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几点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建平学校孙连明
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和教学过程,自主探究,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仍存在着增加课时,大量补充习题,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象,怎样既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又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确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

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矗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求知欲望,从培养兴趣入手。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

它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

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

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

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要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和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

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

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

如教材中一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
查。

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

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

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

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

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兴趣,搞好化学教学,具体做法是:
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引发兴趣。

布鲁纳说得好:“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佳方法,是使之知道这个学科值得学。

”当学生对一门学科或某种知识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启发思维,培养兴趣。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而思维源于问题,教师最大的教学艺术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达到智力发展的最佳水平。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十分重视“创设情境”,是教学有一个严密的逻辑序列,形成思维,启开因果递进的阶梯,从而把学生带进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新境地。

3、突出实验,增添兴趣。

化学实验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发展智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创造条件把教材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以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另一方面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加里宁曾经指出:“除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以外,学校还应该使学生养成独立阅读书籍,独立进行智力劳动的习惯。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预习工作,每一节课都提前布置详细的预习习题,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并作检查。

课堂上针对学生在预习中的问题,将重点、难点作进一步指点,有时也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再在老师指导下回答、小结。

如在“原子的构成”这一课时的教学中,在上课前,提出下列预习提纲:
(1)原子由哪两个部分构成的?原子里原子的这两个构成部分所占的体积有什么不同?
(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电子不
显电性?
(3)原子核由些微粒构成,这些微粒有什么异同?
(4)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以氧、氢原子为例)
(5)原子、质子、中子、电子有没有质量?各是多少?为什么科学上不用它的实际质量计算?
(6)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怎样确定?
这样,在教学中学生可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堂上讲述生动,精讲多练。

教学中,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声音的抑扬顿挫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做能调节学生的神经联系,鼓舞学生的心智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有起伏、有表情,增强学生美的享受,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提向高潮。

同时,更好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所学的知识记忆得更深刻,甚至难忘,另外编撰一些诗歌,和学生共同朗读,可以加强记忆。

[如:常用元素化合价编成一首歌:“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铝是正三氧负二,氯负一价最常见,硫有负二正四六,正二正三铁可变,正一二铜二四碳,单质零价永不变。

”酸碱盐溶解性表编成一首歌:“钾钠铵盐全部溶,硝(酸)盐入水影无踪,硫(酸)盐难溶钡和铅,氯(化)物难溶银亚汞。

”受到学生欢迎。

]
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

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

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

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

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

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和一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四、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

初中化学的难点及知识分化点一般有:化学用语、熔液的计算、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采取分批识记,
从绪言开始,日积月累。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给他们“五查”:一查分子式写是否对;二查配平是否正确;三查“等号”有没有写;四查条件有没有标注;五查该画的“↑”或“↓”有没有画。

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酸碱盐熔解性编成口诀帮他们识记。

对于溶液的计算,重点授以方法,让他们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教师帮助总结。

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为难,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

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

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

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

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

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

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

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

也可把部分课
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

实验证明,只有在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精讲多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可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有利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五、注重复习环节,促进知识的迁移。

在教学中,教学新内容之前,先复习已学过的旧知识,在讲授中,凡能联系旧知识的,由从不同角度给予复习,这样可十大脑新旧知识之间形成沟通网络,促进知识的正迁移,达到巩固旧知识,易于接受新知识的目的。

为了防止后摄抑制,在教学中,要宁慢勿快,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讲完一个知识点时,要让学生回忆一下,思考一下,作稍时停顿。

有时,干脆让学生七嘴八舌讨论一番或者插一些科学家的趣闻轶事,或趣味性较浓的内容,让大家轻松一下,然后再讲下面的内容,这样大脑再度兴奋,便于接受新内容,在大脑皮层留下新的痕迹。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导学求知,是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可使化学教育的目标得到全面的落实,使学生获取更多更好的学习途径,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的化学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