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三节密度的应用 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三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交流会学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三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交流会学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密度知识的应用交流会学案教科版6、3密度知识的应用交流会一、学习目标:1、较熟练地使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会正确地用量筒或量杯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2、会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能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物质鉴别、计算体积或质量。

学习重点及难点:1、掌握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基本步骤。

2、熟练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物质鉴别、计算体积或质量。

3、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时,知道如何来减小误差。

二、学习准备复习旧知1、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质的密度,其国际单位为:_______________,铜的密度为8、910kg/m=__________________g/cm,它表示的物理含义为_____________。

2、计算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计算质量时m=________;计算体积时V=____________。

3、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它与这个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均无关;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其体积与密度成_______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与密度成________比。

4、要测出某物质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出物体的______________。

用量筒或量杯测出物体的,然后用公式就可以算出这种物质的密度。

三、我能自学、我能探究【一】实验操作测物质密度【测固体密度】如何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一小石块的密度?①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②把被测小石块用细线拴住,轻轻放入量筒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2③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④算出被测石块的体积V=V2-V1⑤根据密度的定义公式,写出该石块的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A、如果你就是按照上述步骤测出了该石块的密度,则这个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偏_______(填“大”或“小” ),你认为更合理的实验顺序应该为___________。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导学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导学案

第三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学习目标
1.能深入理解密度公式,能利用身边的器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让同学大胆交流,让同学间的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课前学习
一、复习回顾:
1.简述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密度的步骤:。

2.简述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密度的步骤:。

课堂学习
一、报告一:铅球是铅做的吗?
1.要鉴别物质的种类,只需测定出,再查表就可知道。

2.测量固体物质的密度的实验操作中,还有哪些困惑?请找出解决的办法?
二、报告二:测量砖的密度。

1.有哪些困惑?请找出解决的办法?
2.形成解决方案。

三、报告三:课桌的体积有多大?
1.我们测定物体的体积的工具有哪些?利用这些工具在测量课桌体积的过程中有哪些困惑?
2.能否我们所学过的质量和密度的有关知识进行测量呢?请找出解决办法?
3.形成解决方案。

[及时练习1]
1.请你用天平、水、溢水杯、细线测出一堆小石子的密度。

(1)主要步骤:。

(用字母表示出所测量出的物理量)
(2)算出小石子的密度的表达式ρ石子=。

2.说一说本节课的交流体会。

小结整理
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测量物质的密度★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本节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

2.尝试利用密度公式解决生活中普通物体密度的测量。

3.学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进而求出物体的密度。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量筒及密度计算公式测量物体密度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使用量筒天平测量液体的密度和不规则物体的密度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教学难点量筒的使用及数据的处理★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启发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突破重点、难点。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教学准备:托盘天平和砝码、水、量筒、石头盐水细线烧杯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体积较大的铁块★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出示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问:要测这铁块和铜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和铜块的密度?出示盐水问怎样求出盐水的密度?(二)量筒的使用指出:量筒中液面呈凹形时,读数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且视线要与液面相平,与刻度线垂直。

1、探究怎样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待测体积的物体放入量筒后能完全浸没,且量筒中的水上升的高度不超过量筒的最大刻度值为准),读出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V1;将不规则形状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

V2与V1的差值就是被测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2、了解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利用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

(三)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放在桌面上,将托盘擦干净,按编号置于相应的托盘架上,称量前把游码拨到标尺的最左端零位,调节调平螺丝,使指针在停止摆动时正好对准刻度盘的中央红线。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 三、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 三、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导学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物质的密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1. 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密度公式:ρ=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 密度公式的应用: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4. 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在状态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5.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密度计的使用、密度的测量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3. 了解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密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浮力现象、物体在水中下沉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了解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同时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同时让学生理解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4.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从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课堂小结: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明确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六、板书设计1. 密度的概念。

2. 密度公式:ρ= m/V。

3. 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4.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密度知识的应用物理教案

密度知识的应用物理教案

密度知识的应用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单位及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

难点:密度的测量及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细线、水、盐水、酒精、石蜡、铁块、铝块等。

2.教学资源:PPT、视频、实物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质量、体积的概念。

(2)提出问题: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2.理解密度概念(1)讲解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2)介绍密度的单位:千克/米³(kg/m³)。

(3)举例说明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计算物体质量等。

3.密度计算公式(1)推导密度计算公式:ρ=m/V。

(2)讲解公式中各量的含义及单位。

(3)示范计算密度。

4.实验测量密度(1)分组实验:测量铁块、铝块的密度。

(3)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密度知识的应用(1)举例讲解密度的应用:浮力原理、物体沉浮条件等。

(2)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如何鉴别黄金、如何判断物体是否沉入水底等。

6.课堂小结(2)强调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查阅资料,了解密度的应用领域。

(2)设计一个实验,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质量、体积的概念,引入密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密度的定义、单位及计算公式。

通过实验测量密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结合实际应用,让学生感受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课堂互动、学生反馈等方面继续努力。

重难点补充:1.理解密度概念(1)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质量和体积,那你们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物理量——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6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辅导教学案(拔高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6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辅导教学案(拔高版)

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程导入】菊花石其“花”蕴育于几百万年以前,因地质运动而自然形成于岩石中,亦可称“取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

其花型酷似异彩纷呈的秋菊,花呈乳白色且纹理清晰,界线分明,神态逼真,玉洁晶莹。

因石头中蕴含的红柱石晶体酷似菊花得名,又被称之为“会唱歌的石头”。

提出问题:若想知道这块石头的密度,该怎么做呢?【新知讲解】※知识点一:体积的测量质量可以用托盘天平测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1、认识量筒和量杯(1)量筒:细而高量杯:上粗下细(2)量筒的刻度均匀,量杯的刻度不均匀,上密下稀。

(3)量筒量杯的单位:升(l)、毫升(ml)1升=1dm3 1毫升=1cm31升=1000毫升(4)量筒或量杯是用来测量体积的工具2、体积的单位:(1)L mL (2)m3 dm3cm33、换算关系:1L=1000mL 1L=1 dm3 1mL=1 cm3 1 m3 = 103dm3 = 106cm3 = 109mm3最大测量值:常用100 mL,200 mL分度: 1 mL, 2 mL,5 mL4、量筒的读法:视线要与凹面(以底部为准)或凸面对齐(以顶部为准)。

用量筒测液体的积.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应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刻度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三者保持水平。

(1)使用量筒或量杯前要观察他们的分度值和量程。

(2)使用量筒或量杯时要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

(3)读数时,无论液面时上凸还是下凹,视线都要与凸面或凹面在同一直线上。

量程:100ml分度值:1ml读数为:72.9ml5、如何用量筒测沉于水的物体的体积?铝块的体积:V=V2-V1(1)给量筒盛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2)用细线栓住物体,放入量筒中完全沉没,记下此时的体积v2(3)则物体的体积为V=V2-V16、如何用量筒测浮于水面的不规则物体(木块)的体积?(1)将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2)将沉于水中的铁块放入量筒中,记下体积v2;(3)将铁块和木块栓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完全浸没后记下此时体积v3;(4)木块的体积为v=v3-v2。

八年级物理系列学案【ty】第六章 第2—3节 物质的密度与密度知识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系列学案【ty】第六章 第2—3节 物质的密度与密度知识的应用

一、学习目标:1.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 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

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4.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5. 熟悉量筒的使用方法,会用量筒测物体的体积。

6. 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7. 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二、重点、难点: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本节的难点是对“密度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认识。

知识梳理典型例题知识点一:密度例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

实验时,他⑴为了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特性,该同学还应设计增加表中第五列(空栏)项目,它是__________。

⑵分析上表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分析上表的实验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⑷分析上表中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含义解答过程:(1)单位体积的质量(质量/体积);(2)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3)1与4(或2与5,或3与6);(4)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主要要求学生能从实验结论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作答。

例2:将一瓶油倒掉一些后()。

A. 质量变小、密度变小B.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 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 质量变小、密度变大思路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解答过程: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初中物理密度应用教案

初中物理密度应用教案

初中物理密度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巩固密度的概念及密度的物理意义。

2. 掌握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 知道密度单位,了解密度表。

4. 知道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5. 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 密度的概念及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2. 灵活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天平、量筒、固体和液体样品。

2. 教学材料:密度表、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密度的概念及密度的物理意义。

2. 提问: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二、密度公式的学习(10分钟)1. 讲解密度的公式:ρ = m/V。

2. 解释密度单位:kg/m³和 g/cm³的换算关系。

三、密度计算实例(15分钟)1. 举例讲解如何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

2.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并记录数据。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15分钟)1. 讲解如何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举例:如何根据密度鉴别物质?如何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体积?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2. 强调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密度知识。

2. 调查生活中应用密度知识的实例,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掌握了密度知识,并能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并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六章《6.4密度知识的应用(一)》学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六章《6.4密度知识的应用(一)》学案

文档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六章《6.4 密度知识的应用(一)》学案一、教学内容1. 密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公式;2. 密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密度的计算、密度的测量等;3. 密度的变形公式的推导和应用;4. 实际物体密度的估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知识的基本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2. 学会将密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密度的计算和测量方法。

难点:密度的变形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实际物体密度的估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尺子、天平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尺子、天平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冰块能浮在水面上?”引发学生对密度的思考。

2. 知识讲解:讲解密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如密度、密度公式等。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决一些与密度相关的例题,如“一个物体浸入水中,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与密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一个木块放入水中,为什么它会浮起来?”5. 动手实验:让学生进行密度实验,如测量物体密度、密度的测量等。

6. 密度变形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推导出密度的变形公式,并讲解其应用。

7. 实际物体密度的估算方法:教授学生如何估算实际物体的密度。

六、板书设计1. 密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公式;2. 密度变形公式的推导和应用;3. 实际物体密度的估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一块冰块浮在水面上,求冰块的密度。

(2)一个物体放入水中,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2. 答案:(1)冰块的密度为0.9g/cm³。

(2)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密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公式的掌握情况良好,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动手实验方面还需加强。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密度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密度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密度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容密度习题课课型习题课第一部分学习要求: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探究认识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记住水的密度。

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和方法目标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利用(数学知识)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知识的意识,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学习重点:探究密度概念建构的过程。

学习难点: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学法指导:通过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实验使学生认识物质的密度第二部分学习过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2m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20cmC、一个初中生书包的质量约50kgD、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10kg2、有关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已调节好的天平移到另一处使用,不需要重新调节B、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C、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D、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3、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B、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C、因为铝比铁轻,所以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4、质量为2000kg的铝球,其体积为1m3时,(铝的的密度为2、7g/cm3)则:()A、一定是空心的B、一定是实心的C、可能是空心,也可能是实心的D、无法判断5、一实心铜球和一实心铝球,体积相同,将他们放到已调好的天平两盘中,则():A、天平仍然平衡B、铝球一端下沉C、铜球一端下沉D、无法确定6、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三个空心球,它们的材料分别是铝、铜和铅,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A、铝球B、铜球C、铅球D、无法判断7、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A、海水B、纯水C、酒精D、汽油8、2003年10月22日“神舟五号”绕地球载人飞行时,用某种金属做微重力实验。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6.4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6.4密度知识的应用学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主题为“6.4密度知识的应用”。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2. 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3. 密度的变形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 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密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密度的变形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例,如苹果、水杯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这两个物品的密度大小?2. 知识讲解:(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密度公式: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密度变形公式:m = ρV,V = m/ρ。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如何求解该物体的密度?4. 随堂练习:根据课堂讲解,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密度在实际中的应用: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例,如浮力、沉没等,引导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密度定义2. 密度公式:ρ = m/V3. 密度变形公式:m = ρV,V = m/ρ4. 密度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00g,体积为100cm³,求解该物体的密度。

答案:ρ = m/V = 200g / 100cm³ = 2g/cm³2. 题目:一块铜的密度为8.9g/cm³,已知其质量为100g,求解该铜的体积。

答案:V = m/ρ = 100g / 8.9g/cm³ ≈ 11.24cm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测量方法。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密度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质量、体积等基本概念,并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对密度的计算公式和测量方法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

2.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数据处理的合理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利用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密度概念。

3.采用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液体、固体等。

2.准备相关实例和图片,用于讲解和展示。

3.准备练习题和家庭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或图片引入密度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讲解为什么冰块能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呈现(10分钟)讲解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重点解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物质的密度,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

5.拓展(10分钟)讲解如何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鉴别伪劣产品、设计船舶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密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三、物质的密度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三、物质的密度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三、物质的密度学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成时,以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为导入,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来体验和理解物质的密度这一概念。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为背景,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物质的密度。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让孩子们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们理解密度概念,我准备了各种不同密度的固体和液体,以及测量工具如量筒、电子秤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我向孩子们介绍了密度的概念,并通过展示不同密度的物体,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密度。

2. 理论讲解:在孩子们有了直观感受后,我向他们讲解了密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让他们理解公式的含义。

3. 动手实践:我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并尝试用密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认真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认为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情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尝试运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并将这些现象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新课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新课教案)

腾大教育物理学科导学案教师:学生:年级:八审核:日期:时间:复核: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知识与技能】(1)掌握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3)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4)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2、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一、复习回顾1.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⑴1.5t=_________kg=_________g;⑵500mg=_________g=_________kg。

2.一铁块的质量约79g,将此铁块轧成铁板,它的质量将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将它带到月球,它的质量将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将其熔化成铁水,它的质量将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3.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⑴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0________;⑵一只老母鸡的质量约为2_________;⑶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_____;⑷一节旅客列车的质量约10______。

4.托盘天平的步骤是:(1)把天平放在__ ____台上,把游码放在___ ___处;(2)调节横梁右端的____ __,使指针指在___ ___处,这时横梁平衡;(3)把被测物体放在____ __盘里,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选择适当的砝码放在另一盘里,根据实际情况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___ ___;这时天平盘中__ ____加上__ ____,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5.测量液体(烧杯中水)的质量液体不能直接倒入天平的托盘里测量,因此测量液体质量时,需要用容器来盛装液体,据此,请你将下列测量烧杯中水的质量的三个步骤补充完整。

(1)用天平测量__ ____的质量m1。

(2)用天平测量___ ___和__ ____的总质量m2。

(3)计算出烧杯中水的质量m水=____ __。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第3节《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2 (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第3节《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2 (新版)苏科版
2、猜想与假设
启发学生对上述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进行大胆猜想: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又不相同;体积不同的物质它们的质量却又相同是平常生活大家经常见到的一种现象,从刚才同学的回答中可见大家对这类现象有一些了解。那么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3、实验探究
同学们的猜想和假设都很好,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如何来检验我们的猜想和假设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学生:1、体积相同的一袋棉花比一袋同体积的大米轻。2、体积相同的铁块比木块轻。3、相同体积的油要比水轻。4、一个水的铁块质量跟一个体积很大的篮球的质量相等。
学生大胆猜想:1、可能与物体本身的质量大小有关?2、可能跟物体本身的体积有关?3、可能跟物体本身的某种特性有关?4、可能与体积和质量的比值有关?
第3节《物质的密度》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密度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课前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准备
天平,砝码,泡沫塑料,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或其他的物体),投影仪及投影片.
课前学生准备
学生复习巩固天平的使用方法,预习物质的密度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交流讨论
提出问题:一块铁块和一块泡沫塑料的长、宽、厚度一样,即体积一样,但用手掂一掂,铁块的质量要比泡沫的质量大的多,同样的两个烧杯分别装有体积不同的水和煤油,放在天平上它们却能平衡,说明它们的质量却又是相同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活动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第2课时)学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活动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第2课时)学案 教科版

第三节密度知识交流会(第二课时)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相信它会为你的学习带来帮助!试一试,你一定行!1.回忆一下这些单位:(1)8 kg=_____g;(2)5g=______kg;(3)1cm3=_____dm3=______m3;(4)2.7g/cm3 =_________kg/m3;(5)8.9×103kg/m3 =______g/cm3;(6)5L=______m3;(7)500 mL=______L=_____m3。

2.一个能装下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A.酒精;B.汽油;C.硫酸;D.冰。

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风采!(一)自主学习:相信自我,超越自我!类型一:基本计算【例1】一个密度为0.5×103kg/m3、边长为0.2m的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该物体的质量是__ kg。

【例2】一瓶体积为250亳升,质量为250克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含葡萄糖12.5克,则该匍萄糖注射液的密度为克/厘米3。

【例3】在如图所示中盒装纯牛奶的体积约为___ m3,牛奶的质量是_____g。

(ρ牛奶=1.02g/㎝3)类型二:等量问题1、相同质量【例4】2m3的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多少?(ρ冰=0.9×103 kg/m3)2、相同密度【例5】地质队员测得一块巨石的体积为20m3,现从巨石上取得20cm3的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52g,求这块巨石的质量。

3、相同体积【例6】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二)合作研讨:群策群力,解决疑难!类型三:空心问题【例7】一个铜球的质量是178g,体积是40cm3,如何判断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ρ铜=8.9×103kg/m3)类型四、比例问题【例8】甲、乙质量比3∶1,密度比1∶3,则体积比。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3.通过动脑动手,学习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重点量筒的使用方法.难点如何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教学准备量筒、烧杯、自来水、盐水、小石块、石蜡块等,天平及砝码(根据学生数和分组情况确定数量).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地质勘探、科学考察需要对各种矿石样品进行密度的测量,工农业生产中也经常需要对产品、种子等进行密度的测量.应该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密度的测量有哪些常见的方法?二、合作探究1.量筒的使用(1)由公式ρ≈m/V可知,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即可算出物质的密度,可是如何测量物质的体积呢?由此引出量筒.(2)如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呢?教师出示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分度值.教师强调:与许多测量仪器一样,量筒也有它的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实验时,应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量筒的大小和分度值.教师提问:使用量简时应如何读数呢?教师归纳: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的底部相平;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的顶部相平.教师提问: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简直接测量,那么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可先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水和完全浸没于水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2.测液体的密度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并尝试着测量盐水的密度.教师提问:测盐水的密度,为什么要先测盐水和小烧杯的总质量,且采用剩余法?引导学生讨论,并形成共识.教师点拨:测盐水密度时,如果先测盐水体积,把量筒中的盐水倒人小烧杯时,总有一部分盐水会残留在量筒中,故测出的盐水质量偏小;同样,如果先测小烧杯的质量,再将盐水倒人小烧杯测出盐水和小烧杯的总质量,最后将盐水倒人量简测体积,总有一部分盐水会残留在小烧杯中,故测出盐水体积偏小.3.测固体的密度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并尝试着测量石块的密度.教师提问:测石块密度时,为什么不先石块的体积?学生思考回答:若先测石块体积,石块沾水,测出的质量会偏大.教师进一步设问:如何用量筒测最密度小于水的不规则固体(如塑料块)的体积呢?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可采用“悬垂法”.具体的做法是:先测出悬挂重物浸没于量筒中时液体对应的体积,然后将物体与重物系在一起浸人量筒中,读取此时的体积,两者的差值便是物体的体积.还可采用“针压法”.具体的做法是:先读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再用针将物体压没于水中,读取此时的体积,两者的差值便是物体的体积.三、课堂小结测量液体的体积1.量筒的使用测量固体的体积2.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步骤:(1)在烧杯中倒人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2)将烧杯中的盐水倒人量筒一部分,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3)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4)计算盐水密度:ρ=m1-m2/V3.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步骤:(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人适量的水,记下其体积V1;(3)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量简的示数V2;(4)计算石块的密度: ρ=m/V2-V1.四、检测反馈1.实验室现有如下四种规格的量筒,应用密度知识要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00 g酒精,那么可以选用的量筒是()A.测量范围是0~100 mL、分度值为1 mL的量筒B.测量范围是0~200 mL、分度值为10 mL的量筒C.测量范围是0~250 mL、分度值为5 mL的量筒D.测量范围是0~400 mL、分度值为10 mL的量筒2.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A.(1)B.(2)或(4)C.(3)D.都不能省去3.小明为测量“花花牛”牌牛奶的密度,用天平、玻璃杯、量筒等器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A.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1B.将适量的牛奶倒人杯中C.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D.将标中牛奶倒人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E.计算牛奶的密度ρ=m2-m1/V(1)你认为这个方案有什么缺点?(2)请你提出改进实验的办法.(3)如图所示为用天平测玻璃杯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情况,则玻璃杯的质量g.板书设计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量筒的使用1.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2.用最筒测固体的体积二、测量液体的密度1.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2.倒人量筒部分盐水,读出量筒的示数V3.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4.计算密度ρ=m1-m2/V三、测量固体的密度1.测出石块的质量m2.将量简中加入适量水,记下示数V13.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示数V24.计算密度:ρ=m/V2-V1。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知道密度,特别是对其公式的理解与计算2、知道测量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以及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重点: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学习过程:物体密度的测量方法:1、原理:ρ=,即:用测出物体的质量,用和等测量物体体积,然后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2、实验器材:一个托盘天平,一盒砝码,一只烧杯、量筒和足量的水、矿石、细线、酱油(足量)、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测量步骤:① ② ③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矿石的质量m /g量筒中水的体积V1/㎝3量筒中水和矿石的总体积V2/㎝3矿石的体积V/㎝3矿石的密度ρ/g㎝-32、测量酱油的密度测量步骤:① ② ③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1/g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2/g倒出酱油的质量m/g倒出酱油的体积V/㎝3酱油的密度ρ/g㎝-3实验小结:测量体积的方法(1)对规则几何形体的物体,可用测其边长,利用数学体积公式可求出体积(2)对能放入量筒中的固体的体积测量方法:先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读取水的体积为V1,再将物体浸没在量筒水中,读取水面上的刻度值为V2,则物体的体积为(3)对于会吸水的固体,可使其先吸饱后再沉入水中,或在固体表面刷一层油漆或腻子,防止其吸水。

不能沉入水中的固体则可用将其压入水中,或系上沉入水中,对于会溶解在水中的物体可先将部分物体溶解在水中,使水成为该种物质的饱和溶液(4)使用量筒测体积时,要求“放平稳、平视读”,即把量筒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液面凹下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相平,液面凸起时,视线应与相平。

达标检测:1、小军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的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2.能较熟练地用天平和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

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

重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量筒、烧杯、自来水、盐水、铁块、烧杯、小石块、石蜡块、天平及砝码、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地质勘探、科学考察需要对各种矿石样品进行密度的测量,工农业生产中经常也需要对产品、种子等进行密度的测量。

应该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密度的测量有哪些常见的方法?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量筒的使用由公式ρ=m V可知,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即可算出物质的密度,可是如何测量物质的体积呢?由此引出量筒。

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与许多测量仪器一样,量筒也有它的最大测量值和分度值,实验时,应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量筒的大小和分度值。

观察桌面上的100 mL 量筒的结构,回答下面问题: (1)量筒是以 毫升(mL) 单位标度的,1 mL =__1__c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4g的位置。这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__。
10.体积是5×10-3m3的铁球,测得其质量是25kg,试判断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3.有一团长细铁丝,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是150克,测得铁丝的直径是1毫米,这团铁丝有多长?(ρ铁=7.9克/厘米3)
4、若有相同质量的铁、铜、铅、银四种金属,其中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币的质量为16.1克,体积为1.8厘米3,它是用金属______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____________(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8.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____________(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杨林中学“两段四问”教学案八年级物理
课题:第三节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物理组
一课时




A类
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B类
2、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计算物体的质量与体积。
C类
3、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4、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ρ铁=7.8×103kg/m3)
11.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千克。用此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求:金属颗粒的密度。
预习指导:【目标5分钟】
复习与巩固本章的知识和内容。
课前检测:什么是密度?其单位和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教师导学
学生练习
学生问教材
【目标1 10分钟】
密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应用:
①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②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
③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④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1.某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体积是20cm3的这种物质质量是多少?它的密度是多大?
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老师问学生【目标3、4 10分钟】
5.一根均匀的铁棒,去掉1/2,剩下的一半质量是原来的____________,体积是原来的____________,密度与原来的____________。
6.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一块体积是80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_cm3。
学生问学生
【目标2 15分钟】
密度公式ρ=m/V变形后可以得到下面两个公式:
①m=ρV。若已知物质密度和由该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可用此式求出该物体的质量。
②V=m/ρ。若已知物质密度和由该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可用此式求出该物体的体积。
2、地质队员测得一块巨石的体积为20m3,现从巨石上取得20cm3的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52g,求这块巨石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