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分类反思评课稿刘先平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角的分类》教学反思《角的分类》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角的分类》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
首先我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
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要求学生用活动角转出一个自己喜欢的锐角,说说什么样的角叫锐角。
再转出一个直角,同样要求量一量,再得出结论。
教学钝角的时候,同样也要经历这个过程。
教学周角时,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学具转动的边,木条绕着它的一端转了一圈,由此得出一周角是360度。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要让学生区分平角和直线,周角和射线是不同的,要让学生区分开来,我认为还应该回到角的定义,什么是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角”,直线和射线不具备角的条件。
在探索新知角的分类部分的教学环节,由于根据不同的标准,必然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另外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较弱,难免出现思维的漏洞,逻辑的错误,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机会,相互交流的平台。
所以我先让学生自学,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这样,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在小组交流中发现思维的漏洞,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与反思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教学目标:(一)使学生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建立各种角的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来建立清晰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引出本节课内容。
谜语:有风声不动,一动就起风,要想它不动,除非起秋风。
(二)复习准备。
回顾:(1)什么叫做角?说出角的名称?(2)角可以度量吗?用什么度量?怎样度量?(三)学习新课我们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来度量,角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学习角的分类。
(板书: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
(1)学生动手,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
提问:折出的角是什么角?量一量这个角有多少度?从而得出:直角是90度。
板书:直角90度(2)请同学们利用三角板在练习本上画几个直角,感受一下直角。
的大小。
(3)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角是直角吗?(课本的角、黑板的四个角.... )2.认识平角。
(1)学生动手,把刚才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
两个直角组成一 个新的角,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 ⑵请你指出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顶点没有变 动,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⑶这个角是多少度?(180度,因为是两个直角组成的。
) ⑷教师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 这样的角叫做平角。
平角是180度。
⑸请你们用自己的活动角操作,旋转一根硬纸条,使其成为 直角,再旋转成一个平角。
(6) 你能说说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吗?(一个平角等于2个直 角。
)板书: (7) 思考:直线是平角吗?(8)说说:身边的平角。
3. 认识锐角和钝角(1) 教师演示。
先出示直角,然后将角的一条边向右移动,这时两边所夹 的角就小于90度,可以得到60度,30度 .................. 再将角的一条边向左移动,这时两边所夹的角就大于90度,可以得到120度,150度……但一定不超过180。
四年级角的分类评课稿
四年级角的分类评课稿尊敬的评课教师、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某某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老师,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来分享我的一堂角的分类课。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角,并且能够正确地描述角的大小;2.学生能够分类、区分不同类型的角;3.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应用角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准备:1.打印好准备材料:课堂PPT、角的分类表格、练习题册;2.准备角模型:锐角、直角、钝角的纸板模型;3.活动准备:任务卡片、计时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入示范物,展示几个不同的角,例如:直角、钝角、锐角等,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角是什么吗?角的大小有哪些特点?”收集学生的回答,初步了解学生对角的认知。
2.角的概念与特点(10分钟)使用PPT展示角的定义与角的特点。
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明确角的两边、角顶点,并且强调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而形成。
指出角的单位是度,介绍刻度尺和直尺等角度测量工具。
3.角的分类(15分钟)首先,向学生呈现三个角模型:锐角、直角、钝角的纸板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模型特点。
然后,展示角的分类表格,通过几个实例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对角进行分类,并总结分类的原则。
最后,让学生自主填写分类表格,以加深理解。
4.角的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张任务卡片和练习题册。
任务卡片上有不同类型的角,要求学生根据角的特点贴标签进行分类。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师生共同参与纠正。
之后,分发练习题册,让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按照题目要求练习角的分类。
时间到,引导整理最佳答案,共同检查。
5.角的应用(15分钟)呈现一个实际问题:“小明走路时,抬起手臂打了个招呼,他的手臂在这个动作中形成了什么类型的角?”让学生进行思考,并给出解释。
之后,让学生自由发挥,找出生活中的实例,并描述角的类型。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展示发现的角,让学生互相学习。
6.总结与展望(5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收获。
四年级角的分类评课稿
四年级角的分类评课稿一、引言今天,我们听了四年级的一节关于角的分类的数学课。
这节课的内容是关于角的分类,包括锐角、直角和钝角。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角的特征和性质,提高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非常明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2.掌握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定义和特征。
3.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角,并能够根据给定的角进行分类。
4.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角的定义和性质:教师首先介绍了角的定义和性质,包括角的起点、终点和大小。
2.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定义:教师详细讲解了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定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3.角的分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将不同类型的角进行分类。
4.练习:教师设计了多个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
2.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角,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角的特征和性质。
3.练习法:教师通过设计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非常紧凑和流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与角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教师详细讲解锐角、直角和钝角的定义和特征,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同时,教师还通过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角。
3.练习巩固:教师设计了多个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4.归纳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角的分类》说课稿及反思
角的分类说课稿及反思师生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好三角板、直尺、活动(2)教师准备盲人摸角游戏料具(大的纸盒箱和各种硬纸角)(3)教师准备好课件、与本课角相关的材料。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射线、角、角的度量基础上展开,是对角的进一步深化认识。
《角的分类》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角的空间观念。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建立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概念。
2、教学难点:区别周角与射线,平角与直线四、教学方法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创造师生互动、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学习前面几节课,我们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来度量,角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学习角的分类。
(板书:角的分类)(二)图片引入(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认识平角(1)学生动手,把刚才折成的直角纸打开来。
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2)、请你说出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顶点没有变动,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3)、这个角是多少度?(180度,因为这是由是两个直角组成的)(4)、教师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
请你们用自己的活动角操作,旋转一根硬纸条,使其成为直角,再旋转成一个平角。
师:你能说说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吗?(一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
)板书:1平角=2直角180度=2X90度4.认识周角(1)教师出示圆折扇,把折扇慢慢打开,让学生观察扇子把转动了一周,也就是两条边最后重合了。
(2)教师画图:让学生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知道了周角的画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评课稿《角的分类》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角的分类和相关的概念,并能够根据角的特点进行分类。
以下是对这节课的评课稿。
一、课程评价在课程的目标方面,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学效果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角的概念和分类方法。
在课程的内容方面,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角的概念和分类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举例说明。
同时,教师还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角的特点和应用。
在实施过程方面,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通过设置问题、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纠正错误。
在效果方面,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掌握角的概念和分类方法,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重点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角的分类方法和特点,难点是对不同种类的角的理解。
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讲解:1.运用实物或图片进行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角的特点和分类方法;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深入理解角的概念和分类方法;3.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纠正错误。
三、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包括:1.能够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2.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1.在讲解一些抽象的概念时,没有很好地联系实际生活,导致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2.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时,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角的分类评课稿
《角的分类》评课稿陈老师的这节课一直围绕着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来教学,并通过相关的数学活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浅见:一、通过演示和操作,使重点和难点认识到位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这5种角之间的关系。
陈考试预设学生对周角的知识是难理解的,他通过课件演示,边演示边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角,不仅认识了周角的形成,同时巩固了锐角、直角、钝角及平角。
二、设计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的拓展本节课对于学生而言认识平角是一重点也是难点,陈老师在让学生认识平角后,抛出一个问题:有人说平角就是一条直线,你认为对吗?加深了学生对直线和平角之间关系的认识。
三、结合生活中的原型来帮助理解平角和周角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陈老师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现了很多与生活有关的平角和周角的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平角和周角,使数学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延伸。
对陈老师这堂课我有一点想法:在教学平角形成时如果借用活动角,更加直观,学生也好理解。
其次,在要求学生试试画平角时,如果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再说说怎么形成的,再画一画,可能对下节课的画法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
最后,在学习完周角,也可以抛出一个问题:周角是一条射线对吗?让学生讨论,加深对射线和周角关系的认识。
篇二:《角的分类》评课稿《角的分类》评课稿今天我听了符老师上的《角的分类》一课,我感到下面几点处置得较好:(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虽是《角的分类》,但教学的重点确是认识两种特殊的角:平角和周角。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让学生听了就忘却了,让学生看了就会记住了,让学活泼手做了才是真正学会了。
”为了让学生经历认识的过程,符老师没有像书上的例1那样,直接出示平角和周角,而是在设计时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摘苹果的乐趣。
(2)数学概念,学生控制起来较难。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符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平角时,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活动角进行展示,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明确地感受到平角与所学的直线之间的关系,而且让学生感受到平角为什么叫做平角。
《角的分类》评课稿
《角的分类》评课稿
听完了刘老师的课,给我的总体感觉是:这节课能很好体现了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阵地,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这样的教学思想本节课能很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成功之处:
1、课的导入自然、轻松,既轻松复习旧知,又很自然引入新课,老师提出去哪里旅游过的问题,勾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增强问题的意识。
2、刘老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修正自己的知识建构,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
3、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悟生活离不开数学
把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
如:认识特殊的两个角平角和周角,老师注意让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如;课本打开成一条直线是平角,钟面上分针和秒针转一圈正
好是360度,让学生自己探究。
这样就使数学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符号数学走进日常生活,把数学知识寓教于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生活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应用知识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的思维由课堂进入社会生活的大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不足之处:
这节课提的问题比较多,平均每一分钟就提一个问题,提问次数过多,把整节课的内容分得太琐碎,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角的分类》评课稿
城关镇中心小学
严青格。
《角的初步认识》评课稿(通用15篇)
《角的初步认识》评课稿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那么应当如何写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评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角的初步认识》评课稿篇1本周我听了刘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深深地感觉到刘老师,无论是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还是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定位都是准确的、到位的。
整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能够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
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本课,我觉得还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特点值得我学习:一、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化数学《角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例如:在课题引入部分,刘老师利用课件展示主题图——做手工,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刘老师让学生在五角星书签让学生找到角,进而引出课题。
找出呈现在各种物体中的角;目的就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接着,她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室中找角。
这样,学生对角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把学生带入一个宽松愉快的有趣氛围。
让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生活中许多物体上有角,为学生很好的创造了表现自我的机会。
刘老师把生活素材、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
如让学生去找一找老师带个学生的剪刀、可乐瓶上的吸管、时钟等这些物体当中的角。
熟悉的物体引起了学生强烈的信心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
原本抽象的角的知识和生活中的角紧密得联系起来,不仅仅加深了对角的认识,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二、注重操作,让学生的行动起来刘教师设计了,在三角板上摸角、用圆形纸折角,画角等活动,让学生愉快、积极地参加到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不同教育情景中,引导他们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在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角的分类说课和教学反思
《角的分类》说课和教学反思《角的分类》说课依照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安排,和教材教法,课程标准的大体要求,本节课的说课程序共分十个环节。
一、说教学内容《角的分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
二、说对课程标准的解读:课程标准的整体目标中说: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等进程,把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大体技术。
学段目标中要求:探讨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了解一些平面图形的大体特点。
内容标准那么准确的指出:明白平角与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这就要求本节课中,学生要探讨把握平角、周角的大体特点,经历角的分类的进程,明白平角与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说教材:教材借助两把折扇的实物素材熟悉平角和周角,通过观看、动手实践、探讨把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成心义的。
在教材的编排方式上,它充分采纳了不完全归纳法,步步设疑,层层推动,引导学生在做中悟理,在看中归纳,在用中深化揭露新知。
四、说学情:《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初步熟悉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教材以直观操作作为思维的起点,综合运用了大体的逻辑方式和数学方式,在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迁移类推能力,自主探讨能力和归纳归纳能力方面均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五、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学生的熟悉,依照数学课程标准,确信如下教学目标:一、通过观看操作熟悉平角和周角。
二、明确锐角、钝角的概念。
3、明白平角、周角、直角、锐角、钝角间的关系,并能按必然标准分类。
六、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熟悉几种常见的角,并引导学生按一种合理的标准对角进行分类。
难点是:平角、周角的熟悉。
七、说教法学法:教育学家马力斯曾说过:“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忙学生学。
”可见教学方式的选择关于学生同意知识,煅炼能力都起着超级重要的作用。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_2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角的分类》教学反思1在《角的分类》一课中,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实践,学会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在课结束之余,我饶有兴致地布置了探究作业,“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在什么特殊时刻形成什么类型的角?”课一结束,同学们便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对策。
第二天,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老师,昨天你留的作业我们讨论完了。
"我定睛一看,吃了一惊!本子上画满了各式各样的钟表,有着不同的时刻,不同的角度,有的说回去和爸妈商量讨论,有的几个同学聚起来,用量角器量,有的理直气壮地说,是通过计算、观察得出的。
于是,一堂生动的汇报课开始了,有的把结果制成了小报,有的设计成了表格……娓娓道来。
组1:我们小组来汇报一下,首先××同学家有一个破手表,我们先对它进行了研究,后来得出了形成直角的时刻和看似直角却并非直角的时刻,如形成直角的时刻有:3∶00,9∶00;并不形成直角容易发生错误的有:12∶15(锐角),12∶45(钝角),3∶30(锐角),6∶15(钝角),6∶45(锐角),9∶30(钝角)。
组2:我们小组要补充以上小组的结论,我们还专门对180°(平角)和看似平角的时刻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6∶00时是180°(平角),而3∶45、9∶15、12∶30看上去像平角,实际上时针与分针形成的并非平角,同学们要注意。
……课后我有这样的疑问:在认识周角这个环节,我们为了让学生感受随着边的张开角是由小到大变化的,在用动画展示的时候,在1800和3600之间稍作停留,让学生判断这时的图形是不是角,猜想一下它大于1800还是小于1800,通过判断想加强学生对“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这句话的理解,为周角的认识作铺垫,让学生知道周角是3600,而不是00,也让学生知道1800和3600之间还有别的的角存在(因为在另外一个班上课时,有很多学生认为1800之后就是3600,中间没有别的角存在)。
《角的分类》 评课稿
《角的分类》评课稿今天我听了符老师上的《角的分类》一课,我感到下面几点处置得较好:(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虽是《角的分类》,但教学的重点确是认识两种特殊的角:平角和周角。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让学生听了就忘却了,让学生看了就会记住了,让学活泼手做了才是真正学会了。
”为了让学生经历认识的过程,符老师没有像书上的例1那样,直接出示平角和周角,而是在设计时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摘苹果的乐趣。
(2)数学概念,学生控制起来较难。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符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平角时,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活动角进行展示,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明确地感受到平角与所学的直线之间的关系,而且让学生感受到平角为什么叫做平角。
(3)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特殊是新知识,是通过学生的察看、剖析、讨论,总结出来的。
不过本人也有几点不同的见解:(1)如果老师能注意每一个教学细节,预设各种可能涌现的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注意学习的角度,信任这堂课会更精彩。
(2)学生把角按必定的次序分类只是进行了文字上的分类,如果老师这时能组织再用活动角按必定的次序分别演示各类角,那么必定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入。
(3)如果在学完平角和<="周角后" 周角后老师能马上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这样做既能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接洽起来,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心理学家皮来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在此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另外在生活中学生已接触了很多的角,通过各种道路了解一些相关角的知识。
为此,老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机遇,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凌老师通过师生的操作,利用动态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通过直接的比较,引出疑问,引出新知。
这样,疑问在操作中发生,角的概念的理解在争辩中升华。
四年级上数学评课角的分类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数学评课-角的分类人教新课标上周听了刘老师的显现课,让我感想很深。
刘老师的课很扎实,整堂课向来环绕着本节课的要点和难点来教课,并经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充足表现了“让学生经历数学,体验数学”的教课思想。
学生不单吸纳了知识,还体验数学讲堂的乐趣。
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一点愚见:一、找准起点,唤醒学生已有的旧知关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经验给了他们一个角的潜意识,即“角是尖的”,刘老师找准了这一同点,上课开始就让学生“画一个你喜爱的角”,并让学生把他们分一分类,十分自然地引入到旧知,轻松得复习了三年级学习的知识,在学习完钝角小于 180 度后抛出问题:为何限制 180 度,把平角顺利地引入新课,也使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踊跃地投入到讲堂教课之中,也为下边介绍平角和周角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二、经过演示和操作,使要点与难点认识到位数学讲堂就是让学生生动开朗、踊跃主动地参加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取所一定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同时,在感情、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获取发展。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认识平角和周角,并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这5 种角之间的关系。
刘老师预设到学生关于平角和周角的知识仍十分模糊,他经过黑板上的活动角和学新手中的活动角,先指名让一个学生登台转动活动角显现周角和平角,,一定学生后刘老师自己转动显现,再课件演示,最后让全体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活动角摆一摆来体验平角和周角形成的过程,经过这一活动,学生领会到周角和平角产生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关于周角和平角的认识,让学生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
接着刘老师经过举例和后边的判断练习加深了对直线和平角,射线和周角之间关系的认识,使整堂课很真切,很扎实。
三、练习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突出学生的思想深度刘老师环绕着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了多种练习,如看角和度数说角的名称,判断题,利用平角和周角的知识的计算题,形式多样,由易到难,特别是此中的2 道判断题:大于 90°的角叫钝角和钝角都大于 90°,很好的涵盖了钝角的知识,看着差不多,其实意思截然相反,极易弄错,刘老师其实不急着解说,下定论,而是把错误资源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争辩中化解错误,在争辩中内化知识。
2023年《角的分类》教学反思_15
2023年《角的分类》教学反思2023年《角的分类》教学反思1《角的分类》是小学数学第七册的教材内容。
它的知识基础是角的认识与量角器的使用,新旧知识的发生点是对角分类的初步经验。
本节课教学内容有两项:1、直角、平角、锐角、钝角与周角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本课以学生主体探究展开,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来探索新知,体验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
结合课件动态地演示了直角、锐角、钝角,让学生感知一条射线围绕它的端点旋转也可以得到角,为后续的平角与周角的学习,为沟通角的联系埋下伏笔。
学生在二年级就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已经对角的分类有所了解。
因此课的着眼点定位在角的一边旋转变化,形成各类不同的角。
在角边的运动变化过程中逐步认识各类角的度数或度数范围的确定(包括平角、周角这两种特殊角的认识),渗透无限微分的数学思想。
为了达成预设目标,教学过程以课件演示及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手脑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在小组合作旋转操作中,探究“我们还发现了新的角”。
学生很快的发现了平角与周角,并能准确的描述出它们的特点。
这说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较好,知识面较宽。
在这个活动顺利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但学生的思维有些拘束,没能发现0度角、大于180度小于360度的角(优角),如果让学生自主讨论思考的时间再充足一些,可能学生能得到更多的发展。
同时平角、周角是两类新学的角,对学生而言是新知识,对它们的特殊性应该强调说明,可以着眼比较平角、周角与直线、射线的区别,帮助学生对新角的理解与认识。
本课教学中可供学生操作的学具有限,老师仅给同学们准备的活动角。
如果能准备一些模型角、手工纸,课堂中学生进行摆、折等动手操作活动,则能体验更多角相关的经验,发现更多角的知识。
2023年《角的分类》教学反思2《三角形的分类》是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三边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设计本节课之前,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既学习按照角的特点分类,又学习按边的特点进行分类。
2023年角的分类教学反思
2023年角的分类教学反思2023年角的分类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对三角形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进行的教学活动,我认为分类是一种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划分和组合的过程,三角形的分类在于给学生一种数学模型,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应用三角形,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三角形奠定知识基础。
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
尤其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了学习的全过程,他们经历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在共享中认识这一系列探究过程,体现了积极自主的意义,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系统,同时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
2、提出问题,引导并启发学生展开思考和学习活动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
通过问题解决对知识的理解。
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
在本节课中主要问题有:你能帮这些三角形起名字吗,在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你能找到生活中的三角形,并说出是什么三角形,等等。
以问题为线,以观察、思考、小组合作等为渠道,引导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3、在本节课中,有良好的预设,同时又有一些随时动态生成的信息。
例如:在要求学生分类的环节,初始的设计是放手让学生去分类,可以按自己的标准给三角形进行不同的分类,可又担心学生没有分类的标准,按边分类和按角分类的方法也许各有不同,可能有分两类的,有分三类的。
也许有的学生把角和边的不同标准放在了一次分类中。
所以,我在这节课教学时就,给学生限定分类的标准,让学生按角进行分类,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等,在汇报过程中我意外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按要求进行分类。
4、练习的设计具有层次性、系统性,既注重操作性又考虑拓展性,助于学生对三角形有关知识的牢固掌握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在整过教学过程中,也有足的地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显得有些混乱,无条理。
角的分类评课稿
《角的分类》评课稿听了蒲老师的这节课,给我的总体感觉是:蒲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对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理解透彻,落施到位。
本节课较好地贯彻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较好地体现了出来。
以新课标的标准来看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
1、将情景创设的有效性较好的落到了实处。
引课时,蒲老师用猜谜语——扇子引入新课,然后紧扣扇子,从中找出了锐角、钝角等,避免了以往许多课中情景创设与探究新知相脱离的现象。
2、教学方法、手段直观形象,便于学生观察、探究。
本节课蒲老师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扇子,通过演示、观察,不但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平角、周角,更在了解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后,自我感悟了它们的意义。
3、师能注意设计问题的有效性,比如议一议的第二个问题:直线是不是平角?圆是不是周角?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蒲老师对此作了准确的预测,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4、教学中蒲老师多次采用启发式教学。
比如:当一位学生在扇子上找出平角后,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叫平角,而是启发学生:“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叫平角?”当学生描述有困难时,师又通过示范画平角,帮助学生自我感知平角的意义。
5、师能及时纠正学生不准确的数学用语。
当学生把射线的端点和角的顶点混淆时,师能及时纠正:在角里,这个点叫顶点。
6、师能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7、蒲老师能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按照教材设计:练习先出示的是看图填空,把一个周角分成了4个角,已知其中一个角的度数,求另外三个角的度数。
这道题对于刚认识平角、周角的学生来说,困难太大。
为此,蒲老师作了恰当的调整,将它放到了第三题,并作了铺垫,先出示将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已知其中一个角,求另一个角的练习,在学生完成这道题的基础上,再出示将一个周角分成4个角的那道题,降低了难度,为学生扫除了学习障碍。
当然,人无完人,课无完课,在本节课中,我认为蒲老师灵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分类
㈠教学内容:
P41 例二、例三,练习五有关习题
㈡教学目标:
(1)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定义。
(2)理解各种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正确的将角进行分类。
(3)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比较能力.
⑶重、难点:
(1)并且建立各种角的概念。
(2)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过程设计
我们理解并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大小可用量角器来度量,角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学习角的分类.(板书:角的分类)
(一) 1.出示一组图形.
一共六个图形(角)哪个你最熟悉?
生A:对第2个和第5个比较熟悉,因为我们学过是直角,我一眼就能看出来。
问1: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是直角的?怎么样准确的知道它是一个直角呢?(根据回答提示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
2.认识直角
介绍一副三角尺的两个直角。
并且板书:90度的角是直角。
(说一说你身边的直角)
3.认识锐角、钝角、平角
比直角小,也就是小于90度的角叫锐角。
生B:大于90度的角叫钝角。
问:是不是大于90度的角叫钝角呢?
探究:出示活动角让角的一边不动,另一边沿着这条边绕顶点慢慢旋转,当活动角的两条边拉成一条直线后,请你指出这个新的角的边和顶点各在哪里?(顶点没有变动,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 ,问现在还是钝角吗?
介绍平角:
我们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
平角是180度。
反问:平角它是一条直线吗?
(注意平角与直线区分)
那既然这样的角不叫钝角,我们把什么叫做钝角呢?
板书: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
4.平角与直角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1平角=2直角)
5.认识周角.
(1)教师演示.
把折扇慢慢打开,让学生看清扇子把转动了一周,也就是两条边重合了.(2)教师画图.
让学生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知道了周角的画法.
(3)学生操作.
把自己活动角的一条边,旋转一周,两条边重合了.
(4)师指出: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看出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板书)
让学生指出周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条边重合了.
(5)你能说说周角、平角、直角有什么关系吗?
引导学生明确:
1周角=2平角=4直角(板书)
(6)你能把学过的几种角按照角的大小,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吗?
二人讨论后得出: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二、反馈:
(1)观察周围哪些平面上的角是锐角或钝角?(三角板上有两个锐角;红领巾有两个锐角,中间的角是钝角……)
(2)下面各角的度数分别是什么角?
35°96°45°135°90°170°89° 360°
三、巩固反馈
3.回答.
(1)80°角与( )°角能拼成一个直角.
(2)一个平角与一个钝角的差,一定是( )角.
(3)一个直角与锐角的和,一定是( )角.
4.判断正误.
(1)直角总是90°.
(2)锐角都小于90°.
(3)大于90°的角叫钝角.
(4)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5.练习五第4题,做在书上.
四、小结
1.你认识了哪些角?
2.什么是钝角,平角,周角?
3.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五、作业
练习五第5~6题.
《角的分类》教学反思
关于“角”,学生在二年级已有初步的接触,但是大都属于直观的描述,现在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恰当抽象出图形的特征,系统学习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等等。
角的分类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分类,区分直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
这次课还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上还存在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学生不是很清楚。
2.平角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讲得太久。
3.认识各种角的同时学生对各种角的探究时间不够。
4.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形象具体思维为主,
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我做的还有待提高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5.课堂上出现一个不完全周角的概念,可以不介绍。
对学生太难理解。
6.语言不够精炼。
总之,要上一堂好的课,目前我还做的不够,争取做的越来越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角的分类评课稿
角的分类这一节是建立学生二年级已经掌握基本角的情况下再做进一步的学习。
总体来说有优秀的一面,也有自己需要改正的一面。
1.这节课总体来说学生动起来了,课堂较活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基本也用起来了。
2.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现在能有意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3.基本完成教学重难点。
需要改进的有:
一、有些知识介绍的不清楚。
针对个别知识点讲解的很繁琐.
二、角的分类完成后,学生在角与角之间的关系还不是很明确。
三、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有点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
希望自己以后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四、有些知识学生一旦提到,可以给学生作进一步讲解,比如:不完全周角。
五、既然学生自己做了一个活动角,不妨让学生上台展示角的形成过程。
课堂上面语言还需精炼,不能拖泥带水,是什么就是什么,给学生明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