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 发热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热
1概述
发热(fever)是指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set point)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时,称为发热。也称为调节性体温升高。
发热反应是机体对疾病的一组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包括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所引起的核心体温的升高、内分泌、免疫及急性期反应等。
非调节性体温升高,又称为过热,此时调定点并未移动,但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散热障碍或产热器官功能异常,使体温被动性升高,其程度可超过调定点水平,这类体温升高称为过热(hyperthermia)。临床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全身性麻醉药(如氟烷、甲氧氟烷等)等导致的高热;散热障碍见于:环境高温、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
生理性体温升高是在某些生理条件下,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心理应激时,其体温也可超过正常值0.5℃,但其本质并非发热,而属于生理性反应。例如,剧烈运动时体温可升至38℃,甚至更高,这是由于产热过多所致。月经前期、妊娠期体温可轻度升高,与孕激素分泌过多有关。
发热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病理过程。发热常常出现于疾病的早期,而首先被患者察觉,因而,发热是疾病的信号之一,也是重要的临床表现。
2发热的原因与机制
致热原(pyrogen)是指具有致热性或含致热成分,并能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人体和动物发热的物质,包括来自体外(外致热原)或某些体内产物(内生致热原)。
发热激活物是指通过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而引起发热的物质。
2.1外致热原
2.1.1细菌及其毒素
(1)革兰阴性细菌与内毒素
革兰阴性细菌进入体内引起发热,主要是内毒素的作用。内毒素(endotoxin, ET)为革兰阴性细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由O-特异侧链、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个部分组成。脂质A是致热的主要成分。ET是最常见的外致热原,有明显的耐热性,160℃、2小时才能灭活,一般方法难以去除,ET的分子量很大(1000~2000kD),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体外实验表明,微量的ET与白细胞共同培养,可使后者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家
兔和犬静脉注射ET后,血清中可检测出大量的内生致热原。因此,认为ET性发热是由于ET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所致。ET反复注射可使动物产生耐受性。内毒素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外环境中主要的热源性物质。(2)革兰阳性细菌与外毒素
革兰阳性细菌包括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引起发热方式:
①外毒素:从某些革兰阳性细菌分离出的外毒素为强致热激活物,如:葡萄球菌的肠毒素、A型溶血性链球菌的红疹毒素,微量注射即可引起动物发热。
②肽聚糖:为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的骨架,在激活炎症反应方面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LPS性质相似。
③全菌体或其颗粒成分被细胞吞噬,也可引起发热。
(3)分枝杆菌
结核杆菌全菌体及细胞壁中所含的肽聚糖、多糖和蛋白质都具有致热作用。(4)真菌
许多真菌引起的疾病也伴有发热。动物实验发现:无致病性的酵母菌也可引起发热。真菌的致热因素是全菌体及菌体内所含有的荚膜多糖和蛋白质。
(5)螺旋体
2.1.2病毒
病毒可激活产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将流感病毒或麻疹病毒注入家兔静脉内,可引起发热,同时血清中检测出内生致热原。用脂溶剂处理病毒,去除病毒包膜后,其感染性和致热性消失。包膜中的脂蛋白为主要致热物质,血凝素(hemagglutinin)也具有致热性。
2.1.3疟原虫
疟原虫感染动物体后,其红外期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发育成裂殖子,当红细胞破裂时,大量裂殖子和代谢产物(疟色素)释入血液,引起高热。
2.1.4抗原抗体复合物
抗原抗体复合物对产致热原细胞有激活作用。
2.1.5类固醇
体内某些致热性类固醇,如:睾丸酮的中间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etiocholanolone)进行肌肉注射时可引起明显发热。体外实验证明,将本胆烷醇酮与白细胞共同培养数小时后,可使白细胞激活并产生、释放内生致热原,故认为类固醇代谢失调是某些周期性发热的原因。
2.1.6致炎物
硅酸盐结晶和尿酸盐结晶等可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分泌致热性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其本身也可激活产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
2.2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 EP)
发热激活物不直接作用于体温中枢,而是通过激活产致热原细胞,合成、分泌和释放某些致热性细胞因子,作用于体温中枢引起发热。这些致热性细胞因子称为内生致热原(EP)。
2.2.1IL-1
由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树突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及肿瘤细胞等多种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多肽类物质。IL-1的分子量范围很大(2~75kD),为多肽类,具有致热作用的是分子量12~18kD 的糖蛋白,呈单相热。IL-1不耐热,70℃ 30min可丧失活性。
2.2.2TNF
TNF有两个亚型:TNF
α、TNF
β
。多种致热原,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内毒素
等都可诱导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和释放TNF,TNF
α
主要是由单核巨噬细胞
分泌,TNF
β
主要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TNF也不耐热,70℃ 30min可丧失活性。
2.2.3IFN
分为α、β、γ三型,与发热有关的是IFNα和IFNγ,IFN是一种低分子量的糖蛋白,分子量为15~17kD,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产生。
实验证明,IFN-α能刺激下丘脑产生PGE
2,PGE
2
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
热,静脉注射IFN引起的发热是单峰热,峰值多出现在给药后的2小时。
2.2.4MIP-l
MIP-l是一种单核细胞因子,为肝素-结合蛋白质,分为MIP-lα、 MIP-lβ两型。用纯化的MIP-1给家兔静脉注射,可引起剂量依赖性的发热反应,呈单相热。
2.2.5IL-6
分子量为21KD的蛋白质,具有明显的致热活性,由Mo、T、B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产生,最强的诱生物为IL-1和LPS。给兔、鼠静脉内或脑室注射IL-6,可致体温明显升高,发热期间血浆和脑脊液中IL-6的活性均见增高。
2.3内生致热原的作用部位和途径
哺乳动物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体温调节中枢对产热和散热平衡调控的结果。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位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POAH),次级部位是脑干和脊髓。
EP中,除IL-1和TNF等水解产生的短肽可以直接透过血脑屏障外,大分子多肽难以通过血脑屏障,目前认为内生致热原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发挥作用。
2.3.1下丘脑终极血管区神经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