
为了对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工作提供给技术支持,成立宣城市重大气象灾害专家委员会。
主任由市气象局分管业务领导担任,成员由业务科技科、市气象台、农试站、市防雷中心等单位专家组成。
重大气象灾害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1)对重大气象灾害成因及其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启动后,专家委员会由应急领导小组统一调度,指导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理技术工作。
(2)参与应急处置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3)指导对社会公众开展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应急技能的培训。
3.宣传、培训和演习(1)在可能发生重大气象灾害的前期和期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大对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宣传。
此项工作由市局办公室负责,其他有关单位配合。
(2)每年上半年,市局组织一次对应急工作人员进行应急管理方面的培训。
(3)每年上半年市局选择可能需要应对的一个专题,组织一次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六、奖励及责任追究1、奖励对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市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2、责任追究(1)各有关单位和气象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四十条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2)发生重大气象灾害后,有关单位谎报灾情或者知情不报,或者拒不履行本预案规定的应急处置职责,或者拒不配合、阻碍、干涉灾情收集和救助工作,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市局责令其改正,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对其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宣城市气象局二〇一〇年三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