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7628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日期:2014年2月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课时:60课时

一、课程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灵活的计算,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课程内容

三、课程实施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1.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的条件,拓宽数学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如利用三角板、量角器、计算器等工具践行数学学习,还可以利地图、报纸、等进行相应学习内容的学习。

2.挖掘生活资源进行数学学习,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如开展"我当小管家"等数学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巩固前面所学的统计知识,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试着学习理财,合理安排日常开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实施

1、教学方式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并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2、学习方式

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预习、小组合作交流、班级展示、运用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3、实施对策

1.在数与计算方面,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3.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5.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操练、提问及语言行为习惯的培养。

6.注意传授知识与及时评价相结合。特别要注意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及时改进。

四、课程评价

学习目标的制定已经明确了把学生带到哪里,那怎样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呢?最后是如何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策略。

围绕本期学习目标,重点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我们不仅要评价学生个体情况,更注重评价学生对同伴学习的关注、互助的态度。教师善于利用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学习,以此促进资源共享,培养团体意识,增添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过程性评价:

1.口头评价:在日常即对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表现都给予随机评价。如课堂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发言,重视评价语的针对性、指导性、激励性,有教师点评,同伴评价。

2.作业评价:作业实行双项评价,字体+正确率,字体可看出学习态度,整洁干净可看出学习习惯。方式:(优A,优B,良A,良B),红花等。

3.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评价:在班级后面的争星光荣榜中有记录。

4.对于更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及动手实践学习领域评价,如位置与方向、三角形等多采用展示性、表现性评价,不仅有张贴、公示等静态形式,更注重动态形式:设置情境交际,口(笔)算比赛,拼、摆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表现力。

◆阶段性评价:

纸笔测试:随堂检测、单元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将采用百分制,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计算园地、实践操作、实际应用四个板块;另外结合单元内容随时对学生进行计算测试;更注重测后自我总结反思,即自我评价,以此培养自我改进的积极性和方法。

◆学生期末综合素养评价:

从四个方面按照“概念理解、计算、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的数学素养的考察更加客观全面。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略)

随时无条件接受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和学生通过各种有效渠道的任何形式的检查、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