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发热重点

合集下载

《病理学发热》课件

《病理学发热》课件

功能性发热
特点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无器质性病变。
症状
长期低热,无其他症状。
治疗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意调节生活规律和饮食。
03
发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发热的诊断
总结词
发热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 查。
详细描述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发热的起病方式、热型、伴随 症状等。体格检查包括体温测量、淋巴结检查、心肺听诊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有 助于判断感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染性疾病导致的发热。
监测体温
定期监测体温,及早发现发热 症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护理方法
物理降温
如用湿毛巾敷额头,酒 精擦拭身体等,帮助降
低体温。
多饮水
发热时身体需要更多的 水分来维持正常代谢, 多饮水有助于降温和排
毒。
饮食调理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 ,以免加重发热症状。
休息与就医
VS
详细描述
发热会导致身体水分蒸发增加,容易引起 脱水。对于婴幼儿、老年人、身体虚弱的 人来说,发热还可能引起感染性休克,严 重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在 发热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以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
04
发热的治疗
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发热的病因进行治疗 ,如感染、炎症、肿瘤等。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 方法,如抗生素治疗感染、免 疫治疗炎症、手术或放化疗治 疗肿瘤等。
注意休息,遵医嘱治疗 ,如发热持续不退或加
重,应及时就医。
注意事项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和其他症状 的发展,为医生提供准确的信

病理学 发热

病理学 发热

一、代谢变化
(一)蛋白质代谢 (二)糖代谢 (三)脂肪代谢 (四)维生素代谢 (五)水盐代谢
二、功能改变
(一)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 发热时,由于血温升高刺激窦房结以及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心率也随 之加快。
(二)呼吸系统功能改变 发热时血温升高以及酸性代谢产物的增加可剌激呼吸中枢,从而使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 并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患者可出现呼吸加深加快。
临床上,针对发热病人的主要原则是查明和治疗原发病,清除致热原。发热患者 的热型和热程变化可反映病情变化,故可作为诊断、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 指标,所以一般体温在40℃以下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无明显改变的患者不必强行解热。 如急于解热使热程被干扰,就会失去参考价值,有弊无利。
在下列情况下则应及时解热:体温过高使患者明显不适并危及中枢神经系统者; 恶性肿瘤患者(如持续发热会加重病体消耗);心肌梗塞或心肌劳损者(发热加重心 肌负荷)。解热时应选用适宜的解热措施,针对发热机制中心环节,切断发病环节。 如运用某些解热药干扰或阻止EP的合成和释放;阻断发热介质的合成;妨碍EP对体温 调节中枢的作用。这些措施均可使上升的调定点下降而退热。
(三)体温下降期(stadium decrementi) 此期由于发热激活物、EP及发热介质在体内得到控制或清除,上升的体温调定点逐渐 回降到正常水平。
二、热型
将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所测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表上,将各数值点连接起 来可形成体温曲线,曲线的不同形状称为热型(fever type)。 (一)按发热的程度分型 1.低热型 腋下温度不超过38.0℃。 2.中热型 腋下温度为38.1~39.0℃。 3.高热型 腋下温度为39.1~40.0℃。 4.极热(过高热)型 腋下温度在40.1℃以上。

病理学-发热重点

病理学-发热重点

病理学-发热重点发热发热(fever )是指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set point )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 C时,称为发热。

也称为调节性体温升高。

发热反应是机体对疾病的一组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包括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所引起的核心体温的升高、内分泌、免疫及急性期反应等。

非调节性体温升高,又称为过热,此时调定点并未移动,但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散热障碍或产热器官功能异常,使体温被动性升高,其程度可超过调定点水平,这类体温升高称为过热(hyperthermia )。

临床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全身性麻醉药(如氟烷、甲氧氟烷等)等导致的高热;散热障碍见于:环境高温、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

生理性体温升高是在某些生理条件下,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应激时,其体温也可超过正常值0.5 C,但其本质并非发热,而属于生理性反应。

例如,剧烈运动时体温可升至38C,甚至更高,这是由于产热过多所致。

月经前期、妊娠期体温可轻度升高,与孕激素分泌过多有关。

发热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病理过程。

发热常常出现于疾病的早期,而首先被患者察觉,因而,发热是疾病的信号之一,也是重要的临床表现。

2发热的原因与机制致热原(pyrogen )是指具有致热性或含致热成分,并能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人体和动物发热的物质,包括来自体外(外致热原)或某些体内产物(内生致热原)。

发热激活物是指通过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而引起发热的物质。

2.1 外致热原2.1.1细菌及其毒素(1)革兰阴性细菌与内毒素革兰阴性细菌进入体内引起发热,主要是内毒素的作用。

内毒素(en dotox in, ET)为革兰阴性细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由0-特异侧链、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个部分组成。

脂质A是致热的主要成分。

ET是最常见的外致热原,有明显的耐热性,160C、2小时才能灭活,一般方法难以去除,ET的分子量很大(1000~2000kD,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炎症与发热 发热 发热 病理学课件

炎症与发热 发热 发热 病理学课件

白细胞 介素-6
肿瘤坏死 干扰素 因子
巨噬细胞 炎症蛋白-1
其他
EP的作用部位
主要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其他如延脑、 桥脑和脊髓只有在POAH 失去作用时才对EP敏 感。EP也可直接由下丘脑终板区血管器 (OVLT)的毛细血管进入,作用于巨噬细胞并 经介质作用于OVLT的神经元。
病理学
EP


OVLT
产热过度
散热障碍
体温调节中枢 功能障碍
过热
病理学
过热和发热的比较
区别点 病因 调定点 效应 调节功能
过热 无致热原 无变化 体温可很高 障碍
发热
有致热原
上移
体温可较高 有热限 正常
病理学
二、发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凡能激活体内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 原,进而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包括外致热原 (exogenous pyrogen)和某些体内产物。
脂皮质蛋白-1:是一种钙依赖性磷酸脂结合蛋白, 分布于脑和肺,可抑制白细胞介素等诱导的发热反 应。
病理学
发热激 活物
单核 细胞
EP 下丘脑 AVP Na+/Ca2+ ↑ cAMP ↑
α-MSH PGE2 ↑
体温调节 中枢调定 皮肤血管收缩 点上移
骨骼肌紧张、 寒战
散热↓
体温上升
产热↑
病理学
病理学
发热
病理学
主要内容
一、发热概念 二、发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三、发热时代谢与功能的变化 四、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治疗原则
病理学
重点难点
• 重点: 1.发热的概念。 2.发热的基本机制。 3.发热时的功能代谢变化。 • 难点: 1.发热的体温调节机制。 2.内生致热原。

《病理学发热》课件

《病理学发热》课件
退热
使用退热药物降低体温,缓解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
对症治疗
根据伴随症状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如止痛、止咳等。
病理学发热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并发症 感染扩散 心血管并发症
免疫相关并发症
预防措施 严密隔离患者,注意卫生措施。 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充分的液体支持,避免低血容 量。 合理用药,提高免疫功能。
病理学发热的研究进展
实验室研究
利用先进的技术研究发热的分子 机制。
医学突破
发现新的治疗目标和药物,提高 疾病治疗效果。
国际合作
加强医学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 推动病理学发热领域的进步。
《病理学发热》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病理学发热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概念,帮助您深入了解这一领域。 学习后,您将能够有效地识别并评估患者的发热疾病。
病理学发热简介
病理学发热是指由感染、肿瘤、免疫等原因引起的体温升高的病理过程。了 解其发热的机制和特点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理学发热的临床特征
1 持续发热
发热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无规律波动。
3 不规则发热
体温在正常范围和发热之间反复变化。
2 亚急性发热
发作时间较长(一周至一个月),疼痛轻微 或无症状。
4 伴随症状
如乏力、食欲不振、出汗等。
病理学发热的常见病因
感染性疾病
• 细菌感染 • 病毒感染 • 真菌感染
免疫相关性疾病
• 风湿性疾病 • 结缔组织病 • 免疫缺陷病
危重疾病
• 恶性肿瘤 • 内分泌紊乱 • 器官功能衰竭
病理学发热鉴别诊断的方法
1
详细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病史、既往疾病和发热特点。
2

发热病理知识点总结

发热病理知识点总结

发热病理知识点总结一、发热的定义发热是指人体体温超过正常范围(36~37.5°C)的一种生理现象。

人体体温由脑下中枢调节,受周围温度、代谢率和泌品量的影响,通常成年人口腔体温在36.8~37.3℃之间。

一般情况下,体温超过37.5℃即为发热。

发热可是机体对外界环境改变或者病理因素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也可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发热是一种非特异性体征,常伴随着其他临床症状一起出现。

二、发热的生理机制发热是机体对外界环境改变或者病理刺激的一种生理反应。

发热的生理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热中枢的调控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下丘,主要由腹外侧脑室下丘核和脑干网状结构调节。

当机体受到外界温度变化或病理刺激时,中枢体温调节中枢会释放促发热物质,使机体体温升高。

2. 发热反应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或者病理因素的作用后,会出现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理反应,其表现为体温升高、心率加快、代谢率增加等。

3. 代谢率增加发热时,机体的代谢率会增加,促进机体产热,帮助机体维持体温的稳定。

4. 血液循环改变发热时,机体的血液循环会发生改变,血管扩张,促进热量的散发,帮助机体降低体温。

以上是发热的主要生理机制,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机制,才能更好地理解发热的病理生理过程。

三、发热的分类发热可以根据其病因、持续时间、体温变化等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1. 根据发热的病因分类(1)感染性发热:由于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例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2)非感染性发热:由于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发热,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等。

2. 根据发热的持续时间分类(1)急性发热:持续时间短,通常在1~2周内。

(2)亚急性发热:持续时间稍长,通常在2周~1个月内。

(3)慢性发热:持续时间较长,通常在1个月以上。

3. 根据体温变化分类(1)弛张热:体温呈波动性升高,白天可高于38℃,夜间可回到正常范围。

(2)不规则性热:体温持续升高,但不呈周期性,也不具有规律性。

发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

发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

(三)呼吸功能改变
代谢↑→ CO2 ↑ 血温↑→(+)呼吸中枢
呼吸加强
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
(四)消化功能改变
消化液分泌减少, 各种消化酶活性降低
第四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和防治原则与临床护理
发热是疾病的一个重要信号,一定程度的发热,可 以诱发各种防御反应,有利于机体抵抗感染;在有些 急性传染性疾病中一定程度的发热,常表示机体良好 的反应能力;对病情严重而发热不显著的患者,常表 示机体缺乏反应能力。 但过高过久发热,对机体不利,例如导致细胞变性坏 死,高代谢加重器官负担使心脏过度负荷,严重者可 以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等。
传出N
传出N
散热
(汗腺、皮肤血管、呼吸)
产热
(骨骼肌、肝、甲状腺)
体温恒定
正常成人体温: 腋下 36~37 .4 C 口腔 36.7~37.7 C 直肠 36.9~37.9 C
A
发热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 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称 为发热。
体温升高的分类
生理性体温 病理性体温
发热 (体温 = 调定点)
散热↓
产热↑
体温上升
热限
发热时体温很少会超过41 ºC,为什么? 负调节介质是一类对抗体温升高或降低体温的物质,主要 包括精氨酸加压素和黑色素细胞刺激素等等。 这种发热时体温升高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的现象称为热限。 这是机体自我保护功能和自稳调节机制,对防止体温过度 升高而导致的对组织器官的损伤具有保护意义。
学习目标
知识 目标
1.掌握发热、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源概念; 2.熟悉发热的原因、发热发生的机制、发热的时相、 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3.了解发热的生物学意义、防治原则和临床护理。

病理学中发热的

病理学中发热的
(一)外致热原:
(全菌体,胞壁---肽聚糖,脂多糖(LPS)) 分枝杆菌:结核杆菌
1 细菌 G_菌: 大肠杆菌,伤寒杆菌
内毒素(ET)是常见的外致热源,分子量大,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耐高温,干热1600C、2h才能灭活,一般的方法难以清除,是血液制品和输液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反复注射可产生耐受性,连续数日注射相同剂量的内毒素,发热反应逐渐下降。 体内注射ET 或 ET与产EP细胞培养 EP↑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分布于室旁核和杏仁核,CRH不仅介导发热反应,还介导非体温性急性期反应。 支持依据: IL-1、IL-6均能刺激离体或在体下丘脑释放CRH,使动物脑温和结肠温度明显升高 CRH单克隆抗体中和CRH 抑制CRH作用 或CRH-R拮抗剂 抑制IL-1β、IL-6等EP性发热 不支持依据:TNFα、IL-1α性发热并不依赖于CRH
信息导入细胞内
跨膜蛋白(TLR)
激活核转录因子
启动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 合成内生致热原
体温调节机制 调节中枢: 正调节中枢:POAH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负调节中枢: MAN中杏仁核 ,VSA腹中膈 (限制体温升高)
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血液循环系统的EP进入体温调节中枢可能的途径: 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 在BBB的cap床部位分别存在有IL-1、IL-6、TNF的可饱和转运机制;
支持依据:
#2022
发热激活物(ET)和EP的种类的比较
ET
内源性致热原(EP) IL-1 TNF IFN MIP-1
来源 G-细菌 单核、M M 淋巴 单核
耐受性 产生 不产生 不产生 产生 不产生
(三)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 1 产EP细胞:
巨噬细胞类: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肝星状细胞 肿瘤细胞类:白血病细胞、何杰金病瘤细胞 其它:内皮细胞,淋巴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

动物病理学 缺氧、发热、应激(9.2.1)--发热

动物病理学 缺氧、发热、应激(9.2.1)--发热

A pathologic elevation of body temperature is fever?
散热障碍—— Heatstroke
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甲状腺机能
亢进
体温调节障碍——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amage
非调节性体温升高——过 热
( 一 ) 发热
致热原
体温调节中 枢调定点上
Blood warmer than set point
Imbalance
Homeostasis (36℃ ~ 37℃ ) Imbalance
Cold stimulus
Blood cooler than set point
Body temperature
increases
Skin blood vessels constrict
移 调节性体温 升 高 (>0.5 C)
37℃ 37℃ 37℃
Fever
normal
Set point BT
Pyrogen affected body
Fever happened
过热
发热 调定点上移
调定点
正常体温曲线
生理性体温升高
( 二 ) 过热
过度产热 散热障碍
体温调节 中枢功能
障碍
被动性体温 升 高 (>0.5 C)
发热
有利方面 :一定程度的发热有利于机体抵 抗感染、清除对机体有害的致病因素。
有害方面:对机体有不良效应,包括脱水, 心肺负荷增加,负营养平衡等。
第二节 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发热激活物作用于产致热原细胞,使 其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 endogenous pyrogen, EP ), EP 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 节中枢,在中枢介质的作用下,使体温调 定点上移,引起机体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 ,从而引起体温升高。

病理生理学-发热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发热PPT课件

病例二:肿瘤性发热
总结词
肿瘤性发热通常由恶性肿瘤引起,表现为持续的低热,且较难控制。
详细描述
肿瘤性发热的原因可能是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或者肿瘤 细胞本身释放出热量。治疗肿瘤性发热需要针对肿瘤进行治疗,如手术切除、放 化疗等,同时可采用抗炎药物缓解症状。
病例三: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发热
抗体产生
发热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更 多的抗体,提高免疫力。
炎症反应
发热能够促进炎症反应的 发生,有助于清除感染病 灶。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率
心肌收缩力
发热时,心率加快,以增加心输出量, 满足机体代谢需求。
发热时,心肌收缩力可能增强,以提 高心输出量。
血压
发热时,血压可能升高,以维持足够 的血液循环。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发热的分类
根据发热的原因,可 以分为感染性发热和 非感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则常见 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过敏反应、肿瘤等。
感染性发热常见于各 种病原体感染,如细 菌、病毒、支原体等。
发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可以增 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对感染的抵 抗力。
发热还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一些特殊的 免疫物质,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01
02
03
糖代谢
发热时,机体通过增加糖 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来提 供能量,可能导致血糖升 高。
蛋白质代谢
发热时,蛋白质分解增加, 合成减少,导致负氮平衡。
脂肪代谢
发热过程中,脂肪酸氧化 增加,可能导致高脂血症。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细胞活性
发热时,免疫细胞活性增 强,有助于清除病原体。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发热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发热

202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发热contents •发热概述•发热病因及影响因素•发热的生理与病理生理变化•发热的危害及并发症•发热的防治措施目录01发热概述指在致热原的作用下,机体产热过多或散热不足,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产热大于散热,出现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的症状。

发热口温为36.3~37.2℃,肛温为36.5~37.7℃,腋温为36℃~37℃。

正常体温发热定义发热激活物指能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使其合成并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如细菌的内毒素、病毒的核酸等。

致热原指能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的物质,包括内源性致热原(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和外源性致热原(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内生致热原指由激活物激活而产生的能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的物质,包括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

发热机制感染性发热指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的发热,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

非感染性发热指由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发热,如过敏反应、风湿性疾病、肿瘤等。

发热的分类02发热病因及影响因素病因感染炎症Array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肿瘤其他恶性肿瘤可引起肿瘤性发热。

如手术、药物等引起的发热。

影响因素如气候变化、环境温度等。

环境因素如性别、年龄、体质等。

生理因素如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等。

病理因素如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等。

心理因素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

与发热相关的常见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喉炎等。

肺部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

03发热的生理与病理生理变化神经调节温度感受器身体内存在温度感受器,感知体内外温度变化。

神经调节途径通过温度感受器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进而调节皮肤血管、骨骼肌等组织的活动,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异常神经调节在感染、炎症等病理状态下,神经调节功能异常,可能导致体温升高。

体液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维持体温正常。

病理学基础-发热

病理学基础-发热

种类
白细胞介素-1 (IL-1) :单核-巨噬细胞、 内皮细 胞、星状细胞、肿瘤细胞产生; 肿瘤坏死因子(TNF):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分泌; 干扰素(IFN):白细胞产生 ; 白细胞介素-6 (IL-6 ):单核细胞、成纤维 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
19:46
三、发热的发生机制
发热 激活物 产EP 细胞
19:46
一、物质代谢的变化
特点:三大营养素分解代谢加强
糖代谢 糖分解代谢↑,糖元贮备↓ ,乳酸↑ 脂肪代谢 脂肪分解↑ ,脂肪贮备↓,酮症、消瘦 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分解↑,负氮平衡 水、盐及维生素代谢 体温上升期:尿量体温下降期:脱水
19:46
二、功能改变
1、中枢神经系统
兴奋性
2. 体内产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
(Ag-Ab Complex)
致热性类固醇: 本胆烷醇酮
19:46
发热
感染性 发热
由病原微生 物引起 50-60%
非感染性 发热
由病原微生物
以外因素引起
19:46
二、内生致热原
概念: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 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19:46
5、泌尿系统
体温上升期:尿量减少
体温下降期:尿量增多
19:46
第五节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发热既是多种疾病中伴发的重要病 理过程,也是机体抵抗致病因子侵袭的 防御反应之一。
选择题 1.高温持续期的热代谢特点为 A.以产热为主,体温逐步上升 B.以散热为主,体温逐步下降 C.产热与散热维持高水平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D.产热与散热维持平衡,体温呈较高水平波动 E.产热与散热失衡,体温呈大幅度波动 2.体温下降期应特别注意防治 A.大汗 B.休克 C.脱水 D.多尿 E.寒战 3.发热造成循环系统功能改变的突出表现是 A.血压升高 B.心率加快 C.心输出量增多 D.心负荷加重 E.心肌收缩力增强

病理学教学第八章 发热

病理学教学第八章  发热

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护理概念
ü 1966年,韩德森( Virginia henderson)提出:护理是帮助健 康人或病人进行保持健康或恢复健康(或在临死前得到按;宁) 的活动,直到病人或健康人能独立照顾自己。
ü 1970年,罗杰斯(Rogers)提出“护理是协助人们达到其最 佳的健康潜能状态,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人,只要有人的 场所就有护理服务”
目前已发现的内生致热原主要有:
白细胞介素-1(IL-1)
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TNF)
干扰素(IFN)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
三、内生致热原引起发热的机制
图8-2 发热机制示意图
03 发热的分期与热型
一、分期
(一)体温上升期(stadium incrementi) 体温上升期为发热的初始阶段,该期热代谢特点为:机体散热减少,产热增多,由于 产热大于散热,体温逐步上升。
理对象从个体到群体;场地从医院到家庭、社区。 5、现代护理学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是科
学、艺术和人道主义的结合。
60年代,约翰森(Dorothy Johnson)认为护理是: 某些人在某种应激或压力下,不能达到自己的需要, 护士给他提供技术需求,解除其应激,以恢复原有 的内在平衡。
以健康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护理专业---从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转 为较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 1978年WHO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 保健”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指导方向。
(图8-3)
(图8-4)
(图8-5)
二、热型
(二)按体温曲线形态分型
4.不规则热 发热持续时间不定,体温波动不规则(图8-6)。 5.周期热 体温在数天内逐步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数天后又复发,呈现波浪

病理学发热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病理学发热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通过下丘脑终板血管器
(via organum vasculosum laminae terminalis, OVLT)
❖通过刺激迷走神经
(via stimulation of vagus nerve)
❖经血脑屏障直接进入
第五节 发热防治原则
( basi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fever)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发热的利弊观
发热有利有弊。 1.有利方面 :一定程度的发热有利于机体抵抗 感染、清除有害的致病因素。 2.有害方面:体温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的发热 有害。
(Causes and mechanisms of fever)
一、发热激活物
(Pyrogenic activator)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发热激活物的概念
(Concept of pyrogenic activator)
能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 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物质。
非传染性致炎刺激物
(noninfectious inflammationgenesis irritants)
致热性类固醇
(steroid)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发热
感染性 发热
由病原微生 物引起
非感染性 发热
由病原微生物以 外因素引起
二、内生致热原
毛细 巨噬细胞 血管 巨噬细胞
EP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发热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发热
发热的病理生理学
体温调节机制
自主体温调节
机体通过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维持体温相对 稳定。
行为性体温调节
机体通过行为(如寒战、出汗、改变姿势等) 调节体温。
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控制产热和散热过程。
发热的病理生理过程
致热原作用
01
细菌、病毒等感染可产生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发
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根据病因不同,发热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通 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而非感染性发热则可能由药物反应 、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原因引起。
急性发热和慢性发热
根据发热时间不同,可分为急性发热和慢性发热。急性发热通常持续时 间较短,而慢性发热则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正常人的体温受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控制,维持在36.5℃至37.5℃之间。
发热的分类
01
低热
体温在37.5℃至38℃之间,多见于 结核病、风湿性疾病等。
高热
体温在39℃至41℃之间,多见于严 重的细菌和病毒感染。
03
02
中度发热
体温在38℃至39℃之间,多见于感 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超高热
体温在41℃以上,极少见,多为中 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
病例二:非感染性发热
总结词
非感染性发热通常由非微生物感染性疾 病引起,如风湿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 等。
VS
详细描述
非感染性发热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通常 没有明确的感染灶,患者可出现畏寒、乏 力、关节疼痛、皮肤干燥等症状。常见的 非感染性发热包括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 疮、血液系统肿瘤等。
病例三:复杂发热病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热1概述发热()是指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时,称为发热。

也称为调节性体温升高。

发热反应是机体对疾病的一组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包括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所引起的核心体温的升高、内分泌、免疫及急性期反应等。

非调节性体温升高,又称为过热,此时调定点并未移动,但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散热障碍或产热器官功能异常,使体温被动性升高,其程度可超过调定点水平,这类体温升高称为过热()。

临床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全身性麻醉药(如氟烷、甲氧氟烷等)等导致的高热;散热障碍见于:环境高温、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

生理性体温升高是在某些生理条件下,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应激时,其体温也可超过正常值0.5℃,但其本质并非发热,而属于生理性反应。

例如,剧烈运动时体温可升至38℃,甚至更高,这是由于产热过多所致。

月经前期、妊娠期体温可轻度升高,与孕激素分泌过多有关。

发热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病理过程。

发热常常出现于疾病的早期,而首先被患者察觉,因而,发热是疾病的信号之一,也是重要的临床表现。

2发热的原因与机制致热原()是指具有致热性或含致热成分,并能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人体和动物发热的物质,包括来自体外(外致热原)或某些体内产物(内生致热原)。

发热激活物是指通过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而引起发热的物质。

2.1外致热原2.1.1细菌及其毒素(1)革兰阴性细菌与内毒素革兰阴性细菌进入体内引起发热,主要是内毒素的作用。

内毒素(, )为革兰阴性细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 ),由特异侧链、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个部分组成。

脂质A是致热的主要成分。

是最常见的外致热原,有明显的耐热性,160℃、2小时才能灭活,一般方法难以去除,的分子量很大(1000~2000),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体外实验表明,微量的与白细胞共同培养,可使后者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家兔和犬静脉注射后,血清中可检测出大量的内生致热原。

因此,认为性发热是由于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所致。

反复注射可使动物产生耐受性。

内毒素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外环境中主要的热源性物质。

(2)革兰阳性细菌与外毒素革兰阳性细菌包括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引起发热方式:①外毒素:从某些革兰阳性细菌分离出的外毒素为强致热激活物,如:葡萄球菌的肠毒素、A型溶血性链球菌的红疹毒素,微量注射即可引起动物发热。

②肽聚糖:为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的骨架,在激活炎症反应方面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性质相似。

③全菌体或其颗粒成分被细胞吞噬,也可引起发热。

(3)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全菌体及细胞壁中所含的肽聚糖、多糖和蛋白质都具有致热作用。

(4)真菌许多真菌引起的疾病也伴有发热。

动物实验发现:无致病性的酵母菌也可引起发热。

真菌的致热因素是全菌体及菌体内所含有的荚膜多糖和蛋白质。

(5)螺旋体2.1.2病毒病毒可激活产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

将流感病毒或麻疹病毒注入家兔静脉内,可引起发热,同时血清中检测出内生致热原。

用脂溶剂处理病毒,去除病毒包膜后,其感染性和致热性消失。

包膜中的脂蛋白为主要致热物质,血凝素()也具有致热性。

2.1.3疟原虫疟原虫感染动物体后,其红外期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发育成裂殖子,当红细胞破裂时,大量裂殖子和代谢产物(疟色素)释入血液,引起高热。

2.1.4抗原抗体复合物抗原抗体复合物对产致热原细胞有激活作用。

2.1.5类固醇体内某些致热性类固醇,如:睾丸酮的中间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进行肌肉注射时可引起明显发热。

体外实验证明,将本胆烷醇酮与白细胞共同培养数小时后,可使白细胞激活并产生、释放内生致热原,故认为类固醇代谢失调是某些周期性发热的原因。

2.1.6致炎物硅酸盐结晶和尿酸盐结晶等可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分泌致热性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其本身也可激活产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

2.2内生致热原( , )发热激活物不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而是通过激活产致热原细胞,合成、分泌和释放某些致热性细胞因子,作用于体温中枢引起发热。

这些致热性细胞因子称为内生致热原()。

2.2.11由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树突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及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多肽类物质。

1的分子量范围很大(2~75),为多肽类,具有致热作用的是分子量12~18的糖蛋白,呈单相热。

1不耐热,70℃ 30可丧失活性。

2.2.2有两个亚型:α、β。

多种致热原,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内毒素等都可诱导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和释放,α主要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β主要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

也不耐热,70℃ 30可丧失活性。

2.2.3分为α、β、γ三型,与发热有关的是α和γ,是一种低分子量的糖蛋白,分子量为15~17,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产生。

实验证明,能刺激下丘脑产生2,2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静脉注射引起的发热是单峰热,峰值多出现在给药后的2小时。

2.2.4是一种单核细胞因子,为肝素-结合蛋白质,分为、β两型。

用纯化的1给家兔静脉注射,可引起剂量依赖性的发热反应,呈单相热。

2.2.56分子量为21的蛋白质,具有明显的致热活性,由、T、B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产生,最强的诱生物为1和。

给兔、鼠静脉内或脑室注射6,可致体温明显升高,发热期间血浆和脑脊液中6的活性均见增高。

2.3内生致热原的作用部位和途径哺乳动物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体温调节中枢对产热和散热平衡调控的结果。

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位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次级部位是脑干和脊髓。

中,除1和等水解产生的短肽可以直接透过血脑屏障外,大分子多肽难以通过血脑屏障,目前认为内生致热原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发挥作用。

2.3.1下丘脑终极血管区神经元的作用内生致热原作用于血脑屏障外的脑血管区,即下丘脑终板血管区(,),该区位于第三脑室壁的视上隐窝处。

内生致热原通过有孔毛细血管作用于血管外间隙中的巨噬细胞,后者释放发热介质(如2)作用于区神经元,或弥散通过室管膜血脑屏障的紧密联接,作用于神经元。

2.3.2内生致热原的直接作用内生致热原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神经元引起发热。

大剂量静脉注射1和可引起双峰热,第一峰的形成是内生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结果。

此外,和1的致热作用也被认为是直接作用的结果。

2.3.3通过迷走神经大鼠腹腔注入后,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将外周的致热信号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内1生成增多。

2.4内生致热原升高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的机制2.4.1中枢发热介质的作用研究表明,从外周产生以后,经过血液循环到达颅内,但它仍然不是引起调定点升高的最终物质。

目前认为可能作用于血脑屏障外的巨噬细胞,使其释放中枢发热介质,中枢发热介质再作用于和(或)终板血管器()等部位的神经元,从而引起体温调定点的改变。

参与发热的中枢发热介质有:前列腺素E2、环磷酸腺苷、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以及2+等。

内生致热原通过中枢发热介质使释放升温信息,引起效应器产热增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

(1)前列腺素E2( E2,2)前列腺素E2是发热反应中最重要的中枢介质。

2的释放部位是区有孔毛细血管外周的巨噬细胞。

被内生致热原激活的巨噬细胞释放2,后者作用于区神经元,或透过室管膜细胞紧密连接而作用于神经元。

2不是唯一引起发热的中枢介质,例如,内毒素性发热不能完全被环氧化酶抑制剂(如水杨酸钠和消炎痛等)抑制,却能被磷脂酶A2阻滞剂所抑制,这表明尚有其它发热介质参与了发热过程。

(2)环磷酸腺苷(,)脑内的环磷酸腺苷是调节细胞功能和突触传递的重要介质,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

在内生致热原升高体温调定点的过程中,是重要的中间环节。

相反,环境高温引起的体温升高不伴有脑脊液中含量增高。

说明是内生致热原性发热的中枢介质。

目前认为内生致热原可通过提高/2+的比值,导致脑内的增高。

(3)2+比值实验证明:以0.9溶液灌注动物侧脑室-大脑池,能引起体温明显上升;加入2则可阻止体温升高;发热时脑内2+比值增大,体温变化与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

因此认为体温中枢的调定点受2+比值的调控,2+比值上升可使调定点上移,即:内生致热原性?下丘脑2+比值↑↑可能是内生致热原性发热的重要中枢机制。

(4)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主要由室旁核的小细胞神经元分泌,某些引起的发热是由介导的,如:1β、6。

由此可见,内生致热原引起发热的通路不止一条。

2.5内生性致冷原的作用发热时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但不会过度升高,发热时的体温很少超过41℃,体温表上限通常为42℃。

其原因可能与正反馈调节受限、负反馈调节加强有关。

在负反馈调节中,脑内生成的内源性降温物质可能起主要作用,这些物质又称为“内生性致冷原”(),主要有:2.5.1精氨酸加压素(,)又称为抗利尿激素(),抑制发热的方式有:①下丘脑腹中隔区()和中杏仁核()分泌增多,经V受体作用于神经元,从而减弱正反馈调节受限引起的1受体降低毛细血管对体温升高。

②抑制内生致热原的生成和释放。

③在区经V2正反馈调节受限的通透性。

2.5.2α-促黑激素(α ,,α)α-促黑激素又称黑素细胞刺激素,是由腺垂体分泌的多肽激素,大小为十三肽,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解产物,具有极强的解热或降温作用。

2.5.3尿调制素和1抑制蛋白研究表明,尿中存在一种尿调制素()和1抑制蛋白,尿调制素和1抑制蛋白都能抑制1生物活性,尿调制素还能加速的清除。

2.6发热时体温上升的基本环节调定点的正常设定值在37℃左右,发热时,发热激活物作用于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引起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再经血液循环到达颅内,在或附近,引起中枢发热介质的释放,中枢发热介质相继作用于相应的神经元,使体温调定点上移。

由于调定点高于中心体温,体温调节中枢对产热和散热进行调整,从而使体温升高到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

发热持续一定的时间后,随着发热激活物被控制或消失,内生致热原及增多的介质被清除或降解,调定点迅速或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体温也相应被调控下降致正常水平。

3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发热可分为三个时相: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3.1体温上升期由于体温调定点上移,使产热大于散热,中心体温开始迅速或逐渐上升,快者几小时或一昼夜就升至新调定点水平,有的需几天,此期称为体温上升期。

因体温调定点上移,中心温度低于调定点水平。

临床表现主要有畏寒、皮肤苍白,重者可出现寒战和鸡皮。

产热增加的主要原因:①寒战:寒战是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也是此期产热的主要来源。

②棕色脂肪组织分解和氧化:新生动物体有较多的棕色脂肪组织,发热时没有明显的寒战反应,产热主要来源于棕色脂肪组织的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