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湘教版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共43张PPT)

合集下载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及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及区域发展差异

①工业带形成,产业
结构日趋复杂,发展
发 展 特 点
了机械、化学、汽车
形成以匹兹堡为中心的钢铁中心,但整个区 、纺织等部门;第二
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开放程度较低、农业 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占较大比重
②城市化水平提高,
形成“芝加哥—匹兹
城市化、工业化达到较高水平,传 统工业衰落,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 兴起,环境日趋改善,产生新的增 长活力
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发展阶段及区 域发展差异
区域的基本含义
01 区域的含义:区域是指
一定的地域空间。
02 区域的主要特征
一.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分明确的界 线和模糊的界线两种。
二.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 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如通过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 将甘肃省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 图中a是干旱区;b是半干旱区;c是 半湿润区;d是湿润区。
1
概念:三
次产业及
其内部的
比例关系
2
。 3
差异表现:三次产
业占国内(地区)生
产总值的比重,三
次产业的就业比重
,三次产业的内部
构成等。
区域产业结构
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 件、经济发 展水平、资 源配置状况 、劳动力素 质等。

传统农业( 发展水平 较低)区域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 较大
区 工业(加速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
区域内部各要素具有相对一致性,但并不是说 其内部就不存在差异。例如,南方水田区作为 一个区域,其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但内部也 有旱地。
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的位置特征
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区域的人文 地理特征
区域差异分析 对比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 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应主要从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和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两个 方面分析。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 地理位置差异可从纬度位置差异、海陆位置差异、半球位置差异、相对位 置差异等方面分析。 ②气候差异的形成

湘教版高中区域地理复习课《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湘教版高中区域地理复习课《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①阿巴拉契山脉西部 ①本区资源源; 规模加大,外地 化、污染严重、地价
区 ②苏必利尔湖附近优 资源的大量输入 上涨、劳动力价格上
位 质的铁矿;③运河开 ;
涨等不利条件的限制
条 通、铁路修建及五大 ②中心城市的辐 ;
件 湖便利的交通;
射带动作用; ②高科技的推动;
④第二次技术革命的 ③交通等基础设 ③交通运输网络的信
湘教版高中区域地理复 习课《区域的基本含义 和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2020/9/22
第一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考纲展示
考点 1
区域特征分析
考点 2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类型
乡村地域
范围

生产活动
农业
二者关系
是城镇地域发展的_基__础_和 依托
城镇地域 小
非农业 对乡村地域产生带__ 动__作用
发展状态
低__水__平__的均衡状 不平衡的加___速_

发展状态
高效益的综合 发展阶段 第二、三产业 在国内生产总 值中占相当大 的比重,第三__ 产业的增长速 度和产值比重 超过第二产业
大幅度增__强__
高水平的均衡 状态
解析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 发展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 段
推动
施的完善
息商务网络的形成
以传统农业为主 体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 发展阶段
发展 特点
形成以匹兹堡为 中心的钢铁中心 ,但整个区域的 工业化、城市化 、开放程度较低 、农业占较大比 重
①工业带形成,产业 结构日趋复杂,发展 了机械、化学、汽车 、纺织等部门;第二 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②城市化水平提高, 形成“芝加哥—匹兹 堡”城市群,第三产 业加速发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1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差异课件湘教版必修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1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差异课件湘教版必修3

、资源配置状况、
3.差异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 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重关系,可以推断区域经济发 展水平的高低。一般而言,当区域内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时,经济发展水 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当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 较高;当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比重时,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更合理。
解析
(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答案 D
解析 长江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天然地将江苏省划分为苏南 和苏北两部分,因此苏南和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 的阻隔作用。
答案
解析
(2)1997~2001 年,分工指数的变化说明环渤海地区( ) A.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 B.产业结构趋于一致 C.经济发展速度都在加快 D.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答案 A
答案
解析 表格数值反映环渤海地区从 1997 年到 2001 年的行业分工指数值 有变大的趋势,说明行业差异性逐渐增加,也就是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
(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小。 (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 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4)赞同。理由: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 增加就业等。 不赞同。理由: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 生物多样性等。
3.西部大开发只是资源的开发吗? 不是。西部地区尽管自然资源丰富,但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落后。所以在西部大开发中,不能简单理解成就是资源的开发,首先应 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4.水资源紧张现象只在北方出现吗? 不是。我国降水量呈现南多北少的局面,北方水资源相对紧张。由于南 方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污染严重,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水资源 也比较紧张。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28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及区域发展差异课件湘教版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28讲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及区域发展差异课件湘教版

发展前期 时 间 变 化 工业化时期 城市化水平 较高时期
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 第二、三产业转移
三、二、一 ”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___________
的格局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重关系 来推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方法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重关系,可以推断区域经济发展 水平的高低。一般而言,当区域内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时,经 济发展水平较低, 产业结构不合理; 当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时,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当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第三 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比重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更 加合理。
A.携带方便 C.文化蕴涵
2.下列地区中,宜作为油纸伞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A.欧洲西部 C.中东 B.中亚
)
D.撒哈拉以南非洲
【图解思路】
【尝试解答】
1.C 2.A
(2017· 高考全国卷Ⅱ )19 世纪 50 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 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 年,南京长 江大桥建成通车;自 1999 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 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 (如图 )。据 此回答 3~ 5 题。
3.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 —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
B.与自然河道一致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
4.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5.进入 21 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 是( ) B.技术 D.交通

一轮复习课件: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一轮复习课件:9.1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是 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地 高寒牧业、河谷农业 很少 很少


第九章
第1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20-
方法技巧图解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及突出特点


第九章
第1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21-
学以致用 1(2013 福建文综,37)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


第九章
第1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29-
(2)分析某个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往往从以下两个方面 入手。 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特点、 土地及矿产资源等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及不利影响。 ②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包括区域的人口(素质、数量) 、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状 况等因素的有利及不利影响。
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第九章
第1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22-
材料二:M、N 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 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 年 5 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 区(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 (1)描述 M 城气候特征。 答案:冬冷夏热 ,气温年较差大 ;年降水量少 ,气候干旱 ;大陆性强。 (2)指出 M 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 ;位于冲积扇 ,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 ;有
第九章
第1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5-
一 二
三 四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特征 界线有虚有实 内部相对一致,区域间 差异明显 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 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表现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这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 区域的基本依据。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有的区域 界线是模糊的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 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 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
“雁头”与“两翼”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扩大;当“两翼”跟随“雁 头”进行行业升级后,它们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则随之缩小,下图显 示,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过程呈现________特点。其中, 1998年至2004年期间的制造业结构相似度变化趋势表明,这一时期, 甲市率先进行________,甲市与乙、丙两市行业结构差异
四层次。读表,再找出一个由甲市转移到乙市或丙市的主导行业,并
说明依据。 转移的行业是________。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雁行模式”认为,当“雁头”率先进行行业结构升级时,
区域发展阶段,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而演变的不同阶段。
其发展的区位条件不同,因而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亦不同,下面以美 国东北部工业区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温馨提示 ]
区域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污染
严重、地价上涨等造成区域经济整体衰退,区域必须寻找新的发展, 才能实现区域高效益综合发展。其措施如下: (1)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改造传统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 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2)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区域环境。 [高考链接] 本考点常以区域材料和区域图的形式,考查区域空 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及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状况,选择题和综合题都可 能出现。
第一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含义: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灵犀一点] 区域差异性的表现 (1)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2)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区域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并非内部 地理要素的绝对一致性,如我国南方水田区也存在旱地,即区域内部 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只是求大同而存小异。

高考地理 10.1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湘

高考地理 10.1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课件 湘

区域
发展 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一、二、三
前期
工业 时期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 经济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 所占比重最大
二、一、三或二、 三、一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后期 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 三、二、一
业的增长速度超过第二产业
对点训练 1 海南省依托地理位置、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经济快速 发展,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根据所给材料,回答 下列问题。
源密集型产业;加强 发利用
交通建设;治理环
资源开发
境;加强区际合作
对点训练 2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 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 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 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工业化、城 市化加速推 进
水平高,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高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 第二产业比 第三产业发展超过
产业 比重,以资源型工 重 迅 速 上 第二产业,以资金
结构 业和劳动密集型加 升,第三产 密集型和技术密集
工制造业为主体 业加速发展 型工业为主
对外
开放

逐渐提高 大幅度增强
程度
交通 运输
少而稀疏
第1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基础梳理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含义: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主要特征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
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

的差异性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全程复习课件:第28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

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全程复习课件:第28讲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
(1)图中地理区域C为北方,D为南方。二者的界线是A秦岭 —B淮河线。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北方
南方
自 然 条 件
气候 类型
有利 条件
限制
温带季风气候
平原面积广阔,森 林、煤炭、石油、铁
矿等资源丰富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 风气候
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 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3.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差异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 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3)变化特点。
栏目 导引
思考探究1,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区域和地域有什么异同?
程 工业产值
产业结构
对滞后 东部地区产值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中、西部和东
北地区以传统型工业为主
城市化水 平
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部、西部地区
城市化 综合经济 差异 实力
东部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最高
城市密度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较大,西部地区 较小
栏目 导引
(2)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教育程度 国内生产总值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2.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 工业化
特征
的发展阶段
阶段
发展水平
相当低
较高
产业结构 以第一产业为主
以第二产 业为主
对外开放 程度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学习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含义: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主要特征
二、区域空间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 1.区域空间结构 概念 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影响 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 因素 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乡村地域 城镇地域 类型及特 范围大,以农业生产活动 范围小,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 征 为主,是城镇地域发展的 主,对乡村地域产生带动作用 基础和依托 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 空间分 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 布特点 区表现卷 )2015 年是 “ 一带一路 ”(“ 丝绸之路经济带 ”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 下图为“一带一路” 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第 1 题。
1.某年 6 月至 8 月,一艘邮轮沿“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 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 )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2~3.【解析】 第 2 题,由材料“„„山有小口„„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可知,桃花源应在山中,土地平旷说明位于山间盆地。第 3 题,桃花源与外界联系很少,比较封闭,环境幽静,这与其特殊的 地理位置有关。 【答案】 2.C 3.A
(2015· 江苏卷)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 土楼景观图。读图,完成第 4 题。
对应集训
右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回答 1~2 题。
考纲点击 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考情分析 1.从考核内容上看:多以世界及我国热点问题及热点地区区域图 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区域内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2.从考核形式上看:多以图表资料为载体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及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从能力考查上看:侧重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综合分析和从图 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4.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安全防御 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
)
【解析】 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人口稀少,不存在 耕地缺乏问题。当地气温较高,无需保温。当时,建筑材料匮乏,豺 狼虎豹、 盗贼嘈杂, 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 客家人便营造“防御性” 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所以选 A。 【答案】 A
2.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指区域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 动力素质等。 (3)区域差异的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 的就业比重和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地 区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 工业(化)区域 差 大 异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发展前期 农业经济占相当大的比重 时 间 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工业化时期 变 三产业转移 化 城市化时期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三、二、一”的格局 传统农业(发展 水平低)区域
三、区域发展阶段 1.衡量标志 (1)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 比重等。 (2)综合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 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以传统农业为主 发展阶段 工业化阶段 体的发展阶段 水平低, 人均国内 工业化、 城市化加 经济发展 生产总值少 速推进 传统农业占有较 大比重, 以资源型 第二产业比重迅 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 工业和劳动密集 速上升, 型加工制造业为 加速发展 主体 对外开放程 低 逐渐提高 度
【解析】 南海的雨季出现在 6 月之前;6 月至 8 月阿拉伯海盛 行西南季风,洋流方向由西向东;红海沿岸属于荒漠地带,森林少见; 6 月至 8 月地中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和日丽,炎热干燥, 所以选 B。 【答案】 B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 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 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 2~3 题。 2.“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 3.“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 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
互动探究 考点一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要点归纳 1.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传统农 业区域 工业区域 发展水平较 高的区域
第一产业比重较 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 小第二产业比重 比重大 比较大 较大
2.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 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 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次产业的产 时期 产业结构变化 值比重格局 区域发 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一、二、三 展前期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 工业经济 工业 比重迅速上升,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 二、一、三或二、三、一 时期 最大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尤其 后期 是服务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的增长 三、二、一 速度超过第二产业
高效益的综合发 展阶段 水平高,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高 第三产业发展超 过第二产业, 以资 金密集型和技术 密集型工业为主 大幅度增强
交通运输
少而稀疏
显著加快
现代化交通运输、 信息商务网络逐 步形成
城市化 发展状态
中心城市发展速 水平低, 缺乏大型 水平高, 区域内部 度高于区域平均 中心城市 差异小 发展速度 低水平的均衡状 不平衡的加速发 高水平的均衡状 态 展状况 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