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名解、简答

合集下载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内的一种寄生过程,也是人与病原体相互斗争的过程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引起组织操作或病理损害轻微,临床上无症状、体征和生化改变,只有经免疫学检验才发现已被感染。

潜伏性感染:又称潜在性感染。

在传染过程中,人体与病原体在相互作用时,保持暂时的平衡状态,不出现临床表现,一旦人体防御机能降低,原已潜伏在人体内的病原体便乘机繁殖,引起发病。

显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通过病原体及其毒素的作用或机体变态反应而产生一系列的组织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复发:病人进入恢复期,于体温正常1-3周后,发热等症状再现,血培养阳转称之。

再燃:当病程进入缓解期,体温尚未降至正常时,发热等病初症状再度出现称之。

重型肝炎:黄疸迅速加深,肝进行性缩小,有出血倾向。

肝功能异常,多数患者出现酶-胆分离现象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

起病两周内出现II度以上肝性脑病表现。

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但有慢性肝炎或肝炎肝硬化病史、体征和肝功能损害,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病原携带状态是发生在隐性或显性感染后,病原体未被机体排除,仍持续存在,但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此时病人可向体外排菌,称为~。

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称为~不规则热:是指发热病人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的热型,可见于流行性感冒、败血症等。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动物。

传播途径: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到达另一个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包括水平传播-呼吸道、消化道、接触、虫媒、血液体液和垂直传播-母婴。

大流行:若某种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过国界或洲界时称为~复发:有些传染性疾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次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发热等症状再次出现者。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1. 1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2. 2感染(infection) 病原体和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3. 3共生状态(commensalism) 病原微生物与宿主之间达到互相适应、互相不损害对方的状态。

4. 4机会性感染(oportunistic infection) 某些因素导致共生状态被打破,共生状态的微生物或自然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5. 感染谱(infection spectrum) 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引起相互的斗争,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其表现亦不一样,称为感染谱。

6. 首发感染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7. 重复感染机体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8. 混合感染机体同时被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9. 重叠感染机体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10. 继发感染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11. 感染结果:病原体被清除通过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把病原体清除出体外。

1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亚临床感染)病原体侵犯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午任何症状、体症,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意义扩大免疫人群1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临床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14. 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 特点无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

是重要的传染源。

a带毒带菌带虫 b急性慢性恢复期健康携带15. 潜伏性感染(latant state)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寄生在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仅能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能将其清除时,病原体长期潜伏,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重点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重点

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3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4重叠感染: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5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可引起宿主损伤,称为机会性感染。

6.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7.显性感染(临床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8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9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

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

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10.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蠕虫、原虫)等感示人体而产生的疾病。

2.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可由人传人、或由动物传人以及相继传播的感示性疾病称为传染病。

3.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确切地说是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反应以抵御入侵,并相互作用所发生的一系列病理过程。

4.病原携带状态:是指病原体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繁殖并将病原体排除体外的这种状态。

它的特征是病人无症状及有传染源,是重要的传染源。

5.隐性感染:有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宿主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在临床上病人不出现任何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不出现生化方面的改变。

确定隐性感染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宿主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应答。

宿主通过隐性感染后大多可获得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病人也可以成为病原携带状态,成为无症状携带者。

6.潜伏性感染:机体的免疫力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寄生于宿主的某些部位而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引起显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时,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不作为传染源,是与病原携带状态最大的区别。

19.弛张热:24小时体温波动超过2℃,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

7.显性感染:又称为临床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的前提下,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特别是机体发生免疫病理反应,导致组织损伤,生理功能改变,随之出现一系列临床病理体征和症状,即临床病理表现,称之为显性感染8.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9.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某些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

10.易感者:是指对某种致病因子缺乏足够抵抗力的人或动物。

11.疫源地: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即可能发生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咀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咀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咀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迆程。

极成此迆程有病原体、人体咀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4^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丌弓起戒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丌显出仸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发,只能通迆免疫孥检查才能収现。

5、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丌但诱导机体収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迆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戒机体的发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发咀临床表现。

6、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丌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不带虫者等。

按其収生咀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不慢性携带者。

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卲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幵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咀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7、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尿限化而丌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丌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 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徃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丌繁殖且一般丌排出体外(这是不病原携带状态丌同之处)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

8、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幵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9、流行: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収生、収展咀转归的迆程。

10、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幵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咀劢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叐感染劢物。

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递徂称为传播递徂。

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咀合适的传播递徂时,则径容易収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学名解和问答

传染病学名解和问答

传染病学名解:1.(Herxhmer reaction):The illness gets worse after the initiation of penicillin therapy. In 1/2 to4 hours after the first dose, it begins abruptly with chills, high fever and myalgia whichpersists for 1/2 to 1 hours, then it comes down suddenly2.(Primary shock):Primary shock occurred from the 3rd to 7th day after HFRS virus onsetbecause of plasma exudation resulting in volume depletion3.传染源:是指能向外排除病原体的人或动物4.玫瑰疹:见于病程7-13天的伤寒患者的胸腹背部及四肢,表现为淡红色小丘疹,直径约2-4mm,压之褪色,多在10个以下,成批出现,2-4天消退5.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6.(sustained fever):It means the temperature keeps at 39-40℃constantly. Circadian variationless than 1℃. Seen in pneumonia, typhoid fever.7.(recrudescence):when the patient’s body temperature not yet drops to the normalcy, it elevatesagain. The blood raise often is the masculine gender, it may have some reases with bacteriemia which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controlled.8.高血容量综合症:出血热少尿期,水钠潴留使组织水肿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体表静脉充盈,脉搏洪大,脉压差增大,脸部胀满和心率增快,严重者出现心衰和肺水肿9.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艾滋病第三期,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病原体对人体侵犯的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4.★共生状态: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有些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共生状态。

5.★★★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6.★★★感染谱: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

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7.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

8.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9.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10.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

11.★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同时,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12.★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组织损伤,临床不出现症状、体征、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13.★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14.★病原携带状态: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15.★潜伏性感染: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16.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卫生职称考试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名词解释和简答

卫生职称考试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名词解释和简答

卫生职称考试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名词解释和简答一、名词解释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所致的疾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或动物后所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在人群中传播并导致流行。

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疫源地:在一定条件下,传染源向周围排出的病原体,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所能波及的范围。

散发:是指某种传染病发病率在某地区常年的一般发病水平,传染病在人群中散在发生。

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常年的一般发病水平。

在人群免疫水平较低或疾病的传播途径容易实现时,常易造成流行。

大流行:是指某种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蔓延,波及范围广泛,甚至超出国界、州界。

暴发:是指某种传染病在一个较小的范围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同类病例。

复发:传染病已经进入恢复期或初愈,病原体在体内又复活跃,再次出现临床症状。

再燃:传染病已进入缓解后期,体温尚未降至正常而再度上升,症状重新出现。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到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这段时间。

前驱期:从起病到某种传染病的特殊症状出现以前,出现一些无特异性的症状。

隔离:将传染源在传染期送到传染病院或传染病科进行治疗和护理,将他们与健康人或非传染病患者隔开,暂时避免接触,以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传染病。

水痘及带状疱疹:是由同一病毒,即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两种不同表现的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二、简答题1、构成感染的三个必备条件①病原体。

②人体。

③它们所处的环境。

2、感染过程的表现①病原体被清除。

②病原携带状态。

③隐性感染。

④潜伏性感染。

⑤显性感染。

3、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①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②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母婴传播)。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C以上而且24小时相差不超过1°C,可见于伤寒、斑疹伤寒等极期
流行:当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称为~
清除病原体(elimination of pathogen):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如胃液对少量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的清除作用),亦可由事先存在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与细胞因子)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大流行:若某种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过国界或洲界时称为~
复发:有些传染性疾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次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发热等症状再次出现者。
感染(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指临床症状消失后继续排出病原体者。相关的疾病包括痢疾、伤寒、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
回归热:是指高热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但数日后又再出现高热,可见于回归热、布鲁菌病等。但在病程中多次重复出现并持续数月之久时称为波状热。
健康病原携带者:指整个感染过程中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而排出病原体者,如白喉、脊髓灰质炎等。
间歇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于正常体温之下,可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慢性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但有慢性肝炎或肝炎肝硬化病史、体征和肝功能损害,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病原携带状态是发生在隐性或显性感染后,病原体未被机体排除,仍持续存在,但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此时病人可向体外排菌,称为~。
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称为~
散发性发病:当某种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仍处于常年水平时称为~

传染病名解简答

传染病名解简答

名解1.感染源: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包括了患者、病原携带者、动物、某些场所和物品。

2.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伤寒复发:伤寒患者的体温已降至正常,临床症状已经消失,血培养已经阴性;这时体温再次升高,症状再次出现,血培养再次阳性,称为复发。

原因是免疫力低下,潜伏在病灶内的病原体繁殖活跃,再次侵入血流而致。

疟疾复发:发作数次后产生抵抗力或治疗后停止发作,血中原虫能彻底消失,但肝细胞中休眠的子孢子再次增殖入血引起发作3.再燃: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伤寒再燃:体温下降但未降至正常,症状虽然减轻但未消失,血培养未转阴,这时体温再次升高,症状再次加重,血培养持续阳性,称为再燃。

症状加剧可能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

病原体再度繁殖有关。

疟疾再燃: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控制,但血中仍有疟原虫存在,抵抗力下降时,疟原虫增殖,再次发作。

4.隐性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无任何临床表现,感染利用血清学可测出,其中部分人可形成带菌状态。

5.败血症(septicemia)系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简答一、传染病的预防(1)管理感染源:早发现早上报;对接触者的处理(检疫,医学观察);尽可能在人群中检出病原携带者,进行治疗教育观察;对有经济价值的动物予以治疗,无价值者深埋焚烧。

(2)切断传播途径:三管:水、粪、食;一灭:灭虫;讲卫生:洗手;做好隔离和消毒工作。

(3)保护易感人群:提高抵抗力:锻炼身体,注意营养;讲究卫生,改善防治条件。

预防接种:主动免疫、被动免疫、服预防药。

二、病毒性肝炎1.乙型肝炎五项:(1)HBsAg与抗HBs:HBsAg(+)表示感染乙肝,不能排除;抗HBs(+)表示:1保护性抗体2乙肝恢复与痊愈期3接种乙肝疫苗后。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规律★1、感染(infection):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动物被病原体感染后会有不同的临诊表现,从无任何症状到有明显症状甚至死亡,这种不同的表现称为感染梯度(gradient of infection)。

这种现象是病原的致病性、毒力与宿主特性,例如易感性、病理反应和临诊反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2、朊病毒(也称朊粒)感染(prion infection):又称长程感染。

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

3、重复感染(recurrent infection):指动物体对某种或某些病原的多次重复感染,其原因主要是机体的免疫力不足,免疫机能下降或与免疫抑制等因素有关。

4、抗感染免疫(anti-infectious immunity):在多数情况下,动物机体的内环境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动物机体能迅速动员全身的防卫力量将该病原微生物消灭,使其不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

5、动物传染病学:是研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

它包括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一般性措施,以及各种动物传染病的分布、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等。

★6、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是指由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有一定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其中人兽共患传染病(zoonosis)是指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罹患的传染病,如鼠疫、狂犬病等。

7、易感性(susceptibility):动物体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缺乏抵抗力或免疫力低时,不能抵御病原体的入侵而感染,则称为动物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而具有易感性的动物常被称为易感动物。

8、兽医流行病学(veterinary epidemiology):是研究动物群体中疾病的决定因素和分布规律,制定有效防制对策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1.传染病:由具有致病性的生物(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群、任何动物间传播并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感染性2.内毒素:菌体中存在的毒性物质的总称。

其化学成分有磷脂多糖-蛋白质复合物,毒性较弱。

抗原。

3.外毒素:指某些病原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主要成分为可溶性蛋白质。

毒性较强。

抗原。

4.类毒素: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用甲醛等处理后脱毒的外毒素,毒性虽消失,但免疫原性不变,故仍然具有刺激人体产生抗毒素以起到机体从此对某疾病具有自动免疫的作用。

相当于疫苗,广泛地应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

(白喉、破伤风)5.抗毒素:对毒素(通常指外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体或含有这种抗体的免疫血清。

相当于抗体,用于被动免疫治疗。

6.隐性感染:轻微病理变化,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病原体和抗体最常见7.病原携带:人体不出现疾病表现,但却携带并排出病原体8.显性感染:病理改变明显,出现临床特有表现最易识别9.潜伏性感染:病原体寄生在人体的某个部位,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无传染性和免疫反应10.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只出现最初的临床症状为止特点:各种传染病长短不一;每种都有一个相对不变的限定时间(最长最短)流行病学意义: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确定免疫接种时间;评价预防措施效果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11.传染期:传染病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流行病学意义:决定传染病人隔离实现的重要依据传染期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流行特征12.病原携带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但能派出病原体的人13.临床症状患病时,由于机体生理功能发生异常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感觉或病态,自己向医生陈述或是有别人怠诉的痛苦感受痛苦的异常感觉14.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具有诊断意义的征候15.再燃:有些传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减轻,但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4、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岀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5、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6、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

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

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岀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7、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岀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

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

8、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9、流行: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10、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岀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
传染病学常考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精
————————————————————————————————作者:
————————————————————————————————日期:

传染病学名解&简答
【名词解释】
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21、Dane颗粒:是指完整的HBV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其直径约42nm,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包膜上蛋白质(小球状、管状颗粒)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核心部分为病毒复制的主体,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DNAP)、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
2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窗口期”:急性HBV感染时,当HBsAg已消失,而抗—HBs尚未出现之前的时期称为“窗口期”。此期在血中只能检出抗—HBc(或同时尚有抗—HBe),因而抗—HBc是HBV感染的唯一指标,常作为急性乙肝诊断的证据。
3、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4、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5、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23、桥接坏死:肝小叶中央静脉之间或中央静脉和汇管区之间形成的条索状肝细胞坏死。
24、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传染病学名解和填空

传染病学名解和填空

传染病学一.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2.自然疫源性疾病:指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创造良好条件,如鼠疫、恙虫病、钩体病等,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可受感染,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或人兽共患病。

3.隔离期:是指根据传染病传染期来决定的隔离患者的一段时间。

4.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放大特定的DNA片段。

可看作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

5.Danes颗粒:即完整的HBV颗粒,由包膜和核心两部分组成,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是病毒复制的主体。

6.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所导致的传染病,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

7.易感者:指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8.HFRS:即肾综合症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传染源的一种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出血、休克、肾损伤。

9.复发:是指感染已进入恢复期,发热等主要症状已消失,但由于病原体在体内再度繁殖而使发热等主要症状再度出现。

10.再燃:当病程进入缓解期,体温尚未降至正常时,发热等病初症状再次出现,称为再燃。

11.窗口期(乙肝、艾滋病):是指人体感染HIV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HIV抗体的这段时间。

二.填空题1.病毒性肝炎从病原学上划分为甲、乙、丙、丁、戊等五型;从临床表现上划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肝炎肝硬化五型;可导致慢性肝炎的病毒有HBV、HCV、HDV;经肠道传播的病毒是HAV、HEV;乙、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注射途径、性传播、围生期传播等;慢性肝炎指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未愈者,分为轻、中、重三度。

2.HFRS的“三大主征”指的是发热及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即外渗征、肾功能损害;五期经过指的是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三红”征指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三痛”征指头痛、腰痛、眼眶痛;其主要传染源为啮齿类动物;主要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虫媒传播等;多尿期根据尿量和氮质血症情况可分为移行期、少尿期和多尿期三期。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学名词解释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感染:病原体对人体侵犯的过程,即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感染谱: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引起相互之间的作用。

由于适应程度不同,在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各种不同的表现,临床上称为感染谱。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首发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复感染。

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称为混合感染。

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称为重叠感染。

清除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处于机体防御第一线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同时,亦可由事先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物质将相应的病原体清除。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组织损伤,临床不出现症状、体征、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病原携带状态: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潜伏性感染: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

传染病名解简答

传染病名解简答

名词解释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动物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2、传染病: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且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

3、传染源:病原体能在其中生长,繁殖并能向外排出的活的动物机体。

4、紧急预防接种:发生某种急性传染病后,为保护其他健康动物和受威胁动物,防止传染病的扩散而进行的临时性免疫接种.。

5、免疫失败:动物接种过某种疫苗后未产生应有的免疫保护作用,而仍发生相应传染病的现象。

6、继发型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7、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到该病的最初症状开始出现时止,这段时间称潜伏期9、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方式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的途径叫传播途径10、生物性传播:有某些节肢动物特别是吸血昆虫引起的病原体传播。

11、水平传播: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12、垂直传播:病原体从亲代到子代的传播方式。

13、易感动物:动物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抵抗力,容易感染叫做易感性,有易感性的动物叫易感动物。

14、疫源地:有病原体及传染源存在的地区叫疫源地。

15、免疫接种:用人工方法将有效疫苗引入动物体内使其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由易感变为不易感的一种疫病预防措施.16、Dolt-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种免疫血清学实验。

17、PWMS:是由PCV-2引起的猪的一种全身性新型新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是衰竭,呼吸困难,消瘦,腹泻,偶有黄疸和体表苍白,主要病变是淋巴组织萎缩,水肿,肝炎和肉芽肿。

本病主要侵害保育猪和早期育肥猪,尤其是8-16周龄猪。

本病有严重的免疫抑制作用,是猪的传染病中最严重的免疫抑制性疾病。

18、FMD(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和偶蹄兽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传染名解简答

传染名解简答

二、名词解释1.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2.病原体被清除: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屏障。

3.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体征,甚至无生化表现,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4.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5.病原携带状态: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但人体并不出现临床表现。

6.潜伏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而不引起发病,但又不能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长期潜伏下来。

7.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8.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

9.稽留热:体温升高达39℃以上且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

10.弛张热: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水平。

11.间歇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正常体温之间。

三、简答题1.简述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可能呈现出的五种结果。

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2.简述传染病的四大基本特征。

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力3.简述急性传染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四个阶段。

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4.对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应做到哪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二、简答题1.简述切断艾滋病传播途径的主要措施①加强性道德教育,严禁卖淫、嫖娼等杂乱性交活动。

②加强血制品管理,严格检查血液制品;严禁注射毒品;推广一次性医疗用品,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及医疗器械应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止医源性传播。

③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不提倡结婚与妊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学》名解、简答【名词解释】1、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构成此过程有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三个要素。

4、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5、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6、病原携带状态:按病原体种类不同而分为带病毒者、带菌者与带虫者等。

按其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与慢性携带者。

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且在体内繁殖并能排出体外;因而在许多传染病中,如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肝炎等,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7、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但在体内不繁殖且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处)。

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疟原虫、结核杆菌等感染。

8、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9、流行: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10、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11、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

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12、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13、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14、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

临床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

15、症状明显期: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通常获得体现,如具有特征性的皮疹、脑膜刺激征、黄疸、肝、脾大等。

16、恢复期: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17、再燃:是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18、复发:是指当患者进人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潜伏于组织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而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

19、后遗症:是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

20、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形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称为感染后免疫。

21、Dane颗粒:是指完整的HBV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

其直径约42nm,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

包膜上蛋白质(小球状、管状颗粒)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核心部分为病毒复制的主体,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DNAP)、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

2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窗口期”:急性HBV感染时,当HBsAg已消失,而抗—HBs尚未出现之前的时期称为“窗口期”。

此期在血中只能检出抗—HBc(或同时尚有抗—HBe),因而抗—HBc是HBV 感染的唯一指标,常作为急性乙肝诊断的证据。

23、桥接坏死:肝小叶中央静脉之间或中央静脉和汇管区之间形成的条索状肝细胞坏死。

24、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25、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26、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的慢性传染病。

27、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和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

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8、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

在我国属甲类传染病。

由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临床轻重不一,一般以轻型多见。

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严重脱水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不及时易致死亡。

29、干性霍乱:即暴发型霍乱。

以休克为首发症状,而吐泻不显著或缺如,病情急骤发展迅猛,多死于循环衰竭。

患者可表现为极度不安,面色青灰,皮肤、肌肉枯萎,昏迷、高热、病情重,病死率高。

30、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广义:由一些致病菌(志贺菌属、侵袭性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痢疾样疾病。

狭义:仅指由志贺菌属引起的法定乙类肠道传染病。

发展中国家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变:结肠黏膜化脓性、溃疡性病变。

临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程迁延。

31、感染性休克:是指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液循环,激活宿主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内源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器官、系统,造成组织细胞破坏、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血管灌流量急剧减少(休克)为突出表现的危重综合征。

32、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一种急性传染病,为人畜共患病。

该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极大部分地区有本病存在和流行。

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

人接触被污染的水经皮肤或粘膜而感染钩体。

主要表现有急起高热,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等,轻型似感冒,重型可有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肺大出血,甚至死亡。

33、赫克斯海默尔反应(赫氏反应):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短时间内大量钩体被杀死而裂解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反应,常见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赫氏反应。

发生后尽快应用镇静剂以及静脉滴注或注射氢化可的松处理。

34、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人体引起的一类疾病。

按其寄生的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肠阿米巴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近端结肠和盲肠,表现为果酱样大便)和肠外阿米巴病。

由于卫生条件的逐年改善,阿米巴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较少见。

但并未绝迹。

35、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病,主要由按蚊叮咬传播。

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

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和继致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

间日疟、卵形疟可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常不规律,病情重,并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

36、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HAART:合理而高效的联合用药被称为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就是所谓的“鸡尾酒”疗法,即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如AZT和3TC,联合一种蛋白酶抑制剂等。

37、斑疹伤寒结节:流行性斑疹伤寒典型病理病变为斑疹伤寒结节,是增生性血栓性坏死性血管炎及其周围的炎性细胞浸润而形成的立克次体肉芽肿,可遍及全身。

多见于皮肤、心肌、脑、脑膜、肺、肾、肾上腺、睾丸等。

38、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无肝炎症状、体征,血清HbsAg阳性,肝功能正常的人。

39、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艾滋病Ⅲ期,主要表现为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

40、复数菌败血症:少数病例在同一血标本或在72小时内从同一病人不同血标本培养分离出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菌称为复数菌败血症。

41、黑尿热:大量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裂解,可引起高血红蛋白血症,出现腰痛、酱油色尿,严重者可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黄疸,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称为溶血性尿毒综合症,亦称黑尿热。

此种情况亦可由抗疟药物所诱发。

42、慢性菌痢:菌痢病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者,即为慢性菌痢。

43、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有慢性菌痢史,间隔一段时间又出现急性菌痢的表现,但发热等全身毒血症状不明显。

44、伤寒复发:大约10%~20%用氯霉素治疗的患者早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度出现称为伤寒复发。

45、伤寒再燃:部分患者于缓解期,体温还没有下降到正常时又重新升高,持续5~7d后退热,称为再燃。

46、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是机体对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反应。

47、移行期: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每日尿量由400ml增至2000ml,此期虽然尿量增加,但血BUN和肌酐等浓度反而升高,症状加重,不少患者因并发症死于此期,宜特别注意观察病情。

48、败血症:是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流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的全身性感染综合症。

49、菌血症:少数细菌入血而未引起明显毒血症者称为菌血症。

50、脓毒血症:细菌栓子随血流可出现迁徙性炎症,如全身多处脓肿形成称为脓毒血症。

【简答题】1、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的有何区别?答: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朊毒体、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和寄生虫(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

而感染性疾病亦由病原体引起,但不一定有传染性,在感染性疾病中有传染性的疾病才称为传染病。

2、传染病感染过程有哪些表现?答: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就开始了感染过程。

感染过程可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即①病原体被清除;②隐性感染;③显性感染;④病原携带状态;⑤潜伏性感染。

上述五种表现形式中,一般来说,以隐性感染最为常见,显性感染最容易识别。

3、在传染病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是怎样的?答:机体的免疫应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应答可分为有利于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与破坏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和促进病理生理过程及组织损伤的变态反应两大类。

保护性免疫应答又分为非特异性与特异性免疫应答两类。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对进入体内异物的一种非特异性清除机制,包括天然屏障(如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的外部屏蔽,以及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内部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如补体、溶菌酶、纤连蛋白、各种细胞因子)。

特异性免疫是指由于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包括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由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