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坡隧道顺层偏压、软岩大变形段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技术

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技术

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技术隧道施工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软岩地层的隧道施工则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的工程。

软岩地层的特点是强度低、变形大,因此在软岩地层中施工隧道需要采取特殊的技术手段,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软岩地层特点软岩地层是指岩石中固结程度较差、抗压强度较低的一类地层。

软岩地层的主要特点包括:岩体强度低,岩石容易破碎;岩体的固结程度较差,容易发生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岩体中含有大量的地下水,地下水的压力对隧道施工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技术1. 地质勘探与预测在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预测工作。

通过地质勘探,了解软岩地层的分布、厚度、倾角等信息,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

2. 支护技术软岩地层中,隧道的支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常用的支护技术包括喷锚、喷浆、预应力锚杆等。

喷锚技术通过在软岩地层中注入混凝土,增加地层的强度,提高隧道的稳定性。

喷浆技术则是通过注入浆液,填充地层的裂缝和空隙,增强地层的连续性。

预应力锚杆则是在软岩地层中埋设钢筋,并施加预应力,增加地层的承载能力。

3. 掘进技术软岩地层的掘进工作需要采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

常用的掘进机械包括盾构机、液压钻头等。

盾构机是一种专门用于软岩地层中的掘进设备,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

液压钻头则是通过注入高压液体,将软岩地层冲击破碎,实现隧道的掘进。

4. 预防措施在软岩地层的隧道施工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例如,应加强对地层的监测,及时掌握地层的变形和水位变化情况;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技术的应用案例1. 某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在某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软岩地层的掘进工作采用了盾构机和液压钻头相结合的方式。

高地应力顺层偏压软岩长大隧道综合施工技术

高地应力顺层偏压软岩长大隧道综合施工技术
42 二 次衬砌 .

该段原设计初期 支护采用 I1 钢钢架 , 6型 问距为 1榀/ 拱 m; 部 中空注浆锚杆 , 边墙砂浆 锚杆 , L=301, . I T 问距为 12m×10m; . .
网 喷} 凝 土厚 1 m; 留 变形 量 1 1。 昆 5c 预 5CI T
2施工情况 。 )
关 键 词 : 区划 分 , 工 总体 方 案 , 工 工 艺 施
中图 分 类 号 : 5 U4 5
文献标识码 : A
支护 。
1 工 程 概 况
堡镇隧道位于宜万 线 9标 段长 阳县 的贺 家坪镇 和榔 坪镇 之 4 施 工 工 艺 间, 隧道采用分离式方案 , 中左线隧道全长 1 6 I右线 隧道 4 1 开 挖 施 工 工 艺 其 15 31, T .
般情 况下在 围岩量 测稳定后施作 二次衬砌 , 软岩高地应 但
即便 量测 数据稳 定 , 但地 应力 该 段 按 三 台 阶 五部 开挖 法 施 工 。 由于 高 地 应 力 软 岩 变 形 , 导 力大变形 是一个缓 慢 的蠕变 过程 , 仍缓慢不 断向支护施加 , 因此除 了加 大初期 支护 的刚度 、 度和 强 致 初 期 支 护开 裂 , 缝 宽 度 约 3CI r, 右侧 边 墙 最 严 重 , 裂 1 ̄6c 以 T l f 喷 还应适 当加 大二 次衬砌 的强 度和厚 度 , 采取 钢筋混凝 土 混 凝土 发 生 翘 起 、 鼓 现 象 , 钢 钢 架 扭 曲。拱 顶 沉 降 最 大 厚度 外 , 空 型 施 工。根据 量测 和工程实 际 , 发现地 质异常 , 必要 时及时施 作二 1 1, 敛 最 大 3 . e l 过 预 留变 形 量 , 侵 人 二 次 衬 砌 。 5C I T收 2 5, , l超 T 并

软岩大变形专项施工方案

软岩大变形专项施工方案

一、背景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隧道工程在高速公路、铁路、城市地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软岩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过程中常常遇到大变形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高效,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隧道工程2. 工程地点:XX省XX市3. 隧道地质条件:软岩,高地应力,易发生大变形4. 隧道结构:双洞四车道,左洞长3.5km,右洞长3.6km三、施工方案1. 预处理措施(1)施工前,对隧道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掌握软岩大变形的规律和特点。

(2)针对软岩大变形,提前做好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及时发现大变形问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施工工艺(1)超前支护:采用超前锚杆、锚索、管棚等支护措施,对软弱围岩进行加固。

(2)开挖方式:采用台阶法开挖,分台阶进行开挖,减少围岩暴露时间。

(3)初期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钢架等材料,对开挖面进行支护。

(4)二次衬砌:在初期支护完成后,进行二次衬砌,确保隧道结构的稳定性。

3. 施工技术要点(1)超前支护:根据地质条件和变形情况,合理选择锚杆、锚索、管棚的长度、直径和间距。

(2)开挖方式: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进度,合理确定台阶高度和宽度。

(3)初期支护:严格控制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质量,确保支护结构稳定。

(4)二次衬砌:根据地质条件和变形情况,合理确定衬砌厚度和结构形式。

4. 施工监测(1)监测项目:隧道围岩变形、支护结构应力、隧道内水位等。

(2)监测方法:采用全站仪、水准仪、应力计、水位计等设备进行监测。

(3)监测频率:根据施工进度和变形情况,合理确定监测频率。

四、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成立专项施工小组,负责软岩大变形隧道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2. 施工人员: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材料:选用优质施工材料,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进度:根据施工方案和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

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

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摘要:根据国内外隧道施工的实践总结,在一定高地应力条件下的软弱围岩,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大变形现象,是必然的。

目前对于围岩大变形的控制研究主要集中于地质情况较差地段的施工工艺和支护方法上。

对于围岩大变形比较轻微的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支护体的刚度或者强度,增大隧道预留的变形位移,同时及时地施工二衬以承担荷载,这样可以达到预防和控制围岩大变形的发生与发展。

因此,本文对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1木寨岭隧道工程概况木寨岭隧道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和岷县交界处,为双洞单线分离式特长隧道,全长19.02km,洞身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隧道洞身共发育11个断裂带,穿过3个背斜及2个向斜构造,属高地应力区,极易变形。

隧道洞身穿越的板岩及炭质板岩区,占全隧的46.53%,总计各类软岩段长约16.1km,占隧道长度84.47%,极易发生围岩滑坍,施工难度很高。

2木寨岭隧道围岩及变形情况2.1开挖揭示围岩情况大部分围岩开挖揭示地层岩性为二叠系板岩夹炭质板岩,围岩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理极发育,岩体极破碎,层间结合差,整体稳定性差。

2.2变形情况受围岩地质的影响,自隧道施工至F14-1断层带时围岩极其破碎,现场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大于0.7m,采用人工进行开挖,1d只能施作1循环;当初期支护完成后经常出现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拱架扭曲变形等情况,量测数据显示拱顶下沉速率平均能达到90mm/d,累计平均能达到800mm,收敛速率平均能达到160mm/d,单侧收敛累计值能达到1800mm;当二次衬砌施作后,部分地方还出现开裂、甚至出现砼脱落、钢筋扭曲等现象。

3高地应力释放设计理念根据“先柔后刚、先放后抗”的指导思想,我们必须要将围岩本身蕴藏的高地应力进行释放,可怎么释放,释放到何种程度,是关键所在。

目前有2种理论的施工,国内外都获得了比较成功的案例,一种是先行释放理论,意思就是采用先行导坑法释放部分围岩应力,释放稳定后扩挖成型,进行抵抗;另外一种就是边放边抗理论,意思就是预留适当预留变形量,让围岩应力得到相应释放,但在释放一定程度时,即预留变形量可控范围之内,开始加强支护,抵抗剩余围岩应力,使支护结构趋于平衡。

顺层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顺层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顺层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关键技术摘要:顺层偏压、软弱围岩严重影响着隧道的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及营运安全,并且极容易产生病害。

在施工时,应以施工安全和进度为前提,选择合适的开挖、支护方法。

综合考虑隧道水文地质条件、断面尺寸、施工机械、工期的可行性。

同时还应考虑围岩变化时施工方法的适用性。

施工以大断面少分块的方法,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本文以郑万高铁干溪沟隧道为例,对顺层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稍作探讨。

关键词:三台阶法;软弱围岩;控制爆破;减振1.项目背景郑万高铁被誉为目前在建铁路标准最高、风险最大、地质最复杂的高速铁路,其中干溪沟隧道为Ⅱ级风险隧道。

干溪沟隧道既是全线重难点工程,也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主要难点为全隧共计5处浅埋、上跨沪蓉高速公路凤凰梁隧道施工、顺层及顺层偏压[1]、岩堆、滑坡等,安全风险极高。

干溪沟隧道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和朱衣镇辖区内,起讫里程为DK705+425~DK717+308,全长11883m,其中Ⅴ级围岩1353m、Ⅳ级围岩8210m、Ⅲ级围岩2320m,最大埋深约515m。

为满足施工工期、防灾救援、施工通风及排水等需要,设1#横洞、2#横洞、3#横洞和洞口段共四个工区组织施工。

隧址区不良地质为顺层及顺层偏压、岩堆、岩溶、滑坡等,特殊岩土为人工填土。

针对该隧道的具体情况,现场采用三台阶加临时仰拱开挖技术、控制爆破技术、大直径直线掏槽减振技术等技术组织施工。

技术特点:综合多种因素,在本隧道Ⅴ级围岩软质岩、顺层偏压、一般断层级破碎带、接触带、浅埋及上跨沪蓉高速段等地段选择了三台阶+临时仰拱[2]法+控爆开挖,该方法主要具备以下优点:①施工利用空间大,便于机械操作,可以多个作业面同时施工;②可以统筹安排施工,工效较高;③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可以及时转换施工工序,调整施工方法,避免窝工;④软弱围岩下利用上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施工,利于减小对围岩的扰动,保证开挖作业面稳定;⑤在围岩变形较大或突变时,保证安全和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可尽快缩短施工时间,为初期支护工序在时间和空间上创造了条件。

软岩偏压铁路隧道大变形处治施工技术

软岩偏压铁路隧道大变形处治施工技术

隧 道 /地 下 工 程 ・
软岩 偏压铁路隧道大变 形处治施工技术
谭 准 , 向浩 东
( 中 铁 二 局 集 团 勘 测 设 计 院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成 都 6 1 0 0 3 1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 受地形、 水 文地 质 条 件 以 及规 划 平 面要 求 等 因素 的 影 响 , 在 软 弱 偏 压 岩 体 中进 行 隧 道 开 挖 支 护 的 工 程 越 来
i n d u c e l a r g e d e f o r ma t i o n i n t u n n e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Xi a g u i p i n g T u n n e l i s t a k e n a s a p r o j e c t c a s e i n t h i s
Abs t r a c t : Re s t r i c t e d b y t h e t e r r a i n c o n d i t i o n, h y d r o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d i t i o n, a n d t h e pl a n n i n g p l a n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 mo r e a nd mo r e t u n ne l s a r e e x c a v a t e d a n d s u p p o r t e d i n s o f t a n d e c c e n t r i c c o mp r e s s i o n r o c k s . Ho we v e r, s o t f r o c k s a r e c h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c o mp l e x, v a r i a bl e a n d f r a g me n t i z e d, wh i c h t e n d t o

公路隧道软弱偏压大变形控制施工工法(2)

公路隧道软弱偏压大变形控制施工工法(2)

公路隧道软弱偏压大变形控制施工工法公路隧道软弱偏压大变形控制施工工法一、前言公路隧道施工中,遇到软弱地层和大变形难题是常见的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经过多年实践和研究,发展出了公路隧道软弱偏压大变形控制施工工法。

该工法在解决软弱地层变形问题,提高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采用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具有以下特点:1. 采用了柔性支护材料和主动支护结构,能够适应地层的变形和应力分布特点。

2. 工法灵活可调,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实现变形控制。

3. 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减少地表沉降,保护地理环境。

4. 施工过程中能够控制地下水位,减少水泥浆的流失,提高隧道支护的效果。

5. 采用了先进的监测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地层变形情况,调整施工参数。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软弱地层和大变形的公路隧道施工,能够有效地解决地层沉降、地下水位调控等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隧道工程。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解释,以及采取的技术措施的分析,让读者了解该工法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

例如,在软弱地层施工中,通过对地下水位进行控制,采用柔性支护材料和主动支护结构,可以有效控制地层变形和降低地表沉降。

五、施工工艺该工法对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勘察设计、洞穴开挖、支护施工、排水处理等细节。

通过详细的施工工艺描述,让读者了解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并掌握实际操作技巧。

六、劳动组织对劳动组织进行说明,包括施工人员的组织结构、工作任务分配、安全培训等,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有序。

七、机具设备对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

例如,钻机、注浆设备、排水泵等,让读者了解这些机具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八、质量控制该工法强调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和控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控制、质量检验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弹性支架法施工工法(2)

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弹性支架法施工工法(2)

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弹性支架法施工工法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弹性支架法施工工法一、前言隧道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工程,而软岩地层隧道的施工面临着高地应力和大变形的挑战。

为了解决软岩隧道施工中的问题,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弹性支架法应运而生。

该工法通过采取适当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可以充分利用地层应力的作用,实现软岩隧道的安全施工和稳定性控制。

二、工法特点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弹性支架法的主要特点如下:1. 应用范围广:适用于软岩地层隧道的施工,特别是在高地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2. 抗震性好:采用弹性支架的结构,可以有效吸收震动能量,提高隧道的抗震性能。

3. 施工周期短: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组织方式,可以降低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4. 施工质量高: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三、适应范围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弹性支架法适用于软岩地层隧道的施工,特别是在高地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

该工法可以应用于各类地质条件和隧道类型,如城市地铁隧道、水利隧道以及公路和铁路隧道等。

四、工艺原理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弹性支架法的工艺原理是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地层应力的作用,并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实现软岩隧道的稳定施工。

具体包括以下要点:1. 弹性支架设计: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设计合理的弹性支架结构,使其能够充分吸收地层应力和变形。

2. 施工承压设备:选用适当的施工承压设备,确保支架的紧固和稳定,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3. 排除地层应力:通过钻孔、爆破和喷浆等方式,排除地层中的高地应力,减小地层的变形。

五、施工工艺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弹性支架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阶段:1. 地质勘察:对隧道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层的情况和变形特点,为施工做好准备。

2. 预处理工艺:通过钻孔、喷浆等方式,排除地层中的高地应力,减小地层的变形。

3. 弹性支架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弹性支架结构,确保其紧固和稳定。

堡镇隧道高地应力顺层偏压软岩大变形段的快速施工技术_孙伟亮

堡镇隧道高地应力顺层偏压软岩大变形段的快速施工技术_孙伟亮

堡镇隧道高地应力顺层偏压软岩大变形段的快速施工技术孙伟亮(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250014)摘要:堡镇隧道的主要工程地质特点是在高地应力、顺层偏压、软岩地质条件下隧道发生大变形。

在对国内外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现状基础上,分别对顺层偏压地层和高地应力顺层偏压地层隧道施工力学行为分析,制定了/超前支护、初支加强、合理变形、先放后抗、先柔后刚、刚柔并济、及时封闭、底部加强、改善结构、地质预报0的快速施工原则和总体方案。

通过对开挖方法、通风方式、机械设备配套技术及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攻关,实现了同类工程安全无事故条件下的快速施工。

关键词:高地应力;顺层偏压;软岩大变形;隧道;快速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 45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741X (2009)01-0076-06Rapi d Constr uction Tec hnology for Baoz hen Tunnel i n Heavil y Defor m i ng Soft Rock Strat u m w ith H igh Ground Stress and Bedded Strata Asy mm etrical LoadS UN W e iliang(China Rail w ay 14th Bureau Group Co .,L t d .,J inan 250014,Ch i n a )Abst ract :The m ain geo l o g 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 aozhen Tunne l are h i g h ground stress ,bedded strata asy mm etrica lload and large defo r m ation o f tunne l in soft rock .Based on t h e study o f the tunnel constructi o n techno logy i n soft rock w it h h igh ground stress both i n Ch i n a and fore i g n coun tries ,t h e author m akes ana l y sis on m echanical behavior o f tunnels i n asy mm etrica-l l o aded stratum and asy mm etrica-l l o aded and h ighly stressed strata respecti v e l y .Then ,the author pres -ents the co m posite constr uction pri n ciple of advance suppor,t enhanced pri m ary suppor,t reasonable defo r m ation ,proper stress releasi n g be fore stress resisti n g ,flex ible support i n sta lled before rig i d suppor,t ti m ely closi n g the support struc -ture ,streng then i n g tunnel i n ver,t opti m izing tunnel structure and geo l o g ica l predication .The excavati o n m ethod ,vent-i lation m ethod ,equ i p m entsm atch i n g techno l o gy and m anage m ent techno logy adopted has ensured the safe and rap i d con -structi o n of the tunne.lK ey w ords :h i g h ground stress ;bedded strata asy mm etrical load ;l a rge defor m ation o f tunnel i n soft rock ;tunne;l rap i d constructi o n techno l o gy0引言在山岭深埋隧道设计施工中,一般只考虑与埋深无关的松弛压力,但是在高地应力作用下的软弱围岩中隧道土压除有松弛压力外,还有软岩特有的因隧道开挖及其后随时间延长、隧道断面逐渐缩小的/蠕变压力0。

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技术

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技术

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技术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技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技术是指在软岩地层中进行隧道施工时,由于地层的软弱性质,会出现较大的变形,因此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处理技术预处理技术是指在隧道施工前对软岩地层进行处理,以减少地层的变形。

预处理技术包括注浆、冻结、爆破等。

其中注浆技术是最常用的一种预处理技术,它可以通过注入水泥浆或聚合物浆来增加地层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减少地层的变形。

2. 支护技术支护技术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软岩地层进行支护,以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支护技术包括钢支撑、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等。

其中钢支撑是最常用的一种支护技术,它可以通过钢管或钢板的支撑来增加地层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掘进技术掘进技术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软岩地层进行掘进,以开挖出隧道。

掘进技术包括机械掘进、爆破掘进、液压掘进等。

其中机械掘进是最常用的一种掘进技术,它可以通过机械设备的挖掘来开挖出隧道。

4. 监测技术监测技术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软岩地层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地层的变形情况。

监测技术包括测量变形、测量应力、测量位移等。

其中测量变形是最常用的一种监测技术,它可以通过测量地层的变形情况来判断地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地层的情况和施工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以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措施

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措施

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措施软岩大变形是指在高地应力环境下,隧道开挖后围岩发生侧鼓、底鼓等严重挤压变形,挤压变形量超出常规围岩变形量的现象,是围岩柔性破坏时应变能很快释放造成的一种动力失稳现象。

1.工程概况某隧道为铁路单线隧道,隧址区内新构造运动强烈,活动断裂发育,存在构造应力相对集中的地质环境条件,局部埋深较大的隧道可能遭遇高地应力工程环境,特别是隧道埋深过大时,板岩、千枚岩等软质围岩可能发生软岩大变形;局部构造应力强烈的区域,破碎的硬质岩也可能出现大变形现象。

沿线易发生软岩大变形的地层主要为三叠系、泥盆系及志留系千枚岩、板岩地层.该隧道埋深大、软质岩发育地段,以Ⅰ级及Ⅱ级软岩大变形为主。

隧道在DK28+888~DK36+415段主要为绿泥片岩及片岩,层厚普遍小于3cm,属极薄层~中薄层,灰绿色为主,矿物成分以绿泥石、云母、石英为主,变晶结构,薄片状构造为主,岩质软弱,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部分段落呈中厚层状构造,岩体较破碎,该段落富水程度中等,绿泥片岩浸水后强度急剧降低。

其中DK29+765~DK36+415段具轻微~中等的变形潜势。

2.软岩大变形段的基本特性(1)变形量大:变形量远超常规预留变形量。

(2)初期支护变形速度快:隧道变形量测开始阶段,变形速率快,最大变形速率时间一般发生在边墙下台阶落底至仰拱闭合成环前。

(3)变形持续时间长:大变形区段变形时间从开挖至衬砌浇筑前,一般30d 或更长。

(4)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开裂变形持续不断,易发生大面积失稳坍塌,处置塌方难度大。

3. 软岩大变形段的施工情况软岩大变形表现形式多样,主要表现在边墙挤压纵向变形开裂,拱顶下沉环向变形开裂,钢架凸起变形、扭曲,边墙变形侵限拆换拱,初支喷射混凝土鼓包掉块,隧底初支受力鼓起,掌子面岩石崩解滑坍,应力集中部位明显开裂掉块,局部二衬开裂等现象。

4. 软岩大变形控制技术措施及施工技术从主动加固围岩,发挥围岩自承能力,控制围岩塑性区发展出发,提出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主动控制技术要点为“加深地质、主动控制、强化锚杆、工法配套、优化工艺”二十字方针。

例析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对策

例析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对策

例析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对策1 引言姜路岭隧道是青海省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上控制性工程之一,海拔高程4000m以上,左洞全长2925m,右洞全长2845m。

隧道开挖揭露围岩为炭质页岩夹板岩结构,岩层为薄层;页岩强度低,敲击声声哑,有明显凹陷,板岩强度较高,但比重极少,围岩整体为软质岩体,局部为极软质岩体;岩体破碎,层间结合差,褶皱较明显,围岩整体性差;地下水总体弱发育,围岩级别Ⅳ~Ⅵ级。

2 施工技术2.1 施工现场状况由于软岩的软、弱、松、散等低强度特点,姜路岭隧道日均变形量10 ~40mm,累计沉降变形250 ~800mm。

造成初期支护喷射的混凝土剥落,钢拱架严重变形,换拱频繁,塌方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如图1、图2。

图1 YK330+765初支开裂、侵限图2 初支塌方2.2 施工方法由于隧道围岩强度低,层间结合差,开挖易破碎,自承能力弱,且自稳时间较短,所以开挖后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减少围岩的暴露时间至关重要。

按照新奥法中“少扰动”的基本原则开挖,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预留核心土法进行施工,掌子面用机械开挖掘进,严格控制爆破,每个循环进尺以洞内实际情况控制在0.5m ~1.5m。

把二次衬砌与掌子面的距离控制在50m以内,仰拱与掌子面的距离控制在30m以内,以防止初期支护变形过大,导致初支侵限、塌方事件发生。

3 支护3.1 支护时间点岩体是复杂的弹塑性体,隧道开挖后,天然构造应力被破坏,应力发生重分布,其中切向应力增大,径向应力减小,使围岩发生变形,进行支护。

围岩开挖后释放的工程力与围岩的自稳力都达到最大是最理想的支护状况,但是释放的工程力与围岩自稳力成反比,只能使两力之和达到最大,这就是最佳支护时间。

其中软岩与硬岩又存在很大的差别。

硬岩的弹性能大,支护的最佳时间点选择在弹性区内;而软岩的弹性能极小,围岩开挖后很进入塑性区。

又由于软岩的自稳能力很差,所以开挖后应立即进行支护。

保证围岩在稳定的塑性区内支护就是软岩的最佳支护时间段。

高地应力偏压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工法

高地应力偏压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工法

高地应力偏压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工法高地应力偏压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工法一、前言高地应力偏压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工法是在研究高地应力偏压软岩的变形特点和施工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适用于该类型软岩隧道的施工方法。

该工法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措施,能够有效地应对高地应力偏压软岩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问题,提高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二、工法特点高地应力偏压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结合理论和实践:该工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实际工程中的施工环境和条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 针对问题:该工法针对高地应力偏压软岩的变形和破坏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小软岩的变形和破坏程度。

3. 综合施工:该工法综合考虑了地质、水文、结构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和工具,实现了施工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4. 高效安全:该工法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施工工艺和安全措施,能够有效保障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三、适应范围高地应力偏压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工法适用于高地应力偏压软岩多变形地层的隧道施工,特别适用于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大变形软岩隧道项目。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基于高地应力偏压软岩的变形特点和施工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来的。

根据工法的原理,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可有效控制地层变形,保证施工质量。

具体分析和解释如下:1.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该工法根据实际隧道工程的地质情况和设计要求,提出了一套针对高地应力偏压软岩的施工方案,能够满足隧道工程的要求。

2. 采取的技术措施:该工法根据软岩的变形特点,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包括分段爆破、支护结构选择、应力释放等,以减小软岩的变形和破坏程度。

五、施工工艺高地应力偏压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地质勘察、设计方案编制、机具设备准备等。

2. 隧道开挖:采取分段爆破的方式进行隧道的开挖,通过合理的爆破参数和爆破序列,减小软岩的变形和破坏。

公路隧道软岩大变形及支护施工技术

公路隧道软岩大变形及支护施工技术

公路隧道软岩大变形及支护施工技术摘要:隧道的施工和正常使用都会受场地地质情况的影响,穿越高地应力、软弱破碎围岩等地质环境时,会造成围岩较大的变形,从而导致安全问题以及质量问题出现。

因此,对岩体的变形特征进行精确探测以及控制是具有必要性的。

本文将基于公路隧道软岩大变形成因,对公路隧道软岩大变形及支护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提升隧道建设的整体稳定性。

关键词:公路隧道;软岩大变形;支护技术1引言在大变形的软岩地段,施工时易发生大变形,甚至发生塌方、冒顶等事故,因此,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合理选择支护参数,加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以有效改善软岩体的变形状况,控制围岩变形,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以下将基于其变形成因对其支护施工技术进行分析:2公路隧道软岩大变形成因分析2.1 地质因素软岩又称为软围岩,因构造面切割和风化作用,导致其孔隙疏松,强度低,而在隧道施工中,软岩的大变形是由其地质特征所决定的,特别是在开挖后,其自稳性较低。

从特性上讲也极易发生崩塌问题。

从变形的成因来看,在开挖时,支护洞体的原位置围岩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洞墙。

在此情况下,围岩将自行调节应力,使其朝向隧道的净空方向发生变形。

当继围岩被挖出后,支撑力消失,其它位置的岩石会对孔隙产生压力,从而使软岩发生变形。

此外,软岩是一种膨胀性岩石,在满足膨胀条件后,会产生膨胀反应,而当膨胀力过大时,膨胀力就会向初始支护传递,从而引起变形。

2.2 设计因素当前,公路隧道的设计已形成工业化的思想,因此,具体的支护设计参数将比较精确。

然而,由于围岩种类繁多,因此,即使理论上的应力状况计算再精确,也仅仅是保证其理论上的可行性,而在实际工程中,设计值和经验值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在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下,软岩的变形情况得到强化。

期间在水-岩力耦合作用下,初始支护受力比预应力大,也将导致早期支护产生变形。

2.3 施工因素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机械开挖、钻探、爆破等方法将会引起围岩的振动,由此导致岩体内应力发生改变,从而形成应力拱圈。

大跨度铁路隧道顺层偏压软岩大变形治理及施工技术

大跨度铁路隧道顺层偏压软岩大变形治理及施工技术
安装前,应检查锚杆是否符合设计规格、长度等要求。 采用人工插入带锚头的锚杆,上仰孔时将排气管扎在锚杆 杆体上,并让其长于中空锚杆尾部约 0.5m。当插入比较困 难时,将锚杆退出清孔后重新插入,套上止浆塞并敲紧, 注意保护好排气管位置,禁止将排气管压扁或损坏。 4.1.3 注浆
注浆材料为 1:1 水泥浆,采用全孔一次性注浆方式进行 施工。注浆顺序宜按两序孔进行,即先跳孔跳排注一序孔, 然后注剩下的二序孔。注浆施工过程中,如果长时间注浆 压力不上升,应调整浆液配比或采用间歇注浆。注浆结束 标准以定量定压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控制,确保变形段初支 注浆饱满。 4.1.4 管垫片安装
4 变形段施工方法介绍 4.1 锚杆注浆施工
D1K661+472 ~ D1K661+412 变形段洞身拱部 120°范 围内,采用径向 Φ32 普通中空注浆锚杆加固,锚杆每根长 8m,间距 1.2m×1.2m(环 × 纵),交错布置。 4.1.1 钻孔、清孔及验孔
钻孔前,测量人员在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上测量布孔, 并采用红油漆标注。为提高钻孔效率和质量,采用三臂凿 岩台车进行钻孔。清孔采用钻杆配合钻头进行来回扫孔, 清除浮渣至孔底,防止堵孔,再采用高压风水混合从孔底 向孔口进行洗孔。钻孔完成后应检验孔径、孔深、角度等, 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锚杆安装,对检验不合格的孔应封孔 原位重钻。 4.1.2 锚杆安装
2 现场施工情况
巫山隧道斜井小里程 D1K661+472 ~ D1K661+412 段 施工时发生了顺层偏压,造成了初期支护变形、侵限。
2.1 围岩情况
掌子面揭示围岩岩性为泥岩夹泥灰岩,属软质岩,泥 岩呈中厚、厚层状构造,泥灰岩呈薄层状构造,节理较发 育,围岩较破碎,掌子面岩体湿润,受地下水影响后围岩 软化较严重,层间结合较差,施工过程中,拱部掉块较严重, 如图 1 所示。

隧道软岩大变形应急预案

隧道软岩大变形应急预案

隧道软岩大变形是指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技术不当等因素导致隧道围岩发生较大变形的现象。

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预防和减少软岩大变形对隧道工程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提高隧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隧道软岩大变形的预防和控制。

2. 明确隧道软岩大变形的应急响应流程,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3. 最大限度地减少软岩大变形对隧道工程的影响,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软岩大变形应急情况。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隧道软岩大变形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隧道软岩大变形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2)技术支持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对隧道软岩大变形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应对措施。

(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

(4)信息联络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

(5)安全防护组:负责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

五、应急响应流程1. 发生软岩大变形时,现场处置组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小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现场处置组对变形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以下措施:(1)暂停隧道施工,确保人员安全。

(2)对变形区域进行监测,掌握变形情况。

(3)对变形区域进行加固处理,防止进一步变形。

(4)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优化施工工艺。

4. 技术支持组对变形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优化隧道施工方案,调整施工参数。

(2)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隧道围岩稳定性。

(3)加强监测,实时掌握隧道变形情况。

5. 物资保障组根据应急指挥部要求,及时调配应急物资。

6. 信息联络组将应急情况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7. 安全防护组对现场进行安全防护,确保人员安全。

六、应急响应级别1. Ⅰ级应急响应:发生重大软岩大变形,严重影响隧道施工进度和质量,可能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36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作业指导书

36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作业指导书

36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施工目标本工程旨在对36隧道的软岩大变形进行施工处理,以确保隧道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二、施工原则1.安全第一:任何施工操作都应以安全为前提,对所有人员和设备进行全面保护。

2.合理规划: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规划,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3.预防为主: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预防岩石的大规模崩塌和岩层的进一步变形。

4.及时监测:对施工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变形问题,防止事故的发生。

三、施工步骤1.资料准备:在施工前,收集相关的地质勘察报告和隧道设计图纸,了解软岩大变形的具体情况。

2.施工准备:确定施工的时间、地点和施工队伍,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防灾措施: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的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安装地震监测仪和压力传感器,以便及时预警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岩层变形。

4.支护施工: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的结论,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如锚杆、注浆和钢架支撑等,以增加隧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5.变形处理:对发生变形的岩层进行处理,如采取凿岩、切割或加固等方法,使岩层重新达到稳定状态。

6.监测与调整: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变形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支护措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施工安全措施1.人员安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装备,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具,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设备安全:对施工所用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3.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防止土石流和水污染,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4.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和有序进行。

五、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定期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2.施工结束后,进行最终验收和评估,确保施工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六、施工风险和应急方案1.风险评估:在施工前,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软岩大变形专项施工方案

软岩大变形专项施工方案

软岩大变形专项施工方案1. 引言软岩地层在工程施工中常常存在较大的变形问题,给工程安全和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本文提出了软岩大变形专项施工方案。

2. 施工前期准备在软岩大变形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1 地质勘察与分析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与分析,了解软岩地层的性质、分布和变形规律。

通过对岩层的采样分析,确定软岩的强度、渗透性等指标,并评估可能存在的变形风险,为后续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2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地质勘察与分析的结果,制定软岩大变形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安全措施、变形控制措施、施工方法等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2.3 人员培训与组织在施工前,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软岩大变形工程施工的特点和要求,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和安全知识。

同时,合理组织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协调与配合。

3. 施工过程及控制措施软岩大变形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以减小变形的影响,保证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3.1 地面加固地面加固是预防软岩地层变形的关键措施。

通过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可以增加软岩地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加固措施包括注浆、灌浆、加固钢筋网等。

3.2 支护结构设计在软岩地层施工过程中,需要设计合理的支护结构,以防止地层的塌陷和变形。

支护结构应根据软岩地层的特点和变形规律进行设计,并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方法进行施工。

3.3 变形监测与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软岩地层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测点法、测斜法、位移传感器等。

通过及时监测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减小变形对施工的影响。

3.4 施工技术与方法选择在软岩大变形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方法。

根据软岩地层的性质和变形规律,选择合适的爆破参数、钻孔布点等,并采用适当的顺序和步骤进行施工,以减小变形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1、工程范围 (2)2、辅助坑道设置 (2)三、软岩大变形段落 (3)四、影响因素 (3)五、施工方法 (3)六、顺层偏压段施工 (4)七、隧道防坍塌施工措施 (5)1、工前准备工作 (5)2、隧道洞身施工防坍塌措施 (5)八、其它管理控制措施 (6)九、施工中坍方及预防措施 (7)1、不良地质地段坍方及预防 (7)2、富水地段塌方及预防 (7)十、隧道坍塌前征兆 (7)十一、隧道坍塌处理方案 (8)十二、应急救援 (11)十三、安全保障措施 (11)高坡隧道顺层偏压、软岩大变形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地形、地貌、外部环境等情况。

2、隧道施工需要3、成贵公司对隧道施工的相关要求4、我分部相关资源配制和管理需要5、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等。

二、工程概况高坡隧道位于镇雄至毕节区间,正洞里程为D3K338+601~D3K343+169,长4568m;其中,Ⅲ级围岩1145m,Ⅳ级围岩1926m,Ⅴ级围岩1497m。

平导里程PDK340+371.46~PDK343+113,长2977m。

本隧道除D3K339+161—D3K341+814.001段位于半径9000m的右偏曲线上外,其余地段均位于直线上,隧道采用双块式无碴轨道结构。

隧道D3K340+390—D3K343+169为高瓦斯隧道段,为满足施工通风需要,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设置“2横洞+1平导+1通风竖井”的辅助坑道配置方案。

于隧道左线线路中心前进方向右侧35m设平导,长度为2977m,采用有轨双车道运输。

1、工程范围表1 高坡隧道工程范围2、辅助坑道设置为满足工期及施工通风及排水要求,隧道设置了“2横洞+1平导+1通风竖井”的辅助坑道配置方案。

高坡1#横洞位于吴家寨,设于隧道右侧,与线路走向夹角72°,与正洞相交里程D3K338+670,长108m,纵坡为-3%,为单车道无轨运输,为运营期间正洞排水通道;高坡2#横洞位于毛坡,设于隧道右侧,与线路走向夹角64°,与正洞相交里程D3K340+390,长443m,纵坡为-1%,为双车道有轨运输,为运营期间防灾救援通道;于隧道左线线路中心前进方向右侧35m设平导,长度为2977m,采用有轨双车道运输,为施工及运营期间排水、排气通道。

竖井在平导PDK340+400左侧15m处,直径为180cm,井深47.5m,通风竖井在2#横洞与正洞贯通前施工完毕,以便尽快形成巷道式通风,减轻洞内施工通风压力。

三、软岩大变形段落表1 大变形段落表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应力条件、岩体强度、地质构造影响程度、地下水发育特征、围岩分级、岩石膨胀性。

五、施工方法⑴开挖采用台阶法加临时仰拱的方法施工,见图1;⑵钢架采用I20b全环工字钢加φ42小导管全环超前支护;⑶衬砌类型为大变形Ⅱ型全封。

⑷施工中应加强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

图1 台阶法带临时仰拱施工横断面图六、顺层偏压段施工隧道在D3K338+900~D3K341+200段为泥质砂岩,该段围岩级别为Ⅳ级为主,隧道左侧边墙顺层偏压。

隧道施工易产生左侧边墙变形、坍塌。

⑴顺层偏压段施工⑵为确保施工安全,系统锚杆采用不对称设置,将顺层侧(左侧)锚杆加密,非顺层侧锚杆适当减少.⑶该段于左侧上台阶拱脚处设置φ76锁脚锚管,改善钢架受力条件,抑制围岩变形。

其中D3K339+050~D3K339+900为Ⅲ级围岩,设置拱墙格栅钢架。

七、隧道防坍塌施工措施1、工前准备工作⑴制定周密的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方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充分考虑隧道开挖观察施工安全,制定合理的施工措施,防止隧道开挖塌方。

⑵安全防护措施配置齐全。

隧道施工所需要的各项安全防护材料、设备、机械器具等应在开工前配置齐全,并定期检查,确保使用状态良好。

⑶班前教育。

开工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班前教育,提高作业人员对防坍方等施工的意识,做好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等。

2、隧道洞身施工防坍塌措施复杂软弱地段地层一般遵循“线预报、多分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洞身施工时,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合理的施工措施,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施工程序施工。

隧道施工带班人员应随时观察洞内掌子面、仰拱及后部围岩的稳定情况,掌子面岩层变化情况等,为隧道地质预报人员及监测人员提供第一手资料。

如掌子面围岩变化或洞内围岩有异常变化、涌水、突泥等现象时及时上报,经专业技术人员确认,采取合理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⑴隧道施工掌子面防坍塌措施掌子面的稳定是安全施工的前提条件,对于软弱破碎围岩,应选用辅助施工方法,如超前支护、开挖面喷射混凝土和安装锚杆等。

隧道施工掌子面防坍方,应根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情况,结合开挖面实际地质情况,严格按照隧道施工方案,采用有效合理的超前支护、预加固措施。

施工中严格控制各开挖分部循环进尺,开挖和支护工序必须衔接紧密,以减少围岩变形。

a 在接近断层及接触带时,加强地质预报,结合管棚、小导管、炮眼钻进及岩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定开挖前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围岩松动情况及围岩类别,提出合理性施工方案建议。

b 超前支护:施工方法主要有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预注浆等几种施工方法。

c 减少开挖进尺,采用无爆开挖或松动爆破,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洞内配备足够的装土草袋、木料;一旦发现掌子面塌方或有塌方征兆,立即撤出所有人员及机械。

d 及时支护,做到即挖即护。

e 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严格施工工序,并组织好物资供应工作。

f 松散地层施工:松散地层的主要特点是稳定性差,结构松散,若有地下水时,施工中极易发生坍塌。

若遇上这种地层,主要是应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施工中可采用先支护后开挖,密闭支撑,边开挖边封闭的办法,以防止坍方。

⑵隧道施工拱顶、边墙防坍塌方施工a 加强监控量测,及时反馈信息。

b 遇到监控数据发生变化或地质条件突变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支护参数。

c 做好隧道洞内外的防排水。

在施工中,特别注意洞内地下水的变化,采取防、排、堵、截相结合的排水方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d 严把质量关。

隧道内的衬砌、支护等材料必须保证质量,按施工工艺施工,防止因偷工减料、材料质量等问题造成人为事故。

八、其它管理控制措施隧道施工的危险源很多,其中隧道坍方处理是一项艰难而复杂的作业,处理方法很多,需根据坍方的规模、部位、具体情况而定。

施工中应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监管,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⑴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

立足强化全员安全意识,着力促使施工一线作业班组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规范作业行为。

⑵成立安全生产检查机构。

定期对隧道施工进行检查,进一步完善安全责任制,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⑶加大施工现场控制力度。

加强技术管理,优化施工方案,落实作业监控,以技术手段保证安全。

对劳务人员实施统一集中管理,严禁无正式职工带班自行施工,凡是违规盲干的必须清退出场。

⑷对违反施工要求,不服从指挥,产生安全隐患或造成影响和不良后果的,坚决根据情况进行处理,绝不姑息。

九、施工中坍方及预防措施1、不良地质地段坍方及预防当隧道通过断层、断层影响带,或岩石较破碎,风化严重时;或岩层产状、结构不利组合地段时,合理的开挖方法,能很好预防隧道坍方的发生。

强支护是预防坍方的主要措施。

2、富水地段塌方及预防在地下水较丰富的断层破碎带,大量的渗水、甚至于涌水的部位,不仅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还容易造成坍方。

在该类地段施工时,及时排水是预防塌方的关键,在了解岩石节理裂隙破碎带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后,对于少量集中渗水、涌水地段,在透水层部位布置一定数量的排水孔或埋设排水管,将渗水集中到排水孔内导出;也可在钢筋网片的背后铺设过滤层或隔水层,将其固定在围岩上,通过软管排水。

十、隧道坍塌前征兆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及岩石力学上反应出一些征兆。

根据这些征兆来预测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地质超前预报,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防治隧道坍方。

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有如下一些征兆。

1、遇特殊和不良地质条件,如断层及其破碎带、滑动层、溶洞、堆积体、地下水、松散地层等稳定性差的围岩。

2、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如干燥的围岩突然出水,地下水突然增多,涌水量增大,水质由清变浊等是即将发生坍方的前兆。

3、开挖面上有可能不稳定岩体的出露,尤其是小断层或其他软弱结构面和围岩的节理裂隙构造的出露处,往往是围岩局部坍方的部位。

4、拱顶非层岩体不断掉下小石块,甚至较大的石块相继掉落,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坍方。

5、岩石裂隙周围出现岩粉或洞内无故发现有岩粉飞扬时,也说明可能即将发生坍方。

6、围岩和喷射混凝土出现裂缝,甚至有扩展的趋势,伴有响声,可能要发生坍塌。

7、敲击支撑发出的声音比较清脆,要及时观测预防塌方的发生。

8、围岩或隧道支护,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大于0.2,mm/d,或拱顶下沉量大于0.1mm/d,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十一、隧道坍塌处理方案㈠可能出现坍塌的部位(1)Ⅴ级围岩段易发生坍塌的原因:围岩破碎,自稳能力差,超前支护不到位时易发生坍塌现象。

(2) 断层构造带易发生坍塌的原因:断层带围岩破碎,自稳能力差,如超前地质预报不及时,当到达断层带时,未及时改变施工方法,易形成坍塌现象。

(3) 硬软围岩交界处易发生坍塌的原因:围岩由较完整、强度较高的Ⅲ、Ⅳ级围岩变化到Ⅴ级围岩时,如超前地质预报不及时,施工方法未及时改变,易发生坍塌现象。

处理塌方常视塌方规模大小而定。

所谓大小是按塌方地段的塌穴高度、长度范围和塌渣量来区分。

小塌方较容易支护与回填,以清为主;大塌方情况较复杂,一般隧道衬砌后需要回填,因此原则上暂不清除衬砌断面线外的塌渣;为了保护塌体上部的围岩,应采取先护后挖,谨慎施工,稳妥前进。

㈡小规模塌方的处理方案小规模塌方采用在原支撑拱架上部立小拱架的方式,用拱架把坍塌面支撑起来,同时对坍塌面用锚网喷进行封闭。

然后再对原断面进行喷射砼施工,原断面初期支护施工时要在坍塌位置的拱部预留注浆管。

待支护稳定后第一次对坍塌的空腔压注砂浆或泵送砼进行填充,第一次填充高度以40~60cm为宜。

待此处二衬施作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填充(此处二衬必须尽早施作)。

如图2。

㈢大规模塌方的处理方案首先对坍塌段掌子面的后方一定范围内进行支护加固。

支护采用三台阶法施工。

上台阶支护加固至距坍塌里程1.5m处停止,同时对上台阶坍塌堆积表面挂钢筋网喷射砼进行封闭。

封闭后对前方上部进行注浆导管安装及注浆施工。

加固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4m ,深度4m 。

然后改变上台阶高度,按每循环50cm 进行开挖支护施工。

保证注浆搭接长度1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