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导师论文心理变化与教育论文:班导师工作探析
以教育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高校班导师工作
以教育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高校班导师工作探讨班导师制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教育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探讨班导师的工作思路。
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寻找有效沟通方法。
将学风引导、专业辅导和发展方向指导作为班导师核心工作职责。
班导师教育心理学有效沟通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推行本科生班导师管理制度,但是班导师工作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
班导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班导师与辅导员的区别在哪?班导师工作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和“90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班导师工作开展过程中有什么科学理论可以依据?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从2012级开始正式全面实行班导师制。
通过一学期班导师工作的探索并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本文作者对上述问题开展了实践和探讨。
一、优秀班导师必须具备的素质班导师制度的开展对大学教育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班导师在学生眼中是一面旗帜,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班导师自身的素质修养尤为重要。
在思想道德、专业能力及行动组织能力等各方面上均要逐渐提高。
1.班导师首先要有责任心和爱心:班导师工作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责任心和爱心尤为重要。
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感是做不好任何工作的,对工作的责任心是班导师工作的原动力。
大部分“90后”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处处受到父母给予的关爱,而他们却从来没有想到去关爱父母,更不要说去关爱他人了。
因此,班导师用潜移默化的爱去感染学生,去培养学生的爱心,从而带动整个班集体管理。
只有班导师真正爱学生,才愿付出自己更多乃至全部心血、毫不考虑回报、甚至不厌其烦的关心、引导、教育他们。
只有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真诚的爱,学生才会把班导师当成“自己人”并会产生好感,才有助于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威信。
学生才愿意接受我们的引导,甚至对他们的严厉批评。
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会对班导师在感情上逐渐具有依赖性,为了得到班导师的认可和表扬,会激发学生一种强烈的学习动机,在教育心理学上称这种学习驱动力(动机)称为附属内驱力。
班导师工作模式探究
学生进 行针 对性 教育 。因为现 在 的班 导师 大 多和学 生 的年龄 差不 是很 大 ,因此很 容 易和大 家沟 通 。也
正 因为经 常 的和 学 生沟通 ,所 以学生 们愿 意把 不和
力 ,还 能促 使班 级更 加 团结 。当然 ,班 导师也 要 随 时的参 与指 导 。这 样 一来 ,班 内的工 作形 成 了程 序
化 和制 度化 ,各 项 工作也 就可 以得 到更 好 的开 展 。 ( 四 )充分 利用 课余 时 间和学 生谈 心 ,及 时对
四、用网络搭建平台
网络 给 大 学 生 思想 政 治 教 育 带 来 了什 么 ?对
班 导师工作模 式探 究
辽 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 沈阳 1 1 0 1 6 1 )
【 摘 要 】随着 大学相 关制度 的不断完善 ,班导 师已经成 为每个 学校每个班级必 不可少的核心人物 , 但 由于
该职业兴起 时间不长 ,如何做好 班导师工作 ,值得深思和探讨 。本文 以一个班导 师的切身经历 ,讲述在做 班导师 过程 中遇到的 问题和解决 方法,从 爱心、鼓励 、培养各个方 面探究班导师应具备的素质和工作模 式。
耐心 、关 心 、细 心 、热心 ,来 赢 得 学生们 的 亲近 、
感 激 、尊 重和 爱戴 的伟 大 工程 ,不 断地在 实 践 中探 索 ,在 管理 中创 新 ,在和 谐 中育 人 。
一
格 ,才 会 收获 良好 的命运 。那么 ,这样 的种 子 自然
是 由我们 这些班 导师来播 撒 。所 以应 一直 把养成 教
班主任心理辅导论文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成都市第57实验学校王俊如今,孩子们是否能够健康成长,日益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现在的孩子学习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内容与实践活动增多,他们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往往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忽视。
而这些心理因素的消极作用恰恰正是阻碍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最大隐患。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被家人宠惯了,受不了一点点小委屈,更不能接受一点点挫折。
他们的心理很不成熟,身心的发展仍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他们的心理水平不能正确应对诸多刺激,导致自身的心理障碍逐渐增多。
如果班主任不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就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因此,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应该担负起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和维护者的重任,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了解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的严重病患。
有关调查表明,当前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确实相当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频繁的考核竞赛,沉重的学习任务,满负荷的课余安排等,造成了不少学生长期精神处于紧张的状态,心情受到压抑,急需得到宣泄。
2、在家长"望子成龙"、老师"盼生成钢"的高期望之下,学生的心理负担日益加重。
因此,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激烈竞争,特别是达不到满意效果的时候,学生的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挫伤,会产生焦虑不安,忧心重重的感觉。
3、班上的后进生,由于在学习、行为等方面表现得不尽人意,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指责,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
上述这些不良的心理,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纵观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发育正常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而作为心理健康的少年儿童应该是朝气蓬勃,在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体验方面占优势。
论文:分析导师的班级管理
论文:分析导师的班级管理简介本论文旨在分析导师在班级管理方面的角色和责任,并探讨如何有效地管理一个班级以促进学生的研究和发展。
导师在教育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需求。
因此,了解导师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对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导师的角色与责任导师在班级管理中扮演多重角色,包括教师、指导者和监督者。
他们的责任是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导师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学术指导:导师应该在学术方面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制定研究计划,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材料。
2. 个人关怀:导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关注他们的个人需求和困难,并提供心理和情绪上的支持。
3. 班级管理:导师应该管理班级的研究氛围和秩序,确保学生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中研究和交流。
4. 进步监督:导师应该监督学生的研究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为了有效地管理一个班级,导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设立清晰的规则和期望:导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规则和纪律,明确期望和要求。
2. 定期沟通:导师应该与学生和家长定期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并及时解决问题。
3. 多元化的研究方式:导师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4. 鼓励合作和互动:导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促进彼此之间的研究和成长。
5. 提供个性化支持:导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结论导师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角色不仅限于教学,还包括个人关怀、班级管理和学术指导等方面。
通过采取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导师能够创建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促进学生的研究和发展。
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导师的培训和支持,以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效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
浅析新时期班导师工作
还 不 深 。 比如 面 对 社会 上 的各 种 腐 败 现 象 和 多 样 化 思 潮 , 有 一 些 大 学 生 会 表 现 出 一 定 程 度 的信 仰 危 机 , 也 有 一 些 大 学 生 会 因 为 市 场 竞 争 和就 业 压 力 感 到畏 惧 和 恐 慌 。 ¨ 2 他 们 中的 许 多人 还 缺乏 正确的人生和社会 知识 , 人 生 观 尚处 于 一 种 思 考 、 探 索 的 过程 中, 总体 上 讲 还不 十分 稳 定 。 所 以, 他 们 往 往 在 追 求 理想 的 过程 中 , 容 易脱 离 现 实 , 陷入空想 , 在认识 生活的过程 中 , 容 易 固执 已见 , 陷入 偏 激 。 班导 师 是 学 生 思 想 困惑 心 理 困 扰 的疏 导 者 。从 中学 到 大 学 是 一 个 很 大 的跨 度 , 许 多学 生 由 于一 时不 能 适 应 大 学 的 生 活 而
个管理 者 . “ 辅 导员 ” 给人 的感 觉 更 多 地 是 学 生 思 想 教 育 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 者 。而 当代 大 学 生 需 要 的 不 仅 是 一 个 单 纯 的 管 理 者 或 单 纯
的 思 想 教 育 工 作 者 ,更 需 要 地 是 全 方 位 的指 导 者 。面 对 新 世
问题 ; ④人生观 的不稳定性 。大学生尽管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
在 思 想 认 识 上 产 生 种 种 困 惑 以及 心 理 上 的焦 虑 和 不 安 的情 况
纪 的 严 峻 挑 战 ,要 想 实 现 高 校 跨 越 式 发 展 ,必 须 及 时 更 新 办 学理念 , 提 升学校 的核心竞 争力 , 牢 牢把握 以学生 为根本 、 以 教学 为 中心 、 以教 师 为 主 导 、 以质 量 为 生 命 、 以市场 为导 向 、 以地 方 为 依 托 的 办 学 思 路 , 主动求变 , 探 索 新 的教 育模 式 。口 因此 ,班 导 师 在 新 的形 势 下 应 运 而 生 , 它 有 着 距 离 近 、 易 交
高职院校"班导师"工作探析——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新 时期 高 职 院校 班导 师 应具 备 的素 质 的育人精 神 。这 些对 做好 班导 师工 作起 着至 关重要
的 作 用 ,对 学 生 优 良品 质 的 形 成 有 着 积 极 的 导 向作 用和促进作用 。第三 ,班导师要有得体 的言行和崇高
要有 良好 的师表 作 风和严 谨 的科学 态度 及诲 人不倦
◇ 职EO C RR A 论I R H。 教坛 E
职 时 业 空
高 职 院 校 “ 导 师 ’ 作 探 析 班 ’工
— —
2 年2 0 1 1 月 0
以 中山职 业技 术 学院 为例
冷 令 王 琳
中山 5 8 0 ) 2 4 3 中山 5 8 0 2 4 4;2. 中山 市 中等专 业学 校 ,广 东
通 词 汇 在 计 算 机 领 域 中 的 一 种 专业 意 义 。如 单 词 b s u ,在普 通英 语 中有 “ 共 汽 车 ” 的 含 义 ,而 在 计 公 算 机 英 语 中更 重 要 的 一 个 意 义 是 “ 线 ” 总 ,而 总 线 正 如公 共 汽车一样 负责 传输计 算机 中的各种 信息和 数
班导 师指 导制 是指 为班级 配备 指导 教师 ( 简称 “ 班导师 ” )的一种制度 ,是我 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 重要配套措施 ,是触发学生的天赋与特长 ,加强师生 交流 ,促 进教 学相 长 的有效途 径 。面对 新 时期 的要
收稿 日期:2 1 .00 0 0 1 .8
的道 德情 操 。这些不仅是班导师 自身做人必需 ,而且 也是 无时 不对 学生 产生 潜移 默化 的 影响 的因素 。班
(. 1 中山职 业技 术学 院 ,广东
摘 要 :为 实现培 养具有 创 新精 神和 实 践 能力 的 求 ,高 职 院校 的班导 师应 该具 备 良好 的思想 品德 素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的教 育 目标 ,根据 国务院 、教育部 质 、业务 素质 、创新 素质 、综合素质 等 。 等一 系列文 件精 神 ,并结合 中 山职 业技 术 学院实 际 1 班 导 师 要 具 备 较 高 的 政 治 素 质 和 良好 的 职 业 . 工作情况 ,阐述 了 “ 班导师”工 作的合理性和重要性, 道 德 素 质 并从 教 学和 管 理 两 个 方 面 探 讨 了如 何 加 强和 改进 要做好班导师 的工作 ,首先要具备 热爱祖 国、热 “ 导师”工作 。 班 爱人 民、热爱社 会主义教 育事业 的政 治素质 。其次 , 关 键 词 :职 业 学 院 ; 班 导 师 ;教 学 和 管 理 班 导师要具 备 良好 的职业道德 和高度 的工作责任感 ,
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概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
这一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成长和发展。
小学班主任应该尽力让每个学生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班集体的温暖,促使他们的心理状态更加健康。
班主任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一切工作中,对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及时疏导。
同时班主任也要引导学生利用心理健康知识剖析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促使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一、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阶段,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小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困扰。
首先,小学生存在厌学心理。
由于很多学校秉持“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主要根据学生的成绩评价学生,学生面对学习的压力非常大,再加上教师和父母过高的期望,导致他们心理负担过重,长期下去会导致学生形成厌学心理。
他们缺乏有效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效率。
其次,小学生存在孤僻心理。
有些小学生受到特殊成长环境的影响,他们不会与其他同学相处和交流。
这种孤僻的心理使其对其他学生和教师存在戒备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再次,小学生存在自卑心理。
有些学生成绩不好,导致他们性格软弱,自卑心理严重,甚至缺乏学习和生活的勇气。
最后,小学生经常会有较大的情绪波动。
小学生心理不成熟,他们容易出现低落情绪,同时也容易出现心烦易怒的情绪,但是他们却无法找出自己情绪变化的原因。
这一心理状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让他们不顾后果做出过激行为。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策略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会造成影响,班主任需要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策略解决问题。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放松心灵。
小学班主任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陶冶情操,促使其心灵得到净化。
班主任心理问题浅析
班主任心理问题浅析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导向作用。
因此,班主任的心理问题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直接的危害。
可喜的是当前班主任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表现1、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心理问题。
对班主任工作缺乏热情,不负责任,消极对待,把班主任工作当作负担。
缺乏爱心和耐心,对学生冷淡,常常埋怨学生素质差,动不动批评或处罚学生,夸大学生的问题,处理学生问题的方法简单粗暴。
常感到疲惫、焦虑、烦躁,或者易怒、敏感。
个人成就感低,从工作中体验不到积极的情绪。
2、师生关系方面的心理问题。
师生关系不融洽,师生很少互动。
很少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经常对学生发脾气,责怪学生,把学生当出气筒。
或者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为退缩,回避学生,与学生在一起就厌烦等。
3、人格特征方面的心理问题。
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目中无人、虚荣心强。
情绪波动大,反复无常,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不统一。
心胸狭窄、意志脆弱、过于争强好胜、自我封闭等。
二、班主任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1、班主任的压力。
心理问题与心理压力关系密切。
心理压力导致焦虑、挫折等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导致心理问题。
班主任所体验到的压力比一般的课任老师要大。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不但要组织安排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要对学生进行教育、监管、协调等,工作量大、繁琐而且不确定性也很大。
而且学生的个性及背景差别大,学生管理中常常有理不清的事务存在。
这样必然会给班主任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2、班主任的工作态度。
工作态度主要包括工作满意度、动机、积极性等。
工作满意度常常与工资、工作条件、工作地位与安全、人际关系等有关。
在绝大多数的学校班主任是课任教师兼任的,并不作为独立的岗位存在。
班主任工作的付出与其所得在报酬中很难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许多班主任并不乐意担任这项工作,常常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担任班主任的。
此外,由于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班主任很难在班主任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和接纳感,成长与自尊的需要也很难得到满足,造成班主任工作缺乏吸引力,致使许多班主任的积极性难以提高。
(班级管理论文)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指导与调节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指导与调节摘要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层组织,班主任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实施对全班学生的教育工作。
加强班级管理,则是班主任这项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形成具有崇高的统一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集体舆论、自觉的纪律和优秀的传统的集体,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若能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事件、信息等管理要素,加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就能协调步伐,从而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关键词: 班级管理心理辅导心理调节一、要加强心理沟通,求得学生在心理上的认同在班级管理理活动中,经常出现学校和教师对班级提出的要求与同学心理有差距,班主任要从全局出发,及时沟通,纠正学生心理上的偏差,使学生的心理趋向与群体目标保持一致。
如学生对学校分配的任课教师有看法,班主任就要及时协调、沟通。
94年学校安排了一位老教师来任教本班的语文课,一段时间后,学生纷纷来我处反映该老师上课节奏慢、音调低、不善于课堂管理等,要求学校撤换其他教师来任教。
我了解到一方面学生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但过于偏激,另一方面现实情况是学校不可能就此撤换一位勤恳工作多年的老教师。
我当机立断决定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和协调,一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表示理解,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该教师的光辉历程及教学长处,提到该教师有多篇论文、论著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特别提到该教师曾为名曲“二泉映月”填词并在全国范围内播放,学生听了渐生对该老师的崇敬之心,仰慕之意。
加之该老师主动找学生谈心,慢慢地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接近了,感情加深了,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配合也默契了。
由此可见加强心理沟通以求得学生的心理认同,融洽师生关系,从而可以达到培养健康、和谐的班集体心理氛围的目的,使每个成员都感到生活集体中的满足感和责任感。
班导师工作探析
班导师工作探析班导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班导师要帮助学生努力调整好心理状态,引导他们迈好进入社会的关键一步,从而培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从4个方面阐述了班导师的工作,以其抛砖引玉之效。
标签:班导师;心理变化与教育;生活环境的变化与教育;学习环境的变化与教育;职业规划班导师在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对于刚刚跨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由于环境的变化,其心理上会产生许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出现后,如果班导师老师不能给予及时的重视和指导,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外在行为的过失,形成过错行为频繁发生的一个潜在的内部因素。
因此,对处在人生转折时期的高职院校的新生而言。
班导师必须充分认识这些新的心理特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对症下药,努力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迈好进入社会的关键一步,从而培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1 新环境中的心理变化与教育新的环境里学生表现出的心理变化可称为形形色色。
学生跨入新的环境,人生地不熟,很容易出现的就是留恋家乡,思念亲人。
他们从依赖家庭生活突然转变为独立地过集体生活,由于缺乏艰苦的锻炼而导致了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均较差,并会不同程度的产生不安、苦闷等心理现象;开始与陌生人朝夕相处,免不了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影响情绪,有的甚至影响理智.行为偏激(如大打出手),而且还容易形成品德不良等问题。
他们在确定“新的群体”过程中,由于不成熟的交往,导致了互相之间的矛盾激化。
这些问题一旦出现,班导师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从心理上帮助教育他们正确对待,正确处理,进而引导他们积极健康的成长。
首先,积极开展爱校、爱班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
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利用各种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体会集体的温暖和师生的友情。
这样即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又能缓解想家的情绪,让他们感到生活丰富多彩。
其次,坚持正面教育。
用摆事实讲道理及“换位思考”的方法教育、帮助学生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情绪上的偏激性。
班级导师心理健康工作总结
班级导师心理健康工作总结1. 工作目标本次心理健康工作的目标是提高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并充分发挥潜力。
2. 工作内容2.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撰写心理健康教育手册,并发放给学生和家长;- 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提供学生咨询和辅导服务。
2.2 开展心理活动- 组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心理成长经历;- 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安排心理健康俱乐部活动,提供学生交流与支持的平台。
2.3 关注重点学生- 针对需要特殊关注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组织家访,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召开班级学生座谈会,了解并解决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问题。
3. 工作效果通过我们的努力,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学生的自信心增强,积极参与课堂和社交活动;- 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得到改善,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挫折;- 学生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相互支持和理解。
4. 工作总结在开展心理健康工作过程中,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成长计划;- 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改进工作内容和方式;- 积极与家长、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士合作,形成多方面的支持系统。
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全面、专业的支持和服务。
同时,我们也会不断研究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5. 致谢特别感谢学校、家长和同事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正是有了你们的支持,我们才能取得这样的成效。
> 注:以上为班级导师心理健康工作总结的简要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扩充和编辑。
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探索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探索2023年,当教育正在快速转型,未来的教育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也变得越发重要。
在过去,很多班主任认为他们的工作只是管好学生,让他们成绩好、乖巧,就像是一个“监工“,但现在公众对班主任的要求增加了很多,更强调班主任的心理疏导能力以及教育理念。
班主任要与时俱进,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加大力度。
尤其现在,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学校和老师作为孩子成长的伴侣和引导者,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升孩子的情感层面,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班主任应当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教师的成长,首先需要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合理引导孩子的发展。
在教育孩子心理健康方面,班主任需要有更为多样的教育方式,注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将学习作为工具,让孩子主动学习,产生兴趣,发挥自己的优势,将孩子塑造成为学习主人的思想观念是很重要的。
其次,班主任应当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例如对常见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案和心理疾病的了解。
这可以帮助班主任的教育引导更加全面化,更加适合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孩子。
对于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适应力问题,了解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都是不可或缺的。
然后,应当建立更加紧密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班主任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发现问题,适时疏导,让学生更加自信、开朗。
另外,班主任应当采用一些新的教育工具,例如多媒体教学、教学游戏等,通过这些新的教育手法,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这些工具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理解和实践,从而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最后,班主任应当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创造一个健康、合作、和睦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应该重视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扮演着医生的角色,让学生们在班上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味道。
初二教授教化班主任工作总结:心态调整与探索
初二教授教化班主任工作总结:心态调整与探索2023年,初二教授教化班主任的工作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探索工作的方式,取得了一些进展。
在这里,我想总结一下我在这段时间内做的一些工作和思考,分享给大家。
首先,心态调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班主任,我们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问题和家长反馈,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被外界的因素所左右,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这里,我想分享几点我在工作中调整心态的经验。
第一,保持耐心。
很多时候,学生和家长的问题可能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解决,需要我们耐心倾听,细心分析,不断引导。
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种包容、理解和关怀的态度,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和信任。
第二,坚持平衡。
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在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之间保持平衡,不过度倾向某一方,做到客观、公正、中立。
在处理矛盾和纠纷时,要站在大局出发,不断协调各方利益,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公平和合理。
第三,保持希望。
学生在成长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我们作为班主任要保持对他们的信心和鼓励,要相信他们有无限可能,能够做出好的成绩和表现。
不管学生有多么困难和挑战,我们一定要保持希望,用温暖的话语和坚定的态度支持他们,让他们在学校里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归属感。
除了心态调整,我在工作中还探索了很多新的方式和方法,力求更好地完成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
在这里,我想特别说几点。
第一,注重创新。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探索各种教育工具和技术,注重实践和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注重团队建设和沟通合作,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第二,重视人性化。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理解,我们要注重人性化管理,不断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帮助。
针对大学生心理浅谈班导师的主要工作
针对大学生心理浅谈班导师的主要工作作者:欧晓霞王崇阙丽华来源:《新一代》2010年第08期摘要:班导师工作在本科生成才教育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针对大学四年分析了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行为表现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论述了班导师面对这些问题时的主要工作。
关键词:班导师;心理;工作探索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101-02当今的世界正处于一个变革深刻、思想多元、竞争激烈的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要如何应对校内的学习、生活、恋爱、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如何面对校外复杂的社会及其关系?如何对自己定位?在考虑这些问题时,他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困难和不顺心的事情;在遇到挫折时,他们就如在一个四面黑暗的冰窖里不知如何是好。
此时,班导师是最好的向导者。
从管理学框架进行分析,班导师制度具有其特定的涵义:所谓“班”,是指管理对象;“导”,是对管理对象进行授权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师”,是指担任这一岗位的人员的基本素质。
班导师工作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调整好心理,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带动大学生健康成才。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性突破,大学四年的培养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李新学把大学生四年的成长历程比喻成小孩走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老师扶着学生走,老师起保护作用;第二阶段是学生扶着老师走,老师起拐杖作用;第三阶段是学生自己独立走,达到自我管理的状态。
那么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在每个阶段具有怎样的特点,班导师又该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呢?首先,就大一新生而言,他们的主要心理和行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上很容易迷茫。
在刚步入大学时,学生心中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无限的希望,但过了新鲜期,尤其是遇到一些挫折时便难免会急躁。
一个全新的环境,面对的全是陌生人,性格内向的学生会感到自己整天处于无助状态。
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班主任要了解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学习方面: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学习压力大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据调查显示,在某学校被测的686名高中生中,任意一项有轻到中度症状的样本数为144个,占总数的20.99%,有中到重度症状的样本数24个,占总数的3.5%,这表明该校高中学生的心理症状比较严重。
而仅有轻微症状的样本数则为469个,更高达68.37%,说明高中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2.人际交往方面:(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其主要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
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中学最乐意与同龄人在一起,不再满足于老师与父母的教导;同伴是他们的依赖、他们的慰藉和他们的自豪。
3.异性情感方面:青春期情感真挚而又丰富,对异性易产生模糊不清的好感;青春期感情单纯,以为爱是一切;青春期的可塑性强,异性的任何变化都可能给爱慕的情感带来影响。
4.家庭关系方面:开始有独立思考,对父母的管教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渴望与父母沟通,但不知如何沟通;父母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学习和人格。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论文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论文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论文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教育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整体工作规划中,与学校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是时代所需,是教育的必然选择。
而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决定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关键。
可以说,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重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助于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益,有助于促进师生心灵共同成长。
论文关键词: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一、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班主任是学生的导师,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家长,更是学生的朋友。
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最易产生“自己人效应”,学生视班主任为智慧的开发者、思想的引导者、心灵的沟通者、行为的示范者、做人的指导者、情绪的调节者、创新的启迪者。
因此,班主任的有形与无形的影响极易对学生产生“共鸣—兴奋—内化”的效应。
同时,班主任最易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学习状况、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以及其亲子关系。
在学校里,与学生交往最密切、对学生了解最深入的是班主任。
班主任不仅在情感上最接近学生,也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因此更能从情感、认识和行为等方面去影响学生;班主任方便通过观察、直接接触、与家庭教育结合等多种渠道全面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评定、早期干预和长期追踪辅导有重大意义。
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班主任也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和骨干。
二、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基础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既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更有助于人的社会素质,诸如后天逐渐培养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
班导师助理如何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行为问题
班导师助理如何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行为问题班导师助理如何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行为问题作为班导师助理,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尤其是对于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我们需要及时了解和处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班导师助理如何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行为问题。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首先,班导师助理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尤其是有些学生可能会处于心理困境或心理障碍中。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家庭情况、生活方式等方面。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情感、行为和内在动机,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二、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班导师助理还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语和行为,如果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问题的实质并给予及时解决方案。
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孤独症儿童、亲人失踪儿童,或是面临暴力和欺凌的学生等等,我们应特别关注。
如果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及时向学校咨询专业心理教师或心理医生的意见,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增强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班导师助理应帮助他们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方法,例如:练习不要讲话或闭嘴,然后冥想;慢慢呼吸;放松身体肌肉等等。
此外,班导师助理还可以通过话剧、游戏、讲座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
四、帮助学生改善不良行为班导师助理还需要帮助学生改善不良行为。
我们最常见的是有些学生表现为太任性、过于任性、涉嫌抄袭、上网沉迷、欠缺团队合作能力等等。
我们可以通过与学生谈话,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意识和行为修养。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明确规则、加强监管和执法,对违规学生进行惩罚,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总的来说,作为班导师助理,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帮助学生改善不良行为。
班主任心理教育论文
班主任心理教育论文范文一: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 班主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通过近两年的班主任工作,个人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班主任和学生的联系十分密切,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班主任不仅应该了解学生的行为特征,还应该了解其心理需求和发展趋势,与任课教师相比,班主任的辅导具有针对性较强的特征,容易和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联系,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欢,班主任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在适当的时机提出自身的建议和意见,避免在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误会,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最终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赢。
第二,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密切,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家长进行配合,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通过电话和网络等方式,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同时,家长应该尊重班主任的工作,和班主任探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第三,班主任可以和任课教师及时协调,了解学生在学习各个学科时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班主任在不同的学期阶段向任课教师介绍班级情况,任课老师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向班主任反馈,便于班主任掌握情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第四,班主任能够通过自身的工作,提高班级学生之间的凝聚水平,使用群体的约束作用,培养心理环境,通过班级活动,对学生的行为、意志、情感和认知产生影响,一个班级作为集体,应该对学生进行制约,提高学生认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水平和学习水平,避免对人才的成长造成阻碍,提高课堂效率。
2 班主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这样一些案例:学生A初入学时和寝室里面的人关系较好,可军训完了一切都变了,该学生觉得身边人开始排挤他,觉得很孤独。
这种情况在当代大学生的日常心理活动中很有代表性。
站在班主任的角度上,在这种心理辅导上的对策,就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告诉他:首先我们都要学会理性的思考,这是自己出了问题还是身边同学出了问题?要是自己的错那就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不能融入这个集体?很多时候都是不能很好和周围的人进行沟通,在生活里想要寝室的人搞好关系,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导师论文心理变化与教育论文:班导师工作探析摘要:班导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班导师要帮助学生努力调整好心理状态,引导他们迈好进入社会的关键一步,从而培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从4个方面阐述了班导师的工作,以其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
班导师;心理变化与教育;生活环境的变化与教育;学习环境的变化与教育;职业规划
班导师在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对于刚刚跨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由于环境的变化,其心理上会产生许多新的特点,这些特点出现后,如果班导师老师不能给予及时的重视和指导,就有可能导致学生外在行为的过失,形成过错行为频繁发生的一个潜在的内部因素。
因此,对处在人生转折时期的高职院校的新生而言。
班导师必须充分认识这些新的心理特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对症下药,努力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迈好进入社会的关键一步,从而培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1 新环境中的心理变化与教育
新的环境里学生表现出的心理变化可称为形形色色。
学生跨入新的环境,人生地不熟,很容易出现的就是留恋家乡,思念亲人。
他们从依赖家庭生活突然转变为独立地过集体生活,由于缺乏艰苦的锻炼而导致了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均较差,并会不同程度的产生不安、苦
闷等心理现象;开始与陌生人朝夕相处,免不了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影响情绪,有的甚至影响理智.行为偏激(如大打出手),而且还容易形成品德不良等问题。
他们在确定“新的群体”过程中,由于不成熟的交往,导致了互相之间的矛盾激化。
这些问题一旦出现,班导师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从心理上帮助教育他们正确对待,正确处理,进而引导他们积极健康的成长。
首先,积极开展爱校、爱班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
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利用各种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让学生体会集体的温暖和师生的友情。
这样即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又能缓解想家的情绪,让他们感到生活丰富多彩。
其次,坚持正面教育。
用摆事实讲道理及“换位思考”的方法教育、帮助学生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情绪上的偏激性。
行为上的冲动性,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
再次,运用“共生效应”,充分发挥群体作用让新生在集体中成长,在团结互助中提高,并注意寓科学人生观教育于活动中,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既受集体赞同又使个体满意的理想生活。
2 生活环境的变化与教育
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是众星捧月,家长对他们的要求是有求必应,家务劳动从不让他们沾手,有的学生从未洗过自己的衣服、袜子,从未扫过或拖过地。
因此,在他们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活自理能力差,自私,不尊重关心他人,
不爱劳动,不爱护公物,讲吃,讲穿等不良习惯。
当他们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时,这些现象都将表现出来,他们就会感到生活困难,会有焦虑、烦恼、苦闷等心理现象表现出来。
这时就需要班导师以父母的角色出现在他们面前,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关心和爱护。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在宿舍里处处关心爱护学生,尊重理解学生,把学生的饮食起居、吃、穿、住、行、医挂在心上,尤其是学生生病时,应当给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到好像父母就在身边一样。
同时积极配合宿舍管理工作,了解他们的住宿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使学生感觉回到寝室就像回到家里一样,有一种温暖的感受。
其次,提出合理的要求,教育学生按照一定的生活准则进行独立的生活实践,教导他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懂得“从自己做起”。
“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立能力。
3 学习环境的变化与教育
新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都曾经历过一个紧张学习和升学考试的过程。
在进入高职院校后,由于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对专业课的陌生,使学生感到学习上出现了一道可能的“坎”。
因此,大都不能在短时间内确定学习目标,思想上容易形成一个“空档”。
班导师作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告诉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要设法使
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首先,介绍新的教学内容,要求和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目的,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其次,班导师应积极与其他任课老师取得联系,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配合任课老师完成教学工作,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再次,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分析优势和不足、制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找到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对有些信心不足,忧惧羞愧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好一点的成绩,使他们从成功中体验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引导他们把愉快的情感同自己的努力联系起来,使他们产生再努力,再获成功的期望。
4 帮助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让学生定下职业目标,并相应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改变学生临近毕业时才考虑就业的思维定势。
避免学生一直到毕业的时候,就业定位都是模糊的,以至于“临时抱佛脚”导致在职业选择上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
因此,职业规划宜早不宜迟。
首先,确定志向。
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班导师要指导学生为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职业目标。
知道自己大学三年内应
该干什么,如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准备。
其次,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
职业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
班导师要指引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因为只有正确的认识、了解了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
再次,指导学生避免发生一厢情愿地把用人单位当作是配合自己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的工具,喜欢就进去呆着,不喜欢就一走了之。
太过于关注个人发展而忽视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以用人单位是否迎合或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来作为选择用人单位和继续服务用人单位的标准的现象发生。
这种以个人为中心、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的“职业规划”,不是社会发展所倡导的真正的职业规划!真正的职业规划,应是将个人职业目标与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的规划,是在满足用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个人职业目标的规划。
以上是本人对班导师工作的一点浅析,有不到之处望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焦重华.高职生在校期间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