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探秘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8地表探秘-冀人版
18地表探秘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拼图游戏中发现地球板块的运动规律。
2.能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推测过去地球上陆地的分布情况。
3.能推测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化石的原因。
4.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对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大胆的推测。
2.愿意做模拟实验,并从中推理出地球运动的科学道理。
3.愿意探究分析科学假设提出的过程。
三、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
2.能够从喜马拉雅山科学考察的发现,猜测其以前可能的地形。
3.能够通过拼图游戏,猜测地球大陆以前可能的情况。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愿意对自己周围的地表状况形成提出自己的假设,并用模拟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作用与平衡方式、关系,有了一定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在这一课中学生从地表探秘入手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地球地壳板块运动,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们可以认识生活中见不到的地壳抬升、高山形成的秘密。
这一课的教学将使学生经历科学假设提出的过程,为他们在后面科学课的学习中去了解地震、火山等现象做铺垫。
重点难点重点:能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推测过去地球上陆地的分布情况。
难点:愿意做模拟实验,并从中推理出地球运动的科学道理。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谜语挑战、引入新课活动1:拼图游戏1、师:我听说咱们五(1)班的孩子都很聪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想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敢不敢挑战生:敢。
师:仔细听:一人一张口,口下长一手。
猜一个字生:这个字是“拿”。
师:真够聪明,那这次我出个有难度的,有信心吗生:有。
师:那你就竖起耳朵仔细听(课件出示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
江河湖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
教师口念。
)生:是地图。
师:猜对了谜底的一半,继续努力。
谁猜生:是“世界地图”。
师:你真厉害,谜底就是世界地图。
老师奖给你一幅世界地图。
(课件出示世界地图)仔细观察这张世界地图,上面都有什么生:在地图上,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师:地图上还有什么生:有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上册《地表探秘 》PPT课件(同课异构)
活动一
拼图游戏: 制作一张世界地图的拼图板,看看 能有什么发现。
活动准备
厚硬纸板、颜料和胶水,锋利 的刻刀或剪刀、钢笔、世界地 图。
活动提示
• 1.复制一张世界地图。 • 2.把复制的地图贴在硬纸板上,沿
大陆边缘剪开,得到若干小纸板。 • 3.试着将小纸板拼一拼,看看有什
么发现。
• 将自己在拼图游戏中的发 现与同学交流。
3 你 的 恒 心 ,与 你的心 态有关 坚持不下去的另一个原因,恐怕是因为 我们想 太多。 健身两周,就希望身材赛过谁;看了两 本书, 就期待 生活有 什么不 同;勤 奋两个 月,就 算计着 什么时 候能够 功成名 就…… 人心都是肉长的,若是在它上面加了太 多的砝 码,它 就会不 堪重负 。 欲望太多,就不容易看到希望。 村上春树的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和 第二部 作品《1973年 的弹子 球》问 世后, 虽然让 他有了 一定的 知名度 ,但都 没有获 得日本 文学大 奖。 对此他十分淡然,觉得能写出让自己满 意的作 品才更 加重要 。 他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那时他还 在经营 餐厅, 甚至觉 得没得 奖也挺 好,至 少不会 没完没 了的接 待采访 和约稿 ,影响 了生意 。 听起来像玩笑,但实际上,无论写书, 还是跑 步,他 只是为 了迎合 自己, 达到为 自己设 定的目 标就好 。
心之所向,行之所至。 只要从心底里非常想做某件事,就一定 会调动 身体里 的所有 潜能, 积极配 合。
2 你 的 恒 心 ,与 你的节 奏有关 当我们立下FLAG的时候,可能一开始都 会忍不 住下狠 劲儿。 之前一步都不想跑,决定健身了,就2公 里开跑 ,冲刺 5公里 。 之前一页书也不想看,决定勤奋了,就 焚膏油 以继晷 ,好像 不熬夜 都不好 意思说 自己看 书。 之前从没拉过筋,决定瑜伽了,就恨不 得立刻 把那支 僵硬了 几十年 的老腿 想掰哪 儿就掰 哪儿。 这种激情维持不了多久,很快就会被打 回原形 。 坚持从来就不是持续消耗,所以太用力 的人一 般都跑 不远。 作家村上春树的生活里有两件非常重要 的事情 :写作 和跑步 。 他全职写作没多久,发现身体变差,便 开始跑 步。 在普通人眼中,职业小说家应该是不舍 昼夜地 伏案工 作,资 深跑者 的锻炼 强度更 难以想 象。可 村上春 树的生 活却有 张有弛 ,十分 规律。 每天早 起后的 三四个 小时集 中精力 写作, 午休后 跑步, 日暮时 读书、 听音乐 。 在与写作和跑步相伴的几十年里,他既 勤勉耐 劳、不 惜体力 ,又谨 小慎微 地呵护 自己的 热情, 既怕惰 性来袭 ,又怕 用力过 猛。 他说: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 确无误 地旋转 到最后 。 坚持,从长远看,要循序渐进,就每一 天来说 ,要量 力而为 。 既要摸清自己的节奏,也要管住自己按 这样的 节奏坚 持下去 。不盲 从,也 不随性 ,不蛮 干,也 不懒散 。 只有不乱节奏,才能持之以恒。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地表探秘》学案——第一课时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
《地表探秘》学案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从拼图游戏中发现地球上各块陆地之间的关系,知道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
2.能大胆提出猜想和假设,但那是需要事实依据的。
3.能推测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化石的原因。
4.能通过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5.能发挥自己的空间想像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特别是经历科学假设提出的过程。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观察世界地图,尤其是大西洋两侧、南北美洲和亚欧大陆的海岸线。
(1)如果没有中间的大西洋,南北美洲和亚欧大陆的海岸线会是什么状态?
(2)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3)阅读课本P69页的科学在线,证实你的假设。
2.大自然很神奇的,有高的山,有深的峡谷,还有深不可测的海沟……搜集地质时期地表形成过程的一些剧烈的运动与变化,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二)合作探究
1.岩石挤压形成山脉的模拟实验
(1)实验所需的材料:多色橡皮泥
(2)实验过程:
多色橡皮泥代表________,把四五块条状的橡皮泥一块一块地叠起来,就好比是组成地
球的______,用手握住橡皮泥两端,向中间挤压。
用来自手的挤压力来模拟地球内部的各种_______。
地表探秘-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地表探秘-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表形态。
2.掌握使用地图寻找位置信息的方法。
3.了解地球上的常见自然灾害及其发生的原因。
4.掌握相应的自我保护知识。
教学重点1.地球的基本构造和地表形态。
2.如何使用地图找到位置信息。
3.地球上的常见自然灾害及其发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1.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形态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2.掌握如何使用地图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内容和过程Part 1. 地球的基本构造1.让学生探讨地球的基本构造,并给出概念性的定义,例如:–地球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个部分。
–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分别占地球表面的29%和71%。
–大气圈和水圈对地球也有很大的影响。
2.通过视频教学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基本构造,并用图片或展示物体示意地球内部结构图。
Part 2. 使用地图寻找位置信息1.介绍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地理术语,例如:海拔、经线、纬线、子午线等。
2.通过教师的演示,教学生如何使用地图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目的地。
3.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练习寻找地图上的位置信息。
Part 3.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1.简要介绍不同自然灾害,例如: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
2.通过视频教学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和应对方法。
3.教学生了解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知识。
教学评估1.在课堂上布置一份小测验,测试学生对地球基本构造、地图使用和自然灾害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学习体验。
总结在此次教学中,学生通过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和了解自然灾害相关知识,对地球上的各种形态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明白了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同时,此次教学也加强了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8地表探秘 说课 |冀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地表探秘》说课稿这节课是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我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节课:一、说教材教材分析:这是我们第一次学习地表剧烈变化这部分知识,这节课我们要使学生通过模拟实验从中推理出地球板块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为我们学习者一单元的知识,做出铺垫。
我把这节课分为两课时,今天学习的是活动一和科学在线。
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够通过拼图游戏猜测大陆以前可能的情况。
2、知道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
(二)探究目标1、能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推测过去地球陆地的分布情况。
2、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三)情感目标1、能对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大胆的推测。
2、愿意做模拟实验并从中推理出地球运动的科学道理。
3、愿意探究分析科学假设提出的过程。
重、难点引导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特别是经历科学假设提出的过程。
三、说教学教法这节是一节实验课,所以采取学生就近结组,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启发学生思考:远古时代地球的陆地可能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学生的拼图、观察、交流,讨论后得到结论。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教师准备的世界地图,指导学生观察地图,提出问题:你对地球有哪些了解?认识几大洲,几大洋?指明学生回答(二)小组合作、探究质疑学生就近结组,教师分发教具。
用小纸板做拼图游戏,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一定会觉得拼图游戏很有趣,但不一定能从拼图中获得地球板块运动的结论。
在拼图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把一些小岛也考虑在内。
要注意这种大陆板块的拼合,即使把一些小岛包括在内,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吻合,只是由于轮廓线的大致吻合,给了学生充分的想像空间。
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提示学生想像远古时代地球的大陆可能是什么样的。
如果学生能够得出大陆板块在远古时代可能是连在一起的结论,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与现在的七大洲比较,说明地球表面的七大洲可能是运动的,只是这种运动非常缓慢,经过漫长的地质时代,才形成现在的样子。
(五上)科学PPT课件8 地表探秘丨冀教版 (22张)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探究一 体会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形成山脉 探究方法:用两本科学书表示两个大陆板块,
把两本书平放在桌面,模拟板块碰撞, 观察书本的变化 。 要求:仔细观察两本书挤拢后会不会 “隆起”。 时限:3分钟
16
我们来做板块碰撞、分离、平移的模拟实验: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 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模拟 岩层断裂。想一想,这种运动会使地表形成 什么样的地形?
❖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
❖
2.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 生的, 或者是 为着死 的,非 此即彼 ,在本 质上不 可兼得 ;同时 ,他也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无 法阻挡 我们对 于新生 命、新 世界的 渴望与 追求
❖
课堂活动是为了课堂教学目标而开展 的,如果 课堂活 动与学 生动脑 脱节,活 动与学 生情感 、态度 、价值 观的培 养脱节 ,没有 学生真 实的体 验与反 思,那么 这种课 堂活动 只能说 是一种 教学资 源的浪 费.
地表探秘
铁杆学区 张媛
事例一
1963年 冰岛以南海面 海底火山爆发 新增一座岛屿
事例二 2007年 所罗门群岛 地震 岛屿升高
事例三 1920年 宁夏 地震
裂缝,山崩,堵塞河道形成湖泊
火山和地震会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
10
11
地表探秘ppt课件
湖泊与沼泽
湖泊
指地表洼地积水形成的封闭水体,根据 成因可分为构造湖、冰川湖、堰塞湖等 。
VS
沼泽
指地表过湿的地区,通常由水生植物和泥 炭积累形成,可分为低位沼泽、高位沼泽 和过渡沼泽。
海岸地貌与岛屿
海岸地貌
指海岸线附近的地貌类型,包括海滩、海蚀崖、海蚀平台等,形成原因包括海浪侵蚀、沉积作用和地 壳运动等。
水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约70%的表面被水覆盖,但淡 水资源仅占2.5%,且分布不均,主要 集中在南极和北极地区。
水资源的利用
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农业灌 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方面,同 时需注意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保护。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意义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 础,有利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
运动
地壳是活动的,由于板块构造 运动,地壳会不断移动、碰撞
和断裂。
地幔
定义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占据地球体积的 84%,主要由高温岩石构成。
厚度
地幔的厚度约为2870公里,分为上 地幔和下地幔。
组成
地幔主要由橄榄岩、辉长岩等高温岩 石构成,这些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 形成。
运动
地幔中的岩石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会 流动并产生对流,对流运动是板块构 造运动的主要原因。
高原
指广阔平坦的地区,通常 由地壳隆起形成,表面有 较厚的沉积层。
平原
指地形平坦、地势较低的 地区,通常由河流冲积和 海平面上升形成。
河流地貌
河谷
指河流流经的谷地,通常由河流侵蚀和搬运作用形成,包括上游的峡谷和中下游的河谷平原。
河流阶地
指河流在长期侵蚀和堆积过程中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根据阶地的形成机制可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和基座阶地 。
地表探秘课件ppt
总结词
生物入侵是指某些外来物种由于生态环境变化等原因而 大量繁殖,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威胁的现象。环境保护 则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 施。
详细描述
生物入侵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如水葫芦、 福寿螺等外来物种在中国的大量繁殖,对当地的水生生 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 控制外来物种的繁殖和扩散,保护当地生态平衡和生物 多样性。同时,也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人类活 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02
GIS可以整合各种地理信息数据, 实现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为 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开发 等领域提供决策支持。
地球物理探测
地球物理探测是利用地球物理场的变化规律,对地下地质 构造和矿产资源进行探测的方法。
地球物理探测主要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和 地震勘探等,可以揭示地下隐伏的矿体和地质构造,为矿 产资源开发和地质研究提供依据。
PART 06
地表探秘的方法与技术
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是通过实地观察、采样和实验分析等方法,对地表 和地下地质构造、岩石、矿物等进行研究,以了解地球物质 组成、地壳运动和地质历史等。
地质勘探的主要手段包括钻探、坑探、槽探、岩心钻探等, 可以获取地下的岩石样品和地质信息,为地质研究和资源开 发提供基础数据。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食物链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复杂的 网络。在食物链中,一些生物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产 生能量;一些生物是消费者,通过捕食其他生物获取能量 ;还有一些生物是分解者,将死亡的生物分解为简单的物 质。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维持 生态平衡。
生物入侵与环境保护
VS
冀人版五年级上册.地表探秘
9.地表探秘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科学家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 意外地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海洋生物生活在海洋中,据此我们可以推想到,现 在的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以前可能是海洋。
我认为,可能是
。
通过模拟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假设
实验材料:多色橡皮泥、 橡皮泥切割刀、托盘等。
因为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是一片海洋,由 于受到来自地球内部的各种压力导致地壳 运动,地壳中的岩石不断被挤压、抬升。 从而而形成高山。
1910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通过视 察地图上大西洋两侧的大陆海岸线轮 廓,提出一个假设:大陆是移动的。
魏 格两端,向中间挤压。
3.用橡皮泥切割刀切两刀,让橡皮泥块之间能够滑动。
再捏住两端用力向中间挤压
看到了什么现象?
结合实验现象,观看下面的示意图来估计海洋变成高山的过程。
两块大陆开始接近
海变窄了
两块大陆推挤成山
为什么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
地表探秘-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地表探秘-冀人2001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表层构成;2.掌握大陆和海洋的分布、地形、气候特征;3.学习使用地图及尺度等基本知识;4.能够简要说明天然资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5.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表层的构成教师让学生了解地球表层的构成,提出问题,通过收集材料、观察实物让学生了解地球表层的构成。
参与的活动:寻找不同地表材料的图片资料、观察实物、制作模型等。
2. 大陆和海洋的分布、地形、气候特征教师通过案例让学生们如何巧妙地理解大陆、海洋的概念,通过模拟气候环境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大陆、海洋的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参加活动:小组讨论、气象观测,借助实物、图片理解大陆、海洋的地形特征。
3. 使用地图及尺度等基本知识教师向学生介绍地图并演示如何通过地图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学习尺度等基本知识。
参加活动:练习如何使用地图,检查课本相关练习的答案。
4. 天然资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针对生活中不同的天然资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周围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参加活动:小组讨论、观察本地区天然资源。
5. 学生能力培养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型活动,如雨量观测、制作模型、制制作海报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掌握大陆和海洋的特征;2.学习使用地图及尺度等基本知识。
四、教学内容具体安排教学环节活动内容时间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了解大陆和海洋的概念10分钟主体 1.地球表层的构成2.大陆和海洋的分布、地形、气候特征3.使用地图及尺度等基本知识4.天然资源与人们生活的关系5.学生能力培养120分钟总结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并对所学内容进行再次梳理10分钟五、教学资源准备1.课本;2.班级BBS,供学生收集教师提供的资源;3.图书馆或图书室,供学生寻找各类有关资料;4.可以观测气象的仪器、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等实物。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18课《地表探秘》 (2)
地表的改变是各种地质作用综合作用的 结果,人类的各种活动也对地表的变化产生 了重要影响。
农耕,放牧,围湖造田,毁林开荒,这
些都影响乐地表,土地荒漠加重了华北地 区的沙尘暴,以及水土流失。
围海造田
沙漠化
拦河筑坝
开采矿石向外排放污水
胡杨林的美景
胡杨林现在的景象
乱砍乱伐后的结果
•人类的这些活动造成了 地表变迁的混乱,使地 表不能正常变化。造成 了很大的恶果。
欣赏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 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海拔 8844.43 米, 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 而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们却在喜马拉 雅山采集到了鱼龙的化石。同时,人们还 在山体岩石中发现有鱼、海藻、海螺的化 石。
这说明了什么呢?
喜马拉雅山以前可能是海。
•北宋时期的沈括是我国历史 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在 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 中就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 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蟑螂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曾与恐龙生活 在同一时代。根据化石证据显示,原始蟑螂约在四亿 年前的志留纪出现于地球上。我们发现的蟑螂的化石 或者是从煤炭和琥珀中发现的蟑螂,与各家橱柜中的 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亿万年来它的外貌并没什么大的 变化,但生命力和适应力却越来越顽强,一直繁衍到 今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
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曾广泛分布于 北半球的欧、亚、美洲。距今50万年前,发 生了第四纪冰川运动,地球突然变冷,绝大 多数银杏类植物濒于绝种,在欧洲、北美和 亚洲绝大部分地区灭绝,只有中国自然条件 优越,才奇迹般的保存下来。所以,被科学 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
他们被称为活化石
• 这些岩石是在长期的风吹 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 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 碎的过程叫做风化。分三 种: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 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冀人版小学科学地表探秘课件
02
探究高山的形成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挤压橡皮泥两端时,橡皮泥中间隆 起;挤压切割后的橡皮泥块,中间的橡皮泥块滑动突出。
02
探究高山的形成
两块大陆开始接近
海变窄了
两块大陆推挤成山
喜马拉雅山在亿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亚欧板块的漂移运动,亚欧板块与印 度洋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导致喜马拉雅附近隆起,曾经的海洋就成了现在的高山,当年 的海洋生物尸体也就被挤压到了现在的山上,直到今天,形成了化石。
02
探究高山的形成
山脉按照其形成的方式可分为一下四种类型:
褶皱山:两个板块相互推挤,地壳曲折变形抬升,形成山脉。 火山山:岩浆从地球深处岩浆仓喷发出来形成的火山,喷射出的熔岩、火 山灰和岩块形成高高的火山堆。 断层山:地球板块互相碰撞,使地壳出现断层或裂缝,巨大岩块受挤上升。 冠状山:地壳下的岩浆往上涌,使地球表层的岩石向上隆起,形成冠状山。
海底→升高?
02
探究高山的形成
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
材料:多色橡皮泥、橡皮泥切割刀、托盘等。 实验方法:
1.将四块条状橡皮泥叠加到托盘中。 2.用手捏住橡皮泥两端,向中间挤压。 3.再取一条橡皮泥,用橡皮泥切割刀切两刀,让橡 皮泥之间能够滑动,就好像是被向上或向下挤压的岩层。 4.将实验现象和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选择题
B 下列属于人为因素改变地表形态的事例是( )。
A.地震后陆地沉陷为海洋 B.填海修建海上机场 C.海洋中产生火山喷发从而形成新的岛屿 D.某地的风蚀地貌
04
课堂小结
04 地表总是在产生变化。
05
课外延伸
05
学习心得
阅读下面短文,写一篇150字的学习心得。
地表探秘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地表剧烈变化18.地表探秘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拼图游戏中发现地球板块的运动规律。
2.能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推测过去地球上陆地的分布情况。
3.能推测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化石的原因。
4.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对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大胆的推测。
2.愿意做模拟实验,并从中推理出地球运动的科学道理。
3.愿意探究分析科学假设提出的过程。
三、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
2.能够从喜马拉雅山科学考察的发现,猜测其以前可能的地形。
3.能够通过拼图游戏,猜测地球大陆以前可能的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特别是经历科学假设提出的过程。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
活动1:厚硬纸板、颜料和胶水、刻刀、钢笔、复制好的世界地图。
活动2:地球内部圈层图、橡皮泥、小刀等。
课时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第十八课地表探秘活动1:拼图游戏1.复制一张世界地图。
2.把复制的地图贴在硬纸板上,沿大陆边缘剪开,得到若干小纸板。
3.试着将小纸板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现。
通过拼图及同学间的交流,得出的结论是:大陆是移动的,所有的大陆曾经连成一片,而后经过分裂、漂移、直至成为现在的样子。
第二课时板书设计:第十八课地表探秘活动2: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1.喜马拉雅山上为什么会出现海洋生物化石?在远古时代,喜马拉雅山可能是一片海洋,经过地壳的挤压、提升,最终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这就是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化石的原因。
2.岩石挤压实验①用多色橡皮泥失搓成长条状后,再重叠在一起,就好比是组成地壳的岩层。
②用手握住橡皮泥两端向中间挤压。
③再取一条橡皮泥,将橡皮泥切割一刀或两刀,让橡皮泥块之间能够滑动,好像是被向上或向下挤压的岩层。
④分组讨论实验中所观察的现象,与地壳变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