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文本解读的深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如何把握文本解读的深浅

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到了一个如火如荼的阶段, 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演绎生命本色的精神乐园。

特别是师生在课堂进程中,对文本解读的深浅,成为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最根本的标准。

语文的根本在文本,文本的灵魂在字里行间。

因此,语文课上老师要带领学生不断地品味、咀嚼、消化乃至吸收文本,与课文的作者进行对话、与课文的主人公实现共鸣。

对本文解读的深浅度,是最难把握的,浅了深了都不行,不浅不深又如何?许多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不能站准自己的位置,让课堂在迷惑中失去深浅,从而走入一些误区。

1 在课堂教学中,常有教师为了营造热闹的氛围,刻意设计许多别出心裁的环节,使得课堂看上去声势浩大,但实质虚无,没有值得推敲的质点。

特别对新课程强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存在片面的理解,从而也忽视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我曾经听到一堂课,讲的是人教版教材第九册的课文《鲸》,教师并未着眼于说明文特有的语言魅力,引领学生去揣摩,去感悟。

却用了大量的时间,一会儿通过学生欣赏鲸各种各样的图

1 / 15

片,去了解它的生活习性;一会儿又煞有其事地组织了轰轰烈烈的课外资料汇报活动。

这堂课上得欢声笑语,好不热闹,但是恰恰是这种表面的热闹掩盖了教师对课文解读的肤浅,遮蔽了学生的耳目,也忽略了文章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割断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纽带,使学生无法进入文本,无法从中获得应有的教益。

2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许多教师习惯于一种浮于表面的双向交流,即教师问,学生答,而且提出的问题不是从学生的学习中产生,学生充其量是在教师带领下走了一段迷宫,然后从阳光刺眼的洞口出来,收获甚微。

还有的教师总是拿一些思维含量低的问题来发问,让学生通过翻阅教材内容就能作出响亮回答来代替自己的讲授,看似师生互动频繁,教材的知识点也都涉及到了,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升。

一教师执教《女娲补天》一课,学生初读课文一遍后,教师便动情地循循善诱学生:

读了课文,在你的眼前还不断浮现哪一个画面?请你读读课文的相关语段。

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有了很多的理解。

现在让我们重点来看看女娲她是怎样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拯救了水深火热中的人类,谁找到了来读一读。

随后便不断让学生读读找找议议。

---------------------------------------------------------------最新资料推荐------------------------------------------------------ 显然,教师课前一定深入透彻理解了文本,但不能用自己的解读经验引导学生找准导点,来深入解读文本。

使得教学的推进成为平移,学生的学习只浮游于文本的表面,堂课下来学生所获了了无几。

3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老师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课堂讨论,课堂表演的欲望。

于是乎,课堂成了学生百家争鸣的舞台。

课堂讨论中,学生表演时,无论学生的见解是否有道理,无论表演是否恰如其分,只是一味叫好或廉价的赞颂。

有教师执教完人教版第九册《学会看病》一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母亲看着独自看病回来的儿子,心里默默想:

让学生完成练习,交流反馈时,大部分学生都说到了母亲的欣慰,但也有学生说到了母亲的后悔,显然这和文本表达的意思是相违背的,但教师却默认了。

据说,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尊重学生理解和思考的权利,是为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个性。

结果是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展示,至于学到了什么知识,锻炼了什么能力,那就可想而知了。

深浅是一种现象,能正确把握文本解读的深浅度则更是一种

3 / 15

教学智慧,它既包括文本本身的深浅,还包括学生接受时所感觉的深浅。

语文课堂教学前,教师应根据学生学情、自身优势及文本特点,实施有效的课前预设;教学时,让孩子们沉入到语言的海洋,对教学文本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自然、饱满地领会课文的人文底蕴,穿越文本解读的迷雾,真诚地把有效学习的黎明带给孩子。

所谓深度是相对于肤浅而言的,课前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有深思熟虑,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领学生潜入文本,去探索和发现,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文本解读能力是阅读者语文素养,鉴赏水准、知识能力、人文精神、逻辑思辩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所以语文教师不仅要广泛大量地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而且还应广泛涉猎如哲学、艺术、宗教等社科领域,甚至一些自然科学领域。

不仅要要成为本学科的专家,而且应当使自己成为杂家。

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养,建立自觉的期待视野,形成多元的文化视野,使自己置身于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之中,从而多角度、个性化地解读文本。

一个语文教师要有文化,文化就是语文教师的高度。

高度决定视野,拥有这样的高度才能正确地把握文本,才会有高品质的教学,才能抵达更高的教学境界。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凭借其丰富的课外阅历,把人物置于《水许》这部著作的背景当中来

---------------------------------------------------------------最新资料推荐------------------------------------------------------ 让学生认识,得到的人物形象格外鲜明。

更重要的是结合《论语》这一中国古典文学精品,理解林冲为人的核心是让礼让、谦让、宽让,是做人的至高境界!把握文本是一种本领,这个本领来自教师丰富的阅读、丰富的情感和丰富的阅历。

于老师的宽泛视野、深厚底蕴,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对人物的准确把握,不能不叫人佩服。

崔峦先生曾说:

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这里的简单不是一种图省事的一种草率,而是一种指导思想,一种精挑细选。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前,要透过涵盖课文众多的信息量,抓住一个能统领整篇课文内容、起到牵一发而动其全身效果的切入点,从而有效地提升课文的重点难点。

《钓鱼的启示》一文被选入人教版五年级。

这是一篇事理结入合的文章,教师应该从事入手,还是理入手,还是在事理之间设计切入点呢?这篇课文放在不同的年段,涉及的方向与角度便不同。

如果一开始就关注启示,抓住有关启示的语句的来学习,遵循是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那么学生就会感到抽象。

如果一开始就从钓鱼入手,先体会放掉鱼之难和父亲教育之严

5 /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