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2019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初中历史2019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2019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习目标】1、知道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包括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表现、意义,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

2、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3、概括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学习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学习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新课讲解】【乔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共有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故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

知识点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原因:(1)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2)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清代《皇帝亲耕图》2、政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3、措施:(1)大力推行垦荒政策;(2)治理水利;(3)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4、表现:(1)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许多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边远地区也得到了开发。

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2)在水利兴修方面: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康熙帝亲政后,极为重视治河的问题,他把治河、三藩、漕运列为三件头等大事,“书而悬之宫中柱上,”以备日夜观看思考。

河道总督:靳辅(3)在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4)经济作物的种植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5、影响:(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3)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状况,思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清代纺织图》和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感受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初步了解自然、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难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学习内容为三个子目,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三个部分联系紧密。

农业发展是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础;同时它们又共同成为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并为清朝前期的兴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学习这部分内容,要把握清朝前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原因: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2.表现:(1)耕地面积扩大(2)兴修水利(3)粮食产量提高(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3.影响: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手工业的发展:传统手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工场手工业的发展2.商业的繁荣:各级商业市场的繁荣,晋商、徽商等大型商帮的兴起三、人口的增长1.原因: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表现:乾隆末年,人口达3亿,占世界人口1/33.影响:推动经济发展,导致人口问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

与时俱进工业文明 坚持固守农业文明
清朝马车
英国的蒸汽机车
清朝手工织布机
清英 朝国
英国的纺织工厂
清朝水师旧式帅船
英国汽船
“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而 他胜过其邻船的地方,只在它的体积和外表。”
——马戛尔尼
五十年后爆发的鸦片战争最终验证了这一切。 历史证明,选择的不同,命运也会不同! 我们从历史中走出来,展望今天……
认识“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 ”“康乾之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 个盛世,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 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是清 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 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 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 速,疆域辽阔。
清前期社会经济发展之 手工业篇
选制官窑 各类瓷器
表现一:传统手工业有很大发展
染布坊
根据图片及P97课文找出清前期手工业发展 表现
表现二: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
探究:
根(据苏材州)料东归城纳之出民手多习工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场,的机特户点
佛山名镇隶棉官江籍宁。著名雇的工机之户 人从,江记南丝日织受业的值整,个生产
材料二: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顺治十八年)
5 493 576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6 078 430
1724年(雍正二年)
6 837 914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7 414 495
(2)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提示:耕地面积迅速增加。清初的统治者重视农 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明代中后期我国由东南亚(南洋)引进,清朝时全国种植。
高产农作物的推广
据清人陆耀《甘薯录》说,当时人们栽
种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甘
薯地可以种植,病虫害较
少,因而相当稳产,这些特点是它获得迅速传
湖广成为新 的产粮区
播的原因。在山东,甘薯的普遍种植,很快形 成了“红薯半年粮”的粮食格局。嘉庆5年前 后(1800),无论东南还是北方,甘薯都成了
——曹树基等《中国人口史》
面对这种情况,想长治 久安的统治者会有什么
政策?
尽( 抛四 荒川 。)
民 无 遗 类 , 地
丁( 稀河 少南 。)
满 目 榛 芜 , 人
田( 土江 尽南 成) 丘人 墟民 。多
遭 惨 杀 ,
推行鼓励垦荒政策
承认农民对垦荒地的所有权,给予免税甚至授官等奖励,提高农民垦荒的积极性。
1644年 1661年 清军入关 康熙即位
1722年 1735年 雍正即位 乾隆即位
1796年 1840年 1912年 嘉庆即位 鸦片战争 清帝退位
一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明末清初的战乱、灾荒等造成了严重破坏
以四川为例:川东地区,土著残 存不足5%,川中地区北部土著残存大 约为15%、南部不足10%,成都平原及 川西地区残存不足10%。合计四川土 著居民残存比例不足10%。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康乾盛世
1661-1722在位
1723-1735在位
1736-1796在位
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的最后
一个盛世。
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 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 达一百三十四年, 是清朝统
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 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 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

2019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22张)

2019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22张)

探究 新生产关系的萌发

材料一 明朝中期以后,仅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一些地方、 行业稀疏的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 材料二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材料三 苏州城里有几千个没有固定工作的机工,每天清晨聚集在 一些桥头巷口等待雇佣。每座桥还有介绍工作的经纪人。机工工作 请回条答件:差,工作时间长。他们一天没活干,就得挨饿,过着“得业则
探究 一
科技进步与制度变革
1.明清时期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2.农作物普遍种植。
甘薯,原产美洲大陆。最 初传入欧洲和东南亚(哥 伦布)。 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
玉米,原产美洲大陆 。最初传入欧洲(哥 伦布)。 16世纪传入我国。
马铃薯,原产南美洲。
明清生产技术的革新与推广明直的万到历1作8年世间纪用传末?入还我将国其。当欧作洲观 赏植物。
(1(生)1,依)失据明业材朝则料死中一”说期的出以贫“后困雇;生佣活江与。被南雇地佣区的;生商产关品系经”济出的现发的时展期。和地区?
这种生产关系出现的前提是什么?
(2()2“)雇资佣本与主被雇义佣性的质生的产生关系产”关实系质。上是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3()3材)料机二户中:“机早户期”的、资“本机家工。”分机别工指:什早么期?的雇佣工人。 (4()4材)料机三工中靠“得出业卖则自生己,的失业劳则动死力”为说生明了,什生么活?特别贫困。
1.明末《__农__政__全__书___》和《__天__工__开__物___》两部科技著作中 涉及约30种工农农业生产技术,基本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明代引进__玉__米__、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在全国范围内 普遍种植。 3.明中后期由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出现__资__本__主__义__萌芽。 4.从康熙到乾隆年间的清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___康__乾__盛__世___”。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课主要讲述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文字,向学生展示了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使学生了解我国在当时的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材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感到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解释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掌握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主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2.难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具体成就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关键信息。

2.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深入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的关键信息。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点和原因。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

人教部编2019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35张)

人教部编2019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35张)
2、商 业
(1)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商业网 (2)农村地区形成工商业市镇;(盛泽镇、汉口镇)
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北京、扬州等) (3)商业活动中形成一些大商帮(晋商、徽商)
四大名镇之景德镇
四大名镇之佛山镇
四大名镇之汉口镇
四大名镇之朱仙镇
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
蔗、烟草、茶叶、药材等)
乾隆三十一年
1766
7 414 499
清《黄河筑堤图》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分析清朝前期农业恢复发展的原因
统治者的重视农业,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清前期恢复安定的社会秩序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清《布政使司颁发遵照》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历史解释
农业的发展特别是高产作物引进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家国情怀
“让我们翻开十八世纪的历史,我 们今天感受得最为深切的历史失误就 是造成了闭关锁国形势的对外政策, 这一政策使中国与当时日益奔腾前进 的世界历史潮流绝缘隔离,延误了社 会的发展,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为此付 出了沉重的代价。”
——戴逸
当堂检测
1、清朝在粮食种植方面,引进种植技 术,改良新品种,推广引进种植的高产 作物是( ) ①水稻 ②粟 ③玉米 ④甘薯
年号
耕地面积
顺治十八年
水利兴修
年面代积不断扩大,荒地面得积到(开顷垦)
1661
5 493 576
治理主要河流;修建水利工程
康熙二十四年
粮食作物
农作物雍种正植二年
经济作物
改进种植16技8术5 ,改良新品种6;推07广8(6 棉8花3、9 甘914
A. ①② C. ②③
B. ①③ D. ③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1

量大幅度提高。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①晋商 ②徽商 ③闽商 ④冀商 ⑤浙商
1661年(顺治十八年)
A、人口快速发展 B、开垦荒田
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4道肩)摩”经的景济象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顺治十八年) 5493576 1685年(康熙二十四 6078430 年) 1724年(雍正二年) 6837914 17176661年年(到乾17隆76三年十,一耕地面积74发1生44了9什5么 年)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因素:顺治、康熙、雍正、乾隆 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 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治理黄河、 淮河等,兴修水利工程。
2、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顺治、康熙、雍正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前例的发展高潮。它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 清 朝 前 期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
清初统治者发展农业的措施:
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诸民族的首位。” 投资田产是当时经济活动的主流。
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为最著,其次为米、 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
三、人口的增长:
(1)原因:
◆ ①国力强盛,社会稳定,耕地面 积扩大。
◆ ②高产作物广泛种植。 ◆ ③“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
2、作用及影◆响: 人口的增长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但快速的大幅度增长也带来了 严重的社会问题。
材料三 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中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 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71年)?
时间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16
人口数 5.5
6.6 8.3 9.8 11.4 12.6 13.4 13.8
(亿)
10 年 增 加 数 量 1.1 1.7 1.5 1.6 1.2 0.8 0.4
湖北的汉口镇
在明朝中期才
据载,乾隆时期已拥有“十万烟火”,“富甲天下” 苏州码头停靠着无数运粮的漕船
发展起来,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清朝时已成为
清代晋商商铺和住宅代表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人烟数十里
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据载,乾隆时期已拥有“十万烟火”,“富甲天下”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 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 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 推动的作用。
人口的增长
明朝鼎盛时期:1亿多。
明末经济衰败 连年战乱 明末人口锐减。
清初统治者措施 康熙时:1.5亿,乾隆末年:3亿
经济发展,国力 增强,社会安定
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4.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 “集市社会”,它犹如一个蜂窝,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 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 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
的生活单元。这种“集市社会”反映了( B )
A.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 B.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 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教学设计课题:第 19 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

2. 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3. 通过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学习,感受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2. 难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盛世滋生图》局部,提问:这幅图描绘了什么场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从而引出课题。

2. 新课讲授(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①通过展示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②展示相关图片和史料,介绍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表现。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①展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图片及相关史料,让学生了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

②组织学生讨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原因,教师进行总结。

(3)人口的增长①展示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人口增长的状况。

②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3. 课堂小结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4.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清朝前期的经济政策,并写一篇短文进行分析。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图片、史料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节历史课。

教材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包括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推广和耕作技术的提高;二是手工业的繁荣,特别是纺织业、瓷器业和盐业的发展;三是商业的活跃,包括长途贩运贸易、货币经济和城市商业的繁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认识我国封建社会晚期经济领域的变化。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古代历史的相关知识,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认识和评价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掌握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

2.教学难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图片等教学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清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耕织图》图)《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

南宋时的楼俦在任于潜令时,绘制《耕织图诗》45幅,包括耕图21幅、织图24幅。

为什么讲述清朝的经济课本使用南宋时期的农耕画作呢?因为这几百年年我国的农耕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朝的前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和认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2.(多媒体出示图片,回答问题: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看图,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答案提示: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多媒体出示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和影响答案提示: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手工业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清代纺织图)2.教师简要介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二)商业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盛世滋生图》局部)2.(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读教材,学生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提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发达。

3.(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引导学生抢答清朝商业发展的表现答案提示:①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②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晋商和徽商。

人教部编版2019学年第二学期历史七下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2019学年第二学期历史七下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18张PPT)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归纳清朝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认 识到经济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强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2.分析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3.总结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导入新课
《康熙南巡图》(局部)
《乾隆南巡图》(局部)
展 人口增长
影响: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随堂检测
1.据载,乾隆时期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些地段“地值
C 寸金”的城市是( )
业兴盛,请问哪两个地方的商人最为活跃( )
A.山西和徽州
B.广州和北京
C.湖南和新疆
D.福建和浙江
时间
顺治十八年 (1661年)
康熙六十年 (1721年)
雍正十二年 (1734年)
乾隆四十九年 (1784年)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 6.88亩 8.26亩 8.13亩 2.51亩
结合材料和课本,思考人口的 快速增长带来哪些影响?
影响:人地矛盾突出(开垦荒 地破坏环境),社会压力增大, 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3.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是在( D )
A.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间
D.乾隆末年
商帮发展




商业繁荣
三、人口的增长
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 口达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结合材料和课本,分析清初 人口增长的原因?
原因:社会稳定,经济 发展,粮食产量提高。
人口增长的影响: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耕地进占 一尺”,“每遇涨水,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 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初中历史2019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梳理

初中历史2019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梳理

2019部编版:七下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梳理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原因(1)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2)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关链接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它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都被誉为盛世繁荣阶段。

2.表现(1)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许多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边远地区得到了开发。

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2)兴修水利:①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

②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3)粮食种植: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4)经济作物的种植有较大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3.影响(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3)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手工业的发展(1)概况: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2)手工工场:①特点: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②典例: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思维拓展清朝手工工场的特点、实质及生产过程。

(1)特点:以生产商品为目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2)实质: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25页)
说出你知道的手工业部门?
丝织业 棉织业 印染业 制瓷业 矿冶业 制糖业 制茶业 造纸业 印刷业 造船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25页)
耕地面积
A
兴修水利
B
庄稼种植
C
经济作物
D
一、基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表现
①耕地面积扩大
年代
1661年 (顺治十八年)
1685年 (康熙二十四年)
1724年 (雍正二年)
1766年 (乾隆三十一年)
耕地面积(顷) 5493576 6078430 6837914 7414495
全国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 期增加了近3亿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25页)
三、思考:人口的增长
清朝前期人口统计简表
时间
人口总数(万)
顺治十八年(1661年)
1920
康熙九年(1670年)
1939
乾隆八年(1743年)
15000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
31000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 一
二、补充: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商业发展的表现
③大型商帮兴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2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25页)
清·徐扬《盛世滋生图》(《姑苏繁华图》)局部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部编版七年历史下册的第19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清朝前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等方面的发展。

教材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数据,展示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活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級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认识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加深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的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

2.运用史料教学法,通过展示和分析史料,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课程相关的历史史料和图片。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史料,如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等方面的资料。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3.操练(15分钟)针对所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如: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有哪些影响?海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如何?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堂笔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堂笔记本堂历史课学习的是《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课题。

在整个课堂中,我们学习了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以下是我在上课中所做的笔记,以供参考。

一、清初社会经济的发展概述1. 清初的帝国主义环境清朝是在帝国主义时代成立的。

当时,欧洲列强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扩张,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与此同时,中国内外部也发生了极大的社会变化,这种变化对清初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 清朝经济的初步发展清初时代,由于早期统治者对国家经济、财政、农村和普通民众的管理不善,尤其是因为政治上的混乱,造成了国家的财政破产和经济的肇起。

康熙年间开始有所好转,对农民和工匠的协商调节逐渐加强,以期保证国家的发展。

二、清初农业经济的发展1. 农业的社会地位清初时期,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并且是社会的主要职业之一。

农民是社会的基本人口。

2. 耕作技术的发展清初时期,耕作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对生产力的提高具有中心地位,而且是社会史和哲学史上的重要进步。

3. 土地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土地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康熙年间,通过建立土地耕作和人口分配的规定,保障了农民权益的同时加强了地方农民的进出口贸易。

三、商业经济的发展1. 商业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清初的商业活动主要是货币交换和物物交换。

货币交换的出现加快了社会分工的发展,使民间商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机会。

物物交换主要在乡村内部进行。

2. 清初商业活动的地位和规模清初商业活动的地位非常高,商贸也成为了民间工商业组织的核心。

在这个时期,商业规模、布局、制度和市场价格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 海禁对商业的影响清初时期,海禁对商业活动和国际贸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海禁禁止了外国商人入境贸易,使得商业发展受到了较大的挫折。

四、手工业经济的发展1. 手工业的重要地位手工业是清朝前期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本课是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课时分析了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以及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行业的发展特点。

3)认识清朝前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

2.能力目标通过课后的学习,学生应能:1)理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并掌握其时间和事件。

2)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清朝前期的经济发展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的较不断发展壮大。

三、教学重点、难点1. 了解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 学习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行业的发展特点。

3. 分析清朝前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

四、教学方法1.板书法:板书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征,将其概述清晰明了,使同学们容易理解。

2.讲授法:通过教师讲授,引导学生了解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并解答同学们的问题。

3.互动式教学法:采用小组互动式教学法,让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中掌握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行业的发展特点。

五、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环节 | 内容 | 安排时间------|--------|-------1 | 导入 | 5分钟2 | 观看视频 | 10分钟3 | 学习笔记 | 20分钟4 | 团队讨论 | 15分钟5 | 总结 | 5 分钟1.导入:(5分钟)通过一张清朝前期的图片导入本次课的话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与图片相关的问题,例如:这是哪个朝代的情况?这是一幅什么画面?这张图能带给我们哪些关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信息?2.观看视频:(10分钟)播放有关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视频,让学生在视听感官的刺激下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

3.学习笔记:(20分钟)教师讲解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征,学生同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相关知识,抓住关键点,便于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关史事
当时在南方很多地区种植双季稻,在河北有大 批旱地改为水田种水稻,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 入中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此外,马 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更多的地方推广。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农业恢复和发展的表 现 (1)耕地方面:清朝 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 大,大片荒芜的土地得 到开垦,许多荒山旷野 改造成农田,边远地区 也得到了开发。到乾隆 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 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 近3亿亩。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
经济的发展
请同学先欣赏一下清代徐扬的 《盛世滋生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清朝是非常繁华的,各个 方面看着都是非常发达的,但是清朝作为中国 最后的一个王朝,清朝前期是我渐渐落后世界 脚步的阶段,肯定存着不少的不利于社会发展 和进步的因素。让我们一起走进19课,发掘下 其中的……
温故 知新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1)概况: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
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2)表现 ①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 精良。
清朝纺织工场
表现:②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 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例子:如江宁(今江苏南京)著名的机 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 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 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答:明朝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国外引进了玉米、 甘薯、马铃薯等高产粮食作物,清朝前期,在中国 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与中国传统的农作物水稻、小 麦相比,他们耐干旱,耐盐碱,生长周期短,易于 种植,而且单位产量非常高,这就使得有限的土地 能生产处更多的粮食,也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所以说,清朝前期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的推 广是促进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清初的统治者入主中原地区后,认识到“国之大计”是()
A.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B.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
C.发展商品贸易
D.加强中央集权
2.清朝中期,在粮食种植方面,普遍推广的外来高产农作物是()
A.水稻、玉米
B.玉米、甘薯
C.甘薯、小麦
D.小麦、水稻
3.清朝年画《新正逛厂甸》中的厂甸位于北京外城,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商贾和小贩云集,摆摊设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形成交易市场。

此画反映的风貌是 ()
A.农产品投入市场
B.商帮形成
C.白银广泛使用
D.商业繁荣
4.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人口的数量有很大的增长。

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有()
①人地矛盾突出②生态环境破坏③经济持续发展④农业较快恢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右侧为某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欧洲生产总值
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示意图。

它反映的历史现象
是()
A.丝绸之路开辟 B.江南地区开发
C.海外贸易繁荣 D.清朝经济兴盛
6.清朝前期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表现有()
①推广种植高产作物②南方很多地区种植双季稻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④形成一些大的商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从下列两幅图片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A.清朝前朝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B.清朝前朝诸位帝王都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C.清朝前期商业发达
D.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8.“大抵徽商……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材料表明徽商()
A.注重扩大对外贸易
B.注重资本积累,扩大投资
C.注重谋取政治地位
D.注重扩大经营范围
9.晋商起于明代,到了清代,晋商位居众商帮之首,并驰骋商界500年之久。

晋商涉足广泛的行业领域,主要有金融业、棉布业、铁货业、皮毛业、粮油业、运输业等。

晋商内部分祁县帮、平遥帮、太谷帮、蒲州帮等。

晋商合伙经营,提供资金者为股东,主持经营者为掌柜,其他帮工者为伙计,等到赚取利润时,众者分红,可谓同心同德,尽职尽责。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
①晋商是清代最大的商帮②晋商涉足的地区非常广③晋商的合作形式是股东制④晋商体现了诚信、团结的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以下是清朝前期人均占有耕地情况简表。

下表中的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年份人均耕地(亩)
康熙二十年1681 27.92
乾隆十八年1753 6.89
乾隆三十一年1766 3.56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C.人口数量急剧增加
D.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1)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晋商被称为“天下第一商帮”,首先在于其从商历史最长,作为商帮活动的时间也最长。

此外,晋商在经商中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列举与晋商同一时期的另一商帮。

12.清朝前期,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人口大增,呈现了一派兴盛的景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歌谣话农业】
材料一耕地面积得增加,水利兴修建堤坝。

粮食产量得提高,经济作物发展大。

(1)清朝前期粮食产量得到提高的原因有哪些?试举两例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的经济作物。

【绘画话城镇】
材料二
(2)清朝时期的汉口和苏州有了怎样巨大的发展?这些发展表明了什么?
【遗址话商帮】
材料三
(3)试分析这些商帮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图表话人口】
材料四
(4)观察上面的图表,指出我国古代人口剧增是在哪个时期。

试分析人口剧增的原因。

【材料话经济】
材料五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潮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5)根据材料五,说说黄河流域出现了什么现象。

依据材料四,简要分析其原因。

(6)从材料四、材料五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朝前期几代帝王都把开垦土地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主要指标,因此清朝前期耕地面积迅速增加。

一系列鼓励垦荒的政策,使一些流离失所的无地农民重新得到土地,重新劳动生产。

这些措施从政治上看,可以消除社会动荡的因素,以稳固统治秩序;从经济上看,则可以迅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赋税收入。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前期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你认为要发展农业,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
1.A
2.B
3.D
4.A
5.D
6.A
7.C
8.B
9.C10.C
11.(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
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徽商。

12.(1)推行垦荒政策,耕地面积增加;重视兴修水利,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

(任选两个即可)
(2)湖北的汉口镇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表明了清朝前期城镇的繁荣。

(3)原因:社会安定;商业发达。

影响: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清朝前期。

原因: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社会安定。

(5)农民盲目垦田;水灾严重;水域面积缩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人口快速增长,耕地有限。

(6)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需要保持平衡;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13(1)清朝统治者把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作为“国之大计”;大力推行垦荒政策,耕地面积不断扩大;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安定的环境、优秀的人才、先进的技术、正确的政策、经济文化的交流、发达的交通等。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