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一:关于民俗在旅游业中经济功能形式的简析
文化习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文化习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化习俗是一个社会的精神传承和生活方式的体现,对经济增长起着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既可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也可以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文化习俗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给出相应的案例来支持论点。
首先,文化习俗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世界各地的节日活动就是文化习俗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这些节日都会促进商业活动的繁荣。
例如,中国的春节是中国文化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会在这个时候购买年货、赠送礼品,这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需求,推动了商品的销售,经济也因此获得了增长。
另外,文化习俗还能为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机会。
例如,印度的哈里亚纳节是一场彩色喷射、音乐舞蹈和传统仪式的盛会,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当地的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带来了可观的财富。
然而,文化习俗对经济增长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一些过时的文化习俗可能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创新,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
例如,一些地方的婚丧嫁娶的繁杂礼仪和浪费行为,不仅造成了资源和财富的浪费,还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负担,使他们难以专注于经济发展和创新。
此外,一些封闭的文化习俗还可能阻碍人才流动和社会交流,制约着信息的传播和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习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愈发明显。
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继承和传承本土文化习俗,吸引着国际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例如,日本的传统文化习俗,如茶道和和服,成为了外国游客向往的旅游体验,对日本的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通过接纳并融合外来文化习俗,促进了本土经济的繁荣。
以美国为例,移民带来了各种文化习俗的融合和创新,形成了多元化的经济活力,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文化习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一些文化习俗的影响可能会逐渐淡化。
例如,在过去,中国的重阳节被视为老人的节日,人们会亲临老年公寓和照顾年迈的亲人。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民俗特色旅游是指以当地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习俗为主要旅游资源,通过深度体验和参与,让游客全面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融入当地生活,实现身临其境的互动式体验。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繁荣和传播,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1. 有助于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民俗文化逐渐失传,开发民俗特色旅游可以通过体验和展示的方式,将当地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传承下来,保护民俗文化。
2. 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民俗特色旅游能够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体验,让游客亲身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增加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3.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发展民俗特色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的相关产业发展,如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民俗表演等,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改善当地经济状况。
4. 提升当地民众的幸福感。
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增强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提升幸福感。
5.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民俗特色旅游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当地,增加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机会,增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1. 挖掘特色民俗资源。
在开发民俗特色旅游时,要深入挖掘和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包括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宗教信仰、民俗饮食等,发掘民俗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和特色的资源。
2. 加强民俗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结合当地的民俗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包括民俗体验游、民俗文化展览、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体验、民俗节庆活动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3. 强化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宣传。
通过各种形式,如民俗文化展览、宣传片、民俗艺术表演等,向外界传播当地的民俗文化,吸引游客的兴趣,增加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 加强民俗特色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在发展民俗特色旅游时,需要完善配套设施,包括旅游接待中心、民俗餐饮、住宿设施等,提高游客的体验品质。
民俗文化对旅游经济的影响作用
民俗文化对旅游经济的影响作用旅游是一项跨领域复合性的行业,其中包括了旅游文化、旅游实践、旅游经济等多重元素。
作为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在旅游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多个方面考虑,民俗文化都可以对旅游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民俗文化是每个地方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节庆文化和民俗习惯。
当这些特色文化变成了旅游资源展示出来时,就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亮点。
比如中国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各自具有千姿百态的民俗活动、美食文化、传统手工艺品等,能够为游客带来丰富的旅游体验,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二、推进旅游业的长期发展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长期且繁杂的工作。
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民俗文化传承和推广,能为旅游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在旅游经济中,民俗文化不仅仅是展示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手段,也是产业的一种。
比如,村庄的设计建筑非常具有民俗特色,如果经过精心打造、文化创意、公共设施建设、景区规划等多项努力,就能够大力推进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该地区旅游业的长期发展。
三、增加旅游消费和贡献率作为旅游的一棵灯塔,民俗文化极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如果通过创新设计和旅游经济的深度结合,就可以将民俗文化变成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从而增加游客的消费量和贡献率。
例如,通过加强特色活动的组织规划和宣传推广,可以吸引大量游客进行本土购物、特色餐饮、民俗表演等。
此外,民俗文化还可以催生旅游产业的配套发展,如文物保护、旅游顾问、服务员培训、物流配送等,进一步推进旅游经济的良性循环。
四、促进地方文化传承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往往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文化冲击和挑战。
为了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来推广和宣传民俗文化,进而促进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
例如,通过村庄民俗文化节和海滨民俗文化节等活动的资源整合,加强知名度和认知度,不仅可以让游客更好地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背景,还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盾。
文化传统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
文化传统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旅游的兴趣不断增加,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旅游消费行为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传统对旅游消费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旅游体验、旅游产品选择和旅游决策三个方面,分析文化传统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一、旅游体验的影响文化传统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特色,会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体验。
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以其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独特的民俗习惯,吸引了大量游客。
在这一时期,游客可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包括舞龙舞狮和放烟火等活动。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为旅游者带来独特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加旅游的乐趣。
此外,文化传统还可以影响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期望和需求。
例如,对于喜欢历史文化的游客来说,古代文化遗址和传统建筑是必访的景点。
他们追寻着传统文化的脚步,希望在旅途中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无论是观赏名胜古迹,还是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旅游者都能够通过这些体验来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将在他们的旅游消费行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旅游产品选择的影响文化传统对旅游者的旅游产品选择有着明显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传统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旅游选择。
例如,对于热爱美食的游客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以传统美食闻名的地方进行旅游。
尝试当地的传统美食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味蕾需求,还能感受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类似地,对于热衷于购物的游客来说,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以传统手工艺品著称的地方进行旅游,以便购买到地道的传统工艺品。
文化传统还可以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期望和评价。
例如,对于希望体验浓厚传统文化氛围的游客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保留了传统文化元素的目的地。
他们希望在旅游中融入当地的生活方式,参与传统节日庆典,与当地人交流并了解他们的文化传统。
这种选择将直接影响其旅游消费行为,包括对住宿、餐饮、购物和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选择。
三、旅游决策的影响文化传统对旅游者的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
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民俗旅游是指通过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活动来丰富旅游体验的一种旅游形式。
近年来,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对个性化、深度体验的需求增加,民俗旅游逐渐兴起并发展壮大。
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开始将民俗资源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开发。
许多地方通过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比如我国的云南丽江古镇、四川九寨沟等地,以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风景成为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其次,民俗旅游开始走向多样化和个性化。
传统的民俗旅游主要以观赏和体验为主,如观看传统表演、参加传统节日等,但现在很多地方开始推出更多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如民俗手工艺品制作、传统美食制作等,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再次,互联网的发展为民俗旅游的推广和交流提供了便利。
通过互联网,游客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到各地民俗旅游的信息,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活动。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旅游平台和社交媒体致力于推广民俗旅游产品,帮助更多的游客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目的地和产品。
最后,政府对民俗旅游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加。
政府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和规划,为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还加大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提供了更多的保护和传承机制,避免了民俗文化受到过度商业化和损坏的问题。
总体来说,民俗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对文化和个性化体验的需求增加,民俗旅游有望继续壮大,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文化虚化的问题,以确保民俗旅游能够持续发展。
民俗旅游文献综述范文
民俗旅游文献综述范文民俗旅游是一种涵盖了民俗文化、旅游和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旅游形式。
随着人们对文化多样性和身份认同的重视,民俗旅游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人。
本文将对民俗旅游文献进行综述,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民俗旅游的定义和特征民俗旅游通常是指游客前往一个地方,通过观赏或参与当地的传统文化活动,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和传统。
民俗旅游的特征包括:具有文化吸引力、具有体验性、具有互动性、具有参与性、具有教育性、具有经济性、具有可持续性等。
2. 民俗旅游的文化价值民俗旅游在传承和弘扬当地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民俗旅游,游客能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历史。
同时,民俗旅游也可以帮助当地居民重新认识和发掘自己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
3. 民俗旅游的经济价值民俗旅游在经济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当地的经济实力。
同时,民俗旅游也为游客提供了一种新的旅游选择,满足了游客对文化多样性和体验式旅游的需求。
4. 民俗旅游的可持续性民俗旅游的可持续性是指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保护当地文化、生态和社会资源的能力。
为了保障民俗旅游的可持续性,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措施,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同时也要提高当地居民的意识和素质,以保证旅游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5. 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文化多样性和身份认同的重视,民俗旅游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民俗旅游将更加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同时,民俗旅游也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的影响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的影响传统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独特遗产,也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传统民俗文化因其独特性和魅力而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在当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种结合对中国旅游业以及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为旅游业带来了独特的吸引力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为旅游业带来了独特的吸引力。
无论是寺庙庙会、传统节日庆典还是民间艺术展演,都能够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旅游的内容,也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文化体验和感知。
例如,中国的春节庆典以其独特的传统习俗和庙会活动而闻名,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通过将传统文化节日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中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二、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旅游业的需求促使地方政府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加重视。
为了满足游客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很多地方在旅游景点建设过程中都注重保护和恢复传统村落、古建筑、传统工艺等。
这些努力不仅保护了中国传统民俗的独特性,也为后代的文化传承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三、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传统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传统民俗文化的结合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旅游活动的举办为当地的民俗产业带来了新的商机,推动了传统技艺的发展和传承。
例如,一些著名的传统民俗村落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同时,引入了旅游服务和特色产品,使村民的收入得到了提高。
通过旅游业的支持和推动,传统民俗文化不仅在保留和传承上取得了突破,也具备了更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
四、传统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促进了地方的可持续发展传统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地方的可持续发展。
民俗工艺对旅游业的影响
民俗工艺对旅游业的影响
民俗工艺对旅游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旅游景点的吸引力:民俗工艺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能够展示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游客在旅游时,往往会对当地的民俗工艺感兴趣,希望了解和体验。
丰富的民俗工艺展示和体验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2.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民俗工艺是当地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制作过程需要人工和物资投入,因此能够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的兴盛也会带动当地民俗工艺的生产和销售,促进了当地手工业的繁荣。
3. 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民俗工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可以促进民俗工艺的传承和保护。
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会更加重视对民俗工艺的保护和扶持,以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
4. 增加游客的消费需求: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会购买一些当地的纪念品和手工艺品作为纪念。
民俗工艺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往往具有较高的收藏和购买价值。
因此,当地民俗工艺的存在会增加游客的消费需求,促进旅游产业链的发展。
总而言之,民俗工艺对旅游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能够增加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增加游客的消费需求。
因此,各
地应该加大对民俗工艺的扶持力度,将其融入旅游业的发展中。
民俗旅游论文
1 前言1.1 研究背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旅游业发展在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有效供给、扩大国际交流、拉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发展最快的行业部门之一。
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旅游大国,各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吸引力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3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健康较快发展。
国内旅游市场继续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小幅下降,出境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
大力发展旅游业,能够极大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催化裂解作用。
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已成为各地独特的旅游资源。
随着政府对民俗旅游的重视提高,我国民俗旅游业也迅速发展。
同时伴随着民俗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也被带动着。
民俗旅游发展主要是利用本地区本民族所特有的,加以开发和利用来吸引顾客,比如特色建筑、当地节日、民风民俗、特色食品等。
可以说,民俗旅游的各项投入相对比较少,而收益却比较快。
近年来,很多地区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旅游活动,不仅带动了当地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更为经济贸易、商业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猎民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当地政治、经济、开发观念、管理滞后的影响,对旅游资源缺乏有效的开发利用,导致猎民村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综合经济效益低;另一方面,旅游业基础薄弱、旅游产品知名度较低。
跨入新世纪,从猎民村旅游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怎样利用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发挥自身资源的相对优势,充分整合旅游发展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提高竞争力,提高区域竞争力,是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新问题。
通过对猎民村民俗1张玲,蔡洁,赵毅:《论民俗旅游及营销策略》,载《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1页。
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
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旅游形式层出不穷,其中民俗旅游备受欢迎。
民俗旅游是指到访某一民族或地区,以其传统民俗文化、风情、风俗为主体,进行的旅游活动。
因其具有自然、宜人、新奇、随意、放松等特点而备受游客的青睐。
如何发展民俗旅游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问题,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一、民俗旅游的现状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
沿袭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民俗旅游得益于这样的文化传承,也因此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有了很多著名的民俗旅游区域,如黄山、苏州、章丘、洞头等等。
这些地区以其各自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在这些地区,游客可以参与到本地的传统民俗活动中,既能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又能享受民俗活动带来的乐趣。
例如,在黄山旅游区,游客可以参加到村民的山歌演唱活动中,在洞头旅游区,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海产品,还可以看到神奇的主题乐园。
二、民俗旅游的发展模式1. 生态旅游模式。
生态民俗旅游是指在自然和人文环境中,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旅游活动,以期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和旅游企业不仅要尊重自然,更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文化遗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2. 农家旅游模式。
农家民俗旅游是指以农村、乡村为主体的旅游形式,主要以农业为产业,同时兼顾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文化演变过程及民间文化研究。
这种旅游服务体现了尊重本土文化艺术,体现环境保护、绿色低碳意识,能有效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留住乡村文化,方便旅游人士自由行。
3. 文创旅游模式。
文创民俗旅游是指在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地方,将人类活动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旅游形式。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主要是以文化体验为主,参与到人类文化的创作过程中,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跨足式发展。
三、民俗旅游的发展对策民俗旅游的开发不断推进,面临着较为困难的发展环境。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制定出对策来保证民俗旅游的健康发展。
中国传统节日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还在很大程度上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国传统节日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
一、文化传承和推广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是中国人民的重要精神纽带和情感纽带。
这些传统节日通过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不仅能够激发民众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更能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寻找传统文化的源泉。
例如,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盛大的庆祝活动和民俗表演、游行等,不仅让中国人民亲身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前来体验中国独特的春节文化。
二、旅游消费拉动和经济贡献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独特的商业氛围和经济效应,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传统节日时,大量游客涌入各个景区和城市,带动了酒店、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
比如,在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各地的旅游景点都会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和特色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消费。
这不仅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当地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旅游景点的推广和开发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与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相结合,使得这些地方成为人们瞩目的旅游目的地。
例如端午节的龙舟比赛,使得苏州的太湖、广东的岭南水乡等地成为了游客的热门景点。
随着传统节日的推广和开发,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地方也因此成为了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同时,为了适应游客的需求,各地政府和旅游企业也积极进行景区的提升和建设,打造出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四、文化交流与旅游融合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前来参与,不仅使他们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同时,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成为了外国游客前来中国旅游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们可以亲身体验中国的传统节日庆典,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与中国人民共同庆祝这些节日,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和好感。
11912-民俗文化与旅游-自考
11912-民俗文化与旅游-自考引言民俗文化与旅游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研究的是不同地区或社群内的习俗、传统和文化,以及这些文化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将以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和旅游为例,探讨民俗文化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
1. 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1.1 民俗文化的定义民俗文化是指特定地区或社群内的习俗、传统和文化表现。
包括节日庆典、婚丧嫁娶、民间艺术、宗教仪式等。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或社群的独特文化标志,反映了其历史、地理、社会、经济和宗教等方面的特征。
1.2 旅游对民俗文化的影响旅游对民俗文化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旅游可以提供经济支持和推动,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条件。
旅游带来的游客和需求,可以激发社区内的民俗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力。
另一方面,旅游也可能对民俗文化产生消极影响。
过度商业化和滥游可能导致文化表演的失真和传统的衰退。
2. 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2.1 政府的作用政府在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管理。
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经济支持和资源,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比如,举办文化节庆和活动,修复和保护传统建筑和遗址等。
2.2 社区的参与民俗文化的传承需要社区的积极参与。
社区可以组织民俗文化活动和表演,培养年轻一代的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社区还可以建立相关的组织和协会,推动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2.3 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也是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手段。
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向学生传授民俗文化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可以保证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民俗文化与旅游的案例: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节日,这些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几个代表性的例子:3.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年度庆典之一。
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兴旅游类型正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其中,民俗文化旅游深受游客喜爱,已经成为旅游产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与特点民俗文化旅游指的是借助当地的传统文化、节庆习俗、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资源,以体验、观赏、互动为核心的旅游方式。
该旅游类型的特点在于它既能满足游客对旅游景区的自然风光的欣赏,也能让游客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并且通过互动促进文化交流。
二、民俗文化旅游与旅游产业的关系1. 民俗文化是旅游产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体现,能够成为旅游产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丰富的民俗文化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2. 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保障民俗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些地区已经逐渐消失,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认知和传承民俗文化,可以有效地维护、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艺术。
3. 民俗文化旅游与旅游业发展相互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一方面,民俗文化旅游能够为旅游业提供更多的游客和收入,增加地方人民的收入;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也能为民俗文化旅游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如何实现为了实现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地方文化艺术保护意识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当地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加强地方民俗文化艺术的保护。
这可以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让旅游业和民俗文化更好地结合起来。
2. 加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广各地应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广,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文化、传统技艺、农村乡土文化等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业的吸引力。
3. 创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扩大旅游宣传渠道旅游企业要不断创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从丰富的形式、特色、套餐、服务等方面,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分析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
分析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到乡村地区进行旅游,体验农村风情和民俗文化的一种旅游方式。
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不仅给农村地区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活力。
下面从多个角度分析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以深入了解这一旅游形态的重要意义。
1. 客源带动地区经济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游玩,这为当地的产品销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游客到乡村旅游,除了消费乡村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外,还常常购买农产品等作为伴手礼,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的农业产业的发展。
因此,乡村旅游对当地地区的经济带动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农民收入增加乡村旅游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一种致富的机会。
传统的农业收入有限,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农家乐、民宿、农业观光等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
农民不仅可以通过出租农家乐获得租金,还可以销售农产品、提供农业观光等方式增加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
乡村旅游的兴起,为农民提供了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模式,使其从传统农业收入的单一局面中解放出来。
3. 推动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产业,给乡村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许多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引导等方式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的兴起不仅改变了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农村就业问题。
4. 传承文化传统乡村旅游不仅有利于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乡村旅游,游客可以亲身感受到乡村地区的民俗风情,体验传统手工艺、饮食习惯、民间文化等,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同时,乡村旅游也给当地居民提供了展示自己文化的平台,使乡村地区的文化特色得以宣扬和保护,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5. 促进城乡融合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城乡融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
社会风俗习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风俗习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风俗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代表了一种文化传承,还对经济发展产生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风俗习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分析一些具体例子。
首先,社会风俗习惯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业是许多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社会风俗习惯可以吸引和影响旅游者的选择。
例如,在中国,春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家庭成员会聚在一起庆祝。
这种团聚的氛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提升了旅游业的发展。
类似地,日本的樱花季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也与日本人尊重自然、追求美感的社会风俗习惯相关。
其次,社会风俗习惯还对商业发展产生着影响。
在一些地区,人们有着与生意相关的特定社会行为规范。
比如,在中东地区,人们常常进行茶道,这被视为一种交际和商业活动。
在这种环境中,商业合作更加顺利,人们更倾向于进行长期的商业关系。
类似地,在一些亚洲国家,人们喜欢通过餐桌上的互动来建立商业关系,这也导致了商务餐饮业的繁荣。
此外,社会风俗习惯对旅店和餐饮行业的发展也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在一些地区,人们更习惯于外出用餐,这就促进了餐饮业的发展。
相比之下,一些地区的社会风俗习惯更倾向于在家中招待客人,这则推动了家庭宴会的繁荣。
同时,一些特定的饮食习惯也能够影响当地餐饮行业的发展。
例如,日本人讲究和食,所以寿司、生鱼片等传统餐饮项目在日本有着极高的市场需求。
另外,社会风俗习惯还对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方向。
在某些国家,人们习惯于节约和理财,这推动了储蓄制度和金融服务的繁荣。
然而,在其他地区,人们追求奢侈品和享受,这则促进了奢侈品市场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例如,香港和新加坡是奢侈品购物的热门目的地,这正是因为当地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追求成为了一种社会风俗习惯。
最后,社会风俗习惯还对家庭结构和生育率产生着影响,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一些地区的人们将重视家庭的照顾和教育作为首要任务,这导致了生育率下降,也使得劳动力市场供应减少。
饮食民俗对四川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饮食民俗对四川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科1201班学号:12507130姓名:仝梦晓饮食民俗对四川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川菜又名蜀菜。
川菜作为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在中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中外。
四川菜历史悠久,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川菜重视选料,原料以山珍、江鲜、野蔬和畜禽为主,讲究规格,配菜主次分明,色泽鲜艳协调。
口味:川菜味浓油重,以酸、麻、辣脍炙人口,调味离不开三椒(辣椒、花椒、胡椒)。
烹饪技法:以烧、烤、干煸、蒸为主,收汁较浓,善于综合运用各种调料,形成各色复合味,使之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
人们离不开饮食,它是生活必须的。
但旅游中,饮食对旅游者来说,不仅仅是解决饥饿,更多的是了解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饮食风味。
“一方是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区饮食习惯大不相同,通过饮食习惯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一个地方。
川菜作为四川农副产业的终端产品,不仅带动了四川第一产业的发展,特别对四川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并形成了特有的川菜经济。
上半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950.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3%。
经测算,上半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同期GDP的12.7%;上半年全省旅游产业实现增加值502.1亿元,占同期GDP的6.7%;旅游业实现增加值占同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3%。
随着生活条件变好,人们开始更多的追求精神享受,旅游人数也逐年增多。
旅游业作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自二十世纪末旅游业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后,旅游业已计入大众消费时代。
随着旅游者层次的提高,以往的观光旅游不在吸引旅游者眼光,他们更多的希望能走进原住地人的生活,并体验他们的生活,因此民俗旅游的开发可以为此提供一个平台。
民俗文化对旅游经济的影响作用
民俗文化对旅游经济的影响作用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或族群所特有的传统文化,包括了习俗、信仰、节日、故事、音乐、舞蹈、服饰以及手工艺等方面。
而旅游经济是指以旅游业为中心,通过旅游活动所带动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民俗文化对旅游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民俗文化能够吸引游客。
世界各地的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能够吸引着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
中国的春节、西班牙的圣诞狂欢节、印度的哈里那卡节等,都是世界闻名的民俗节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体验。
这些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还能够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
民俗文化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复杂的产业体系,涵盖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多个领域。
而民俗文化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对于餐饮业和购物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民俗文化也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例如民俗文化商品的设计制造、民俗文化演艺的策划演出都需要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
民俗文化能够完善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要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升级。
而民俗文化是一个丰富的创新资源,能够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
民俗文化可以作为旅游线路的特色元素,丰富了旅游线路的内容和亮点;民俗文化可以作为旅游服务的主题,提供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旅游体验;民俗文化可以作为旅游产品的宣传卖点,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民俗文化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旅游经济是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而民俗文化作为地方特色的代表,能够通过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通过推广民俗文化旅游,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通过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可以带动地方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消费和投资。
民俗文化对旅游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它能够吸引游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旅游产品以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浅析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一、民俗文化使旅游丰富化。
一般来说,旅游业包括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而民俗文化涵盖了每个地区、民族居民的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因此可以说,民俗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容。
二、民俗文化使旅游深刻化。
也就是说,民俗文化增加了旅游的内涵。
民俗涉及每个地区和民族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风尚习俗和风土人情等,而且,民俗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因此开展民俗旅游有助于推动旅游向深层次发展,走向深度旅游。
这一点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是文化强旅的一个重要动力。
三、民俗文化使旅游生动化。
因为民俗文化拉近了与游客的距离,,民俗文化具有群众性、异质性、无政治倾向等特征,与旅游的大众化趋势,与游客的求异心理吻合。
四、民俗文化拓宽了旅游的对象。
一是指民俗文化增加了游览的对象,因为没有民俗文化的旅游,可能只是游山玩水。
二是指民俗文化增加了游客的群体,因为民俗旅游超越国界,据国内一次权威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士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
总之,民俗文化对旅游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一点已经通过深圳的民俗文化村的巨大成功和云南民俗旅游开发而一跃成为旅游大省的实践所证明。
五、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保护。
旅游的经济前景,促进了景区社区居民保护当地民俗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六、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承。
旅游使一些古老的民俗工艺等得以传承而不至于消失。
七、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
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而旅游导致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游客地之间的人口流和信息流,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宣传和传播,使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超越了地域甚至是民族。
八、旅游也导致部分民俗的异化。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一些民俗文化的传袭为追求经济利益,一味迎合游客的猎奇心理,将其商品化,使民俗偏离本来的面貌,破坏了民俗文化的真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民俗在旅游业中经济功能形式的简析内容简介:民俗旅游成为当前旅游业的炙手可热的特色部门之一,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因素中也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动力因素。
民俗和民俗文化,在旅游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经济功能,同时也必然有着诸多的经济功能的表现形式。
这些经济功能形式的开发和完善,必然会进一步带动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关键字:民俗民俗旅游经济功能经济功能形式一、关于民俗和民俗旅游的界定(一)关于民俗的界定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民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生产民俗、生活民俗两方面。
生产民俗具体包括农林牧副渔等物质资料的初级生产方面,以及手工业、服务业和商贸等物质资料的加工服务方面。
生活民俗具体指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方面。
第二,社会生活民俗。
社会生活民俗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如家族、村落、社区、社团等组织方面的风俗习惯;还包括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俗等,如诞生、生日、成年、婚姻、丧葬等礼俗,尤其是节庆礼俗第三,精神生活民俗。
精神生活民俗主要有游艺民俗,如游戏、竞技、社火等娱乐风俗;民间文学文艺等;以及一些其他的民俗观念,如诸神崇拜、传说、故事、谚语等所代表的民间精神世界。
(二)关于民俗旅游的界定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
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价值及其优势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特色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
民俗文化旅游带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它能够得到大力发展的两大原因。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旅游层次的提高,以民俗旅游作为地方旅游业的特色项目便十分适合适宜了。
民俗旅游开发是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个亮点。
这些独特之处,正好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因而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内容。
据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士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
可见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支撑三、民俗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主要经济功能及其表现形式(一)直接的民俗物质消费功能1、民俗旅游景区本身的的经济功能民俗旅游景区本身的的经济功能,主要是指民俗景区凭借景区自身的观赏价值、知名度以及其他必备硬件服务,通过为游客提供服务来获取自身收益的功能,其功能的实现程度主要以以一定时期内的旅游人次来衡量。
2、民俗景区内直接性的吃穿住行等旅游体验的经济功能所谓民俗景区内直接性的吃穿住行等旅游体验,是指不同于景区外提供的为旅客们纯粹休憩而服务的相对外围的服务业,如现代化的交通、酒店宾馆的行业;而是指具有民族地域等民俗特色的吃穿住行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方式的体验活动,而且着这种服务相对较少,主要是体验性的的。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对原生态建筑的欣赏与试住,对民俗服饰的欣赏、租用和购买,对具有民俗色彩的出行工具的体验,对民俗美食及其美食文化的欣赏与品尝。
第一,对原生态建筑的欣赏与试住。
一方面,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建筑、独特的民俗居住环境等等,是民俗旅游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物质载体。
民俗色彩浓厚的居住环境,承载了当地人民的衣食住行等许许多多的生产生活的独特习惯或方式,日久天长积淀成为独特的不同于外界的民俗文化。
另一方面,对地方色彩浓厚的居住房屋的欣赏、试住,已经成为游客关注的焦点。
如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北三省的火炕、岭南民居的竹筒楼、云南哈尼族的“土掌房”、傣族的“吊脚楼”等等,都是鞋相当吸引游客的景点。
人们的新奇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对地方农家小舍的拍照留念,而是迈过走马观花的欣赏形式,更多愿意去留宿在农家小舍亲身体验一下居住的感受。
这就不仅仅是积聚了大量的旅游人次,还切实的增添一大笔不菲的居住收入。
第二,对民俗服饰的欣赏、租用和购买。
蒙古族的传统服式蒙古袍、维吾尔族男子长袍袷袢、藏族和门巴族的主要服装藏袍、彝族和苗等族妇女的衣裙百褶裙、大小凉山彝族男女所著的披衫“擦尔瓦”······新奇、惊艳、与众不同的地方服饰,尤其是民族服饰,就像多彩的孔雀屏一样一下子抓住了游客的眼球。
民俗服饰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但它创造的更多的经济效益在于游客对民俗服饰的租用和购买上。
而其中对民俗服饰的租用成为重要的经济收益来源。
在整个民俗景区内,身着精美独特的民俗服饰悠然穿梭,一定是很多的愿望,这就促使了服饰租借服务的产生。
甚至简单的租借服饰拍照留念,也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
第三,对具有民俗色彩的出行工具的体验。
对具有民俗色彩的出行工具的体验,也是民俗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旅游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
栈道、渡头、马车、滑竿、溜索等等,对于很大一部分游客来说都是新鲜刺激的事物,这些与游乐园里德活动相比更富有人文韵味。
到民俗景区观光的游客,自然不会放过这么独特的生活体验方式。
第四,对民俗美食及其美食文化的欣赏与品尝。
为品鉴民俗美食及其美食文化而花费,无疑是旅游消费中的重要支出。
每到一个地方特色浓郁的景区,总会有各色各样的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勾起你的食欲。
绍兴的臭豆腐、老北京的烤鸭、南京的盐水鸭、新疆的囊和哈密瓜、西藏的糌粑和牦牛干、土家族的竹筒饭、周村的烧饼和蚕蛹······总之,各种民俗美食遍布在景区里大大小小的街巷、山水小道。
这给游客们的饮食听提供了很多方便,也增加地方旅游业和地方居民的经济收入。
此外,具有民俗特色的美食工艺和美食文化,大量的对游客开放,也吸取了游客们的很多支出。
如老北京烤鸭的制作工艺、棉花糖等制作工艺、淄博周村的烧饼制作作坊······3、关于民俗工艺的旅游经济功能民俗工艺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民俗工艺品的产销和民族工艺技术的展演。
首先,民俗工艺品在旅游纪念品中占有极其大的比重。
由于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或地域性以及手工性和独特性,民俗工艺品成为游客们彰显都此一游的炫耀品和赠送亲朋好友的首选。
这样民俗工艺品,尤其是小手工制品的畅销,就成为旅游业收入的里一个重要来源。
如潍坊的风筝就是民显得例证。
其次,民俗工艺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销售,还更多的作为一种文化和工艺向大家展示,从而又激发了游客们的购买欲望,进一步实现创收。
例如周村烧饼作坊的对外开放和刚出炉烧饼的叫卖紧密结合在一起,还有西湖龙井的采摘、翻炒、销售,也都采取了开放展演的形式。
同时,某些民族工艺还可以具有一定的可参与性,这就更加吸引有游客了。
例如周村的陶瓷制作工艺、秦始皇兵马俑的陶像制作、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制作等,都采用了游客参与体验的形式,并得到了良好的反响。
4、关于景区内民俗性生产活动或方式的经济功能与以上三种经济功能形式相比,这一功能的变现形式就相对单一了一些,并且分布也并不广泛。
当然,经济效益占整个旅游业收入的比重也是最小的。
但它也是一个尚有开发余地的民俗旅游项目。
它可以更多的与其他旅游体验形式结合在一起,如民间饮食文化、民俗工艺展演等等形式。
西湖龙井村,可以为游客提供给采茶、制茶、品茶三位一体的体验形式。
它更多的是在为其他经济功能的实现提供辅助功能,起到锦上添花的烘衬强化功能。
(二)间接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当一个地区的个别景区发展起来,与之相配套的交通、住宿、饮食、购物等等服务设施都会发展起来,极大地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这些行业的发展又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促进当地人口的就业。
近些年来,旅游业逐渐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架马车,而民俗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更成为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开发项目之一,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通过饮食、住宿、购物、交通、就业、招商引资等带动地区经济,是这一功能的重要表现,因此它势必会成为一个地方旅游业决策的关键内容。
这一经济功能的作用形式,尽管是外围的,但更为大家所熟知,在此不予赘述。
(三)间接地民俗精神消费功能民俗文化在旅游业中的经济功能还远不止以上两个方面。
在民俗旅游中人们更多的被地方色彩和传统色彩浓厚的文化气息所吸引。
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活动、五彩缤纷的民俗节日、神秘独特的民俗文学文艺,这些都成为民俗旅游中的重要内容,比物质景观、历史遗迹等等更牵动着游客的兴趣。
1、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活动。
民间娱乐活动作为民俗文化中的一项内容,在地方民俗旅游业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
由于地域性、民族性、阶层性的差异,在我国民间流传着广泛多样的娱乐活动形式。
民间游戏、民间竞技、民间杂技术等是民俗娱乐活动的主要内容。
在现代旅游业中,这些娱乐活动由于具有较强的旅游观赏性和一定的可参与性,成为游客们极其喜爱的景区特色之一。
民俗娱乐活动,也在游客们观赏和体验独特休闲娱乐活动的同时,为旅游业增添了一大部分利润。
例如,流行于山西忻州的“挠羊赛”,蒙古族赛马、射箭和摔跤,哈萨克、塔吉克、锡伯等族的“刁羊赛”,哈萨克族的“姑娘追”,江南水乡的“赛龙舟”,东北农村原汁原味的“二人转”,各地方的戏曲小调······这些少数民族或地区重要社交娱乐活动,像神话传说般吸引着充满好奇心游客们;同时,这些活动的丰厚奖品、极强的参与性等等,都成为游客们兴致很高涨的催化剂。
民间艺人的杂耍手艺、动物表演及诸种斗戏,如杂技、戏法、斗鸡、耍猴等等动物表演,也是游客们喜闻乐见的节目。
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活动,一方面吸引大量的游客,增加民俗景区的游客人次;另一方面,借助活动的可参与性,让游客们心甘情愿的打开腰包,快乐的消费;至于吸引游客所带来的吃穿住行的外围服务业的创收,更是极其可观的。
2、五彩缤纷的民俗节日作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国家,几乎每天都有不同民族在欢度节日。
这些民俗节日也成为实现民俗在旅游业中经济功能的重要形式。
生产性节日如藏族的望果节,纪念性节日如锡伯族的西迁节, 宗教性节日如广西瑶族的“盘王节”、“达努节”,社交娱乐性节日如大理白族的传统盛会“绕山灵”,传统的民族节日如藏族的藏历年······以及其他的一些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俗节日,如壮族的歌圩节、景颇族的目脑节、傈僳族的刀杆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