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三单元 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
2017人教版一轮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在什么问题?
不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说明刚成立的中共尚不成熟,不能正确认识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国情。
(二)中共二大的召开 1、时间:1922年7月 2、地点:上海 3、内容(中心任务):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最低 纲领)——打到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马克思主义与中 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一个产物)。 4、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 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中共三大 时间:1923年 内容: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
国共合作
1、时间:1924年 2、形成标志: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国民 党一大。 3、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同中共民主 革命纲领基本一致,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 工三大政策,成为国共两党合作基础。 4、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 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独立
五 四 新 运 民 动 主 主 义 革 命 的 崛 起 中 共 诞 生
国际 ①一战时,日、美加紧侵华,民族矛盾加剧 十月革命为中国指明方向 背 ①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景 国内 经济: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壮大 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导火索: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直接原因) 第一阶段:时间:5.4—6.5 中心:北京 主力:青年学生 过 斗争形式:罢课 结果:被捕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阶级 程 第二阶段:时间:6.5—7月初 斗争形式:“三罢”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签...” 初步的原因:双半性质未改变,双反任务未完成,山东问题未解决 性质: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彻底:与帝国主义彻底决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意义:参照课本67页 五四精神:爱国(核心)、进步、民主、科学 经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阶级: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背 景 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各地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建立 外部:共产国际的帮助 时间:1921年7月23日 地点: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一 内容:通过党纲、确立党的名称、奋斗目标,中心工作、成立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书记 大 意义: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最高革命纲领) 新的表现: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斗争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新的范畴: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地点:上海 二 时间:1922年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 大 内容: 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三大:时间1923年,决定国共合作
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三单元 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1)马克思主义和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其中以新三民主 义为主导。 (2)原因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 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革 命的主要动力。
②由于有共同的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国共两党合作, 共同领导革命。 ③新三民主义不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代表着广 大工人、农民的利益。 ④中共力量较弱、国民党力量较强。
区别概念
“左”倾与右倾: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
让,落后于历史发展的潮流;“左”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 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超越了历史发展的客观条 件。两者都有危害性,“左”倾错误之危害性更大。
拓展提升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 标志?
(1)这次会议集中解决军事问题、组织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既 从军事、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又避免了党内分裂, 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充分说明了中国 共产党已从幼稚走向成熟。 (2)遵义会议是在共产国际没有参与的情况下召开的,中共独立 自主地解决了自己的组织、 路线问题, 而且处理得正确、 妥善。 所以说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材料 2: 现在民族危机极端严重,国民党已不能照旧不变地统 治下去,因而全国人民和国民党中的爱国分子,又有两党合 作的迫切要求。因此,重新整顿三民主义的精神,在对外争 取独立解放的民族主义、对内实现民主自由的民权主义和增 进人民幸福的民生主义之下,两党重新合作,并领导人民坚 决地实行起来,是完全适合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要求,而应为 每一个共产党员所明白认识的。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其社会主 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 而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段。
(3)意义:反帝反封建的 工农运动 蓬勃开展,推动了国民革命
高考历史题型秘籍【0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专题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高频考点解读】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①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结果及意义;②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③国共第一次合作;④北伐战争。
2.新民主主义革命(1937年之前):①武装起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实践;③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热点题型】题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例1、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
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A.自强与求富B.进化与革新C.改良与革命D.民主与科学【提分秘籍】1.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表现(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
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是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这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政治前提和保障。
(2)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迈进指明了方向。
(3)社会性质: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的全新变化——彻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3.国民革命的历史功绩与影响(1)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2)根据地建设:
经济建设
努力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政府的__经__济____封锁 ,巩固了红色政权
武装斗争 政权建设
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大规模“围剿”
1931年冬在江西___瑞__金___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临时中央政府
4.红军长征
(1)原因:___博__古___、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
二、国共的十年对峙
1.武装起义
(1)原因: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
________的军重队要性。
(2)概况:
①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由______周__恩、来贺龙等领导,是创建人
民军队的开始。
②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起义,进攻________受 挫后,改向山区进军。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
2.材料二说明了当时党内存在什么斗争?
提示:反映了对中国革命道路的争论。毛泽东等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 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但中国共产党内部“左”倾教条主义者反 对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仍主张以城市武装暴动为革命的道路。
04
技能提升
因果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2.解题方法:
(1)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分客观原因和主观原 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 等。
(2)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 各种因素。
(3)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 谁是因、谁是果。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 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
不 同
主力 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与学生
点 领导 资产阶级革命派
高三人教版历史总复习 第0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当堂)Word版含解析
第七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1.(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Ⅰ)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析:选C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入手,联系相关重要历史事件,知道“俄国式的革命”是指俄国十月革命,由题干中的“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可知,中国民主革命必须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C项正确;从时间信息上看,A、B项与题干的历史阶段特征不符,排除;D项的改革主张与题干观点相背,排除。
2.(2013·山东高考)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解析:选B从题干中抓住关键词时间1923年,人物陈独秀,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向俄国人学习,走俄国人的道路,只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体现其新。
故选B;武装革命以往都有无法体现革命新方向,排除A。
民族革命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已经提出了,也无法体现革命之新方向,排除C,国民革命尚未开始,排除D。
3.(2012·北京高考)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解析:选B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精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0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教学案
第0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革命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初,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过程①第一阶段:从1919年5月4日开始,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
②第二阶段:从6月5日起,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①性质: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诞生(1)条件①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②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积极准备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①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央机构为中央局,总书记为陈独秀。
②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1)背景①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2)实现: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国民党一大。
(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4.北伐战争(1)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2)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
5.国民革命失败(1)原因①帝国主义干涉,扶植国民党右派蒋介石为新的代理人。
②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③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
一轮参考2017历史一轮课件:7 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精品
成为反革命的基地。 ——摘编自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 的走向——对一场伟大城市革命运动及城市的回应的历史审视》
-15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论从史出:③→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辛亥革命的影响在城乡之间, 沿海与内地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 ④→革命力量集中在南方,北方反革命势力强大。 命题素材 史学家陈旭麓在论述辛亥革命时说:“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 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意义。”
-10基础梳理 概念阐释
3.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 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实现的途 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民主与科学 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振兴中华民族。 4.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 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纲,以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社会主义为目 标。它基本上照搬苏联经验,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革命纲领,后 来被称为党的“最高纲领”。 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把反帝、反封 建、反军阀,作为当 时的主要任务,制定“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它实际上成为 指导中国革命的纲领。
-11基础梳理 概念阐释
5.新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其 中,1840~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阶级主要是资产阶 级。1919~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阶级主要是无产 阶级。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的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并非社会主义革命。 6.井冈山精神与长征精神 (1)井冈山精神: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灵魂;实事求是、敢闯新 路是核心;艰苦奋斗、勇于胜利是基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根 本。 (2)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 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的十年对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共的十年对峙1.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
这说明五四运动( ) A.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B.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解析:选B 从人们对五四运动中学生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们同情学生的行为,说明五四运动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故应选B项。
2.某同学在看完一部电影后,在笔记上写下这样一段内容:“如椽巨笔写春秋,浪打南湖忆旧游。
十万红旗乘大道,一轮明月照神州。
”这部电影应该是( ) A.《建军大业》B.《建国大业》C.《建党伟业》D.《八月一日》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南湖”“一轮明月照神州”可知是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故C项正确;A、D两项为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B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如果最近一周内广州军和唐生智联合起来确实占领了长沙和长沙以北湖南全省,那么在这里、在北方将产生异常巨大的后果,这将是对吴佩孚新的沉重打击,可能使吴佩孚全军覆没。
”材料中所反映的这场战争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B.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彻底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广州军”“吴佩孚”等信息可知是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它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故C项正确;A项是遵义会议,B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D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1927年11月后,诸如“暴动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地带”等词语频繁在中国共产党文献中出现。
这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完全放弃了城市革命中心论B.开始看重农民革命的力量C.出现了“左”倾的错误思想D.对斗争方式有了新的认识解析:选D 根据材料时间和“割据”一词的频繁出现,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认同,故D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B项开始于国民革命时期,C项在“八七会议”已经出现。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
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课时限时训练新人教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其主旨是指五四运动( )A.开启了近代中国一场思想启蒙运动B.对传统伦理观念给予了最致命打击C.成为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D.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D[题干中提到“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说明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故D项正确。
] 2.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学生会建立“讲习团”,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
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
这些现象反映出( )A.南方学生运动注意与工人运动相结合B.五四运动实际是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D.五四运动呼唤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A、B两项不符合题干意思,排除;根据材料信息“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
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可知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故C项正确;D项在题干中未体现。
] 3.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
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
”以下说法最能揭示两大历史事件关联的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B[辛亥革命推动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问题提到历史日程上来,与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相符,故B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
(3) 结果: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 章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 反帝反封建 ①性质: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 _________________ 的革
命运动。
②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成为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___________________
5.国民革命失败 (1)原因 蒋介石 ①帝国主义干涉,扶植国民党右派____________ 为新的 代理人。
②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制造分裂,叛变革命。
右倾错误 ③陈独秀坚持______________ ,放弃革命领导权。 (2) 表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革命暂时转 入低潮。
1.武装起义
②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
新。 3.国共合作 (1)背景 ①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 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国民党 合作的 ② 1923 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 _______________
方针。
共产党员 参 (2)实现: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有____________
达十万人,革命的星星之火已发展成燎原之势。 4.红军长征 左 ”倾错误,第 (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 _______ 五次反“围剿”失败。
(2)过程 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 召开,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 ② 1935 年 1 月, __________ 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吴起镇 与当地红军会 ③ 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在 __________ 师。 红二方面军 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 ④ 1936 年 10 月, _____________ 面军在甘肃会师,长征结束。
【三维设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七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课件 新人教版
②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无产阶级 专
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③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 工人运动 。 ④成立中央局,选举 陈独秀 为书记。 (3)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 焕然一新 。
[轻巧识记]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
面貌焕然一新”的“新”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 (1)条件: ①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敌人必须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 。 ②中共“三大”通过与 中国国民党 合作的决定。
四、国共的十年对峙
1.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等领导,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
创建人民军队 的开始。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 湘赣边 秋收 起义。
2.八七会议 (1)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 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2)意义: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 明了前进的方向。
东问题的决议。最终迫使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从反封建方面看,学生斗争口号中要求“内除国贼”;
工人参加后,斗争矛头进一步指向北洋政府。运动取得
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并惩办了三个
卖国贼。
因此整个运动体现出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
决不妥协的革命斗争精神。
2.意义: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七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
课 标 要 求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 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 实(1937年之前)。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高三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知识点梳理
[键入文字]
高三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知识点梳理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
以下是历史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加油,历史网一直陪伴您。
考点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阶段:
前期(6 月5 日以前)
后期(6 月5 日以后)
运动中心
北京
上海
斗争主力
学生
工人
斗争形式
示威游行
罢工、罢课、罢市
3、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释放了被捕的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4、历史意义:
1。
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3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
考点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2013年山东文综,13)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解析: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陈独秀是党的总书记,因此陈独秀在1923年的言论,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对五四运动的看法,“世界的革命思潮”是指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潮。
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展无产阶级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方向,选B项。
武装革命、民族革命在辛亥革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不是新的方向,国民革命在1924年兴起,故A、C、D三项错误。
答案:B2.五四运动中,学生的表现日益激进,胡适和蒋梦麟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
文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
”文中“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 )A.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B.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C.袁世凯复辟帝制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解析:本题实际考查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是指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答案:D3.(2014乌鲁木检测)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
这说明五四运动 ( )A.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B.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解析:从五四学生游行过程看,学生的行为得到了普通民众、外国人和警察的同情和支持,说明广大人民的觉醒,故选B项。
答案:B4.(2014山东模拟)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进步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关于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领导阶级B.革命性质C.群众基础D.民族主义解析:辛亥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其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缺乏群众基础。
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大考点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Word版含解析
大考点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考点】北洋军阀割据混战【解析】“皖直交斗”反映出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袁世凯死后才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故C项错误;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5·江苏单科·9)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
它们的历史作用是()A.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解析】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1905年,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但图中未涉及檀香山,与“20世纪初期”也不尽相符,故A项错误;图中带★处与共产主义小组的分布一致,以此为组织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故B项正确;1915年,陈独秀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而1919年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中同革命,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时间顺序不对,故C项错误;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决定,1924年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早期组织,时序不对,故D项错误。
2016-2017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 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
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考纲展示:(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新民主主义革命。
热点提示:(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考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开天辟地1.五四运动(1)背景①政治: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③思想: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道路;新文化运动发展,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
④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过程时间中心主力斗争方式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第二阶段1919年6月5日起上海工人“三罢”斗争(3)上签字。
(4)意义①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点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从领导阶级看,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2)从革命的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马克思主义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
(3)从革命的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
[思考]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谈及20世纪前期中国的五四运动时指出,它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在国外。
你如何理解他的这番话?提示:五四运动是由陈独秀等进步知识分子领导发动的,受到十月革命、巴黎和会等国际政治事件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诞生(1)条件①内部: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②外部:共产国际的帮助。
(2)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3)内容①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它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新 文化运动推向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同时 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阶段。 (4)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彻 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五四精神作 为一面旗帜,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奋勇向 前。
多角度认识五四运动 ①从革命史角度: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 义革命转变。 ②从党建史角度: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 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③从思想史角度:进一步宣传了民主、科学,许多知 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 ④从全球史角度:五四运动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产物,也是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思潮的引导与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列强争夺中国的必然产物。
背景 南昌 起义 过程
意义
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认识到掌握 军队的重要性 1927 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 革命军在南昌起义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 第一枪。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 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 取政权的开始
土地 革命
八七 会议
秋收 起义
①时间:1927年8月7日;地点:汉 口。②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 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 民党统治的总方针。③意义:给正处 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 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①1927年9月,毛泽东 领导。②结 果:进攻长沙失败,毛泽东率部队改 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
国 共 合 作 与 北 伐 战 争
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 国共合 条件 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1923 年,中共 三大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 作的实 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现 1924年,中国国民党 一 大 标志 目的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 吴佩孚 、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势力 ________ 歼灭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 发展到 长江 流域
遵义会议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并没有 彻底清算“左”倾思想错误,延安整风期间才彻底清除了 “左”倾错误。
考 点
互 动 探 究
考点史料探究 考点一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史料设疑] 史料一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
“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 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 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史 料 有 效 信 息
[史论归纳]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它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沉重打击了 以北洋军阀为代表的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推动 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 (2)在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知识点一
新民主义革命的崛起
①国际: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②阶 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 背景 迅速壮大。③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发展。④导火 线: 巴黎和会 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 四 运 动
①第一阶段:运动中心 北京 ,主力学生 。②第二 经过 工人 阶段:运动中心上海,主力_______
(3)从大革命失败认识到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 性 ①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 了右倾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导致大革命失败。 ②惨痛的失败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革命的 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拥有自己的武装。八一南 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的军队,掌握了革命武装。
(4)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 路 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 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探索出了以农村包围城 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 (5)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 在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没有共产国际参与,中 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是中 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对比指出材料中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分析 两种革命道路的历史地位张
历史 地位
(1)从材料的第一段并结合所学归纳出 ‚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从材料的第二段归纳出‚李立三的‘ 城市中心论’‛ (1)根据所学突出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的正确性,指出其在党内的地位 (2)李立三的‚城市中心论‛则要突出其 危害性,指出其最终被党放弃的结局
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1)从中国的国情认识到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 ①中共“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②中共“二大”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一次在中国人 民面前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 明了方向。
(2)从工人运动失败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①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主要是依靠工人阶级发动工 人运动。 ②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只 有联合其他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 ③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 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过程
意义
①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 利。②根本原因:“ 左 ”倾错误 ①从1934年10月开始。②遵义会议: 1935年,贵州遵义。结束了“左”倾 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 毛泽东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_______ 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点。③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 面军在 甘肃会师 ,长征胜利结束 ①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 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红军长征播下 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上海 _______
①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 标。②大会决定今后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__ 工 人阶级 ______ ,领导工人运动。③大会还成立了党 的中央机构——中央局
中 国 共 产 党 诞 生
意 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中国 共产党创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恍然一新。具体来讲,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有了新的领导 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 导者。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 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 政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 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制定 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 的目标和 走向胜利的道路。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 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 命和世界无 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 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 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 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正确认识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 (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最高决策从错误到正确。(右倾机会主义→八七会议 的正确决策→“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遵义会议的正确决 策→逐渐走向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3)革命中心区域的转移从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长征 →陕北)。 (4)中国时局由国共两党内战转移到共同抗日(1927~ 1936年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
考点二
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史料设疑] 一九三○年一月五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 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 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 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数次的斗 争。
一九三○年四月二日李立三同志在《怎样准备夺取一 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的文章中强调:“夺取一省 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 有中心城市、产业区域,特别是铁路海员工厂工人群众的 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想‘以乡村 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 想,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6月,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 “立三路线”。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 只有三个多月,但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中国社 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料汇编》
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因素 政治上: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必修 1) 经济上: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必 修 2) 思想上: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必修 3)
知识点二
国共的十年对峙
结果 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人的 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评价
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 性质 运 动 工人阶级 ①先锋:青年学生;主力军: 新民主主义 。② 意义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③中国__________ 革命的开端
中 国 共 产 党 诞 生
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②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壮大;③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 条件 成立;④领导基础: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 子;⑤外因:共产国际的帮助 时间 地点 中共 一大 内容 1921 年7月23日
土地 革命
革命 根 据地 的 创建
红色 政权
①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 革 命根据地。②“工农武装割据”:包 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 设。③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废除封建剥削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政府成立,定都 瑞金 ;选举毛泽东 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原因 红军 的长 征
[史论归纳]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原因 (1)依据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 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2)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 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3)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 解决了党内存在的问题。 (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并日益 成熟。
北伐 战争
对象
结果
大革 命的 失败
①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② 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1.五四运动具有彻底性并不是说五四运动完成了民主 革命的任务。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三个卖国 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只是取得了初步胜利,并 未彻底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不能说取得彻底 胜利。其彻底性是指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2.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 单独领导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北伐战争胜利了;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 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大革命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