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说课的案例分析
初中历史说课稿和教案模板
初中历史说课稿和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史》二、学科内容:历史三、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
2.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
2. 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幅中国古代地图,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城市。
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为什么是东方之国?2. 讲授:讲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夏、商、周三代和秦、汉、唐、宋等朝代的特点和重要事件。
同时,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事件。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古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讨论和思考。
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对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4. 总结:通过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古代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过程。
2. 重要朝代及其特点。
3. 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七、教学资源:1. 中国古代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2. 相关历史书籍和资料。
教案模板范本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史》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
2. 掌握中国古代重要朝代及其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促进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过程。
2. 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城市。
提出问题:中国古代为什么是东方之国?2. 讲授:介绍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重点讲解夏、商、周等朝代的特点和重要事件。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生动展示历史事件。
历史教学中说课的案例分析
18
4、说教法 说教法,即说这一节课采用哪些教学方法 进行教学,并说明采用这些方法的理由和所 能到达的教学效果。在一堂课中可选择的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一种是最重 要、最根本的。说教法时,首先说出这一节 课选择哪一种方法为根本方法,理由是什么。 其次说出在哪些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上将 采用哪些具体教学方法。在说课中,教师还 应将拟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依据及预期 的效果说出来。
历史教学中说课的案例分析
〔一〕说课的含义 所谓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 工具,在备课的根底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 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内容的理解, 阐述自己的教学点,表达自己执教的设想、 方法、策略以及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 行说。简言之,说课是对课程的理解、备课 的解说、上课的反思。
26
〔二〕 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 如下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 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 主政治产生的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 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开展 的重要意义。
4
4、展示教学境界 “生活因充实而快乐,课堂因展现而精彩。 〞“创新是教学的灵魂,也是教学的最高境 界。〞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应该具有创造 性。说课者对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可以通过 说课呈现在同行面前,这种创造性表达在说 课者对于教学准确而独到的理解,对于教学 环节别具一格的安排和设计,对于教学策略 颇具匠心的采用等各方面。
14
2、说教材 说教材,实质就是分析教材。说课,首先教 师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只有对教 材理解透彻,才能制定出较完善的教学方案 。说教材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定学习内 容的范围与深度,明确“教〞什么;二是揭示学 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 学顺序的安排奠定根底,知道“如何教〞。说 教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5-17〕
部编版初一下册历史说课稿(3篇)
【导语】历史可提供今⼈理解过去,作为未来⾏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类精神⽂明的重要成果。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初⼀下册历史说课稿:《元朝的统治》 ⼀、教材分析 1、课题:《元朝的统治》 2、本节课的地位和作⽤:元朝是我国历第⼀个由少数民族建⽴的统⼀的封建王朝。
元朝的建⽴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我国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元朝⾏省制度的建⽴对明、清乃⾄后来的政治制度产⽣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及初⼀学⽣的认知⽔平,我将本节课的课程⽬标及重、难点分别设置为: 3、⽬标是: ①知识与能⼒:了解蒙古族的兴起,识记成吉思汗统⼀蒙古和忽必烈建⽴元朝并统⼀全国、⾏省制度的建⽴,理解元朝统⼀促进了民族融合;培养学⽣运⽤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地评价元朝统⼀和⽂天祥抗元等历史事件。
②过程与⽅法:通过收集、整理资料,从多⽅提供的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天祥抗元的事迹,对学⽣进⾏爱国主义教育,使其树⽴正确的⼈⽣观和价值观;通过元朝统⼀和施⾏⾏省制度的学习,使学⽣肯定元朝的历史地位。
4、重点:成吉思汗统⼀蒙古、元朝的统⼀、⾏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5、难点:对元朝统⼀意义的认识与对⽂天祥抗元⽃争的评价。
⼆、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及初⼀学⽣的认知⽔平和年龄特点,我主要采⽤盘锦三段六步教学模式,三段即:⾃学、导学、测评阶段,六步指:定向⽰标、⾃学指导、⾃学督查、导学释疑、合作探究和⾃主测评。
在学⽣⾃学的基础上,我利⽤⾃制的简单课件适当点拨,使学⽣的视觉、听觉相结合,并密切联系旧知和现实⽣活实际。
三、学法: 1、指导学⽣阅读课本插图和史料,学会感知历史。
引导学⽣注意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2、元朝的统⼀和⾏省制度,充分利⽤《元朝疆域》图,增强学⽣的空间地理概念,把握⾏省制度的三步曲(⽬的、内容、影响)。
民族融合的表现从四个⽅⾯来把握,培养良好的思维和记忆习惯,并引导学⽣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物的⽅法,掌握历史表象下的深层次的内容。
初中历史教学材料分析教案
初中历史教学材料分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与货币的发展历程;2. 掌握古代中国商业活动的特点和重要性;3. 熟悉古代中国的货币制度及其影响;4.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 古代中国商业活动的特点和影响;2. 古代中国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3. 如何分析古代商业与货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中国的商业与货币有什么特点;2. 提出问题:古代商业活动如何影响社会发展?二、讲授(20分钟)1. 讲解古代中国商业活动的发展历程,包括商品经济的萌芽、商业活动的兴盛等;2. 探讨古代中国货币的演变过程,介绍不同朝代的货币制度及其重要性;3. 分析商业与货币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讨论与实践(15分钟)1. 分组讨论:商业活动如何促进社会发展?货币制度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2. 学生展示成果,并进行讨论。
四、总结(5分钟)1. 结合课程内容,总结古代中国商业与货币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商业与货币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撰写一篇文章,阐述商业与货币在古代中国的重要作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古代中国商业与货币的发展历程,掌握相关知识,并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实践环节,学生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两次鸦 片战 争》 说课稿
《两次鸦片战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次鸦片战争》。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两次鸦片战争》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第一课。
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
而两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于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材内容上,本课主要介绍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以及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等西方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直接原因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同时,学生还能够认识到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如领土的丧失、主权的破坏、社会性质的变化等。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两次鸦片战争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但在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2)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史料分析、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引导学生反思中国在近代落后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j第九讲 中学历史教学的说课
5.教学效果预期。
二、中学历史教学的评课
中学历史教学的评课是对一堂课的教学情况、 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评课的基本要求
1.听好课:悉、听、看、记、思; 2.坚持平等交流、实事求是的原则; 3.坚持激励、发展的评价目标; 4.突出重点,忌面面俱到。
(二)评课的指标——评课的内容
1.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全面;
贯彻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评教学方法 方法选择恰当(是否符合五条标准);
方法运用效果好; 教学手段灵活多样,课堂互动好。
5.评教学基本能力(教师素养) 教态: 亲切、自然、大方、自信、激情; 语言: 准确、丰富、清晰、生动、流畅、有感染力;
板书: 工整、美观、逻辑结构清楚; 课堂应变能力强,能有效地调控和组织教学。
3.说学情 学生的年龄特点。 与本课学习有关的学生特点(如知识基础、知识特点、 心理特点等)。 4.说方法(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即说明该课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的教 学方法及依据。 说学法,即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对学生进行 的学法指导类型及依据。 教学手段也可以归入教法中予以说明
5.说教学过程 (说课的核心部分) 阐述清楚教学流程: 总体介绍教学环节; 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说教学基本内容; 突出重点和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6.预测教学结果 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预测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包 括预测可能存在的不足。
程式化
5.评教学效果 三大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兴趣被激发; 总体教学效果好。
说教学内容
充实
例1:本节是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 生》中的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北洋军阀反动统治进行的斗 争,它承接前一章所介绍的“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这一知识点。同时新文化 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传播创造了条件。这又为后面的“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埋下了 伏笔。在本单元知识体系中,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是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后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的继续, 是中国近代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目的是在中国确立资产阶级民 主政治,其特点是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斗争矛头则直接指向封建专制赖以 生存的封建文化。因此,这是一场反封建的斗争。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突 破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局限,开始寻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十月革命的经验,探 索新的救国救民道路。课文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影响三个方面展开。 例2《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本单元及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 用。它上承三国两晋这一分裂动乱的历史时期,下接隋唐大一统的历史。
人教版统编初中历史优秀线上教学课例-《夏商周的更替》说课
发现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叙事结构——以《夏商周的更替》为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孙玲玲2020-10-29重构呈现理解隐性思维显性化理解重构显性思维结构化呈现结构思维形象化课标、教材历史事件时空史料特征……学生思维特征班级特点……教师授课风格语言特点……历史课堂叙事结构基本要求单元结构内容特点……理解:一叙事结构之“灵魂”梳理特征时间跨度很大,年代久远内容相对陌生,不易理解空间概念较多,不易把握史料相对有限,不易解读情境现史通览观史聚焦探史文物析史多方论史梳理特征把握课标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延续与变迁……夏商周通览:朝代更替聚焦:分封制【教学立意】基于夏商周更替的历史事实,理解分封制在巩固西周统治、扩大华夏文明影响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认识政治制度的创新、发展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
梳理特征把握课标分析教材本课子目: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材料研读地图考古研究成果梳理特征把握课标分析教材关注学情“历史”故事和“虚构”故事不同的,首先在于其内容,而非其形式。
历史故事的内容是真实的事件,实际发生的事件。
——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重构:二叙事结构之“骨架”教学流程大禹治水夏朝建立时日曷丧商汤灭夏武王克殷西周初建通览观史两次分封天下归周聚焦探史呈现:三叙事结构之“血肉”策略1通览观史:突出时序与地域策略2聚焦探史:动态呈现延续与变迁文字地图商朝虽灭殷人犹存三种方案独取分封表格图示策略2聚焦探史:动态呈现延续与变迁商朝虽灭殷人犹存三种方案独取分封成王即位问题再现周公再封制度完善武王既丧……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周公)将不利于孺子(周成王)。
”——《尚书》方法1方法2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
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抱殷宋于肘掖间,这是西周的一个立国形势,而封建大业即于此完成。
经典的初中历史说课稿(精选5篇)
经典的初中历史说课稿(精选5篇)经典的初中历史说课稿(精选5篇)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我特地准备了经典的初中历史说课稿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经典的初中历史说课稿精选篇1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课做了设计,即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1)比较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规模和结果。
(2)用历史、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课程。
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以哥伦布为代表的新航路的开辟,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郑和下西洋的背景更是隐含了中国历史命运兴衰的征兆。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学会运用历史规律和途径去联系、分析社会现状。
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本课有关的资料,并整理、归纳有效的信息。
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下,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4)重点和难点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感悟郑和的爱国精神、科学创举精神和睦邻友好精神。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难点是:如何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的观点,正确对待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二、教法分析本课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方式,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说课稿5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是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在敌后战场进行的英勇抗战。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敌后战场的形成;二是敌后战场的抗战措施;三是敌后战场的抗战成果。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历史,认识敌后战场在我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抗日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敌后战场抗战的历史较为复杂,学生对于敌后战场的形成、抗战措施和成果等方面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敌后战场的抗战历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敌后战场的形成,掌握敌后战场的抗战措施和成果,认识敌后战场在我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敌后战场的形成,敌后战场的抗战措施和成果。
2.教学难点:敌后战场在我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交流法、案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地图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图片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进入敌后战场抗战的历史情境。
2.自主学习:发放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敌后战场的形成、抗战措施和成果。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交流敌后战场的抗战经历,分享学习心得。
4.案例分析:分析敌后战场抗战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敌后战场在我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历史说课教案模板通用5篇
历史说课教案模板通用5篇历史说课教案模板篇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封建顽固势力为什么要反对变法,然后按照书上的材料讲清政变的经过,指出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书中戊戌六君子的事迹可以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并播放教学课件中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认识到谭嗣同等爱国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
最后,就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然后由教师加以归纳概括。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公车上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不久,光绪帝召见康有为,颁布《定国是诏》,正式开始变法。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示例重点: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教学思想:本课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特别是重点、难点部分,初中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学中教师要把讲述、体温、讨论等方法结合起来,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关心时政的精神。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公车上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然后教师指出:公车上书后,全国的维新变法运动不断发展,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进一步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1898年6月,光绪帝下诏变法,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变法"。
二、保国会的成立:按书中材料讲清保国会成立的背景和目的即可。
三、百日维新屏幕显示"百日维新"的内容,教师设问,引导学生分析。
师:哪些内容会损害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生:改革旧制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具体内容)师:对。
这样变法必然会遭到他们的反对,这也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师:"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反映了哪些人的愿望生:人民、当官的。
初中历史教案案例分析
初中历史教案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介绍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教学目标:1. 了解古希腊城邦的概念和特点2. 理解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组织和制度3. 掌握古希腊城邦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教学重点:1. 古希腊城邦的概念和特点2. 古希腊城邦的政治组织和制度3. 古希腊城邦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教学难点:1. 理解古希腊城邦政治组织和制度的复杂性2. 了解古希腊城邦的文化发展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教学资料:古希腊城邦的发展史料3. 班级分组活动所需材料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知道古希腊城邦是什么吗?有哪些特点?2. 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介绍,激发学生对古希腊城邦的兴趣。
2. 讲解(15分钟)1. 介绍古希腊城邦的概念和特点,包括政治组织、制度、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2. 讲解古希腊城邦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3. 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古希腊城邦进行深入研究。
2.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展示他们对所选城邦的研究成果。
4. 总结(10分钟)1. 回顾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发展,强调它们对西方文明的重要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对当代社会有何启示?5.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回家写一篇关于古希腊城邦的小结,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希腊城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理解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未来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古希腊城邦的影响展开更深入的讨论,促进他们思考古希腊文明对今日世界的启示。
初中历史优秀说课教案
初中历史优秀说课教案课型:说课时间:40分钟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历史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性,了解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审视历史事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秦始皇的形象,引导学生讨论秦始皇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 学习(25分钟)(1)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背景介绍及过程分析。
(2)与学生讨论秦始皇统一六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
3. 操作(5分钟)结合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性,并展示秦始皇的历史地位。
五、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秦始皇的治国政策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尝试回答几个与秦始皇有关的历史问题,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板书设计《秦始皇统一六国》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多样,富有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历史说课教案模板范文5篇
历史说课教案模板范文5篇教案的写作是可以让教学的时候更为轻松的,教案在制订的过程中,我们肯定要注意与时俱进,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历史说课教案模板范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说课教案模板范文篇1一、教学目标1.利用南北朝并立形式图明确东晋与南朝空间位置以及朝代的更替,理解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趋势。
2.通过多渠道收集与江南开发相关的文献图片等史料,小组讨论总结江南经济开发的表现,形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提高史料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感受中国古代区域开发的新成就,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积极为家乡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江南开发的表现。
难点】江南开发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朗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提出问题: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朝代学生回答:东晋诗人陶渊明。
教师追问:诗人所生活的东晋是怎样的他追求的生活可能出现在什么地区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东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西晋灭亡后,中国陷入到分裂时期等相关内容。
提问:当时在南方建立了什么政权学生回答:西晋灭亡后,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教师在多媒体播放纪录片《严重低估的王朝——东晋》,提问:视频中反映了东晋怎样的特殊现象学生分析回答:在三国、西晋以后,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开始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他们在西晋灭亡后,逃到南方,这些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东晋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教师补充:门阀士族在内迁南方之后,轮流把持朝政,当时最有势力的王氏家族当政期间,被称为“王与马,共天下”。
(二)南朝教师在多媒体展示《南北朝并立形式图》,提问:南朝是怎样建立的具体先后经历了哪些朝代学生结合教材回答:东晋的士族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弱。
初中历史的说课与评课教案
初中历史的说课与评课教案教案标题:《初中历史》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主要特点,明确华夏、夏朝、商朝的概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敬畏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主要特点,夏、商两代的重要特点。
2. 难点:夏朝和商朝的历史资料解读及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初步导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介绍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引发学生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兴趣。
2. 导入新知识:介绍华夏、夏朝、商朝的概念及其主要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3. 深化教学: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根据给定的历史文献资料对夏、商两代进行分析和解读,深入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
4. 拓展延伸:学生进行相关的历史资料分析和解读,探讨夏、商两代对后世的影响及其重要性。
5. 总结反思:帮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巩固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理解,并提出一些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
评课一、课程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中华文明的起源展开,通过介绍华夏、夏朝、商朝的概念及其主要特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二、教学手段:1. 展示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入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互动交流和合作能力;3. 历史资料分析:通过提供历史文献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相关能力。
三、教学效果评价:1. 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小组讨论等互动形式,成功激发了学生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兴趣;2. 学习效果: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夏、商两代的主要特点,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3. 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进行历史资料分析和解读,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和提升。
初中历史说课教案范例
初中历史说课教案范例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唐宋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情况;
2. 了解唐宋时期的重要科技发明和文化成就;
3. 能够分析唐宋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唐宋时期的科技成就;
2. 唐宋时期的文化成就。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入唐宋时期背景,让学生了解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科技与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
2. 学习内容(30分钟):
a. 讲解唐宋时期的科技成就,例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等重要发明;
b. 讲解唐宋时期的文化成就,如唐诗宋词等文学成就,绘画中山水画的发展等。
3. 分析讨论(15分钟):
让学生分组或全班合作,讨论唐宋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现代社会的一些启示。
4.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唐宋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课后作业: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课堂笔记;
2. 撰写关于唐宋时期科技与文化发展的文章,包括其影响和启示;
3. 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唐宋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方面的信息。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唐宋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为主题,结合讲解和讨论,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唐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通过启发学生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与判断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说课教案
初中历史说课教案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介绍历史学科的概念、历史的意义和历史的研究对象等基础知识。
学生们对历史学科可能缺乏系统的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历史的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历史学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3.了解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历史学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历史的意义和研究对象。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引出历史学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呈现:通过课件或者PPT的方式介绍历史学科的定义、历史的意义以及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
3.讲解:老师对历史学科的定义、历史的意义及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进行详细讲解。
4.操练: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历史的意义以及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
5.总结: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板书总结。
6.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进行综合性思考,并且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
五、自学作业:
1.认真复习今天的教学内容;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六、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师应该提供各种途径让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进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所学内容。
高中历史说课部分教案模板
一、说教材1.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属于中国古代史范畴。
本节课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认识其特点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掌握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等基本政治制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2)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等基本政治制度的特点;(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等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历史规律;(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说教法学法1. 教法:(1)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和特点;(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3)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现历史规律。
2. 学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预习、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历史思维能力;(3)探究学习: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历史规律,提高历史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性;(2)提问:同学们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哪些了解?2. 讲授新课(1)讲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重点介绍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等基本政治制度;(2)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3.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2)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探究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历史规律;(2)学生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
秦统中 国说课稿
秦统中国说课稿《秦统中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秦统中国”。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秦统中国”这一内容是初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又开启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新篇章。
在教材中,这部分内容详细讲述了秦灭六国的过程、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通过学习这一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到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和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教材中的史料、图片等资料丰富多样,为学生理解和探究历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初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
但对于秦朝统一的复杂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等内容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新鲜事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秦灭六国的基本史实,包括顺序和重要战役。
(2)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3)理解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2)引导学生从秦始皇的统治中汲取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秦灭六国的过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2)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1)理解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的作用和影响。
(2)对秦始皇的评价。
高一年级历史说课稿五篇
高一年级历史说课稿五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年级历史说课稿五篇本店铺高一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一年级历史说课稿五篇》,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到您!1.高一年级历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法国*》一课。
初中历史优秀说课教案模板
初中历史优秀说课教案模板教案标题:《大西洋三角贸易与奴隶制度》一、教学内容与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西洋三角贸易的形成及演变、奴隶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通过深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让学生能够理解殖民主义的本质和残酷性,也能够了解奴隶制度的黑暗面。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大西洋三角贸易的具体过程、各国的角色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了解奴隶制度的产生原因和演变过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人权和平等的重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平正义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大西洋三角贸易的影响及奴隶制度的恶劣本质;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奴隶制度对世界的重大影响;启发学生思考当今社会的种族平等问题。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导入(10分钟)通过引入相关实例、图片或视频资料来激发学生对大西洋三角贸易与奴隶制度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讲解(15分钟)讲解大西洋三角贸易的概念、过程、各国的角色,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介绍奴隶制度的形成原因及演变过程。
3.分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组展开讨论,讨论大西洋三角贸易和奴隶制度对全球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的深刻意义。
4.展示与总结(10分钟)每组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老师及时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五、课堂检测1.问答:提出一些问题考察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写作: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以奴隶的视角描述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大西洋三角贸易和奴隶制度的认识有所提升,但部分学生在历史事件的解读和深层次思考上还存在一定困难。
下节课我将加大课堂互动的环节,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人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说教材
说教材,实质就是分析教材。说课,首先 教师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只有对 教材理解透彻,才能制定出较完善的教学方 案。说教材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定学习 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明确“教”什么;二是揭 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 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知道“如何 教”。说教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21
7、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是说这一节课的各个教学环 节的设计思路,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说 课教师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说明应如何导 入新课,进行能力培养,如何结尾,进行德育渗 透等。说课的过程,往往最能体现教师的教 学基本功和素质,所以,说课教师应紧紧把握 教材的重点、难点,围绕教学目标,切实处理 好各个教学环节的关系,进行精练、简洁的 陈述。
8
4、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即 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行为 进行不断认知和评价的思维过程。而说课 就是一种教学反思的形式。在说课中,教师 以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分析对象,对自己的 行为及其产生的结果进行理性的审视和分 析,将显性课堂行为背后的假设和思路呈现 出来的这种教学反思形式的运用,使其有了 具体的依托,进而使教学反思切实落到实处。
3
3、体现教学能力 教师在由传统的经验型向现代科研型的 转变过程中,好的说课起了很大的作用。因 为,教学思想的阐发,能够使教师进一步掌握 和树立新课程改革观;教学设计的展现,可以 使教师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 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解释教学 现象;教学效果的预期或反思,可以提升教师 的教学能力。
5
(三)说课的作用 1、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而说课不能只是教材的简单复述,这就要 求说课教师必须做到:一方面,教师具备一定 的理论素养,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地去学习教 设 想表达出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组 织能力、表达能力和自身素质。
(6-10)
6
2、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备课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环节,但大多数教 师只是简单地备怎样教,很少有人会去想为 什么要这样备,导致了备课质量不高。通过 说课活动,可以引导教师从根本上提高教师 备课的质量;进一步明确重点、难点,理清教 学的思路,克服教学重点不突出、训练不到 位等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历史教学中说课的案例分析 (一)说课的含义 所谓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 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 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内容的理解, 阐述自己的教学点,表达自己执教的设想、 方法、策略以及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 行说。简言之,说课是对课程的理解、备课 的解说、上课的反思。
13
(五)说课的基本步骤 1、说课题 说课,顾名思义说的是“课”,说的是自 己对于“课”的理解,是经过对“课”的研 究之后的结果。因此说课题就成为说课的 开始。例如,首先说明这堂课是一节初中课, 还是一节高中课;是新知识学习课,还是一节 复习课;是一节常规课,还是一节活动课;是 一节政治史内容的课,还是一节文化史内容 的课等。
20
6、说教学手段 说教学手段就是说在这节课在教学过程 中将采用哪些手段。教学手段是各种各样、 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 容,将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投影仪、录 像带、挂图等引进历史课堂。对历史课来 说,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的 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当然,切勿为了手段而手段,一定要从教学需 要、效果和学校的实际条件出发,恰当地使 用,并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
7
3、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一般的教研活动,上课的教师几乎都处在 一种完全被动的地位――先上几节课,再请 几个人评课。听课的教师也不一定能理解 授课教师的意图,导致教研实效低下。而说 课,不仅让授课教师说出自己教学的意图、 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还让听课教师更加 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这样 就可以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 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另外,还可以通过对某 一专题的说课,统一思想认识,探讨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18
4、说教法 说教法,即说这一节课采用哪些教学方法 进行教学,并说明采用这些方法的理由和所 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在一堂课中可选择的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一种是最重 要、最基本的。说教法时,首先说出这一节 课选择哪一种方法为基本方法,理由是什么。 其次说出在哪些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上将 采用哪些具体教学方法。在说课中,教师还 应将拟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依据及预期 的效果说出来。
10
(四)说课与教案的关系 “说课”和“教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 教学概念,但两者有着极其紧密的相互联系, 也存在着许多共同点,我们有时往往分不清 “说课”和“教案”的区别,甚至有的教师 把教案拿来读一遍,就以为是“说课”,这是 不正确的。 从目的上讲,“说课”和“教案”都是为 了上好一堂课,“说课”和“教案”都要求 教师掌握和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都要求 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目的,并根据教材 内容,安排正确的传授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期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
4、展示教学境界 “生活因充实而快乐,课堂因展现而精 彩。”“创新是教学的灵魂,也是教学的最 高境界。”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应该具有 创造性。说课者对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可以 通过说课呈现在同行面前,这种创造性体现 在说课者对于教学准确而独到的理解,对于 教学环节别具一格的安排和设计,对于教学 策略颇具匠心的采用等各方面。
2
2、诠释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的诠释,不仅仅限于对教学设计 或教案的简单说明、解释及复述,也不是上 课的预演。它是在兼有上述两点的基础上, 更加突出地反映教师如何将教学思想运用 于该课的教学目标、内容、策略等的设计 中,因此,更加注重的是教学理论的诠释。所 以,教师在说课时必须清晰、完整地表达出 相关的教学思想和自己的教学观点与思路。
(11-13)
11
从内容上讲,“说课”和“教案”都离不 开教材,但它们的侧重点是截然不同的,“教 案”侧重于对某一教学目标实施过程的安 排和某种教学手段的实现,而“说课”则侧 重于对某一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实施的理论依据的说明,“说课” 要求教师能理论联系实际,从理论上阐述对 某一教学目标安排的理由。
12
从对象上讲,“说课”和“教案”截然 不同,“说课”的听众主要为教育工作者,说 课者的“说课”本身,带有一定的经验介绍 和经验交流性质,对教师的理论要求比较高, 而“教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则要求教师 能通俗易懂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不需要教 师向学生讲解教育学、心理学等与教育目 标不相关的理论知识。
1
(二)说课的基本特征 说课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延伸与扩展,是教师总结 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提升教学智慧的重要 手段和桥梁。优秀的说课,至少应该具有以下一些 基本特征。 1、突出教学理念 虽然教师在为课的时候,也需要教学理念的支撑, 教学设计也体现出一定的教学理念,但备课中的理 念往往是一种内隐的东西,发挥着潜在的作用与影 响。而说课则不然,一是隐性认识显性化,即将教学 中的思考、设想、假设、理念等外显出来,使听者 了解教学者的设计意图等;二是显性行为隐性化, 即将教学中一系列行为加以解释与说明,给出理由, 说清思路。两者紧密结合构成说课的主体。(2-6)
高一历史说课范例 闻喜实验中学 杜平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古希腊民 主政治
25
一、 说教材 (一) 教材地位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是人教版课程标 准实验教材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 治制度》的第一课内容,是整个历史教材 中的亮点之一,它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 觉。本课内容主要讲述古希腊民主政治在 特定历史环境中产生、发展、辉煌及衰退 的过程,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不同于中国古 代专制政体的另一幅灿烂的政治画卷,让 我们去亲自感受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人 类政治历史发展历程中地位和重要影响。
17
3、说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说课必须说清楚学 生。对学生做出准确无误的分析,这是教学得以正 确开展的基础。说学生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分析学生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即说明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他们所具有的知识经验,这种 知识经验会对学习新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起点能力分析。即分析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所必须具备的学习技巧,以及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 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态度。 第三,分析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说明学生 年龄特点,身体和智力上的个别差异所形成的学习 方式。
19
5、说学法 说学法,就是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所 教内容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告 诉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及学习过程的方法 或技巧,亦即学法指导。历史教学不仅仅是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历史知识,更要考虑 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思考历史问题 的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就是这个道理。恰当的学法指导,有利于学 生对历史知识、基本概念和历史结论的理 解;有利于学生转变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 学习方式,拓展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有 利于学生初步掌握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方法。
26
(二) 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 如下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 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 主政治产生的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 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 的重要意义。
16
第三,应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 以及重点、难点。 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意思是说, 只要我们抓住皮袄的领子轻轻一顿,所有的 毛都会顺顺溜溜。这“领”就是教材的重 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说出教材中各知识点、 能力点和教育点分布渗透情况、处理意见, 并站在理论的高度加以分析的同时,还要求 一定要说明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确 定的教材依据和学情依据。即说明本课的 重点、难点是什么?这些重点、难点是根 据什么提出来的?解决难点的关键是什么?
9
5、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没有课堂行为的变革就没有素质教育的 真正落实,就没有新课程的真正实现。说课 不必面对学生,在说课的过程中,各种新理念、 新思想、新设计、新手段都可以展示出来, 不用担心哪些不合理的地方会对学生产生 副作用,经过同行的集思广益、互相补充、 共同论证,能形成较为成熟的、有较大成功 把握的教改方案,这种经过论证的教改方案 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又会得到进一步的充 实和发展。说课这一形式可以弥补课堂教 学的不可逆性,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大 步伐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