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8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3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含天体运动)学案(含解析)
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03章学案01 牛顿运动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导学案]TK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高考导航学案01 牛顿运动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基础体系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这种状态。
2.意义:(1) 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指出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即:力是产生的原因。
(2) 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指出一切物体都有,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定律。
3.惯性:(1) 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状态或状态的性质。
(2) 性质:惯性是物体都具有的性质。
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
(3) 量度: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知识点二: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跟物体的质量成。
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力方向。
2.表达式:。
式中各量都要用国际单位,F指合外力。
3.适用范围:①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②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
知识点三:牛顿第三定律、单位制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上。
2.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1) 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和。
(2) 导出单位:由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知识点四:两类动力学问题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第一类: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第二类: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考点突破 考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1) 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惯性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惯性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2.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不存在。
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与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表现是相同的。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精讲 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课件课件
图1-3-10
• 教你审题 • 第1步:细读题―→抓好两分析
• 第2 步:
→挖掘隐含条件→找出突破口
―隐―含→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 最大值突―破―→口μmg=mRv20
• 应考策略
• 圆周运动的综合题往往涉及圆周运动、 平抛运动(或类平抛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等多个运动过程,常结合功能关系进行求 解,解答时可从以下两点进行突破:
• 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
• 思考研讨
• 思考1 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如何?
• 研讨: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矢量 性.
• 思考2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合 力与轨迹有怎样的关系?
• 研讨: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或加速度) 与初速度不共线,运动轨迹一定夹在合外 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速度方向与轨迹 相切,合外力方向指向曲线的“凹侧”.
恰好被拉断,小球平抛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 C点.地面上的D点与OB在同一竖直线上, 已知绳长L=1.0 m,B点离地高度H=1.0 m, A、B两点的高度差h=0.5 m,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2,不计空气影响,求:
图1-3-6
• (1)地面上DC两点间的距离s; • (2)轻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
• 思考3 如图1-3-1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 离地面h处以v0水平抛出.
• 图1-3-1 • ①小球的轨迹为什么向下弯曲?为什么受
竖直向下的重力却有水平方向的位移? • ②小球经多长时间落地?落地的时间由什
么因素决定? • ③小球落地的速度是多少?方向如何?
• 思考4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其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有何特 点?
2018届高考物理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教学案
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1)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2)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二、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2.表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运动状态的改变.3.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三、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表达式:F=-F′.[自我诊断]1.判断正误(1)物体不受外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2)惯性即惯性定律.(×)(3)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4)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一定是相互作用力.(×)(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不随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6)人走在松软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2.(多选)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等都适用B.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相距很远时不适用C.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做加速运动时不适用D.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也适用解析:选AD.对于牛顿第三定律,适用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所有的力,而且不管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质量如何、运动状态怎样、是否相互接触都适用,例如,地球吸引地球表面上的石块,石块同样以相同大小的力吸引地球,且不管接触不接触,都互相吸引,所以B、C错误,A、D正确.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悬浮列车能高速行驶是因为列车浮起后惯性小了B.卫星内的仪器由于完全失重惯性消失了C.铁饼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旋转可增大铁饼的惯性,使铁饼飞得更远D.月球上物体的重力只有在地球上的1/6,但是惯性没有变化解析:选D.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A、C错误;失重或重力加速度发生变化时,物体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所以B错误、D正确.4.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D.因为不清楚榔头和玻璃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解析:选 C.榔头对玻璃的作用力和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大小一定相等,但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效果往往是不同的,所以不能从效果上去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C正确.考点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指出了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总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2.揭示了力的本质牛顿第一定律明确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3.揭示了不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作用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多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解析:选AD.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即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A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错误,D 正确.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而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能称为惯性,C错误.2.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摩托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钢材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解析:选 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钢材继续向前运动,压扁了驾驶室,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受力情况无关,A正确.牛顿第一定律的“三点注意”(1)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通过伽利略斜面实验等大量事实推理得出的.(2)牛顿第一定律并非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不受任何外力的理想化情况.(3)物体的惯性总是以保持“原状”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考点二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2.应用牛顿第三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1)定律中的“总是”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2)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中,若一个产生或消失,则另一个必然同时产生或消失.(3)作用力、反作用力不同于平衡力1.(2016·吉林实验中学二模)两人的拔河比赛正在进行中,两人均保持恒定拉力且不松手,而脚下开始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两人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拔河的胜利与否取决于谁的力量大D.拔河的胜利与否取决于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大小解析:选D.人拉绳的力与绳拉人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选项A错误;两人对绳的拉力不一定是一对平衡力,要根据绳子所处的运动状态进行判断,选项B 错误;拔河的胜利与否取决于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大小,选项D正确,C错误.2. 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解析:选 B.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及平衡力的特点可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及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作用在斜面和物体上,因此它们是两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错,B对.物体的重力是地球施加的,它的反作用力应作用在地球上,由此可知C错.对重力分解,其分力也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不可能分解为斜面上的压力,D错.3. 如图所示,两块小磁铁质量均为0.5 kg,A磁铁用轻质弹簧吊在天花板上,B磁铁在A正下方的地板上,弹簧的原长L0=10 cm,劲度系数k=100 N/m.当A、B均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长度为L=11 cm.不计地磁场对磁铁的作用和磁铁与弹簧间相互作用的磁力,求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g取10 m/s2)解析:A受力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得:k(L-L0)-mg-F=0解得:F=-4 N故B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4 N,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对B的作用力F′=-F=4 N,方向竖直向下B受力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 N-mg-F′=0解得:F N=9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9 N.答案:9 N正确认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两点技巧”(1)抓住特点:无论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效果如何,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的.(2)明确力的作用点:要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最直观的方法是看作用点的位置,一对平衡力的作用点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在两个物体上.课时规范训练[基础巩固题组]1.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解析:选 A.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 点等高的位置,A项正确.而小球不受力时状态不变,小球受力时状态发生变化,是在假设和逻辑推理下得出的结论,不是实验直接结论,所以B和C选项错误;而D项不是本实验所说明的问题,故错误.2.(多选)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析:选AC.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外力来维持,A正确;伽利略假想将轻重不同的物体绑在一起时,重的物体会因轻的物体阻碍而下落变慢,轻的物体会因重的物体拖动而下落变快,即二者一起下落快慢应介于单独下落时之间.而从绑在一起后更重的角度考虑二者一起下落时应该更快,从而由逻辑上否定了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的结论,并用实验证明了轻重物体下落快慢相同的规律,C正确;物体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是牛顿总结的,对应于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故B、D皆错误.3.(多选)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解析:选BCD.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通过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笛卡儿对伽利略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完善,牛顿总结了伽利略和笛卡儿的理论,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4.(多选)用手托着一块砖,开始静止不动,当手突然向上加速运动时,砖对手的压力( )A.一定小于手对砖的支持力B.一定等于手对砖的支持力C.一定大于手对砖的支持力D.一定大于砖的重力解析:选BD.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砖对手的压力与手对砖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等大反向,B项对;对砖受力分析,则F N-mg=ma,F N>mg,D项对.5.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 .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 .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解析:选C.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A 错误;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B 错误;设绳子的张力为F ,则甲、乙两人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均为F ,若m 甲>m 乙,则由a =F m得,a 甲<a 乙,由x =12at 2得,在相等时间内甲的位移小,因开始时甲、乙距分界线的距离相等,则乙会过分界线,所以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故选项C 正确;收绳速度与“拔河”比赛胜负无关,故选项D 错误.6.(多选)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小车匀速向左运动B .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C .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D .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解析:选BD.原来水和小车相对静止以共同速度运动,水突然向右洒出有两种可能:①原来小车向左运动,突然加速,碗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故相对碗向右洒出.②原来小车向右运动,突然减速,碗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相对碗向右洒出,故B 、D 正确.7.图为杂技“顶竿”表演的示意图,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 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 的人以加速度a 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A .(M +m )gB .(M +m )g -maC .(M +m )g +maD .(M -m )g解析:选B.对竿上的人进行受力分析:其受重力mg 、摩擦力F f ,有mg -F f =ma ,则F f =m (g -a ).竿对人有摩擦力,人对竿也有反作用力——摩擦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竿进行受力分析:其受重力Mg 、竿上的人对竿向下的摩擦力F f ′、顶竿的人对竿的支持力F N,有Mg+F f′=F N,又因为竿对“底人”的压力和“底人”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到F N′=Mg+F f′=(M+m)g-ma,故选项B正确.[综合应用题组]8.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水面的形状如图中的( )解析:选 C.列车进站时刹车,速度减小,而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所以水向前涌,液面形状和选项C一致.9.火车在长直的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一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底板给他一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很小,不明显而已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具有和车相同的速度解析:选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人竖直跳起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因此,人将保持和火车相同的水平速度,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落地时仍在车上原处,故正确选项为D.10.(多选)如图所示,在匀速前进的磁悬浮列车里,小明将一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小球相对桌面静止.关于小球与列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球向前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B.若小球向后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C.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前滚动D.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后滚动解析:选BC.列车加(减)速时,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相对于车向后(前)滚动,选项B、C正确.11.(多选)抖空竹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最早的空竹是两个如同车轮的竹筒,中间加一个转轴,由于外形对称,其重心在中间位置,初玩者能很好地找到支撑点而使之平衡.随着制作技术的发展,如图所示的不对称的空竹也受到人们的欢迎,现在的空竹大多是塑料制成的,也有天然竹木制成的.关于抖空竹,在空气阻力不可忽略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竹启动前用绳子拉住提起,要保证支持力和重力在同一条直线上B.空竹的转动是依靠绳子的拉动,绳子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越小越好C.空竹抛起后由于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在空中受重力和惯性作用D.空竹从抛起到接住,转速会减小,表演时还要继续牵拉绳子使其加速转动解析:选AD.空竹启动前用绳子拉住提起,此时要选择恰当的位置,保证支持力和重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否则空竹就要翻倒从绳子上落下,选项A正确;空竹是利用绳子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使其转动的,因此绳子选用比较粗糙、摩擦力比较大的比较好,选项B错误;空竹抛起后由于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在空中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空竹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速度越来越小,然后下落,选项C错误;空竹从抛起到接住,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转速比抛出前减小,因此表演时还要继续牵拉绳子使其加速转动,选项D正确.12.如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轴承、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能到达滑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的质量较大,则乙先到达滑轮B.若甲的质量较大,则甲、乙同时到达滑轮C.若甲、乙质量相同,则乙先到达滑轮D.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先到达滑轮解析:选A. 由于滑轮光滑,甲拉绳子的力等于绳子拉乙的力,若甲的质量大,则由甲拉绳子的力等于乙受到的绳子拉力.得甲攀爬时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所以乙会先到达滑轮,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若甲、乙的质量相同,甲用力向上攀爬时,甲拉绳子的力等于绳子拉乙的力,甲、乙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和速度,所以甲、乙应同时到达滑轮,选项C、D错误.13.如图所示,用细线将A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有一劲度系数为100 N/m的轻弹簧,此时弹簧伸长了2 cm.已知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3 N和5 N.则细线的拉力及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是( )A.8 N和0 B.5 N和7 NC.5 N和3 N D.7 N和7 N解析:选C.对A由平衡条件得F T-G A-kx=0,解得F T=G A+kx=3 N+100×0.02 N=5 N,对B由平衡条件得kx+F N-G B=0,解得F N=G B-kx=5 N-100×0.02 N=3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对地面的压力是3 N,C正确.14. 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A.Mg+F f B.Mg-F fC.Mg+mg D.Mg-mg解析:选A.环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其受重力mg和杆对它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环应对杆有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 f′.故箱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其受重力Mg、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 N及环对它的摩擦力F f′.由于箱子处于平衡状态,可得:F N=F f′+Mg=F f+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箱子的弹力大小,则F N′=F N=F f+Mg,故应选A.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两类动力学问题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2.表达式:F=ma3.适用范围(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即相对于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等)、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二、两类动力学问题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由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2)由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思路: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三、力学单位制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共同组成.2.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米、千克、秒(s).3.导出单位有牛顿、米/秒、米/秒2等.[自我诊断]1.判断正误(1)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2)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其加速度一定大.(×)(3)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力,当力刚作用瞬间,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4)物体由于做加速运动,所以才受合外力作用.(×)(5)F=ma是矢量式,a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与速度方向无关.(√)(6)物体所受合外力减小,加速度一定减小,而速度不一定减小.(√)(7)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2.在国际单位制(简称SI)中,力学和电学的基本单位有:m(米)、kg(千克)、s(秒)、A(安培).导出单位V(伏特)用上述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A .m 2·kg·s -4·A -1B .m 2·kg·s -3·A -1C .m 2·kg·s -2·A -1D .m 2·kg·s -1·A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基本单位与导出单位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单位制的认识.由1 J =1 V·A·s=1 kg·m·s -2·m 可得,1 V =1 m 2·kg·s -3·A -1,因此选B.3.如图甲、乙所示,两车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的质量都是M ,人的质量都是m ,甲图人推车、乙图人拉绳(绳与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的力都是F ,对于甲、乙两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FMB .甲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FM +mC .乙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F M +mD .乙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F M解析:选 C.对甲图以车和人为研究对象,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故甲图中车的加速度为零,A 、B 错误;乙图中人和车受绳子的拉力作用,以人和车为研究对象,受力大小为2F ,所以乙图中车的加速度a =2FM +m,C 正确,D 错误.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A 、B 两物体用轻弹簧连接在一起,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在拉力F 作用下,A 、B 共同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 ,此瞬间A 和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则( )A .a 1=0,a 2=0B .a 1=a ,a 2=m 2m 1+m 2a C .a 1=m 1m 1+m 2a ,a 2=m 2m 1+m 2a D .a 1=a ,a 2=m 1m 2a解析:选D.撤去拉力F 前,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形变量为x ,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x =m 1a ;撤去拉力F 瞬间,弹簧的形变量保持不变,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x =m 1a 1,。
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讲学案
专题03 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本专题解决的是物体(或带电体)在力的作用下的曲线运动的问题.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以运动的组合为线索,进而从力和能的角度进行命题,题目情景新,过程复杂,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查的主要内容有:①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②平抛运动规律;③圆周运动规律;④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的多过程组合问题;⑤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运动问题;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问题;⑦带电粒子在磁场内的匀速圆周运动问题;⑧带电粒子在简单组合场内的运动问题等.用到的主要物理思想和方法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思想、应用临界条件处理临界问题的方法、建立类平抛运动模型方法、等效代替的思想方法等.本专题的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行星、卫星的运行规律、天体质量的估算等方面,难度适中。
本专题在高考中还常考查到变轨问题、双星问题等,复习时注意抓住两条主线:一是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二是重力等于向心力。
曲线运动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重点考查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等概念及其应用。
本部分知识经常与其他知识点如牛顿定律、动量、能量、机械振动、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知识综合出现在计算题中,近几年的考查更趋向于对考生分析问题、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
一、曲线运动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2.曲线运动的轨迹:当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恒力时,其运动为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为抛物线,如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轨迹位于速度(轨迹上各点的切线)和合力的夹角之间,且运动轨迹总向合力一侧弯曲.二、抛体运动1.平抛运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运动轨迹为抛物线.(2)物体做平抛运动时,运动时间由竖直高度决定,水平位移由初速度和竖直高度共同决定.(3)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内速度的改变量Δv大小相等、方向相同(Δv=Δv y =gΔt).(4)平抛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①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1-3-1所示.由②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意位置处的瞬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及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tanθ=2tanφ.2.类平抛运动以一定的初速度将物体抛出,如果物体受的合力恒定且与初速度方向垂直,则物体所做的运动为类平抛运动,如以初速度v0垂直电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中的带电粒子的运动.类平抛运动的性质及解题方法与平抛运动类似,也是用运动的分解法.三、圆周运动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3注意:同一转动体上各点的角速度相等,皮带传动轮子边缘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2.向心力做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力可以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性质的力提供,也可以由各力的合力或某力的分力提供.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物体受到的合力全部提供向心力;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时,物体的合力的方向不一定沿半径指向圆心,合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提供向心力,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3.处理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的步骤 (1)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2)对其受力分析,明确向心力的来源;(3)确定其运动轨道所在的平面、圆心的位置以及半径;(4)将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于圆周运动,得到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方程,有以下各种情况:解题时应根据已知条件合理选择方程形式. 四、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 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案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网络一. 方法和技巧:1.主要方法:(1)力的处理方法:○1正交分解法: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正交分解法解题F x=ma x,F=ma y○2合成法: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两个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合成法。
(2)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正交分解法解题(注意灵活选取坐标轴的方向,既可以分解力,也可以分解加速度)。
○1一般选加速度方向为一个坐标轴的正方向○2尽量少的分解矢量○3要有利于简化方程组例6.在图示的几种情况下,要用正交分解法解题,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1)求小车的加速度(2)求人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3)求平抛运动的小球距斜面的最大距离2、牛顿运动定律在系统中的应用:若研究对象是质点组,牛顿第二定律的形式可以表述为: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F等于系统各部分的质量m i乘各部分的加速度a i的和F=m1a1+m2a2+m3a3+……+m n a nF x=m1a1x+m2a2x+…Fy=m1a1y+m2a2y+….例1.如图,倾角为θ质量为M的斜面与水平面间、斜面与质量为m的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加速下滑时斜面始终保持静止。
求水平面给斜面体的支持力、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 整体法与隔离法○1隔离法:若研究物体间作用时,应将研究对象隔离出来分析研究。
○2整体法:a. 两物体相对静止情况:F x=(m1+m2)a xF=(m1+m2)a y例2. 如图所示,悬挂于向右运动小车里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小车对底板上的物块摩擦力多大?物块质量为m。
mg tgθ.水平向右.例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用细线悬吊一质量为m 的小球,M>m.现用一力F水平向右拉小球,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细线的拉力为T;若用一力F’水平向左拉小车,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也成α角,细线的拉力为T’.则A.a'=a,T '=TB.a'<a,T '=TC.a'>a,T '=TD.a'>a,T '>TCb.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情况:F x=m1a1x+m2a2xF y=m1a1y+m2a2y例4.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斜面上。
(全国通用)2018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备课资料 专题三 力与曲线运动 第2讲 万有引力与航天专题限
第2讲万有引力与航天(建议用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7·北京东城区一模)已知两个质点相距为r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若只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2r,则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 )A. FB. FC.2FD.4F解析:根据万有引力公式F=G,当两质点间距由r变为2r时,F将减小为原来的.选项A 正确,B,C,D错误.2. (2017·贵州贵阳质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自动交会对接前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圆形轨道Ⅰ为“天宫一号”运行轨道,圆形轨道Ⅱ为“神舟十号”运行轨道.此后“神舟十号”要进行多次变轨,才能实现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则( D )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大于“神舟十号”在轨道Ⅱ上的运行速率B.“神舟十号”变轨后比变轨前高度增加,机械能减少C.“神舟十号”可以通过减速而使轨道半径变大D.“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对接瞬间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解析:根据G=m得v=,“天宫一号”的轨道半径大,运行速率小,选项A错误;“神舟十号”只有加速后才能实现向高轨道的变轨,故机械能增加,选项B,C错误;根据a=,“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对接瞬间的向心加速度a=,大小相等,选项D正确.3.“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等多个部分组成.探测器预计在2017年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带回约2 kg月球样品.某同学从网上得到一些信息,如表中数据所示,请根据题意,判断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为( B )=4=6A. B.C.4D.6解析:在地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则有G=mg,解得M=,故密度为ρ===;同理,月球的密度为ρ0=,故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为==6×=,选项B正确.4.(2017·河南三市二模)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两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入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开始为期30天的太空驻留生活.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地球半径R,神舟十一号飞船对接后随天宫二号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及引力常量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要完成对接,应先让神舟十一号飞船和天宫二号处于同一轨道上,然后点火加速B.若对接前飞船在较低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对接后飞船速度和运行周期都增大C.由题给条件可求出神舟十一号飞船的质量D.由题给条件可求出神舟十一号飞船对接后距离地面的高度h解析: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在同一轨道上,神舟十一号飞船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若让神舟十一号飞船加速,其所需要的向心力变大,而此时万有引力不变,所以神舟十一号飞船做离心运动,不能实现对接,故A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即v=,对接后轨道半径变大,则线速度变小,故B错误;由题给条件不能求出神舟十一号飞船的质量,故C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其中r=R+h,又GM=gR2,得h=-R,故D正确.5.(2017·山西晋中一模)某颗行星的同步卫星正下方的行星表面上有一观察者,他用天文望远镜观察被太阳光照射的此卫星,发现日落的时间内有的时间看不见此卫星.(已知该行星自转周期为T,该行星半径为R,不考虑大气对光的折射)则该同步卫星距该星球的高度是( A )A.RB.2RC.5.6RD.6.6R解析: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日落时间内有时间该观察者看不见此卫星,如图所示,同步卫星相对地心转过角度为θ=2α,sin α=,结合θ=ωt=×=,则α=,sin =,可得r=2R,则高度h=r-R=R,选项A正确.6. (2017·北京朝阳区一模)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成为组合体,如图所示.10月20日组合体完成点火程序,轨道高度降低.组合体在高、低轨道上正常运行时均可视为圆周运动,则( BC )A.在低轨道上运行时组合体的加速度较小B.在低轨道上运行时组合体运行的周期较小C.点火过程组合体的机械能不守恒D.点火使组合体速率变大,从而降低了轨道高度解析:对于组合体,万有引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G=ma=m()2r=,其中M为地球质量,m为组合体质量,r为组合体轨道半径.由上述等式可知,组合体在低轨道上,加速度较大,周期较小,选项A错误,B正确;在点火过程中,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组合体的机械能,故组合体的机械能变化,选项C正确;当点火使组合体速率变小,万有引力大于组合体需要的向心力时,轨道才会降低,选项D错误.7.(2017·吉林实验中学二模)气象卫星是用来拍摄云层照片、观测气象资料和测量气象数据的.我国先后自行成功研制和发射了“风云Ⅰ号”和“风云Ⅱ号”两颗气象卫星,“风云Ⅰ号”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并且通过两极,称为“极地圆轨道”,每12 h巡视地球一周.“风云Ⅱ号”气象卫星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称为“地球同步轨道”,每24 h巡视地球一周,则“风云Ⅰ号”卫星比“风云Ⅱ号”卫星( BD )A.角速度小B.线速度大C.万有引力小D.向心加速度大解析: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r,可知周期大的半径大,风云Ⅰ号的半径小,Ⅱ号的半径大;又G=m=mrω2=ma,可知ω=,半径小的角速度大,选项A错误;由v=,则半径小的线速度大,选项B正确;因引力与质量有关,而质量大小不知,则不能确定引力大小,选项C错误;由加速度a=,则半径小的加速度大,选项D正确.8.(2017·广东湛江一中等四校联考)据报道,2016年2月18日嫦娥三号着陆器玉兔号成功自主“醒来”,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介绍说,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软着陆以来,中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记录.假如月球车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时间t后小球回到出发点,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B.月球的质量为C.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获得的速度就可能离开月球表面围绕月球做圆周运动D.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绕行周期为π解析:根据竖直上抛运动规律Δv=gt可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选项A错误;在月球表面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有mg=G,可得月球质量M==,选项B错误;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可知,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v==,选项C正确;绕月球表面匀速飞行的卫星的周期T==π,选项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6分)9.(18分)(2017·江西临川模拟)开普勒第三定律指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a的三次方与它的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成正比,即=k,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1)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按圆周运动处理,请你推导出太阳系中该常量k的表达式.已知引力常量为G,太阳的质量为M太.(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它对一切具有中心天体的引力系统(如地月系统)都成立.经测定地月距离为3.84×108 m,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36×106 s,试计算地球的质量M地.(G= 6.67×10-11 N·m2/kg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解析:(1)因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于是轨道的半长轴a即为轨道半径r.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G=m行()2r,于是有=M太,即k=M太.(2)在地月系统中,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由(1)可得=M地,解得M24 kg.地=6×10答案:(1)k=M太(2)6×1024 kg10.(18分)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地球半径R0的2倍,卫星圆形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近似认为太阳光是平行光,试估算:(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2)卫星绕地球一周,太阳能照射到卫星的时间.解析:(1)地球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m×2R0在地球表面有G=mg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4π.(2)如图所示,当卫星在阴影区时不能接收阳光,据几何关系知∠AOB=∠COD=则卫星绕地球一周,太阳能照射的时间t=(1-)T==.答案:(1)4π(2)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3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含天体运动)学案
3 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从考查方式上来说,在高考的考查中,本专题内容可能单独考查,特别是万有引力与航天部分,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可能与其他专题相结合,与能量知识综合考查,以计算题形式出现。
从近几年考试命题趋势看,本章内容与实际应用和生产、生活、科技相联系命题,或与其他专题综合考查,曲线运动问题由原来的选择题转变为在计算题中考查,万有引力与航天仍然以选择题出现,单独考查的可能性更大。
1.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速度关系通常利用动能定理来建立联系,然后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动力学分析。
2.平抛运动对于平抛或类平抛运动与圆周运动组合的问题,应用“合成与分解的思想”,分析这两种运动转折点的速度是解题的关键。
3.天体运动(1)分析天体运动类问题的一条主线就是F万=F向,抓住黄金代换公式GM=gR2。
(2)确定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有:测重力法、单摆法、平抛(或竖直上抛)物体法、近地卫星环绕法。
1.(多选)如图所示,小球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绕固定点O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经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此时绳子的拉力大小为F T,拉力F T与速度的平方v2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象中的数据a 和b包括重力加速度g都为已知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a与小球的质量有关B.数据b与小球的质量有关C.比值ba不但与小球的质量有关,还与圆周轨道半径有关D.利用数据a、b和g能够求出小球的质量和圆周轨道半径2.(多选)2018年4月2日早8时15分左右,在太空中飞行了六年半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部分残骸坠落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结束它的历史使命。
在烧蚀销毁前,由于稀薄空气阻力的影响,“天宫一号”的运行半径逐渐减小。
在“天宫一号”运行半径逐渐减小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行周期逐渐减小B.机械能逐渐减小C.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逐渐减小D.运行速率逐渐减小3.(2018·全国卷Ⅰ·20)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
北京市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3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含天体运动)学案(含解析)
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从考查方式上来说,在高考的考查中,本专题内容可能单独考查,特别是万有引力与航天部分,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可能与其他专题相结合,与能量知识综合考查,以计算题形式出现。
从近几年考试命题趋势看,本章内容与实际应用和生产、生活、科技相联系命题,或与其他专题综合考查,曲线运动问题由原来的选择题转变为在计算题中考查,万有引力与航天仍然以选择题出现,单独考查的可能性更大。
高频考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圆周运动问题;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卫星运行参数的分析;卫星变轨问题。
考点一、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例 (2018届高三·苏州五校联考)如图所示,长为L 的轻直棒一端可绕固定轴O 转动,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搁在水平升降台上,升降台以速度v 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B .当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时,小球的速度为vLcos αC .棒的角速度逐渐增大D .当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时,棒的角速度为vLsin α【审题立意】找合运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清楚棒与平台接触点的实际运动即合运动,方向垂直于棒指向左上,竖直方向的速度是它的一个分速度。
把速度分解,根据三角形知识求解。
【解题思路】棒与升降台接触点(即小球)的运动可视为竖直向上的匀速运动和沿平台向左的运动的合成。
小球的实际运动即合运动方向是垂直于棒指向左上方,如图所示。
设棒的角速度为ω,则合速度v 实=ωL ,沿竖直方向向上的速度分量等于v ,即ωL sinα=v ,所以ω=v Lsin α,小球速度v 实=ωL =vsin α,由此可知棒(小球)的角速度随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的增大而减小,小球做角速度越来越小的变速圆周运动,故D 正确,A 、B 、C 错误。
考向预测知识与技巧的梳理【参考答案】 D【知识建构】 1.解决运动合成与分解的一般思路 (1)明确合运动或分运动的运动性质。
北京市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力与曲线运动教学案
知识点能力点回顾复习策略: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及其应用历来是高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它不仅涉及力学中的一般的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还常常涉及天体运动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或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动力学问题,功能问题,动量和冲量问题。
本章知识多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体育竞技,军事上的射击,交通运输等)和空间技术(如航空航天)等立意命题,体现了应用所学知识对自然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多角度、多层次的描述,突出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本章高考几乎年年有题年年新,那么“新”在什么地方呢?“新”主要表现在:情景新、立意新、知识新、学科渗透新,新题虽然难度往往不大,但面孔生疏。
难题和新题都要有丰厚的基础知识、丰富的解题经验和灵活的解题能力。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在每一章节都有典型的习题,在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上下功夫,在复习的过程中有意识注意各题型之间的区别、联系和渗透,就能够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知识要求:一、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特点1.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或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将做曲线运动。
2. 曲线运动的特点:①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③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 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①分运动的独立性;②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③运动的等时性;④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1. 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恒定不变,是匀变速运动。
物体有初速度,而且初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高考物理第3章牛顿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第7课时)复习导学案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学习目标】(主要说明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要目标明确,简捷明了)1、把握叠放类物体受力的特点,学会分析该类问题。
2、掌握传送带问题的分析。
【重点、难点】重点:解题能力的训练难点:叠放类受力分析【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主要交待学生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完成目标)1、叠放类问题是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产生加速度,解此类题目时分析摩擦力变化的情况是关键,请你在做题过程中细心体会。
2、传送带问题是摩擦力做功问题,要注意摩擦力做正功和负功意义以及它们的差值部分。
【课前预习】(简单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概念、规律等知识点。
)1、(2011年天津理综)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A )A. 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 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2、如图1-3-104(甲)、(乙)所示,将质量m l=4kg的木块叠放在质量m2=5kg的木块上,m2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F1=12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m1时,正好使m1相对m2开始发生滑动,问应用多大的水平拉力F2拉木块m2,才能使m1相对于m2开始滑动?【自我检测】(主要用基本的题目,供学生理解课前预习中知识点)1.(2013年海南卷)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
在此过程中,其它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a和速度大小v的变化情况是A.a和v都始终增大B.a和v都先增大后减小C.a先增大后减小,v始终增大D.a和v都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2.(2013年重庆卷)题4图1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示意图,让小球由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滑下,然后在不同的θ角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最后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
分析该实验可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y随θ变化的图像分别对应题4图2中的( B )A.①、②和③ B.③、②和①C.②、③和① D.③、①和②3.(2013年浙江卷)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的大小。
最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学案(考试必备)
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历次选考考情分析]考点一 牛顿运动定律的有关辨析1.力与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2.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3.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发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通过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导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4.牛顿第二定律的五性五性⎩⎪⎨⎪⎧矢量性→F =ma 是矢量式,a 与F 同向瞬时性→a 与F 对应同一时刻因果性→F 是产生a 的原因同一性⎩⎪⎨⎪⎧ a 、F 、m 对应同一个物体a 、F 、m 统一使用SI 制单位独立性→每一个力都可以产生各自的加速度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由于相互作用产生的,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1.[力与运动的关系]伽利略和牛顿都是物理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不属于他们观点的是( ) A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B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 .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D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 D2.[单位制](2017·浙江11月选考·2)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量及基本单位的是( ) A .质量,千克 B .能量,焦耳 C .电阻,欧姆 D .电量,库仑答案 A解析 国际单位制中基本量有:质量、长度、时间、电流、发光强度、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故选A.3.[惯性](2018·嘉兴市期末)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古典诗词是优秀文化的代表.从物理角度看古诗词会发现别有一番韵味.下面四句诗词中涉及惯性知识的是( ) A .毛泽东的《长征》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 .唐朝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C .宋代陈与义的《襄邑道中》中“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D .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答案 D4.[牛顿第二定律]电梯内有一个物体,质量为m ,用绳子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当电梯以g3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下降时,绳子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 ) A.2mg 3 B.mg 3 C.4mg3D .mg 答案 A5.[牛顿第三定律]课间休息时,一位男生跟一位女生在课桌面上扳手腕比力气,结果男生把女生的手腕压倒到桌面上,如图1所示,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图1A .男生扳女生手腕的力一定比女生扳男生手腕的力大B .男生扳女生手腕的力与女生扳男生手腕的力一样大C .男生扳女生手腕的力小于女生臂膀提供给自己手腕的力D .男生扳女生手腕的力与女生臂膀提供给自己手腕的力一样大 答案 B解析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男生扳女生手腕的力与女生扳男生手腕的力大小相等.考点二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超重与失重只要物体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就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无关.2.受力分析中的突变问题(1)轻绳、轻杆和接触面的弹力可以突变. (2)弹簧、橡皮筋的弹力不可以突变. 3.解决动力学图象问题的关键(1)看清图象的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并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0开始.(2)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能够抓住图象的一些关键点,如斜率、截距、面积、交点、拐点等,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受力情况,再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例1 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到达最大高度处后又返回斜面底端.已知物块下滑的时间是上滑时间的2倍,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13tan θ B.12tan θ C.35tan θ D .tan θ 答案 C解析 物块上滑的加速度a 1=g sin θ+μg cos θ,则x =12a 1t 2;物块下滑的加速度a 2=g sin θ-μg cos θ, 则x =12a 2(2t )2;联立解得μ=35tan θ,故选C.6.(2018·宁波市期末)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超重与失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图甲中,汽车过凹形桥最低点时,汽车处于超重状态B .图乙中,躺在水面上看书的人处于失重状态C .图丙中,电梯匀速下降过程中,电梯里的小朋友处于失重状态D .图丁中,宇宙飞船在加速上升过程中,坐在飞船里的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 A7.(2018·温州市六校期末)在排球比赛中,二传手将排球向上托起,主攻手腾空扣球,如图3所示.为了简化问题,现假设某次进攻过程中二传手是将排球竖直向上托起的,已知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则在排球离开二传手到主攻手击球的这段时间内,排球的速度(v)—时间(t)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图3答案 D解析排球先上升后下降,速度先正后负,故A、C错误.由于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所以排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合力是变化的,加速度也是变化的,v-t图象应是曲线,故B 错误.排球上升过程中,速度减小,空气阻力减小,合力减小,其加速度减小,则v-t图象切线的斜率不断减小.下降过程中,速度增大,空气阻力增大,合力减小,其加速度减小,则v-t图象切线的斜率不断减小,故D正确.8.(2018·宁波市期末)一物体放置在粗糙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从t=0时刻起,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物块上,且F的大小随时间从零均匀增大,如图4所示,则下列关于物体的加速度a、摩擦力F f、速度v随F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图4答案 B解析 F 较小时,物体静止,F =F f =kt ,之后,物体开始滑动,加速度a =kt -μmgm,物体做a 增大的加速运动,故B 正确.考点三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解决多过程动力学问题的两个桥梁 (1)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 (2)速度是各物理过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2.解答动力学两类问题的基本程序(1)明确题目中给出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特点.(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并画出示意图.(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通常先用表示相应物理量的符号进行运算,解出所求物理量的表达式,然后将已知物理量的数值及单位代入,通过运算求结果. 模型1 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受力例2 (2017·七彩阳光联盟联考)2017年1月25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2016年度科技盛典”节目中,海军电力工程专家马伟明院士表示正在研制“国产003型航母电磁弹射器”(如图5所示).它是由电磁弹射车给飞机一个辅助作用力,使飞机在较短的直跑道上获得较大的速度.假定航母处于静止状态,质量为M 的飞机利用电磁弹射器起飞,飞机在t 0时刻从静止开始在跑道上做匀加速运动,在t 1时刻获得发射速度v .此过程中飞机发动机的推力恒为F ,阻力恒为F f .问:图5(1)电磁弹射车对飞机的辅助推力多大?(2)若在t 1时刻突然接到飞机停止起飞的命令,立刻将该飞机的推力和电磁弹射车的辅助推力同时反向但大小不变.要使飞机能安全停止,则飞行甲板L 至少多长? 答案 (1)Mvt 1-t 0-F +F f (2)v (t 1-t 0)2+Mv 2(t 1-t 0)4F f (t 1-t 0)+2Mv解析 (1)设飞机在匀加速过程中加速度为a 1,由运动学公式得a 1=v -v 0Δt ,即a 1=vt 1-t 0①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F f +F 辅=Ma 1② 由①②可得F 辅=Mvt 1-t 0-F +F f .(2)飞机在匀加速过程中滑行的距离s 1为s 1=v Δt =v (t 1-t 0)2③设飞机在减速过程中加速度为a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F f -F 辅=Ma 2④飞机在减速过程中滑行的距离为s 2,由运动学公式得0-v 2=2a 2s 2,可得s 2=-v 22a 2⑤由①②④⑤可得s 2=Mv 2(t 1-t 0)4F f (t 1-t 0)+2Mv要使飞机能安全停止,则飞行甲板长L 需满足L ≥s 1+s 2=v (t 1-t 0)2+Mv 2(t 1-t 0)4F f (t 1-t 0)+2Mv.9.爸爸和孩子们进行山坡滑草运动,该山坡可看成倾角θ=37°的斜面,一名孩子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 =80 kg ,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 =5 s 内沿斜面滑下的位移x =50 m .(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问: (1)该孩子连同滑草装置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 f 为多大? (2)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3)该孩子连同滑草装置滑到坡底后,爸爸需把他连同装置拉回到坡顶,试求爸爸至少用多大的力才能拉动?答案 (1)160 N (2)0.25 (3)640 N 解析 (1)由位移公式有:x =12at 2解得:a =2x t 2=2×5052 m/s 2=4 m/s 2沿斜面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F f =ma代入数值解得:F f =m (g sin θ-a )=80×(10×0.6-4) N =160 N (2)在垂直斜面方向上,有:F N -mg cos θ=0 又有:F f =μF N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 μ=F fmg cos θ=16080×10×0.8=0.25(3)根据平衡条件,沿斜面方向,有:F =F f +mg sin 37°=160 N +80×10×0.6 N=640 N模型2 已知物体受力求运动情况例3 有一种公交电车站,车站站台的路轨建得高些,车辆进站时要上坡,出站时要下坡,如图6甲所示,这样既可以节能又可以节省停车所需的时间.为简化问题,现设两边倾斜部分AB 段和CD 段均为直轨道,长度均为L =200 m ,水平部分BC 段长度也为L =200 m ,站台的高度h 未知,如图乙所示,各段道路交接处均为圆滑连接.一长度可忽略的电车自站台左前方以v 0=72 km/h 的速度驶向站台,为了节能,司机在未到站时即关闭电车电源,经过时间t 1=100 s 后到达A 点,接着冲上了倾斜轨道,到达站台上的B 点时速度为v B =18 km/h ,此时司机还需启动刹车系统,使得电车最终正好停在了BC 段的中点.已知电车在各段轨道上所受摩擦力(不含刹车时所增加的阻力)可认为等于其自身总重力的0.01倍,刹车过程所增加的阻力可看做恒力,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忽略电车经过各道路交接处的能量损失及可能腾空对研究问题的影响,g 取10 m/s 2,求:图6(1)电车到达A 点时的速度大小v A ;(2)电车从站台B 点到最终停止所需的时间t ; (3)该电车站台的高度h .答案 (1)10 m/s (2)40 s (3)1.75 m解析 (1)电车从切断电源到A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0.01mg =ma 1,解得a 1=0.1 m/s 2由运动学公式得v A =v 0-a 1t 1 解得v A =10 m/s(2)机车从B 点到停止,有12L =12v B t ,解得t =40 s(3)机车从A 点到B 点,由运动学公式得v 2B -v 2A =-2a 2L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0.01mg +mg sin θ=ma 2 其中sin θ=hL联立解得h =1.75 m.10.(2018·9+1高中联盟期中)皮划艇是一项激烈的水上比赛项目,如图7所示为静水中某运动员正在皮划艇上进行划水训练,船桨与水间断且周期性的发生作用.假设初始阶段中,运动员每次用船桨向后划水的时间t 1=1 s ,获得水平向前的持续动力恒为F =480 N ,而船桨离开水的时间t 2=0.4 s ,他与皮划艇的总质量为120 kg ,他和皮划艇受到的阻力恒为150 N ,并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该阶段中:图7(1)他在用船桨划水时与船桨离开水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2)若他从静止开始后,第一次划水后就停止划水,总计皮划艇前行多长距离? (3)若他从静止开始后,2.8 s 末速度为多大?答案 (1)2.75 m/s 21.25 m/s 2(2)4.4 m (3)4.5 m/s 解析 (1)划桨时,F -F f =ma 1 得:a 1=2.75 m/s 2 未划桨时:F f =ma 2 得:a 2=1.25 m/s 2(2)1 s 末速度:v 1=a 1t 1=2.75 m/s滑行总位移:x =v 122a 1+v 122a 2=4.4 m(3)1.4 s 末速度:v 2=v 1-a 2t 2=2.25 m/s 2.4 s 末速度:v 3=v 2+a 1t 1=5 m/s 2.8 s 末速度:v 4=v 3-a 2t 2=4.5 m/s考点四 用动力学方法解决传送带问题1.在确定研究对象并进行受力分析之后,首先判定摩擦力突变(含大小和方向)点,给运动分段.(1)传送带传送的物体所受摩擦力,不论是其大小的突变,还是其方向的突变,都发生在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的时刻.(2)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时的极值问题大都发生在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的时刻. (3)v 物与v 传相同的时刻是运动分段的关键点.2.判定运动中的速度变化(相对运动方向和对地速度变化)的关键是v 物与v 传的大小与方向,二者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此后的运动过程和状态.3.考虑传送带长度——判定到达临界状态之前是否滑出以及物体与传送带共速以后物体是否一定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速运动.例4 某飞机场利用如图8所示的传送带将地面上的货物运送到飞机上,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θ=30°,传送带两端A 、B 的长度L =10 m .传送带以v =5 m/s 的恒定速度匀速向上运动.在传送带底端A 轻轻放一质量m =5 kg 的货物(可视为质点),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2.求货物从A 端运送到B 端所需的时间.(g 取10 m/s 2)图8答案 3 s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 cos 30°-mg sin 30°=ma 解得a =2.5 m/s 2货物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 1=v a=2 s货物匀加速运动的位移x 1=12at 12=12×2.5×22m =5 m随后货物做匀速运动. 运动位移x 2=L -x 1=5 m 匀速运动时间t 2=x 2v=1 s总时间t =t 1+t 2=3 s.11.如图9所示,水平传送带AB 长L =10 m ,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v 0=4 m/s ,一质量为1 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 1=6 m/s 的初速度从传送带右端B 点冲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 取10 m/s 2.求:图9(1)物块相对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2)物块从B 点冲上传送带再次回到B 点所用的时间. 答案 (1)4.5 m (2)3.125 s 解析 (1)物块的加速度大小a =μmg m=μg =4 m/s 2物块向左匀减速运动,v =0时向左运动的距离最大.由运动学公式得0-v 12=-2ax ,解得x =v 122a =622×4m =4.5 m.(2)物块向左运动速度减为0的时间:t 1=v 1a =64s =1.5 s由于v 1>v 0,所以物块向右先加速到4 m/s ,后匀速到达B 点,加速时间为t 2=v 0a =44 s =1 s加速的距离x 1=v ·t 2=v 02t 2=42×1 m=2 m所以匀速时间为t 3=x -x 1v 0=4.5-24s =0.625 s 总时间为:t =t 1+t 2+t 3=1.5 s +1 s +0.625 s =3.125 s.专题强化练1.(2018·宁波市重点中学联考)请你利用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推翻了“重物比轻物落得快”的观点B .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C .汽车上坡时,司机应该使用较高转速的挡位来行驶D .超速行驶是安全行车的大敌,其原因是汽车的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答案 A2.电导率σ是用来描述物质中电荷流动难易程度的参数,为电阻率ρ的倒数,即σ=1ρ.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电导率的单位应为( ) A.A 2·s 3kg·m 2 B.A 2·s 3kg·m 3 C.A 2·s 2kg·m 3 D.A·s 3kg·m 3 答案 B解析 由单位制可知电导率的单位为1Ω·m =1A V·m =1A·C J·m =1A 2·s J·m =1A 2·s 3kg·m 3,选B.3.(2017·温州市九校高三上学期期末)根据图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1A .图甲中,运动员在弯道处,若地面摩擦力突然消失,他将沿着半径方向“离心”而去B .图乙中,在碗里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合外力是恒力C .图丙中,在水平直跑道上减速运动的航天飞机,伞对飞机的拉力大于飞机对伞的拉力D .图丁中,人在体重计上站起的瞬间指针示数会变大 答案 D解析 A 中摩擦力消失,由于惯性,他将沿切线方向飞出;B 中小球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不变,但方向变化,故是变力;C 中由相互作用力的关系,伞对飞机的拉力等于飞机对伞的拉力;D 中站起瞬间有向上的加速度,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大于重力,故示数会变大.4.(2018·名校协作体联考)下列情景中属于超重现象的是( )答案 C5.(2018·金华市十校期末)一个质量为50 kg的人,站在竖直方向运动着的升降机地板上.他看到升降机上弹簧测力计挂着一个质量为5 kg重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 N,重物相对升降机静止,如图2所示,则(g取10 m/s2)( )图2A.升降机一定向上加速运动B.升降机一定向上减速运动C.人对地板的压力一定为400 ND.人对地板的压力一定为500 N答案 C解析对重物,由mg-F=ma得a=2 m/s2,方向竖直向下,升降机可能减速上升或者加速下降;对人,由Mg-F N=Ma得F N=400 N,故C正确.6.(2018·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滑沙是国内新兴的旅游项目,如图3甲所示,即乘坐滑板从高高的沙山顶自然下滑,随着下滑速度的加快,在有惊无险的瞬间体味到了刺激和快感.其运动可以简化为如图乙所示,一位游客先后两次从静止下滑,下列v-t图象中实线代表第一次从较低位置滑下,虚线代表第二次从较高位置滑下,假设斜面和地面与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忽略空气阻力,拐弯处速度大小不变,则v-t图象正确的是( )图3答案 D解析设滑板与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当游客与滑板沿斜面向下运动时,ma1=mg sin θ-μmg cos θ,则:a1=g sin θ-μg cos θ,可知,向下滑动的加速度与斜面的高度无关,则在v-t图中两次加速的过程图线是重合的;在水平面上减速的过程中:ma2=μmg,所以:a2=μg,可知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也是大小相等的,则两次减速过程中的v-t图线是平行线,故A、B、C错误,D正确.7.(2017·温州市9月选考)2017年6月5日起温州司乘人员(包括后排)不系安全带都将被罚款,假定某次紧急刹车时,由于安全带的作用,质量为70 kg的乘员获得约6 m/s2的加速度,则安全带对乘员的作用力约为( )A.200 N B.400 NC.600 N D.800 N答案 B8.(2018·嘉兴市第一中学期中)质量为m的物块在倾角为θ的固定粗糙斜面上匀加速下滑.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4所示,则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将( )图4A.变大B.变小C.不变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答案 A解析质量为m的物块在倾角为θ的固定粗糙斜面上匀加速下滑,加速度大小a =mg sin θ-μmg cos θm=g (sin θ-μcos θ)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则物块的加速度大小a 1=(mg +F )sin θ-μ(mg +F )cos θm=(g +F m)(sin θ-μcos θ)>a故A 正确,B 、C 、D 错误.9.(2018·宁波市重点中学联考)1966年科学家曾在太空中完成了测定质量的实验.如图5所示,实验时,用双子星号宇宙飞船m 1,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组m 2(火箭组的发动机已经熄火).接触以后,开动双子星号飞船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组共同加速,测得7 s 飞船和火箭组的速度变化量为0.91 m/s.若飞船与火箭组接触前开动双子星号飞船的推进器(推进器两次工作状态相同),使飞船加速,测得5 s 内飞船的速度变化量为1.32 m/s.已知双子星号宇宙飞船的质量m 1=3 400 kg ,则火箭组的质量m 2约为( )图5A .1 500 kgB .3 500 kgC .5 000 kgD .6 000 kg答案 B解析 对飞船和火箭组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m 1+m 2)a 由运动学公式有a =Δv t =0.917 m/s 2=0.13 m/s 2,对飞船,a ′=Δv ′t ′=1.325m/s 2=0.264 m/s 2.且有F =m 1a ′,解得:m 2≈3 500 kg.10.(2017·嵊州市高级中学期末)已知雨滴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F阻=kr 2v 2,其中k为比例系数,r 为雨滴半径,v 为其运动速率.t =0时,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用a 表示.落地前雨滴已做匀速运动,速率为v 0.下列图象中不正确的是( )答案 D解析 由mg -F 阻=ma 得,雨滴先加速下落,随着v 增大,阻力F 阻增大,a 减小,a =0时,v =v 0不再变化,故A 、B 正确;又mg =kr 2v 02,v 02=mg kr 2,又m =43πρr 3,得v 02=4πρg 3kr ,故v 02与r 成正比关系,故C 正确,D 错误.11.如图6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 拉小车和木块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质量为M ,木块质量为m ,它们的共同加速度为a ,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运动过程中( )图6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μmgB .木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 +m )aC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Fm +MD .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 +m )a 答案 C解析 木块与小车共同加速,木块受到静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F f =ma ,A 、B 错误;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Ma ,D 错误;对小车和木块整体:F =(M +m )a ,对木块:F f =ma =mFM +m,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也为mFM +m,C 正确. 12.如图7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v 0=2 m/s 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运行.t =0时,在传送带的最左端轻放一个小滑块,t =2 s 时,传送带突然制动停下.已知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g =10 m/s 2.在下图中,关于滑块相对地面运动的v -t 图象正确的是( )图7答案 D解析 滑块刚放在传送带上时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加速运动,a =μmg m=μg =2 m/s 2,滑块运动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需要的时间t 1=v 0a=1 s ,然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的时间t 2=t -t 1=1 s ,当传送带突然制动停下时,滑块在传送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静止,a ′=-a =-2 m/s 2,运动的时间t 3=Δva ′=1 s ,选项D 正确. 13.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如图8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 始终保持v =1 m/s 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 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 、B 间的距离为2 m ,g 取10 m/s 2.若乘客把行李放在传送带上的同时也以v =1 m/s 的恒定速度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到B 处取行李,则( )图8A .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 B .乘客提前0.5 s 到达BC .行李提前0.5 s 到达BD .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3 s 才能到达B 答案 B解析 行李在传送带上先加速运动,然后再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解得a =1 m/s 2.设行李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1,行李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 =1 m/s ,由v =at 1,代入数值得t 1=1 s ,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12at 12=0.5 m ,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L -xv=1.5 s ,行李从A 到B 的时间为t =t 1+t 2=2.5 s ,而乘客一直做匀速运动,从A 到B 的时间为t 人=L v=2 s .故乘客提前0.5 s 到达B ,故A 、C 错误,B 正确;若行李一直做匀加速运动,运动时间最短,由L =12at min 2,得最短时间t min =2 s ,故D 错误.14.(2018·湖州、衢州、丽水高三期末)小明不小心将餐桌边沿处的玻璃杯碰落在地,玻璃杯没碎.他觉得与木质地板较软有关,并想估测杯子与地板接触过程中地板最大的微小形变量.他测出了玻璃杯与地板作用的时间为Δt ,杯子的质量为m ,桌面离地的高度为h (设杯离开桌面时初速度为零,杯的大小远小于h ,杯子与地板接触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地板形变不恢复),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试求杯子与地板接触过程中: (1)杯子加速度大小a ;(2)杯子受到地板的作用力大小F ; (3)地板最大的微小形变量Δx . 答案 (1)2gh Δt (2)mg +m 2gh Δt (3)Δt 22gh 解析 (1)杯子离开桌面到下落至地板,有v 2=2gh 得v =2gh杯子与地板接触过程中,有v =a Δt 得a =2gh Δt(2)由F -mg =ma 得F =mg +m2gh Δt(3)由Δx =12a (Δt )2得Δx =Δt22gh15.在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上有一质量m =2 kg 的物块,物块受如图9甲所示的水平方向恒力F 的作用,t =0时刻物块以某一速度从斜面上A 点沿斜面下滑,在t =4 s 时滑到水平面上,此时撤去F ,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物块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A 点到斜面底端的距离x =18 m ,物块与各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不考虑转角处机械能损失,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图9(1)物块在A 点的速度大小; (2)水平恒力F 的大小. 答案 (1)5 m/s (2)10.1 N解析 (1)设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1,方向沿斜面向上,物块在斜面上的运动逆向思维为匀加速运动,则x =vt +12a 1t 2解得a 1=0.25 m/s 2物块在A 点的速度为v 0=v +a 1t =5 m/s(2)设物块与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有μmg =ma 2 由题图乙可知a 2=2 m/s 2解得μ=0.2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设所受的摩擦力为F f ,则F cos θ-mg sin θ+F f =ma 1 F f =μF NF N =mg cos θ+F sin θ解得F =mg sin θ-μmg cos θ+ma 1cos θ+μsin θ≈10.1 N.。
新课标2018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教案201709042199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考纲要求考情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Ⅱ 1.命题规律超重和失重近几年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仍以概念和规律的应用为主,单独考查本章的题目多为选择题,与曲线运动、电磁学相结合的题目多为计算题。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2.考查热点以实际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为背景,突出表现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的命题趋势较强,2018届高考复习应予以高度关注。
第14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双基落实课) [命题者说]高考对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很少单独命题,但弄清楚惯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是进一步学好物理的至关重要一环。
复习本课时时,要侧重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及应用。
一、物理学史物理学家国籍观点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被称为物伽利略意大利理学中的“福尔摩斯”如果运动中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笛卡儿法国动,既不停下来也不改变方向牛顿英国牛顿运动定律[小题练通]1.(多选)(2013·海南高考)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解析:选BCD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实。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他的观点是错误的;伽利略通过实验与推理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假如没有力作用在运动的物体上,物体将以原来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同时期的笛卡尔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尔的基础上,提出了惯性定律,即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 专题三 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2)
专题三 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 第2讲:万有引力与航天一、学习目标1、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及天体质量和密度的求解2、学会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3、会解决卫星变轨与对接4、会处理双星与多星问题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1.在处理天体的运动问题时,通常把天体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其基本关系式为G Mm r 2=m v 2r =m ω2r =m (2πT)2r =m (2πf )2r .在天体表面,忽略自转的情况下有G MmR2=mg .2.卫星的绕行速度v 、角速度ω、周期T 与轨道半径r 的关系(1)由G Mm r 2=m v 2r,得v =GMr,则r 越大,v 越小. (2)由G Mm r2=m ω2r ,得ω=GMr 3,则r 越大,ω越小. (3)由G Mm r 2=m 4π2T2r ,得T =4π2r3GM,则r 越大,T 越大.3.卫星变轨(1)由低轨变高轨,需增大速度,稳定在高轨道上时速度比在低轨道小. (2)由高轨变低轨,需减小速度,稳定在低轨道上时速度比在高轨道大. 4.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推导过程为:由mg =mv 21R =GMmR2得:v 1=GMR=gR =7.9km/s.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v 2=11.2km/s ,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v3=16.7km/s,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二)规律方法1.分析天体运动类问题的一条主线就是F万=F向,抓住黄金代换公式GM=gR2.2.确定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有:(1)测重力法;(2)单摆法;(3)平抛(或竖直上抛)物体法;(4)近地卫星环绕法.(三)典例精讲高考题型一万有引力定律及天体质量和密度的求解【例1】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pegb”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pegb”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120,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A.110B.1C.5D.10解析研究行星绕某一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为:GMm r2=m 4π2T2r,M=4π2r3GT2“51pegb”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120,所以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120343652≈1.答案 B归纳小结1.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和天体半径R.由于GMmR2=mg,故天体质量M=gR2G,天体密度ρ=MV=M43πR3=3g4πGR.2.通过观察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和轨道半径r.(1)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即GMmr2=m4π2T2r,得出中心天体质量M=4π2r3GT2;(2)若已知天体半径R ,则天体的平均密度ρ=M V =M 43πR3=3πr3GT 2R 3;(3)若天体的卫星在天体表面附近环绕天体运动,可认为其轨道半径r 等于天体半径R ,则天体密度ρ=3πGT2.可见,只要测出卫星环绕天体表面运动的周期T ,就可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高考题型二 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例2】 (2016·全国乙卷·17)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1hB.4hC.8hD.16h解析 地球自转周期变小,卫星要与地球保持同步,则卫星的公转周期也应随之变小,由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2=k 可知卫星离地球的高度应变小,要实现三颗卫星覆盖全球的目的,则卫星周期最小时,由数学几何关系可作出它们间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Rsin30°=2R由r 31T 21=r 32T 22得 R3242=R 3T 22.解得T 2≈4h. 答案 B高考题型三 卫星变轨与对接【例3】近年来,火星探索计划不断推进.如图1所示,载人飞行器从地面发射升空,经过一系列的加速和变轨,在到达“近火星点”Q 时,需要及时制动,使其成为火星的卫星.之后,又在绕火星轨道上的“近火星点”Q 经过多次制动,进入绕火星的圆形工作轨道Ⅰ,最后制动,实现飞行器的软着陆,到达火星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飞行器在轨道Ⅰ和轨道Ⅱ上均绕火星运行,所以具有相同的机械能B.由于轨道Ⅰ与轨道Ⅱ都是绕火星运行,因此飞行器在两轨道上运行具有相同的周期C.飞行器在轨道Ⅲ上从P 到Q 的过程中火星对飞行器的万有引力做正功D.飞行器经过轨道Ⅰ和轨道Ⅱ上的Q 时速率相同解析 飞行器由轨道Ⅱ在Q 处必须制动才能进入轨道Ⅰ,所以飞行器在轨道Ⅰ上的机械能小于轨道Ⅱ上的机械能,故A 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轨道Ⅱ的半长轴比轨道Ⅰ的半径大,则飞行器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小,故B 错误.飞行器在轨道Ⅲ上从P 到Q 的过程中,火星对飞行器的万有引力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则万有引力做正功,故C 正确.根据变轨原理知,飞行器经过轨道Ⅱ上的Q 时的速率大,故D 错误.答案 C高考题型四 双星与多星问题【例4】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测,弥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来源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a 、b 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a 星的周期为T ,a 、b 两颗星的距离为l ,a 、b 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差为Δr (a 星的轨道半径大于b 星的轨道半径),则( )A.b 星的周期为l -Δrl +ΔrT B.a 星的线速度大小为πl +ΔrTC.a 、b 两颗星的半径之比为l l -ΔrD.a 、b 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l +Δrl -Δr解析 双星系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角速度大小相等,则周期相等,所以b 星的周期为T ,故A 错误;根据题意可知,r a +r b =l ,r a -r b =Δr ,解得:r a =l +Δr2,r b =l -Δr2,则a 星的线速度大小v a =2πr a T=πl +Δr T ,r a r b =l +Δrl -Δr,故B 正确,C 错误;双星系统靠相互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角速度大小相等,向心力大小相等,则有:m a ω2r a=m b ω2r b ,解得:m a m b =r b r a =l -Δrl +Δr,故D 错误.答案 B 归纳小结双星系统模型有以下特点:(1)各自需要的向心力由彼此间的万有引力相互提供,即Gm 1m 2L 2=m 1ω21r 1,Gm 1m 2L2=m 2ω22r 2. (2)两颗星的周期及角速度都相同,即T 1=T 2,ω1=ω2. (3)两颗星的半径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为:r 1+r 2=L . 四、板书设计1、万有引力定律及天体质量和密度的求解2、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3、卫星变轨与对接4、双星与多星问题 五、作业布置完成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2)的课时作业 六、教学反思借助多媒体形式,使同学们能直观感受本模块内容,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从考查方式上来说,在高考的考查中,本专题内容可能单独考查,特别是万有引力与航天部分,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可能与其他专题相结合,与能量知识综合考查,以计算题形式出现。
从近几年考试命题趋势看,本章内容与实际应用和生产、生活、科技相联系命题,或与其他专题综合考查,曲线运动问题由原来的选择题转变为在计算题中考查,万有引力与航天仍然以选择题出现,单独考查的可能性更大。
高频考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圆周运动问题;天体质量和密度的估算;卫星运行参数的分析;卫星变轨问题。
考点一、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例 (2018届高三·苏州五校联考)如图所示,长为L 的轻直棒一端可绕固定轴O 转动,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搁在水平升降台上,升降台以速度v 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B .当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时,小球的速度为vL cos αC .棒的角速度逐渐增大D .当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时,棒的角速度为vL sin α【审题立意】找合运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清楚棒与平台接触点的实际运动即合运动,方向垂直于棒指向左上,竖直方向的速度是它的一个分速度。
把速度分解,根据三角形知识求解。
【解题思路】棒与升降台接触点(即小球)的运动可视为竖直向上的匀速运动和沿平台向左的运动的合成。
小球的实际运动即合运动方向是垂直于棒指向左上方,如图所示。
设棒的角速度为ω,则合速度v 实=ωL ,沿竖直方向向上的速度分量等于v ,即ωL sin α=v ,所以ω=v L sin α,小球速度v 实=ωL =vsin α,由此可知棒(小球)的角速度随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的增大而减小,小球做角速度越来越小的变速圆周运动,故D 正确,A 、B 、C 错误。
【参考答案】 D【知识建构】 1.解决运动合成与分解的一般思路 (1)明确合运动或分运动的运动性质。
(2)明确是在哪两个方向上的合成或分解。
(3)找出各个方向上已知的物理量(速度、位移、加速度)。
(4)运用力与速度的关系或矢量的运算法则进行分析求解。
2.解答关联速度问题的方法(1)求解此类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合运动,与绳或杆相连的物体,相对地面实际发生的运动是合运动,合运动对应合速度。
(2)然后在绳(杆)的端点把合速度分解为沿绳(杆)方向的速度和垂直于绳(杆)方向的速度,而沿绳(杆)的方向上各点的速度大小相等,由此列方程解题。
3.把握小船渡河的两类问题(1)要求最短时间过河,则船头必须垂直指向对岸,不论船速与水流速度的关系如何,如第3题中小船的去程。
(2)要求过河的位移最短,则要区分两种情况:①当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 1大于水流速度v 2时,最短过河位移为河宽d ,如图甲所示,船头指向上游与河岸的夹角α=arccos v 2v 1。
②当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 1小于水流速度v 2时,过河的最短位移为x ,如图乙所示,船头指向上游与河岸的夹角为θ=arccos v 1v 2,最短位移x =v 2v 1d 。
【变式训练】1.(2018届高三·苏锡常镇四市联考)(多选)某同学做了一个力学实验,如图所示,将一金属球通过一轻质弹簧悬挂于O 点,并用一水平方向的细绳拉住,然后将水平细绳剪断,经观察发现,细绳剪断后,金属球在第一次向左摆动以及回摆过程的一段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根据运动轨迹以及相关的物理知识,该同学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细绳剪断瞬间金属球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水平向左B .金属球运动到悬点O 正下方时所受合力方向竖直向上C .金属球速度最大的位置应该在悬点O 正下方的左侧D .金属球运动到最左端时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解析:未剪断细绳前,小球受向下的重力、弹簧的拉力和细绳的水平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剪断细绳后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则弹力和重力的合力应该水平向左,故此时金属球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水平向左,选项A 正确;金属球运动到悬点O 正下方时,由轨迹可知,轨迹的凹向斜向右下,故合力方向斜向右下,选项B 错误;当轨迹的切线方向与弹簧所在的方向垂直时,金属球的速度最大,由轨迹可知,金属球速度最大的位置应该在悬点O 正下方的左侧,选项C 正确;金属球运动到最左端时,由轨迹的切线方向可知,速度方向向上,不为零,因小球做曲线运动,故其加速度不为零,选项D 错误。
答案:AC2. (2017·成都检测)质量为m 的物体P 置于倾角为θ1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轻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分别连接着P 与小车,P 与滑轮间的细绳平行于斜面,小车以速率v 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绳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2时,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的速率为vB .P 的速率为v cos θ2C .细绳的拉力等于mg sin θ1D .细绳的拉力小于mg sin θ1解析:将小车速度沿细绳和垂直细绳的方向分解为v 1、v 2,P 的速率等于v 1=v cos θ2,A 错误,B 正确;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θ2减小,P 的速率增大,细绳的拉力大于mg sin θ1,C 、D 错误。
答案:B3. (2017·泰安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在同一条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M 、N 分别是甲、乙两船的出发点,两船头与河岸均成α角,甲船船头恰好对准N 点的正对岸P 点,经过一段时间乙船恰好到达P 点,如果划船速度大小相等,且两船相遇不影响各自的航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船也能到达正对岸B. 甲船渡河时间一定短C. 两船相遇在NP 直线上的某点(非P 点)D. 渡河过程中两船不会相遇解析:甲船航行方向与河岸成α角,水流速度水平向右,故合速度一定不会垂直河岸,即甲船不能垂直到达对岸,A 错误;在垂直河岸方向上v 甲=v sin α,v 乙=v sin α,故渡河时间t 甲=d v 甲=d v sin α、t 乙=dv 乙=d v sin α,所以渡河时间相等,因为在垂直河岸方向上分速度相等,又是同时出发的,故两船相遇在NP 直线上的某点(非P 点),B 、D 错误,C 正确。
答案:C考点二、平抛(类平抛)的运动规律例 (2017·全国卷ⅠT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
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审题立意】本题考查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解答本题要明确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水平射程由什么决定。
【解题思路】在竖直方向,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由h =12gt 2知,选项A 、D 错误。
由v 2=2gh 知,选项B 错误。
在水平方向,球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同水平距离,速度大的球用时少,选项C 正确。
【参考答案】 C【知识构建】1.平抛运动的实质图解2. 平抛运动的两个“正切值”和两个“模型”(1)两个“正切值”任意时刻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的正切值总等于该时刻的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的正切值的2倍(如图),即tan θ=2tan φ。
(2)两个“模型”【变式训练】1. (2018届高三·昆明调研)将一挡板倾斜地固定在水平面上,倾角为θ=30°,如图所示。
现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由挡板上方的A点以v0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小球落在挡板上的B点时,小球速度方向刚好与挡板垂直,小球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为4∶3。
下列有关小球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小球与挡板碰后的速度为34v0B.小球与挡板碰撞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大小为12v0C.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与水平间距之比为3∶1D.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与水平间距之比为3∶2解析:小球在碰撞挡板前做平抛运动。
设刚要碰撞斜面时小球速度为v。
由题意,速度v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且水平分量仍为v0,如图。
由此得v=2v0,碰撞过程中,小球速度由v变为反向的34v,则碰后的速度大小为32v0,A错误;碰撞过程小球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Δv=34v-(-v)=74v=72v0,故选项B错误;小球下落高度与水平射程之比为yx=12gt2v0t=gt2v0=12tan 30°=32,C错误,D正确。
答案:D2. (2017·石家庄检测)(多选)如图所示,一带电小球自固定斜面顶端A 点以某速度水平抛出,落在斜面上B 点。
现加上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仍将小球自A 点以相同速度水平抛出,落在斜面上C 点。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带正电B .小球所受电场力可能大于重力C .小球两次落在斜面上所用的时间不相等D .小球两次落在斜面上的速度大小相等解析:不加电场时,小球做平抛运动,加电场时,小球做类平抛运动,根据tan α=12at 2v 0t ,则t =2v 0tan αa,因为水平方向上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t 2>t 1,则加上电场后的加速度a <g ,可知小球一定带负电,所受的电场力向上,且小于重力的大小,故A 、B 错误,C 正确;因为做类平抛运动或平抛运动时,小球在某时刻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是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2倍,由于位移方向相同,则小球两次落在斜面上的速度方向一定相同,根据矢量合成知,初速度相同,则落在斜面上的速度大小相等,故D 正确。
答案:CD考点三、圆周运动问题例 (2017∙山东模拟)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木块a 和b (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 与转轴OO ′的距离为l ,b 与转轴的距离为2l ,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一定比a 先开始滑动B .a 、b 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C .ω=kg2l是b 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 D .当ω=2kg3l时,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审题立意】未滑动时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a 、b 一起转动时角速度相等,运动半径大,所需向心力大;当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时,处于木块开始滑动的临界条件。
【解题思路】因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加速转动,在某一时刻可认为,木块随圆盘转动时,其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指向转轴,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两木块转动过程中角速度相等,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m ω2R ,由于小木块b 的轨道半径大于小木块a 的轨道半径,故小木块b 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较大,B错误;因为两小木块的最大静摩擦力相等,故b 一定比a 先开始滑动,A 正确;当b 开始滑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kmg =m ωb 2·2l ,可得ωb = kg 2l,C 正确;当a 开始滑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kmg =m ωa 2l ,可得ωa =kgl ,而转盘的角速度 2kg 3l< kgl,小木块a 未发生滑动,其所需的向心力由静摩擦力来提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m ω2l =23kmg ,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