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与1929年《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之内容比较
中学历史教学法
1、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标志着我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开始,也标志着历史课程在新式学校中正式开设。
在此之前的1902年《壬寅学制》没实施。
2、我国从2001年开始,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2001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4、教育部于2001年和2003年制定、出版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5、20世纪20年代,我国才真正系统完整地开设历史教学法课程。
标志:192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美国人亨利﹒约翰生著:《历史教学法》(何炳松译)赞科夫的教育与发展的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和德国的范例教学理论被称为当代的三大教学流派。
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
6、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奠定了新中国中学历史教育的基础,1956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一套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包括初中和高中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套完整的中国历史教学大纲。
7、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国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8、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对中学历史教育的任务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9、历史课程编制的原则:囊括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可行性原则10、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学习分类,把学习分为三种类型:认知学习;情感学习;技能学习,布卢姆的学习分类,经常被作为教学目标和学习评估的指导。
中学历史教科书:它根据政府颁发的课程计划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编写而成,具体展现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中学历史教科书构成了中学历史教学基本和主要的知识结构,既是教师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凭据,也是学生从事历史学习活动的主要工具。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书:为中学历史教师备课、教学需要而编写的教学用书,是中学历史教师备课、教学的必要工具,同时对提高中学历史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有促进作用。
对历史教学方式转变的再认识
对历史教学方式转变的再认识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要求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的同时,对其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历史教学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将学习的主体置于被动地位,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极大削弱了历史教学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伴随着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历史教学方式被赋予了新的理念,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逐渐突显出来。
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历史教学方式的改革有些偏离了其初衷,因此在肯定新一轮课程改革思路下的历史教学方式的同时,我们也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加以运用,以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历史课程改革历史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在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并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其中初中历史课程共有三套标准,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于2003年颁布,历史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展开。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必须变革一贯的教学思维方式,这也就决定了在此次课程改革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进,以突显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达到历史教学的真正目标。
以下,笔者将从传统历史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阐释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对典型课例的评析,阐明历史教学方式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一、历史教学方式变革的必要性历史作为一门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扩展其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要求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的同时,对其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将学习的主体置于被动地位,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极大削弱了历史教学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一) 传统历史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即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所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①,而“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形成的用于组织和实施具体教学过程的相对系统、稳定的一组策略和方法”②,由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定义可知,教学方式即是教学方法的组成部分,其“没有独立的教学任务,服从于某种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任务”③,而教学模式则是“在对教学方法进行总结、概括之后形成的一整套方法和体系”④。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
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
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问题。
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一、课程性质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本理念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
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作者:吴伟来源:《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年第11期在高中试行新课程标准以来,历史学科体系与历史学科能力到底应该置于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什么位置,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清楚、合情合理的说法与定位。
一方面,在普通高中历史新课标的理念和目标要求中,不再提学科体系和学科能力,而代之以“知识与能力”这样相对笼统的提法,同时提出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另一方面,在新课标的实践中以及选拔性考试中,对知识体系的整合和运用历史学科特有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这就造成了中学历史教育界的困惑。
在新课标的环境下,要不要提倡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作为人文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历史素养,应该怎样理解历史学科能力和素养,以及它与中学历史教学是互斥还是相长。
本文就这些问题惴表浅见,以砖求玉。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科能力培养一直是中学教育界高高举起的大旗。
20世纪80年代起,适应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界围绕能力培养展开了大讨论。
怎样定义能力、怎样界定不同学科的能力和特点以及能力培养的实际操作方法等,一时成为热议的话题。
尽管对于能力和学科能力的认识还没有形成最后的一致,但它无疑极大地吸引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推进了对能力问题认识的深入。
对历史学科能力和能力培养的认识经历了不同阶段。
20世纪80年代之前,国内中学历史教育的目标以对知识的掌握和思想教育为主,强调的智育任务中包含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对“基本能力”的表述也不很清晰,只是作为一种比较泛化的要求,将能力培养作为智育任务里的一部分。
进入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的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各个学科,在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开始提出能力培养的问题。
于是,历史教育的“三项任务”被提出来,即历史知识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和能力培养并列成为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
至于这里所说的“能力”,当时的概念还是比较笼统的,仅仅提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初中历史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2.《历史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01年-实验稿) (以下简称“旧课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 (以下简称“新课标”)
3.大纲-课标对比研究
■《历史教学大纲 》基本结构 教学目的和要求 处理教材内容的若干原则 (2000年试用修订版删除,增加 “教学评估”) 教材的安排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教学内容
初一、二(上):中国历史 高一(上):中国近现代史 初二(下)世界历史 高一(下)、高二:世界历史
■1996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供试验用) ■1988年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初审稿) ■1992年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 ■2000年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 版)
(1)进程-----课标
教科书
实验
1999年启动 2001年颁布课标 (实验稿) 2001年编写出版教材 开始实验
(2)教学-----存困惑
孩子与家长热情不高,担心课改影响孩 子的考试,不很配合和支持 校长在应试与素质之间徘徊 课堂教学的形式特别是学生学习的方式 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5.课标的修订 进程
历史学科的课标修订,情况比较特殊,它是初高中联 动的。可以用以下这几个年代来说明相关的进程: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思路 变化 立意和取向
二、七年级课标内容及其解读
1.七年级概述解读 2.阶段“课程内容”与 “教学活动建议”解读
(1)史前时期
●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 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 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 及其作用。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 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 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 会变化。 ● 通过商鞅变法,知道改革使秦 国逐渐强大起来。 ●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 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 “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 影响。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的新变化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的新变化叶小兵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2001年开始的,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
当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作为历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对初中的历史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的改革,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经过十年的教改实验,初中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新课改要继续深入推行下去,就需要总结十年课改的成就与经验,分析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更加明确课改的目标,确定课改的走向。
其中,修订已试用十年的课程标准,就成为新课改继续发展的需要。
为此,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对实验稿进行了修订,并于今年年初正式颁布《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计划在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新版”)并不是对课标实验稿的小修小补,而是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厘定。
本文仅就课标新版的内容作简要的说明,以期引起同行们对历史课程标准新变化的关注。
一、课标前言部分的新思路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一部分是前言,由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个子目构成。
与课标实验稿相比,课标新版前言部分有了新的内容。
1.对课程性质的新阐释课标实验稿中的课程性质,实际上只是概述了历史课程的作用,而没有直接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课标新版则对历史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的阐述,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性,并对这四个特性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应该说,这是在国家的教育文件中首次对初中历史课程性质进行了概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初中历史课程的定位、属性和特点。
2.对课程基本理念的新强调课标新版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更为清晰的论述,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初中历史教育要秉持的理念,与课标实验稿相比,更为简明扼要。
在这部分中,除了提出课标实验稿中已论及的教育理念,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倡导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创新等。
2001版2011版历史新旧课程标准对照
没有
修订稿(2011版)
“思想文化” 已经融入到前 面各单元中, 不在单独做一 单元来讲
教学活动建议
实验稿(2001版)
(1)收集古代成 语、典故,举办 成语故事会或成 语知识竞赛。 (2)举行古代名 诗名篇朗诵会。 (3)欣赏古代书 法、绘画、音乐。
修订稿(2011版)
“思想文化” 相关教学活 动建议也融 入到前面的 单元中
中 国 近 代 史
八年级上册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1.题目暂无
修订稿(2011版)
实验稿(2001版)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 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 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 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 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 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 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 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 基本史实。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实验稿(2001版)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期 修订稿(2011版)
(1)了解三国鼎立形 成的史实。 (2)说出人口南迁和 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 开发的史实。 (3)概述北魏孝文帝 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 立局面的形成 ●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 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 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 的意义。 ● 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 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 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教学活动建议
实验稿(2001版) (1)观察《清明上河 图》,围绕宋代城市 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 行和风俗习惯等,就 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 论,比较古今异同。 (2)举办故事会,讲 述岳飞抗金、文天祥 抗元等历史故事。 修订稿(2011版) ● 举办故事会,讲述岳飞抗 金、文天祥抗元等历史故事。 ● 阅读元朝疆域图,观察西 藏在该图中的位置。 ● 欣赏《清明上河图》,说 一说宋代城市生活中的衣、食、 住、行和风俗习惯。 ●分小组搜集中国古代四大发 明的资料,出一期板报。
浅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浅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作者:彭维坚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2年第09期【摘要】对比2001年教育部制定颁发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与2011年颁发的修订后修订稿的异同,修订稿编排顺序清晰明朗,更能体现通史原则;内容删难去繁,更易于把握;表述妥切明确,更具指导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随着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的颁发,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十多个年头。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许多问题也一一浮出水面并得以解决,《实验稿》在指导教学过程中同样有问题暴露出来,于是,2012年初,教育部制定颁发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将初中课改再次向纵深方向推进。
对比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加贴近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更符合教育规律,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着更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一、在内容标准的表述上行为动词更明确,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中国古代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后变为“史前时期”)部分内容为例,课程内容在表述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两个版本的表述分别是:1、实验稿(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2、2011年版(1)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2)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
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3)知道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实验稿》的描述是模糊的、难操作的:对于元谋人、北京人,要了解哪些方面?了解到何种程度?除了元谋人、北京人外,还要了解其他的早期人类吗?“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是个范围广、深度深的概念,需要初中生掌握到何种程度?这些模棱两可的描述让师生在实际教学中缺少了明确的目标指向,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为了考试的需要,教师一般都会“宁滥勿缺”,把所有相关的知识和观点都介绍给学生,学生也会不加选择地接受,这实际上是增加了学生负担。
新中国历史教学大纲演变概述
新中国历史教学大纲演变概述教学赵亚夫教授在《我国历史课程改革走向分析》一文中,认为新中国的历史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到1965年是确立新中国历史课程基本性格的时期;1966年到1976年是历史课程遭到严重破坏的时期:1977年到2000年是由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取得长足进步的时期;2000年至今是实施21世纪新课程的时期”.本文以社会变迁为背景,以历史教育目标的变化为依据,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所颁布的22个教学大纲划分为三个阶段.下面主要以1956年,1963年,1978年,1986年,1992年和2001年的历史教学大纲为例,来追寻新中国历史教育的发展轨迹,探求历史课程改革的方向.第一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七十年代末在这个阶段.中国的教育发生了质变,即从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转变为社会主义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颁布的第一个施政方针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从建国开始,历史教育开始摆脱唯心史观的影响,”用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按照社会发展形态划分历史时期”.在这个阶段中,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成为中学历史教育最基本的目标之一.新中国的历史课程,在树立无产阶级斗争认识,掌握历史发展规律和解决观念的问题上,具有特殊功能.但1953年历史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写主要照搬苏联,实行单循环制,即初一到初二上学习世界古代史;初二下到初三学习中国古代史; 高一到高二上学习世界近现代史;高二下到高三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这种简单模仿与中国的实际状况差距很大,很快被淘汰.1956年颁布的《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世界历史教学大纲(草案)》,《高级中学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和《高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学大纲(草案)》是新中国教育部制订的第一部完整的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1956年大纲对每一时段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小学历史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过去历史的一些事实.并且通过这些历史事实向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一,二,三,四年级,学生通过语文课得到一些典型史实”;”从五年级起,历史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进行讲授.学生在历史课里获得比较有系统的历史知识.五年级教中国古代史,……六年级教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同时适当地安排一部分跟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有关的世界史知识”.规定通过初级中学中国史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自觉的积极的建设者和保卫者”.通过世界史的教学,”教给学生世界历史的必要知识,并且通过具体事实特别是阶级斗争的叙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在世界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劳动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世界观”.高中阶段的大纲,加大了历史教学的深度和系统性,教育④●刘冬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一1_..∞,7一新中国历史教学大纲演变概述目的与初中阶段相同.1956年的大纲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摸索自行制订的第一部大纲.大纲很详细,能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层次性,同时用”双循环”代替”单循环”,即要求高中阶段对初中所学内容进一步学习,深化.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和《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体现了建国初期历史教育的基本目的.1963年大纲是在1956年大纲基础上所作的调整.尤其是《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草案)》将1956年颁布的初,高中四个大纲合并在一起,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简洁,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大纲规定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有关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从而”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树立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的信心和决心”.基础知识,历史发展规律和理想教育成为这一时期历史教育的核心.但在”左”倾思潮影响下,曾一度对历史教学内容任意”砍伐”,以家史,村史,厂史代替通史,用空泛的议论代替史实的叙述.”文革”中,”左”的倾向发挥到极致,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和现实斗争服务”的旗号下,历史教育成为”四人帮”之流政治斗争的工具.五六十年代的历史教学除了重视基础知识外,还在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修正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旗帜下,用阶级斗争的立场和观点处理问题,思想教育备受重视.政治色彩明显.所以赵亚夫教授认为此阶段的历史教学,”学科定位是第二政治”.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还留有”文革”的极左残余.如大纲开篇说”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今天的世界是历史的世界的一个发展”.又说”一定要肃清刘少奇,林彪,’四人帮’散布的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观”,要求通过中学历史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觉悟”等.但大纲也努力恢复到1963年所订大纲的目标上,只是更明确地把理想教育改为政治思想和道德的教育, 如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等.针对”文革”中教育的弊端,历史科也和其他学科一样,把落实”双基”作为重点.在各个历史教学大纲的指引下,建国以来的中学历史教育逐渐形成自己”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即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以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为重点,以落实”双基”为主要任务.第二个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一阶段基础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开始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1986年,国家教委公布《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小学历史教学”应当通过讲授中国历史上各社会发展阶段的一些简单情况,历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着名人物以及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使学生获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些常识;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国际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并有助于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共产党的真挚感情,学习历史上优秀人物的高贵品质,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精神”.和20世纪70年代末的大纲相比,1986年的大纲有明显的变化,一是肃清了”文革”极左思潮的影响;二是初现被称为”历史教学三大任务”的”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初步轮廓,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被并列为历史教育目的的两个方面.但当时也有学者提出批评,说这个大纲”比较笼统一般”,”对初,高中的历史教育任务未加以分开”,”所提及的培养能力的要求,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1988年,国家制订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初审稿)》,主要变化是规定在初中开设世界历史.从而改变了20多年来初中不设世界史课程的情况.同时,根据一纲多本的原则,以1988年教学大纲为依据.国家教委组织了多套教材的编写.有上海版,广东版,四川版等.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提出”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大纲明确指出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要求向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尤其是社会发展规律教育;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历史责任感”,”要求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部大纲有以下特点:第一,认为历史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等起积极作用.这一目标的确立,也是响应江泽民总书记于1991 年提出的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号召.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臧嵘认为,这是表述了历史教学”总的目的和任务”.这一变化透露出历史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局限于”基础知识”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二,提出了90年代历史教学目的的三个方面,即基础知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这是对以往教学大纲的细化,特别是在能力培养方面,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等,较过去笼统的”培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前进了一步.1996年,国家教委又出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其指导思想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大纲相同,只是在目标要求的层次上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另外,这部大纲分三个段落分别表述”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明确表达了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1992年,1996年大纲与以往相比,更加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中国近现代史成为历史教学内容的主体.政治色彩在历史课中越来越淡化,文化气息越来越浓厚.但在另一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目标的制订仍然”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考虑的是要给学生什么,要让学生必须知道什么.而很少从学生及其学习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学生需要学习什么,能够学习什么和怎样去学习”其次,”三大任务”的提法只是在平面上并列历史教学的三个侧面,没有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视野依然比较狭隘.再次,大纲缺乏对“人文精神”的关怀,结果只会回到重视现有结论的”知识体系”的老路上.第三个阶段:21世纪初2000年初,我国全面展开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主.成立了历史学专家课题小组,研究制定了新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并于2001年实施起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以崭新的形式出现.凸现出历史教育在新世纪的跨越式变革.标准分为四部分内容:前言(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实施建议(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前言》指出:”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变化更大.标准把课程内容划分为九个”模块”,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必修课中, 历史I为政治史(9个课题,先中后外);历史Ⅱ为经济史和社会生活史(8个课题,先中后外);历史Ⅲ为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史(8个课题,先中后外).选修课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9个课题,按时序中外合编);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7个课题,按时序中外合编);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6个课题,世界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6个课题,按中外时序合编);探索历史奥秘(7个课题,按时序中外合编);世界文化遗产荟萃(6个课题,按时序中外合编).必修课共108学时,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文科生至少选3个选修模块.即在高中一,二年级的3个学期内修足6个模块.这两部新的课程标准(大纲)变化巨大:第一,突出了历史教育的对象.强调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由以往注意教学方式转为注意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探究式学习.第三,在教学内容上作了较大的调整,初中教学不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高中则以”模块”的方式出现: 减少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避免了历史课的专业化,成人化倾向,教学内容贴近了中学生. 贴近了现代生活.第四,在能力培养上,强调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并将历史学科能力划分为四个层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对历史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第五,教育目的不再是空洞的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意识, 国际意识,公民意识,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课程标准呈现了崭新的课程理念.但由于没有提出具体”行动建议”,常令教学一线的师生们茫然无措,不少教师只能用”老瓶”装”新酒”.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解决课程改革的问题应当从课程标准人手,解决现行《历史课程标准》”远”,“表”,”虚”的问题,做到”近”,”本”,”实”,值得思考.◇我国惟一一版面额叁圆人民币●朱新昌北京通州第一实验中学(1o1lO2)我国曾经发行过惟一一版面额为叁圆的人民币纸币,是经过周恩来总理指定,由苏联代印的, 是人民币发行历史上唯一的叁圆面额票券.这种叁圆纸币是我国1953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币种之一.它于1953年印刷,1955年3月1日正式发行.于1964年5月15 日停止收兑和流通,前后共使用了9年这版叁圆人民币正面花边为深绿色,底纹中间为橙色,两边为浅橄榄绿色.正上方为马文蔚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六字,中央为井冈山龙源口石桥图景,两端花符内各有繁体”叁圆”两字.背面图案是花纹和国徽,中间有汉,蒙,维,藏四种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叁圆”字样.花边及底纹两边的颜色与正面相同,底纹中问为紫粉色.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一,二,五,十元面值的货币,已能够完成所有数额货币换算找零之用.同时由于前苏联政府召回在华工作的全部苏方专家.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收回1953年版的叁圆人民币这版纸币仅流通了9年.回收彻底.再加上当年人们的收藏意识还不浓厚,所以存世量较少,现在已经不为人们所熟悉,目前市面上较难见到其“庐山真面目”,成为人民币收藏的珍品。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在“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一节进一步指出,要注重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在“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部分,还列举了许多教学活动案例。
这一切都是为了鼓励历史教师实现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受到各地中学教师的欢迎,他们积极贯彻《历史课程标准》,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历史活动探究课就是其中之一。
活动探究课将学生查找历史资料,参观历史文物古迹、阅读分析史料、辩论、表演小话剧等整合在一起,构成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核心的新课型,充分体现了《历史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但是,由于处于探索阶段,教师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笔者曾听过一些历史活动探究课,感觉是在演戏,其他听课老师也有同感。
而且,由于要突出学生的活动,体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短短45分钟内安排了太多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每一项活动都是匆匆忙忙,草草了事。
谈不上有什么吸引力,更不能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另外,活动安排比较多也使得教学内容分散,不知道通过这节课要给学生什么东西。
总之,历史活动探究课虽然在形式上已经体现了《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理念,但是活动之后能留给学生些什么?是否达到了历史教育的目标?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要使历史活动探究课做到既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实现历史教育的目的,就必须首先澄清一些历史活动教学的理论问题。
只有理清了思路,才能使历史活动探究课设计得比较合理。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的内容说明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来之不易,既集中了所有参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的专家、教授的集体智慧,也集中了基层历史教研员、一线历史教师的集体智慧。
以笔者个人之力,解读众多专家、教授、基层历史教研员和一线历史教师的集体智慧,实在不是一件易事。
为防止这里的文字表述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本意相去太远,也为了能使广大历史教师读后有所收益,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吸取和融合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编撰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送审报告)》中的一些观点或说法。
为此,我特向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全体专家深表敬意和衷心感谢!一、修订原因1.修订历史课程标准是适应时代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1999年6月15日至18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决定明确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1年6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
与此同时,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于是,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
为落实上述纲领性文件的精神,也为应对新时期国际竞争对基础教育的压力和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提升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进一步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发展,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经过充分酝酿和研究,于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作为新一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依据。
新课程改革10多年来,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在教育部的精心组织下,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全体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朝着预定目标顺利开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完成了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的转换和过渡,反映了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大转变。
中学历史课程与课程标准
4、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亮点”
提倡组织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活动, 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 建立发展性历史学习评价体系。 《历史课程标准》具有“弹性”,关 注的是课程目标、基本理念、设计思 路等较为宏观的内容,并不具体规定 教学顺序及各部分内容的课时数。
5、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考
《纲要》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 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 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 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纲要》指出,要改革课程内容,“改变课程 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 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 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三、研究课程编制的意义 首先是能够妥善解决中学应向学生教授哪 些知识,搞清楚哪些知识最有价值。 其次是明确中学课程计划应如何编制,搞 清楚学科之间有什么结构。 第三是搞清楚科学知识如何才能转化成有 利于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 第四还要搞清楚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课 程才最有利于中学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二章 中学历史课程和课程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著名报告《学会生 存》中指出:“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 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 还是第一次。” 当前国际之间国力的竞争在于科技的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又取 决于教育。 学校课程的编制,集中体现了教育的要求 和目标,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
初中:板块和主题 六大学习板块和40多个学习主题构成。 高中:模块和专题 九个学习模块 必修:《历史Ⅰ》(政治史)、《历史Ⅱ》 (经济和社会生活史)、《历史Ⅲ》(思 想文化史)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 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 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 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初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键入文字]初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一、课改的背景与思路1.背景此次课改纲要和课标制订,国家投入达一个多亿,每标准获几十万至上百万的资金(语文200 万),每课标组至少10 人,可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为何如此?⑴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对教育提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而教育的现状是很不适应。
如初中历史课程:教育观念滞后,关注知识目标,对能力、德育目标缺少可操作的具体指向。
内容难、繁、偏、旧,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严重(大学历史专业的浓缩)。
具体实施过程中,多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
课程评价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全面素质难以提升,个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
……时代要求教育改革要有更大的突破——核心是课改。
⑵世界各国的课改对我们的启示和推动世界主要国家在上世纪末都纷纷进行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和推动。
如历史课改:他们都强调历史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和形成完善的人格,为参与公众生活做准备,为以后工作做准备。
强调培养学生的“国际化”(世界化)意识。
确立了新的课程理念。
课程内容不在是“囊括”,而是“精选”,历史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
对“能力”的培养着力于能解释和能解决问题(历史学科并不仅仅是靠记忆),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中心”,强调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评价要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等等。
这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和推动。
2.思路和目标此次课改不以变更现行大纲和教材为目标,而是关注不断发展的人,《纲要》表述课改的总目的是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据此目的,⑴课改的总思路是:在现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以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发展,应对世纪的挑战。
据此思路又提出了课改的总目标(六个具有,一个成为)、六个具体目标(六个改变),这就构成了此次课改的总体框架和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与实验版比较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的思路与变化从2001年开始的,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改,教育部最近颁布了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是初中历史教学新的指导性、纲领性的文件。
通过学习专家讲座和对比学习原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发现这个新的课标主要呈现了以变化:一、对历史课标修订的总体思路1.旧课标以“学习主题”编排内容,使历史的时序性、系统性受到影响,不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能力。
而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是时序性和线索性,对于初学历史的初中学生,应该让他们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要坚持时序性,要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
2. 旧课标内容较多,难度较大,未能根本解决“难、繁、偏、旧”问题。
而初中学生是13至15岁的青少年,对他们的要求应以感知为主,应根据历史发展的时序,在了解历史上重要的人和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理性要求,这样会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这就要求在新课标修订中突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性、通识性和发展性,精选教学内容。
3. 课程改革要与时俱进,课标修订要根据国家发展需要,特别是根据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参考各省市的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
二、历史课标修订的总体原则1.坚持德育为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到课标中,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好基础。
2.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精选对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
3.坚持能力为重,体现本学科最重要的知识与技能,关注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4.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与要求。
坚持减轻负担,控制容量和难度。
5.坚持与时俱进,把时代的新要求、社会的新变化和学科的新进展及时反映到课标。
三、新课标的新变化1.对前言部分的修改(1)课程性质:做了较大修改,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之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之教学内容比较作者:李文沛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1期摘要:本文对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和21世纪新课标以来第一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教学大纲》)的比较作了探究,旨在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96-0121世纪,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向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国际间的竞争压力;世界范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浪潮和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不断革新。
作为20世纪最后一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和21世纪新课标以来第一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它们有着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
通过对它们的比较,探究其变化,总结其经验,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1 内容结构的比较《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结构为: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概述、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要点、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概述、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要点、世界史教学内容概述、世界史教学内容要点。
总体上分为三个部分,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
《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结构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部分。
每个部分又分为若干个学习主题,《课程标准》“在中国古代史中确定了9个主题,在中古近代史中确定了7个主题,在中国现代史中确定了7个主题,在世界古代史中确定了5个主题,在世界近代史中确定了8个主题,在世界现代史中确定了8个主题”[1],这些主题分为“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思想文化”等方面。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序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王湛一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世纪之交,当中国基础教育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履行“奠基工程”职责的时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鲜明而紧迫地提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面前。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
于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
经过充分酝酿和研究,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改革目标,研制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
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思路,新课程已经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今年秋季实验将进一步扩大,有近500个县(区)开展实验,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并昭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初中历史运用情感教育论文
初中历史运用情感教育【摘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
”当前我国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摆在首位,而历史教学对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学生的情感形成,要通过不断的熏陶和培养而形成,历史是这种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
他们能否用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经验指导自己的行动和正确决策,将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是教师要有情感教育意识。
只有教师通过情感教学,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心理,而学生的这种情感心理又能推动和促进情感教育的氛围,使情感教育能良性循环。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教育教学方式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对历史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
其中,情感目标被赋予了新的丰富的内涵。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条目中提出,要了解国情,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并在人生理想、健全人格、审美情趣、人生态度、科学态度、民主与法制意识、国际意识等价值观方面提出了要求。
情感与态度目标正是”历史教育本质功能回归的体现,是历史教育’’元’’价值的实现。
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与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
”从教学方面来说,情感对于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行为动机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也是影响学者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就要抓住每一个教学中的契机,通过各种渠道挖掘情感教学,以情感为媒介、动力,创造多种心理功能的情感交流,从而实现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交融,达到培养学生的真正目的。
以下是笔者自己的肤浅体会,望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多层面展开交流,通过师生在知识、情感、道德、灵魂等多层面的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与1929年《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
标准》之内容比较
摘要:本文从课程功能、课程内容等方面对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与1929年《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和反思,以期为当今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初中历史教学
引言
历史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规范历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为学校历史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1929年《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暂行课标》)与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课标实验稿》)均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对历史教育领域作出的重大调整,影响着我国历史教育活动的展开及其发展方向。
[1]
本文采取文献对比、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两者进行比较,为更清晰地认识课程标准的前承后继,以及历史教育领域应对社会发展做出的自我调整铺路,也为今后的历史课程研究做些前期准备。
一、整体结构之比较
《暂行课标》整体结构包含六个方面:(1)目标;(2)时间支配;(3)教材大纲;(4)教法要点;(5)作业要求;(6)毕业最低限度。
第一部分简单叙述了学生掌握初级中学历史课程程度的总要求,第二部分则明确规定初中历史课程的课时、学分以及各个年级所学习的历史内容。
教学大纲部分分为中国史与外国史两部分,以中国史的学习为主,并将外国史主要定义在欧洲,详细叙述了两大部分的主要学习内容,但并未提出各个部分具体内容的掌握要求。
“教法要点”主要说明历史课程的进行方式,主要是对历史教师课堂技艺的要求,规定采用纲要与公共纪元、应用地图图表图片。
最后一部分则用“明了”、“略知”等词概述了课程标准对毕业生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最低要求。
[2]
《课标实验稿》整体结构包括五个方面:(1)前言;(2)课程目标;(3)内容标准;(4)实施建议;(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部分简单叙述了此次课改的背景、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对历史课程性质进行重新定义——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课程目标”重新规定历史教学三大目标:“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过程与方法”。
“内容标准”将历史内容分为中国古、近、现代史和世界古、近现代史六大内容,不仅规定了各部分的学习任务与培养情感,还对学生对其内容的具体掌握程度做了描述。
“实施建议”主要叙述了教材编写建议、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最后一部分对历史教材的扩充,使历史课程拥有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对教师丰富教学内容也有很大帮助作用。
[3]
二、课程目标之比较
《暂行课标》包含7个课程目标。
这些课程目标概括了对学员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等方面所要达到的要求。
有如此描述“(一)研求中国政治经济变迁的概况,说明近世中国民族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以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
并唤醒其在中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二)研求重要各国政治经济变迁的概况…以培植学生国际的常识,并养成其远大的眼光与适当的国际同情心…忽忘中国民族自振自卫的必要;(三)研求各国重要民族学术文化演迸的概况。
与中国学术文化演进的经过,使学生略知现代人类生活与文化的由来;(四)对于中外各时代的政治状况,特别注意说明现代民权发展的由来,以树立学生政治训练与运用民权的基础;(五)对于中外各时代之经济状况,特别注意说明现代经济状况与重要社会问题之由来,以阐明民生主义之历史的根据…(六)由历史实例的启示,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服务人群与精进不息的精神,并增进其观察判断的能力;(七)使学生明了近代科学对于物质文明及社会进化的贡献。
”从中可以发现,《暂行课标》在知识层面上,侧重对政治经济史知识的要求,如“研求中国政治经济变迁的概况”、“研求重要各国政治经济变迁的概况”、“中外各时代的政治状况”等;在能力层面上,则要求学生“研求各国重要民族学术文化演迸的概况”、“增进其观察判断的能力”等;在情感态度方面,则要求“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忽忘中国民族自振自卫的必要”等。
[4]
《课标实验稿》从社会要求、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等方面出发,重
塑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
其中在知识与能力层面上,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历史技能的把握,要求“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此次课程改革对学习者年龄、心理特征的考虑以及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在过程与方法层面上,则明确说明历史学习的性质,要求通过历史学习,“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则要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此外,力图使学生养成大世界的国际意识,尊重他国文明。
[5]
三、内容标准之比较
《暂行课标》中“教学大纲”与“毕业生最低限度”对课程内容作了相关规定。
“教学大纲”的内容结构设置是以时间为轴,按历史课程自身所具有的逻辑性进行编写,突出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但其所设置的教学知识点始终存在“难、繁、偏、旧”现象。
在整个结构中教学大纲部分占用大量篇幅介绍,却没对所教内容要求的细化,不利于教师的层次教学。
[6]
《课标实验稿》以主题形式构建中学历史课程体系,按教学目标
的要求,将教学内容的教学指标具体化,对学生学习内容提出了识记、
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要求。
以学习主题的形式重新呈现中学历史课
程体系,突破了以时间为轴的编写体系,以“贯通古今,中外关联”
的原则再次进行编排,大量删减了复杂知识点,有效降低了学习难度,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以中国近代史为例,共有7个
学习主题:(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2)近代化的起步;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5)人民
解放战争的胜利;(6)经济和社会生活;(7)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从这可以看出,课程内容以主题形式进行组织,又把相关知识点置于
同一个学习主题中,注重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便于学生整体
把握所学的知识点。
同时在各个主题下又提出了层次分明的内容目标
要求,这里以学习主题——“经济和社会生活”为例,内容标准为:
“(1)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3)
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會生活
的影响。
(4)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
的变化。
”可以看出,各个内容标准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层次要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