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一教材答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练习(含答案)
1.1.4《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分散系及胶体的性质》1.在京沪高速公路扬州境内高邮段曾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是由于大雾引起的汽车追尾,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A.乳浊液 B.溶液C.胶体 D.悬浊液【解析】雾属于气溶胶。
【答案】 C2.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胶体属于混合物B.一束可见光透过胶体时,出现丁达尔效应C.氢氧化铁胶体不稳定,静置一会儿后就会有沉淀出现D.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淀,因此常用于净水【解析】胶体属较为稳定的分散系,静置不会出现沉淀。
【答案】 C3.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石灰水 B.豆浆C.泥水 D.蔗糖水【解析】Ca(OH)2和蔗糖分散到水中均形成均一、稳定的水溶液;泥水中夹带泥沙,属浊液;豆浆是一种胶体。
【答案】 B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鉴别Al(OH)3胶体(无色)和食盐水,可以不用任何试剂B.鉴别蔗糖水和食盐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C.鉴别粉笔末与水、豆油与水组成的浊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D.鉴别NaCl与CuSO4两种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解析】A项,可在暗室里用光照法鉴别;B项,不能用品尝的方法来鉴别化学药品,且二者都是稳定、均一、透明的无色溶液;C项,静置以后,粉笔末与水的浊液中产生沉淀,豆油与水的浊液分层;D项,NaCl溶液是无色的,CuSO4溶液显蓝色。
【答案】 B5.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解析】食盐、蔗糖溶于水得到溶液,分散质(溶质)粒子分别是Na+、Cl-和蔗糖分子。
泥土加入水中得到悬浊液。
植物油溶于汽油得到溶液。
【答案】 B知识点2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6.下列物质中:①Mg②液态氯化氢③干冰④水⑤BaSO4⑥熔融氢氧化钠⑦稀硫酸⑧冰醋酸⑨乙醇⑩固体氯化钠其中:(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2)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3)能导电的是________。
【答案】(1)②④⑤⑥⑧⑩(2)③⑨(3)①④⑥⑦知识点3 电解质的电离7.(双选)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SO3===Na++SO2-3+H+B .NaHSO 4=====熔融Na ++H ++SO 2-4C .H 2SO 4===2H ++SO 2-4D .KClO 3===K ++ClO -3【解析】 A 项应为NaHSO 3===Na ++HSO -3,B 项应为NaHSO 4=====熔融Na ++HSO -4。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教学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全册教学案目录专题1 第一单元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与转化专题1 第一单元第2课时物质的量专题1 第一单元第3课时物质的聚集状态专题1 第一单元第4课时物质的分散系专题1 第二单元第1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专题1 第二单元第2课时常见物质的检验专题1 第二单元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专题1 第二单元第4课时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专题1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专题2 第一单元第1课时氯气的生产原理及其性质专题2 第一单元第2课时氧化还原反应溴、碘的提取专题2 第二单元第1课时金属钠、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专题2 第二单元第2课时离子反应镁的提取及应用专题3 第一单元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专题3 第一单元第2课时从铝土矿中提取铝专题3 第二单元第1课时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专题3 第二单元第2课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专题3 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专题4 第一单元第1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专题4 第一单元第2课时硫酸的制备和性质专题4 第一单元第3课时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专题4 第二单元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专题4 第二单元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专题4 第二单元第3课时硝酸的性质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课标要求]1.了解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依据物质的组成预测物质的性质。
3.了解研究物质通性的思路和方法。
,1.化学家常根据物质的组成、状态、性能等对物质分类。
2.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单一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3.常见的两种转化关系:①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盐;②氢化物→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
4.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5.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1课本答案
4.完成下列表格
分散系
分散质粒 子大小
主要特征
浊液 >100 nm
不稳定, 不均一
溶液 <1 nm
稳定,均 一
胶体
1~100 nm
较稳定, 均一
举例
泥浆水 饱和NaCl 溶液 豆浆
5.提示: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
下一页
6.世界上有数百万计的老人患老年性 痴呆症。许多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老 年性痴呆症与铝有密切关系。同时还发 现,铝对人体的脑、心、肝、肾的功能 和免疫功能都有损害。因此,世界卫生 组织于1989年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 物而加以控制。提出成年人每天允许铝 摄入量为60 mg。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稀盐酸, 最后一种是稀硝酸。
AgNO3+HCl=AgCl↓+HNO3
下一页
7.区别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方法仅供 参考(只要求学生掌握其中三四种方法即 可)。
(1)密度法:浓硫酸的密度比稀硫酸 大得多,可以测试这两支试管相同体积液 体的重量,重量大的是浓硫酸,重量小的 是稀硫酸(或用密度计进行测试)。
(4)露置法: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稀 硫酸无此特性。分别称取等量的两种硫酸 ,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再称量,质量 明显增加的是浓硫酸,另一种是稀硫酸。
下一页
(5)吸水法: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胆 矾,再分别加入几滴硫酸,晶体溶解且溶液变 蓝的是稀硫酸,若蓝色晶体变白,则加入的酸 是浓硫酸。
(6)钝化法:取已去氧化膜的两块铁片或 铝片,分别放入盛有两种硫酸的试管中。无明 显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硫酸。 (或取已去氧化膜的两块铁片或铝片,分别放 入盛有两种硫酸的试管中片刻,取出后用水洗 净,再分别浸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后如 果有红色物质析出,则原试管所盛的是稀硫酸 ;若无现象,则原试管所盛的是浓硫酸。)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 课后习题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
第2课时物质的转化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过氧化氢、氨水都是纯净物B.石墨和C60都是碳的单质C.磷酸钙属于正盐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过氧化氢都是纯净物,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A错误;石墨和C60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B正确;磷酸钙是磷酸与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得到的盐,属于正盐,C正确;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物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D正确。
2.物质间的转化体现了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变化观念”。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Na2CO3NaOHB.CaCO3CaOC.NaCl NaNO3D.C CuO溶液与Ba(OH)2、Ca(OH)2等溶液反应可以一步生成NaOH;CaCO3 2CO3受热分解生成CaO;Na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可生成NaNO3;C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CuO。
3.某同学要在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
你认为“五连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是( )A.硫酸B.氧气C.二氧化碳D.氧化钙,应填入的物质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C反应,但不能与Fe、稀盐酸反应。
硫酸与铁、氢氧化钠均能反应,与碳不反应,A 错误;氧气与铁和碳均能反应,与NaOH溶液不反应,B错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碳均能反应,与铁和稀盐酸均不反应,C正确;氧化钙与碳不反应,与稀盐酸反应,D错误。
4.下列物质可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或去除水垢的是( )A.盐酸B.氢氧化钠C.醋酸D.氨水,盐酸为强酸、氢氧化钠为强碱、醋酸为弱酸、氨水为弱碱溶液,A正确。
5.有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七种物质,在常温下物质两两间能发生的反应最多有( )A.4个B.5个C.6个D.7个CuO+H2SO4,Fe+H2SO4,Ba(OH)2+H2SO4,Ba(OH)2+K2CO3,K2CO3+H2SO4,NaOH+H2SO4,C 正确。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课时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基础梳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氧酸是指分子组成中不含氧元素的酸,如HCl、CH4等B.根据溶解性的不同,可将碱分为难溶性碱和可溶性碱C.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性氧化物D.有的酸性氧化物都可以与水化合得到相应的酸2.某学生发现实验室中的一瓶无色气体,他想知道是何种气体,经实验测定此瓶气体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常温常压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A.一种化合物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C.两种化合物D.两种单质3.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A.银、干冰、硫酸、烧碱、食盐B.碘酒、冰、盐酸、烧碱、食盐C.氢气、二氧化硫、硝酸、纯碱、硝酸钾D.铜、氧化铜、醋酸、石灰水、氯化铜4.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则①③所属的类别是()A.①单质、③氧化物B.①单质、③含氧化合物C.①化合物、③氧化物D.①化合物、③含氧化合物5.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A.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B.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C.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D.化合、置换、复分解、分解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凡有盐参加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7.对于下列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2FeCl2+Cl2==2FeCl3(化合反应) B.3CO+Fe2O32Fe+3CO2 (置换反应)C.2KClO32KCl+3O2↑(氧化还原反应) D.H2CO3CO2↑+H2O (分解反应)8.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列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其中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1-1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课时学案含答案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一单元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课程目标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认识分类方法对化学学科研究和学习的重要作用。
3.熟悉酸、碱、盐、氧化物等之间的转化关系。
图说考点学业基础——自学·思记·尝试[新知预习]1.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的意义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
分类能使众多复杂的事物高度有序化,通常可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外部特征来进行分类,有助于按物质的类别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质、________物质、________物质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酸――→按组成中是否含氧元素⎩⎪⎨⎪⎧ :盐酸、氢硫酸等 :硫酸、硝酸等碱――→按溶解性⎩⎪⎨⎪⎧________:KOH 、NaOH 等□10 :Cu (OH )2、Fe (OH )3等2.物质的转化(1)转化实例(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 ⅰ.钙及其化合物的转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转化规律反应中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元素转化为金属单质一般需要3.化学反应的分类(1)(2)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特别提醒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课后答案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课后答案【篇一: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专题一练习题及答案解析】p class=txt>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含氧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a.爆鸣气、硫酸铜、硫酸b.水、空气、纯碱c.氧化铁、胆矾、熟石灰d.硝酸、石灰石、烧碱【解析】 a项都不符合题意,b项水不属于含氧酸,纯碱属于盐,c项氧化铁属于氧化物,胆矾属于纯净物。
【答案】 d2.(2008年广东化学)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解析】②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水煤气是由炽热的煤与水蒸气,反应制得的co和h2的混合物,因为煤为不可再生能源,所以水煤气也为不可再生能源,错误;③冰为固态水,干冰为固态co2,两者均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正确;⑤盐酸和食醋不是化合物,而是混合物,错误;⑥纯碱为na2co3,不是碱而是盐,错误;⑦豆浆和雾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均属于胶体,正确。
答案为d项。
【答案】 d3.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为:①ba(no3)2;②kcl;③naoh;④cuso4;⑤na2so4。
如果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包括试纸),用最简便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则在下列的鉴别顺序中,最合理的是( )a.④③①⑤②b.①④③⑤②c.①⑤③④②d.③④①⑤②【答案】 a4.(2009年石家庄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进行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进行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进行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解析】 a项蒸发操作时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是错误的,应该利用余热蒸干;d项萃取剂的密度不一定比水大,只要符合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且萃取剂与水的密度有差别即可。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教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3.1.3 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实质 1.基本概念和实质 (1)基本概念:
得到
偏向
失去
偏离
氧化 还原
(2)实质:电子的转移(即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 (3)特征: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2.反应中概念间的关系
答案:D
4.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Fe+CuSO4===FeSO4+Cu B.AgNO3+NaCl===AgCl↓+NaNO3 C.Fe2O3+3CO=高==温==2Fe+3CO2 D.MgCl2(熔融)=电==解==Mg+Cl2↑
答案:C
技能素养 提升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
[即时性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氧元素参加。( × ) (2)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只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高,而无元素化合 价的降低。( × ) (4)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得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失电子的原子被 还原。( × ) (5)当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 (6)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 ) (7)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 ) (8)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一定是还原剂。( × )
②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③结论: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原子间有电子的
得失 。
(2)有电子对偏移的反应:H2+Cl2=点==燃==2HCl ① 氯 元 素 化 合 价 __降__低___ , 共 用 电 子 对 __偏__向___ 氯 原 子 , 发 生 ____还__原___反应。 ②氢元素化合价____升__高____,共用电子对___偏__离_____氢原子,发 生____氧__化____反应。 ③结论: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原子间有电子对的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1章末课时学案含答案
专题1 章末微专题一分类思想的应用分类思想在化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研究学习物质类别、特点、性质、反应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手段。
1.判断或预测物质的性质例如锌和铁都是金属单质,已知它们均能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与某些酸反应、与某些盐反应等,又知铝也是金属单质,则铝也应具有锌、铁等金属单质的一般性质。
2.寻找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物质例如在①磷酸(H3PO4)、②氢氧化镁[Mg(OH)2]、③氧化钙(CaO)、④氯气(Cl2)、⑤氢溴酸(HBr)等物质中,具有酸的通性的是①⑤。
3.对物质进行鉴别例如选择化学试剂鉴别稀硫酸、稀盐酸、NaOH溶液、BaCl2溶液、KNO3溶液、Ca(OH)2[微训练一]1.化学反应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也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有下列一组反应:2CO①CO2+C高温====②Cu2(OH)2CO3≜2CuO+H2O+CO2↑③2NaOH+Cl2===NaCl+NaClO+H2O2CO2④2CO+O2点燃====⑤3Fe+4H2O(g) ≜Fe3O4+4H2⑥CuO+CO≜Cu+CO22N2+6H2O⑦4NH3+3O2(纯)点燃====2H2↑+O2↑⑧2H2O通电====⑨CO2+H2O===H2CO3(1)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
(2)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反应中,不属于四大反应类型的是__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2SO4、BaCl2、Na2CO3、NaCl、NaOH的性质,对于如何研究,他们设计了两种研究方案:方案Ⅰ: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方案Ⅱ:将它们按照钠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江苏省高中化学 参考答案 苏教版必修1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一讲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1。
B2。
B3。
B 4. D 5. D 6. A7。
D 8。
B9。
A10。
A11. A12. A13. D14. B15. D16. A17. B18. C19. A20。
C第二讲物质的量1. A2。
C 3. A4。
D 5. B 6. C7。
C 8。
A9. C10。
D11。
C12。
A13。
B第三讲离子反应1. C2. B3。
B 4. A 5. A 6. D7. D8。
D9. C10. C11。
D12。
D13. D14。
C 15。
B16。
B17. A18. B19。
(1)不一定,因为碳酸银、硫酸银都是沉淀(2) NH错误!0。
8mol·L-1(3) BaCO3、BaSO4BaSO4的物质的量为错误!=0。
02 molBaCO3的物质的量为错误!=0.04 mol,则CO错误!:0。
04 mol SO错误!:0.02 mol(4)A第四讲氧化还原反应1. B2. C3. D4。
A 5. C 6. A7. C8. D9. D10。
B11. D第五讲钠及其化合物1。
B2。
D3。
C4。
C 5. D6. D7。
D8。
(1) ①过滤②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该晶体中含有氯离子③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2) ①不能②HCO-3、H2CO3(3)n(NaHCO3)=错误!=0.125 molNaHCO3最终完全转变成NaCl,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等于NaHCO3的物质的量n(HCl)剩余=n(HCl)总-n(NaHCO3)=0.1 L×2 mol·L-1-0.125 mol=0。
075 molc(HCl)剩余=错误!=0。
75 mol·L-1第六讲铝及其化合物1。
A 2. A3。
B 4. C 5. A 6. D7。
(1)Na Cl2(2) 2Al+2NaOH+2H2O===2NaAlO2+3H2↑2FeCl2+Cl2===2FeCl3 FeCl3+3NaOH===Fe(OH)3↓+3NaCl8. (1) NaOH NH3NaCl(2)2Al+2H2O+2OH-===2AlO错误!+3H2↑(3)H2+Cl2错误!2HCl(4) 取样,加入碱,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变蓝色,说明存在NH错误!9. (1) Al Al2O3Fe(OH)3(2) Al2O3+2OH-===2AlO错误!+H2O4Fe(OH)2+O2+2H2O===4Fe(OH)3第七讲铁及其化合物1。
新教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课后练习题,含解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全册课时练习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 - 2 -1、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 - 2 -2、物质的量 ................................................................................................................... - 9 -3、气体摩尔体积.......................................................................................................... - 17 -4、分散系及其分类...................................................................................................... - 26 -5、电解质溶液.............................................................................................................. - 33 -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 39 -1、化学实验安全过滤与结晶.................................................................................. - 39 -2、蒸馏和萃取.............................................................................................................. - 45 -3、物质的量 ................................................................................................................. - 50 -4、物质的检验.............................................................................................................. - 52 -5、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 - 57 -6、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 65 - 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 71 -1、氯气的发现与制备.................................................................................................. - 71 -2、氯气的性质及应用.................................................................................................. - 76 -3、氧化还原反应.......................................................................................................... - 81 -4、钠的性质与制备...................................................................................................... - 88 -5、碳酸钠碳酸氢钠.................................................................................................. - 95 -6、离子反应 ............................................................................................................... - 103 -7、粗盐提纯从海水中提取镁................................................................................ - 110 -8、从海水中提取溴、从海带中提取碘.................................................................... - 116 - 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 - 122 -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 122 -2、硫酸的制备与性质................................................................................................ - 129 -3、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 - 135 -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 141 -5、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 148 -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 153 -1、元素周期律............................................................................................................ - 153 -2、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 161 -3、离子键 ................................................................................................................... - 167 -4、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 173 -5、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 - 179 -6、不同类型晶体........................................................................................................ - 185 -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1、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1.有关物质的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能有一种分类标准B.可能有多种分类标准C.分类标准不同,物质所属类别不同D.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的物质也可以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2.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A.NaHCO3 B.Cu2(OH)2CO3C.NaCl D.Na2CO33.下列物质中,是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用排空气法收集的二氧化碳C.天然气D.没有被污染的空气4.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5.KOH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于漂洗的洗涤剂。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同步练习目录第一讲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1)第二讲物质的量 (5)第三讲离子反应 (8)第四讲氧化还原反应 (12)第五讲钠及其化合物 (15)第六讲铝及其化合物 (19)第七讲铁及其化合物 (22)第八讲硅及其化合物 (25)第九讲氯及其化合物 (29)第十讲硫及其化合物 (33)第十一讲氮及其化合物 (36)第十二讲常见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40)第十三讲常见仪器与操作 (48)第十四讲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53)第十五讲有关物质的量的综合计算 (56)第十六讲实验设计和评价 (60)第十七讲原子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表 (72)第十八讲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律 (74)第十九讲化学键 (77)第二十讲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79)第二十一讲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 (82)第二十二讲甲烷、乙烯、苯 (85)第二十三讲乙醇、乙酸 (88)第二十四讲糖类、油脂、蛋白质 (91)第二十五讲高分子材料、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 (94)第二十六讲基本营养物质 (97)第二十七讲微量元素、维生素 (101)第二十八讲食品添加剂、药物与健康 (106)第二十九讲金属材料 (110)第三十讲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 (113)第三十一讲化学与环境保护 (116)第一讲 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1. (2018届宿迁市第一次模拟测试)用一束光通过淀粉溶液时,产生丁达尔现象,说明淀粉溶液属于( )A. 溶液B. 胶体C. 悬浊液D. 乳浊液2. (2018届南京市模拟测试)区分胶体和溶液的常用方法是( )A. 观察颜色B. 一束光照射C. 静置D. 过滤3. (2018届徐州市第一次模拟测试)纯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
纯碱属于( )A. 碱B. 盐C. 氧化物D. 有机物4. (2018届苏州市第一次模拟测试)硫酸铵是一种化肥,它属于( )A. 氧化物B. 酸C. 碱D. 盐5. (2018届扬州市第一次模拟测试)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激光晶体[氟代硼铍酸钾(KBe 2BO 3F 2)]这种战略性材料的国家,氟代硼铍酸钾(KBe 2BO 3F 2)属于( )A. 氧化物B. 有机物C. 酸D. 盐6. (2018届扬州市第一次模拟测试)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冰雪消融B. 食物腐败C. 钻木取火D. 蜡炬成灰7. (2018届盐城市模拟测试)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油脂酸败B. 石油裂解C. 钢铁生锈D. 干冰升华8. (2018届无锡市第一次模拟测试)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B. 酒精挥发C. 牛奶变酸D. 石油裂解9. (2018届宿迁市第一次模拟测试)工业生产高纯硅涉及的化学方程之一为SiO 2+2C=====高温Si +2CO↑,该反应属于( )A. 置换反应B. 分解反应C. 化合反应D. 复分解反应10. (2018届苏州市第一次模拟测试)工业上可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反应制备金属钾,其化学方程式为Na +KCl===NaCl +K↑。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2章末课时学案含答案
专题2 章末微专题一物质分离和提纯的重要方法1.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上沿低于漏斗边缘;②液面低于滤纸上沿;三靠:①倾倒液体的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③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特别提醒(1)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应重新制作过滤器,再过滤一遍。
(2)洗涤沉淀的方法向过滤器里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水面浸没沉淀物,待水自然流尽后,再加水洗涤,连续几次,直至沉淀物洗净为止。
2.蒸发的注意事项①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②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以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③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3.蒸馏装置的改进如果不需控制温度,也可用如图装置,如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微训练一]1A.过滤B.分液C.蒸发D.蒸馏2.自然界中的物质绝大多数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为了便于研究和利用,常需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
下列A、B、C、D是中学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装置。
Ⅰ.请根据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原理,回答在下列实验中需要使用哪种装置。
将A、B、C、D填入适当的空格中。
(1)碳酸钙悬浊液中分离出碳酸钙________;(2)氯化钠溶液中分离出氯化钠________;(3)分离植物油和水________;(4)分离酒精和水________;(5)氯化钠溶液中分离出水________。
Ⅱ.碘水中提取碘单质的方法如下:(1)萃取分液①下列可作为碘水中提取碘单质萃取剂的有________。
A.酒精B.苯②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先________。
③查资料得知:ρ(H2O)>ρ(苯)>ρ(酒精),若用①中所选萃取剂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分液时,水层应由分液漏斗的________端口放出(填“上”或“下”,下同),有机层应由分液漏斗的________端口放出。
(2)蒸馏①冷凝装置中冷凝水应该________口进(填“上”或“下”)。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1.D 2.B 3.B 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 第一章复习题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
(标况下) (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 ) (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 (2)0.28mol/L 8.9.1.42 g ,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1.②⑧ ①④ ⑤ ⑥ ⑦⑩ ⑨ 2.树状分类法 略 5. 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主要特征举例铁 粉 过 滤F e 、C uF e S O 4溶液稀硫酸过 滤F e S O 4溶液蒸发结晶6.BD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 H+ 阴离子 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 (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 (4) 不反应。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 课后习题 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第3课时氧化还原反应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复分解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分解反应有的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有的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所以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化合反应有的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有的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所以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O2+2NaOH Na2CO3+H2OB.HCl+NaOH NaCl+H2OC.Cl2+2NaOH NaCl+NaClO+H2OD.NH4Cl+NaOH NH3·H2O+NaCl解析反应CO2+2NaOH Na2CO3+H2O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选;反应HCl+NaOH NaCl+H2O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不选;反应Cl2+2NaOH NaCl+NaClO+H2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符合题目要求;反应NH4Cl+NaOH NH3·H2O+NaCl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选。
3.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O+NO2+2NaOH2NaNO2+H2OB.NH3+HCl NH4ClC.Br2+2KI I2+2KBrD.2H2O22H2O+O2↑解析在NO+NO2+2NaOH2NaNO2+H2O反应中,反应前后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A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NH3+HCl NH4Cl反应中,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B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符合题意;Br2+2KI I2+2KBr属于置换反应,反应前后Br、I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不符合题意;2H2O22H2O+O2↑属于分解反应,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教材苏教版必修第一册:5.2.1 离子键
4.电子式 在□ 19_元__素__符__号_周围用“□ 20____·____”或“□ 21___×_____”来表示原 子、离子的最外层电子,以简明地表示原子、 离子的最外层电子的排
布,这种式子称为电子式。
、
、
,C 错,
E、H 正确;NH4Cl 的电子式应为 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时,应注意正确的相邻关系,如 错。
【答案】 EFH
,D 错;NaH 是 ,F 正确;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书写
,G
[提升 2] 判断下列用电子式表示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是否 正确?若错误,请说明理由。
解析:(1)A 项,离子键是指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包括引力和 斥力;B 项,离子键形成的只能是离子化合物;C 项,离子化合物在熔融 状态或水溶液里才能导电;离子化合物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如 NaOH,D 错误。(2)Na 是金属单质;HCl、H2O 分子中均无易失电子的原子,不是 离子化合物;Ca 是活泼金属,Cl 是活泼非金属,两种原子分别失、得电 子形成 Ca2+、Cl-,故 CaCl2 是离子化合物。
电子式可用来表示原子、离子、离子化合物的组成。如:
原子:Na 电子式□ 22___N__a_·__; Cl 电子式□ 23________;
离子:Na+ 电子式2□4__N__a+____; Cl- 电子式□ 25________;
离子化合物:NaCl 电子式2□6________。
[即时性自测]
答案:(1)B (2)A
[关键能力]
1.离子键的三个“一定”和两个“不一定” (1)三个“一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 (2)两个“不一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 NH4Cl、NH4NO3 等。 ②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 AlCl3。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教材答案
非金属单质:氧气 金属单质:铜 碱:氢氧化钾 盐:碳酸氢钠 有机化合物:蔗糖、酒精 (2)氢氧化钾、碳酸氢钠 蔗糖、酒精 解析:(1)根 据 物 质 的 组 成 对 这 些 物 质 进 行 分 类;(2)空 气、氧气、食盐水和铜不是化合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 不是非电解质。 2.(1)Al(OH)3+3HCl AlCl3+3H2O
m(K2SO4)=0.3mol×174g·mol-1 =52.2g,
m(ZnCl2)=0.1mol×136g·mol-1 =13.6g。
ÓÉ Foxit PDF Editor ±à¼-
°æȨËùÓÐ (c) by Foxit Software Company, 2004 ½öÓÃÓÚÆÀ¹À¡£
子数 =质子数 -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A-N-2。
3.2 2 解析:根据 1个质子带 1个单位的正电荷和质量数 =
质子数 +中子数可推断,α粒子含有 2个质子,2个中子。 4.(1)3种 (2)3.01×1024 3.01×1024 3.01×1024
解析:(1)可组成11H216O、2 1H216O、1 1H2 1H16O共 3种水分子。 (2)水分子的化学式为2H216O,其中 M=20g·mol-1, n(2H216O)=201g0·.0mogl-1 =0.5mol。 所 以,质 子 数 =
△
(2)NH4HCO3 NH3↑ +CO2↑ +H2O (3)Zn+H2SO4(稀) ZnSO4+H2↑
点燃
(4)CH4+2O2 CO2+2H2O (5)CaO+H2O Ca(OH)2 (5) (2) (3) (1) (3)、(4) 解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种类多少,可将化学 反应分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根据反应中是否有化合价 的升降,可将 化 学 反 应 分 成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和 非 氧 化 还 原 反应。 3. 物质 分子数 质量 /g物质的量 /mol摩尔质量 /g·mol-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ÓÉ Foxit PDF Editor ±à¼°æȨËùÓÐ (c) by Foxit Software Company, 2004 ½öÓÃÓÚÆÀ¹À¡£
练习与实践( P ) 3 4 1 . 原子 C C l O 质子数( Z ) 中子数( N ) 质量数( A ) 6 1 7 8
ÓÉ Foxit PDF Editor ±à¼°æȨËùÓÐ (c) by Foxit Software Company, 2004 ½öÓÃÓÚÆÀ¹À¡£
练习与实践( P ) 1 6 1 . ( 1 ) 混合物: 空气、 食盐水 非金属单质: 氧气 金属单质: 铜 碱: 氢氧化钾 盐: 碳酸氢钠 有机化合物: 蔗糖、 酒精 ( 2 ) 氢氧化钾、 碳酸氢钠 蔗糖、 酒精 解析: ( 1 ) 根据物质的组成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 ( 2 ) 空 气、 氧气、 食盐水和铜不是化合物, 所以既不是电解质, 也 不是非电解质。 3 H O 3 H C l l C l 2 . ( 1 ) A l ( O H ) A 3+ 3+ 2 C O H H C O H O ( 2 ) N H ↑+ ↑+ N 4 3 3 2 2 ( 3 ) Z n + H S O ( 稀 ) Z n S O + H ↑ 2 4 4 2 2 O O 2 H O ( 4 ) C H C 4+ 2 2+ 2 ( 5 ) C a O+ H O C a ( O H ) 2 2 ( 5 ) ( 2 ) ( 3 ) ( 1 ) ( 3 ) 、 ( 4 ) 解析: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种类多少, 可将化学 反应分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根据反应中是否有化合价 的升降, 可将化学反应分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 反应。 3 . 物质 - 1 分子数 质量 / g物质的量 / m o l 摩尔质量 / g ·m o l
点燃
0 . 2 5 4 9 9 . 0 0 . 5 0
3 2 9 8 1 8
N m = 两个公式进行计算。 解析: 运用 n = 和n M N A 4 . 4 . 4 8L 0 . 2 N A 5 . 6g - 1 解析: V ( N n ·V 2 . 4L ·m o l = 2)= m = - 1 ×2 2 8g ·m o l 5 . 6g )= n ·N N 0 . 2 N 4 . 4 8L ; N ( N 2 A= A= A。 - 1× 2 8g ·m o l - 1 5 . 1 3 5g ·m o l 6 4 4 0 . 5g m - 1 , 金属 M 的 解析: M= = = 1 3 5g ·m o l n 1 0 . 6 0 0m o l × 2
1 2 5 1 . 5 3 7 2 1 2 5 5 3 解析: 2 5 , Ⅰ 这种核素的质量数为 1 5 3
中子、 电子、 质 解析: 根据原子 X中各数字的含义及质子、 量数的关系解答。
2 + 的中子数为 N , 质量数为 A , 所 2 . A- N- 2 解析: 因为 R
以质子数 = 质量数 - 中子数 = A- N ; 阳离子 R 的核外电 子数 = 质子数 - 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 A- N- 2 。 3 . 2 2 解析: 根据 1 个质子带 1 个单位的正电荷和质量数 = 质子数 + 中子数可推断, 2个中子。 α粒子含有 2个质子, 2 4 2 4 2 4 3 . 0 1× 1 0 3 . 0 1× 1 0 4 . ( 1 ) 3种 ( 2 ) 3 . 0 1× 1 0 解析: ( 1 ) 可组成 H O 、H O 、H H O共 3种水分子。
- 1 6 . 0 . 4 0m o l ·L
m( C H O ) 1 3 7 g 1 2 2 2 1 1 = - 1 = H O ) 3 M( C 4 2 g ·m o l 1 2 2 2 1 1
②火 焰 颜 色 ②证明其中 呈紫色 含有 K+ ②取一根铂丝放在酒精灯火 先产生白色 ③ ③证明其中 焰上灼烧至无色, 再蘸取少量 沉淀, 滴加过 2 - 滤液, 置于火焰上灼烧, 透过 含 有 C O 3 。 量盐酸后, 白 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综上所述, 草 色沉淀溶解, ③用一支清洁试管取滤液少 木 灰 中 含 并产 生 无 色 许, 先向其中滴加几滴 B a C l K C O 2 2 3 无味的气体 溶液, 后向其中滴加过量 下述实验 盐酸
X C
6 2 0 1 0
1 2 3 7 1 8
1 2 6 3 7 1 7
C l O
1 8 8
点中, ①是不确切的; ②和③是错误的; ④是正确的。这说 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 认识还将不断深化。 但当时的道尔顿能提出化学原子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情, 为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奠定了基础。 ( 2 ) 根据道尔顿的化学原子论: 同种原子具有相同的质量 和性质, 不同的原子结合成化合物时, 仅仅是原子重新排 列。故 C O 、 C O 中一定含有 C 原子和 O原子, 当两种气 2 体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时, 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一定等于 氧原子的个数之比, 即为 1 ∶ 2 。 本专题作业( P ) 3 7
( 5 ) 将蒸馏水用玻璃棒小心地引流到 5 0 0m L的容量瓶 中, 直到容量瓶中的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 1~ 2c m处, 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 相切 按上 述 步 骤 配 制 的 K C l溶 液 的 浓 度 略 低 于
- 1 0 . 2 0 0m o l ·L 。因为第( 4 ) 步骤中, 烧杯壁上还附着一
定量的 K C l 溶液未转移到容量瓶中, 应将溶解 K C l 的烧杯 洗涤 2~ 3次, 将每次的洗涤液也通过玻璃棒小心地引流 到5 0 0m L的容量瓶中。 5 . 0 . 1 2 5 L H O )= 解 析:n ( C 1 2 2 2 1 1 0 . 4 0 0m o l , n ( C H O ) 0 . 4 0 0m o l 1 2 2 2 1 1 V= = 0 . 1 2 5L 。 - 1= H O ) c ( C 3 . 2m o l · L 1 2 2 2 1 1
①先将一份草木灰样品在烧 杯中溶解、 过滤, 取滤液进行
解析: C a ( O H ) N a C O a C O 2 N a O H ↓+ C 2+ 2 3 3 1m o l 1 0 0g
C O ) 1 0g 0 . 2 5L× c ( N a 2 3 即: 1 0 0g 1m o l = 。 C O ) 1 0g 0 . 2 5L× c ( N a 2 3
{
- 守恒: 0 . 3m o l = x + 2 z , C l 2 - 4
= 0 . 3m o l , y , z = 0 . 1m o l 0 . 2m o l + 0 . 1m o l = y , S O 守恒:
{
- 1 故m ( K C l )= 0 . 1m o l × 7 4 . 5g ·m o l = 7 . 4 5g , - 1 S O ) = 0 . 3m o l × 1 7 4g · m o l = 5 2 . 2g , m ( K 2 4 - 1 )= 0 . 1m o l × 1 3 6g ·m o l = 1 3 . 6g 。 m ( Z n C l 2
2 . ( 1 ) 分别取少许丝绸与棉布, 在火焰上灼烧, 若有烧焦羽 毛气味的即为丝绸, 没有烧焦羽毛气味的即为棉布。 ( 2 ) 取一根铂丝( 或细铁丝) 放在酒精灯( 或煤气灯) 火焰 上灼烧至无色, 再分别用铂丝蘸取少量氯化钠溶液和氯化 钾溶液, 置于火焰上灼烧,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若火焰显紫色, 则铂丝所蘸物质即为氯化钾; 若火焰不显 紫色, 且拿走蓝色钴玻璃后, 看到火焰显黄色, 则铂丝所蘸 物质即为氯化钠。 ( 3 ) 取两支试管, 分别取少量硫酸铵和氯化铵, 并分别加 适量水溶解制成溶液, 再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几滴 B a C l 2 溶液和稀盐酸。若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则该试管中原 取试样即为硫酸铵; 若试管中没4 ) 取两支试管, 分别取少量碳酸钠和硝酸钠, 并分别加 适量水溶解制成溶液, 再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几滴 B a C l 2 溶液或 C a C l 则该试管 2 溶液。若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中原取试样即为碳酸钠; 若试管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 该试管中原取试样即为硝酸钠。 3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O 2 H S O 2 4 H O 3 . 0 1× 1 0 2
2 3 2 3 1 . 5× 1 0
相对原子质量 = 1 3 5- 3 5 . 5× 2= 6 4 。 + 3 - P O 3 N a + P O 。 6 . ( 1 ) N a 4 3 4 1 6 4g m + ( 2 ) n ( N a P O )= = o l , n ( N a )= 3 4 - 1 =1m M 1 6 4g ·m o l + 的物质的量为 3m o l 。 1m o l × 3= 3m o l , 即溶液中的 N a 7 . 浊液、 溶液、 胶体的区别主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ÓÉ Foxit PDF Editor ±à¼°æȨËùÓÐ (c) by Foxit Software Company, 2004 ½öÓÃÓÚÆÀ¹À¡£
练习与实践( P ) 2 5 1 .
- 解析: H C O 也有 C O 。 ③中加盐酸时, 3 会有干扰( 2 产生)
4 . ( 1 ) 7 . 4 5 ( 2 ) 托盘天平、 药匙 ( 3 ) 用玻璃棒搅拌或垫上石棉网在酒精灯上加热( 溶解后 需冷却至室温) ( 4 ) 将烧杯中的溶液用玻璃棒小心地引流到 5 0 0m L的容 量瓶中
△
让一束可见光通过盛有 能观察到一条光亮 胶体 具 有 丁 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 通路的分散系是氢 达尔效应, 溶 溶液的 烧 杯, 从 垂 直 于 氧化 铁 胶 体, 另 一 液不 具 备 此 光的方向进行观察 个是氯化铁溶液 性质 解析: 可以利用丁达尔现象鉴别溶液和胶体。 0 . 0 %的石灰石 5 5 . 6g 。 8 . ( 1 ) 至少需要含 C a C O 39 ( 2 ) 生成 C a C l 的物质的量为 0 . 5m o l 。 2 0 . 0 % 的石灰石 mg , 生成 解析: 设至少需要含 C a C O 39 m o l 。 C a C l 2 的物质的量为 n H O+ C O 2 H C l a C l C a C O ↑ C 3+ 2+ 2 2 1 0 0g 1m o l 1× 2 2 . 4L mg ·9 0 . 0 % n m o l 1 1 . 2L 1 0 0g 1× 2 2 . 4L = , m= 5 5 . 6 。 mg ·9 0 . 0 % 1 1 . 2L 2 2 . 4L 1m o l 1× = , n = 0 . 5 。 m o l 1 1 . 2L n S O 2 . 2g 、 9 . 若配制相同组成的营养液, 需K C l 7 . 4 5g 、 K 2 45 Z n C l 3 . 6g 。 21 解析: 根 据 溶 液 中 各 种 离 子 的 守 恒 规 律, 设需要 K C l 、 S O 、 Z n C l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 、 y 、 z 。 K 2 4 2 则根据质量守恒 K+守恒: 0 . 3m o l + 0 . 4m o l = x + 2 y , x = 0 . 1m o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