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三形势与政策三
■ 当前内贾德政府奉行强硬“核外交”政策既缘于伊朗国 内政局变化,也基于其对于国际局势的判断。
三、伊朗核危机与战争
2011年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了有关伊朗核计划 的报告,指出伊朗到2010年还在积极从事核武器的研制。 伊朗核问题突然成为国际新闻焦点。西方国家透露出一劳 永逸解决伊朗核危机的意图。美国发出严重警告:为阻止 伊朗获得核武器,美国将不排除任何一种手段。以色列暗 示不会袖手旁观。欧盟也支持加大力度制裁伊朗。
■ 美以情报机构所收集的情报已使美以越来越感到担忧:伊 朗正朝向研发核武器方向前进。而伊朗一直强调,它的核 计划是供和平用途的;对这些演变德黑兰也做出了迅速反 应,它警告这些国家不要轻举妄动。
(一)伊朗坚持核开发强硬立场
1、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规定,任何国家都有和平 利用核能的权利。伊朗一直强调,它的核计划是和平用 途的。
■ 可以看出,美国对伊朗核问题之所以频频发难,是 因为美国目前已将伊朗视为中东反美激进势力的领 头羊,认为其直接威胁着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 益,所以不会改变推翻伊朗政府的既定战略目标。 (视频7)
2 .伊朗谋求大国地位的情结
■ 伊朗是中东地区的大国和伊斯兰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 之一。追求大国地位,傲立世界民族之林,是伊朗历代 掌权者孜孜以求的梦想。
■ 美国对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满,多 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 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 采取遏制政策。2003年初,当伊 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 站提供燃料的铀后,其核计划立 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 引发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在国 际社会,特别是法、德、英三国 的斡旋下,2003年12月18日,伊 朗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浓缩 铀离心机的组装。
《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办法
2011—2012学年度《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办法一、考核依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文件规定:“要强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实行学年考核制,每学年考核一次,该课程总成绩为各学年考核平均成绩,一次计入学生成绩册。
考核工作由学校教务部门统一安排。
要充分考虑本课特点,主要考核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考核方法要灵活,可采用开卷考试、写论文等形式。
”二、考核方式与成绩构成实施“五种并用”的综合考核方式,即实行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并用、知识考试与能力考核并用、教师考核为主与同学互评为辅并用、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并用、知识能力考核与平时现实表现考核并用,从而比较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习效果。
期末考核、理论考核、知识能力考核等通过完成网上作业、课程小论文或者调研报告得以体现,主要通过学生所写所论,考核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占课程总评成绩的50%;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现实表现则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占30%)+班干部评价(占40%)+辅导员评价(占30%)”来体现,主要考察学生平时参与课程教学及其实践活动的情况和表现,占课程总评成绩的50%。
三、总评成绩等级与分布“总评成绩”分为五个等级,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请注意成绩的正态分布,要总体控制各等级的比例,“优秀”和“良好”率合计为70%左右(优秀35%左右、良好35%左右)、“中等”为20%左右、“及格”为10%左右、“不及格”为极个别。
“总评成绩”评定等级时请一定注意结合平时课堂考勤情况和班级讨论(实践课)中的表现。
缺课2次及其以上者、不交作业与课程论文者以及作业和论文抄袭者,本门课程成绩记为“不及格”。
大学一年级至二年级,每学年考核评定成绩一次,共2次。
不及格者,要补考或者重修。
2次考核均为“及格”及其以上者,记2个学分。
形势政策考核要求及摘抄要点0
2010—2011学年下学期《形势与政策》期末考核题目《形势与政策》(下册)内容:1、展望“十二五”发展新续篇2、和谐民生回顾与展望(自学内容)3、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辅导员讲座内容)4、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升云南竞争力(自学内容)5、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奋进——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史回顾6、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的回顾与分析7、国际政治格局的新变化及我国的应对策略(辅导员讲座内容)8、向海洋,前进!作业要求:1、每人共两张考试用纸,一张摘抄讲座内容,一张撰写自学内容后的心得体会。
2、摘抄讲座内容:专家讲座一次,辅导员讲座内容两次,共三次内容写在同一张纸上,可以写背面。
3、自学内容后的心得体会:自学两部分内容,摘抄重点,并撰写两篇自学心得体会在考试用纸上(考试用纸上左右各写一篇,并写上题目)内容一理性看待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要点:社会公正问题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亘古话题,人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使社会变得更加公正。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公正问题变得更加现实,也更加重要。
对社会公正相关问题进行了解和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看待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也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一、如何理性看待社会公正问题社会公正是社会成员对社会是否“合意”的一种价值评判,其实质是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权利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每个人都得到其所应得的;每个人也要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
要实现合理的分配与承担,就要形成与之相应的制度体系,也就是要形成一种状态,得到某种结果。
虽然人们一直在追求社会公正,但在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里,真正的社会公正是无法实现的。
社会公正的实现要求取消阶级和压迫,要同认得解放和全面发展相结合。
因此,正确看待社会公正问题,就必须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社会公正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
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公正的标准有所不同。
2、社会公正是相对存在的,社会公正不等于平均主义,要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将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就会扼杀人的积极性、扼杀社会发展的活力。
形势与政策时事报告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题目:《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姓名:陈瑞沛学号: 201038990231院别:经贸与管理学院班级: 2010级工商管理6班指导老师:王文彦完成时间: 2012.04.18参考:形势与政策《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文献综述:2011年,在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的背景下,西亚北非动荡和日本核事故两大热点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长期看,化石能源的主体地位不可撼动。
石油价格仍面临上涨压力,并因此为天然气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能源安全和产业发张也受到影响和困扰,中国严重依赖西亚北非地区的能源供应,动荡引发的油价高涨是中国面临更严重的输入型通货膨胀。
尽管我国未放弃核能发展,但明显放缓了步伐。
一、世界能源总体发展态势1、能源消费强劲增长,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2、世界大部分能源资源被西方国家控制3、新能源要去取得实质性进展尚需时日二、两大热点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1、西亚北非动荡及其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2、日本核事故对国际核能生产的影响三、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及前景1、石油价格上涨压力仍将存在2、天然气发展前景看好,将在全球能源供应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3、核能产业可能需要5至10年才能逐步恢复4、南海和北极可能成为未来能源争夺热点区域四、中国能源局势及面临的挑战1、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增加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风险2、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前景并不乐观3、中国放缓核能发展步伐感悟:一、在国际经济和政治复杂中,中国所面临的能源问题在现在国际经济和政治复杂的情况中,我觉得中国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局势,同时也空前绝后的机遇。
但是在世界能源也面临着紧迫的局势,现在各种能源的增长率都超出过去的10年平均增长率的1倍以上,这样看来我感到能源的生产能力增长缓慢,而消费需求却快速上升,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新兴经济迅速增长,各种能源消费量不断上升,同时世界的大部分能源都在西方国家的控制之下,虽然中国进口的石油只占全世界的6%,但是油价就不停的上涨,导致上涨性的通货膨胀。
形势与政策论文
2010-2011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信07-2 任课教师:隋亦可姓名:卢永培学号:07034030222 成绩:大学生如何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近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勾勒出了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所作的工作报告实事求是,鼓舞人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指导方针地位,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运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不断发展的实践,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作为立足于我国改革发展鲜活实践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解答了时代课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
牢牢把握历史机遇的内在要求。
在奋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历史机遇至关重要。
抓住了机遇,就可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错失了机遇,则会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而要把握机遇、利用机遇、创造机遇,就需要用科学理论来指导,就需要科学发展观来指导。
形势与政策论文资料
4000字2011年以来,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强硬,中越、中菲之间的摩擦不断,;中突升级。
中国海上邻国出现“合纵连横”,共同制衡中国的趋势。
美国以海上安全作为其构建“雁型安全模式”的主要“抓手”,得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积极配合,南海争端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
美国宣布在新加坡部署一艘近海战舰,在澳大利亚部署海军陆战队,标志着越战以来美国首次在太平洋地区扩大长期军事存在,其矛头直指中国。
菲律宾和越南的强硬立场和行为不仅受美国对地区安全的承诺和支持的鼓舞,同时也有深刻的国内政治经济困境压力。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本世纪初,我国和周边国家海上争端不断上升。
2009年以来,这个趋势更加明显和突出。
尤其在南海,我国和菲律宾、越南摩擦不断。
在东海也发生了中日撞船事件,中日关系一度出现严重倒退。
此外,一些国际舆论大肆炒作中国发展海上力量,还有很多大国企图插手介入南海问题,以所谓“国际航行自由”抢占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随着航母的试航进一步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关注。
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已经成为美国与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和挑战之一。
周边国家在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力图分享中国经济成果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
夸大南海争端既是美国加大亚太战略投入的抓手,也是周边国家平衡中国影响力和塑造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手段。
南海争议已经成为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也将成为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世界主导权转移的一个信号。
有必要引起警惕的是,美国对南海问题的关切与台海两岸关系联系到一起。
中国台湾地区也对南海声称拥有主权,如果中国台湾因实际控制的岛屿与周边地区发生武力;中突,那么各方如何有效控制局势将是一个重大考验。
总之,自1995年美国首度表示关切南海问题开始,美国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这一地区,美国的持续介入使南海地区的安全局势趋于紧张和复杂化。
一部分西方媒体,包括若干观察家,长期以来对中国的政策主张缺乏深入了解,以片面的解读简化南海问题的多层次性。
形势与政策开卷考试资料-精
1.试论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影响。
(1)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主要内容、实质。
2011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非正式首脑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
基本内容: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基本内容不仅仅是安全战略内容,而是包括安全、外交、经济三个领域的全面战略。
(1)安全再平衡:加强亚太军力部署,构筑弧形军事包围圈2020年前将美国60%的海军力量转移到亚太地区。
巩固冲绳为重心的第一岛链、加强关岛为中心的第二岛链,建构夏威夷为中心的第三岛链的军事包围圈。
其实,在奥巴马第二任开始之际,美国在太平洋的军舰已经达到海军全部军舰的55%。
①冲绳军事部署②加强关岛的战略地位③建构第三条“岛链”④巩固东亚军事同盟巩固与韩国、日本、菲律宾、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的军事同盟和军事基地建设,增强联合军演影响。
(2)外交再平衡战略:“前沿部署外交”,发展亚洲新伙伴关系2010年10月28日希拉里在夏威夷发表“美国的亚太接触政策”演说,提出了“前沿部署外交”(forward-deployeddiplomacy)概念,突出这一新战略的竞争主导性取向。
美国要求同盟国分摊维护地区安全责任;利用中国周边国家在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与中国的矛盾,造成中国“四面树敌”的困境。
巩固美韩日同盟关系,成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一环。
①怂恿菲律宾、越南、日本与中国争夺海上主权安倍政府对华强硬立场的背后,就是借助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用美日同盟关系绑架美国抑制中国和平崛起的图谋。
此外,美国尤其加强与菲律宾的关系,借助越南与菲律宾在南海制衡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
②努力塑造美印准同盟关系美国极力争取拉拢印度,并且以西方共同的民主价值观为抓手,塑造印度为其准盟友的角色,合作抗衡中国崛起的“共同威胁”。
(3)经贸再平衡战略:重构T.P.P,主导东亚经济发展秩序东亚经济一体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2010年1月1日,东盟10+1自由贸易区已经启动,中国成为东亚经济发展火车头。
形势与政策答案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这个题的答案是从网上找的不一定准确。
大家可以自己搜索一下或者凑合着抄。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中国经济2012年面临的“四大国际风险”与“四大压力和挑战”是什么?1.中国经济面临“四大国际风险”一是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风险。
二是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扩散的风险。
三是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风险。
四是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
2.中国经济必须面对“四大压力和挑战”一是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
二是物价过快上涨的压力。
三是节能减排的压力。
四是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的压力。
3.2011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一)2011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粮食产量5712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
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计划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计划(2011——2012学年第1学期)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具有心怀祖国、胸装天下的视野。
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本课程分为六讲,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讲“七一”讲话精神解读(3学时)内容:一、90年历史成就总结二、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建的科学水平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四、“七一”讲话特点和精神要点总结。
第二讲日本核危机的思考(3学时)内容:一、东京日本大地震概况二、大地震引起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事件三、核泄露事件原因分析四、核泄露事件带来的危害五、核泄露事件造成的影响六、核泄露事件带来的人类的反思七、核电站未来发展的探讨和关注第三讲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3学时)内容: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涵义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五、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六、民生工作普惠七、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联动发展八、新农村、新面貌。
第四讲新时期大学生的法制教育(3学时)内容:一、新时期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涵二、领会社会主义法制精神三、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四、做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好青年。
第五讲国际恐怖主义的现状以及反恐行动取得的进展(3学时)内容:一、本.拉登与“基地”组织。
(认识本.拉登)二、10追捕逃亡路三、美军击毙本.拉登四、如何评价本.拉登五、国际反恐任重道远六、反拉登时代的欣喜和忧患第六讲北非硝烟半岛阴云(3学时)内容:一、利比亚战争1、利比亚战争概况2、利比亚战争的根源3、利比亚局势的展望二、“大中东”地区动荡的根源1、重要的战略位置2、丰富的油气资源3、复杂的历史问题4、各异的文化冲突潞安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二〇一一年九月。
形势与政策复习资料参考资料2011
形势与政策复习考试参考资料一、有关选题(一)简答题主要参考题目1.简要回答在城镇化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如何保障农民权益?你对保障新进城农民权益有何具体建议?2.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前景怎样?这种进程对政府和农民将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3.从日本政府及国民应对3月11日大地震的种种表现你有哪些启示?4.请简要谈谈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5.为什么说ECFA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二)论述题主要参考题目1.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对此你有何想法?2.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90年伟大实践历程的感想?并结合重庆“六个一”实践活动的开展,谈谈大学生应如何更好地投身社会实践,将自己塑造成优秀人才?3.结合国情,请论述你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的理解?二、答题要求及总评分标准:90—100分:观点正确,层次清楚,有深入的思考和自己的见解,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80—89分:观点正确,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能较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70—79分:观点正确,论述一般,基本能理论联系实际。
60—69分:观点正确,层次基本清楚,但论述空泛,没有理论联系实际。
不及格:政治观点错误;原文大段落抄袭(多份试卷答案一致化);文不对题,跑题、偏题。
我国城镇化政策的具体实施从目前来看,还是处于低级阶段,无论是从城镇化的后的居民的收入情况和城镇化后的消费水平,都还是很低下的,但是前景是光明的。
下面我主要先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第一,我国的基本国情尽管我国已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行径了多年,但是,毫无疑问,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生产力仍然还是低下,在生产中仍然是以劳动力的输出为主,大量劳动力的低级输出导致人民的收入水平很低,而我国的农民主要还是以打工为收入的来源,这就导致,农民的收入情况始终处于社会发展的最底层,贫富差距的拉大,人民享受到的待遇等等问题,依然是十分严峻的。
形势与政策考试试题答案
形势与政策考试试题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对象:2011级全体学生一、简答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2012年我国经济工作总基调定为“稳中求进”,何谓“稳中求进”?答:稳中求进既是工作总基调,也是工作总要求。
历史地看,稳才能更科学地发展、更持久地前进。
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断呈现的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越是形势复杂多变,就越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越是面对风险挑战,就越要迎难而上、奋发有为。
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还是推动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向前,都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环境。
“稳”既为当前攻坚克难提供基础,更为长远乘势而上创造条件。
在多种的思潮中,思想无定力,难以凝聚发展力量;在错杂的环境下,心若有旁骛,极易错失发展良机。
只有不为困难风险所惧,不为杂音噪音所扰,不为传闻谣言所惑,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把智慧力量凝聚到两会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才能扎扎实实地稳中求进,取得各项工作的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2、马英九为何能在2012年台湾地方选举中获胜?答:1、民进党的主要支持者是中南部闽南籍市民/农民,其中很多是高龄,低文化,对日本殖民主义有好感的老人。
2、国民党的主要支持者多是中北部市民,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资本家,军公教人员和解放前大陆去的移民后代。
3、本次选举的最大亮点在于大批企业家和艺人(包括许多原来一向支持台独的人士)主动公开支持国民党候选人,这在历次选举中绝无仅有。
4、民进党的老年支持者不断死去的同时,每次选举还有百万首投族(年满十八,有权投票的年青人)产生。
显然他们的政治倾向将深刻影响未来台湾的政治走向。
5、大陆新娘也是本次选举一大看点。
大约有十万大陆新娘首次获得投票权力,她们对大陆感情深厚,对台独压制大陆新娘各项权益,妨碍两岸交流的政策极度不满,基本会投国民党的票。
形势与政策试题与答案
形势与政策试题一、请分析我国南海权益面临的国际挑战,中国政府的立场是什么及采取了那些相应的措施。
(35分)答: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
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
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
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
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
中国政府不仅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
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
中菲、中越、中马等国的双边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对话取得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
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
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
中国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并不影响外国船舶和飞机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通行自由。
事实上,中国过去从未干预过外国船舶和飞机在此地区的通行自由,今后也不会这样做。
中国愿同南海沿岸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国际航道安全。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
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
形势与政策-美债危机始末
形势与政策作业——浅析2011年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姓名:宋彦方班级:自动化10-1班学号:311008000219浅析2011年美国债务上限危机总览:2011年美国债务上限危机涵指美国国会就美国债务上限(debt ceiling)提升的一场激烈争辩。
这场争议由民主和共和两党把持,两党在应否加税、削减开支、提高债务上限问题上存在尖锐矛盾。
由于事件可能导致美国联邦政府产生主权违约,多项公共服务亦有可能因缺乏营运资金而受到影响,令美国经济进一步受到打击,因此被广泛视为经济危机。
而除了美国关注此危机以外,所有持有大量美元的国家亦关注其在此危机中可能的损失。
最终,共和党主导的美国众议院在8月1日以269票对161票通过议案调高举债上限及减少赤字,未来10年将减少赤字2.5兆美元,而且提高政府的举债上限至少2.1兆美元,议案中没有民主党要求的加税和平衡预算。
民主党主导的美国参议院在2日以74票对26票通过议案,奥巴马总统签署议案,结束了这次债务上限危机。
起因这次美国国债上限危机,直接原因是2011年5月16日美国国债触及国会所允许的14.29万亿美元的国债上限。
2011年2月22日,在可供发债余额仅剩2180亿美元的时候,美国国会没能就提高上限达成协议。
于是,在2011年5月,美国国债到达上限,开创了14.29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由于采取了一些紧急措施以维持借债能力,美国政府支付开支最多能延迟到2011年8月2日,但这也表示,美国政府已经无路可退。
历史背景:美国公债的历史要追溯到建国时期。
在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的首个财政收支报告(1791年1月1日)中就已列出75,463,476.52美元债务。
与中国政府领导一切不同,美元的具体发行人并不是美国政府或美国国会,而是美联储。
同时,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人并非是包括中日在内的国际投资者,而是美联储。
美联储通过发行美元,购买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而其购买的国债数量也决定着印制美元的数量。
2011-2012下期《形势与政策》复习参考题
2012年6月《形势与政策》复习参考题目一、简答1.请简要谈谈你对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认识。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针对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缺的实际,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的方针,大力加强基础建设,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是针对我国农户规模小、数量大、经营分散的实际,必须始终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三是针对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方式较为粗放的实际,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四是针对我国农业比较效益低、处于弱势地位的实际,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强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亿万农民务农种粮、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科技兴粮的积极性。
五是针对我国破解城乡二元体制任务艰巨的实际,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坚持不懈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转移就业农民市民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六是针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与国际融合日益加深的实际,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支持农业“走出去”,提高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
努力搞好进出口余缺调剂,既保障国内农产品供给,又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维护农民利益。
七是针对我国农村地域广、资源禀赋差异大、农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探索各具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多种模式,推动一部分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使一些行业走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前列。
1。
要适应基本国情实际,走中国式技术发展道路。
2.要把握科技发展特点,遵循科技发展规律。
形势与政策-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我国的应对思考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我国的应对思考口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世界经济在2010年强劲复苏后2011年的情况令人大失所望。
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走势经历了一次由较快复苏到再次减速的变化。
上半年世界经济显示出可持续复苏的态势。
进入下半年后世界经济坏消息频传欧洲债务危机深化市场信心走弱发达国家经济基本面数据再现疲态。
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叠加下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风险的警告不绝于耳。
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虽仍维持了9.2%的增速进出口贸易仍增长了 22%但经济和贸易增长的下行压力也日益凸显。
在全球经济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对外贸易也出现连续回落态势r投资和消费增长动力不足。
如何在稳定增长中力求通过深化改革寻求新的增长活力已成当务之急。
所以密切跟踪掌握全球经济的发展变化主动应对继续发挥我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优势,确保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贯彻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的指导思想是2012年面临的艰巨任务。
一、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形势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但复苏步伐明显放缓。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有效解决,一些固有矛盾又有新发展,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既不平衡,又很脆弱经济下行风险有所抬头。
得益于新兴经济体经济强劲增长,一季度世界经济延续了上年的复苏态势,增长率达到4.3%。
进入二季度以来世界经济遭受一系列突发事件困扰。
日本大地震和海啸严重打击日本经济中东北非社会动荡使国际金融市场和石油市场风险加剧。
对大部分发达经济体而言面对着巨额财政赤字和大规模政府债务的冲击欧洲边缘国家的债务风险演变成为全球性事件发达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纷纷遭降级考验。
实体经济受到殃及失业率居高不下r私人投资乏力,个人消费低迷。
而经济增长较快的部分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不断上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日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4%较上年显著放缓,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仅为1 . 6%; 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4%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1 .9%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61%均将低于2010年的增长水平。
2011-2012下期《形势与政策》复习参考题
2011-2012下期《形势与政策》复习参考题2012年6月《形势与政策》复习参考题目一、简答1.请简要谈谈你对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认识。
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的道路,就要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公司,把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起来,有利于统一经营,抱团生产,创造名特优农产品,提高附加值,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2.简述我国应采取怎样的经济政策以应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
积极的财政政策1、拉动内需2、加大投资3、促进出口宽松的货币政策1、降低基本利率 2、央票暂停发行 3、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4、降低房贷门槛 5、为国家大量的投资项目提供贷款3.请分析由于我国产业转移带来的就业形势变化的新特点。
“民工荒”现象的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依然存在,城镇失业现象持续存在4.简述我国应采取怎样的策略以应对世界能源形势5.简述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应采取的主要策略。
1、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计划,在经济发展中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3、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4、健全环境管理机构。
二、在环境经济政策方面,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1、企业将防治污染所需资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2、列入国家重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项目,国家给予资金支持;城市政府将城市维护费用于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国家征收的排污费用于污染6.请简述欧债危机给中国制定金融政策的启示。
1、以出口为主的企业,通过自身转型协调; 2、采取具有弹性的财政政策; 3、鼓励对国内内需企业的投资二、论述1.美国动作喜剧电影《功夫熊猫》全球票房更是高达6.3亿美元,请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谈谈中国应如何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1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先要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一个一盘散沙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国际地位的,一个没有文化凝聚力的民族和国家是没有文化软实力的,也不会被人尊敬的。
“形势与政策“考试标准答案
年“形势与政策“考试答案————————————————————————————————作者:————————————————————————————————日期:2011年“形势与政策”考试题1. 下表中颜色最深方格内的国家为最近()苏丹摩洛哥约旦沙特埃及巴林科威特叙利亚利比亚伊朗黎巴嫩阿联酋突尼斯伊拉克阿曼也门毛里塔尼亚索马里土耳其塞浦路斯阿尔及利亚以色列卡塔尔巴勒斯坦A.发生骚乱的 B.发生抗议的 C.局势平静的 D.发生暴力冲突的2. 中国经济在“十一五”期间获得了迅速发展,但目前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结构不合理、能耗高、不可持续 B.经济质量差、产能过剩、不协调C.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 D.GDP太高、污染太大、太不平衡3. 胡锦涛在出席20国集团领导人第五次峰会发表的讲话中,提出的建议是()A.完善框架机制,倡导开放贸易,完善金融体系,缩小发展差距。
B.完善框架机制,推动合作发展,倡导开放贸易,推动协调发展。
C.倡导开放贸易,推动协调发展,完善金融体系,推动稳定发展。
D.缩小发展差距,推动平衡发展。
4. 温家宝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的讲话中提出,中国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是()A.有利于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建设民主的国际秩序B.有利于建设民主的国际秩序有利于建设繁荣的世界经济有利于建设和谐的文明世界C.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建设民主的国际秩序建设繁荣的世界经济建设和谐的文明世界D.有利于建设民主的国际秩序有利于建设繁荣的世界经济5. 温家宝总理在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的讲话中提出,中国所倡导的和平发展的精髓是()A.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B.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用和平的手段争取国际和平C.以和谐的精神促进国际和谐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D.用和平的手段争取国际和平以和谐的精神促进国际和谐6.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了一系列自然灾害的挑战,这些风雨见证的是()A.以人为本的国家精神尊重科学的时代精神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B. 尊重科学的时代精神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C. 以人为本的国家精神尊重科学的时代精神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D. 以人为本的国家精神尊重科学的时代精神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7.《“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点任务是()A.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B.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C.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D.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8. 《“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的目标是提高()A.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B.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农民工的工资收入C.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农民工的工资收入D.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9.《“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得总体战略部署是()A.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B.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C.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D.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强城镇化管理10.《“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方针是()A.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广覆盖 B.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C.保基本多层次广覆盖 D.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11.《“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提高发展的()A.全面性协调性 B.可持续性科学性C.可持续性科学性 D.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12.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提出,我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是基于()A.中国合作共赢实践的必然选择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必然选择B.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必然选择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C.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必然选择中国合作共赢实践的必然选择D.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必然选择13. 2011年建成通车的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是()A.武广高铁B.京沪高铁 C.沪宁高铁 D.沪杭高铁14.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并成功进行3000米级深潜实验的载人潜水器是()A.蛟龙号 B.天河一号 C.深海6500 D.和平号15.2010年下半年以来,造成美元汇率贬值的直接诱因是美联储的()A.低利率政策 B.高利率政策 C.国债政策 D.量化宽松政策16.进来被誉为“雷锋传人”的新时期的道德模范是()A.郭明义 B.洪战辉 C.乔安山 D.方永刚17.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同意吸收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新成员的国家是()A.印尼B.南非 C.泰国 D.韩国18.2011年11月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199枚金牌,已连续()居榜首A.五届 B.:六届 C.七届 D.八届19. 2010年11月,朝鲜和韩国发生互相炮击时间的地点是在韩国的()A.白翎岛 B.延坪岛 C.大.小青岛 D.隅岛20. 截至2010年7月底,中国已累计吸收外资1.05万亿美元,已连续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 )A.15年 B.16年 C.17年 D.18年21.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是()A.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开辟新的消费市场B.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C.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开辟新的消费市场D.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22.“十一五”期间我国粮食连年增产,特别是2007年以来连续四年稳定在(D)A.9300亿斤以上 B.9500亿斤以上 C.9800亿斤以上D.一万斤以上23.“十一五”期间我国外汇储备长期畏惧世界前列,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达到()A.1万亿美元 B.1.53万亿美元 C. 1.95万亿美元D.2.4万亿美元24.“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正确答案为:B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25.《“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置于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的是()A.西部大开发战略 B.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C.中部地区的崛起 D.率先发展东部地区26.《“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得总体战略部署是()A.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B.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C.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D.加强城镇化管理27.《“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迎接金融危机的挑战C.治理通货膨胀 D.防止经济过热28.《“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A.科学发展 B.扩大内需 C.和谐发展 D.低碳经济29. 党中央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的中央全会是2010年10月召开的()A. 十七届二中全会B. 十七届三中全会C. 十七届四中全会D. 十七届五中全会30.胡锦涛在庆祝“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A.推动科学发展B.科学发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科技进步和创新C.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31. 2010年5月11日新当选的英国政府首相是保守党领袖()A.卡梅伦 B.克莱格 C.布朗 D.布莱尔32.于英国石油公司“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而导致大量原油外泄的地点是在()A.北海地区 B.英国近海 C.墨西哥湾 D.波斯湾33.被称为全面实现直接双向“三通”之后,两岸关系发展进程又一里程碑的事件是()A.《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的签订B.《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C.《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签订D.《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的签订34.由中美两国元首共同倡导建立的中美高级对话机制是()A.中美战略对话 B.中美经济对话C.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D.中美首脑会晤35.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A. GDP增长8%左右新就业900万人失业率在4.6%以内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B.居民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C.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D.国际收支状况改善36.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所在的建筑物的名称是()A.东方之冠 B.鸟巢 C.水立方 D.中华世纪坛37.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就业工作的重点人群是()A. 高校毕业生B. 农民工C. 就业困难人员退伍转业军人D. 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退伍转业军人38.参展本届上海世博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总数目是()A.200 B.221 C.242 D.24639.胡锦涛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提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A.同工同酬B.体面劳动 C.自由择业 D.按劳分配40.我国正准备实施“三网融合”。
形势政策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回顾与展望201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满十周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1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2001年11月10日23时34分,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结束历时16年的入世谈判。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扩大了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快推进贸易自由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
回眸入世十年,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进程加快,并成为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提升自身综合国力的同时,也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力量。
一、总结中国入世10年,其发展特点归纳如下:1、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入世以来,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近3万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近5倍、进口增长4.7倍,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
入世后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有力支撑了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同时也给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实现了中国与世界的“共赢”。
2 、中国成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核心成员2008年7月,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率中国代表团在日内瓦参加多哈回合的各种形式谈判。
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首次参与核心层谈判,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核心成员之一。
3、履行关税和非关税承诺企业国民受益2005年1月1日,按照入世承诺,我国全面取消了不符合世贸规则的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这标志着中国入世过渡期基本结束。
与此同时,中国按照承诺降低关税总水平,取消非关税措施,极大改善了对外贸易环境,有利于居民和企业降低生产生活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
4、建立符合世贸规则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2004年4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7月1日起施行。
形势与政策1(1)
关键词二:文化产业
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 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 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什么是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 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 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 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文化产业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 的生产、流通、消费活动。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 问题: 什么是价值? 人的价值的基本意义 价值观的含义和实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三)当代国外价值观问题研究及 其对我们的启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基本问题 1、什么是价值?
客体在主客体关系中对主体 需要表现出的肯定性或者否定性 意义,就是价值的本质。
西文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字 cultura,本意为土地耕耘和作物培 育,可见文化起源于人类劳动和生 产活动。后来用于人类自身的心灵、 心理、智慧、情操、道德、思想的 培育、教育等一切精神活动乃至日 常社会生活内容的价值凝练。英国 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 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 俗等的复合体,即文化是整个生活 方式的总和”。
(三)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无论中国还是西方 世界,社会的迅速发展都是在思维活跃、 文化繁荣的时期。
1、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 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 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2、儒家思想
2011年到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2011年到2014年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11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特点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异化程度降低,经济形势波动起伏,机遇和挑战并存。
美国经济进入复苏轨道,欧元区经济形势依旧复杂,但主导国家立足于机制性、根本性的解决思路逐步明朗,欧元区内部“小循环”与美欧“大循环”都着手设立。
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平稳,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取得良好成效,房地产市场的“拐点”隐现。
财政收支形势较好,公共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复苏阶段的差异性,我国经济调控总体上表现出“逆调控”的特点,需审慎分析经济形势,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调控搭配,在具体政策手段上侧重预调微调,侧重制度、机制建设,重视完善市场和引导市场力量,此外,在汇率政策上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最为复杂多变的一年。
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居民就业和收入取得明显改善。
G D P总额达到471564亿元,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同比增长9.2%。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较2010年有明显改善。
2011年全年平均失业率为4.1%,保持在较低水平。
物价调控取得良好效果,通胀压力有所缓解。
201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 .4%,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达到高点6.5%后,涨幅连续回落。
需指出的是由于2011年物价总体涨幅较高,C PI指标在2012年的实际意义将有所下降,C PI不宜再作为2012年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的关键因素。
工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企业利润继续增长。
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638亿元,同比增长2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国际形势变幻莫测,战争爆发、皇朝更换接连发生,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有必要了解当今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地提高自己.
上了《形势与政策》后自己对国际形势的了解加深了很多.这不仅由于大学自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了解外面形势的渠道多了很多,更由于学校为我们提供的《形势与政策》课,使我们能够正确了解国际形势的发展.
日本选举、韩国人被绑架、台湾局势这些看起来好像都与我们大学生无关,但想深一层事实是否是这样呢。
回顾中国的近现代史,在打败帝国主义、日本主义和推动社会发展上,大学生不可置疑地被认为是一股强大而不可缺少的力量。
五四运动、各种爱国报纸的出版,无疑给了中国革命带来了莫大的帮助。
在国家动荡时期需要大学生的力量,而如今社会已经安稳,国家经济蓬勃发展,我们大学生是否对国家形势的发展有所帮助呢?
作为现代的主流,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国家早几年实施了大学扩招政策大学生的队伍越来越强大,不容忽视。
其次大学生是经过十多年勤工苦读,高考等考验而挑选出来的人才,他们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比较强。
再次,学生从小就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涉及的面之广,程度之深,实在不可估量。
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复兴的责任,究竟要怎么做才可以了解国家形势,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呢?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我们是学生,虽然我们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虽然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自由扩大了,但我们始终是一名学生。
作为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重任,无论怎样都应先把学习搞好。
但我们不单是学生,我们也是半个社会人,所以毫无疑问,了解国际形势就成了我们人生中的必修课。
了解国际形势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和信息工具,如电视报纸和电脑。
另外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如图书馆。
在我们学校还开展了形势政策教育,我们要认真听课还可以和老师一起讨论,加强了解。
大二的生活转眼间过去了,即将面对的是大三的生活。
在过去的一年间我虽然成长了不少,对国内外形势的了解也有所加深。
但对于大学生来说我所了解的还远远不够。
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认真学习和了解时事将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相信经过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我会褪掉以前的青涩和懵懂,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主权是大国崛起的逻辑起点。
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但中国又是一个主权尚未完全统一的国家。
前者决定中国的崛起应当是一个被国际社会平等地接受,而不是强迫世界接受的过程。
在国际法的框架下与国际社会和平互动,按自由贸易原则平等地分享国际资源是贯穿中国崛起始终的原则。
此间,中国国力使用是有限的,军事的性质仅属于自卫性的。
后者决定中国的崛起又是中国完全实现主权统一的过程。
与“台独势力”斗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对中国来说,是不容讨论和不能妥协的原则。
从这两方面看,中国崛起的认识逻辑是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的统一。
政治文明是中国崛起的逻辑主线,也是中国未来可持续崛起的政治保证。
中国对政治文明的诉求是国际民主与国家民主的统一。
国际体系的本质是一个国际资源分配体系。
现存的国际资源短缺是绝对不平等的国际资源分配体系的结果。
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中国国内资源供给日益短缺状况,使中国对外部国际体系,尤其是资源分配体系有了更迫切的国际民主诉求。
国际民主,本质是主权国家对国际资源,尤其是极难再生的稀缺资源的平等共享的权利体系。
世界上绝少有国家为阳光打仗,因为阳光是充足的。
各国经济发展造成资源短缺,由此造成日益严重的南方国家对国际资源的依赖,这种依赖使南方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共享国际资源的权利。
这些权利便是当代国际民主的核心内容。
中国崛起的过程,也同时是一个实行国家政治文明和制度创新的过程。
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是在国内工农大量贫困,政治文明日益衰落中崛起。
中国崛起不仅需要物质支撑,同时还有精神的支撑。
而精神支撑是需要文明的制度保障的。
在国体不变和资源条件充分的前提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用不同政体最大限度地动员民众参与。
19世纪的美国崛起,也不是牧歌般的进程:它对国内阶级镇压也是出奇的严厉。
只是当这些国家走向世界,并从世界获得更多的利润和资源回流补偿后,国内阶级矛盾才因外化为国际民族矛盾而开始缓和。
居民的阶级身份,逐渐转向公民身份,国家阶级专政政体便转变为建立在政府与公民契约制度上的法制政制。
中国政治文明的逻辑,不仅具有世界文明的共性,也具有中国的个性。
今天的中国仍是工农居于绝对多数而在短期内又不能使之转化为中产阶层的国家;与此相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护工人和农民的基本权利在中国公民国家制度建设中就具有了基础性的意义,这不仅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体对政体改革的绝对要求,而且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时期工农联盟的成功实践在依法制国时期的合理延伸。
用国家的力量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损害他们的利益,是中国未来持续崛起的政治保证。
总之,我们要找到一种不仅与人类一般文明而且还与中国特殊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制度,最终目的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关注世界。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
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
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
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
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