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计划、反思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整册)
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第一课根里的抽水机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根的形态。
2. 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了解根的作用。
能力培养1.通过对植物根部的观察,学习观察的要点。
2.通过探究根的作用,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点难点通过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完整植物的图片、不同根系的图片、根尖放大图片、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系图及视频、废报纸、橡皮泥。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问题为什么要用泥巴保护根呢?根有这么重要吗?目的联系生活中的情景,引出本课探究的主题。
二、活动一:观察植物的根导入要了解根的作用,我们先来观察根的外形。
出示带根的草、白菜和葱的图片。
观察各小组观察根的形态并记录其特征。
交流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
媒体先阅读课本资料,然后看一段“植物的根系及其分布特点”视频。
归纳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延伸出示一些植物的根,让学生判断这些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理由是什么。
三、活动二:观察根系的分布导入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讨论大树不容易被吹走的原因是什么?观察出示一些树根1 树根2 图片,了解树根分布的情况。
思考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四、活动三:扎根土壤的秘密导入能设计研究植物是如何扎根土壤的方案吗?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交流各小组交流并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表格。
交流各组汇报实验现象。
归纳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五、活动四:毛茸茸的根尖导入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
观察各组选择一种植物的根尖图片,观察并画出简图。
问题你能用语言描述根尖的特点吗?猜一猜,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六、拓展:不同环境里植物根导入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的教案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第1课:地球的形状1.教学目标:了解地球的形状,认识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
2.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
3.教学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和理解。
4.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地球的传说,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
(2)探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地球图片等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
(3)讲解: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介绍地球形状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4)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第2课:地球的运动1.教学目标:了解地球的运动方式,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
2.教学重点:地球的运动方式。
3.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
4.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地球运动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运动方式。
(2)探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地球图片等资料,了解地球的运动方式。
(3)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介绍地球运动的特点和意义。
(4)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地球运动的认识。
第二单元:身边的物质第3课:物质的变化1.教学目标:了解物质的变化,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
2.教学重点:物质的变化。
3.教学难点:物质的三种状态。
4.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生活中的物质变化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变化。
(2)探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实例,了解物质的变化。
(3)讲解:物质的三种状态,介绍物质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4)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
第4课:物质的性质1.教学目标:了解物质的性质,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
3.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4.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述生活中的物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性质。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精编版)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六年制五年级的学生要为六年级的小升初做好准备,所以也要认真学习、备战小升初。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太阳是地球上的光源和热源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过程与方法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二、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三、教学重、难点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带给我们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2)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看法3)师补充:光源的两大类,热光源与冷光源2、光的强弱与温度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观测来验证我们的想法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将小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3)各个小组汇报数据,绘制柱状图4)结合图表,分析一开始的假设3、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1)学生阅读书上的资料,并相互说说放大镜、铜镜、奥运圣火的取得、普里斯特列2)条件许可教师演示六、作业设计作业本上的配套作业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过程与方法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2、制作简易潜望镜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二、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三、教学重、难点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2、照亮目标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第1篇:粤教版五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通过对科学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对科学和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科学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
本册教学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以及科学素养的其他方面都获得进一步发展。
与以前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植物身体的奥秘”、“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奇妙的电好磁”、“各种各样的能量”和“变化着的地表”五个单元组成。
本册教材紧扣《科学课程标准》,突出“任务驱动”的特点。
“任务驱动”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探究为核心,以提出并解决问题、产生并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观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四、教学内容1、用“任务驱动”形成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用“任务驱动”统整教学内容。
将课程中一些领域的知识素材、科学方法、探究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整合在一起,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景中。
3、用“任务驱动”增强学习动力。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习动力。
4、用“任务驱动”促进自主学习。
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的活动中。
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主进行表达交流。
五、教学目标1.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本册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通过学习让学生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
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上饶市逸夫小学:高钰华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内容:1、植物身体的奥秘2、无处不在的微生物3、奇妙的电与磁4、各种各样的能量5、变化的地表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重点: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难点:各单元都要求学生亲身经历过程,这一过程也将延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六、基本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粤教版_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计划、反思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课题:第一课根里的抽水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根的形态。
2.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了解根的作用。
能力培养1.通过对植物根部的观察,学习观察的要点。
2.通过探究根的作用,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点难点通过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完整植物的图片、不同根系的图片、根尖放大图片、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系图及视频、废报纸、橡皮泥。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问题为什么要用泥巴保护根呢?根有这么重要吗?目的联系生活中的情景,引出本课探究的主题。
二、活动一:观察植物的根导入要了解根的作用,我们先来观察根的外形。
出示带根的草、白菜和葱的图片。
观察各小组观察根的形态并记录其特征。
交流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
媒体先阅读课本资料,然后看一段“植物的根系及其分布特点”视频。
归纳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延伸出示一些植物的根,让学生判断这些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理由是什么。
三、活动二:观察根系的分布导入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讨论大树不容易被吹走的原因是什么?观察出示一些树根1 树根2 图片,了解树根分布的情况。
思考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四、活动三:扎根土壤的秘密导入能设计研究植物是如何扎根土壤的方案吗?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交流各小组交流并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表格。
交流各组汇报实验现象。
归纳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五、活动四:毛茸茸的根尖导入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
观察各组选择一种植物的根尖图片,观察并画出简图。
问题你能用语言描述根尖的特点吗?猜一猜,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六、拓展:不同环境里植物根导入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粤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火山的形成和表现;2.了解火山喷发的原因和影响;3.学习如何保护生命和财产,预防火山喷发所造成的危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火山的形成和表现;2.火山喷发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学生对火山喷发所造成的危害的认识和保护措施的学习。
三、教学内容1. 火山的基本知识通过介绍火山的形成和表现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火山相关的知识。
1.1 火山的形成过程火山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热点形成:地球内部的熔岩在地壳上喷出;2.短暂活跃期:熔岩喷出形成了小型火山;3.持续活跃期:熔岩喷发越来越频繁,形成了大型火山;4.死亡期:火山最终停止喷发。
1.2 火山的表现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了解火山口、熔岩、火山喷发等表现形式。
2. 火山喷发的原因和影响通过介绍火山喷发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了解火山的危害性。
2.1 火山喷发的原因火山喷发有多种原因,如:地震、火山噴氣孔阻塞等。
2.2 火山喷发的影响火山喷发会产生地震、火山灰、岩浆、火山雪崩、热泥流等危害。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等材料了解火山喷发的危害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
3. 如何保护生命和财产通过介绍预防火山喷发所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保护生命和财产。
3.1 火山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火山灾害对人类产生的危害主要包括:火山喷发会破坏房屋、道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火山喷发后会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3.2 如何预防火山喷发所造成的危害学生学习保护措施,学习怎么避免火山喷发所造成的危害;观察防护措施和救援设施等。
四、教学过程预习(10分钟)预习过程主要包括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图片等介绍火山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问和回答。
清晰(20分钟)教师讲解火山的形成和表现、原因和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进行笔记记录、提问和回答。
讨论(30分钟)学生分为小组,针对火山的不同知识点进行讨论。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实验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科学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作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1、植物的需求2、生命的延续3、水循环4、物质的变化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学重点: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难点:各单元都要求学生亲身经历过程,这一过程也将延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六、基本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小学 科学 粤教版 五年级上册反思 (1)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课,本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是1、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以下的教学环节“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程序以及动手操作、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有趣的探究实验,结合教师生动的讲解,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自然地情怀。
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一)通过实验揭开植物扎根土壤的秘密:根有固定植物体的功能。
(二)讨论:根的形态与它固定植株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得出结论:根比较多、分布得广或埋得比较深时,植物较容易被固定。
(三)揭开根吸收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秘密。
通过观察、学习知道:根毛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通过根系的对比知道:植物的根系越发达,对于植物的生长越有利。
(四)思考:为什么移载树苗时树苗的根部都会包着一团泥巴?通过交流讨论懂得:植物的根很重要,这样做既可以保护植物的根部,又能保证植物在短时间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供给。
(五)动动手培养根毛:交流展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这堂课时,充分利用科学实验这一重要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内容既生动又形象,学生非常愿意学,而且记得牢,不容易忘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都非常高。
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活动紧密相连,相互推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展示讨论中思考、学习,让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学有所思、学有所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以后加以改进。
如:1、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对教学环节再进行整合。
2、可以尝试把环节(三)设计成实验再结合课件图片演示,或许更直观,更有趣。
【最新】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最新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目录第1单元植物的需求第3单元水循环1植物需要水分17无处不在的水2水分的吸收18水去哪里了3水分在茎里的运输19空气中有水吗4叶会蒸腾水分吗20网络课堂:调查各地的空气湿度5植物需要阳光21水降下来了6探究技能:猜想22雨落到了地面7植物能够利用阳光23流水的力量8植物生长还需要什么24自然界的水循环第2单元生命的延续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9花朵里的“育婴房”25物质变化了10开花结果的奥秘26设计与制作:人造“雪”景11种子的传播27把物质混合起来12植物的营养繁殖28 牛奶变塑料13 母鸡生蛋了29物质的燃烧14卵生动物30怎样让火熄灭15胎生动物31专题探究:铁生锈的原因16特殊的繁殖方式32生锈与防锈第1单元植物的需求1、植物需要水分教学目标:1.说出水对植物的作用。
2.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对水的需求及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3.通过实验、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及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教学难点: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调查不同植物及同一植物的不同时期对水的不同需求的科学事实。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准备课堂上演示实验的器材。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生物的生存条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水,植物生活同样需要水,那么,是不是每种植物的需水量都一样呢?在一种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它的需水量相同吗?学生们开始纷纷议论。
二、展示调查结果我趁机说:“让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他们的调查结果。
”学生甲:“我调查的植物有水稻、高粱、玉米,它们的需水量是不同的。
水稻需要的水最多。
”学生乙:“我调查的水稻在它生长的不同时期的需水量是不一样的。
抽穗期需要的水最多。
要47。
80米3/公顷.天”…………我毫不吝啬地表扬他们,然后总结说:“也就是说,每种植物的需水量都不一样,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它的需水量也不相同。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计划反思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计划反思在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科学教学中,我认真制定了一份教案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我积极思考和反思,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提供更有效的教学内容。
下面是我对这份教案计划的反思。
教案计划的整体目标在编写教案计划之前,我充分考虑了这个单元的整体目标。
我希望通过这份教案计划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以促进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与他们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
我将课程内容分成了不同的单元,每个单元都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体验活动。
通过这样的安排,我希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获得更多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明确定位在教案计划中,我清楚地确定了每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我将重点内容作为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关键知识进行突出,并设立了相应的探究任务和实践活动。
对于难点内容,我特别准备了一些思维导图和示范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
除了常规的讲授和讨论外,我还充分利用了实验、观察和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
通过这样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我希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辨能力。
教学环节的设计合理性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尽力使每个环节的内容和目标紧密结合。
我安排了适当的导入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基础和背景知识。
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互动的小组活动和展示环节,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
除了常规的作业和考试外,我还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实践能力的评估。
我鼓励他们进行实验报告、观察记录和小组分享等形式的评价,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教案计划的调整和优化在实际教学中,我不断调整和优化这份教案计划。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一、教学背景和目标教学背景:本教学计划适用于粤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2. 掌握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的相关知识;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本教学计划共包括8个单元,每个单元分别安排一个课时。
具体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单元一:科学和科学家- 教学内容:介绍科学的定义、科学家的工作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 课时安排:1课时单元二:力的作用- 教学内容:介绍力的概念、种类和作用,包括重力、弹力等。
- 课时安排:1课时单元三:物体的浮沉- 教学内容:介绍物体的浮沉现象及其原理。
- 课时安排:1课时单元四:温度和热能- 教学内容:介绍温度的概念、测量方法和热能的传播方式。
- 课时安排:1课时单元五:光的传播- 教学内容:介绍光的传播方式、反射和折射现象。
- 课时安排:1课时单元六:电的传导- 教学内容:介绍电的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和电的传导方式。
- 课时安排:1课时单元七: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环境- 教学内容:介绍植物的结构、生长环境和繁殖方式。
- 课时安排:1课时单元八:动物的生活和保护- 教学内容:介绍动物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和保护措施。
- 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观察、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评价方式: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日常表现、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方面。
四、教学资源和参考书目教学资源:配备适当的实验器材和教学辅助材料,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研究资源。
参考书目:1.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材》2.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活动手册》3.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师用书》以上是关于粤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学计划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粤教粤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粤教粤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目标本课程计划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在语文学科中研究到一定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单元:观察世界- 单元主题:了解观察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活动:- 通过观察不同的物体、现象和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变化-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的方法和技巧,观察和描述的能力第二单元:物质与变化- 单元主题: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 教学活动:- 研究不同物质的性质和分类方法- 探索物质的变化过程,了解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观察和实验技巧第三单元:动物的世界- 单元主题:认识不同类型的动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活动:- 研究动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探索不同动物的生活性和生态关系- 教学重点:动物的分类和特征,观察和归纳能力第四单元:植物的奥秘- 单元主题:认识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活动:- 研究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器官功能- 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教学重点:植物的结构和功能,观察和实验技巧第五单元:地球与宇宙- 单元主题: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宇宙的奥秘- 教学活动:- 研究地球的各部分构造和功能- 探索宇宙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地球的构造和功能,宇宙的基本知识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日常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发言,评估他们的研究状态和参与度。
- 作业和练: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题,检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 教学反馈: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
-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项目,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研究成果。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和评估方法,我们相信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科学素养。
最新2023-2024学年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最新2023-2024学年粤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植物的需求”、“物质的沉与浮”、“物质的变化”、“地球上的水”四个单元组成的。
第一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第二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导热性等性能,以及它们的主要用途。
第三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有些物体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也发生了改变。
第四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各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人类生活离不开淡水。
三、学生分析:1、所任班级基本情况: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尤为重要。
我所教班级的部分学生总是能端端正正地坐好来,留心听讲,他们的求知欲望很强,能把心里的一些疑惑大胆提出来。
他们学会了观察、探究,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探究结果。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毫无探究目的地玩科学,他们只顾着玩,学习目的不明确,在教师组织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容易失控,难于管理。
学生的课堂常规不算好,尤其是倾听的习惯,他们喜欢随便插嘴。
学习自觉性差,经常不完成作业。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
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1、了解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课题:第一课根里的抽水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根的形态。
2.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了解根的作用。
能力培养1.通过对植物根部的观察,学习观察的要点。
2.通过探究根的作用,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点难点通过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完整植物的图片、不同根系的图片、根尖放大图片、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系图及视频、废报纸、橡皮泥。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入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问题为什么要用泥巴保护根呢?根有这么重要吗?目的联系生活中的情景,引出本课探究的主题。
二、活动一:观察植物的根导入要了解根的作用,我们先来观察根的外形。
出示带根的草、白菜和葱的图片。
观察各小组观察根的形态并记录其特征。
交流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
媒体先阅读课本资料,然后看一段“植物的根系及其分布特点”视频。
归纳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延伸出示一些植物的根,让学生判断这些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理由是什么。
三、活动二:观察根系的分布导入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讨论大树不容易被吹走的原因是什么?观察出示一些树根1 树根2 图片,了解树根分布的情况。
思考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四、活动三:扎根土壤的秘密导入能设计研究植物是如何扎根土壤的方案吗?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交流各小组交流并完善实验方案。
实验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表格。
交流各组汇报实验现象。
归纳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五、活动四:毛茸茸的根尖导入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
观察各组选择一种植物的根尖图片,观察并画出简图。
问题你能用语言描述根尖的特点吗?猜一猜,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六、拓展:不同环境里植物根导入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问题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么特点?讨论根据图片进行分析,为什么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会有这些生长特点呢?归纳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与其生长环境有关。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而在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少水分,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地下伸长,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七、小结教学反思《根里的“抽水机”》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一开始,我先引导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根的形态,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究植物根的作用,最终发现根是植物的“抽水机”,它把植物所需的水分吸收到植物体内。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的。
主要包括观察、描述植物的根的特征;知道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类;测量根系的长度,了解根系的分布特点;运用简单的模型、观察根尖形态,从而了解根的作用。
在“根里的‘抽水机’”一课教学中,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教学开始中,我先创设了学生可能见过但不一定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情景,引出问题“根这么重要吗?”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想了解根有什么特点,它在泥土里是怎样分布的。
在观察、比较和测量了根系以后,学生很自然地又会想到,根这样分布有什么作用呢?因此,教材又安排学生开展一个模拟活动,让学生了解根深扎土壤是为了能固定植株。
根还有其它作用吗?教材又安排了一个观察“毛绒绒的根尖”的活动,从而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与分析中得出,根还有吸收并运输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
总体来说,本课教学还是比较流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时教学计划课题第二课茎里的“运输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茎的形态。
2.了解茎的一般结构。
3.探究茎的作用。
能力培养1.通过观察茎的形态,进一步学习观察的方法。
2.通过探究茎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并尝试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自然的欲望。
2.能尝试用间接法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点难点通过了解茎的形态和一般结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变色花及其制作视频、不同形态的茎的图片、有断枝的图片、有关记录树干枝条的观察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入出示课本插图。
问题波波发现了什么?彬彬认为茎里流出来的汁液是根吸收来的水分,大家觉得有道理吗?二、活动一: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导入出示课前老师做的“变色花”(或课本图)。
猜想花的红颜色是从哪里来的呢?观察切开茎部,观察横截面。
思考并记录。
引导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可能重点会放在花是否变色的现象上。
教学时应及时引导学生关注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引导他们发现茎能运输水分这一功能。
交流各组汇报自己的看法。
媒体播放“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视频。
归纳茎能运输水分。
引申你会做一枝两色花吗?回家试做一朵两色花。
三、活动二:探究茎的其他作用导入出示一些不同形态茎一二三四的图片。
讨论植物的茎除了能运输水分外,还有什么作用呢?观察大风吹植物不倒的图片。
归纳茎还有支持作用。
问题为什么有人说“树怕剥皮”呢?阅读出示有关茎运输养分的资料。
讨论如果有的树皮被环割了一圈,割得不太深,树皮会怎么样呢?割得不宽,又会怎么样呢?割得太宽,树皮又会怎么样呢?归纳植物的茎还有运输养分的作用。
引申莲藕的茎是哪个部分?长在地下的茎有什么作用呢?四、拓展:树干和枝条记录的秘密导入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
波波和琪琪有什么发现呢?问题叶片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呢?五、小结教学反思《茎里的“运输网”》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通过让学生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以及观察茎的形态特征,从而认识到茎就是植物的“运输网”。
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了解茎的形态与作用时,主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茎的各种形态,分析和推理出茎的作用。
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观察被染色花的茎,观察各种各样的茎,并在这个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让他们能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自然的欲望;还能尝试推理,用间接法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教材的驱动页教学中,利用卡通人物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景发现折断的茎的断口处有水滴出来,引出“茎是不是输送根吸收来的水分呢?”。
再通过白花染色实验,让学生剪切染色花的茎进行观察、分析探究茎的输导作用。
那茎究竟还有哪些作用呢?教材中又安排了“探究茎的其它作用”的活动,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茎来认识植物茎的各种形态,再根据观察的结果,比较、推理出茎有支持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发言积极。
课时教学计划课题第三课叶里的“加工厂”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2.理解没有太阳、没有植物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能力培养1.通过对自然界中叶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叶的作用,尝试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初步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2.认识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通过观察叶和探究叶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有关森林的照片、叶片不同排列的照片、光合作用的视频。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入出示课本驱动页的图片。
波波和琪琪有什么发现呢?问题叶片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阳光呢?二、活动:观察叶片的排列情况导入出示课前拍摄的叶片排列照片。
问题这些叶片在排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交流说说寻找到的叶片排列特点。
讨论叶片互相不遮蔽的意义。
三、拓展:绿叶的作用导入植物没有叶片会怎么样呢?长期没有阳光照射,植物会怎么样?媒体播放“光合作用的过程”视频。
讨论光合作用的水分、二氧化碳从何而来?阳光有什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营养物质会输送到哪里?交流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放出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思考有了光合作用,空气中的氧气会不会越来越多?四、小结教学反思本科教学采取提问——观察、描述——分析、推理——交流——观察——分析、判断——交流的教学流程。
《叶里的“加工厂”》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三课。
本课通过对叶子接受光的诀窍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通过讨论,认识绿色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本课的主要任务还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叶里的“加工厂”》一课中,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界中叶的观察,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在他们的细致观察中,分析了解叶片的排列规律;然后在认识“叶片排列规律的意义”上,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解释,从而探究叶片为什么要吸收阳光,以及阳光对植物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本课的任务驱动页中,利用卡通人物提出了一个问题“茂密的森林里,阳光能照到每一片叶子吗?”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直接观察叶片排列,寻找植物叶片排列的规律,从而找出“叶片这种排列规律的意义”。
据此,学生很自然地又会想到“植物为什么要吸收阳光呢?”从而引出了“绿叶的作用”这个活动。
学生在课外的学习中可能对光合作用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学生不一定了解和说得清楚,所以,教学中通过虚拟的叶片内部“加工厂”的工作图片,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和推测出植物叶片利用阳光、二氧化碳、水分制造氧气、营养物质的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基本能够达到教学要求。
课时教学计划课题第四课花里“育婴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花的结构。
2.探究花的作用。
3.了解花的其他特征。
能力培养1.通过观察植物的花,继续学习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2.通过对花的结构的认识,尝试对观察和实验现象作出分析与解释。
3.通过观察更多植物的花,学习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鼓励学生动手探究,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
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细心与耐心。
3.欣赏和感受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重点难点通过了解花的结构,探究花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各种各样的花的图片、视频、桃花模型、“花的构造”视频、鲜花、镊子、“花的档案”样例。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入出示一些花的图片一二三四。
说说花的名称。
问题这些美丽的花藏有什么秘密呢?不同植物种类的花,结构是否相同呢?二、活动一:解剖花导入要更完整地认识植物的花,我们可以用解剖的方法去观察花的内部。
怎样解剖一朵花呢?演示出示一朵桃花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