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能力[论文]
生物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生物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生物实验课中,学生动手的不足是我们明显的短板,为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针对生物实验的教学进行了优化,作出了一些探讨。
一、良好实验环境是成功的前提生物课既注重知识的认识和积累,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根据我多年的实践,当前实验课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重视不够,学校不重视,对开足实验课没有硬性要求,实验器材配备不到位、不及时。
同时部分学生不重视,部分学生认为完成了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应付考试就行了,对动手操作不重视。
二是设备设施不到位,部分学校实验器材缺乏,实验课只能走走过场。
三是实验结果运用不足,对于各种生物实验的结果,同学们只是单纯听老师说,然后背诵下来,对实验结果根本就没有直观的认识,所以,我认为优化生物实验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
一是设置出专门的实验室,配足配齐实验器材,满足最基本的条件,特别是显微镜,是我们实验的利器,如果每3个学生能有一个,观察微观世界是多么美妙。
二是做好实验前准备,包括学生心理准备、器材准备、实验过程管控等。
三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做详尽的记录。
四是充分利用身边自然环境,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做实验,比如观察植物的根茎等直观性的,可以到野外去观察,效果较好。
二、灵活的实验形式是成功的关键形式多变的实验方式,才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产生真正去探索研究的动能,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勤分析、善总结,真正地学懂真会。
如何灵活地使用实验形式呢,主要有这几点:一是自己动手,比如在认识种子一课中,看图讲演,不直观,部分学生难于理解,我就让学生自己选黄豆、玉米、小麦三种植物种子,自己在家先无土培养,等种子发芽时,我就要求他们带到实验室里各自观察,找到种子的胚芽、胚根、胚轴,一下子就明白了。
二是组团实验,学生各自组团,对涉及到的知识点,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开展实验,不要求统一行动,每个学生都分组,每个组都有实验任务,达到全面开花的效果。
谈生物实验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
研究谈生物实验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马辉当今社会提倡对学生的教育应由学校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全面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它着眼于青少年的身心潜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使学生会做人、求知、办事、健体。
在生物教学活动过程中,凭借的手段很多,但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它对于理论联系实际,验证课堂知识理论,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训练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中得基本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继续、补充、洽证、扩展和深化。
为了更好地利用实验教学,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实验准备是实验课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首先,生物教师要认真地研究教学大纲,深入领会教学大纲的精神实质,做到“熟悉教材、掌握教材、吃透教材”。
其次,要让学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包括实验内容的预习和实验材料的准备。
二、要明确实验目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形成概念,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也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
所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挖掘潜力,认真研究和改良实验,探索科学的实验方法,对于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在指导实验之前,必须向学生提出实验的目的要求。
只有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在实验中获取新知。
比如实验“探究种子的成分”,它的目的要求是初步学会测定种子成分的实验方法,探究种子中含有那些成分。
根据这一要求,让学生动手实验,然后再组织讨论,加以总结,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掌握种子中含有那些成分。
三、要强化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过程中是关键。
尤其是在学生第一次使用某种实验器材的时候,要让学生懂得使用的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之我见论文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之我见摘要:生物实验教学中,应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这是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当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本文讨论了当前生物实验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培养这些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实验使学生在操作中的动眼、动手和动脑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又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通过动手操作能更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活动的实质,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熟悉操作规程,培养动手能力。
在实验中首先要让学生熟悉实验的操作规程,如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药剂的配制,实验材料的选择、培养等,对生物实验中经常用的观察工具——显微镜,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其原理和使用方法,在实验中严格按照显微镜使用规程进行操作,否则容易出现“欲速则不达”的结果。
例如,学生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使用,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镜、高倍镜特点的无知,总是一上来就用高倍镜,认为高倍镜总比低倍镜观察清楚。
这种盲目性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小。
而且倍数越高,看到材料的厚度就越薄,高倍镜适宜观察物体局部和细节。
低倍镜所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
只要学生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才能正确选用低、高倍镜。
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如果图像不太清晰,只需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以看清图象了。
至此学生只有了解了上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才能正确使用高倍镜。
学生只有理解并掌握了实验的操作规程,才能在实验中按照要求完成操作。
二、学会做记录,培养观察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对高中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
一、让学生明确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是培养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的基础“知其然,应该知其所以然”。
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就不可能形成使用能力。
例如,学生对低倍镜和高倍镜的选择上,经常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来使用,学生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镜、高倍镜特点的无知,总是一上来就用高倍镜,认为高倍镜总比低倍镜观察清楚。
这种盲目性,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不了解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小。
而且倍数越高,看到材料的厚度就越薄,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细节。
低倍镜所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
在明确学生实验中药品的使用能力方面: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让学生了解龙胆紫或洋红是与染色体结合的碱性染料,碱性染料是指有色离子是阳离子的染料,而不是染液的ph呈碱性。
这样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醋酸起什么作用?应让学生了解2 %醋酸是染料的溶剂,在染色时增加了细胞的通透性,而不引起细胞膨胀,利于染液的离子进入细胞而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
在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时,要让学生了解自来水中有许多阳离子,可以将已交换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子交换下来,使蓝色的根变浅,而影响实验效果,从而使学生明确为什么用蒸馏水冲洗根上的浮色,并且知道整个过程中所用的蒸馏水不能被污染。
在提取叶绿体色素中,要让学生了解叶绿体色素是有机物,可以溶于有机溶剂。
了解在叶绿素中的mg 易被叶子的细胞液内的有些有机酸的h取代而转变成去mg 的叶绿素,影响对色素的观察,从而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用丙酮作提取剂,为什么一定不要让层析液没及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在研磨前要加入碱性盐——少量的碳酸钙。
在生物实验中如何加强学生能力培养[论文]
在生物实验中如何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当今社会迫切需要有综合能力的人才。
作为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这种高素质人才,而生物实验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生物;实验;能力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108-01一、自主能力生物教学法实验课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是:打破传统的教师一统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学生自己组织实验的用具和有关内容。
例如:传统的实验课是老师教学生怎样做,即实验一切用品包括器材、药品都由老师办好,放在学生实验桌上,然后老师叫学生拿什么,学生就拿什么,学生没有任何自主性,一切都等着老师指示,因而也没有什么兴趣,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
长此下去,也培养了学生的惰性。
多年来我在实验教学中,尽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实验前,将全班学生以3人至5人分成若干实验小组,每小组1人负责,每个实验组的任务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购买或采集必要的实验材料,准备实验用品,配制所需的化学药品,然后进行实验,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验中,我还特别强调学生主动观察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做实验时,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录,以备实验结束后汇报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到如下结果:实验一,将1克干淀粉加入100毫升水中摇匀而不制成浆糊,只是对照组浆糊加碘一直是均匀的蓝色,而干淀粉加水加碘最初是蓝紫色,一段时间后变成蓝色沉淀。
实验二,改变实验顺序先加碘,再加入唾液,约3分钟蓝色基本消失。
实验三,取3岁、16岁、40岁三类年龄人的唾液作实验,每隔一分钟观察效果相近。
实验四,分别取唾液0.5毫升、1毫升、2毫升加入三支试管中,每隔一分钟测试,三者效果相近。
实验五,温度分别为l℃、l0℃、37℃、47℃,每隔一分钟测试一次结果,0℃时20分钟后加碘仍变蓝;l0℃时20分钟后加碘呈淡蓝色;37℃时3分钟后加碘基本不变色;47℃时1分钟测试加碘就不变色。
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论文
浅析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一、立足于课堂,开设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立足于课堂,加强常规实验教学,尽量增开一些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我校生物教师根据大纲的规定,积极创造条件,配合生物实验教师,利用课堂、课外时间及星期天时间多开设一些实验。
让学生多动手、多练习。
而且每次实验,从实验准备到实验过程,都作好精心、充分的安排,使每位学生都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过程中注意的问题等,确保其较好地完成实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让学生进行再次实验的尝试,培养学生做科学的能力我们知道:恩格尔曼选择水绵做实验材料,确定了光合作用放氧的部位是叶绿体;而孟德尔选择豌豆做实验材料,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是一个认真观察、比较、分析及反复实验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等科学思维能力。
教材中的实验所用的实验材料一般只列举了一种,但并不表明这是唯一的实验材料,也不代表这是最好的实验材料,这恰好给教师及学生提供了自由创造的空间。
教师在教实验的过程中,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选取适当的实验材料的探索中,培养学生做科学的能力。
例如:在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时,除了书上提供的用洋葱的鳞片叶外,学生们尝试了用美人蕉花瓣、小白菜叶、天竺葵叶,甚至将校园里木本植物女贞的叶也做了尝试,结果发现用洋葱的鳞片叶和美人蕉花瓣效果不错,因为两者都有颜色鲜明的大液泡;女贞叶的表皮死细胞多,叶肉细胞重叠,不好观察;天竺葵叶细胞内淀粉粒多,细胞体积相对较小,效果不理想;而小白菜叶细胞气孔多,也不好观察。
可见,在选取不同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寻找多种实验材料→试验材料→实验结果→根据结果分析材料性质→得出结论的过程。
在发动学生选取多种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在用多种材料反复的实验中,熟练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在面对不同实验材料出现的实验结果时,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与归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离他们并不遥远,自己也会做科学。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生物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最好手段之一。
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并思考生物的生理、生态等问题,通过观察和思考,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并形成自己的创新观点。
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生物实验通常需要多人协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并让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并形成创新的团队。
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校的支持。
教师可以设计创新性的实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创新点子,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学校可以提供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和机会。
只有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之我见论文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之我见【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生物实验教学使学生在操作中将动眼、动手和动脑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过程既是文化知识的运用与实践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个性品质的重要过程,教师应当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索实验学习的一般方法,激发独立思考与独立研究的能力。
本文就实验教学中能力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以往的学生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都是书本上指定的,课前由教师准备好的。
实验时,学生完全按规定的步骤进行。
在这过程中,学生完全成了不用思考的机械操作者,甚至到结束都没留下完整的印象。
这种教学没有给学生留下积极思维的空间和余地,也不允许他们有任何意义上的标新立异,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独立性。
而现代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因此,教师可结合具体实验,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去主动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这样,就可使学生加深对实验全过程的认识,提高实验课的效率,也可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2 积极改进实验,培养独立研究的能力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
传统的生物实验只是验证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他们关注的是实验结果,而对实验的理论背景和实验设计的方法不加思索。
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的做法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大胆设想,让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索性实验,把注意力从注重实验结果转移到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及方案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等方面上来,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及创造能力。
浅谈生物实验对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作用
、
生 物 实验 对 培 养 学 生 科 学 能 力 的作 用
自然科学 是人类 长期认 识 自然 的智慧 结 晶。 自然 科学 的每个成果 , 都渗透 着人们追 求真理 的汗水 , 凝 都 聚着历代科 学家坚忍不拔 、 奋力 求索的精神 , 可以说 , 科 学求索精神是科学发展 的必备条 件 。在实验教 学 中, 教 师只要求学生 掌握基 本知识 和具 备实 验操作 能力是 远 远不够的, 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和求索的精神。 首先 , 要为学 生创造 宽松 的环境 , 激发 学生 的实 验 兴趣 。从学生第一次进 入实验室起 , 师就要花大力气 教
实验可以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 的训 练 , 帮助学生弄 明白 现象之 间的因果关系 , 从具 体 的、 个别 的事物 中, 抽象概 括出一般原 理 。验证性 实验 可 以帮助学 生运用 已学会
的基本理论 去预测 实验结果 , 析 出现错误 的原 因, 分 从
如“ 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 ” 的实验 , 甲装 置水 槽 中 盛放 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 明已经进 行对二氧 化碳 的吸 表 收处 理 ; 乙装 置与 甲装 置基本相 同 , 只是 水槽 中盛 放清 水, 即其中含有二 氧化碳 。在实验 中 , 意识 地引导 学 有 生观 察 甲、 乙两个 装置 的不 同, 过对实验 结果 的对 比 通 分析得出结论 , 使学生 了解并掌握有 比较才有鉴别 这一 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 三、 规范操作对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作 用 通过实验要使学生懂得规范 、 科学 的操作步骤是 实
的 同时 , 指 导 学 生 突 出重 点 。 应 四、 验数 据和 实验 报 告 对 培 养 学 生 科 学 能 力 的 作 实
在生物实验中培养提高学生能力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J OURNAL OF QINGHAI JUNIOR TEACHERS ’COLLEG E(Educa tion Scie nce )2006年第(3-4)期No(3-4).2006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和研究式学习中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从而培养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学习。
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更多地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与感悟,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法,并可能引发课堂教学领域里一次根本性的改革。
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做好研究性学习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做好课堂设计,引导学生提问和探究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展开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向教师“挑战”,多问“为什么”,积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实施“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课题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查阅书上资料,他们在实验设计中并未提出“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呢?”于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探讨,提出了多种假设,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在围绕一系列问题的小组讨论中,学生积极投入,思维活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二、巧用兴趣,组织学生自发研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展开交流和讨论。
研究性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该给每一位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机会。
特别是那些平时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表意见的学生,就更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来。
三、培养技能,促进学生主动研究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应当着眼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过高地要求学生像科研人员那样掌握研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充分满足其求知欲,通过研究获得对有关身边世界的理解,通过研究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及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学会与掌握科学方法;通过研究逐步获得对科学研究本身及科学本质的理解,结合在家庭花卉栽培中如何应用等线索进行思考,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特别应关注的正是让学生学习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在今后生活中和走向社会后也能有所启示和运用的共同的方面———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而不必过分强调某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
谈初中生在生物实验中能力的培养
谈初中生在生物实验中能力的培养生物学科是学生进入中学后第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科学。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编《生物》教材的特点,几年来,我在实验课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收到良好效果。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新异的事物感到新鲜、好奇,这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
我在实验中往往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使之转变成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欲望。
例如在讲“叶的形态”一节时,课前我采取了许多标本。
上课前我将这些标本放在讲台上,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被这些标本吸引住了。
上课时,我说:“这些标本都是在咱们的校园内采集的,与我们同学每天朝夕相处,但我们了解它们多少?”这样,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我激起来了。
紧接着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事前准备好的标本按顺序发到同学手里。
在讲叶的组成时,我给学生准备了两种标本,有一种带托叶,一种不带托叶。
引导学生观察托叶生长的位置——叶柄基部两侧,特别让学生观察不带托叶的叶柄基部两侧有什么特点。
很多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看到了托叶脱落后的痕迹——托叶痕。
通过学生的反复观察,不仅使学生对托叶认识深刻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讲叶序时候,我也是把三种叶序的枝条发给同学,指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再根据不同叶序的特点辩认三种叶序,这种做法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对比观察的能力。
在观察中,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些有关的问题,如在叶腋处的芽等,教师不能回避,应给学生明确的同答。
这样做不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当这节课的下课铃响后,同学们来到校园的杨树、槐树、月季花池前,议论纷纷,指指点点,验证着课上的内容。
二、利用学生渴求参与心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多学生并不满足于直观的观察,而是渴求自己亲手操作和实验。
利用学生这一心理,我经常为学生创造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
例如在讲“叶的结构”一节的教学中,我采取实验操作和讲课同步进行的教学方式(以往是先讲课后做实验)。
论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
论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生物学实验,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
笔者多年从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在分组实验中,常常发现某些学生由于受不良心理特征的影响,实验效果不佳,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甚至导致偶发事故。
本文就高中生物分组实验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几种不良心理特征浅析如下:一、准备不足准备充分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高中生物课本中的学生分组实验均为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的基础理论知识都已学过,操作过程和方法也由教师演示过,所以,部分学生自认为已有把握而产生轻视心理。
如课前不预习,导致实验目的和操作程序不明确,操作方法不规范等。
为此,教师必须事先拟订预习提纲,布置预习,并抽时间检查预习情况。
根据检查结果,再在课前有针对性地介绍操作程序和方法,必要时再示范演示一次,同时提问实验目的、要求、注意事项等,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目的和任务,这是清除隐患,实现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二、好奇心理好奇是中学生的共同心理。
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有些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屁股未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动这动那:实验材料乱拿、显微镜乱搬、镜头乱换、药品乱加;而应该做的却没有去做或做得不好,影响实验效果。
如提取色素时,称取5g绿叶前没用吸水纸擦干叶面水珠或没剪去大的叶脉;加入丙酮后没有及时研磨或研磨时间过长而得不到深绿色的滤液,使整个实验无法进行等。
这就要求教师事先提醒学生,本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何?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正确的操作方法怎样?预计会出现哪些现象?指导学生规范操作,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用冷静的头脑去思考,将好奇心理转化为创造性思维的内驱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素质。
三、自控力差据跟踪调查和提问,发现有近30%的学生回答不出刚才所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步骤怎样?出现了哪些异常现象等问题。
如观察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有丝分裂时问:制作装片的程序如何?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相当多的学生答不出或答非所问,更谈不上去分析“在同一视野中找不齐各分裂期细胞的原因”等深层次的问题。
如何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如 何 在 生 物 实 验 中 培 养 学 生 的 能 力
朱 沈 芳
( 无 锡 市 新 区 梅 村 高级 中学 , 江苏 无锡 摘 要: 新课 改 后 , 实 验 教 学 逐 渐 成 为 生 物 教 学 的重 心 , 期 望 通过 学 生 的 实验 探 究 活 动 。 让 学 生 自己发 现 科 学知 识 , 而 不 是课 改 前 通过 实验 验 证 、 强 化知 识 。 教 学 不再 以讲 授 科 学知 识为重点, 以 高分 为 唯 一 目标 , 而 是 通 过 实验 培 养 学生 的 生 物 实 验 的 基 本操 作 能 力 、 整 体设 计 能 力和 探 究能 力 。 关 键 词 :生物 实验 基 本 操 作 能 力 分 析 实验 能 力 实
验 设 计 能 力
2 1 4 1 1 2 )
生 物 学 科 是 一 门 以实 验 为 基 础 的 自然 科 学 。生 物 学 科 的 特 点 决 定 了 生 物 学 பைடு நூலகம் 发 展 主 要 依 赖 于 科 学 实 验 ,生 物 教 学 必 须突出实验。 生 物 实 验 是 生 物 教学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在 生 物 实 验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发 现 问题 、 提 出问题 、 分 析 问题 、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是 中 学 生 物 实验 教学 的根 本 目标 。 笔 者 通 过 多年 教 学 实 践 , 发 现 坚 持 进 行 生物 实验 , 尤 其 是 探究性实验 , 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本 文 就谈 谈 如何 通 过 生 物 实 验 培 养 的 学 生 能力 。 1 . 明确 实验仪 器的原 理和药 品的特性 . 培 养 学 生 基 本 操 作能力。 如果对仪器的原理 、 药 品 的特 性 不 了解 , 使 用 起 来 就 会 带 有 盲 目性 , 就 不 可 能 正 确 使 用 。在 实验 前 , 我 们 可 以通 过 介 绍 或 学 生 自己 查 找 资 料 明 确 实 验 所 需 仪 器 或 药 品 的特 性 ,从 而 培 养 学 生 基 本 实 验 操 作 能力 。 例 如 高 中 生 物 实 验 中 有 相 当一 部 分 要 借 助 显 微 镜 来 完 成 实验 , 而 高 一学 生在 低倍 镜 和 高倍 镜 的 选 择 上 , 经 常不 能根 据 观 察 对 象 的 特 点 和 观 察 目 的进 行 合 理 选 择 ,不 少 学 生 由 于好 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镜 、 高倍 镜 特 点 的 无 知 , 一 上 来 就 直 接 使 用高倍镜 , 认 为 高倍 镜 总 比低 倍 镜 观 察 清 楚 。 这 种 盲 目性 , 是 因为 学 生 不 了解 显 微 镜 的 基 本 原 理 ,不 了解 高 倍 镜 放 大 倍 数 大, 分 辨率 高 , 但 所 看 到 的 实 际 面 积小 , 即视 野小 。 高倍 镜 适 宜 观察局部和细节 , 例 如要 观察 细胞 中 的 叶 绿 体 、 线 粒 体 等 细 胞 器 。低 倍 镜 所 看 到 的 面 积 大 。 适 宜 观察 材料 的 整 体 结 构 , 以及 寻 找 观 察 目标 ,例 如 :观察 紫 色 洋 葱 表 皮 细胞 的 质 壁 分 离 实 验, 用 低倍 镜就 可 以 了 。 只 有 学 生 了 解 了这 些 基 本 原 理 , 才 能 正确选用低 、 高倍 镜 。 又 如 观 察 植 物 细 胞 的 有 丝 分 裂 实 验 ,该 实 验 应 让 学 生 了 解 龙 胆 紫 或 醋 酸 洋 红 是 与 染 色 体 结 合 的碱 性 染 料 .学 生 基 本 都会错误地认为碱性染料呈碱性 。 而事实上是酸性的 . 因为 染 料 分 子 是 溶 解 在 醋 酸 中的 ,实 际 上 碱 性 染 料 是 指 有 色 离 子 是 阳 离 子 的染 料 , 而 不 是 染 液 的p H呈 碱 性 , 那醋 酸起什么作 用? 应 让 学 生 了解 2 %醋 酸是 染 料 的溶 剂 。 在 染 色 时 增 加 了 细 胞 的 通透性 , 而不引起细胞膨胀 , 有 利 于 染 液 的离 子 进 入 细 胞 而 使 细 胞 核 内的 染 色 体 着 色 。 2 . 培 养 学 生 分 析 实 验程 序 的能 力 个 较 复 杂 的 实 验 过 程 是 设 计 人 员 长 期 辛 勤 劳 动 的 结 晶, 它往 往需 要经 过几 十 次甚 至上百 次 的反 复摸 索 、 实践 。 要 指 导 学 生 分 析 实 验 中 每 一 步 骤 的 作 用 ,每 一 步 的 处 理 意
生物实验室培养学生生物科学实验能力
生物实验室培养学生生物科学实验能力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生物科学实验,它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和实验探究的机会,从而培养出学生的实验技巧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分析三个方面探讨生物实验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实验能力。
实验设计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一环。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问题,合理的假设和预测,详细的步骤和记录方法。
学生应该通过仔细阅读实验教材或相关文献,了解实验背景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便能够更好地设计实验。
此外,学生还应该学会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变量,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通过参与实验设计的过程,学生可以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
这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准确称量和混合、操作规范等方面。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生物实验室应该提供足够的设备和材料,并有经验丰富的实验老师进行指导。
同时,学生还应该学会合理安排实验时间,掌握实验步骤中的关键点,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通过反复实验和与老师的交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实验技术,增强实践能力。
实验分析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最后一步。
学生应该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和全面的分析,理解实验现象的本质和原理。
在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时,学生应该学会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
此外,学生还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探究。
通过实验分析,学生能够培养出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生物实验室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生物科学实验往往需要学生们组队合作进行,通过与队友合作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学生能够培养出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同时,实验成果的汇报也是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好机会。
学生应该能够清晰地向他人阐述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并回答相关问题。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讨论,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生物实验中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生物实验中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关键词】实验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生物探究多重一、模拟实验刚进中学的初一学生好奇心强、好动,他们做实验时,注意力分散在实验仪器及用品上,不注意听讲、看老师的示范,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不细致。
此时。
我一般采取模拟方式进行实验。
如《显微镜的作用》一课,先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操作显微镜边讲要点、边做示范,学生边模仿操作。
这样模仿操作完显微镜后,再让学生独自操作一两遍,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后,学生就基本上学会了显微镜了。
模拟实验教学方法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
二、分段实验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再以分段实验的方式训练学生。
如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一课,把实验分为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制作并观察番茄果肉细胞、观察叶表皮永久装片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实验过程是老师先讲实验操作的要领、做示范,然后学生再独立操作、观察。
学生操作观察时老师巡回辅导,一个阶段完成后在进行下一个阶段。
各个阶段完成后,老师以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洋葱表皮细胞近似长方体,番茄果肉细胞近似球体,叶表皮细胞形态不规则,但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老师再补充说明,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但由于它太薄,而且紧贴细胞壁,用光学显微镜是不易观察到的,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植物都是由细胞结构成的,不同的细胞形态不同,但它们都有相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分段实验不仅给学生提供独自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逐渐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资料,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从而主动获得知识。
三、独立实验经过一段时期分段实验的训练后,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操作实验。
方法是实验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实验所需的药品、材料。
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讲清要点,然后再让学生独立操作。
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巡回指导,若发现带共性的问题,要让全班停下来,统一纠正后再继续实验,最后总结实验,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这样就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
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论文
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之我见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了解生物仪器的原理及各类药品的特性,培养学生使用食品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实验程序的能力及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实验课堂。
关键词:实验教学;生物实验;分析能力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其中基础实验非常多,涉及到的仪器、药品等也非常多。
而在实验过程中,不同的实验其实验程序是不一样的,些微的差别所造成的结果也千差万别,更会由于不同的情况引发实验中出现各类异常情况。
因此,对于学生们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就是培养他们对常见的仪器、器具的使用能力;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及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几个方面。
作为教师,在生物实验中要对学生讲明各类仪器的使用方法,还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及时加以纠正,监督。
一、让学生明确各类仪器的原理及药品的特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既然要做实验,那自然就要先对实验仪器有相当的了解,同时,对所用材料,即药品也有充分了解。
如果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都不了解,还谈得上如何使用,如何配制吗?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例如,在显微镜的选择上,如果不了解其基本原理,在选择高、低倍镜的时候就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而进行合理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高倍镜的特点是放大倍数大,但是所观察到的具体实际面积小,而且看到对象的厚度也相对较薄,它适合观察局部和细节。
而选择低倍镜时,就能观察到较大面积,并且方便寻找观察目标,但细节方面需要转换到高位来仔细观察。
此外,也要注意仪器的维护,比如清除镜片中的花斑、异物等等,这就需要对仪器比较了解,比较清楚地了解到污染物在哪里,是目镜还是切片等等。
在清除过程中,也要按照仪器的规定顺序来进行,不能乱拆一气,造成损坏。
在药品使用方面也是需要学生注意的,如果把药品混淆,就无法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
加强生物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实验性是它的突出特点。
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还可以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因此,在初中生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务必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积极探索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认真总结,优化实验教学,以促进学生的智慧潜能的充分发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重视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实践活动。
学会观察是学生学好生物学的必要条件。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由表及里,由形态到结构,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层层递进的观察习惯和方法,如,在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前,教师要首先向学生说明实验目的是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然后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容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注意调节好光圈,光线强弱也要控制得当。
由于教师教会了观察的目的和方法,实验时学生就能按照教师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认真而细致地观察,掌握观察的要领,从观察中认识了植物细胞的特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开展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探究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从十堰准备、实验方案涉及到实验的具体实施,让学生全程参与,主动学习、自主性探究,设计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课前我让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先捕捉一些鼠妇,花一段时间观察,了解它的生活习性。
课堂上,交流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捕捉到鼠妇的,对影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实验变量的控制、对照实验的确定以及实验数据的收集等做出假设。
生物实验中能力的培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生物实验中能力的培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 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 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应从科学的认识方法论的角度,设计并安排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实验,引导学生从实验入手,启发学生分析思考问题, 使学生思维得以深化.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方向及质量,则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上.亦即设计实验的科学性、组合性、巧妙性.学生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设计思路, 就是要教会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 能够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思考, 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所谓实验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操作能力:熟练使用显微镜、解剖器、安装实验装置、自行设计各种实验步骤、采集制作植物、动物标本;2.获得知识的能力:即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聆听、观察、阅读、质疑、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等途径获得知识的能力;3.整理分析能力:通过表解、图释记录实验的结果, 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 找出实验成败原因, 并能解释实验现象, 写出实验报告;4.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用与实验有关的知识寻求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呢?在生物实验教学中, 我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1.模拟实验.刚进中学的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好动, 做实验时注意力分散在实验仪器及用品上, 不注意听讲、看老师的示范, 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操作, 观察实验现象不细致.此时, 我一般采取模拟方式进行实验.如讲“显微镜的作用”时, 先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操作显微镜时边讲要点、边做示范, 学生边模仿操作.这样模仿操作显微镜后, 再让学生独自操作一两遍, 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 学生就基本上学会使用显微镜了.模拟实验教学方法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 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2.在实验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在实验前教师对实验的关键步骤深入挖掘, 提出问题, 这些问题是教材上没有现成答案的, 必须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动脑才能得出结论, 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 有目的去思考, 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和认真思维的能力.3.分析实验现象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多动脑、多问为什么的习惯.其次, 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 验证假说.最后,分析、讨论实验结果, 推导结论验证假设的真伪.只有这样让学生分析讨论常见的一些现象, 养成良好习惯, 才能提高学生分析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并为大家准备实验材料.5.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生物实验教学中, 教师应优化实验课教学,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将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做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并优化实验课教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引导激发学生的观察、探索能力;改进实验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解疑答疑能力的形成等方面入手, 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开展生物实验教学, 教师要在启发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用、自己创”上下工夫.这样, 教师就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 而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探索生命科学问题,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许多生活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
如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心理基础。
在草履虫的实验中,采用“自主性实验”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生物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题。
在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增加了好多新的实验,学生动手参加实验的机会多了。
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的一种,整个身体为一个细胞的单细胞动物,虽肉眼能看见,但分辨不清其外部形态,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通过草履虫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创新能力,使学生懂得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实验准备阶段
1.选择实验对象
以我校2010学年初一1班为实验班,2班为对照班,由同一老师任教。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生物成绩的平均分(81、82)无明
显差异。
2.实验设计
实验班采用“自主性实验”即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有关草履虫的采集、培养、观察等提出问题,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亲自对草履虫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探究和发现新知识达到创新。
对照班按正常的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即通过幻灯投影学习草履虫的有关内容。
(二)实验阶段
1.启发诱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课前3分钟由学生讲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从列文虎克用放大约270倍的透镜,第一个看到了很多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的原生动物,他把眼虫描述为“中间绿、两端白”的虫子,后人尊称他为原生动物之父。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源于生活。
2.实验活动
(1)草履虫的采集。
采集时分实验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双休日到野外采集水样。
草履虫一般生活在池塘和污水沟中,同学们用试管从水流平缓的河沟取些水样,对着阳光,见管内有白色小点在水中游动,带回镜检后作为种源。
二是取隔年的新鲜稻草,切取近根部浸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缸内。
一段时间培养后,可见培养液中有许多小白点在游动,镜检后作为种源。
(2)草履虫的培养。
分小组培养,根据自己的设想选择培养材料。
一般最传统的方法是稻草液培养,取干净稻草剪成3厘米的小
段,每100毫升水加1克稻草的比例,煮沸10~15分钟,冷却过后,滴入草履虫液,置于温暖有光线处,在适宜温度(24~28°c)下,约一周左右可得大量的草履虫。
也可用酵母液和牛奶液培养,教师分组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观察
观察是学生直接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激发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学生观察自己培养的草履虫,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然后借助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种类、数量,并设计、实施将草履虫用盐和肉汁分别刺激,观察它的应激性。
引导学生总结出它的趋利避害的特性。
并写出实验小论文。
(三)测试与结果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平均分(92、84)。
从结果可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差异显著,说明本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深受实验班同学欢迎。
另外,通过整个实验中的观察还发现,大多数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来思考问题,富于好奇心和想象力,充分体现了创新能力。
二、实验总结
1.兴趣是创新的源动力
本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并在独立完成实验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不断发现问题并能提出新观点。
几乎100%的学生都喜欢草履虫的各种实验,特别是当他们自己操
作显微镜在视野中清晰看到旋转前进的、自己培养的草履虫时,非常高兴,越来越爱上生物课。
学生这种对实验本身的兴趣将促使学生思考乃至创新,学生无论在草履虫的培养还是应激性的观察,都显示了不同的创造能力。
2.小组合作更能激发学生创新
小组实验创造了一种互相讨论、互帮互学的氛围,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在实验中帮助能力差的同学,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创新能力有所发展,体会到团结合作对于创新重要性。
有关草履虫的每个实验都牵动着学生的好奇心,无论能力强,还是能力差的,甚至学困生都争着做实验。
在实验中我观察到,学习差一点的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极强,及时鼓励他们,给予自信心,使这样的学生爱学生物知识。
在实验班,草履虫成了热门话题,草履虫实验活动,为学生动手尤其是创造性地培养其动手能力开辟了广阔天地,更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