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知识归纳复习2 精品
最新高中历史-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知识点导学案23 精品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淮北模拟)下表为18世纪英国议会圈地法案数量表(单位:份)。
对此解读正确的说法是()A.圈地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B.圈地逐渐由个人行为过渡到政府行为C.圈地为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D.圈地破坏了农村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解析:选C由表格中的时间可知圈地不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故A项错误;圈地法令表明英国政府全面推行圈地运动,故B 项错误;它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和资本,故C项正确;圈地运动破坏了农村传统的经济结构,但很难说是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故D项错误。
2.(2018·唐山摸底)1825年,英国发生历史上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其基本特征是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为此,英国政府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颁布《航海条例》B.发动鸦片战争C.取消机器出口禁令D.建立福利国家解析:选C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是在17世纪与荷兰争夺海上霸主地位,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是在1840年,故B项错误;取消机器出口禁令有利于机器出口,促进经济发展,起到缓解危机的作用,故C项正确;建立福利国家是在二战后,故D项错误。
3.(2018·青岛质检)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
即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
以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
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A.手工工场发展,妇女思想解放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解析:选C从题目中19世纪中期的英国,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说明英国经济发展,而此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妇女走出家庭,走进工厂,故C项正确。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高中历史是一门文科类的学科,因此需要考生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记忆,尤其是在高考一轮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将基础知识点巩固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1861年改革同明治维新相同之处:①所处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②国内背景相同: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为农奴制,日本为幕府统治;③方式相同: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④主观目的相同:都存在、保留和维护了君主及其统治;⑤客观效果相同: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促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⑥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⑦结果相同:都成功了,但都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残余且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尤其是对中国的侵略扩张。
不同之处:①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俄国没有遭受外国的侵略,日本则受到了外国的侵略;②清除障碍的激烈程度不同:日本要激烈一些,爆发了推翻幕府的武装斗争;③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国力发展超过俄国,成为亚洲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三次改革成功的原因:①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②调整生产关系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适当照顾人民利益,赢得人民的支持。
认识:三次改革各有特点,他们的成功说明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某一社会制度中的特有产物,资本主义经济中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中也必须市场化。
社会主义改革比较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改革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场改革的背景。
改革主要针对哪些问题而展开。
试从经济、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分析中苏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范文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资料知识点高考历史总共有三轮,其中第一轮复习是打好基础的阶段,如果第一轮复习不能好好完成的话后面的复习阶段也会受到影响。
下面的这些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考点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1、产生的条件:①地理因素:山多、岛多——形成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地少,三面环海——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②政治因素: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有利于实行直接民主③经济因素: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有利于形成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2、形成和发展:梭伦改革(奠基)→ 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伯利克里改革(顶峰)3、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4、影响:①进步性:促进了古希腊科学文化的发展;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
②局限性:是少数人的民主,奴隶、妇女、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利考点二古代罗马法1、起源:习惯法——保护贵族利益,损害了平民利益《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2、发展: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影响最深远的古代法律3、核心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4、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5、影响: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成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的源头。
高考历史复习的方法6、“高考从根本上说是对一个人的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
实力是基础,是本钱,心理素质是发挥我们的实力和本钱的条件。
有“本钱”还得会用“本钱”。
无本钱生意无法做,有本钱生意做赔了的事也是有的。
7、复习是积蓄实力积蓄本钱,考试则要求发挥得淋漓尽至,赚得最大的效益。
一位考生说“我平时考试总是稀里糊涂,但大考从来都是名列前茅,大概是心理调节得好吧?”诚如是,最可怕的是大考大糊涂,小考小糊涂,不考不糊涂。
最新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
最新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古代文明1. 黄河文明- 源起和发展- 特点和贡献- 代表性文化遗址2. 长江文明- 源起和发展- 特点和贡献- 代表性文化遗址3.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 夏朝的建立和衰落- 商朝的兴起和特点- 周朝的建立和分封制4.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局和思想家- 春秋时期的政治变局- 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局- 孔子和儒家思想- 孟子和墨家思想- 荀子和法家思想- 墨子和兼爱思想二、封建社会1.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改革- 秦国的崛起和统一- 秦始皇的改革和措施- 秦朝的短暂和衰落2. 西汉和东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农业发展- 西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 东汉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措施3.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繁荣- 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唐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 文化繁荣的原因和成就4.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进步-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和特点三、近代史1.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海外扩张- 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 海外扩张的原因和影响2. 近代和改革思潮- 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表现- 改革思潮的涌现和主张3.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的起因和目标-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影响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过程和意义- 解放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上是最新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最新高中历史-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知识点导学案2018001 精品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北京东城期中)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陈独秀倡导“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
二者的区别是()①前者重在科学技术,后者重在科学精神、方法②前者属于制度层面,后者深入到文化层面③前者用于反侵略,后者推动思想解放④前者思想来源于西方,后者思想源于传统文化A.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选B魏源的“长技”指西方的自然科学,陈独秀的科学指自然科学和科学精神,故①正确;魏源的“长技”属于器物层面,故②错误;“制夷”体现了反侵略,新文化运动则深入到思想,故③正确;两者思想均来自于西方,故④错误。
B项符合题意。
2.1895年4月以后,《申报》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中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这反映了()A.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管控B.国人对洋务运动的反思C.民众开始关注日本文化D.报刊等传媒业迅猛发展解析:选B在1895年4月以后,之所以“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是因为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这引发了国人对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思考,开始意识到不能只学习技术,更要学习制度,故B项正确。
3.金耀基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一书中指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于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
”当时“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指的是()A.经济近代化B.政治民主化C.军事科技化D.文化大众化解析:选B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应是在学习西方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西方制度,即由洋务运动变为维新变法,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故B项正确。
4.(2018·河南中原名校摸底)1894年夏历七月,御史安维峻弹劾康有为“非圣无法,同少正卯,圣世不容,请焚《新学伪经考》,而禁粤士所学”。
最新高中历史-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知识点导学案2 精品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武汉调研)雅典每年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6 000名陪审员,再以抽签的方式分配到10个法庭审案,以抽签方式参审案件,以秘密投票方式判决案件,它反映了()A.陶片放逐法的实施B.雅典各部落轮流执政C.雅典公民大会的盛况D.雅典公民广泛参政解析:选D题干中未提及陶片,未提及各部落的执政方式,未提及公民大会,故A、B、C三项错误;从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年满30岁的公民都可以通过抽签方式参与国家政事,说明了雅典公民广泛参政的现象,故D项正确。
2.(2018·新乡一模)伯里克利时期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雅典人相信抽签是天意所归,赋予它以一定的神圣意义,因此也更显得公平。
这表明雅典()A.政治环境阻碍人文思潮产生B.旧有贵族退出政治舞台C.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机会D.宗教势力操控政治生活解析:选C雅典宽松的民主政治环境,推动了人文思潮产生,故A项错误;“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并不能说明旧有贵族退出政治舞台,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机会,故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势力,故D项错误。
3.(2018·湖北百校联考)“由于原先的血缘家族被打破,农民不能像以前那样通过家族在城邦的代言人来维护其利益,这样一来就迫使他们不得不亲自去到雅典城出席公民大会,否则,就意味着他们常常处于一种有权力但又无法行使的尴尬境地。
”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改革措施是()A.按财产等级分配权利B.以行政选区取代血缘部落C.全面实行职务津贴制D.公民大会向雅典民众开放解析:选B按财产等级分配权利是梭伦改革内容,仍然是以四个血缘部落为基础,血缘家族没有被打破,故A项错误;“由于原先的血缘家族被打破”反映了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即以行政选区取代血缘部落,故B项正确;实行职务津贴制和公民大会向民众开放与农民的权力行使的改变无关,故C、D两项错误。
最新高中历史-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知识归纳复习1
单元知识归纳与教材扩展拾遗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二、新中国外交的阶段特征和四次调整1.阶段特征2.四次调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和主线,是新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体现。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大体上经历了四次:(1)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一边倒”转变为“睦邻友好”、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具体体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2)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积极缓和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建立外交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具体体现为与日、美建交。
(3)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四项原则,发展与其他国家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是经济合作和周边良好环境的创设,突出的事件有:加入经济区域集团、加入世贸组织、建立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大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关注邻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动向等。
(4)第四次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和国际格局多极化、民主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由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发展为积极谋求国际秩序的重大发展,具体体现为“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
这是中国外交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中国外交领域一个新的理论平台。
表明中国要完全成为国际社会的成员,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与世界融合,已成为国际体系的维护者、建设者和改革者。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编写缘由]新课标各版本教材都是按专题编排,每个时期都是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分别讲述,体现专题综合的特点。
通过学习发现,专题知识政治、经济、文化分模块讲解,割裂了同一时期的总体特征,因此补遗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严峻形势,把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对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颇有益处。
一、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严峻形势1.政治上,人民新政权刚刚诞生,各种反动势力还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美帝国主义在国际上采取孤立中国的政策。
最新高中历史-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知识归纳复习2
单元知识归纳与教材扩展拾遗一、古希腊先哲的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比较1.萌芽早期的人文精神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中,突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开始从实际出发,反对迷信和权威。
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2.曲折欧洲中世纪教会的专制统治使神进一步成为无需怀疑的世界主宰。
封建主义神学统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人的现实生活被否定,人的价值被贬低,神学思想占据了中心地位。
3.复苏14、15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出现了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形式,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产生了针对天主教神权统治的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西方长期被宗教神学所禁锢的人性得以复苏,被蒙蔽的理性得以昌明。
4.成熟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深化,终于在17、18世纪爆发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阐释和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和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启蒙运动将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到成熟阶段。
三、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1.兴起原因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
2.各自特点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
宗教改革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以反映时代特征的宗教理论实行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
3.共同影响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西方人文精神的传承[编写缘由]人文精神在于倡导接受文明熏陶,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和现实针对性。
正确理解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树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人文理念,弘扬人文精神,将人文精神的实践理性、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进行有机结合等都是高考命题立意的较好切入点。
2018最新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
2018最新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笔记、提纲 (1)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专题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7)专题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11)专题四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15)专题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23)专题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28)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31)专题八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34)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笔记、提纲 (38)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38)专题二工业文明的崛起与对中国的冲击 (42)专题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 (49)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53)专题五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57)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笔记、提纲 (61)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61)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66)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70)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73)专题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76)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79)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84)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 (87)第二部分多种史观与文综历史高考 (89)一、现代化范式与文综历史 (89)二整体史范式(全球史观)与文综历史 (94)三文明史观范式与文综历史 (100)四社会史观范式与文综历史 (101)五革命史观范式(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范式) (102)六生态史观范式与文综历史 (105)七综合应用与文综历史 (106)八几种重要新史观的精髓 (107)第三部分掌握规律,赢在文综高考 (108)第四部分转型时期的历史特征 (123)第五部分历年高考频点知识网络构建 (139)一、改革是社会变革的主要方式 (139)二、民主化、法制化——政治制度创新的方向 (144)三、悲怆的旋律,痛苦的历程——中国的近(现)代化追求 (147)四、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全球化进程 (154)五、中西主流思想的演变 (160)六、你追我赶的世界科技,多元共存的世界文化 (167)第六部分掌握共性知识,争取答题正确 (172)第七部分高考历史冲刺阶段复习要点 (184)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笔记、提纲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考纲要求】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
高中历史第一轮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第一轮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中国古代的三个朝代,是中国史书上最早的三个朝代,称之为夏、商、周。
夏是一个较为神秘的朝代,由大禹开创,后有十七位君主,历时四百余年。
商是中国史书上的第一个真实朝代,其历史沿袭了长达653年。
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它崛起于华夏族在今河南省一带的农耕社会中,经过长期的斗争发展而成为中国文明的代表。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中国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原诸侯国纷争不休,战争频仍。
而在这个充满战争纠葛的时期,诸侯们为了争夺霸权不断进行战争,通过战争的较量,淘汰弱小,逐鹿中原。
3.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中原地区建立起来的大一统国家。
这个国家创立于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创建。
秦朝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实行“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封疆制”、“推行秦法”等一系列的措施,推行独尊儒荣和残酷统治。
4. 汉朝秦朝灭亡后,汉朝建立,史称西汉。
秦始皇死后,他的继承人呜天子后的政治混乱,民变起义纷多,刘邦趁机起义。
公元前202年,刘邦消灭陈胜乱后立为汉高祖帝。
刘邦即皇帝位的时候政权整合一国,实行“君臣之道、上下之义、父子之亲”的统治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从公元220年至280年。
该时期为东汉朝瓦解后,由曹魏、东吴、蜀汉三国南北分争,中国东边的乱象时期。
这一时期,三国相争不断,军阀混战,割据成家,国分三雄,二分天下。
二、近代史1. 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重要时期,这是一段杰出的历史时期。
明朝是一段内容丰厚的著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这一段沧桑的历史时期,明高皇将对外侮权,进行了长达三十余年的丢失土地,自然界的渗透。
朝鲜、日本和蒙古成了中信江山地区的重要战场。
最新高中历史-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知识点导学案2018002 精品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安徽摸底)“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
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的。
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
”这个时代()A.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B.坚持国家权力高于宗教C.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D.倡导美德即知识解析:选C“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
“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是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坚持国家权力高于宗教”是宗教改革时期,故B项错误;“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故C项正确;“倡导美德即知识”属于古希腊时期,故D项错误。
2.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写道:“我下了一枚鸡蛋,可路德却孵出了一只鸭。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反对罗马教廷特权与腐败B.嘲讽路德激进的宗教改革C.抨击宗教改革泯灭的人性D.赞赏宗教改革的民族意识解析:选B“我下了一枚鸡蛋,可路德却孵出了一只鸭”,可知伊拉斯谟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是嘲讽态度,不赞同其改革主张,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无从体现,故错误。
3.(2018·安徽联考)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在评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时说:“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这说明德意志宗教改革是()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B.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分离C.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冲突D.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平衡解析:选A从“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可知偶然的行为带来了巨大影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故A项正确。
最新高中历史-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知识点导学案18 精品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吉林五校联考)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
”此语表明孙中山()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解析:选D材料认为各省应该有内政的完全自由,但是涉及国家范围内的事务需要有中央政府管理,这是美国的分权制衡思想的体现,故D项正确。
2.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材料中的观点主要体现了()A.自由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解析:选D“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具体来说,土地国有,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节制资本,发展“国家社会主义”。
3.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对当时革命形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以下对其影响的阐述,正确的是()A.指明了民族民主革命的目标B.造成了民主自由思想的产生C.促成了民主革命团体的形成D.感召了立宪派转投革命阵营解析:选A孙中山于1918年《民报》发刊词阐述了三民主义,对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产生深远影响,故A项正确;近代中国民主自由思想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故B项错误;1894年兴中会为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早于三民主义,故C项错误;立宪派转投革命阵营则是在1918年预备立宪之后,故D项错误。
4.“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
……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孙中山在1922年的这段话反映了()A.孙中山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发动民众B.孙中山要消灭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C.孙中山主张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D.孙中山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追求真理解析:选A“更多工人参加进来”说明孙中山思想的转变,提出了三大政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消灭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目标,故B项错误;1922年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故C项错误;题目要求对史料的解读,而非评价,故D项错误。
最新高中历史-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知识归纳复习2018003 精品
单元知识归纳与教材扩展拾遗一、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几大经济政策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体制的发展1.历程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体制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1)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为主体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生产为基础的手工工场。
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的竞争,促使了企业的合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而且私人垄断组织开始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干预国家政治生活。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①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这是资本主义运行体制面对经济危机进行自我调整的一个成功案例。
②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的发展。
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体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2.变革的原因(1)科技革命与生产力发展是资本主义运行体制变革的根本原因。
(2)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是内在的需要。
(3)经济危机、战争或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
(4)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
(5)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的新要求。
三、20世纪世界三大经济体制调整的比较五、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1.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1)概况: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
最新高中历史-高三历史第一轮必修1单元考点复习2 精品
必修1 第1单元考点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前自主学习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起源: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朝。
2.王位世袭制:禹死后,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西周的建立:约公元前118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史称西周。
2.分封制:(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2)内容:①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后代一定的土地和人民,让其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③诸侯可以在自己的封疆内,再进行分封。
(3)作用:①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
②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4)瓦解: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疑点1】“封建之制”与封建社会的区别。
指点迷津:“封建之制”常见于我国古籍,其中封建即“封蕃建卫”或“封邦建国”的简称,也就是分封制,它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并被后世许多朝代采用。
而“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指的是一种介于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社会形态。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内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特点:(1)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2)政治制度方面表现为分封制,形成森严的等级。
3.作用:(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四、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秦统一的条件: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增强。
2.秦统一的过程:秦王嬴政先后灭掉六国,公元前221年完成统一,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五、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皇帝制度:(1)确立皇帝称号,总揽天下大权。
最新高中历史-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知识点导学案2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山西联考)“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种怀疑、反思批判意识和以具体的经验事实与严谨的逻辑推理代替似是而非的经院思辨,以明晰的自然定律代替神秘的宗教启示的理性主义精神产生了。
”此处“科学”的典型代表是() A.经典力学B.蒸汽机C.量子论D.相对论解析:选A牛顿的经典力学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与材料说法相符,故A项正确。
2.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
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
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解析:选D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由专制走向民主,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
1687年,牛顿经典力学理论的提出,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
故D项正确。
3.普朗克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表示,要献身于理论物理学。
老师劝他说:“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
”打破该师看法的是()A.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B.量子概念的提出C.电力的发明与应用D.牛顿力学定律的发现解析:选B本题结合普朗克的物理成就——提出量子概念,不难选出B项正确。
普朗克是现代物理学家,而A、C、D三项均是近代科学成就,故排除。
4.中国科学院任定成教授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既不抛弃旧理论,还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
下列史实符合任教授观点的是()A.神创论与进化论B.相对论与量子论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D.经典力学与量子论解析:选C由关键信息“不抛弃旧理论,还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指的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最新高中历史-2018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单元知识点导学案2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古代希腊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其对被判死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海外流放生活痛苦不堪B.希腊缺少民主法治精神C.城邦是个人荣誉的源泉D.希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解析:选C古代希腊人珍爱自己的城邦,将城邦利益看得至高无上,因此流放被视为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故C项正确。
2.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中指出雅典不仅维护了梭伦改革的原则,还向民主化方面继续跨出了一大步。
这里的“原则”主要指()A.打破世袭特权的垄断地位B.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C.扩大民主政治范围和途径D.满足工商业者和平民要求解析:选A梭伦改革的原则在于打破世袭特权的垄断地位,这为以后建立和扩大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意明显不符。
3.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
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
”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解析:选C“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体现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故C项正确;A项是对权力的限制,与题意不符;雅典民主是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故B项错误;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4.《民主的模式》一文中指出:“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
”这表明古代雅典()A.推行直接民主政治B.注重维护城邦利益C.公民缺少民主权利D.公民道德高于一切解析:选B根据“为共和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可知,雅典民主政治重视城邦利益的维护,故B项正确。
最新-2018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单元单元高效总结课件 大
分配 方式 阶级 关系 土地 所有
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发生了社会大变革。到战国 后期,开始出现统一的趋势,统一成为当时历史发 展的要求和人心所向。
4.春秋与战国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 时期 春秋 战国 内容 铁农具和牛耕进一步得 铁农具和牛耕开始出 到推广,封建土地私有 经济 现,封建土地私有制 制确立,封建经济迅速 开始取代土地国有制 发展 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出 新兴地主阶级通过改革 现,奴隶主被迫进行 确立了统治地位,封建 政治 富国强兵的改革,奴 制度确立,郡县制开始 隶主势力衰落 实行,分封制崩溃
单元高效总结
单元知识整合
一、横向综合:历史阶段特征
阶段特 征
中华文明的基础初步奠定,即祖国历史的开篇
(1)以王位世袭制为标志,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历经夏、 商、西周和春秋四个阶段,至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形成(2)夏朝建立 政治 了奴隶制国家,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奴隶制度崩溃,战国时 期封建制度确立。这些政治制度的演进创新为中华政治文明初步奠 定了基础 重 要 (1)原始农业出现后,农业在各经济部门中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形 表 经济 成以中原地区长期领先为特点的经济格局(2)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 现 业的发展,封建经济逐渐形成
时期 内容
春秋
战国 战国七雄继续进行兼 并战争,但带有明显 的统一战争的性质 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 面,百家争鸣,文学 成就突出,科技有很 大发展
军事
文化
奴隶主为争夺土 地和人口取得霸 主地位,互相征 战,形成春秋争 霸 出现了老子和孔 子等著名的思想 家,为战国时期 文化的繁荣打下 了基础
民族 华夏族主干形成,不断与周边少数民族的频繁接触形成了第一次民 关系 族大融合(春秋战国时期) 文化 以儒家思想等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知识归纳与教材扩展拾遗
一、近代列强侵华阶段特征与影响
(1)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3)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三、近代三大革命运动的对比
四、国共关系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原因及影响1.演变态势
(1)合作→对抗→再合作
(2)再合作→再对抗
2.演变的阶段特征、原因及影响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的调整
(1)国民大革命时期,进行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2)大革命失败后,针对国民党疯狂屠杀,中国共产党进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寻找新的革命道路。
(3)随着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国共产党倡导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积极为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努力。
(4)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危机严重,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
(5)抗战结束后中国共产党进行反国民党独裁、反内战的人民民主斗争,进行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民族独立。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
[编写缘由]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中国百年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它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
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进取,才能不断进步。
中国百年近代史同时也是一部抗争史,
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中国百年近代史更是一部探索史,近代以来,强国梦、复兴梦、现代化之梦是中国人孜孜不倦追求的“中国梦”。
从魏源、林则徐到康有为、梁启超,无数仁人志士都进行救亡图存的探索;从辛亥革命的风云变幻,到五四运动的慷慨激昂,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追求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呐喊;从《共产党宣言》的秘密传播到井冈山的武装斗争,到处都有中华儿女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慷慨前行与曲折探索。
中国近代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多,历年高考都是命题的重点,为了便于把握零散的考点,特将本专题按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三条主线进行补遗。
一、近代中国的屈辱史
近代以来,西方用“坚船利炮”击碎了“居天地之中者”的“天朝上国”幻梦。
自此,旧中国开始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积贫积弱,满目疮痍,战火在广袤的中国土地上一烧就是一个世纪。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军阀混战、日本入侵……列强挑衅虎视眈眈,割地赔款成家常便饭,忍辱负重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
1.近代中国悲凉的“四部曲”
中国是在西方列强侵华的枪炮声中步入近代的,一系列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困落后。
2.日本全面侵华
一个目的:日本企图灭亡中国。
两点原因:①受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难境地;②为了摆脱危机,日本政府趁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之机,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三次事变: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②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大举侵略中国;③1937年,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侵略上海。
四大罪行:①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国30万人被日本侵略者杀害;②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公然违反国际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还进行毒气战,犯下滔天罪行;③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④在日本占领区,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
二、近代中国的抗争史
近代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到严重践踏,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面对列强的屡次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谱写了一曲曲抗击入侵者的光辉篇章。
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抗争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
1.爱国官兵的抗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爱国官兵在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国侵略。
(2)中日甲午战争中,刘步蟾、邓世昌、林永生等爱国官兵与日军进行黄海海战。
(3)抗日救亡运动中,①1932年驻守淞沪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等将领率领下,奋起抵抗,寸土不让,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②1933年,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奋起还击,安德韾率全营官兵力战殉国;③宋哲元、冯玉祥等爱国将领率军抵抗日军。
(4)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爱国官兵进行英勇抗日,取得台儿庄大捷等。
2.民众的抗争
(1)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抗英。
(2)《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台湾人民反割台的斗争。
(3)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4)九一八事变后,爱国民众以各种方式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三、近代中国的探索史
没有衰弱的低谷,就没有沉沦中崛起的梦想。
百年屈辱、百年抗争、百年渴望,当中华民族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千年未有之强敌”,承载着“救国梦”“强国梦”,无数中华儿女从此开始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艰辛探索。
1.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各阶级探索主张和实践
(1)农民阶级:
①实践:先后掀起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②主张:《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扶清灭洋”。
③特点: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同时也具有落后性的一面,那就是其阶级属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2)地主阶级:
①实践: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掀起洋务运动。
②主张: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
③特点:“中体西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资产阶级:
①实践:维新变法运动、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等。
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或利用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
③特点:具有先进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但同时又具有妥协性、软弱性的一面,决定了其改革或革命只能是“屡战屡败”。
2.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探索实践和政策的调整
(1)革命道路探索——从“二大”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①中共“二大”提出了最低革命纲领,但是从革命道路上基本上照搬了苏联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②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从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
①八七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②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
思主义原理解决了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
(3)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
①1935年瓦窑堡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
③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
④抗战胜利前夕,召开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全走向成熟。
⑤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并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为争取和平与民主取得了主动。
⑥三大战役胜利后,将革命进行到底,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