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创新社会管理经验材料——创新矛盾化解机制 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矛盾纠纷化解主要做法和先进经验
矛盾纠纷化解主要做法和先进经验矛盾纠纷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为了保障社会和谐稳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
以下是矛盾纠纷化解的主要做法和先进经验。
一、加强调解、仲裁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调解、仲裁机制,是有效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途径。
调解、仲裁机构应该建立在法制基础上,具有独立、公正、及时、方便的特点。
同时,应该加强对调解员和仲裁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素质,促进其更好地履行职责。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法律意识针对社会矛盾纠纷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政府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全体公民普及法律知识,帮助其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三、推进责任机制建设矛盾纠纷的化解需要切实推进责任机制建设。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职责监管和问责制度,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公正、有效地解决。
四、倡导和谐文明的社会风尚通过加强社会建设和文明教育,形成和谐文明的社会风尚,引导公民文明与道德意识的提高,从根本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政府应该积极营造社会和谐稳定的氛围,倡导“互帮互助、相互尊重、理性沟通、和谐共处”的文明理念。
五、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在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基层民主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应当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完善居民自治机制,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增强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
在社会矛盾纠纷的处理中,充分发挥基层群众代表和社区委员会作用,加强沟通、协作和协调,推动矛盾纠纷的化解。
以上是矛盾纠纷化解的主要做法和先进经验,主要包括加强调解、仲裁机制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推进责任机制建设、倡导和谐文明的社会风尚和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
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社会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
PPT文档演模板
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
• 然而,应急管理的功能极为有限,只能控制事态,不能解 决问题,真正解决问题的是危机管理。正如灾害(突发事 件)并不等同于危机一样,应急管理也不等同于危机管理。 由于危机的根源是风险而非突发事件,所以危机管理要求 发现真正导致危机的风险,包括问题、矛盾、漏洞和“病 根”,从而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堵塞漏洞,拔除“病 根”,以达到同类危机不再发生的效果。现在我们经常看 到,在处置城市逢雨就淹水、渣土车闯红灯撞人、食品安 全事故以及群体上访等突发事件时,总是不见效、难除根, 其原因就在于只是停留于旨在控制事态的应急管理,并没 有实行真正解决问题的危机管理。
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
三方关系图(以劳资关系为例)
PPT文档演模板
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
(3)社会关系失调
• 社会结构的失衡导致社会关系的失调。城 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 衡,直接带来城乡居民之间,东中西部居 民之间,不同产业、部门、单位人员之间 关系的失调。社会构成要素组合失序,自 然带来政府与雇主、员工之间,政府与开 发商、居民之间,政府与执法人员、老百 姓之间的关系失调。
PPT文档演模板
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
• 学界则普遍认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 主要任务是:加强社会建设,优化社会结 构,发展社会组织,理顺社会关系,重建 社会信任,最终形成与政府、市场既相协 调、又相制衡的“公民社会”
• 此乃学术性观点,操作性并不强
PPT文档演模板
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
PPT文档演模板
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
• 其次体现在要素组合失序。劳资矛盾、征 地拆迁、执法纠纷一直是社会冲突特别是 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由头”,这实际上反 映了企业员工、老板高管与政府之间,城 乡居民、开发商与政府之间,老百姓、执 法人员与政府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结构性矛 盾。以劳资矛盾为例: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司法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司法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司法厅•【公布日期】2011.09.06•【字号】豫司文[2011]211号•【施行日期】2011.09.06•【效力等级】地方司法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司法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豫司文[2011]211号)各省辖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局,省直管试点县(市)人民法院、司法局:为认真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司发[2011]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人民调解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
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是做群众的工作,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新的形势下,与时俱进做好群众各项工作,把群众工作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就可以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人民调解是基层群众民主自治的重要形式,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员来自群众、代表群众、服务群众,人民调解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在党委政府的主导下,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对于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矛盾纠纷化解经验材料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经验材料(2018年6月日)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多层次、多样化、多领域、跨地域利益冲突日渐凸显,单一纠纷解决方式已不能及时高效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县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和中央、省、市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系列要求,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意见》,积极整合调解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探索成立矛盾纠纷第三方调解中心,进一步丰富了人民调解的内涵和外延,构建并完善了多元调解机制,收到较好成效。
一、准确定性定位,建立健全机构**县矛盾纠纷第三方调解中心由县综治办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指导,依法在县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落实了专门办公场地和办公经费,与县医调委合署办公。
中心设立调解、接待及候调大厅、调解员办公室,在接待及候调大厅配备触摸屏、墙面显示屏,在调解大厅安装视频监控,对调解过程实行全程监控。
同时实行派驻制,在县法院、县交警大队、攀莲派出所、北部乡镇、南部乡镇成立调解工作室,结合各部门、片区实际派驻调解员。
中心按照“以人为本、高效便民、多元调解、群众满意”的宗旨,坚持“定性为民间组织、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群众不需付费、在政策和法律框架下进行调解、着力构建纠纷多元化解格局”的原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力求做到公平、公正、中立。
县政府还将第三方调解中心办公经费和调解员个案补助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对第三方调解中心工作实行购买服务,对调解成功的每件案件给予100—1500元不等的个案补助。
二、严格选拔条件,配齐配强队伍把好调解员准入关是确保调解工作“帮忙不添乱”的关键。
一是严格选拔条件。
专职调解员要遵纪守法、热爱调解事业、清廉公道正派、密切联系群众、具有较强的政策法律水平、丰富的调解经验。
二是严格选拔程序。
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选、组织推荐的方式向第三方调解中心推荐专职调解员人选,中心组织综治、法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进行调解实战考核后,根据成绩确定人选并由中心发放聘书。
精选最新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 社会治理创新
创新社会治理,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枫桥经验告诉我们:社会治理创新,必须要牢牢树立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思想,及时调解人民内部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
要建立社会化大调解格局,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开心的日子。
社会治理多一条方法、多一条路子,人民就会少一些忧难,多一些满足,社会就会多一份稳定,多一点阳光。
要进一步丰富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方法,大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让治理思路更加开阔,治理方法更加灵活,治理措施更加多样,才能解决社会治理中的新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
创新社会治理,要重视发挥群众作用。
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协调,群众参与”的思想,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性社会调节组织吸收到社会治理中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这也是枫桥经验的重要一条。
要大力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引导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的治理,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服务,这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从单一的行政管理转变到社会共治,让社会组织直接面对群众,引导群众,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由“被动治理”变为“人人参与”,可以充分激发参与热情。
创新社会治理,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没有弱势群体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不关爱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就不可能有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在社会治理创新上,要关注流动人口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与合理诉求,让流动人口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
在流动人口参与城市建设的大潮中,社会治理由“管制”转变为“服务”,由“歧视”转变到“重视”,构建从基础设施到服务机构的全方位社会服务,让流动人口在新的环境中也可以安居乐业,以城为家,才能真正的激发他们工作、生活的热情,真正的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自觉维护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
古人说:“天地交,而后能成化育之功;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
只有不断吸收、借鉴和弘扬枫桥经验,坚持与时俱进,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活力,积极化解社会问题和矛盾,大力凝聚社会共识与合力,社会才会有序、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设经验材料4篇
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设经验材料4篇篇一为进一步提升平安xx建设整体水平,县委政法委以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平台,坚持以调促稳,通过“四建立”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
一、建立新型调解委员会为构建多元化解体系,县委政法委对原有xx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整合,成立了诉前联合、道路交通、医疗纠纷三个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县调处中心直接领导。
整合涉访民间纠纷等xx个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实行单位和县人民调解委员会双重管理。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专业性调解员xx人,行业性兼职调解员xx人,为做好调解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二、建立“一站式”解纷服务平台按照中政委《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为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县委政法委创新建立“一站式”解纷服务实体平台和在线平台。
该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全县上下联动、纵横贯通的解纷服务体系,实现了网上受理、网上调解、网上督办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
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常态化;实现了让基础社会问题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目标。
三、建立规范化调解制度为了更好的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规范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县调处中心制定并完善了调解工作职责、会议制度、调处制度、联动制度、报告制度、回访制度,完善了调解员工作职责和工作纪律,规范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下发了《人民调解工作流程》,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四、建立直达式诉前调解县委政法委、县调处中心选派经验丰富的调解员,与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联合办公,集中人力、集中时间,全面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有效地缓解了法院审判环节,方便了双方当事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自x月x日与法院诉调对接以来,共接待受理矛盾纠纷xx件,已调解xx件,调解成功xx件,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节约了诉讼成本,降低了案件当事人的诉累,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如何创新社会治理化解基层矛盾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社区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加强网络安全保障
确保信息化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保护居民个人信息安全。
04
成功案例分享
某社区自治的成功经验
1 2 3
居民参与决策
社区通过建立居民议事会、业主委员会等组织, 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提高居民的归属 感和参与度。
沟通不畅
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沟通渠 道导致误解和冲突。
管理不善
社区管理者在服务提供、政策 执行等方面存在问题。
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的居民 在相互交往中可能产生摩擦。
基层矛盾的负面影响
社会稳定
基层矛盾如不及时解决 ,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
社会不稳定。
社区关系紧张
矛盾加剧可能导致社区 居民之间关系紧张,甚
提升居民素质
加强社区教育,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水平 。
引入社会力量,推动多元共治
引导社会组织参与
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的 格局。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PPP模式等途径,吸引市场主体参与社区治理 。
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引导企业关注社区发展,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公益事业。
如何创新社会治理化解基层 矛盾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3
目录
• 创新社会治理的背景与意义 • 基层矛盾的种类与成因 • 创新社会治理的方法与途径 • 成功案例分享 • 结论与展望
01
创新社会治理的背景与意义
当前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
01
02
03
社会结构复杂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社 会结构日益复杂,人口流 动性增强,社区关系疏离 。
立足源头治理 创新社会管理
立足源头治理创新社会管理——黄浦区法院加强立案信访工作服务保障平安世博黄浦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城区,行政、金融、文化、商贸云集,在上海加速建设“四个中心”过程中,聚焦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当前,由于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处于矛盾凸现期,加之黄浦区特殊地理、历史原因,导致社会矛盾、冲突尤为复杂,信访维稳工作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黄浦区法院在院党组的带领下,迎难而上,积极创新,立足源头治理,坚持能动司法,在立案调解、化解信访与窗口接待中进行着多途径的努力,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立案信访维稳工作机制,为服务保障平安世博做出了积极贡献。
建社区立案信访便民工作站从源头预防与化解矛盾市民遇到纠纷想诉诸法律,但往往心里没有底,有的人连打官司的流程也不甚了解;大量的邻里、社区纠纷经常发生,如果处理不当,可能进一步转化为恶性事件。
这些,都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为推进司法进社区,密切法院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作用,拓展矛盾纠纷化解的新途径,黄浦区法院将立案信访工作前移至社区基层组织,力求从矛盾纠纷产生的源头加以预防和化解,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化解、社会管理创新。
今年4月12日,黄浦区法院与区司法局在辖区六个街道挂牌设立社区立案信访便民工作站,聘任人民调解员担任社区立案信访联络员,作为就近解决社区居民纠纷、化解社区矛盾、开展法制宣传、提供司法服务设立的便民服务机构。
在工作站,记者看到,每个社区立案信访便民工作站都张贴着立案信访联络员工作职责,摆放宣传架发放诉讼指南;社区的立案信访联络员都由法院进行了上岗前培训,持证上岗;联络员在调解化解地区纠纷过程对所掌握的民间矛盾纠纷信息及潜在因素,认为需要通过诉讼解决的,可及时与法院联系,通过主动提供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等方式,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的渠道反映合理的诉求;对涉及老、弱、病、残孕等行动不便的社区居民,帮助联系法官上门予以立案指导;对法院经审查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但因涉及民生、稳定而需要解决的纠纷,在征求当事人意见后,移送“区联合调解委员会”或社区立案信访便民工作站进行调解。
社会治理创新申论作文范文
社会治理创新申论作文范文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治理创新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社会运转的效率与公平,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创新举措应运而生,为社会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我们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应当积极主动地制定相关政策,为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政府在社会治理中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协调,形成合力,共同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
政府还应关注民意,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及时调整政策和措施,以适应社会变化和人民需求的多样化。
其次,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格局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向。
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格局,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又要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格局。
同时,也要培育和创造更多的社会治理创新样本,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再次,推进信息化技术与社会治理的融合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的信息技术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
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分析社会运行的规律,及时掌握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动态,为社会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能够便捷地搭建起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之间的沟通平台,促进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增强社会治理的协同性和效能。
最后,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法治保障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社会治理中,法律的作用不可替代,只有建立公平公正的法律体系,才能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正义。
因此,要加强对社会治理创新的法律支持,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社会治理的法治框架,确保社会治理创新在法治轨道上进行。
总之,社会治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途径。
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注重政府主导,构建多元化格局,加强信息化与社会治理的融合,同时加强法治保障,才能够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走向更高水平,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经验材料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经验材料矛盾纠纷是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化解矛盾纠纷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
在多元化社会中,矛盾纠纷的形式和内容也日益复杂,因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尊重法律法规,依法处理矛盾纠纷法律法规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处理矛盾纠纷的重要依据。
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尊重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例如,在邻里纠纷中,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解决,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调解或者提起诉讼,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矛盾。
二、注重沟通,加强协商沟通是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手段。
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要注重沟通,加强协商。
通过沟通,可以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利益,找到双方的共同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企业内部,如果出现员工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心理辅导等方式,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商,化解矛盾。
三、倡导和谐文化,营造和谐氛围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要倡导和谐文化,营造和谐氛围。
通过宣传和推广和谐文化,增强社会成员的和谐意识和和谐素质,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例如,在学校中,可以通过开展和谐文化教育、组织和谐文化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和和谐素质,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四、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要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加强社会管理,可以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及时处理已经发生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例如,在城市管理中,可以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减少城市矛盾纠纷的发生。
总之,处理矛盾纠纷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
只有通过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如何做好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如何做好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至关重要。
下面是我对如何做好新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思考:首先,加强矛盾纠纷的预测和研究。
社会矛盾的发生和演化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研究分析社会矛盾的根源、特点和发展趋势,可以帮助政府及时发现潜在矛盾,引导矛盾的合理化解。
要充分发挥各级智库机构的作用,加强对社会矛盾纠纷的研究预测,提供决策参考。
其次,健全社会矛盾提前化解机制。
要加强社会矛盾矛盾矛盾矛盾矛盾矛盾矛盾矛盾矛盾矛盾矛盾矛盾矛盾矛盾矛盾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做到及早发现、及早介入、及早化解。
要加强社会矛盾矛盾矛盾矛盾矛盾矛盾矛盾矛盾,加强对处置措施的监督,确保纠纷化解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
第三,加强矛盾纠纷的舆论引导工作。
矛盾纠纷的化解离不开社会舆论的引导。
要加强对矛盾纠纷事件的舆论监测和分析,做好危机公关,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消除矛盾纠纷的不良影响。
要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积极开展舆论宣传工作,引导公众理性参与矛盾纠纷的化解过程。
第四,完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要建立规范、高效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主动为社会矛盾和纠纷提供解决方案。
要创新调解方式,推行多元化解机制,培育和发展社会矛盾纠纷专业化组织,提供专业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服务。
同时,要加强对矛盾纠纷解决结果的评估和监督,使解决方案更加合理和可持续。
第五,加强法治化矛盾化解工作。
法治是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对矛盾纠纷解决过程的法治化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提高矛盾纠纷解决的法治化水平。
要加强对矛盾纠纷解决人员的培训和监督,使其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确保化解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最后,要加强对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通过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对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化解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政法委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政法委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典型经验材料政法委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典型经验材料创新管理模式完善工作体系推进长安XX建设跃上新台阶中共XX市XX区委员会XX市XX区人民政府20XX年,我区认真贯彻XX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十二五"规划纲要》、XX市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典型城市动员大会以及SS文件精神,切实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务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在九次荣获全省平安县荣誉的基础上,又取得崭新业绩。
全区综治长安建设呈现"一高三降"特点:"一高",即调处成功率较高,全区各级大调解组织调处成功3183起,成功率%。
"三降",一是全区刑事立案下降,共立4882起,同比下降%;二是"八类"案件下降,立105起,同比下降%;三是安全生产事故下降,发生各类事故243起,同比下降%。
主要开展了如下七项工作:一、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完善民生服务体系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突出资源整合、工作联动,努力探索XX特色的区域化社会管理模式。
一是一线连接,亲民爱民。
区XX345市民服务热线以"XX345"作为统一对外号码,以"中国XX"区政府门户站为基础,整合现有职能部门服务热线和上领导信箱、公众监督、XX论坛等栏目,建立"XX345"市民服务热线络平台,形成一号牵头,多线联动,24小时受理,一站式公共热线服务体系,代表区委区政府集中受理市民咨询、求助、建议、投诉等诉求事项,为市民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
对一般事项的咨询与查询,严格按政策规定给予答复;当即不能答复的,按照"首问负责制"原则,由接听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给予答复。
对一般社会服务求助,直接指令相关单位办理。
对交办的事项,由承办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办结或作出明确答复。
对办理完毕的服务事项,XX345市民服务热线进行检查监督、抽样回访来电人。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经验交流材料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经验交流材料近年来,我国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的途径和方式。
城乡、社区、单位等基层组织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提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经验交流材料,对于实现城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加强人民群众参与人民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而参与是群众的权利和义务,也是民主社会治理的重要实现途径。
有效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社会治理,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
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对加强人民群众参与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考虑,开展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建立基层民主协商机制,增强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作用,发挥司法所和农村基层法庭的积极作用,巩固各种社会治理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是重要措施。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是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健全社会治理体制、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机制和体现联防联控、多元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有利于促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
对此应探索建立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市民以及新型矛盾纠纷处理方式的“3+1”共治模式。
此外,城乡统一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组织类型和形式的创新也是重要的创新方向。
三、优化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不光是政府的职能,更是基层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和市场经济的联合治理,而且它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点。
优化全面、立体、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可以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特别需要,从而提高社会治理的水平。
最新的做法是在基层社区建立“1+3+3”公共服务平台,包括“一站式”服务大厅、“三长制”的社区管理,和“三维一体”模式(社会保障服务、文化旅游服务和户籍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
四、推行科技智能化科学技术是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的重点支撑手段,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在社会治理中,可以提高智能感知、精准文化和有向培育的能力,在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全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省委、省政府召开这次会议非常及时,非常重要。
全省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怀臣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深化人民调解工作,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深化人民调解在“大调解”工作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要以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目标,深入推进“化积案、消老案、攻难案”,带动人民调解工作实现“五个突破”。
一是在组织形式上有所突破。
针对不断增多的新型矛盾,大胆引入人民调解机制,灵活设置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
深化医患纠纷、房产纠纷、消费纠纷、物业管理纠纷等领域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加强对重大复杂疑难纠纷的调处。
二是在调解人员的选拔机制上有所突破。
采用民主选举、聘任、竞争上岗等方法,拓宽人民调解员的选拔渠道,广泛动员律师、法学教师,退休法官、检察官担任调解员。
实行调解员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完善调解员人才库,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
三是在动力机制上有所突破。
将人民调解专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所在地人口数量依一定比例计算经费标准,提高和统一人民调解员的个案补贴标准。
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发展职业化调解员队伍,严格选拔考核,实行基本报酬加绩效的合同制管理。
四是在考核机制上有所突破。
按照省上的统一要求,把人民调解作为“大调解”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考核考评。
五是在“大调解”工作衔接机制上有所突破。
继续开展“三联两进”,实现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的全面有效对接。
配合“检调对接”在刑事和解中引入人民调解。
主动联系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力量,深化与社会调解的衔接,推进矛盾纠纷调解。
二、加强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帮教管理创新“大墙内外资源共享,狱所社会双向互动”的工作机制,构建五大工作体系,做好各项帮教工作。
一是构建社会帮教工作体系。
开展向服刑人员家属寄送《服刑人员年度改造情况告知书》活动,延伸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探讨当前社会矛盾纠纷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探讨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途径和解决机制——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研究宜良县人民法院民三庭李靖宇近年来,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但由于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也使我国社会呈现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纠纷类型多样化等特点。
我国开始进入一个矛盾积累、激化期,各类社会矛盾异常突出,群众信访活动不断增加。
新形势提出新挑战,新问题产生新任务。
如何服务于改革开放、社会稳定的大局,如何提高我们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建立与完善一整套合理有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当前社会矛盾纠纷所涉及的主要事项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
在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总量不断上升、类型多的同时,社会矛盾和社会呈现出集中化的势态,其典型表现就是各种经济利益纠纷、矛盾不断增多。
其中,以下领域和方面社会矛盾尤为突出,是社会矛盾的多发区。
第一,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与移民安置这类矛盾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强行拆迁和移民,粗暴对待拆迁户和移民;二是拆迁和移民安臵补偿不合理,政策不到位;三是部分政府部门建设规划出尔反尔,造成居民不能回迁;四是一些地方政府制订的拆迁安臵政策失之简单化,没有视居民情况分类处理,造成部分拆迁户因拆致贫,失去生存基础。
第二,企业事业机构改制改革与军转干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强调的是全局利益,分配平均,而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差别性大,分配矛盾突出,特别近几年来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在职工分流安臵、经济补偿等方面出现了矛盾,而且矛盾规模扩大,也更尖锐。
这类矛盾主要表现为:一是转制后企业的性质和人员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事业单位转制后,职工目前的收入及今后退休的待遇都有很大的差距,集体企业职工也对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等方面有顾虑。
政法委矛盾纠纷综合化解机制建设经验材料
政法委矛盾纠纷综合化解机制建设经验材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法治中国”为中心议题,这是实现国家执政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决定》指出: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
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强化行政机关解决同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功能。
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治理的常态性工作。
目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社会风险居高不下,单纯依靠传统的手段、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采取与社会协同的方式,在履行政府的职能的同时,充分依靠社会多元力量的广泛参与和社会联动,形成有秩序、有规则的社会协同、法治和德治并用的社会治理体系,从而提升我市的社会治理能力,提高社会治理效果。
一、创新载体,探索多形式矛盾纠纷化解的方法一般矛盾纠纷由村(社区)、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化解,复杂矛盾纠纷由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各专业调委会化解,重大的矛盾纠纷由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化解,这是化解矛盾纠纷的一般规律。
近年来,我市上下积极探索,针对重点行业矛盾纠纷突出的特点,在建立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劳动争议专业调委会的基础上,又建立了物业、网络经济、环境保护等矛盾纠纷专业调委会,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效果明显。
同时,加强了在司法过程中的调解功能。
法院加强诉调衔接和司法确认范围,如xx区法院积极探索在社区建立法官调解工作室,方便群众,指导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处各类纠纷。
检察机关面对大量的民事审诉案件和轻微人身伤害民事赔偿案件,通过检调衔接,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案结事了。
在各公安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室,柔性解决治安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缓解了派出所的工作压力。
二、搭建平台,引入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新时期矛盾纠纷的特点所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院创新社会管理经验材料——创新矛盾化解机制助推社会管理创新XX法院以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以"深化和谐司法、实现案结事好"为目标,全面落实"调解优先,调判结合"这条主线,以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为基础,积极探索调解工作新思路,创新推出调解工作新机制。
XX年审结各类案件1266件,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行政案件协调撤诉率%,执行案件自动履行和执行和解率为80%。
实现了案件调撤率、服判息诉率两个上升,强制执行率大幅度下降,涉诉信访率为零。
XX法庭实现百分之百调撤、百分之百自动履行的"双百"目标。
一、加强调解队伍建设,严格调解绩效考核强化法官调解意识。
法院事业的兴衰关键在队伍,调解绩效的高低关键在人。
为了打造一支"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法官队伍",我院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调解队伍的建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对法官调解能力的培训,适时召开调解工作研讨会,总结调解经验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提升法官在新形势下的调解水平,通过观摩资深法官调解,强化其他法官调解技能。
同时,制定完善调解岗位绩效目标考核标准,将调撤绩效与奖惩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并纳入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从而调动广大法官主动调解、乐于调解、善于调解的工作积极性。
二、创新"梯次调解"办法,推行层层调解。
制定我院"梯次调解"工作规范,明确所有民商事案件全面推行梯次调解法并引入刑事自诉、附带民事、行政诉讼、执行工作领域,案件进入诉讼环节后案件主审人首先对案情进行风险评估并进入梯次调解规范,坚持案件主审人、审判长、庭长、分管院长必要时由院长主持的调解工作机制,通过制度约束不放过任何可能调解成功的机会,规定不经过梯次调解程序分别主持调解的案件一律不签发裁判文书。
在民商事纠纷案件审判中,推行五步"梯次调解"模式,使得大量的民商事纠纷得以及时化解且服判息诉率大幅提高。
调解中,法官带着感情与当事人进行交流,用情理交融的方法,调解矛盾,化解纠纷。
XX年12月3日,XX法院审理原告石某诉其父亲与第三人杨某、张某山林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时,主审法官了解案情后,认为通过梯次调解能够解决纠纷,于是,在分管副院长的参与下,调解非常成功,双方于当天达成了协议。
我院自XX年初推行该制度以来,在院长、庭长环节调解结案126件,占调撤结案的25%。
三、建立全程调解工作机制,推行"六轮驱动"联动调解。
我院将调解工作纳入案件审理的全过程,案件进入人民法院的立案审查环节,我院迅速启动动态调解流程管理跟踪机制,坚持"立案环节劝导调,审理之前疏导调,开庭审理庭上调,闭庭以后上门调,宣判之后回访调,申请执行和解调"全程调解工作思路,打破"谁主审、谁调解"传统模式,确立立案、刑事、民商事、行政、审监、执行"六轮驱动"调解工作格局,积极整合内部调解资源,充分调动法官的积极性参与调解互动,实行调解工作环环相扣、流程管理,最大限度促进案结事好。
前不久,一起山林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经梯次调解无效,XX县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后,被告方群众扬言集体上访。
我院迅速采取"六轮驱动"调解机制,联动上门作判后调解,5月3日,终于将这起即将造成群体上访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构建三位一体调解格局,探索诉讼非诉衔接机制。
制定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衔接工作办法,在各个乡镇选聘调解能手为法院兼职调解员、人民陪审员或司法监督员并进行培训上岗,立案之前可将部分案件交由兼职调解员诉前调解,诉讼环节也可将有关案件委托调解,先后委托调解24件,调解成功23件,委托调解成功率为96%,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村干部或兼职调解员、司法监督员参与调解,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原则上由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充分借助外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大力开展调解指导,积极探索调解确认,通过法院的延伸服务让大量的纷争消化在诉讼之前。
五、组建"农家法庭",加大巡回审理力度。
为了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减轻人民群众的诉讼负担,提供及时便捷的法律服务,我院组建多个"农家法庭"由分管院长或庭长带队进村入户开展巡回审理,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把"公堂"设到了群众的家中,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解决了矛盾纠纷。
明确双方当事人在同一领域的审判人员必须携卷下乡办案就地审理,让全体审判人员认真学习和领会马锡五审判方式,进一步加大涉农案件的及时调处力度,通过"茶几审判"、"圆桌审判"、"夜间审判"、"流动审判"的形式,法官与当事人"零距离"接触沟通,创造温馨和谐的氛围谋求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仅去年,XX法院就到村寨开展司法确认案件20余起,协助乡镇处理重大疑难和群体性纠纷23起,巡回审理案件228件,调解结案率达98%,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10万余元。
六、探索qq法庭审案,方便群众诉讼。
为解决身处异地双方当事人打官司难的问题,我院于XX年推出qq庭审机制。
qq法庭也称远程络庭审,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络视频终端设备,由审判人员主持,与不在同一区域的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远距离同步完成法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等庭审活动。
庭审中,审判人员通过演示系统可将证据提供给各个当事人进行当庭质证,庭审笔录也可通过络传输校阅确认。
远程络开庭模式的启动,不仅让在外的诉讼当事人节省了在途往返时间、精力和开支,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而且大大节约了法院的司法成本,提高了工作绩效。
据统计,"qq法庭"运作至今,共计审理了案件60起,全部是适用于简易程序的案件,结案率达到了100%。
七、建立驻乡联络法官制度,推行调解工作重心下移。
为了应对人民法庭数量少、各种纠纷不断涌现"民转刑"案不断增多、群众打官司难、基层调解组织不力、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高等实际问题,我院党组一班人大胆转变司法理念,不断满足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于XX年3月推出乡镇联络法官机制,派出十九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人民法官到十九个乡镇担任联络法官,明确联络法官的工作任务,每个联络法官每年到乡镇工作不得低于三十个工作日,积极发挥与乡镇联动调解、介入调解、指导调解的功能,对所辖每个行政村指导调解三次以上,随时组织对人民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400余次对325件具体案件进行个案指导,指导调解成功率为98%。
在非人民法庭所在乡镇设置接待站,在各个行政村设立接待点,定期接待群众,就近定纷止争,接待站调解成功率为100%。
为便于群众监督和遇到困难时可以"紧急呼叫",我院联络法官还印制监督牌在乡村站点上墙,制作法官名片分发到群众手中,让群众"手持名片有事呼叫、联络法官随时帮忙"。
XX年以后,该制度进一步深化,乡镇联络法官进驻到村。
八、组建法制文艺宣传队伍,运用民间歌舞宣传法律。
为充分调动民间的积极因素,构建多元化化解矛盾机制,我院于XX年下半年在乐里镇本里村组建民族法制文艺宣传队,将法律法规知识融入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苗侗歌词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文艺队伍在沿边乡镇村寨宣传法制。
这些演员都是村民自己担当的,他们走村串寨,将法律译成自己民族的语言,自己写歌,自己编舞,自创小品。
通过演出,使大家明了法律知识,更加懂法、守法。
仅在乐里镇,我院共组织法制文艺演出13场次,受教育群众达5000多人。
两年多来,本里村的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牛羊、鸡鸭关在坡上无人盗窃,赡养、婚姻、侵权纠纷的发生率为零。
XX年上半年,我院又在寨蒿镇晚寨村、忠诚镇王岭村组建了法制文艺宣传队,民族法制宣传工作进一步拓宽和延伸并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
九、组建民歌法庭,运用民间劝歌劝和濒离夫妻。
XX县民歌文化源远流长、异彩纷呈。
我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宗林在深入基层调查时发现,当地民间山歌不但愉悦身心,而且民间劝歌在促进婚姻家庭和睦上有着其独特的作用。
于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XX年2月决定在寨蒿法庭进行试点,购置了沙发、电视机、音响设备,并按家居模式进行摆放,专设一个"民歌调解室",运用"法制+民歌"的模式,专门处理婚姻、赡养、抚养、继承等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
同时聘请当地歌师、歌手根据不同情况撰写歌词录制歌碟,法官因案因人播放或者歌师、歌手现场演唱。
为进一步发挥"民歌法庭"在寓教于审、化解纠纷方面的优势,法官还适时根据案情借助"外力"参与劝说,运用道德伦理、社会舆论、亲情的力量解决纠纷,最终促进双方握手言和。
一年多来,民歌法庭调解案件16件,调撤率100%。
XX年3月,《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中国民族报》等国家级媒体先后对此进行了报道,《中国日报》,《凤凰》、《搜狐》等几十家报刊站纷纷转载,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热评,很多读者对"山歌法庭"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名叫朱永华的读者在《南方报》撰文写道:XX县法院的民歌法庭用唱山歌的形式来调解家庭纠纷,无疑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并且取得了初步成功。
这就给我们其他地方法庭一个启示,唱山歌这种调解形式,自然不能适应其他地区,但每一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语言,法庭用富有地方特色的沟通形式来取代"严肃"的面孔,来达到调解的目的,确实不失于一项很好的探索,毕竟夫妻之间的一些纠纷,充其量只是"人民内部矛盾",能不"依法判决"最好还是用法理情来进行调解,这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有益而无害的。
"我寨一对年轻夫妇外出打工,双方发生矛盾闹离婚,在回家办理离婚手续期间,我们用劝歌对夫妻俩进行劝说,后来双方又高高兴兴的一起回去打工了。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XX法院特邀民歌调解员、寨蒿镇晚寨村吴家兴老人说。
"山歌法庭的创建,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新要求、新期待的途径之一,它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和当地的公序良俗,而且在'撮合'家庭和好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该值得提倡",一名县人大代表对此表示认可。
XX法院进一步延伸"山歌法庭"的功能,带着歌手巡回各村开展"现场版"普法演唱,受到了XX人民的欢迎,也引起了相关行政机关的兴趣,目前,县综治办、公安交警、计生部门等单位也纷纷效仿,聘请歌师歌手撰写歌词录制歌碟,并通过当地电视台开展普法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