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性工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外贸企业竞争力考核标准
外贸企业竞争力考核标准外贸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相对于其他企业所具备的优势。
针对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各国相关机构和行业协会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标准,以评估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水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外贸企业竞争力考核标准,以及企业如何应对这些标准进行有效提升。
一、市场综合竞争力市场综合竞争力是企业在各个市场环节中的综合实力和竞争水平。
常见的市场综合竞争力考核标准包括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品牌建设,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来取得更高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二、产品质量标准外贸企业所生产和销售的产品质量是评估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产品质量标准主要涉及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要求,并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和产品质量问题。
三、价格竞争力标准价格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中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销售产品的能力。
价格竞争力标准包括产品价格的合理性、市场定价能力等。
企业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方式来提升价格竞争力,并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四、创新能力标准创新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创新能力标准涉及企业的研发投入、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
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开展技术合作与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不断创新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五、国际营销能力标准国际营销能力标准是评估企业在国际市场开拓和拓展能力的指标。
重要考核内容包括市场开拓能力、渠道拓展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企业应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并加强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合作与交流。
六、供应链管理能力标准供应链管理能力是企业能够高效运作整个供应链的能力,包括供应商选择与管理、库存控制、物流配送等方面。
优秀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供应能力和客户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企业部门评价指标
企业部门评价指标企业部门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指标经济指标是衡量企业部门经济状况和贡献的主要指标,其包括:1.1 营业额营业额是企业部门的主要收入来源,反映企业部门的经济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高营业额说明企业部门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反之则说明市场竞争力不足。
1.2 利润率利润率是衡量企业部门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它反映了企业部门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后所获得的收益。
高利润率说明企业部门的成本控制、产品质量和销售策略等方面表现良好,反之则说明企业部门在这些方面需要改进。
1.3 市场份额市场份额是企业部门在特定市场中的销售额占该市场总销售额的比例。
市场份额高的企业部门通常更受消费者信任,并能在市场中获得更好的回报。
2. 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是衡量企业部门业务成果和能力的关键指标,其包括:2.1 工作进度工作进度是衡量企业部门完成任务的速度和效率的重要指标,包括项目进度和员工任务完成进度等。
工作进度高的企业部门通常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2.2 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企业部门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指标。
服务质量好的企业部门通常更受顾客的青睐,并有更多的客户保留和推荐。
2.3 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是衡量企业部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满足顾客期望和需求的指标。
高客户满意度通常说明企业部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高、服务水平好,反之则说明企业部门可能存在不足和改进空间。
3. 资源指标资源指标是衡量企业部门资源状况和管理能力的关键指标,其包括:3.1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部门最重要的资源,其数量和质量对企业部门的发展和运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好坏通常会直接影响企业部门的绩效和业务成果。
3.2 资源利用率资源利用率是企业部门资源利用程度的度量,包括资金和物品等资源。
资源利用率高的企业部门通常能够更好的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3.3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企业部门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企业部门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贡献。
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1999
第五条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内容全面、突出重点、客观公正、操作 便、适应性广”的基本思路制定,以资本运营效益为核心,采用多层次指标体系和 多因素逐项修正的方法,运用系统论、运筹学和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实行定量分 定性分析相结合。
第二章 评价组织和对象 第六条 按照实施主体划分,企业效绩评价分为政府评价行为和社会评价行为 (一)政府评价行为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资产管理和财务分析需要、企业监 要、人事任免考核或奖惩需要等,分别或联合组织的企业效绩评价。 (二)社会评价行为是指各类企业(单位)法人根据各自投资、管理等特定需 组织的企业效绩评价。包括:母公司对全资和控股子公司的评价、债权人对债务人 价、投资者对拟投资企业的评价、企业自我测评等。 第七条 政府评价行为原则上统一执行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国家计 合发布的企业效绩评价基本规则和工作制度,并遵循财政部颁布的效绩评价标准值 社会评价行为可参照上述制度规定和评价标准。 第八条 政府评价行为的实施方式,可以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组织实施,也可 托社会中介机构实施。 第九条 政府评价行为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国有独资企业、国家控股企业。其依 同情况可具体分为例行评价和特定评价两类。 第十条 例行评价是指由政府有关部门对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实施 度效绩评价。具体包括: (一)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国有企业; (二)列入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试点的企业集团;
bsi 评价标准
bsi 评价标准
BSI评价标准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衡量品牌的力量,包括品牌市场表现、品牌形象、品牌竞争力、品牌价值和品牌发展趋势。
1. 品牌市场表现:在指数中所占权重最大,包括品牌市场占有率、市场份额和增长率等指标。
2. 品牌形象:包括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等。
3. 品牌竞争力:包括品牌的成本优势、技术创新能力和供应链管理等。
4. 品牌价值:包括品牌的财务状况、品牌溢价和品牌扩张潜力等。
5. 品牌发展趋势:包括品牌的未来发展方向、市场份额和消费者需求等。
BSI评价标准的优势在于其全面性和客观性,涵盖了品牌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且以数据为基础进行评估,从而得出相对客观的评价结果。
此外,BSI评价标准还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和市场的特点进行调整和定制。
总的来说,BSI评价标准是一种重要的品牌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自身品牌在市场中的表现和竞争力,从而制定相应的品牌策略和管理措施,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同时,BSI评价标准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选择优质的品牌和产品。
请注意,BSI评价标准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新和调整,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查看最新版本的标准内容。
企业经营指标体系
企业经营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1.财务状况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用
于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
2.经营效益指标:包括毛利率、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等,用于
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
3.市场竞争指标:包括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
用于评估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和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接受度。
4.战略规划指标:包括战略目标实现率、战略调整频率等,用于
评估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执行能力。
5.创新能力指标:包括研发投入占比、专利数量、新产品开发周
期等,用于评估企业的创新能力。
6.人力资源指标:包括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失率、员工培训投入
等,用于评估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和管理水平。
7.社会责任指标:包括环保投入、公益捐赠、员工福利等,用于
评估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企业价值评估中折现率参数的确定
企业价值评估中折现率参数的确定陈留平;程静【摘要】收益法是企业价值评估应用中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其难点是折现率的计算.折现率由无风险报酬率、行业平均风险报酬率、企业特定风险调整系数三部分组成,其中无风险报酬率和行业平均风险报酬率的研究较多,但对非上市公司企业特定风险调整系数的研究较少,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公认的计算方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都是由评估师根据经验主观判断.文章着重探讨了企业特定风险调整系数的计算,并给出了沃尔打分法在确定企业特定风险调整系数的计算过程,较好地解决了评估机构在实际应用中确定企业特定风险调整系数的问题.【期刊名称】《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16)004【总页数】6页(P68-72,92)【关键词】折现率;CAPM;风险调整系数;β系数【作者】陈留平;程静【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5随着《资产评估准则-企业价值》的施行,收益法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采用。
但是,收益法的理论研究一直是资产评估三大基本方法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根据《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规定,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是指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
收益法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是收益资本化法和未来收益折现法。
未来收益折现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是最被普遍接受的方法。
在采用此方法的时候,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明确收益的含义,二是明确与收益流相配比的折现率。
而折现率参数的确定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的难度,纵使这样,客观的确定折现率又是至关重要的,折现率微小的变化将会对企业价值评估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测算企业价值评估中折现率的常用方法有累加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模型(WACC)。
本文主要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探讨折现率的确定。
标杆管理原理及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标杆管理原理及与绩效管理的关系摘要:介绍了标杆管理原理及与绩效管理的关系,指出标杆管理能为绩效考评管理提供绩效考评评价指标,且这个评价指标随着标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基于标杆管理和绩效管理两种管理方法的共同点,探讨了建立以标杆管理为主线的绩效管理流程。
关键词:集团公司,标杆管理,绩效管理0、引言从国内外集团公司绩效管理的实践来看,标杆管理已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广泛运用于促使重新审视自身的产品、服务与流程、不断调整经营战略、优化内部管理等工作中。
本文探讨了将标杆管理的思想和我国集团公司的绩效管理相结合的集团公司绩效管理方案。
1、标杆管理的原理标杆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指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公司的最佳实践,将本与其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经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借鉴与超越,使自身得到不断改进,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
标杆管理不仅是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还是规划和组织实施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将本的流程与同行业中一流相比较,获得改善经营绩效的信息并以信息数据为依据制定目标,用以改善自身的工作流程。
2、标杆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系绩效管理与标杆管理的共同特点绩效管理是指通过管理者和个人经过沟通制定绩效目标计划、进行绩效考核,以某种方式激励员工持续提高业绩并最终实现目标的一种管理过程。
标杆管理与绩效管理都是的管理方法,其共同特点有:实施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侧重通过采取各种方式来激励员工不断提高自我;是一种持续改进的过程,即不断进行自我超越的良性循环过程。
以目标为预期的绩效管理考评制度需要引入标杆管理建立绩效管理考评制度的作用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来看,绩效考评制度是解决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与约束问题的一项有效的制度安排。
在中央中存在众多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期望目标不同,所以需要一套系统的绩效考评制度来使集团的个人行为趋于协调一致。
绩效管理关注的是如何对经营者的努力程度进行客观的反映与激励,以改善集团的业绩。
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长期以来,成本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功。
因此,企业对财务信息,特别是成本信息的需求是第一位的,也是唯一的。
然而,近20年来,竞争的基础已从80年代的成本和质量、90年代初的成本、质量和灵活性演变为今天的成本、质量、灵活性和创新。
企业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就必须从仅以成本为中心转变成以多样化的顾客为中心。
许多企业以及他们的股东认识到这一点,开始尝试重新设计业绩评价系统,使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相融合,进一步探索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以跟上时代的脚步。
一、几个日趋成型的融入非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系统近10年来,出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融入非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系统,我们仅讨论代表性的四种。
(一)德鲁克以改革为核心的观点Peter Drucker在1995年前后写了大量文章,说明企业组织搜集其主要竞争对手信息的重要性。
同时,他还强调“每一个企业组织,都需要一个核心能力:改革”。
因此,他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帮助企业记录和评价其改革方面。
根据德鲁克的观点;评价一个企业改革的出发点不能仅从其自身业绩出发,而应仔细评估其所处行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改革,以及企业在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业绩评价系统必须首先突出管理部门的思想意识,通过设计一系列特定性质的问题,、提醒雇员注意真正需要重视的方面,再提供一个内在的组织机构,使雇员能够重视并发现这些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德鲁克的观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模型,但他对竞争与改革的理解为非财务指标进入业绩评价系统提供了基础。
(二)霍尔的“四尺度”论RObert Hall认为评价企业的业绩需以四个尺度为标准,即质量、作业时间、资源利用和人力资源的开发。
1.质量尺度霍尔把质量分为外部质量、内部质量和质量改进程序三种。
外部质量是指顾客或企业组织外部的其他人对其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它是产品和服务的精髓。
具体指标包括:顾客调查情况、服务效率、保修及可靠性等。
内部质量代表企业组织的运营质量,包括总产量、生产能力、检验比率以及残品和返工率等。
应用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3*3=9分)1、试举例说明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
2、举例说明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
3、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这3种非全面调查的区别是什么4、季节变动的测定常用什么方法?简述其基本步骤。
5、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二、宏发电脑公司在全国各地有36家销售分公司,为了分析各公司的销售情况,宏发公司调查了这36家公司上个月的销售额,所得数据如表3-4所示。
(6分)表3-4 分公司销售额数据表(单位:万元)60 60 62 65 65 66 67 70 7172 73 74 75 76 76 76 76 7778 78 79 79 80 82 83 84 8486 87 88 89 89 90 91 92 92根据上面的资料进行适当分组,并编制频数分布表。
解:“销售额”是连续变量,应编制组距式频数分布表。
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步:计算全距:926032R=-=第二步:按经验公式确定组数:1 3.3lg367 K≈+≈第三步:确定组距:32/75d=≈第四步:确定组限:以60为最小组的下限,其他组限利用组距依次确定。
第五步:编制频数分布表。
如表3-8所示。
三、某厂对3个车间1季度生产情况分析如下:第1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完成计划95%;第2车间实际产量为250件,完成计划100%;第3车间实际产量为609件,完成计划105%。
则3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95%100%105%100%3++=。
另外,1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2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2元/件,3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5元/件,则3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181215153++=元/件。
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改正。
(6分)答:两种计算均不正确。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因各车间计划产值不同,不能对其进行简单平均,这样也不符合计划完成程度指标的特定含义。
正确的计算方法是:平均计划完成程度190250609101.84%1902506090.95 1.0 1.05m x m x ++===++∑∑ 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也因各车间的产量不同,不能简单相加,产量的多少对平均单位成本有直接的影响。
企业财务危机预测的功效系数法实例
企业财务危机预测的功效系数法实例(刘际陆①耿洪勋②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内容摘要:企业因财务危机,导致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宣告破产的例子一直屡见不鲜。
但任何财务危机都有一个逐步显现、不断恶化的过程,因此,应对企业经营过程,尤其是财务运作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及早地发现财务危机信号,预测企业的警情。
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就应着手应变,以避免或减少对企业的破坏。
本文以财务危机研究为起点,探讨如何运用功效系数法预测财务危机,并对之进行实践检验。
关键词:财务危机财务危机预测功效系数法财务指标一、财务危机与财务危机预测1、财务危机涵义“财务危机”一词,英文表示为Financial distress,国内外学术界对其有许多不同的定义。
在Beaver(1966)的研究中,78家财务危机公司包括:59家破产公司、16家拖欠优先股股利公司和3家拖欠债务的公司。
由此可见,Beaver把破产、拖欠股利、拖欠债务界定为财务危机。
Altman(1968)定义的财务危机是“进人法定破产的企业”。
Deakin(1972)则认为财务危机公司“仅包括已经破产、无法偿还债务或为债权人利益而已经进行清算的公司”。
Carmichael(1972)认为财务危机是企业履行义务时受阻,具体表现为流动性不足、权益不足、债务拖欠及流动资金不足四种形式。
Froster(1986)将财务危机定义为“除非对经济实体的经营或结构实行大规模重组否则就无法解决的严重变现问题”。
Ross等(1999)则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定义企业的财务危机,即企业破产、法定破产、技术破产和会计破产。
谷祺和刘淑莲(1999)将财务危机定义为“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包括从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到破产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
由此可见,关于财务危机的定义有很多,但较为公认的是把财务危机定义为企业偿付能力的丧失(Insolvency),即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无力维持必要支出的一种经济现象,包括从资金管理技术性失败到破产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破产则是财务危机的极端形式。
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不妨设存在A、B两个企业,其最近一个会计期间的净利润水平分别是5万元和45万元。哪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更强?显然,我们不能说A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如B企业,因为两者创造其净利润所耗用的经济资源存在差别,它们的资本结构或者说它们取得这些经济资源的渠道也不尽相同,所以不能直接比较其净利润水平。我们不妨进一步假设:①A企业的总资产为100万元,没有负债;②B企业的总资产为1000万元,其中债权人为该企业提供了600万元的长期债务资金,利率为8%;③假设所得税税率为30%。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进行(见表1-1)计算。
横向比较是将连续财务报表各个项目的绝对数在不同时间上进行比较,以观察各个项目的变化趋势;
纵向比较是将连续财务报表的各个项目换算成百分比的形式,分析各个项目在不同时期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趋势分析法的具体运用方式:
(1)
(2)会计报表的比较
(3)会计报表项目结构的比较
能消除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之间业务规模差异的影响,有利于分析企业的耗费水平和盈利水平。
(1)绝对数的比较分析。
(2)相对数的比较分析。
完成百分率=指标的实际值÷指标的标的值×100%
增减百分率=(指标的实际值-指标的标的值)÷指标的标的值×100%
应注意
相关性,分析的指标在性质上是同类的,就能够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在联系。
可比性。具体表现在:首先,计算口径一致,即相比较的财务指标所包括的内容、范围是一致的;其次,时间长度一致,即相比较的财务指标应当是相同时间段、相同时间长度的结果;再次,计算方法一致,即相比较的财务指标的构成因素一致;最后,企业类型、经营规模和财务规模以及目标大体一致。
基于熵值法的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 - 厦门大学
1
理混乱的失败例子.在中国,对上市公司并购价值效应的认识也存在很大的差 异.例如,对于目前以 ST 公司等绩差公司的重组为代表的并购重组市场,业内 的主流看法认为,并购能够实现中小股东、收购方/重组方、债权银行与地方政 府之间的“多赢”局面:中小股东能够避免“退市”带来的“血本无归” ,收购 方/重组方能够通过壳资源的重组得到向社会供种融资的通道, 债权银行可以避 免破产带来的损失,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可以避免因上市公司“退市”导致的社 会不稳定因素。而反对观点认为,这样的并购只会导致社会资源流向低效企业的 逆向配置,破坏市场规则,并增加证券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余终隐,2003) 。要 回答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是否能够创造价值, 需要全面深入的实证与理论研 究。而这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本文的安排如下:首先,回顾国内外学术界在该问题上的研究进展、研究 方法与研究成果,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然后,构建本文的指标体系与绩效评 价模型;之后,用本文的实证模型研究我国的上市公司并购是否创造了价值;最 后,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理论假说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实证结果给出科学的 解释以及说明本文的研究结果在中国并购重组市场中的实践意义。
1 本文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方福前教授所提供的修改意见,本文同时感谢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商学院 Russell Smyth 教授的帮助.当然本文的文责自负. 2 吴江 (1977-) ,安徽蚌埠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3 徐国柱 (1977-) , 安徽枞阳人,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
′ = xij − k (i= 1, 2,…,n;j = 1, 2,…,p)。通过该式可以剔除行业不可 响: xij
比因素对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的影响。 (3)剔除奇异值 笔者采用的方法是先用 SPSS 中 Explore 判断出哪些是极端值,将其剔除然 后在后面进行标准化时,按照 3δ原则进行修正。 (4)适度指标的正向处理 在指标体系的 11 个财务指标中,体现偿债能力的股东权益比率、流动比率 和流动比率是适度指标,即这三项指标并非越大越好。以流动比率为例,通常认 为流动比率为 2:1 比较适度,既可以兼顾企业的偿债能力,又可以减少资产的 占用的成本。 为了消除适度指标对整个指标体系的影响, 可作如下的正向化处理:
高教社2024课件(李曼)财务分析(第三版)任务一 沃尔评分法的运用
第三步:修正后总得分的计算
修正后的总得分=∑(分类综合修正系数×分类指标得分)
第四步:定性指标的计分
定性评价是运用评议指标取得分值,影响企业经营效绩的相关非定量因素,对企业经营状 况进行定性分析判断。每个指标都被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个分数,即优——1, 良——0.8,中——0.6 ,低——0.4,差——0.2。具体根据评议指标所考核的内容,由评价 工作组的各位工作人员,依据评价参考标准判定实际指标达到的等级,计算评议指标得分。
05 每分比率=(行业最高比率-标准比率) ÷(最高评分-评分值)
五、我国竞争性工商企业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的构成 评价标准的确定 综合评价的步骤
(一)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评价指标体系
不同行业的企业,财务综合分析的指标体系虽不尽相同,但对竞争性工商企业指标 体系大体是一致的。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评议指标三个层次构成。对企业效 绩评价实行百分制,指标权数采取专家印象打分方法确定。其中:定性指标权重为 80%,定量指标权重为20%。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计算方便,三层次指标权数均先 分别按100设定,最后还原。
基本修正系数=1+(实际值所处区段-修正指标所处区段)×0.1 “实际值所处区段”为该修正指标的实际值所在区间对应的区段,“修正指标所处区 段” 为某一类别基本指标的得分值所在区间对应的区段。
第二步:修正系数的计算
例如,财务效益状况的修正指标指标之一资本保值增值率每区段的标准值为:5——118%,4— —106%,3——100%,2——90%,1——65%。若某一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0%,则“实际值 所在区段”为4;该企业财务效益状况指标的基本得分为85分,则“修正指标所处区段”为5,此时:
《多元统计分析》第三版例题习题数据文件
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第三版(2012)数据下载第一章[例2-1] 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
其中,对竞争性工商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下面八大基本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销售增长率和资本积累率。
下面我们借助于这一指标体系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以下数据为35家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数据,这35家上市公司分别来自于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行业,信息技术业,在后面各章中也经常以该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一、均值向量的估计DESCRIPTIVESVARIABLES=v1 v2 v3 v4 v5 v6 v7 v8/STATISTICS=MEAN.Descriptive StatisticsN MeanV1 35 4.4940V2 35 2.6043V3 35 56.1046V4 35 .5037V5 35 1.2711V6 35 4.6326V7 35 -1.6983V8 35 5.528935Valid N(listwise)二、协方差阵的估计CORRELATIONSVARIABLES=v1 v2 v3 v4 v5 v6 v7 v8/PRINT=TWOTAIL NOSIG/STATISTICS XPROD/MISSING=PAIRWISE.第2章[例2-1] 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
其中,对竞争性工商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下面八大基本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销售增长率和资本积累率。
下面我们借助于这一指标体系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以下数据为35家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数据,这35家上市公司分别来自于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行业,信息技术业,在后面各章中也经常以该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信息系统效益评价模型63页word文档
摘要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企业为求生存和发展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挑战,提高企业效率和管理水平是企业提高其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而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力工具。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国内的企业信息化成果不太理想。
导致这种现状的两大主要原因是企业信息化实施理论不完善和信息效益评价理论不完善。
本论文就后者进行了研究。
本论文从评价企业业绩的角度出发,通过企业业绩的提升来间接反映信息系统对企业的贡献。
通过对比与选择,选用平衡计分卡方法来衡量信息系统带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举了2个例子(局部信息化案例和全局信息化案例)来说明如何用这种方法来衡量信息系统带给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平衡计分卡目录第一章概述 (2)第一节传统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模型的缺陷 (3)第二节本论文的目的 (7)第三节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7)第二章文献综述 (12)第一节企业业绩评价模型文献回顾 (12)1、《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评价企业业绩 (12)2、经济增加值EVA方法评价企业业绩 (14)第二节信息系统的效益评价模型文献回顾 (14)1、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4)2、信息系统经济效益的基本概念 (15)3、信息系统效益评价的相关要点 (16)第三章平衡计分卡简述 (22)第一节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历程 (23)1、第一阶段:平衡计分卡用于绩效考核 (23)2、第二阶段:平衡计分卡用于战略考核和管理 (23)第二节平衡计分卡的内容 (24)第三节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的关系 (27)第四节其他说明 (29)第四章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信息系统效益评价模型设计 (30)第一节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系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0)第二节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系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服务功能 (30)第三节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系统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构成 (31)1、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系统效益评价指标集选择 (31)2、基于平衡计分卡评价企业业绩的指标 (32)第四节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信息系统效益评价的个性化指标 (38)1、单个企业信息系统效益的纵向比较 (38)2、两个企业信息效益的横向比较 (56)第五节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信息系统效益评价模型的评价 (57)2、需要注意的地方 (58)第五章总结 (59)参考书目 (60)致谢 (61)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信息系统效益评价模型第一章概述自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出现计算机以后,计算机的发展就从最开始的军事运用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一系列与绩效评价相关的评价制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机构等形成的有机整体。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由绩效评价制度体系、绩效评价组织体系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三个子体系组成。
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实现对企业绩效客观、公正评价的前提。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遵循了“内容全面、方法科学、制度规范、客观公正、操作简便、适应性广”的基本原则。
评价体系本身还需要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
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依企业的经营类型而定,不同经营类型的企业,其绩效评价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就有不同的评价内容,在工商企业中,竞争性企业和非竞争性企业的评价重点就存在差别。
我国目前试行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以工商类竞争性企业为评价对象设计的。
根据工商类竞争性企业的特点,绩效评价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
财务效益状况主要反映企业的投资回报和盈利能力;资产营运状况主要反映企业的资产周转及营运能力;偿债状况主要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比例和偿还债务能力;发展能力状况主要反映企业的成长性和长远发展潜力。
这四部分内容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各有侧重,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被评价企业当前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
通过对以上四方面内容的评价,可以得出反映企业全貌的绩效评价结论。
目前我国采用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除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外,一些企业还积极采用了由美国学者和实业界提出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平衡记分卡”和“经济增加值”(EVA)等评价方法。
这几种绩效评价方法虽各有长处,但每一种方法在企业绩效评价中都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结合我国企业目前的状况及特点,应采用多因素全面评价原则和定量分析与定性评议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多维的基于绩效预算管理的动态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构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改革开放前期国家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政府部门一般更多地关注宏观经济效果;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开始由行政审批逐步向间接管理转变,即只定位于“裁判员”,不再当“运动员”,这就需要尽快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以便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营者业绩能够进行客观、公正和公平的评判。
财务分析习题集
3、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与()的比值。
4、无形资产利用效果分析指标有()()。
5、资本扩张指标包括(资本积累率)(股利增长率)。
6、成长能力指标包括()()()。
7、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包括()()。
8、或有事项的计量主要涉及两个问题()()。
9、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方法有()()。
二、判断
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析应与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是相同的。
2、销售增长率越高,并不一定代表企业在销售方面具有良好的成长性。
3、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总资产周转率与净资产收益率成正比。
4、单位直接材料成本只受材料单位耗用量和单价两个因素影响。
5、判断一项交易是附属于关联方交易,应以交易是否发生为依据,而不以是否收到价款为前提。
6、所谓“控制”,是指能够统驭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以次取得收益的权利。
7、公司经营的外部条件的重大变化属于重大事件。
8、在购买力下降时,持有货币性负债会获得一种盈余。
9、经济增加值其实质就是会计利润。
10、在杜邦分析体系中,核心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
三、填空
1、对负债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10% B20%
C30% D40%
五、简答
1、在现行会计准则中如何确认收入?
2、如何评价应收账款的质量?
3、合并报表的局限性。
4、不变币值会计模式的优缺点。
5、利用经济增加值进行财务分析的意义。
六、计算
1、某公司年末资产负债表简略形式如下:
资产负债表
资产
期末数
权益
期末数
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净额
存货
企业财务分析及财务战略分析
(一)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差异和原因的一种方法。
它可按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进一步分类。
(1)按比较对象的不同,其比较方法有:①与本企业不同时期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又称趋势分析。
②与同类企业或行业平均数进行比较,又称横向分析。
③与预算或计划进行比较,又称差异分析。
(2)按比较内容的不同,英比较方法有:①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如总资产、净资产或净利润,分析研究英成长能力。
②比较结构百分比,如将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转换成结构百分比报表,以分析发现有问题的项目,揭示进一步分析的方向。
③比较财务比率。
财务比率是会计报表各要素之间相互比较所得岀的比率,它反映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比较财务比率是最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某一指标彫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具体有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两种。
(1)连环替代法:依次用实际值替代标准值,据以测泄各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2)差额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因素的实际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齐因素对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的方法。
(二)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
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三项。
⑴流动比率。
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表明企业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障,反映企业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就越有保障:但流动比率过高,可能表明流动资产占用过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髙企业的资金成本,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竞争性工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的过程可以分为5个步骤:
(1)基本指标的评价。
基本指标反映企业的基本情况,是对企业业绩的初步评价。
基本指标评价的参照水平及标准值由财政部定期颁布,分为五档,分别为优秀(标准系数为1)、良好(0.8)、平均值(0.6)、较低值(0.4)、较差值(0.2)。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有不同的标准值,例如大型普通机械制造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标准为:优秀——16.5;良好——9.5;平均值——1.7;较低值——-3.6;价差值——-20.0。
单项基本指标得分=本档基本分+本档调整分
其中: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调整分=[(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
上档基础分=该指数权数×上档标准系数
基本指标总分=∑各类基本指标得分=∑(∑类内各项指标得分)
如A公司为一大型普通机械制造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8%,则计算过程为:
本档基础分=25×0.6=15,上档标准分=25×0.8=20
调整分= [(8%-1.7%)÷(9.5%-1.7%)]×(20-15)= 4.04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得分= 15+4.04 = 19.04
(2)修正系数的计算。
基本指标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但是不够全面。
为了更全面的评价企业绩效,需要根据修正指标的高低计算修正系数,修正基本指标得分。
修正指标分为五个区段,每个区段对应一个基本指标的得分区间,即5——100~80分;4——80~60分;3——60~40分;2——40~20分;1——20~10分。
对于每一个修正指标,在5个区段中分别的得分标准也由财政部定期颁布。
对基本指标得分的修正,按照四类型指标的类得分分别进行。
基本修正系数=1+(实际值所处区段-修正指标应处区段)×0.1
“实际值所处区段”为该修正指标的实际值所在区间对应的区段,“修正指标应处区段”为某一类别基本指标的得分值所在的区间对应的区段。
例如财务效益状况的修正指标之一,资本保值增值率每区段的标准值为:5~118%;4~106%;3~100%;2~90%;1~65%。
若某一企业资本增值率为110%,则“实际值所在区段”为4;该企业财务效益状况指标的基本得分为85分,则“修正指标应处区段”为5,此时:基本修正系数=1+(4-5)×0.1=0.9。
由于实际值高于第4段的标准值,需要进行调整。
调整修正系数=[(指标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 ×0.1
在该例中,调整修正系数=[(110%-106%)/(118%-106%)] ×0.1=0.033
调整后的修正系数=基本修正系数+调整修正系数=0.9+0.033=0.933
单项修正指标的综合修正系数=单项指标调整后的修正系数×该指标在本类指标中的权数
以资本增值率指标为例,资本增值率的综合修正系数=0.933×12/38=29.46%
对每一类别的各项修正指标的综合修正系数分别求和,得到某一类基本指标的综合修正系数。
(3)修正后的总得分=∑(分类综合修正系数×分类指标得分)。
(4)定性指标的计分方法。
定性指标以评议的方式取得得分值,每个指标都被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个的分数,即优——1;良——0.8;中——0.6;低——0.4;差——0.2。
单项评议指标分数=∑(单项评议指标权数×各评议员给定的等级参数)÷评议员数
以经营者基本素质评议指标为例,5人参加评议,2人选择优,3人选择良。
则经营者基本素质评议指标得分=(18×1×2+16×0.8×3)/5=14.88
评议指标总分=∑单项评议指标得分
(5)综合评价的计分和最终评价结果的分级。
综合评价得分=定量指标修正后得分×80%+定性指标得分×20% 综合评价的结果用5等10级制表达,具体分级标准见下表。
综合评价得分的等级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