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建设中关键技术探讨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研究
还 增 强 了站 内系统 的 可 靠 。所 以说 网 的正 常运 行 。 因此 . 智 能 电 网是 电 网发 展 的 趋 势 和 方 向 , 并 生 隐患 机 率 上 也有 所 减 少 ,
且 已经 上 升 到 国 家战 略 的 高 度 上 。 智 能 变 电站 是 智 能 电 网的 变 电环 节 , 是 智 能 电 网 的 重要 的基 础 和 支撑 。 智 能 变 电站 相 关 智 能 设备 的使 用的 灵 活性 能 大 大 的满 足 了站 内运 行 时的 需 求
在 电力、 客 户与 电 网这 三 者 之 间的 关 系机 密相 连 。 用 电客 户在 应 用 和 设 计 智 能 设 备 使 得 站 内 的 一 次 设 备 在 运 行 状 态很 稳 电 力 的 质 量 上也 有很 大 的 要 求 , 能源分布上也在 不断的增加 . 这 样 电 力 网络 在 使 用 和 发 展 的 要 求上 很 难 得 到 满 足 而 由环 健, 同 时还 可 进 行 对 站 内 的评 估 和 监 视 , 这 样 就 为 调 度 在 系统
1 引 言
命 的预 测 、 实 时状 态的 监 测 以及 可 靠 地 评价 等手 段 并 对设 备
根 据 分 析 得 出 的 结 果进 行 维修 和 处 理 。 随 着社 会 的 不 断 发展 , 人 们 在 电 力 的 需求 上 也 有 所 增 长 , 故 障 出现 前 期 故 障 时 ,
智能一 次设备 由 “ 常规 一 次 设 备 本 体+ 传感器+ 智 能组件” 组
2 智能变 电站概念 和特点
2 . 1 智 能变 电站 的特 点
智 能 变 电站 的特 点 包含 了许 多传 统 变 电站 不 可 比拟 的 特
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关键
探究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的关键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增多,家用电器不断的增多,包括工业的发展。
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在进行电力环境严格监管与国家能源综合调控的前提下,电力网络与电力市场和用户们的关系已经更加密切。
为了可以源源不断的为用户和国家输送电力,而且使电力的输送更快捷,高效和稳定,就需要进行智能变电站的建设。
本文中,笔者将就智能变电站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技术中图分类号:tm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硬件系统集成技术传统的变电站中,对信息的采集与处理需要借助中央处理器和外围的芯片或者设备来进行共同工作。
中央处理器的作用是可以实现一些高级的应用功能,比如说大量数据的计算和逻辑的分析过程,所以中央处理器的性能如何,将会对实现各种功能产生制约,会直接的影响到其速度与质量问题。
通常使用的是dsp,arm或者是cpu 这样的中央处理器 ,不过这种设计存在着自身的缺陷,一是智能变电站对实时信息量需求增大,只能集成较少资源的处理器无法满足智能变电站本身的处理需要,因而限制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发展。
二是处理器集成的无法满足智能变电站的需求的其他硬件资源被闲置下来,使得资源被浪费。
三是对于删减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工作十分繁琐,而复杂的系统自身也造成了系统测试中错误率的上升和难度的加大。
伴随现代的电子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对硬件的描述语言,这就使硬件系统在设计中变得模型化,自动化和集成化,更有助于去针对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可以把一些固定的逻辑处理的过程,在智能设备的内部进行固化,使原来的一些依靠软件来实现的功能转变为依靠硬件实现。
这种设计,可以在保证逻辑处理的实时性,准确性与可靠性的同时,对硬件资源的开销进行精简,而且可以解决信息传输的问题,并提高设备的集成度。
除此之外,硬件的集成技术还便于对智能设备进行检修,更换和进行升级。
所以在智能变电站使用硬件系统的集成技术,会打破传统设备的设计理念,会改变变电站中硬件设备的格局布置,为变电站的智能化做好基础。
智能变电站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智能变电站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智能变电站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智能变电站依靠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
本文将对智能变电站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并重点关注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具体效益和挑战。
一、智能变电站的概况智能变电站是指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实现变电站智能化管理和运行的现代化电力设施。
相比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高可靠性:智能变电站利用现代化的自动化系统和智能装备,实现对变电设备的在线监测、故障预警和智能维护,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2. 高可用性: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的远程监控技术和信息通信系统,能够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提高了设备的可用性和响应速度。
3. 高安全性:智能变电站引入了先进的安全防护机制和网络安全技术,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安全防护,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抗干扰能力。
二、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研究1. 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是智能变电站的核心技术之一。
通过对变电设备的电气参数、温度、振动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精准预测和故障诊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2. 智能保护与自动化控制技术智能保护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引入先进的保护装置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快速、精确的故障判断和保护动作,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智能电能质量管理技术智能电能质量管理技术是智能变电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对电能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电能质量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能效。
4. 智能运维与管理技术智能运维与管理技术对于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的思考
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的思考智能变电站是一种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的电力配电系统。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具有更高的智能化程度、更广泛的信息化应用、更强的智能决策和执行能力,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而作为智能变电站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二次设备运维技术对智能变电站的实时监测和运行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智能变电站中,二次设备运维技术的关键技术包括远程监测、智能诊断、预测维护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的关键技术进行思考。
远程监测技术是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的一项关键技术。
远程监测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二次设备的运行参数,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或运维人员所在的地方,实现对二次设备状态的远程监测和实时分析。
这种技术能够帮助运维人员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状态,做出相应的处理,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远程监测技术还能够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操作,降低了人工巡检和操作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运维效率。
智能诊断技术也是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的重要技术之一。
智能诊断技术通过对二次设备运行数据的离线分析和处理,采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方法,发现设备的潜在故障和健康状况,为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提供技术支持。
智能诊断技术能够帮助运维人员更准确地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减少误判和漏判,提高运维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
预测维护技术也是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的一个重要方向。
预测维护技术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长期积累和分析,建立设备的健康模型和寿命预测模型,实现对设备寿命和维护周期的预测,为设备维护和更换提前做好准备。
预测维护技术能够帮助运维人员实现设备维护的预防性和计划性,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的关键技术是远程监测、智能诊断和预测维护。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力地提升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管理水平,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智能变电站发展关键技术的探究
【 关键 词1智能 变电站 电网 检修
器和先进 的通信 网络能够 可靠地 实现 了数字信 息地采集 ,减 少 自然环境对 检测结果 的干扰 , 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 ,这方 面的工作仍 然 智能 断路器 还具有可视化 、人机交互等一些 附 需要加强 。 加的功 能。
和 网络化 也是智能化设备应该具有的功能 ,同 时在控制智能化 、 信 息化、网络化的前提之上 , 3 . 3智能分析能力的发展
随着 电力 技术 水平 的快 速推 进 ,电力 系 2 . 2智能变压 器 统开始逐步显现 出一些新 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 解决这些 问题 ,人们开始越来越多 的关注 智能 智能变 压器 是 指能够 在信 息 化系统 环境 电网 。我 国在 “ 十一五 ”发展规划 中首次提出 下 ,通过 自身 网络与其他 的设备 或系统进 行信 了要发展 中国智能 电网的要 求 ,为保证 智能电 息交互的变压器 。其主要依 靠智能组件来实现 网的运行 ,变 电站客观上将 会成 为实现智能 电 智能化 ,利用先进 的工具 和组装方法 ,有效地 网各项功能 的有力 支撑点 ,因此智 能电网的建 将多种 装置 组合在 一起 ,可以对变压器 的运行 设首先要从变 电站的智能化开始 。 状态和工作 能力进 行信息化分析 ,为变压器的
与传统的变 电站相 比,智能变 电站最突 出 的是具有 的智能分析 能力 智能变 电站可 以根 据系统 中存储 的原有数据 和最 新数据 ,采用合 理 的推理计算分析 ,向操 作人员提出合理化 的 操作建议 。智能变 电站 的智能分 析机制需要变 电站 自主对所获得 的信 息进行过滤 、分析 ,通 过 比较信息 的变 化 , 及 时发现系统中 出现的 问 题 ,对工作 人员提 出合理 的处理意见或进行主 动 的电网 自我保 护。同时 ,随着运行时 间的增
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的思考
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的思考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二次设备运维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高效、稳定的二次设备运维,而关键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的关键技术进行思考和探讨。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需要注重信息化。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二次设备运维也必须适应信息化的趋势。
通过建立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二次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预警和处理。
在运维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找出潜在故障隐患,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运维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提高运维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还需注重智能化维护。
传统的定期维护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智能变电站运维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智能化的维护方式。
利用智能化的维护设备和工具,可以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突发故障的发生。
还可以通过智能维护系统实现对设备维护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记录,为运维人员提供科学化的决策依据,提高维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还需注重安全和可靠性。
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二次设备运维的关键技术必须注重安全性。
通过引入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可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还需要注重设备的可靠性,通过选择高品质的设备和材料,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设备的故障发生和影响。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需要注重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维护、安全和可靠性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的效率和可靠性,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会不断地得到完善和提升,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和应用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探讨
2 . 2 开关 设备智 能组件 技术
开关 设备智能组件 采用保护 、 测控 、 状态监测 、 计量 、 合 并 单 元 、智 能终 端 一 体 化 技 术 ,实 现 开 关 设 备 的 间 隔 内保 护 、 测
1某 1 1 0 k V变 电站 改 造 前 的概 况
1 . 1某1 1 0 k V变 电站 改造前 的安全 隐患
甘肃 省 兰 州 市 某 1 1 0 k V 变 电站 改 造 前 二 次 设 备选 取 的 厂
智能控制风扇 、 油 泵 的启 停 , 起 到 提 高 控 制效 率 、 降 低 冷 控 能 耗
电 力 行业 发 展 的 一 个 焦 点 。 以兰 州 市 某 1 1 0 k V变 智 能 化 变 电 站 作 为 案例 , 探 讨 了智 能 化 变 电站 的改 造 与 传 统 变 电 站 改 造 的 技 术 区 别 , 介 绍 了智 能 化 变 电 站 改 造 工程 中继 电保 护 存 在 的 问题 , 并 提 出 了 相关 解 决 措 施 。 关键 词 : 变 电站 ; 电力 行业 ; 智 能化 ; 技术 ; 区 别
的 目的 。也 可 接受 远 方 命 令 控 制冷 却 器 或 调 整控 制 给 定 值 。
( 3 ) 变压器过载能力评估。主 l E D 完 成 变 压器 过 载 能 力 的
家并 不 完 全 一 致 ,全 站 自动 化 系 统 在 日常 的 维 护及 定 检 中 , 常 因 为设 备 之 间互 联 及 通 讯 不 畅 , 在 运 行 的过 程 中带 来 了 许 多 的 安全 隐患 。虽 然该 1 1 0 k V变 电站 采 用 的是 常 规 式 电 流 互 感 器 , 不过 也 是 存 在 一些 安 全 隐患 :
110kV智能化变电站建设技术探讨
信号 的问题 , G S 有关 P 对时的问题 , 监控程序稳定性 的问题 , 通
道稳定性 问题等 。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 满足社会需求 , 电站 的 变 发展越来越趋 向于智能化一体化 , 于是智 能化变 电站不断 出现
感器厂家之间的困难 。
10 V 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层 主要完成测量 、 1k 控制 、 、 保护 检
测、 计量等工作 , 功能相 当于数 字化变 电站 的过程层和 间隔 其 层 。除此之外 , 能变 电站还要 实现信息共 享 、 备状 态可视 智 设 化、 智能告警 、 分析决策 以及高级智能应用等功能 , 这一部分相
级层 次中 ,站控层采用 MM 网络 ,间隔层采用G O E S O S 网络 和
2G O E ) O S 信号 和S 信号可 以分别组 网 ,也可 以合 并组 MV 网 。 了确保智 能化变电站 网络 的实时性 和可靠 性 , 为 根据网络 中的流量 和传输路径可 以将 整个 网络结构分 为若 干个逻辑子
以我 国华东地 区某省一座10k 智能化变 电站为例 ( 1 V 下称
为A 区 ) 地 ,其站 电子式互感器标 书主要有 电流互感器 和电压 互感器两部分 , 中合 并单元纳入 电流互感 器标 书 , 是由于 其 但
这两部分 的厂家不同 , 现在有 的厂家电子式互感器 的输 出是私 有规约 , 输出的不是标准的F 3 r格式 , 这样会带来 电流 、 电压互
一
次智能设备 主要 有 电子式 电流互感器 、全 光纤式 电压互感
图1 完 整 的 智 能 化 变 电 站 网络 结 构 图
智能变电站意义及关键技术研究
某110kV智能变电站建设要点探讨
某110kV智能变电站建设要点探讨作者:屠智辉来源:《机电信息》2020年第26期摘要:詳细介绍了某110 kV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组成系统,如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一次主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二次设备智能运维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以及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等,对于变电站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二次设备智能运维系统;巡检机器人0 引言某110 kV变电站拟按照智能变电站建设要求进行设计,以可靠、节能、环保的集成化智能设备为基础,支持电网实时在线分析与控制功能,进而提高整个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及经济性。
智能变电站设备具有信息数字化、功能集成化、智能化、结构紧凑化、状态可视化等主要技术特征,满足易扩展、易升级、易改造、易维护的工业化应用要求。
该110 kV智能变电站最终要实现变电站“设备状态一目了然、风险管控一线贯穿、生产操作一键可达、决策指挥一体作战”的建设目标。
1 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是在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一体化、信息通信网络化的基础上,建设变电站的统一信息平台和一体化监控系统,为电网运行控制、设备运行监视和变电站维护管理提供一站式的运维支撑服务,跨专业协同应用,实现了变电站“可观测、可控制、可管理”的目标。
该系统满足简洁高效原则、一体化原则、智能化原则、可靠性原则。
智能变电站的通信网络与系统符合DL/T 860实施技术规范要求。
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基于OS2架构,建立站内全景数据的统一信息平台,通过标准化模型和服务接口,实现各子系统统一数据标准化、规范化存取访问以及和调度等其他系统进行标准化深度交互。
智能变电站应能实现站内信息的全面采集、分析和应用,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为变电站日常运维、异常处理、检修安排及事故分析提供技术手段和辅助决策依据,实现状态评估、态势感知、状态检修功能,提高变电站智能运维管理水平。
该110 kV变电站为配合核心区内智能电网建设,按照智能变电站建设要求进行设计,建设变电站统一信息平台和一体化智能监控系统。
论述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
论述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现有的变电站技术并不能完全满足实现智能变电站的要求,各种技术之间的专业壁垒严重阻碍了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发展。
必须打破专业上的限制,才能更好地深入了解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内涵并扩展其外延,以实现智能变电站设备信息数字化、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检修状态化的发展要求。
智能变电站中所应用到的各种先进技术不仅改变了变电站的传统架构,加强了变电站与电网内其他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共享,而且更好地实现了分层分布的控制管理方式,优化了站内的资源,进一步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键技术:(1)硬件的集成技术传统变电站中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过程是通过中央处理器与外围芯片或设备的配合来完成的,大量数据计算和逻辑分析过程以及一些高级应用功能的实现都集中于中央处理器中,中央处理器性能的高低决定了各种功能实现的速度与质量。
这种设计的弊端在于一方面中央处理器本身集成的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智能变电站不断增加的实时处理信息的需要,从而成为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处理器本身所集成的很多其他的硬件资源因不能满足智能变电站的需要而被闲置,造成了资源浪费。
另外,嵌入式系统中操作系统的删减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而操作系统的复杂性也增加了系统测试的难度和出错的概率。
随着现代电子学的发展,硬件描述语言的出现使得硬件系统的设计表现出模型化、集成化、自动化的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硬件设计实现了真正的针对功能的模块化设计,可以将某些固定的逻辑处理过程在智能设备内部进行固化,将原来由某些软件实现的功能转化为硬件实现。
这种设计既保证了逻辑处理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准确性,解决了信息传输时的瓶颈问题:又节省了硬件资源的开销,提高了设备的集成度;另外,模块化的设计也便于智能设备的检修更换和升级。
(2)软件的构件技术软件构件是指具有一定功能、能够独立工作或同其他构件装配起来协调工作的程序体。
软件构件技术是灵活、弹性、实时的软件系统实现的重要基础,也是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实现功能集成的重要手段。
浅析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构建方式
使线 路从 山鞍处 经过 , 对 于沿 山麓经 过 的 当地 的经济 发展 现状 进行 合 理 的安排 , 努 线路, 则 要 注意 排水 沟 的位 置 。线路 的设 力 提 高供 电 网络 的 可靠 性 和 供 电 企 业 的 置 要尽 量避 免沿 山坡 走 向 , 这样 会增 加 杆 服务 质 量 , 保 证 国 民经济 的稳 定 增 长和 居 的高度 。 同时 , 还要 充分 考 虑施 丁 和维 护 民用 电 的质 量 要 求 , 并 应 用 高性 能 、 易 维 时 的交通 条件 等 。 护 、 自动 化 程 度 高 的 设备 代 替 落 后 的设 3 对 于矿 区架设 路径 的选 择 ,要避 免 备 。对 于 电网故 障 的解决 要 做 到准 确 、 快 通 过易 塌 陷 区域 , 以及爆 破 或爆 炸 事故 可 速和安 全 , 并 尽 可能 快 的恢 复居 民和企 业 能 波及 的区域 。另 外 , 富矿 区 有可 能成 为 供 电 , 这样 才能 保证 配 电线 路 的安 全 和可 开采 区域 , 也是 需要 让 开 的地 方 。要对 线 靠 。 路 经过 区域 的地质 情况 、 下 沉 情况 进行 充 参考 文献 分 的计 算 , 保证 地质 下 沉不 对 线路 安 全产 『 1 1 杨 钟益 . 关 于送配 电线路 的防 雷与接 地
要的 , 因此有必要对其 的关键 技术进行 理最终将故 障造成的算是 降到最低。
分析研究。 1 . 2 . 2高集 成 性
被 电子式互感器所替代。无论是设备还
是接线方式 的更 新 , 都在 很大程度 上降
l关 于智能变 电站
1 . 1 智能变电站的概念
智能变 电站集现代通信 网络 技术 、 低 了能源 消耗 , 节 约 了成 本 , 同时有效
智能变电站关键设备及继电保护系统探析
智能变电站关键设备及继电保护系统探析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智能变电站日益成为电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智能变电站是一种全新的电力设备,它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装置,能够实现对电网的采集、传输和监测,达到远程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智能变电站的出现使得电力行业更加智能化和更具有适应性,同时也为电力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智能变电站关键设备及继电保护系统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智能变电站关键设备1.高压开关柜高压开关柜是智能变电站最常用的关键设备之一,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装置,负责控制电力系统中的电源分配和调度,以及保护系统。
高压开关柜的作用是:控制和保护电力系统的传输和分配,将电力送到所需的位置,发挥应急对电力故障实施有效控制,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2.电力仪表电力仪表是智能变电站中用来测量电磁量的装置。
电力仪表具有多种功能,可以测量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在智能变电站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检测设备的状况,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控,为电力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
3.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智能变电站最核心的关键设备之一,可以通过集成控制,实现系统的控制和监测。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需要综合考虑智能变电站功能需求和系统架构的因素,以确保系统的高效协同、高度稳定和可靠性。
二、继电保护系统继电保护系统是智能变电站中最重要的保护系统之一,用于保护电力系统免受故障的损害。
它是电力系统的智能护卫,具有实时监测、快速响应和有效保护等特点。
继电保护系统的作用是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其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实时监测和快速响应。
在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几个因素:故障检测速度、保护范围和一致性,以及保护参数的可调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等。
继电保护系统的检测速度通常是非常快速的,可以在几毫秒内将系统从故障状态中恢复。
保护范围和一致性是指继电保护系统需要监测整个电力系统,并确保其免于故障。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摘要:为应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分散化配置、集成度低、协调性差的问题,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应运而生。
下文详细介绍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预制舱、层次化保护的工作原理、功能配置、技术优势等关键技术,为进一步开展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二次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证应用提供了参考关键词: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层次化保护1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系统结构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不再拘泥于单一变电站范围,通过广域层和站域层两层结构配置,实现广域信息的统一采集和完全共享,为广域范围的智能保护和控制奠定基础。
站域层涵盖整个变电站,在现有智能变电站的“三层两网”结构基础上,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新增了“两层一网”的分层分布式结构。
“两层”指就地层智能设备和站控层设备;“一网”指就地层和站控层通信网。
就地层智能设备采用测量、保护等智能组件与一次设备高度融合的智能化一次设备,打破一二次技术壁垒,有效降低设备维护工作量。
站控层采样共网共端口技术,有效减少设备端口数量,提高经济性。
通信网采用一体化高速以太网,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交互,为变电站智能控制、状态检修等提供物理基础。
广域层面向区域电网,利用多个变电站综合信息,统一判定决策,实现相关保护和控制功能。
广域信息的统一采集和完全共享,改变了继电保护等二次系统的配置方式,为层次化保护系统奠定技术基础。
2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二次关键技术2.1 预制舱式二次设备预制舱是指在工厂内完成箱体制作、相关配线、二次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并作为一个整体运送至施工现场,在现场与一次设备、土建直接对接,以便于多种方式装卸、运输和设备运行维护的标准工作间。
2.1.1 预制舱组成预制舱由预制舱舱体、二次设备模块、二次设备屏柜(机架)和舱体辅助设施组成,采用标准集装箱式构造。
预制舱舱体包括舱体框架、照明设备及开关(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舱体配电系统、电源插座、有线电话、折叠桌等设备舱体辅助设施包括安全防护及视频监控措施、通讯设施、辅助功能设备、采暖通风设备、消防安全设备等。
浅析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
大程度 的为智能变 电站的 自动化发展提 出基础
依据 。
参考文献
[ 1 ]宁 磊 ,陈 涛 .电 力 继 电 保 护 现 状 及 展 望 [ J ] .科 技 信 息 , 2 O 1 0 ( 2 0 ) . [ 2 】孙 琰 .变 电 站 自动 化 系 统 的 新 发 展 … . 黑龙 江 科 技 信 息 , 2 O 1 2 ( 2 1 ) . 【 3 ]季 利 明 .浅 谈 电 力 系统 继 电保 护 的 意 义现
障时 钟 一 致 , 结合 GP S实 现 同 步技 术 ,例 如 : 变 电站 通 电 后 , 首 先 在 电 能 稳 定 后 , 由 GP S
会 出现时间推迟的现象。自动化系统 中可尽量
更 新 设 备 , 保 持 设 备 一 致性 ,避 免 在 同步 技 术 中 出现 新 老 设 备 矛盾 。
I 零 I 誊 耄 萎
用 ,分析 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不仅可保 障 现 行 技 术 的 有 效 性 , 同 时还 可 以针 对 现 行 的 技术提 出相应的改进 方向,进而提升智能变电 站 的 自动 化 , 因此 分析 关 键 技 术 如 下 :
2 . 1 同 步技 术
首 先 是 同 步 技 术 中 的 改 进 点 。 在 自动 化
得 出影响传输的具体 原因。
2 . 3互 感 技 术
高 自身 运 行 的 效率 ,通 过 变 电站 自动 化 系 统 中 的关 键 技 术 , 可 实现 变 电站 的 智 能模 式 , 例如: 远 程 监 控 、 自主 检 测 等等 。 同时 针 对 系 统 中关 键 技 术 在 实 际 中 的 应 用 ,提 出 改进 的方 向 ,更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研究
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研究
一、智能变电站数据采集与传输
智能变电站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是建立系统必备的重要基础。
其核心技
术是获取变电站各个部件的实时状态信息,及时传输至系统进行管理。
首
先要架构一个通信网络,由变电站现场设备各自采集的现场数据,通过变
电站网络传输给上位机,最终将所有的现场数据处理与分析集中存储,便
于管理控制使用。
二、智能变电站信息管理
智能变电站的信息管理是支撑变电站系统运作的核心内容。
它强调为
系统提供一个方便、高效的信息管理环境,充分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能力。
首先要配置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搭建一个合理的数据库服务器网络,将现
场采集的信息以对象形式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管
理和动态调整,作为变电站不同级别的控制操作以及决策的基础。
三、智能变电站设备控制
控制是智能变电站系统关键的一环,是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的重要技术。
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
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1. 数字化测量技术能够真实反映系统状态的测量结果是进行分析的基础,具有高可信度的测量数据是智能决策必不可少的条件。
数字化测量系统是智能变电站的感官系统。
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绝缘成本随着绝缘等级的增加呈指数增长,磁饱和问题将造成继电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另外铁磁谐振、易燃易爆、动作范围小等都是传统互感器无法克服的缺点。
光电互感器适应了智能电网数字化信号处理的要求,还可用于保护、监控和测量为目的的高速遥感、遥测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相对独立,便于安装和维护,适于网络化测量。
2. 标准网络化通信技术标准化通信网络是智能变电站的神经系统,IEC61850 标准是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第一个完整的通信标准体系,它的制定和发布为构建数字化变电站的通信网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智能变电站可参考IEC61850 标准,结合嵌入式系统,以太网技术,智能断路器技术,满足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简化网络结构,减少投资。
3. 智能分析决策技术高度集成的智能分析决策平台是智能变电站的大脑,采用可编程的逻辑器件和智能的专家系统为决策提供参考。
可根据计算机的存储思想,将系统的内存分为RAM 和ROM,专家系统根据历史数据形成知识库,利用推理机和启发式算法提出操作建议。
智能分析决策应建立变电站故障信息逻辑和推理模型,分类、过滤故障告警信息,实时分析和推理变电站运行状态,自动报告变电站异常并提出故障处理指导意见。
对包括事件顺序记录信号及保护装置、向量测量、故障录波等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多专业综合分析,并将变电站故障分析结果以简洁明了的可视化界面综合展示。
4. 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系统是智能变电站的四肢,其核心技术包括智能开关技术、电压无功综合智能控制、综合潮流智能控制等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系统是智能变电站的主要实现方式,应与智能分析决策系统快速、准确通信并受在线监测系统的实时监测。
综合利用无功补偿设备自动调节,变压器自动调压等手段,协同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安全运行及优化控制。
智能变电站中几种运维关键技术分析
智能变电站中几种运维关键技术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网络化发展规模的逐渐壮大,某地区供电行业相继投运220千伏与110千伏的智能化变电站,因为智能变电站对相关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操作等,相比较常规的变电站具有较大的差异。
一线变电站检修、运维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难以顺应现代化智能变电站逐渐发展的脚步,在此基础上,迫使变电站的检修、维护人员必须要加强学习智能变电站中的关键技术与设备。
文章就日常工作与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相关概念以及工作的原理相结合进行总结,同时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关键技术;具体分析引言智能变电站在智能电网中充分的发挥着转化能源与掌控核心平台,主要应用先进、安全、节能、集成等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全站主要以数字化信息、网络化通信平台、共享信息标准化作为基础需求,自主的完成采集、测量、掌控、维护、检测信息等基础的性能,并且还要按照需求支撑电网实施自动管控、智能化调整、在线研究决定、相互协调等高层次性能的变电站。
具体区分为间隔层、流程层、站控层。
1 智能变电站的新型传感技术1.1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主要利用常规的电分压原理和光学传感原理制成,电分压原理主要有电容、电感和电阻三种,光学传感原理主要是电光Pockels效应、电网Kerr效应、逆电压效应。
电压互感器对于电力系统的作用显而易见,其稳定运行,精确提供采样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日本、法国等虽已研制出高至765kV的系列光学电压互感器,但其稳定性与可靠性还未能达到实用化的要求[1]。
影响光学电压互感器稳定性与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运行环境、振动、温度等[2],目前智能变电站中主要基于电分压原理的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1.2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目前,市场上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主要有三种:(1)圈+LPCT。
罗氏线圈和 LPCT 属于有源工作方式(即一次侧电路需要电源),敏感元件是空心线圈,与采集电路之间无任何隔离,属于“互感器”,LPCT为低功耗线圈。
变电站建设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向探索
变电站建设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向探索电力变电站是重要的能源设施,它承担着电力输送、变压、保护等职责,是电网稳定和电能质量保障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电力变电站的建设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电力变电站的技术创新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采用高性能电器设备当前电力变电站的电器设备已经逐渐从传统的开关和互感器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开关技术、智能保护技术、数字式电流互感器技术等成为电器设备的重点发展方向。
数字式电流互感器并不能改变互感器本身的结构,但是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对电能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输到开关或保护装置中,从而实现快速的保护和控制功能。
二、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现代电力系统的通信技术是一个涵盖包括电力产业中的智能电网和智能电力系统的广大领域,是电网实现远程监测、工程控制和数据共享等关键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逐步运用,电力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从分布式的结构,向智能化的、高可靠的统一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物联网技术将终端的小数据量、高频次、实时性的通信需求与远程集中控制、大数据存储分析的需求相结合,改善了现代电力系统过去的不足,使系统具备了更加准确、可靠、快捷、高效、适应性更强的供电环境,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供电需求。
三、采用智能监测技术随着智能监测技术的发展,电力变电站的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
电力变电站的智能监测技术主要指通过传感器、网络、数据库等技术采集电力变电站的各种参数数据,如电流、电压、湿度、温度、开关状态等信息,并结合AI技术进行分析处理。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发现设备问题、估算设备寿命、预测设备故障、帮助运维人员进行根因分析等,从而降低设备运行成本,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从而实现电力变电站的快速、准确、可靠的监测和管理。
四、采用新型充电技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正在蓬勃发展。
电动汽车只是将燃料从石油转化为电能,但是充电时间和充电技术仍然是制约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
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的思考
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关键技术的思考智能变电站是指在原有变电站的基础上,加装智能化设备和系统,以提高智能化程度、优化自动化程度和提升资产管理能力的电力系统设施。
其中,二次设备是智能变电站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负责对电能进行监测、控制和通讯等作用。
因此,二次设备的运维是智能化变电站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现进行关键技术的探讨。
一、设备管理功能设备管理是指对二次设备进行全面监控和维护。
其中,实时监测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以避免设备停机时间,并提高设备利用率。
使用此技术对二次设备进行7x24小时不间断的在线监控,可以更好地把握设备健康状况,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同时,设备运行数据也可以被实时记录,方便后期的统计和分析,为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持。
二、设备自诊断能力设备自诊断能力是指二次设备自身通过内部多个传感器测量的参数计算出的状态,可以预测设备故障的发生,并及时给出故障的位置和原因。
自诊断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设备被损毁的可能性,同时还能减少运维天数和保养维修费用。
这些,都使得二次设备更加智能化、更高效、更节约成本。
三、设备故障分析能力设备故障分析能力是指通过对二次设备的各种参数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二次设备的故障位置和原因,并能根据故障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设备故障分析技术的成熟,为二次设备运维提供了更加智能、更加高效的技术支持,从而减少了设备停机时间,并提高了系统可用性。
四、设备修复能力设备修复能力是指二次设备本身具备自修复能力,能够在故障发生后尝试自行修复,规避设备外部介入。
设备修复能力是通过内置的智能分析和相关算法控制实现的。
系统能快速自动分配现场人员服务,进而有效进行设备修复,提高修复效率同时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
总结来说,对于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维,设备管理功能、设备自诊断能力、设备故障分析能力和设备修复能力是关键技术。
这些技术的发展将会使智能变电站更加智能、高效、节能、环保,提高给电力系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变电站建设中关键技术探讨
摘要:智能变电站作为打造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环节,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节点。
对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的研究,对前沿技术进行深入探索,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能力。
对打造新时期的智能电网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探讨了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并对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智能设备
引言:
智能变电站是指使用先进的电子器件、控制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等智能技术,搭建高度集成化、规范化、一体化的智能系统平台,对变电站一次和二次设备实现实时监测和信息管理,实现变电站的自动运行和保护,对故障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等高级应用功能,提高变电站的管理和运行维护水平。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当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担负着实时采集变电设备运行状态,并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发布任务,同时还可以对电网进行实时控制和智能调节等应用功能,实现了变电站和调度、变电站和变电站、以及变电站和用户间的协同互动。
智能变电站不仅为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了实时的数据基础,而且对未来智能电网更复杂的功能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智能变电站的组成结构
智能变电站项目国际通用标准IEC61850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从结构上分为过程层(设备层),间隔层,站控层,如图1所示。
过程层(设备层)是由一次设备与智能间隔组件构成,其主要功能是完成电能的变换、传输、分配以及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测量、保护和状态监测等功能,实现了一次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间隔层是由二次设备组成的一层,不但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并且也起到对一次设备进行隔离的功能。
主要是由继电保护装置和测控装置等组成,实现了二次设备的网络化。
站控层是由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和对时系统等组成,主要功能是对全站电器设备的测量与控制,包括数据采集、监视控制以及保护信息管理等功能。
智能变电站是由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组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不断实现变电站信息数字化、通信网络化以及信息标准化。
图1 智能变电站结构图
二、建设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
智能变电站中所采用的先进技术不但改变了传统的变电站架构,增强了变电站和电网中其他设备间的信息交互,并且实现了智能变电站分层分布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2.1一次设备的智能化
智能化的一次设备是未来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次设备智能化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标志,是变电站发展的趋势。
一次设备智能化是指一次设备与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测量的数字化、控制的网络化、状态的可视化以及信息的互动化等功能。
智能化的一次设备通过智能监视与控制手段,体积小结构简单。
不但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也降低了人为因素对设备造成的损坏,为变电站的信息采集与传输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2通信技术
IEC61850通信标准的使用使得智能变电站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互操作的信息共享。
IEC61850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统一协议、统一数据模型、统一接口,实现数据交换的无缝连接,实现不同厂家产品的互操作提供了可能。
规范了变电站内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行为和相关的系统要求,具有开放性、分层结构、可自我描述、完整性等特点。
2.3电子式互感器技术
电子式互感器没有铁心,不存在铁心饱和问题,其暂态性能良好,保护故障测量的准确性大大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得到了保证。
电子式互感器没有构成电磁谐振的条件,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绝缘相对简单,高压侧与地电位侧之间的信号传输采用重量轻、体积小、绝缘性能良好的玻璃纤维,能够直接提供数字信号给计量、保护装置,有助于二次设备的系统集成,加速变电站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进程,可以同时满足测量和保护的需要,动态范围大、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最具发展潜力。
2.4在线监测技术
在常规变电站中,一次设备主要采用计划检修的制度,定期停电后对设备进行检修,可分为大修、中修和小修。
例如定期对变压器、断路器停电进行预防性检修。
存在对新形势要求的不适应以及安全生产方面的弊端。
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些参数的在线监测技术得到了发展。
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釆集断路器或者GIS、变压器、CT、PT等高压设备信息,通过状态监测单元实现变压器油色谱、GIS/PASS等组合电器的局部放电、容性设备的介质损耗、高压开关设备的运行状态等主要设备的在线监测。
通过对运行设备状况进行监测、诊断、评估,最终确定是否对该设备停电进行检修,最终实现状态检修。
全面、实时的反应设备的运行状况,可以有效的避免设备发生故障,并可为设备状态检修提供基础数据,
实现站内设备自诊断功能。
2.5智能设备维护技术
如果变电站内主设备发生异常和故障,系统根据已经设定好的参数,记录下该时期发生的时间和情况,提供状态分析报告,给出故障原因。
按照以上提供的信息资料,管理系统可以及时的给出处理意见。
另外,智能变电站还可以根据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推理,确定事故发生的位置与事故的性质,自动发布设备检修报告,让调度人员方便的进行事故处理,提高了系统的检修效率。
三、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的建议
智能变电站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对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研究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尚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3.1标准规范方面
进一步开展标准化工作对网络的安全可靠性进行研究,制定相关规范,给出统一的实时监控的标准及方法。
组织电子式互感器厂家和有关研究单位开展接口标准化工作,实现产品接口标准统一。
组织系统保护厂家和有关研究单位进行信息标准化工作,实现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交换信息标准化。
制定IEC61850工程实施规范,并统一继电保护等系列工程应用模型,提高系统互操作性。
3.2运行维护方面
目前网内多数检修及维护队伍对智能变电站中的交换机网络及通过光纤传输测量的保护测控装置了解程度不足,缺乏网络、交换机知识,且缺少必备的测试仪及检验工具,导致口前二次设备检修、维护、故障消除等工作严重依赖厂家。
随着智能变电站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厂家难以提供及时的维修维护。
对系统内检修及维护队伍实现高标准培训,增强网络知识,配置适应智能变电站的保护、网络测试仪及检验工具,提高检修水平。
3.3智能变电站管理制度建设
智能化技术的深度使用,必须有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站内信息及设备的高度集成整合需要主站端的配套调整,需要运行、调度、基建及物资部门高度统一。
各部门应做好协调工作,按照“统一规划,协调建设”的建设理念,总结己有工程及运行维护管理经验,配套建设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四、结论
目前,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还在不断探索,集成式的信息平台的建设尚未完成,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支撑还处于应用探索阶段。
另外因为通信方式和通信的实时可靠性的制约,智能变电站的研究工作还要进一步深入。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智能变电站要不断将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相互融合,才能实现不断优化电能资源的目标,实现智能变电站易集成、易扩展、易升级、易改造、易维护的工业化应用要求。
参考文献
[1]何磊,郝晓光. 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性能测试技术[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 38(10) : 75-78.
[2]林宇锋,钟金,吴复立. 智能电网技术体系探讨[J]. 电网技术,2009,33(12):8-14.
[3]何燕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若十问题探讨[J]. 广东科技,2009(22).
[4]王显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