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10月考试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九年级化学10月考试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6-2017学年某某省某某市盐都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火药爆炸 C.分离液态空气 D.酒精燃烧2.(2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做法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提倡电动车出行B.燃放烟花爆竹C.露天焚烧垃圾 D.工厂排放烟尘3.(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B.稀有气体可用来制作电光源C.水银可用来制温度计D.氮气可用于食品包装中防腐4.(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将木炭放入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5.(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给液体加热D.6.(2分)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现象解释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分子在不断运动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A.A B.B C.C D.D7.(2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B.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看到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收集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8.(2分)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蜡烛燃烧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C.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9.(2分)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你对化学有了更多的认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C.分子、原子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10.(2分)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C.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11.(2分)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不能表示混合物的图是()A.B.C.D.12.(2分)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C.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空气D.用二氧化锰溶液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13.(2分)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A.制取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O2﹣﹣收集O2的集气瓶没盖严B.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不复燃﹣﹣装置漏气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红磷过量14.(2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活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白鼠的呼吸作用属于缓慢氧化反应B.U型管内水面A处上升,B处下降C.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若U型管内水面仍然保持相平,原因可能是石灰水的量不足15.(2分)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a和b,其中一份a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将它们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加热时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4分)对知识进行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现有①铁丝;②硫磺;③红磷;④木炭;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是;(2)常放在灯泡中防止钨丝被氧化的是;(3)生成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是;(4)集气瓶中应预先装少量水的是.17.(6分)对知识进行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现有下列六种气体:①氧气;②氮气;③氩气;④一氧化碳;⑤二氧化碳;⑥二氧化硫,请你比较分析后,把符合以下要求的物质序号填写在横线上.(1)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是;(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3)制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是;(4)容易造成酸雨的是;(5)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6)含氧分子的是.18.(4分)用“>”、“<”或“=”填空:(1)相同条件下的沸点:液氮液氧;(2)产生氧气的质量:加热完全分解mg氯酸钾加热完全分解mg氯酸钾和n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二氧化碳稀有气体;(4)水蒸气的含量:人体呼出的气体人体吸入的空气.19.(19分)如图1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2)小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填序号,下同)作为发生装置.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小强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导致试管破裂,其原因可能是、(要求填写两点).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小红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则发生装置应选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则选用装置.她若用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验满的方法是.(4)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G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3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有的物理性质是:、.(5)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在70℃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为了验证加热双氧水也可以产生氧气,小明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作为发生装置(气密性良好)直接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6)小华想继续探究双氧水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实验30%双氧水的质量(g)加入的水的体积(mL)二氧化锰质量(g)收集时间(s)1 10 40 5 2002 20 30 5 1003 30 20 67①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g.②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20.(7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欲用图1所示装置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回顾】(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X,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提出问题】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定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那么,能否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使测定结果更为准确呢?【查阅资料】1.铁生锈的原理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反应.2.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实验改进】方案一:Ⅰ.同学们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如图2的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Ⅱ.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体积体积/ml【交流表达】(1)根据上表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计算结果精确到0.1%).(2)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①;②.方案二:同学们又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I.打开止水夹a和b,向集气瓶中缓慢鼓入一定量空气,至白磷与空气接触,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II.强光照射引燃白磷;III.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测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变为V2;IV.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A.步骤I中,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测得的V1数值偏低B.步骤II中,白磷燃烧时可以不关闭止水夹a和bC.步骤III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V2数值偏高D.步骤IV中,求得氧气的体积分数等于×100%2016-2017学年某某省某某市盐都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2016秋•某某校级月考)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火药爆炸 C.分离液态空气 D.酒精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分离液态空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2分)(2016秋•某某校级月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做法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提倡电动车出行B.燃放烟花爆竹C.露天焚烧垃圾 D.工厂排放烟尘【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根据PM2.5的来源进行分析判断所采取的做法是否合理.【解答】解:A、提倡电动车出行不会产生微小颗粒物,所以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选项正确.B、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不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选项错误.C、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不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选项错误.D、工厂排放烟尘,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不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2分)(2016秋•某某校级月考)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B.稀有气体可用来制作电光源C.水银可用来制温度计D.氮气可用于食品包装中防腐【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A、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在刻划时容易留下痕迹,这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石墨的物理性质,因此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是由石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B、稀有气体可用来制作电光源,是因为通电时充入稀有气体的灯泡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这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因此C稀有气体可用来制作电光源是由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决定的;C、水银可用来制温度计,是因为水银在通常情况下是液体,这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水银的物理性质,因此水银可用来制温度计是由水银的物理性质决定的;D、氮气可用于食品包装中防腐,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氮气可用于食品包装中防腐是由氮气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4.(2分)(2016秋•某某校级月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将木炭放入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将木炭放入氧气中,若不点燃,不会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2分)(2016秋•某某校级月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给液体加热D.【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的使用原则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选取的量程太小,多次称量会有误差.所以,用量筒量取9.5mL液体,应选择略10mL的量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2分)(2016•某某模拟)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现象解释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分子在不断运动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是因为夏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B、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C、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D、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2分)(2016秋•某某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B.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看到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收集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以免污染试剂,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到气泡冒出均匀后再收集,而不是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故选项说法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收集完毕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2分)(2016秋•某某校级月考)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B.蜡烛燃烧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C.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分析,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9.56%,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他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A、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9.56%,说明蜡烛燃烧前装置内不只有氧气,故A错误;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两种,所以不是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故B错误;C、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C正确;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蜡烛的燃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蜡烛燃烧的实质结合图示进行.9.(2分)(2016秋•某某校级月考)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你对化学有了更多的认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B.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C.分子、原子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进行解答;B、根据空气质量级别与空气质量状况的关系进行解答;C、根据分子、原子都能构成物质进行解答;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进行解答.【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A错误;B、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差,故B错误;C、分子、原子都能构成物质,所以分子、原子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故C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而不是性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分子和原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分子的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是解答的关键.10.(2分)(2003•某某)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C.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一般是通过压强差来产生明显的现象来判断.压强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利用温度的变化引起气体体积变化,二是利用外力产生压强差.【解答】解: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故选B.【点评】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实验的现象结果,故在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西川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西川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西川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1.下列涉及的变化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工业上制取氧气B.铁杵磨成绣花针C.食物腐烂D.石蜡熔化2.下列有关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一种催化剂只能适用于某一个反应C.同一个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A.矿泉水B.大理石C.石灰水D.液态氮4.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几种关系。

则对下列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包含关系B.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属于交叉关系C.化学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5.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一种粒子构成的B.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粒子C.同种物质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6.如图是一种简易便携式制氧器,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请你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制氧器中的反应仓相当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B.该装置不能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C.排出的氧气可用于给病人输氧,这利用了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D.加湿过滤仓能使氧气湿润,说明氧气具有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7.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

下列关于氧气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氧气含量越高越好B.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C.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于航天D.氧气能供给呼吸,与体内的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8.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是学好化学的基本要求。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氧化镁固体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9.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的催化净化装置,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四川省成都市某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四川省成都市某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某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湿衣晾干B.葡萄酿酒C.石头雕刻D.蜡烛熔化2.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常在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的是()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3. 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A.振荡试管B.倾倒液体C.称取药品D.放置洗净的试管4. 对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蜡烛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5.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通常使用的物质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蜡烛6.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时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②③①④⑤⑥B.③②①④⑤⑥C.②③①④⑥⑤D.③②①④⑥⑤7.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生铁制成铁锅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8.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中溶解的氧气化学性质同样活泼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D.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9.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使用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的氧气的质量10. 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A.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排水法D.向下排空气法11.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B.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所得液体偏少------俯视读数C.制取O2时,始终收集不到O2−−−−−−−−−−−装置漏气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12. 为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1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共存物B.医用生理盐水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D.清洁的空气14.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往试管中加入锌粒C.称量氢氧化钠D.收集氧气15. 兰州市2013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9天,优良率达到了81.92%.历史性地退出了全国空气质量十大污染城市行列.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SO2B.CO2C.NO2D.可吸入颗粒二、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4分)现有①木炭②硫③红磷④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__;(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__;(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________;(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________;(6)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

四川省成都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的性质; 〔写
〔1〕〔进行实验〕图 I 是课本中的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烧杯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实
验说明了

〔2〕〔实验改进〕老师对图 I 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 II 所示〕,并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的长条形滤纸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
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图 III 和图 IV 所示装置。
按照图 III 和图 IV 所示装置操作,几分钟后烧杯 B 中溶液变化有何不同

〔5〕比照图 III 和图 IV 所示的装置,说明了

四、科学探究题
20.为探究某塑料的组成元素,设计了实验 I 和 II。答复以下问题:
〔1〕I 制取氧气
A. 化学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C. 该反响既不是化合反响也不是分解反响
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12.科学家因锂离子电池开展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结合图示,有关锂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相对原子质量是 6.941g
C. 表示核内有 3 个电子
D. 离子符号是 Li+ .
①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③能做燃料的气体是

④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3〕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变化观和分类观,请用所学化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
①从图 A 中可知,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B~E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属于
; 种元素的粒子,其中与 E 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分析】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支持许多物质的燃烧,因此,氧气是一种助燃剂,其 本身并不能燃烧。 7.【解析】【解答】A、金属铜用作导线是利用金属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用酒精做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州某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古代“山顶洞人”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采集野果 B.钻木取火 C.狩猎捕鱼 D.缝制衣服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B.C.D.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指甲在石蜡上轻轻划一下,即有痕迹,说明石蜡质软B.蜡烛在夏天容易变形,说明蜡烛的熔点较低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的白烟,蜡烛无法重新燃烧D.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黑烟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5.)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消防安全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贴的图标是()A.B.C.D.6.关于“绿色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B.绿色化学所用化学材料及生成产物均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C.绿色化学要求化学反应产率高,副反应少D.绿色化学及化学反应中必须有绿色物质参加或有绿色物质生成7.检验一瓶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最好方法是()A.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将一只小白鼠放入集气瓶中D.倒入澄清石灰水后振荡8.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9.欲量取8.2mL稀盐酸,最好选用的量筒是()A.5mL量筒B.10mL量筒C.50mL量筒D.100mL量筒10.下列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 B.集气瓶C.量筒 D.烧杯11.使用酒精灯时,错误的操作是()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12.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为了节约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B.酒精着火用湿抹布扑盖C.把腐蚀性药品放在纸上称量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液面13.以下物质可用于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是()A.蜡烛 B.硫磺 C.木炭 D.红磷14.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B.放热、发光C.有气体放出D.有新物质生成1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氧原子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33分)16.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氧铁铝 Au Ca S.17.空气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法国化学家通过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发现: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填化学式,下同),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的气体是.18.从细口瓶里倒取液体药品时,瓶塞要,标签须向着手心的原因是.19.氧气会使带火星的木条,说明氧气具有,我们可以用此来.20.在下列变化中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B.水→氢气+氧气C.磷+氧气→五氧化磷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21.用化学式简要表示下面的反应,并在括号里指出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1)磷在空气中燃烧:(2)硫在空气中燃烧:(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5)加热高锰酸钾:.22.在下列物质中:①洁净的空气②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③硬水④软水⑤液态氧⑥蒸馏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6分)2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和收集氧气,他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序号)来制取.用装置E来收集,其原因的,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用化学式简要表示其反应.(2)通常用如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气密性检查,如果装置不漏气,可以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松开一段时间后(导管仍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3)若选用C收集氧气,你认为验满的方法是.(4)实验结束拆除装置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可能原因,.(要求答出两点即可).24.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25.某学生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把它放到水中,蜡烛浮于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2)点燃蜡烛,观察的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2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的火焰的层温度最高.(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会出现,迅速取下烧杯,向烧杯内倒人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会变.结论:蜡烛燃烧的产物有:、.(4)吹灭蜡烛时,可以观察到一缕白烟,这白烟是.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这缕白烟,可以观察到.26.实验里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取药,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就应该取用最少量,即:液体用mL,固体只要.用剩的药品应该,不要,也不要,更不要.27.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1)该实验的成败关键有两点:①燃烧匙内的红磷必须;②酒精灯点燃红磷后,必须立即.(2)红磷燃烧时的现象为.(3)实验过程中钟罩内水面逐渐,该实验验证了.(4)若实验中红磷的量太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若钟罩的气密性不好,测氧气的体积分数会.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州某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古代“山顶洞人”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采集野果 B.钻木取火 C.狩猎捕鱼 D.缝制衣服【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采集野果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发生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狩猎捕鱼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缝制衣服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B.C.D.【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指甲在石蜡上轻轻划一下,即有痕迹,说明石蜡质软B.蜡烛在夏天容易变形,说明蜡烛的熔点较低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的白烟,蜡烛无法重新燃烧D.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黑烟【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设计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根据探究的过程及蜡烛的性质分析,石蜡质软、密度小、熔点低,具有可燃性,在不完全燃烧时有炭黑生成.【解答】解:A、用指甲在石蜡上轻轻划一下,即有痕迹,说明石蜡质软,故选项说法正确.B、蜡烛在夏天容易变形,说明蜡烛的熔点较低,故选项说法正确.C、点燃蜡烛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够被点燃,白烟是石蜡白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中含有碳元素,在不完全燃烧时生成炭黑会产生黑烟,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检验方法、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的固体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分析比较法;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B、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无黑色固体生成,所以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蓝紫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白烟生成,所以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所以正确.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不是蓝紫色火焰,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实验现象的描述是化学实验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要注意反应条件,要能区分叙述产物与描述现象的不同,“烟”与“雾”,“光”与“火焰”的不同,白色与无色的不同等.5.)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消防安全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贴的图标是()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酒精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酒精是一种易燃物,装有酒精的箱子应有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A、图为腐蚀品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为剧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故选项正确.D、图为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知道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然后根据酒精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6.关于“绿色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B.绿色化学所用化学材料及生成产物均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C.绿色化学要求化学反应产率高,副反应少D.绿色化学及化学反应中必须有绿色物质参加或有绿色物质生成【考点】绿色化学.【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绿色化学的含义去考虑本题.绿色化学并不是有严格定义的,是一种理念.【解答】解:绿色化学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尽可能把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化学.绿色化学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说绿色化学必须有绿色物质参加或有绿色物质生成,是绝对错误的.故选D.【点评】知道绿色化学是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尽可能实现“零现放”的化学.7.检验一瓶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最好方法是()A.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将一只小白鼠放入集气瓶中D.倒入澄清石灰水后振荡【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A、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时,无论带火星的小木条出现那种现象,都不能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B、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时,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也不能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因为氮气也不能支持木条燃烧;C、将一只小白鼠放入集气瓶中时,如果小白鼠死亡,也不能证明气体是二氧化碳,因为氮气也不能供给呼吸;D、倒入澄清石灰水后振荡,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否则不是二氧化碳,该选项检验一瓶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最好方法.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特殊性质,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B、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C、该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D、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难度不大.9.欲量取8.2mL稀盐酸,最好选用的量筒是()A.5mL量筒B.10mL量筒C.50mL量筒D.100mL量筒【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解答】解: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误差.如量取8.2mL液体,应选用 10mL量筒.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测量容器﹣﹣量筒.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好量筒中量程的选择方法,方法选择需要的依据是如何才能减少实验的误差.10.下列仪器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 B.集气瓶C.量筒 D.烧杯【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烧杯、集气瓶、量筒、试管的用途判断.【解答】解:A、试管是较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所以错误.B、集气瓶主要用于收集气体,也可用作燃烧实验的反应容器,所以错误.C、量筒的用途只是量度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所以正确.D、烧杯是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也可用于配制溶液,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掌握烧杯、集气瓶、量筒、试管的用途是解题的先决条件.11.使用酒精灯时,错误的操作是()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两查、两禁、一不可来回答本题,如果不按照规定就会引起火灾.【解答】解:两查:检查灯芯是否烧焦或平整,检查酒精灯内酒精量不能超过三分之二,不能少于四分之一;两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冒盖灭.由于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防止由于错误操作引起火灾等不安全事故.12.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为了节约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B.酒精着火用湿抹布扑盖C.把腐蚀性药品放在纸上称量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液面【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药品的取用规则进行分析;B、根据酒精着火的灭火原理进行分析;C、根据腐蚀性的药品的称量方法方面分析;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剩余药品若放回原瓶,会使药品受到污染,所以应该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故A实验操作错误;B、酒精在实验桌上着火,可以用湿抹布扑灭,是为了隔绝空气.故B实验操作正确;C、称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时,不能把它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应该将其放在玻璃器皿中.故C实验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俯视读数.故D实验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出现的错误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熟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以下物质可用于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是()A.蜡烛 B.硫磺 C.木炭 D.红磷【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但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其产物也是气体;B、硫磺能在空气中燃烧,但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其产物是气体;C、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但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其产物是气体.D、白磷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其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物是固体.【解答】解:A、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反应装置中虽然消耗了氧气,却又产生了新的气体,因而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A不正确;B、硫虽然能在空气中燃烧,也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其产物也是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B不正确;C、木炭虽然能在空气中燃烧,也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其产物也是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C不正确;D、白磷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白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物是固体,如装置内白磷燃烧消耗尽氧气,瓶内气压减小,水吸入装置的体积数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数.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所选取的最佳药品,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测定的需要将反应物一一分析,判定最佳方案.此题能巩固氧气的化学性质知识.14.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B.放热、发光C.有气体放出D.有新物质生成【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物质三态之间的转换进行分析,B、根据电灯在通电时会发热发光进行分析,C、根据加热水后氧气放出进行分析,D、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氧气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状态由气态变成液态,再变成固态,颜色也从无色变成淡蓝色,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白炽灯在通电时,会发光发热,但是该过程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C、把水加热后,水中的氧气逸出,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也就必然产生新的物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变化实际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必然产生新的物质,在判断化学变化时,关键看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要注意一些特殊方程式的记忆.1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氧原子的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所给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和最外层电子数来判断.【解答】解:氧原子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等于8;A.质子数为11,故错误;B.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等于8;正确;C.质子数为12,故错误;D.质子数=8<电子数=10,是氧离子;错误;答案: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等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33分)16.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氧O 铁Fe 铝Al Au 金 Ca 钙 S 硫.【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名称、书写原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可以概括为“一大二小”.【解答】解: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氧的元素符号是:O;铁的元素符号为Fe;铝的元素符号为Al;Au表示的是金元素;Ca表示的是钙元素,S表示的硫元素,故填:O,Fe,Al,金,钙,硫.【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一大二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空气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发现: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填化学式,下同),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的气体是O2.【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发现,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解答】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发现: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的气体是氧气.故填:拉瓦锡;N2,O2.【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8.从细口瓶里倒取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须向着手心的原因是防止药品污损标签.【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从操作要领上来分析.【解答】解:为防止桌面将瓶塞污染,所以,在倒取液体药品时,瓶塞要一定要倒放;为防止腐蚀标签,所以,倒取液体药品时,一定要将标签须向着手心.故本题的答案为:倒放,防止药品污损标签.【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X.19.氧气会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我们可以用此来鉴别氧气.【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鉴别氧气分析回答.【解答】解:氧气会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我们可以用此来鉴别氧气.故答为:复燃,助燃性,鉴别氧气.【点评】本题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比较简单,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20.在下列变化中A.氧化钙+水→氢氧化钙B.水→氢气+氧气C.磷+氧气→五氧化磷D.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CD .【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新版】2020四川省成都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题

【新版】2020四川省成都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题

教学资料范本【新版】2020四川省成都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题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1.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牛奶变酸C.植物的光合作用D.酒精燃烧2. 下面是铁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其中最能说明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现象是 ( )A.剧烈燃烧B.火星四射C.放出大热的热D.生成黑色固体3.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B.可燃性C.溶解性D.熔点、沸点4. 下列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比较活泼B.在标准状态下,氧气不易溶于水C.发生反应时都放出热量D.氧气具有可燃性5.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B.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C.液氮可使超导材料显示超导性能D.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充灯泡以延长寿命6. 当今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

”例如:此构想一旦实现,既能解决能源问题的危机,又能起到消除大气污染的目的.。

此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均为物理变化B.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C.均为化学变化D.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7. 在l00mL空气里,氧气占大约是( )A .2.1 kg B.21 L C .21 g D.21 mL8.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荷兰的保罗·柯鲁森、美国的马里奥·莫利纳和舍马德·罗兰德,以表彰他们在研究大气化学,尤其是对臭氧的形成和保护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臭氧层遭破坏的机理可简单表示为当有NO存在时,可发生如下反应:①NO+O3=NO2+O2,②NO2+O=NO+O2.。

据此判断,NO在O3分解反应中的作用是( )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干燥剂9. 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A.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废气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C.机动车排放的废气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是化合反应B.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C.有些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D.凡是氧化反应一定不属于化合反应1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食盐水B.冰水混合物C.净化后的空气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12.下图所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作用下,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成立的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下表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二、填空题13.(2分)写出在家里根据哪条物理性质区别下列各组物质:①.清水和白酒_______________ ②.蔗糖和食盐_______________③.酱油和食醋_______________ ④.铜片和铝片_______________14.(8分)氧气中点燃:①细铁丝;②木炭;③硫;④磷;(用序号填写)(1)能发出白光的是_______________ ;(2)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_________ ;(3)生成物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__ ;(4)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__;(5)有很浓的白烟生成的是_______________;(6)生成白色固体的是_______________;(7)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_______________;(8)生成物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_______________.。

2022-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考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

2022-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考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

2022-2022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考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选择题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棉花纺成线B.棉线织成布C.棉布制成衣D.棉衣着了火【答案】D【解析】A.棉花纺成线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B.棉线织成布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C.棉布制成衣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D.棉衣着了火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D符合题意;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选择题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A.水B.食盐水C.澄清石灰水D.糖水【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若石灰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C。

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选择题下列有关物质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雾B.硫燃烧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B【解析】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不是白雾,A不符合题意;B.硫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B符合题意;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C不符合题意;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实验结论,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选择题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清新的空气B.液态氮C.干冰D.高锰酸钾【答案】A【解析】A.清新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为混合物,A符合题意;B.液态氧为氧气的液态,为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不符合题意;C.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为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不符合题意;D.高锰酸钾为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四川省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十月月考考试试卷

四川省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十月月考考试试卷

四川省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十月月考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9九上·博白期中) 下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当该容器中的水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对容器中的水分子所发生的变化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 .2. (2分) (2016九上·大悟期中) 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 加热时玻璃仪器底部接触灯芯B . 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盖灭C . 试验药液渐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D .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3. (2分)下列实验数据,记录合理的是()A . 用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测得某溶液温度为25.68℃B . 用10mL量筒量取98%的H2SO4溶液3.68mLC . 用“pH试纸”测得某血浆的pH=7D . 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粗盐4. (2分) (2016九上·东港期中)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 . 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B .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C .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D . 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5. (2分)下列物质和氧气反应的生成物在常温下有液体的是()A . 蜡烛B . 铝C . 磷D . 铁6. (2分) (2018九上·腾冲期末) 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火箭发射B . 煤的燃烧C . 风力发电D . 酸雨腐蚀7. (2分)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不合理的是()A . 收集CO2气体﹣﹣⑥⑦⑧B . 用H2O2溶液和MnO2制O2﹣﹣①②C .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D .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CO2﹣﹣③④⑤8. (2分)(2020·番禺模拟)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 .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 . 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D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9. (2分) (2017九下·龙岗月考)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 鉴别NH4Cl和KNO3化肥B . 探究空气中O2的含量C . 除去O2中的H2OD . 检验CO210. (2分)(2019·河北模拟) 有一位同学十一假期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 .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B . 氧气可以燃烧C . 氧气能供给呼吸D .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二、填空题 (共3题;共21分)11. (7分) (2018九上·翠屏期中)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1.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鲜牛奶变质B.酵母粉发酵C.钢丝球刷碗D.洁厕精除垢2.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3.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C.滴加液体D.点酒精灯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各物质用途利用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金属铜用来做导线 B.酒精用作燃料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D.用石墨制铅笔芯5.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点燃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B.在点燃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7.区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空气四瓶无色气体,最好选用()A.点燃的木条B.带火星的木条和澄清的石灰水C.点燃的木条和澄清的石灰水D.带火星的木条8.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二氧化碳 B.果汁 C.加碘食盐 D.食醋9.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过氧化氢水+氧气B.镁+氧气氧化镁C.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10.某学生测定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用100mL量筒量取7.5mLB.用温度计测得体温为37.52℃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5.6gD.用烧杯量取200.00mL盐酸11.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1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1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14.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以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B.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已有氧气输出C.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D.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24分)15.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6.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名称写在横线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高锰酸钾、氧气、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氧化铝、稀有气体、过氧化氢溶液.(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2)白色固体物质有;(3)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有;(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5)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17.(6分)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的方法制氧气,这一变化属于变化;而实验室通常可在二氧化锰存在下加热制氧气,这种变化属于变化.若加热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时,能在较低温度下放出氧气,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18.(6分)将一种无色液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1)写出以上物质的名称:A ,B .(2)写出A、B得到C、D的反应符号表达式:,其中B起作用,此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3)写出E+D→F的符号表达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4分)19.(4分)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所指的是:①红色的硫化汞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汞和二氧化硫;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1)这句话所发生化学反应的两个符号表达式为;.(2)③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20.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仪器的名称:①,②(2)实验室如果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你的改进措施是.(3)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在装药品之前的操作是.(4)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应待气泡地放出时,再收集.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后,主要是为了避免.(5)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写两点)①,②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21.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22.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注入集气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2)甲生实验结束后,发现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小于.请你参与探究:【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查阅资料】红磷、白磷的一些性质如下表:【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含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你还能作出的猜想是①;②.【交流与讨论】(1)木炭也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其符号表达式为,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误差,大家认为他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2)他们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①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换为白磷,理由是.②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这利用了金属铜的性.③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鲜牛奶变质B.酵母粉发酵C.钢丝球刷碗D.洁厕精除垢【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鲜牛奶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酵母粉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钢丝球刷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洁厕精除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污染物解答,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解答】解: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氮气和氧气不污染空气;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只是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C.【点评】本题是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环境,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注意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只是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3.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加热液体C.滴加液体D.点酒精灯【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B、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应该拿住试管夹的长柄部分,切不可把大拇指按在短柄上,以免造成试管脱落.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该“悬空中放”.D、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解答】解:A、给量筒内的液体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正确;B、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且不能把大拇指按在短柄上,以免造成试管脱落.故B错误;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错误,不应深到试管中接触试管,应悬空正放,故C错误;D、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失火,故D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各物质用途利用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金属铜用来做导线 B.酒精用作燃料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D.用石墨制铅笔芯【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解答】解:A、金属铜用来做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氢气的密度小,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用石墨制铅笔芯属于石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点燃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B.在点燃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硫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铁、硫在氧气中的燃烧是化合反应,但酒精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解答】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故A描述错误;B、硫在氧气里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描述错误;C、铁、硫在氧气中的燃烧是化合反应,但酒精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描述错误;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因此氧气具有氧化性,故D描述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性质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等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知识分析,不难得出结论.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解答】解:A、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在化学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给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区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空气四瓶无色气体,最好选用()A.点燃的木条B.带火星的木条和澄清的石灰水C.点燃的木条和澄清的石灰水D.带火星的木条【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鉴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空气四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四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四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鉴别出四瓶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和氮气;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不能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另外三个集气瓶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在氮气、空气中均会熄灭,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另外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氮气;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明显,能鉴别出这四瓶气体,故选项正确.D、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在氮气、空气、二氧化碳中均会熄灭,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8.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二氧化碳 B.果汁 C.加碘食盐 D.食醋【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B、果汁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C、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食醋中含有水和醋酸,属于混合物.故选:A.【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9.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过氧化氢水+氧气B.镁+氧气氧化镁C.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B、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某学生测定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用100mL量筒量取7.5mLB.用温度计测得体温为37.52℃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5.6gD.用烧杯量取200.00mL盐酸【考点】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普通温度计能准确到0.1℃.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D、量取一定量的液体应使用量筒.【解答】解:A、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应使用10mL的量筒;且10mL 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不能用10mL量筒量取7.5 mL液体,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B、普通温度计能准确到0.1℃,用普通温度计无法测得体温为37.52℃,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可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5.6g,故选项实验数据合理.D、量取200.0 mL盐酸,应使用量筒,不能使用烧杯,故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是天平、量筒在中考中出现频度较高,其读数方法和误差的分析更是重中之重.11.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氨水挥发,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体积,故选项解释错误.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只要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如果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 、由图示可知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A 错;B 、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B 错;C 、由一种原子直接构成,这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 错;D 、由图示可知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1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B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C .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D .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常见气体的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解答】解:A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错误,因为氧气,错误;B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正确;C、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正确;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正确;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用途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4.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以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B.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已有氧气输出C.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D.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考点】分离物质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时氧气几乎不会减小并且还可以润湿,对病人有好处;(2)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如果导管接反了,会将装置内的水排出.【解答】解:A、氧气经过水里多时,产生的气泡就多;氧气的流速快时,产生气泡就快,因此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度.故A说法正确.B、氧气从b导管进入,a导管导出,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里面时会呈气泡冒出,现象明显,很容易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故B说法正确.C、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则A端为气体输出端,使氧气从A端流出,故C说法正确.D、B导管连接供氧钢瓶,则B端为气体输出端,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则使水从A端流出,则病人吸入的是水,而不是氧气,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D.。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考试卷(10月份)带解析.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考试卷(10月份)带解析.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考试卷(10月份)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5题)1. 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烟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D.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熔化,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2.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就是与变化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答案】【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对化学变化的辨析就是建立在对新物质的理解上的,只有准确把握新物质的内涵,才是对化学变化的真正的理解.【解答】解:化学变化过程强调的新物质,不是指不存在,而是相对于反应前的物质在组成和结构上不一样的物质.与具体的颜色或者形态的而变化没有关系,关注内在的组成和结构.故选D.【点评】新物质是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很困扰学生的一个概念,其实随着学习的深入,通过对化学反应方程式就很好理解了.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3.用托盘天平称量5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则应()A.增加砝码 B.添加药品 C.减少药品 D.调节平衡螺母【答案】【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填写实验报告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指针偏左,说明物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5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5g砝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若已知药品质量,则应该先加砝码后加药品;若要称取一定量的药品质量,则先加药品后加砝码,且砝码添加顺序是由大到小,在称量前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整个称量过程中不能再次调节平衡螺母.难度:容易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氦气充灌广告气球B.液氮用作保护气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D.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A、用氦气充灌广告气球,是因为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容易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该选项即利用了氦气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氦气的化学性质;B、液氮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同时液氮蒸发时会吸收热量,能够降低温度,该选项即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是因为充有稀有气体的灯具通电时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该选项只利用了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D、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该选项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选:C.【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5.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约是()A.50mL和50mLB.60mL和40mLC.40mL和60mLD.20mL和80mL【答案】【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有一定难度,需要考虑到空气中也含有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氧气的总体积应是通入的氧气的体积加上通入的空气中含有的氧气的体积;然后根据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本题学生做起来有点难度,要考虑空气中也有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设通入氧气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x,[x+(100mL﹣x)×1/5]/100mL×100%═60% 解得x═50mL.故选A.【点评】本题应考虑氧气的总体积应是通入的氧气的体积加上通入的空气中含有的氧气的体积,才能表示氧气的浓度60%.难度:中等知识点:制取氧气6.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白磷自燃 B.钢铁生锈C.白炽灯泡通电发光发热 D.火药爆炸【答案】【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反应称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不发光,也达不到着火点.常见的缓慢氧化有: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的腐败等.【解答】解:A、白磷自燃也达到了着火点,属于剧烈氧化,故选项错误;B、铁生锈进行的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C、灯泡发光属于物理变化,缓慢氧化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火药爆炸属于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故选B【点评】本考点重点考查了缓慢氧化,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在中考题中经常出现,要加强记忆它们的概念,相同点和不同点,本题本考点的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7.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是最常用的灯泡保护气,它是()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答案】【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及用途分析;【解答】解: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是最常用的灯泡保护气,在灯泡内最常用的保护气是氮气,它性质稳定,能延长灯泡的使用时间,故选:C【点评】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8.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O3和O2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B.O2比O3稳定C.空气中O3含量增多可防紫外线,很有益处D.O3与O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答案】【考点】氧元素组成的单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闪电时空气中的氧气能够转化成臭氧,说明臭氧比氧气稳定;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解答】解:A、O3和O2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混合得到的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闪电时空气中的氧气能够转化成臭氧,说明臭氧比氧气稳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空气中O3含量增多可防紫外线,很有益处,该选项说法正确;D、O3与O2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氧气和臭氧虽然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但是属于两种不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要注意理解.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9.下列液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盐水B.碘酒 C.水D.医用酒精【答案】【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l ABCD密度比空气大大小小水中的溶解性难溶易溶易溶难溶A.A B.B C.C D.D【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用排空气收集气体时,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采取向上排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则向下排气法收集;吸收处理气体,一般是把气体通入水中或能与之反应的溶液中,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吸收处理时要防止水倒吸,需要特殊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增大接触面积,充分吸收气体,还能防止倒吸.【解答】解:图中的收集气体方法:气体从位于集气瓶口的导管进入,瓶中的空气则是从位于瓶底部的导管被排出,这种收集气体的方法也就属于向下排空气法,说明该气体密度小于空气;题图中采取使用漏斗倒扣在水面处吸收处理气体,这一特别的装置能防止水倒吸,说明该气体极易溶于水.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析实验的能力,从多角度对气体的收集方法进行了综合考查,考虑收集气体的方法时,应该从气体的密度、水溶性等角度进行分析解答.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加入药品时,通常先加固体,后加液体B.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C.用排水法收集满气体时,先把导管伸入集气瓶口,后加热药品D.组装制取氧气的装置,先下后上【答案】【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仪器的装配或连接.【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加热试管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收集气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仪器的组装次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加入固体和液体药品时,应先加入固体药品,再加入液体药品;故操作正确.B、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故操作正确.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刚开始排出的气体不纯净,所以要先先加热药品,一段时间后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收集,故操作错误.D、组装仪器时,一般遵循的原则是:从左到右,先下后上,故操作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制取氧气12.空调和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以M代表其化学式),逸散到大气中可和臭氧发生反应,其反应过程可简示为:M+O3→MO+O2,MO+O→M+O2.据此判断哪种物质最有可能是该反应过程的催化剂()A.M B.O3C.O2D.MO【答案】【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解答】解:以M代表氟里昂的化学式,根据反应的简示过程为:M+O3→MO+O2,MO+O→M+O2.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是M,所以是该反应催化剂的物质是M,故选A.【点评】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的速率,对反应的生成物及生成物的量都没有影响.掌握催化剂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制取氧气13.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3mL,则实际液体体积()A.大于17mL B.小于17mL C.等于17mL D.无法判断【答案】【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2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3mL,实际体积等于3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17mL.故选B.【点评】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4.下列转变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由a分子变为b分子B.由混合物变为纯净物C.由无色变为红色D.由固体变为液体【答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由于不同的分子构成不同的物质,由a分子变为b分子,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由混合物变为纯净物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通过过滤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由无色变为红色,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故C错;D、由固体变为液体.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例如冰融化成水,故D错.故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5.a为Ag纯氯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得到的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b为Ag氯酸钾中加了少量高锰酸钾后的混合物热完全分解后得到的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其中可能正确的是()A. B. C.D.【答案】【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加入高锰酸钾能生成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b产生的氧气多,且生成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则需要的时间短,而另一份却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缓慢的放出氧气,因而b反应用的时间比a短,二者均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解答】解:加入高锰酸钾能生成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b产生的氧气多,且生成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则需要的时间短,而另一份却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缓慢的放出氧气,因而b反应用的时间比a短,二者均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则二者生成的氧气b多,a少,且图象都不是从0开始,显然只有C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氯酸钾、高锰酸钾分解的反应原理,明确反应原理及氯酸钾的质量大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制取氧气二、填空题(共5题)1.化学有自己的语言,可以用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变化.(1)元素符号是最基本的化学语言.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铝__________________,硅__________________,氖__________________,(2)用符号填空2个氮分子__________________,氦气__________________,水银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解答】解:(1)铝、硅、氖的元素符号分别是Al、Si、Ne.(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g.故答案为:(1)Al、Si、Ne;(2)2N2;He;Hg.【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2.向空气中排放一些有害的气体,会导致空气污染.(1)目前,酸雨正从硫酸型向硫酸和硝酸复合型转化.酸雨主要是人工排放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造成的.(2)温室效应主要与气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含量增加有很大的关系.【答案】【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1)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目前,酸雨正从硫酸型向硫酸和硝酸复合型转化.酸雨主要是人工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造成的,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2)温室效应主要与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有很大的关系.故答案为:(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2)二氧化碳.【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环境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了解酸雨与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即可正确解答本题.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3.如图是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逻辑关系图,其中左侧的圆表示氧化反应,右侧则表示化合反应,那么其中A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C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A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属于B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属于C的有__________________.(1)CH4+2O2 CO2+2H2O(2)4P+5O2 2P2O5(3)SO3+H2O→H2SO4(4)C+O2CO2.【答案】【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一些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一些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一些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解答】解:其中左侧的圆表示氧化反应,右侧则表示化合反应,那么其中A表示是不是化合反应的氧化反应,C表示的是不是氧化反应的化合反应;(1)CH4+2O2 CO2+2H2O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2)4P+5O2 2P2O5属于氧化反应,也属于化合反应;(3)SO3+H2O→H2SO4 不属于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4)C+O2CO2属于氧化反应,也属于化合反应.故填:不是化合反应的氧化反应;不是氧化反应的化合反应;(1);(2)(4);(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只要理解了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起来就比较简单了.难度:中等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4.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了如下探究.(Ⅰ)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表.平均温度/℃火焰层乙丙焰心432598内焰666783外焰520667由表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造成这个结论的客观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Ⅲ)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科学探究.【分析】(Ⅰ)根据实验现象“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进行分析;(Ⅱ)将表中的数据进行对比,然后根据对比结果进行进行;(Ⅲ)针对实验误差做出正确解释的问题.【解答】解:(Ⅰ)在实验中,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这说明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原因外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酒精燃烧更充分;故答案为:外焰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Ⅱ)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显示,酒精灯的内焰的温度最高;可能是因为内焰被外焰包被热量不易散失的缘故.故答案为:内焰;内焰被外焰包被热量不易散失的缘故;(Ⅲ)属于实验误差分析,此问题属于开放题型,只要答案合理即可,①从酒精自身原因;②酒精灯的构造,灯芯的长短等找原因.故答案为:①酒精的浓度;②露出酒精灯的灯芯长度.【点评】本题是探究加热器皿﹣酒精灯三层火焰温度高低的实验,实验操作必须规范,对于在实验数据处理或误差分析,必须遵循客观事实.难度:容易知识点:走进化学实验室5.食品安全,关乎民生.食品脱氧剂(以活性铁粉为主的物质组成)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使食品处于无氧状态,有效控制细菌、霉菌的生长,以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张山等同学用“嫦娥”牌月饼的脱氧剂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和性质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表是张山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实验所需的时间/min510303545量筒中液面的刻度/mL503527.5202020回答:(1)探究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量筒中的液面不断下降,水倒吸入到150mL的广口瓶中,原因是瓶中氧气与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水被吸入瓶中.(2)分析表中数据得知,至少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分钟后,量筒中的液面不再下降;(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进行推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4)小虎同学的实验用时45分钟,结果发现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水约为张山同学的三分之一,请你帮小虎同学找出造成实验失误的可能原因之一:__________________.(5)极细的铁粉是脱氧剂的主要成分,其中还添加了少量食盐,经实验发现铁粉全部生锈了,但食盐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无改变,所以估计食盐充当了该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__,很多商标上也把这种脱氧剂叫做“双吸剂”,根据空气的成分和食物腐败的原理,双吸是指吸氧气和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答案】【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科学探究.【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铁生锈的原理及质量守恒定律结合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来对比分析解答.通过铁生锈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与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的原理是相同的.【解答】解:(1)探究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量筒中的液面不断下降,水中吸入到广口瓶中,是因为广口瓶中压强减小,说明里面的氧气与铁发生了反应;(2)分析表中数据得知,至少经过30分钟后,量筒中的液体体积不再变化,液面不再下降;(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进行推算,量筒的容积是50mL的,最后剩余20mL,广口瓶的容积是150mL,故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出后把字母填涂在对应答题卷上)1.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烟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D.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熔化,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就是与变化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3.用托盘天平称量5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则应()A.增加砝码 B.添加药品 C.减少药品 D.调节平衡螺母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氦气充灌广告气球B.液氮用作保护气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D.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5.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约是()A.50mL和50mL B.60mL和40mL C.40mL和60mL D.20mL和80mL6.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白磷自燃 B.钢铁生锈C.白炽灯泡通电发光发热 D.火药爆炸7.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是最常用的灯泡保护气,它是()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8.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O3和O2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B.O2比O3稳定C.空气中O3含量增多可防紫外线,很有益处D.O3与O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9.下列液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盐水B.碘酒 C.水D.医用酒精10.如图是收集某干燥气体并对它吸收处理的正确装置.由图中的实验装置推测出该气体的有关性质正确的一组是()A B C D密度比空气大大小小水中的溶解性难溶易溶易溶难溶A.A B.B C.C D.D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加入药品时,通常先加固体,后加液体B.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C.用排水法收集满气体时,先把导管伸入集气瓶口,后加热药品D.组装制取氧气的装置,先下后上12.空调和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以M代表其化学式),逸散到大气中可和臭氧发生反应,其反应过程可简示为:M+O3→MO+O2,MO+O→M+O2.据此判断哪种物质最有可能是该反应过程的催化剂()A.M B.O3C.O2D.MO13.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3mL,则实际液体体积()A.大于17mL B.小于17mL C.等于17mL D.无法判断14.下列转变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由a分子变为b分子B.由混合物变为纯净物C.由无色变为红色D.由固体变为液体15.a为Ag纯氯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得到的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b为Ag氯酸钾中加了少量高锰酸钾后的混合物热完全分解后得到的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其中可能正确的是()A. B.C.D.二、非选择题(共70分)16.化学有自己的语言,可以用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变化.(1)元素符号是最基本的化学语言.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铝,硅,氖,(2)用符号填空2个氮分子,氦气,水银.17.向空气中排放一些有害的气体,会导致空气污染.(1)目前,酸雨正从硫酸型向硫酸和硝酸复合型转化.酸雨主要是人工排放的和等气体造成的.(2)温室效应主要与气体的含量增加有很大的关系.18.如图是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逻辑关系图,其中左侧的圆表示氧化反应,右侧则表示化合反应,那么其中A表示是,C表示的是.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A的有,属于B的有,属于C的有.(1)CH4+2O2 CO2+2H2O(2)4P+5O2 2P2O5(3)SO3+H2O→H2SO4(4)C+O2 CO2.19.A、B、C、D、E、F、G、H、I、J、K、M、N、O都是第一二单元里见过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换关系.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E、F常温下为液体,Q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M为黑色固体,I 为暗红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C H(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基本反应类型:④③反应的瓶底放少量水的目的是(3)J物质的颜色状态色,态.20.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了如下探究.(Ⅰ)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表.平均温度/℃火焰层乙丙焰心432 598内焰666 783外焰520 667由表得出结论:(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造成这个结论的客观原因可能是.(Ⅲ)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①,②.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代号),图1中①的名称是,②的名称是.根据它的构造特点,使用它时关键要注意,否则.当过氧化氢接触二氧化锰后,反应便迅猛进行,为了反应平稳,请从图2的仪器中选择一种仪器更换你选择的装置中的一种仪器便可达到目的.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名称),它更换原装置中的(填序号).(2)如果试剂瓶里过氧化氢已用完,集气瓶内氧气只收集到半瓶,为了把集气瓶装满氧气,可采取的简便方法是.(3)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怎样判断氧气已收集满了.(4)如果用图3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入.(5)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甲烷.甲烷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22.根据以下固液常温型制备气体的3个装置图,试填空.(1)正在产生气体的装置是(填序号);(2)停止产生气体的装置是(填序号),这是由于(填操作方法)容器内的,将固体和液体反应物.23.食品安全,关乎民生.食品脱氧剂(以活性铁粉为主的物质组成)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使食品处于无氧状态,有效控制细菌、霉菌的生长,以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张山等同学用“嫦娥”牌月饼的脱氧剂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和性质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表是张山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实验所需的时间/min 0 5 10 30 35 45量筒中液面的刻度/mL 50 35 27.5 20 20 20回答:(1)探究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量筒中的液面不断下降,水倒吸入到150mL的广口瓶中,原因是瓶中氧气与铁反应,水被吸入瓶中.(2)分析表中数据得知,至少经过分钟后,量筒中的液面不再下降;(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进行推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4)小虎同学的实验用时45分钟,结果发现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水约为张山同学的三分之一,请你帮小虎同学找出造成实验失误的可能原因之一:.(5)极细的铁粉是脱氧剂的主要成分,其中还添加了少量食盐,经实验发现铁粉全部生锈了,但食盐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无改变,所以估计食盐充当了该反应的,很多商标上也把这种脱氧剂叫做“双吸剂”,根据空气的成分和食物腐败的原理,双吸是指吸氧气和(填化学式).24.(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采用图甲乙两种装置,甲装置实验过程中,足量的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如果止水夹未夹紧,当温度降到室温,打开止水夹,会观察到进入集气瓶的水(选填“大于”“小于”“等于”)现象.乙装置可视为甲的改进装置,乙装置与甲装置相比较,优点是、,若要使乙的测量更准确,还可以怎样操作.(2)乙装置实验完后,变黑的铜丝可用稀硫酸处理得到硫酸铜.工业上制备硫酸铜通常有两种方案.方案一:铜氧化铜硫酸铜+水方案二:铜硫酸铜+二氧化硫+水其中方案一更适合工业生产,主要原因是.(3)方案二产生的SO2具有和CO2类似的性质,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除此之外,SO2还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使高锰酸钾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无色.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煤燃烧的气体产物,将煤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根据现象,猜想一: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是CO2;猜想二: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是SO2;猜想三: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是.为了验证此气体成分,该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当观察到现象,证明猜想三成立.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出后把字母填涂在对应答题卷上)1.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烟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D.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熔化,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2.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就是与变化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对化学变化的辨析就是建立在对新物质的理解上的,只有准确把握新物质的内涵,才是对化学变化的真正的理解.【解答】解:化学变化过程强调的新物质,不是指不存在,而是相对于反应前的物质在组成和结构上不一样的物质.与具体的颜色或者形态的而变化没有关系,关注内在的组成和结构.故选D.【点评】新物质是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很困扰学生的一个概念,其实随着学习的深入,通过对化学反应方程式就很好理解了.3.用托盘天平称量5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则应()A.增加砝码 B.添加药品 C.减少药品 D.调节平衡螺母【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填写实验报告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指针偏左,说明物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5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5g砝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若已知药品质量,则应该先加砝码后加药品;若要称取一定量的药品质量,则先加药品后加砝码,且砝码添加顺序是由大到小,在称量前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整个称量过程中不能再次调节平衡螺母.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氦气充灌广告气球B.液氮用作保护气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D.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A、用氦气充灌广告气球,是因为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容易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该选项即利用了氦气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氦气的化学性质;B、液氮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同时液氮蒸发时会吸收热量,能够降低温度,该选项即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是因为充有稀有气体的灯具通电时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该选项只利用了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D、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该选项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选:C.【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5.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是多少,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约是()A.50mL和50mL B.60mL和40mL C.40mL和60mL D.20mL和80mL【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有一定难度,需要考虑到空气中也含有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氧气的总体积应是通入的氧气的体积加上通入的空气中含有的氧气的体积;然后根据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本题学生做起来有点难度,要考虑空气中也有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设通入氧气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x,[x+(100mL﹣x)×1/5]/100mL×100%═60% 解得x═50mL.故选A.【点评】本题应考虑氧气的总体积应是通入的氧气的体积加上通入的空气中含有的氧气的体积,才能表示氧气的浓度60%.6.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白磷自燃 B.钢铁生锈C.白炽灯泡通电发光发热 D.火药爆炸【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反应称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不发光,也达不到着火点.常见的缓慢氧化有: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的腐败等.【解答】解:A、白磷自燃也达到了着火点,属于剧烈氧化,故选项错误;B、铁生锈进行的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C、灯泡发光属于物理变化,缓慢氧化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火药爆炸属于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错;故选B【点评】本考点重点考查了缓慢氧化,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在中考题中经常出现,要加强记忆它们的概念,相同点和不同点,本题本考点的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7.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是最常用的灯泡保护气,它是()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及用途分析;【解答】解: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的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是最常用的灯泡保护气,在灯泡内最常用的保护气是氮气,它性质稳定,能延长灯泡的使用时间,故选:C【点评】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8.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O3和O2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B.O2比O3稳定C.空气中O3含量增多可防紫外线,很有益处D.O3与O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考点】氧元素组成的单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闪电时空气中的氧气能够转化成臭氧,说明臭氧比氧气稳定;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解答】解:A、O3和O2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混合得到的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闪电时空气中的氧气能够转化成臭氧,说明臭氧比氧气稳定,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空气中O3含量增多可防紫外线,很有益处,该选项说法正确;D、O3与O2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氧气和臭氧虽然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但是属于两种不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要注意理解.9.下列液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盐水B.碘酒 C.水D.医用酒精【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食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B、碘酒中含有酒精和碘,属于混合物;C、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D、医用酒精中含有水和酒精,属于混合物.故选:C.【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这是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基础.10.如图是收集某干燥气体并对它吸收处理的正确装置.由图中的实验装置推测出该气体的有关性质正确的一组是()A B C D密度比空气大大小小水中的溶解性难溶易溶易溶难溶A.A B.B C.C D.D【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用排空气收集气体时,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采取向上排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则向下排气法收集;吸收处理气体,一般是把气体通入水中或能与之反应的溶液中,对于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吸收处理时要防止水倒吸,需要特殊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增大接触面积,充分吸收气体,还能防止倒吸.【解答】解:图中的收集气体方法:气体从位于集气瓶口的导管进入,瓶中的空气则是从位于瓶底部的导管被排出,这种收集气体的方法也就属于向下排空气法,说明该气体密度小于空气;题图中采取使用漏斗倒扣在水面处吸收处理气体,这一特别的装置能防止水倒吸,说明该气体极易溶于水.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析实验的能力,从多角度对气体的收集方法进行了综合考查,考虑收集气体的方法时,应该从气体的密度、水溶性等角度进行分析解答.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加入药品时,通常先加固体,后加液体B.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C.用排水法收集满气体时,先把导管伸入集气瓶口,后加热药品D.组装制取氧气的装置,先下后上【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仪器的装配或连接.【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加热试管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收集气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仪器的组装次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加入固体和液体药品时,应先加入固体药品,再加入液体药品;故操作正确.B、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故操作正确.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刚开始排出的气体不纯净,所以要先先加热药品,一段时间后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收集,故操作错误.D、组装仪器时,一般遵循的原则是:从左到右,先下后上,故操作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2.空调和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以M代表其化学式),逸散到大气中可和臭氧发生反应,其反应过程可简示为:M+O3→MO+O2,MO+O→M+O2.据此判断哪种物质最有可能是该反应过程的催化剂()A.M B.O3C.O2D.MO【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解答】解:以M代表氟里昂的化学式,根据反应的简示过程为:M+O3→MO+O2,MO+O→M+O2.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是M,所以是该反应催化剂的物质是M,故选A.【点评】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的速率,对反应的生成物及生成物的量都没有影响.掌握催化剂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3.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3mL,则实际液体体积()A.大于17mL B.小于17mL C.等于17mL D.无法判断【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2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3mL,实际体积等于3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17mL.故选B.【点评】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14.下列转变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由a分子变为b分子B.由混合物变为纯净物C.由无色变为红色D.由固体变为液体【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