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笔记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自考重点
1.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和战略核心初创阶段:1)企业由于缺乏知名度和实力,其发展与绩效主要依靠关键人才特别是企业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和创业激情。
人员需要数量少,质量要求高。
2)缺乏实际经验,工作量不大,工作难度大。
关键人才的选拔直接关系企业的成败。
3)尚未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创办者在决策时应当具有战略性的思维。
成长阶段:1)企业对人力资源数量的需求不断增长,不但要的多,而且要的急。
2)对员工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要求拿来就能用,而且要求上手快。
3)创业初期主要靠企业关键人员的个人能力维持企业运行的粗放型管理已经不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有更为效率的规范化管理来促进企业发展。
核心:1)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确保企业快速发展对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需要。
2)完善培训,考评和薪酬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激情,加速企业发展。
3)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成熟阶段衰退阶段2.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意义1)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总规划的核心要件。
2)。
是组织管理的重要依据。
3)对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企业劳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
4)有助于发挥人力资源个体的能力,满足员工的发展要求,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1)战略层次的总体规划2)战术层次的人员补充计划,人员分配计划、人员接替及提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评价激励计划,劳动关系计划,退休及解聘计划。
4.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程序和方法信息收集、整理阶段——确定规划期限阶段——预测供给与需求阶段——反馈调整阶段5.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的选择动机1)能使组织把资源集中于那些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关的活动上。
2)可以有效的降低和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舒缓资金压力,实现高效运作。
3)降低企业的风险。
4)适用于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
5)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这一点对于管理资源相对不足的中小企业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00147重点笔记文件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第一节人力资源概述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三节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二章员工激励第一节激励概述第二节激励理论第三节员工激励的方法第三章工作分析第一节工作分析概述第二节工作分析的程序及方法第三节工作设计第四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人力资源规划概述第二节人力资源预测第三节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第五章招聘管理第一节招聘概述第二节人员招募第三节人员选拔第四节人员录用第六章人员素质测评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概述第二节人员素质测评方法第三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实施第七章员工培训第一节培训概述第二节员工培训的内容和步骤第三节员工培训的方法第八章绩效管理第一节绩效管理概述第二节绩效管理程序第三节绩效考核方法和绩效考核中常见问题第九章薪酬管理第一节薪酬概述第二节薪酬水平和结构第三节薪酬设计第十章职业生源管理第一节职业生涯管理概述第二节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第三节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第四节组织的职业生涯设计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第一节人力资源概述一、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简答题)1.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所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人的总和。
2.人口资源的概念人口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总和。
人口资源强调的是数量观念。
3.人才资源的概念人才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人力资源中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人的总和。
人才资源强调的是质量观念。
三者的数量关系为: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4.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知识的存量,是后天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的总和。
资本有三个普遍特征:第一,它是投资的结果;第二,在一定时期内,它能够不断带来收益;第三,在使用中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二、人力资源的特征和作用(一)人力资源的特征(选择题)五个特征:生成过程的时代性、开发对象的能动性、使用过程的时效性、开发过程的持续性、闲置过程的消耗性。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自考知识点汇总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目录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1.人力资源的概念2.人口资源的概念3.人才资源的概念4.人力资本的概念5.资本的三个普遍特征6.人力资源的特征和作用7.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的要点8.人性假设理论主要观点和管理措施9.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10.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和作用11.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12.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13.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活动14.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15.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人事管理的联系与区别16.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17.人力资源战略的概念18.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19.组织的战略层次20.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21.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经营战略的匹配2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衡量标准第二章员工激励23.激励的含义24.激励的作用25.内容型激励理论26.过程型激励理论27.精神激励的概念28.精神激励的方法29.物质激励的概念30.物质激励的方法三种方法第三章工作分析31.工作的基本概念32.工作分析的基本概念33.工作分析的内容34.工作分析的作用35.工作分析的程序36.工作分析的方法37.工作说明书的主要内容38.编写工作说明书应遵循的原则39.工作说明书编写的基本要求40.工作设计的含义41.工作设计的内容42.工作设计的影响因素43.工作设计的原则44.工作设计的形式45.工作设计的方法第四章人力资源规划46.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47.人力资源规划的分类48.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49.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及程序50.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与目标5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步骤5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5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步骤54.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55.人力资源供需关系56.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概念57.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产生和发展58.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意义59.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的关系60.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体系第五章招聘管理61.招聘的概念62.招聘的原则63.招聘前提与流程65.招聘者职责66.人员招募的过程67.制定招募计划68.实施招募计划69.招募效果评估70.人员选拔的概念71.人员选拔过程72.人员选拔模式73.人员选拔方法74.人员录用的原则75.人员录用须注意的事项第六章人员素质测评76.素质的含义77.素质的冰山模型78.素质的洋葱模型79.人员素质测评的含义80.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81.人员素质测评的原理82.人员素质测评的类型83.人员素质测评的原则84.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85.心理测验的定义和特点86.心理测验的分类87.面试的特点88.面试的内容89.面试的方法技巧90.评价中心的含义与特点91.评价中心的形式92.管理游戏92.模拟面谈93.实施测评的要领94.素质测评的实施程序第七章员工培训95.培训的概念96.培训的作用97.培训理论98.新员工培训的意义99.新员工培训的内容100.在职员工培训应注意的问题101.在职员工的分类培训102.员工培训步骤103.员工培训的方法第八章绩效管理104.绩效105.绩效管理106.绩效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107.绩效管理的作用108.战略分解109.绩效计划的含义110.绩效计划的作用111.绩效计划的内容112.绩效计划的确定113.通常可以从哪些环节出发选取绩效指标114.绩效沟通的概念115.绩效沟通的方式116.绩效信息的收集117.绩效考核的主体118.绩效反馈的目的119.绩效反馈的内容120.绩效反馈面谈121.绩效考核方法的分类122.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123.绩效考核中的常见问题第九章薪酬管理124.薪酬的概念125.薪酬的分类126.薪酬的构成127.薪酬的功能128.薪酬水平的概念129.薪酬水平的影响因素130.薪酬水平的衡量131.薪酬结构的含义132.薪酬结构的构成要素133.薪酬结构的类型134.薪酬设计原则135.薪酬设计的基本流程第十章职业生涯管理136.职业的含义137.生涯的含义138.职业生涯的含义139.职业生涯管理的含义140.职业生涯管理的作用141.职业生涯管理中的责任142.职业生涯周期理论143.职业选择理论144.职业锚理论145.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146.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147.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148.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149.不同类型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150.营销类人员的职业特点151.营销类人员的个性特点152.企业营销类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实例153.生产类人员的职业特点154.生产类人员的个性特点155.生产类人员的职业发展设计实例156.研发类人员的职业特点157.研发类人员的个性特点158.研发类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实例159.职业生涯发展途径及其规划160.对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员工的管理161.对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员工的管理162.对处于职业生涯后期的员工的管理163.职业生涯延伸管理164.直接经济薪酬的构成。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自考笔记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自考笔记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思考一、选择题(1)世界上资源可以分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 (2)人力资源由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构成(3)人力资源的质量构成包括体力、智力、非智力因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同素异构原理、能级层序原理、要素有用原理、互补增值原理(知识互补、能力互补、年龄互补)、动态适应原理(1〃实施岗位的调整或岗位职责的调整2〃实施人员的调整,进行竞聘上岗,平行调动3〃实行弹性工作时间4〃培养、发挥员工一专多能的才干,实行岗位流动5〃实施动态优化组合,实施组织、机构人员的优化)、激励强化原理、公平竞争原理(注意公平性、强度、目的性)、企业文化凝聚原理。
(4)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四个阶段:初级阶段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5)初级阶段以劳动关系改善和劳动效率提高为核心 (6)人事管理阶段以工作为中心(7)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8)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1〃基础性理论模型2〃基于组织运作的静态资源理论模型(角色行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3〃基于组织运作动态过程的理论模型(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特征:内隐性、协作性与互补性、学习性、路径依赖性、强健有力性、难以替代性、稀缺性)4〃基于组织运作静态资源和组织运作动态过程整合的理论模型(人力资源优势理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模型) (9)20世纪50年代,彼得〃德鲁克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10)比尔等人的《管理人力资本》的出版标致着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飞跃(11)企业的理念依据: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二、名词(1)人力资源:指能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三、简答题1、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演变(1)产业革命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萌芽时期,该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称为人事管理,其特点是一切以工作或生产为中心,把人看成机器,忽视人性的存在。
人事管理学自考重点
人事管理学自考重点如下:
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原则、功能。
2.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3.工作分析的内容、方法、步骤。
4.员工招聘的程序、渠道、方法。
5.员工培训的内容、方法、步骤。
6.绩效管理的概念、原则、功能。
7.绩效管理的流程,包括制定绩效计划、进行绩效辅导、进行绩
效评价、进行绩效反馈。
8.薪酬管理的概念、原则、功能。
9.薪酬管理的流程,包括薪酬调查、职位评价、薪酬水平确定、
薪酬结构设计、薪酬调整。
10.员工关系管理的概念、原则、功能。
11.员工关系管理的流程,包括员工沟通、员工关怀、员工冲突管
理、员工离职管理。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笔记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赵凤敏版)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第一节人力资源概述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三节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二章员工激励第一节激励概述第二节激励理论第三节员工激励的方法第三章工作分析第一节工作分析概述第二节工作分析的程序及方法第三节工作设计第四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人力资源规划概述第二节人力资源预测第三节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第五章招聘管理第一节招聘概述第二节人员招募第三节人员选拔第四节人员录用第六章人员素质测评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概述第二节人员素质测评方法第三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实行第七章员工培训第一节培训概述第二节员工培训的内容和环节第三节员工培训的方法第八章绩效管理第一节绩效管理概述第二节绩效管理程序第三节绩效考核方法和绩效考核中常见问题第九章薪酬管理第一节薪酬概述第二节薪酬水平和结构第三节薪酬设计第十章职业生源管理第一节职业生涯管理概述第二节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第三节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第四节组织的职业生涯设计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第一节人力资源概述一、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简答题)1.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所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人的总和。
2.人口资源的概念人口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总和。
人口资源强调的是数量观念。
3.人才资源的概念人才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人力资源中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人的总和。
人才资源强调的是质量观念。
三者的数量关系为: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4.人力资本的概念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知识的存量,是后天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的总和。
资本有三个普遍特性:第一,它是投资的结果;第二,在一定期期内,它可以不断带来收益;第三,在使用中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二、人力资源的特性和作用(一)人力资源的特性(选择题)五个特性:生成过程的时代性、开发对象的能动性、使用过程的时效性、开发过程的连续性、闲置过程的消耗性。
自考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集训高频考点串讲笔记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一、选择题(单选题、多选题)1、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①人力资源: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所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人的总和;②人口资源: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总和,是以人口数量来表示的资源,强调的是数量观念;③人才资源:一定范围内人力资源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人的总和,人才资源强调的是质量观念。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2、人力资源的特征:①生成过程的时代性:人一生下来就遇到既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从整体上影响、制约着这批人力资源的素质水平。
②使用过程的时效性:人能够从事劳动的自然时间被限定在其生命周期的中间一段,无论哪类人力资源,都有其才能发挥的最佳期、最佳年龄段。
③开发对象的能动性:人力资源以人身为天然载体,是一种“活”的资源。
④开发过程的持续性。
只有不断的开发学习,才能跟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步伐。
⑤闲置过程的消耗性。
即使一部分人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其组织或社会也必须给予他们物质生活的保障。
3、人力资源的相关理论:①“经济人”假设,麦格雷戈提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人工作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②“社会人”假设,梅奥提出,认为人不仅有经济的需求,而且有社会的需求,物质刺激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满足人的社会需求比满足人的经济需求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管理措施有既要注重任务也要注重人、提倡集体奖励制度、重视非正式组织作用。
③“自动人”假设也叫“自我实现人”,是马斯洛提出来的,认为人都具有充分发挥自己潜力以及表现自己才能的愿望。
④"复杂人”是薛恩提出的,认为人不单纯是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而是因时因地因情况而采取适当反应的“复杂人”。
约翰•莫尔斯和洛希把“复杂人”假设称为超Y理论。
4、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①初级阶段也叫传统的经验管理阶段,是凭直觉、经验和个人意志进行管理的阶段;②科学管理阶段,以工作为中心,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的理论成果;③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与工作相适应;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
自考《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完整笔记[.doc
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1.关于资源:* 经济学角度看:资源是能给人们带来新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客观存在物,泛指社会财富的源泉。
通常常有两类:自然源泉、人力资源。
* 财富创造角度:资源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入生产过程的一切要素。
(法.萨伊:土地、劳动、资本是构成资源的三要素;熊彼特:除三要素外,企业家精神也是要素之一;现在更多人认为生产要素再加上信息,也是要素之一。
)2.“人力资源”一词的起源:1)人力资源概念:最早在1919、1921年约翰R康芒斯的《产业信誉》《产业政府》中使用,康芒斯是第一个使用“人力资源”一词的人。
2)目前所理解的人力资源概念:由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管理实践》中加以明确,想表达与传统人事的不同意思,其中提出管理的三个职能:管理企业、管理经理人员、管理员工及他们的工作,讨论管理员工时提出“人力资源”概念。
他认为人力资源具有其分资源没有的素质:协调能力、融合能力、判断力、想像力。
3)我国最早使用:毛泽东于1956年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提出,妇妇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
4)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经济学家W舒尔茨、加里贝克尔提出了现代人力资源理论。
(英国哈比森《作为国民财富的人力资源》)3.人力资源定义的两大分类:从能力的角度解释(比例较大、接近其本质)、从人的角度解释。
的含义: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它的本质是体力+脑力=劳动能力,这个能力是社会财富的源泉,而且这个能力可以被组织所利用。
):对企业而言数量就是其员工数量,对于国家而言数量可从现实人力资源数量和潜在人力资源数量两个方面来计量。
1)潜在人力资源数量包括:未成年就业人口、适龄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失业人口、暂时不能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其他人口。
现实人力资源数量包括:未成年就业人口、适龄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
2)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人口的年龄结、人口的总量。
人口总量由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两个因素决定,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出生和死亡率,即人口总量=人口基数*(1+(出生率—死亡率))1)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因此劳动者的素质就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质量。
自考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笔记(总汇)
第一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的基础总汇人力资源,是指能够通过劳动过程实现价值创造的人所具有的知识、智力、技能和体能的总和。
准确理解人力资源的概念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的劳动能力。
从劳动能力的构成看,应包括知识、智力、技能、体力等四部分。
知识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所掌握的各种经验和理论。
智力是人们运用知识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具体包括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判断力等。
技能是指人们运用知识经验并经由练习而习惯化了的动作体系,或者说是人们人们合理化、规范化、系列化、熟练化的一种动作能力。
体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度、灵敏度等人体运动的功能状态,以及对一定劳动负荷的承受能力和消除疲劳的能力。
(2)人力资源的物质载体是人。
(3)人力资源的功能是创造财富。
时效性和连续性、再生性与能动性、无形性与有形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社会性和增值性3.人力资源理论的演进:早期萌芽、推广过渡、突破发展、新的研究趋向4.人力资源的构成(1)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数量反映着一定范围内的人力资源规模,其衡量指标可分为绝对量和相对量两种。
人力资源的绝对量,是指某一空间与时间范围内人力资源的总和。
是反映某一国家或地区实力的重要指标。
人力资源的相对量则表明相对于其他比较对象而言,某一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拥有量的水平。
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人口总量及其再生产状况。
二是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变动。
三是人口流动。
(2)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源质量即具有劳动能力人口的总体素质水平。
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个体因素通常有五个方面:一是体质,即劳动力的身体素质。
二是智质,即劳动力的智力素质。
三是文化程度,即劳动者的文化知识素质,它以受教育程度来衡量。
四是技能,即劳动者所具有的从事一般性工作和专业性工作的能力。
五是精神品质,主要指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观及职业道德水准。
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总体因素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科目:人力资源管理简答题目录1.1.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领域有哪些?1.2.人力资源管理有几种功能模式?2.1.在组织实施工作分析的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原则?2.2.写实法分为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2.3.职位分析问卷法的优缺点有哪些?3.1.人员配置规划的具体内容有哪些?3.2.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要遵循哪些原则?3.3.建立人才资源信息系统的步骤有哪些?3.4.简述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时应注意的事项。
4.1.简述外部招聘和内部招聘的优缺点。
4.2.简述企业空缺职位产生的原因。
4.3.招募简章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优秀的招募简章应具备哪些特征?4.4.简述企业与应聘者签订的聘用合同的内容。
5.1.人才测评的方法有哪些作用?5.2.为什么说人员测评是一种间接的、客观的和相对的测量手段?5.3.什么是误差?它可以分为几种?5.4.什么是纸笔测试?它有哪些优点和缺点?5.5.管理评价中心所测的要素包括哪些?6.1.绩效标准设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6.2.收集和记录员工的绩效信息主要原因是什么?6.3.收集员工绩效的相关数据的方法有哪些?6.4.绩效面谈的目的一般有哪些?6.5.在面谈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7.1.薪酬管理应该满足哪些原则?7.2.薪酬战略一般有哪些选择?7.3.使用工资曲线对工资结构做出决策前应注意哪些问题?7.4.斯坎伦计划的四项最基本的原则是什么?7.5.员工持股计划的目的是什么?8.1.简述学习理论在培训中是怎样应用的。
8.2.简述现代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8.3.如何理解培训中的角色扮演法?其作用有哪些?8.4.培训需求分析运用绩效分析的具体步骤有哪些?9.1.什么是职业生涯管理?具体如何开展?9.2.什么是职业适宜性分析?具体怎样进行?9.3.认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在组织中的作用。
9.4.简述职业生涯确立阶段的构成。
10.1.简述员工福利的特点。
10.2.员工福利的作用有哪些?10.3,简析不同水平员工福利的优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笔记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一.人力资源概述人力资源: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所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总和,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并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资源。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它具有一些资本属性。
资本有三个普遍特征:1、它是投资的结果2、在一定时间内,它能不断带来收益3、在使用中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人口资源:指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总和,是以人口总数来表示的资源,它是人力资源的基础,人口资源强调的是数量观念。
人才资源:1.杰出性角度:指少数能够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杰出人士。
2.技能型角度:指所有具有一技之长的人3.可操作性角度: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以及虽无学历职称,但在管理和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
综上所述,人才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人力资源中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人的总和,其强调的是质量观念。
三者数量关系: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人力资本: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知识的存量,是后天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的总和。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系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人力资本存在于人力资源之中,人力资源经过教育、培训等投资可以转化为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更多强调的是:生理性、物理性和来源性人力资本更多强调的是:人力的经济性、公用性和利益性两者具体区别:1、两者概念的范围不同(人力资源包括自然性人力资源与资本性人力资源)2、两者所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角度不同(人力资本是个经济学概念,关注的是人力资源投入产出问题;人力资源是管理学概念,关注的是挖掘和提高员工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二.人力资源的特征和作用人力资源特征:1、生成过程的时代性2、开发对象的能动性3、使用过程的时效性4、开发过程的持续性5、闲置过程的消耗性人力资源的作用:1、人力资源是现代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2、人力资源是经纪增长的主要动力3、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三.人力资源的相关理论(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早年从事美国农业经济研究50年的农业专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不仅是种资源而且是一种资本,叫做“人力资本”,并形成了人力资本学说。
他在1960年发表《人力资本投资》,被誉力资本之父”,并获得1979年经济学奖。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有以下四个要点:1、人力资本体现在人的身上,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熟练程度,即表现为人的体力,智力、能力等素质的总和。
2、人力之本通常用人的数量、质量以及有效劳动时间来计算3、人的能力、素质是通过人力投资而获得,因此,人力资本又可以理解为对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
4、人力是一种资本,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其投资必然有收益,即人力资本可以带来利润。
(二)人性假设理论1、“经纪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是在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人工作的最大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尔提出,称其为X理论)2、“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不仅有经济需求,而且有社会需求,物质刺激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满足人的社会需求比满足人的经济需求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人际关系学说倡导者梅奥根据霍桑实验首先提出来的也称“人际关系”理论)3、“自动人”假设:认为人都有充分发挥自己潜力及表现自己才能的愿望,只有当人的潜力和才能都得到充分发挥,人才会得到满足(自动人又称“自我实现人”此假设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
麦格雷戈把自动人假设称为Y理论)4、“复杂人”假设:认为人既不是单纯的经纪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更不是纯粹的自动人,而应该是因时因地因不同情况而采取适当反应的复杂人(薛恩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根据这一假设,美国心理学家约翰.莫尔斯和洛希又提出超Y理论)四、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包括1、宏观人力资源管理:是国家层面和全局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实施的管理,它是指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对人力资源的计划、配置、开发和使用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整体状况,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
2、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特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其它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本书所讲的是微观人力资源管理,简称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依据组织发展需要,对人力资源获取、整合、开发、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
领导、控,以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的管理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1、协助组织达成目标(最重要)2、充分发挥组织中全体员工的技术和能力3、为组织招聘和培训合格的人力资源4、使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自我实现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5、就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等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人力资源管理永恒的主题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点:1、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2、人力资源规划3、招聘管理4、员工素质测评5、员工培训6、绩效管理7、薪酬管理8、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五、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人事管理的联系与区别人事管理活动出现在第一次欧美国家第一次产业革命后,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初级阶段:传统的经验管理2:科学管理阶段:以工作为中心3、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与工作相互适应(1986年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发表《传统人事部门,再见》4、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1、管理幅度宽泛多了,传统人事管理的活动范围是“进、管、出”三个环节,而人力资源管理增加了人力规划、职业生涯设计、工作扩大化、工作丰富化、参与管理等新内容2、管理深度加大,传统人事管理注重管好、用好现有人力,做到适材适所,而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人的潜能开发,鼓励员工承担挑战性的工作,辅导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尽力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
二者主要区别:1、管理的观念不同2、管理模式不同3、管理重心不同4、管理的地位不同5、管理方法不同6、管理部门的性质不同六.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和发展趋势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1、产业模式(主要关注劳工关系的协调)2、投资模式(主要关注公平就业机会)3、参与模式(主要关注团队合作)4、高灵活模式(主要关注如何理解和把握不断变化的趋势)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1、人本管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思想2、人力资源管理全面参与组织战略管理过程3、人力资源管理全球化4、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为知识型元员工管理5、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职能是向员工提供提供客户化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七.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概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指为了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培育富有创新性和灵活性的组织文化,而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同战略目标和目的联系在一起的做法。
其所要强调的是核心理念是:人力资源管理必需能够帮助组织实现战略目标以及赢得竞争优势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1、它代表了现代企业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2、它是对人力资源战略进行系统化管理的过程3、它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的更高阶段4、它对企业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直线主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衡量标准1、基础工作的健全程度2、组织系统的完善程度3、领导观念的更新程度4、综合管理的创新程度5、管理活动的精确程度人力资源战略的含义:所谓人力资源战略,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用来帮助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行动指南人力资源的类型根据戴尔和霍德的研究,人力资源战略分为三种1、诱引战略(不培养,通过高报酬吸引人才)2、投资战略(组织自己培养来获得高素质员工,注重培训开发)3、参与战略(给予员工较多决策参与机会和较大参与权,使员工在工作中有更多自主权,有效降低成本)根据斯特雷斯和邓菲的研究,人力资源战略可能因组织变革程度的不同而采取以下四种策略1、家长式人力资源战略(指令式为主)2、发展式人力资源战略(咨询式管理为主,指令式管理为辅)3、任务式人力资源战略(指令式管理为主,咨询式管理为辅)4、转型式人力资源战略(指令式管理与高压式管理并用)舒勒将人力资源管理分为三种类型1、积累型战略-长远观点看待人力资源,注重人才培训2、效用型战略-短期观点看待人力资源管理,较少提供培训3、协调型战略-介于积累性战略和效用型战略之间,个人不仅具备技术性的能力,还要在同事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组织战略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战层次1、组织战略,又称公司战略或企业战略(到哪去竞争)2、经营战略,又称竞争战略(如何竞争)3、职能战略(我们凭什么来竞争)人力资源战略是职能战略的一种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经营战略的匹配有以下三种1、与低成本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战略2、与差异化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战略3、与集中化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战略第二章:员工激励激励的含义:“激励”一词原为激发鼓励之意。
在管理语境中,“激励”的过程,简而的说,就是激发和鼓励组织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激励的首要因素是激发动机,即通过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进行内驱性的主动完成组织期望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
激励的作用:组织目标对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员工,对员工的有效激励,可以点燃员工工作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实现组织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吸引并留住人才2、提升员工素质,开发员工潜能,提高工作业绩3、营造良性的竞争环境,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分为:1、生理的需要(最低层次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爱和归属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正确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般来说,人的需要是分等级的,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才会产生更高一层的需要,即是人按照上述五个层次由低到高逐步追求需要的满足。
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然后依次是安全的需要、爱的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它就不再成为激励的因素,而较高层次的需要就变成新的激励因素,只有未被满足的需求才能激励个体。
ERG 理论(由美国学者阿德福提出)分为三个层次:1、生存需要2、关系需要3、成长需要激励过程:ERG 理论认为,生存、关系、成长这三个层次需要中任何一个的缺少,不仅会促使人们去追求该层次的需求,也会促使人们转而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还会使人们倒退去追求低一层次的需要。
任何时候,人们追求需要的层次顺序并不那么严格,优势需要也不一定那么突出,因而激励措施可以多样化。
具体激励过程图如下ERG具体理论:生存需要得到的满足越少,对他们的渴望就越强烈关系需要得到的满足越少,对生存需要的渴望就越强烈生存需要得到的满足越多,对关系需要的渴望就越强烈关系需要得到的满足越少,对他们的渴望就越强烈成长需要得到的满足越少,对关系需要的渴望就越强烈关系需要得到的满足越多,对成长需要的渴望就越强烈成长需要得到的满足越多,对他们的渴望就越强烈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由赫茨伯格提出)主要观点:1、“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则是“没有不满意”,他修正了传统的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的观点,认为满意和不满意是有本质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