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 二课时

合集下载

经行发热健康宣讲课件

经行发热健康宣讲课件
经行发热健康 宣讲课件
目录 一、发热的原因 二、发热的症状 三、处理发热的方法 四、何时需要就医
一、发热的原 因
一、发热的原因
病毒感染: 发热是许多病毒感染的 常见症状,如感冒、流感等。 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也可以引起发 热,如扁桃体炎、膀胱炎等。
一、发热的原因
免疫系统异常: 免疫系统异常导致体温 调节失调,引发发热。
二、发热的症 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热的症状
体温升高: 发热时体温会超过 正常范围,一般超过38℃。 头痛和乏力: 发热时常伴有头 痛和乏力的感觉。
二、发热的症状
出汗和寒战: 发热时可能会出汗或产生 寒战的感觉。
三、处理发热 的方法
三、处理发热的方法
休息: 发热时需要充分休息,避免 过度劳累。 多饮水: 发热时应多饮水,保持身 体水分。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三、处理发热的方法
保持室温适宜: 发热时室内温度应适宜 ,不宜过高或过低。
四、何时需要 就医
四、何时需要就医
高热不退: 如果体温持续高于 39℃并不退烧,应及时就医。 症状加重: 如果发热伴随其他 症状加重,如呼吸困难、严重 头痛等,应及时就医。
四、何时需要就医
高热持续时间过长: 如果体温持续高热 超过三天,应及时就医。

体温发热的护理试讲教案及反思

体温发热的护理试讲教案及反思

体温发热的护理试讲教案及反思一、试讲教案课程名称:体温发热的护理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三年级学生授课时间:60分钟授课地点:医学院教室授课目标:1.了解体温发热的概念和常见原因。

2.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种类的体温发热。

3.知晓体温发热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1.体温发热的概念和分类。

2.常见体温发热的原因。

3.体温发热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约10分钟)1.利用幻灯片展示一张发热患者的照片,并提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患者?如何判断患者是否发热?2.为学生讲解体温发热的概念和分类,并提供体温发热分类表格供学生填写。

步骤二:理论讲解(约20分钟)1.为学生介绍常见的体温发热原因,包括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药物诱发发热等,以及各类发热的症状表现。

2.为学生讲解体温发热的护理措施,包括监测体温、保持患者舒适、饮食调理、药物治疗等。

3.介绍体温发热患者的注意事项,包括隔离措施、个人防护、室内环境卫生等。

步骤三:案例分析(约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例体温发热的患者案例,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护理计划制定。

2.每组派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他们所完成的分析和护理计划。

步骤四:总结与展望(约10分钟)1.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展望下节课将介绍的其他相关知识。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体温发热为主题,旨在使学生了解体温发热的概念、分类、原因以及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导入、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总结与展望的教学步骤。

通过教学,学生们对体温发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案例。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的环节。

学生学习护理学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我计划在以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实践环节,如模拟训练或实地观察。

其次,在案例分析环节,由于时间有限,每个小组只能汇报他们的分析和护理计划,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

诊断学实训教案模板范文

诊断学实训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诊断学实训授课对象:医学专业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 理解常见体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

- 能够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 能够正确书写病历。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临床思维和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1. 症状诊断- 发热- 咳嗽与咳痰- 呼吸困难- 胸痛- 腹痛- 恶心与呕吐2. 体征诊断- 生命体征的检查- 肺部听诊- 心脏听诊- 腹部触诊- 神经系统检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结合临床案例,引入诊断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理论讲解1. 症状诊断- 发热的诊断要点:了解发热的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 咳嗽与咳痰的诊断要点:区分干咳、湿咳,了解痰的性质和颜色。

- 呼吸困难、胸痛、腹痛、恶心与呕吐的诊断要点:了解症状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

2. 体征诊断- 生命体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 肺部听诊的注意事项及常见异常体征。

- 心脏听诊的注意事项及常见异常体征。

- 腹部触诊的注意事项及常见异常体征。

- 神经系统检查的基本方法及常见异常体征。

三、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病例,让学生分析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

四、实训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实训,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复习症状和体征的诊断要点。

二、实训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实训,教师巡回指导。

三、病例讨论- 学生针对病例进行讨论,分析诊断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四、总结与反馈-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反馈。

教学评价:- 学生对症状和体征的诊断要点掌握程度。

- 学生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操作技能。

- 学生分析病例、讨论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 诊断学教材- 病历模板- 临床病例备注:-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第1部分 第15讲 第2课时 本讲实验专题 课件 2025年河南省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

第1部分 第15讲 第2课时 本讲实验专题  课件 2025年河南省中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P
额=
U
U0 额 R0
(用 U 额、U0、R0 表示).
若步骤②中,在将开关 S1 拨至 2 时,不小心将滑片向右移动
了少许,其他操作正确,则测出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比真实值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
命题点 2 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3.(2022·河南) (双选)如图所示,两个相同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用该装置 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用 U 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反映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 B.通电后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C.通电后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D.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 U 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较大
示数,可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继续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2.2 V,此时电流表示数为 0.24 A,
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0.528 W.为了研究小灯泡的发光情况与电功率的关系,除了 表格中记录的电表示数和电功率,还需要增加记录的内容是 小灯泡的亮度 .
实验次数 电压 U/V 电流 I/A 电功率 P/W
3.实验结论 (1)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 多 . (2)在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阻值越 大 ,产生的热量越多. (3)在电阻和通过电阻的电流相同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 多 .
例 2 如图所示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部分实 验装置,两个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
R 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为 U,实验步骤如下:
①闭合开关 S、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电流表的示数为UR额;

健康评估-症状评估之教学发热课件

健康评估-症状评估之教学发热课件
3
发热病因
• 1. 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 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慢性、局限性、全身
性感染,均可引起发热。 • 2.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 fever):
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风湿性疾病;内分与代 谢障碍;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功能失常;自 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4
发生机制
1. 致热源性发热 是主要原因,分为
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 外源性致热源(exogenous pyrogen):
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 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 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
中性嗜酸性粒 细胞单核-吞噬
细胞系统
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
5
发生机制
• 内源性致热源(endogenous pyrogen): 又称白细胞致热源(leukocytic pyrogen)
第38题 解析:参考答案:B [解析] 先看第一空,“一马平川”指广阔的平原,不能用来形容“盐碱戈壁”,排除D项。“跌宕起 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多用于形容故事情节或音乐,排除C项。再看第二空,“如 梦似幻”意为不是真实的,像梦又像幻觉,指人的感受,不符合此处“人怎能存活”的语 境,排除A项。故选B。
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1
第一节 发 热(fever)
•概念:机体在致热源的直接作用下 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 紊乱,致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 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fever)。
2
正常体温和生理变化
• 正常人体温相对恒定在36~37℃(腋下)。 正常体温在不同的个体间稍有差异,
并且受昼夜、年龄、性别、活动程度、药 物、情绪、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而略有 不同。
7

发热

发热

(二)非致热源性发热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各种颅脑外伤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炎症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 癫痫持续状态、甲亢腺功能亢进症等。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三.病因与分类 (一)感染性发热 ◆病毒 ◆细菌 ◆支原体 ◆立克次体 ◆钩端螺旋体 ◆寄生虫
(二)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1.定义: 指体温在39℃以上, 波动幅度大,24小时波动 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去。 2.图形:
3.见于:败血症、风湿热、脓肿等
(三)间歇热: 1.定义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 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 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反复交替出现。 2.图形: 3.见于: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作业与思考
一.选择题 1.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病毒 B.真菌 C.细菌 D.肺炎支原体
2. 正常人一天中体温最高是 A 凌晨2-6点 B 下午1-6点 C 中午12点 D 晚6-9点 E 上午10-12点
3.下列关于体温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妇女月经期体温较高 B 青壮年体温较老年人高 C 剧烈运动体温可以升高 D 进餐后体温升高 E 孕妇体温较高
4. 体温持续在39-40度以上,有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度,称之为 A.稽留热 B.弛张热 C.回归热 D.间歇热 E.波状热
5.下列关于弛张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温升至39-40℃,持续数天,降至正常 B 体温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降至正常,后 又升至39℃以上 C 体温常至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范围大于 2℃,但都在正常以上 D 体温常至39℃以上, 24小时波动范围范围小 于2℃,均在正常以上 E 体温常至39℃以上, 24小时波动范围范围小 于1℃

九年级科学上册 51物体的内能第二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 教案

九年级科学上册 51物体的内能第二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 教案

5.1 物体的内能(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事例;知道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2.了解内能和热量的区别和联系。

3.知道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知道热传递能改变内能。

4.能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关系。

难点: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关系。

三、教学器材准备空气压缩引火仪,水蒸气受热膨胀演示器,不同条件下内能转化的装置,打气筒等。

四、课堂教与学互动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 (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答: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物体的内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答: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的温度、物体的状态和体积、物体的质量有关同—物体(状态、体积相同)温度高时内能大。

质量不同的物体的内能大小—般难以比较。

思考:怎样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呢?[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它的内能就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何改变物体的温度,同学们能够结合生活实际举出了许多的事例。

今天我们先研究一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1)探究活动:压缩空气发热实验。

(出示) 空气压缩引火仪,简单介绍它的构造。

取一块浸过乙醚的棉花(也可用火柴头代替),放入玻璃筒底。

将活塞涂上少许蓖麻油(起润滑和密封作用),放人玻璃筒的上口。

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筒内棉花的变化。

迅速地压下活塞的一瞬间,可看到棉花燃烧发出的火光。

(2)分析实验现象。

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从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有助燃物三者缺一不可展开讨论,从而得出压缩空气做功,消耗了机械能,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引起棉花燃烧。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第2课时)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第2课时)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该电饭锅的开关接1时,处于_加___热__状态(填“加热”或“保 温”),其中R1的阻值是_5_5____Ω,R2的阻值是_1_6__5__Ω;
(2)该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的电功率
是多少?220W
(3)该电饭锅此次工作30min共消耗
了多少电能? 7.92×105J
合作探究
例8.如图甲是小红家里具有加热和保温功能的电热饮水机,其电路图如 图乙,S1为温控开关,额定电压为220V,加热功率为484W.保温功率 为44W.R1、R2均为加热电阻丝(假设电阻不变),请解答下列问题: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五章《电功与电热》
学习目标
1 巩固焦耳定律公式的应用。 2 进一步区分电热和电功的关系。 3 解决多档位电热器问题。
课堂引入
1、电功的通用表达式为:__________。 2、电热的通用表达式为:__________。
合作探究
活动一、电功与电热的关系
电功W=UIt
电热Q=I2Rt
合作探究
(1)开关S1接_a_(a/b),S2_断__开_(断开/闭合)为高档, 功率为_8_8_0_W;
合作探究
(2)开关S1接 b__(a/b),S2 _闭__合_(断开/闭合)为中档, 功率为_4_4_0_W;
合作探究
(3)开关S1接 _a_(a/b),S2断__开__断开/闭合)为低档, 功率为_2_2_0_W。
(1)电动机消耗的电能W; 答案:(1)38000J
(2)线圈产生的热量Q。
(2)2000J
(3)此电机提供的机械பைடு நூலகம்W机。
(3)36000J
合作探究
活动二、多档位电热器
1、区别高、低温档
(1)串联时,电阻越多, 功率越小,是低温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案与反思金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案与反思金品

第二课时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知识与技能】(1)知道爆炸的含义和引起爆炸的原因,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能合理运用燃烧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面粉爆炸实验及对此实验成败原因的讨论交流了解爆炸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交流防范火灾与爆炸的措施,形成“防火防爆、人人有责”的意识。

【重点】爆炸的含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难点】如何防火、防爆。

知识点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32~133页,并分组进行实验活动,然后完成下列填空: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爆炸极限(体积分数):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遇到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

3.粉尘爆炸实验中,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罐的目的是营造有限的空间,燃烧的蜡烛的作用是使面粉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鼓入大量空气的目的是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混合。

4.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在这些地方要注意经常通风。

5.识别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合作探究】1.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答: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锅炉爆炸等,还有原子弹、氢弹爆炸是由于原子的改变而引起的,也不属于化学变化。

2.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区别与联系?【教师点拨】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在断一种爆炸具体属于哪种变化类型时,要根据引起爆炸的原因进行分析。

【跟进训练】1.在夜晚,若家中燃气泄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A.不立即开灯B.点燃蜡烛查找漏气处C.关掉进气总阀门D.打开门窗通风2.下表是几种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据此判断在空气中最易爆炸的是( D )气体CH4 H2 CO C2H2爆炸极限(体积分数)5%~15%4%~75%12.5%~74%2.5%~80%A.CH4 B.H2 C.CO D.C2H23.下列关于爆炸的说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C )A.只有点燃火药才能发生爆炸现象B.只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后才可能发生爆炸C.空气与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混合,在有限空间内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只要将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就一定发生爆炸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发热》教学设计

《发热》教学设计

《发热》教学设计【课题】:发热【对象】:护理学专业学生【授课教师】:xxx【学科】:疾病学基础【课时】:2课时一、教材分析本次授课内容节选杨德兴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疾病学基础》一书的第四十四章。

本章节内容是护理学专业的必学内容,又是基础内容,因此学习好本章节内容并做到学以致用,成为了这堂课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习者分析授课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护理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对于平时常见甚至经历多次的发热都很熟悉,对发热的症状也深有感受,但对具体的发热机制、分期、分型以及如何处理却并不了解。

由于医学方面的内容比较严谨,又都是一些必须实记的专业知识,如果单纯地讲授概念和理论,学生会觉得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和记忆。

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创设情景,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灵活将知识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

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发热的概念、发热的分期以及各期特点。

●熟悉发热时机体的代谢与功能变化、发热的临床意义。

●了解发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2、能力目标●通过对发热病人的观察与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处理临床常见的发热问题。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发热病人的痛苦,激励他们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她们作为白衣天使的使命感及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发热的概念、发热的分期及各期特点;●熟悉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2、教学难点●发热的临床意义、发热的护理;●了解发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五、教学策略及方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新课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临场即兴表演,同学点评,教师点评指导,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对疾病和护理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六、课前准备●知识准备:通过资料查阅了解更多发热病人的相关资料。

●道具准备:身份识别卡●课件准备:PPT课件七、教学过程八、教学反思通过师生交流和课后反应,获得学生对本课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发烧教案幼儿园

发烧教案幼儿园

发烧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烧的定义和病因;2.掌握发烧的疾病预防及常规治疗方法;3.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发烧概述1.1 定义发烧是指体温升高到正常范围内的上限以上(娃娃腋温大于37.5℃),是机体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

1.2 病因有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多种原因会导致发烧。

2.预防及治疗方法2.1 发烧预防(1)生活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保持居家卫生等。

(2)衣着要求注意保暖,并穿戴符合季节的衣服。

(3)饮食要求适当饮食,不过度吃辛辣食品;不喝生水,要保证饮用的水卫生安全。

2.2 发烧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发热对幼儿身体存在一定危害,需要及时给予药物以降温。

(2)物理降温用冰毛巾或温水敷额,可以起到良好的物理降温的效果。

(3)疗法辅助静卧休息,不要过分活动,多喝水,维持水盐平衡。

3.安全意识及健康生活习惯3.1 安全意识教育幼儿在疾病期间要注意卫生,避免传染于他人,认识正确的采取隔离抵抗传染病的方法。

3.2 健康生活习惯在平日的生活中,建立起一定的锻炼习惯和饮食运动的规范。

同时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及作息习惯,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保证充足的睡眠。

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通过游戏和艺术的形式向幼儿传递正确的健康知识,使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体验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估1.通过听幼儿的课堂表现了解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根据幼儿应用健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个别或班级评估。

五、教学材料有关发烧的简单图片、分组参与的游戏、体操和健康手抄报等。

六、教学时间2课时,每节课30分钟。

七、教学反思针对幼儿园幼儿的认知能力及操作能力,本教案通过游戏、动画教学等多种手段,既引导幼儿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又提升了幼儿兴趣和参与度,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掌握对健康问题的防御能力。

第五章 发 热

第五章 发 热

怀化医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编号第五章发热(Fever)人和高等动物机体都具有相对稳定的体温。

正常成人体温维持在37.0℃左右。

在一昼夜间人体体温呈现周期性波动,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人体温度存在性别、年龄差异。

女性的平均体温略高于男性0.2℃。

正常人体是如何维持有相对稳定的体温呢?主要是因为机体存在有体温调节中枢(图5-1),在炎热的夏天,机体受到热的刺激,使血温升高,升高的血温刺激体温调节中枢的散热中心,使散热增多,产热减少,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相反,在寒冷的冬天,机体受到冷的刺激,使血温下降,降低的血温刺激体温调节中枢的产热中心,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

尽管如此,多种生理和病理性因素可以引起机体体温升高。

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

发热=体温升高?临床上,有些医生常把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称为发热,这是不对的。

因为体温升高既有病理性的,也有生理性的。

比如剧烈运动后,妇女月经前期等都有体温升高现象。

这是生理性的体温升高,而不是疾病表现,虽然体温上升>正常值0.5℃,但机体体温中枢调定点并不上移,所以不能称为发热。

同样,病理性的体温升高也不能都称为发热。

比如散热障碍,皮肤有广泛鱼鳞癣、先天汗腺缺乏或中暑的病人,因散热功能障碍,夏天体温升高可超过正常值0.5℃,但病人体温中枢调定点也不上移,是一种被动的体温升高,可以超过调定点水平。

再如产热增多、甲亢、高代谢等,也不能把这种体温升高称为发热,而称为过热。

过热(Hyperthermia):指体温调节机制失调或调节障碍,使得机体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的体温升高。

多见于①过度产热;②散热障碍;③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发热(Fever):指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37.50C)时,称为发热。

从这个概念来看,发热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发热要有致热原的作用;二是作用部位在体温调节中枢;第三是调定点上移,体温升高>0.5℃。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科学:7.1《物体的内能》(第二课时)教案(华师大九上)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科学:7.1《物体的内能》(第二课时)教案(华师大九上)

5.1 物体的内能(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事例;知道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2.了解内能和热量的区别和联系。

3.知道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知道热传递能改变内能。

4.能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关系。

难点: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关系。

三、教学器材准备空气压缩引火仪,水蒸气受热膨胀演示器,不同条件下内能转化的装置,打气筒等。

四、课堂教与学互动设计复习: (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答: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物体的内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答: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的温度、物体的状态和体积、物体的质量有关同—物体(状态、体积相同)温度高时内能大。

质量不同的物体的内能大小—般难以比较。

思考:怎样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呢?(一)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它的内能就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何改变物体的温度,同学们能够结合生活实际举出了许多的事例。

今天我们先研究一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1)探究活动:压缩空气发热实验。

(出示) 空气压缩引火仪,简单介绍它的构造。

取一块浸过乙醚的棉花(也可用火柴头代替),放入玻璃筒底。

将活塞涂上少许蓖麻油(起润滑和密封作用),放人玻璃筒的上口。

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筒内棉花的变化。

迅速地压下活塞的一瞬间,可看到棉花燃烧发出的火光。

(2)分析实验现象。

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从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有助燃物三者缺一不可展开讨论,从而得出压缩空气做功,消耗了机械能,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引起棉花燃烧。

(3)生活事例:事实上,当我们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就会发现许多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事例,由学生举例并分析:例如,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也会变热,这也是由于压缩空气的缘故。

孩子发烧怎么办?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指导

孩子发烧怎么办?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指导

孩子发烧怎么办?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指导。

一、认识发烧所谓发烧,就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了正常范围,一般我们认为体温在37.5℃以下是正常的。

但是,不到39.5℃的轻微发热是有益的,因为它可以加速白细胞的活动、增加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促进机体对病毒和细菌的排除。

但是,如果体温超过39.5℃就会导致机体功能紊乱,严重可能会危及生命。

二、孩子发烧的原因1.感冒、咳嗽等,由病毒所致的感染病。

2.小儿肺炎、脑膜炎等由细菌侵入引起的疾病。

3.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流感等。

4.天气寒冷、体力过度、营养不良等原因,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

三、孩子发烧该怎么办?1.观察家长们首先要做的是观察孩子的症状。

发烧的初期,孩子可能会出现表情疲惫、精神萎靡、食欲不佳、嗓子痛等症状,此时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随时注意孩子的呼吸、脉搏以及口腔和皮肤的状况变化。

2.控制室温孩子发烧时,不能只靠降温饮食等方法去降温。

为了让孩子体温不再继续升高,可以控制室温,保持房间的通风和降温。

如果家里有电风扇、空调等,可以打开,调节空气流动和温度,以缓解孩子的不适感。

3.物理降温孩子发烧时,我们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

首先可以使用温水浸湿的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手脚心等部位,降温效果较好。

同时避免使用凉水或冰块直接敷在孩子身上降温,以免引起反弹,使体温更加升高。

4.饮食调理孩子发烧时,可以多喝水,补充水分。

同时饮食上要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为主,如面条、粥、鸡蛋等。

5.药物治疗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了38.5℃,可以考虑给孩子用药物降温。

但是,在推荐药物之前,我们建议您先向医生咨询,以确定药物种类和用药方法,以避免给孩子带来副作用。

四、预防孩子发烧预防孩子发烧还是比较简单的,关键在于提高孩子自身免疫力和防范疾病的发生。

具体方法如下:1.饮食要健康,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和蛋白质食品,避免吃油炸、高脂等膳食。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服、勤通风等措施可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热量的计算课件(第二课时)

热量的计算课件(第二课时)

冰 2.1×103 砂石 0.92×103 铝 0.88×103 铜 0.39×103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都比固体大 B.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煤油温 度变化大
C.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 收的热量多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B.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
收的热量一定多 D.甲、乙质量相等,它们放出的热量也相等,则甲
降低的温度一定多
根据公式 Q=cm △t
2、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
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1]
水 4.2×103 酒精 2.4×103 煤油 2.1×103 水银 0.14×103
题型4-----------计算题
(04年中考):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的水20kg,在阳光照
射下水温升高到55℃,试计算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c水=4.2×103J/(kg·℃)]
(05年中考):质量2kg的水,温度由20℃升高到60℃,
需要吸收的热量多少焦?(未给出水的比热容)
(06年中考)39.质量为300g的水,温度由100℃降低 到5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c水=4.2×103J/(kg·℃)】
B.2∶9 D.2∶1
题型2----------概念填空题
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吸收 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 升高的温度,则甲物体的比热容_____ 乙物体的比热容。(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
题型3-----图像题
(07海淀一模) (中) 32.如图21所示是小明比较甲、乙两种 不同液体比热容大小的实验装置,图中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高热:腋窝温度在39.1~41。C。(4)超高热:腋窝温度在41。C以上。
2.根据体温曲线不同,可以将发热分为五种。
(1)弛张热:常见于风湿热、败血症等。特点:体温持续高热,二十四小时内波动超过1。C,甚至有的可达2~3度。
(2)间歇热: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特点:体温骤然升高至39。C以上,持续数小时以后,又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每日或者隔几日反复一次。
布置作业
1.简述发热的分期以及各期代谢特点。
2.简述发热时机体的代谢改变。
板书设计
课程名称:《病理学》主讲教师:学科:基础课程
授课
内容
发热
课型
理论课
学时
2
授课
时间
授课专业
护理专业
授课地点
教室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发热、致热原、热型、相对缓脉;发热的原因、致热原的种类、发热的分期;
2、熟悉简述发热的机理;发热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特点
3、了解发热的意义和处理原则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PPT、现场演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病理学的地位,基本的研究方法等。
二、功能代谢的变化
发热时,机体多数器官的功能会出现亢进,少数器官的功能会受到抑制。
(一)中枢神经系统
发热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特影响更大。病人突出的临床症状是头痛、头晕等,高热病人甚至可以出现烦躁不安、谵语、幻觉等表现。小儿高热(6个月至4岁之间的婴幼儿),可能会出现全身或者局部的肌肉抽搐,称为高热惊厥。幼儿反复发生惊厥,有可能造成约三分之一的幼儿脑损伤,使患儿发生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有关。因此,发热病人应该注意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发热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会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及胃肠道蠕动减慢,导致食物在胃肠道滞留时间过长,引起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使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厌食、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应给予病人多糖、多维生素类的清淡饮食。
发热早期(体温上升期),因为交感神经兴奋,肾血管收缩,肾的血流量下降,病人会出现功能性少尿,尿比重相对升高。高热持续期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病人可出现蛋白尿和管型尿。体温下降期,病人的尿量可逐渐增加,尿比重也逐渐降至正常。
(二)内生致热原
体内能够产生并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细胞称为产致热原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星状细胞等。这些细胞与发热激活物结合后被激活,细胞质内即合成内生致热原并释放入血。内生致热原分子量小,可以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中枢发热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上移,通过调温效应器的反应引起发热。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节发热的概念
发热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时,称为发热。也称为调节性体温升高。体温升高不完全等同于发热。
正常成人腋下平均温度为36.5。C,所以,临床上将腋下温度超过37。C作为发热的判断标准。
(一)发热激活物
1.外致热原外致热原,指来自体外的致热物质。主要包括病原体(细菌、病菌、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疟原虫等)及其代谢产物。其中,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是最常见的外致热原。这种毒素耐热性高,一般方法难以清除,是血液制品和输液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
2.体内产物指机体内产生的致热物质。主要包括抗原抗体复合物和类固醇等。由非生物病原体引起的发热称为非感染性发热。
第2节发热的原因及其发生机制
一、发热的原因
通常把引起人或动物发热的物质称为发热激活物。发热是由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发热激活物是指能够激活体内产致热原细胞,使其产生并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发热激活物包括外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内生致热原是由体内产致热原细胞产生、释放的,能够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病理学的研究需要借助尸体、标本等,让学生对尸体与标本抱有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信念。
3.贯穿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贯彻养成教育。
教学重点
1、发热、致热原、热型、相对缓脉的概念
2、发热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特点
教学难点
1、发热的机理
2、发热的意义和处理原则




中职医学生普遍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有不少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兴趣不高,敏感、冲动、思维活跃,控制能力不强。特别是护理专业学生,认为打针输液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理论课学了也没用。针对学生的特点重点做好引领:(1)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正确应对外来的诱惑;(2)利用多种手段,结合先进的多媒体设施,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科学合理的规划教学各个环节。
(三)蛋白质代谢
发热时,机体蛋白质的消耗量为正常时的3~4倍(正常成人每日需要摄入30~45 g蛋白质才能维持机体总氮平衡。)。由于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增强以及病人摄入与吸收量的减少,会使长期发热的病人血浆蛋白总量和白蛋白均下降,出现低蛋白血症和氮质血症,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和组织修复能力减弱。如果不能及时地补充足够量的蛋白质,机体会出现负氮平衡。
第3节发热的过程及其分期与分类
一、发热的过程
发热在临床经过上,按体温变化的趋势将发热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发热时,调定点升高):1.体温上升期(表现为寒颤、血管收缩);2.高热持续期;3.体温下降期(表现为发汗、血管扩张,调定点恢复。)
二、发热的分期
1.体温上升期
体温上升期,是发热的最初阶段,其持续时间长者可达数天,短者仅仅几分钟。
这是一种比较直接的信号传递方式。EP可能通过血脑屏障的特异性转运机制入脑。也可能从脉络丛部位渗入或易化扩散入脑,通过脑脊液循环分布到下丘脑POAH。
EP可刺激肝脏细胞周围的迷走神经将信息传入中枢。切断膈下迷走神经后,腹腔内注射IL-1则不再引起发热。
(三)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通常发热是由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激活产EP细胞产生和释放EP,后者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使调定点上移,引起体温上调而发热。发热中枢调节介质可分为两类: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
正常人每昼夜体温都呈现周期性波动,清晨2~5点体温最低,午后2~5点体温最高,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C,超过1。C者视为体温升高。体温升高包括两大类:
体温升高:1.生理性体温升高(月经前期、剧烈运动、应激)
2.病理性体温升高(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与SP相适应;过热——被动性体温升高,超过SP水平。)
(四)维生素代谢
高热或者长期发热的病人,机体的维生素消耗量增加,而其摄入和吸收量减少,病人往往出现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缺乏更为多见,应该注意及时补充。
(五)水、电解质代谢
发热时,在体温上升期,由于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病人尿量明显减少,Na+、Cl-的排出亦随之减少,出现Na+、Cl-在体内潴留;在高热持续期,由于皮肤和呼吸道水分蒸发的增多,使机体水分大量丢失,若饮水不足可引起脱水;在体温下降期,由于病人大量出汗及尿量增加,Na+、Cl-排出增加,可导致水分大量丢失,病人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因此,高热病人退热期,应及时补充水分和适当补充电解质。
3.体温下降期
当去除发热激活物及EP后,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机体出现明显的散热反应,称为体温下降期。此期的热代谢特点:散热增加而产热减少,散热大于产热。
三、发热的分类
发热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类:
1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不同,可将发热分为四类。
(1)低热:腋窝温度在38。C以下。(2)中热:腋窝温度在38.1~39。C。
(三)呼吸系统
发热时,由于血液温度升高和酸性代谢产物的集聚,可刺激呼吸中枢兴奋,引起呼吸加深加快,此时会有更多的热量伴随呼吸运动排出体外,有利于散热。但通气过度时,因CO2排出过多,会引起病人呼吸性碱中毒。若持续体温过高,可使大脑皮质和呼吸中枢抑制,反而会使呼吸变浅、变慢或不规则,甚至引起呼吸节侓紊乱。
(3)稽留热:常见于大叶肺炎、伤寒等。特点:体温持续在39~40。C之间,甚至会更高,二十四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C.
(4)回归热: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特点:体温上升到39。C以上,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
(5)不规则热:常见于结核病、小叶性肺炎等。特点:发热持续时间不定,热型曲线变化不规则。第四节发热时机体代谢与功能的变化
二、发热的机制
发热的发生机制尚无定论,它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根据调定点理论,目前认为其发生机制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1.信息传递2.中枢调节3.调温效应
3、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1)体温调节中枢
(二)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血液循环中的EP可能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将致热信息传入体温调节中枢。
终板血管器位于第三脑室视上隐窝上方,紧靠POAH,该处毛细血管空有孔,通透性大,是血脑屏障的薄弱部位,EP可能由此入脑。目前认为这可能是EP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主要通路。
(二)心血管系统
发热时,病人的心率会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一般情况下,体温均会升高1℃,心率约增加18次/分。儿童心率增加得更明显。
心率加快,是由于血液温度升高刺激了窦房结所致。在一定范围内(150次/分)心率加快可以增加心输出量,满足组织对血液的需求,具有代偿意义,但是超出这个范围,心率过快,心输出量反而下降。心率过快和心肌收缩力加强,还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有心脏潜在性病灶或心肌劳损的病人,则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在体温上升期,由于心率加快及外周血管收缩,病人血压可略有升高;在高热持续期,可因外周血管舒张使血压轻度下降;而在体温下降期,尤其是使用了解热药使体温骤退时,病人可因大量出汗而致虚脱,严重者可发生失液性休克。
由于调定点升高,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发出指令,使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体温不断上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皮肤苍白、畏寒、寒颤等临床症状。此期的热代谢特点: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逐渐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