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线条图像教案——立体图像的表达(教案))
初中美术 第2课 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教案
![初中美术 第2课 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21606969eae009581bec59.png)
课件呈现课题
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
(二)讲授新课
课件呈现三组图像
方形和方块
圆形和球体
三角形和三角体
提问:
每组图像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区别?
生:一个是平面的图像,一个是立体的图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笔、素描纸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课件呈现三组《手绘线条图像》的学生作业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我们曾经学过的哪个内容的练习?
生:第一学期的《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
提问:
1、这个同学的星期六过得怎样?生:充实
2、这些热水杯的表达中最精彩的部分在哪?生:热气
3、这幅路线图表达清楚吗?生:清楚
提问:
如何区分?
生:平面的图像有长、宽、立体的图像有长、宽、高
师:对,也就是说一个是二维的平面空间表达,一个是三维的立体空间表达,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就是三维立体空间的表达即立体图像的表达,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立体图像。
课件呈现立体图像的概念:
立体图像指在平面中运用绘画等形式表达具有长、宽、高三种空间度量效果的三维立体形象。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01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教案
![01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5b4db501f69e3142329424.png)
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课时:1课时(45分钟)课型:绘画授课对象:七年级教材分析:如果你想把自己看到或者设计的物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立体图像能最直观、最形象的反映出他们形状、结构与特征。
立体图像比平面图像更能体现出物象的立体描绘,可使欣赏者感到一个真实的物品展现在眼前;当你要把一个物体的形象向别人描述时,立体图像会省掉很多形容的语言。
立体图像的表达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直观感受、结构分析、主观理解等个方面的能力,联系其他学科中这样的表达方式进行学习,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在其他科目的应用与学习增加其综合素质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武力立体物件的观察,是学生学会对立体物件的形象表达与描绘。
利于掌握各学科物体的空间形态的相互间的联系和学习;能够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些比较复杂的东西。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对立体物体的手绘立体图像的表达的学习,使学生们学会各科目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相互作用着学习;学生通过对物体形象的思考与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加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对美术的情趣。
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培养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立体图像的表达,立体图像的的规律和表达方法的掌握,和手绘线条的把握;本课与其他科目的立体图像的相互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手绘立体图像的透视关系和立体图像的的规律和表达方法的掌握。
教学方法:1、教法:观察、讲授、讲解、比较、讨论、示范2、学法:观察、听讲、讨论、作画练习教具准备:不同形状的立方体、根据立方体用铁丝做的相应不同形状的立方体、教科书、绘画板、绘画笔、绘画纸、橡皮擦学具准备:绘画板、绘画纸、绘画笔、橡皮擦、笔记本教学过程:时间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想)教学手段设计意图组织教学1分钟清点教具清点学生到勤情况清点学具与学生人数集中精力做好上课准备起立向教师问好交流互动法观察法确保上课的顺利进行和学生到勤情况并观察学生状态引入新课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做游戏(请一个同学口头表达一个的立体物体,让一个同学用平面图像来解释它,老师则用用平面图像来解释它,看看那一个画出来的图案更接近同学表述的立体物体,哪个更能表达出立体的效果。
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立体的表达教案
![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立体的表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27999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f.png)
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立体的表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手绘线条图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3. 通过对物像立体表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平面线条图像转化为立体形象,提高学生的综合绘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2. 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3. 物像立体的表达方法4. 平面线条图像与立体形象的转换5. 综合绘画能力的提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物像立体的表达方法,平面线条图像与立体形象的转换。
2. 教学难点: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将平面线条图像转化为立体形象。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和物像立体的表达方法。
2. 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提高手绘线条图像的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优秀的手绘线条图像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基本技巧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示范,让学生初步掌握线条的运用和图像的表现。
3. 立体表达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立体表达的练习,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4. 作品展示与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拓展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绘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手绘线条图像的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手绘线条图像技巧的掌握程度。
2. 空间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学生立体表达练习的作品,评价学生在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进步。
3. 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通过学生作品的创意和审美水平,考察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立体的表达教案
![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立体的表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10ca58cc22bcd127ff0cd4.png)
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课型:绘画教学内容与目标1、技能目标:本课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形态与结构的关系,掌握立体物象的呈现规律和表现手法,表达立体物象的各种方法。
鼓励学生表现出有个性的空间世界,充分发挥想象力,把他们对空间的理解展示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得到协调发展。
2、情感目标:联系学生自己的成长环境,消除学生对复杂结构和多维物象表达的恐惧感,发展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使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爱的表达方式,进行自我表达和交流。
教学重点:对立体图像的概念和表达方法的了解与运用教学难点:对立体图像的三种表达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让学生消除对复杂结构和多维物象表达的恐惧感教学方法:幻灯片导入、设问引导、课堂分析探究、课堂实践练习等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绘画铅笔、橡皮擦、16开白纸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变魔术”的方法使圆形变成圆球体,并找学生到黑板上根据老师的变法,将一个正方形变成一个正方体,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好奇心和很大的兴趣。
(3分钟)二、讲授新课1、生活中的立体形象可以概括为基本形体基本形体:六面体、球体、椎体、柱体等2、立体图像的概念:(2分钟)立体图像指在平面中运用绘画等形式表达具有长、宽、高三种空间度量效果的三维立体形象3、师:立体图像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学生看书总结,老师展示图片:(5分钟)(1)广告设计(2)室内布置效果图(3)家具安装示意图等等4、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的三种方法,教师讲解并出示幻灯片:(5分钟)(1)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简要讲一下透视知识)(2)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3)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5、比较物体的表达方法:(3分钟)教师展示图片,学生分析说明。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并用呈现相关图片。
6、作品欣赏(2分钟)三、学生实践、教师巡回辅导。
(10分钟)请同学任意选择一种或多种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画出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图像。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四、学生作品展示评价(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点评)(5分钟)五、布置课后作业立体图像的概念:长、宽、高空间效果三维空间表达方式1.直观感受2. 结构分析3. 主观理解五、课后反思:本节课老师采用幻灯片结合课本来讲,以魔术的方式导入,学生好奇心很强‘学习积极性高,这个课堂气氛活跃。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案)--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案)--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d7e8e7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7b.png)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学目标【显性目标】1、能够得心应手地用三维图像描绘立体形态。
2、有个性且极具想像力;大胆创新,富有生活情趣。
【隐性目标】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客观分析,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13册第2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和第3课《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通过学习学生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意义,认识了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发展了学生的基本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今天学习的《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方面,虽然相比已学过的课程有一些难度,但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由深及透、由透激活的教学思路,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形态与结构的关系,掌握立体物象的呈现规律和表现手法,能够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掌握表达立体物象的各种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得心应手地用三维图像描绘立体形态。
2、围绕生活空间学习课业知识,调动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让学生消除对复杂结构和多维物象表达的恐惧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先请同学们看老师正在做什么?生:老师正在画画师:回答的很对,老师是用手来描绘图像(板书课题) ,也就是手绘图像,那老师还得问同学们,我在描绘图像时用的是点、线、面中的那一种形式呢?生:线条师:回答的真好,看看老师刚才用手绘线条画的电冰箱,你们感觉画起来简单吗?像不像你们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学过的简笔画呢?现在我在加上几笔,你们看看有什么变化?回答的太好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也就是用我们那灵活、聪明的双手,以线条的形式来描绘我们生活中各种物品的立体图像。
那什么是立体图像呢?二、解读课题、立体图像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也就是用我们那灵活、聪明的双手,以线条的形式来描绘我们生活中各种物品的立体图像。
那么什么是立体图像呢?师:我们先来看这四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它们都是由宽和高二个维度组成的平面图形,也称二维图形。
人美版美术7年级下册 2手绘线条图像 物象立体的表达 教案设计
![人美版美术7年级下册 2手绘线条图像 物象立体的表达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ce6cbdba0d4a7302763a6e.png)
引导学生掌握一种观察方法,能够加深印象,促进理解。
巩固运用,培养对物象分析的能力
明确表达方法及特点
联系生活,了解应用范围
将立体形象转化成立体图形
评价是否掌握表达方法,是否有意图有个性表达
强化表达方法在生活中应用
八.板书
立体图像的表达
一、立体构成
二、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观察讨论法、实践体验法。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感知事物-分析概括-观察理解—实践应用-课堂评价-课外拓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物像的基本特征和图像表达的关系
难点:学生有意图地选择表达方法对三维立体形象进行表达。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学具准备:画纸、铅笔、橡皮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三、表达方法:直观感受法结构分析法主观理解法
八、教学反思: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学习手绘线条图像能够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简单会意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交流和抒发情感的目的。要使学生学会用手绘线条的方法来表达立体图像,本课教学的知识点是教会学生掌握三种表达方式(直观、结构、主观的表达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事例分析法、观察讨论法、实践体验法。,引导学生不断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通过感知事物-分析概括-观察理解—实践应用-课堂评价-课外拓展过程一步步理解、掌握本课知识点。通过课件图片启发学生对几类立体图像的欣赏,总结出了立体图像的应用,并又由此带出了立体图像表达方法这一重点知识。。另外本课设计的一大特点就是将练习贯穿其中,有讲有练,及时发现问题巩固知识点。在评价部分我采用了同学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法,效果较好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案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13e3e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d.png)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绘线条物象立体的表达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手绘线条物象立体的表达方法,并尝试画一件物品。
2.搜集生活中物象立体应用例子,分析物象立体的表达特点和视觉效果。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对物象立体的观察、概括与表现方法。
3.通过欣赏生活中物象立体应用图例,感悟物象立体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激发学生用物象立体表达方法记录物体特征和传达信息的愿望。
养成分析事物、表达独到见解的自信心以及对物象整体观察、细致刻画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物象立体及其表达方法的认知。
教学难点:用线条表达物象的立体感。
三、教学方法情境法、演示法、实践练习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实物照片、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在新课开始之前,向学生展示一幅校园平面图以及一个校园立体模型,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同样是表现我们校园的作品,绘画作品与实际模型有哪些不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引出课题并板书《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
(二)讲授新课1.教师展示几个手绘立体基本形体图例,并现场示范用线条画出立体图像,提示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添画将这些平面图形变成立体物象?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把刚才的手绘立体基本形体添加几笔,变成生活中物体的立体图像,使学生初步学习了解如何运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立体。
2.教师课件展示教材中出现的绘画、设计中表达立体感、体积感的视觉效果图。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欣赏、分析教材中手绘立体图像,分小组讨论:——这些图例在表达方式和效果上有哪些不同?在表达立体物象时都能用哪些不同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展开讨论,并根据教材内容找出答案,教师总结:分别有①运用透视规律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②利用遮挡关系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③根据自主意识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
3.教师指导学生做练习,任选一种表达立体物象的方法学习画立方体,然后把立方体变成城市高楼大厦(也可以变成其他立体图像)。
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立体的表达教案
![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立体的表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77e98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6.png)
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立体的表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艺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手绘线条图像作为一种传统而又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手绘线条图像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1.2 教学目标(1)了解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技巧;(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4)提高学生对手绘线条图像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第二章: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1 手绘线条图像的定义手绘线条图像是指通过手绘线条的方式,用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浓淡等变化来表现物体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
2.2 手绘线条图像的特点(1)简洁明了:线条是手绘线条图像的基本元素,它简洁明了,能够直接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结构;(2)灵活多变: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浓淡等变化丰富,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3)富有表现力:通过线条的变化,可以表达出物体的动态和情感。
3.1 线条的绘制技巧(1)直线:平直、流畅、有力;(2)曲线:优美、流畅、富有弹性;(3)细线:精致、细腻、清晰;(4)粗线:厚重、粗犷、有力。
3.2 线条的变化技巧(1)线条的粗细变化:通过线的粗细变化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2)线条的长短变化:通过线的长短变化表现物体的动态和情感;(3)线条的曲直变化:通过线的曲直变化表现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第四章: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4.1 观察力的培养(1)观察物体的形状、结构、比例;(2)观察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3)观察物体的动态和情感。
4.2 想象力的培养(1)发挥想象,创造独特的线条表现形式;(2)结合生活,创造有趣的线条图像。
4.3 创造力的培养(1)尝试不同的线条绘制技巧;(2)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线条图像;(3)将线条图像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案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8c93b410661ed9ac51f320.png)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手绘线条表现物象的立体形态。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
3、用自己的双手表达所见、所闻、所感俩激发学习兴趣和生活热情。
教学重点:对三维空间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能恰当运用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
教学关键:立体图像和平面图像的不同之处。
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1分钟)1、教师准备教具:作品图例、绘画工具、调试课件。
2、学生准备学具: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平面和立体作品、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
二、引课:(2分钟)提问:每组图像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区别?生:一个是平面的图像,一个是立体的图像。
提问:如何区分?生:平面的图像有长、宽、立体的图像有长、宽、高。
师:对,也就是说一个是二维的平面空间表达,一个是三维的立体空间表达,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就是三维立体空间的表达即立体图像的表达,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立体图像。
立体图像指在平面中运用绘画等形式表达具有长、宽、高三种空间度量效果的三维立体形象。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这样的三维立体形象,请同学们一起来观赏。
课件呈现图片——生活中的立体形象:建筑物、小车、礼品盒、蛋糕等等。
师:同学们也常常会看到生活中关于立体形象的描绘。
课件呈现用立体图像表达的形象:楼房、车辆、物品等等。
提问:同学们看了这些立体图像的表达有什么感觉。
生:形象生动、逼真。
师:说的好,运用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能最直观、最形象地体现出物体的形状、结构与特征。
三、新课:(15分钟)1、平面——立体。
正方体为例,物体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
(1)、立体:具有长、宽、高三个维度的物体。
(2)、什么是立体图像?立体图像指在平面中运用绘画等形式表达具有长、宽、高三种空间度量效果的三维立体形象。
立体图像能最直观、最形象地反映出它们的形状、结构与特征。
(3)、PPT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形象:长城、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篮球运动员的扣篮动作、雕塑作品、摄像机2、立体图像与平面图像。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案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04fb3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7.png)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案《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绘线条物象立体的表达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手绘线条物象立体的表达方法,并尝试画一件物品。
2、搜集生活中物象立体应用例子,分析物象立体的表达特点和视觉效果。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对物象立体的观察、概括与表现方法。
3、通过欣赏生活中物象立体应用图例,感悟物象立体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激发学生用物象立体表达方法记录物体特征和传达信息的愿望。
养成分析事物、表达独到见解的自信心以及对物象整体观察、细致刻画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物象立体及其表达方法的认知。
教学难点:用线条表达物象的立体感。
三、教学方法情境法、演示法、实践练习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实物照片、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在新课开始之前,向学生展示一幅校园平面图以及一个校园立体模型,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同样是表现我们校园的作品,绘画作品与实际模型有哪些不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引出课题并板书《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
(二)讲授新课1、教师展示几个手绘立体基本形体图例,并现场示范用线条画出立体图像,提示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添画将这些平面图形变成立体物象?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把刚才的.手绘立体基本形体添加几笔,变成生活中物体的立体图像,使学生初步学习了解如何运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立体。
2、教师课件展示教材中出现的绘画、设计中表达立体感、体积感的视觉效果图。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欣赏、分析教材中手绘立体图像,分小组讨论:——这些图例在表达方式和效果上有哪些不同?在表达立体物象时都能用哪些不同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展开讨论,并根据教材内容找出答案,教师总结:分别有①运用透视规律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②利用遮挡关系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③根据自主意识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af9ef36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b.png)
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立体的表达教材分析:物象立体的表达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学习手绘线条图像能够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简单会意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交流和抒发情感的目的。
能够使学生理解形态与结构的关系,掌握立体图像的呈现规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掌握表达立体图像的各种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用线条表现立体形态的方法,利用手绘线条表现物象的立体形态。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的思维由二维转变为三维,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用自己的双手表达所见、所闻、所感俩激发学习兴趣和生活热情。
教学重点:对立体图像概念的了解以及认识用手绘线条表达立体图像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对立体图像的认识和表达,消除学生对复杂结构和立体物象表达的陌生感。
教学方法:欣赏法、实践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并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正方形,请同学们动动手,通过添画几笔的方式,让正方形变成立体图形。
并进行两者比较:平面的图像有长、宽,立体的图像有长、宽、高。
(将二维图形变成三维立体图形,体验平面到立体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根据正方体引导学生总结出立体图像的含义:在平面中运用绘画等形式表达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效果的三维立体形象。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物象立体的表达,采用的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手绘线条图像的方式。
出示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立体的表达》。
二、讲授新课:1.生活中的立体物象:设问: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物象是立体的呢?(学生回答)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这样的三维立体形象,请同学们一起来观看。
教师出示图片,带领学生观看生活中的立体物象。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正是因为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立体形象,所以我们常常能在生活中的许多地方看到关于立体形象的描绘。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学设计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9ac42f763231126edb117e.png)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用手绘线条表达物象的立体形象,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物象,并通过描绘更好地理解物象的形体结构。
2、过程与方法:搜集生活中的物象立体应用例子,分析物象立体的表达特点和视觉效果。
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对物象立体的观察、概括与表现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生活中物象立体应用图例,感悟物象立体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激发学生用物象立体表达方法记录物体特征和传达信息的愿望。
培养学生分析事物、表达独到见解的自信心,以及对物象整体观察、细致刻画的习惯。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象的立体表达的方法和营造空间的呈现方式,围绕我们的生活空间学习该表达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难点:让学生消除对复杂结构和物象立体表达的恐惧感。
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清晰的表达物体的结构、透视、排列、组合的规律和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请你学生寻找身边的形体的物体。
小结:在我们生活中充满着立体形象。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可归纳为四个基本形体:六面体、圆柱体、球体、圆锥体。
2、引出课题:(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讲解该分解图。
)我们可用许多的技法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导出课题。
手绘线描画手绘线描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
二、讲授新课(一)手绘线描图像的特点及作用。
1、展示手绘线描图像作品,什么是手绘线描图像?2、我们为什么要学会用手绘线条来表达立体图像?(其特点)3、手绘立体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4、平面与立体的图像有什么区别?(平面图像只表现出物体的长宽。
)(二)学习立体图像的三种表达方法。
1、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
A、表现物像较准确。
B、运用线条生动、流畅。
C、存在问题有时为了把握形而使线条不连贯,形也失去很多。
2、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
把一个物体看成是透明的,将被遮挡的部分画出来。
第2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学设计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
![第2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教学设计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900d81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7.png)
2. 观察体会,立体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勾画重点
开动脑筋,用猜猜看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浓浓的好奇进入到课堂,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集中使课堂教学能更好的进展下去。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
授课教师
教学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2023年06月
课标要求
通过“造型表现”,学生 掌握美术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围绕题材,提炼主题,采用平面、立体或动态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七年级上册《手绘线条图像——会说话的图画》一课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像的基础知识,认识生活中立体图像的应用,了解如何运用手绘线条表达立体图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立体图像广泛应用的现象,认识立体图像的几种常用的表达方法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图像表达的愿望。
认真的听老师分析和讲解记好老师所提出的错误的地方和好的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总结学生值得表扬和不对的地方利于大家知道自己的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下次注意保持和改正。
板书设计: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立体的表达
一、立体图像的特点 : 长宽高三个空间维度
二、立体图像的表达的三个方法
1.直观感受
2.结构分析
3.主观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什么是立体物象,了解手绘线条物象立体的表达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手绘线条物象立体的表达方法,并尝试画一件物品。
2.通过搜集生活中物像立体应用例子,分析物象立体的表达特点和视觉效果。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对物象立体的观察、概括与表现方法。
(完整版)手绘线条图像教案
![(完整版)手绘线条图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9e76a8a5e9856a57126035.png)
《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教学设计仵婷婷一、教材分析与学习时间安排《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是人美版美术教材第14册第二课的学习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学习手绘线条图像能够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简单会意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交流和抒发情感的目的。
初一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对手绘线条有所了解,上学期的学习主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引发学生去把握对象的基本特征和组成要件,能抓住说明问题的关键,并用正确的观察方法进行大胆,自信,有个性地表达事物的程度,不强求完全写实。
本学期的教学注重的是使学生理解形态与结构的关系,掌握立体图像的呈现规律和表现手法,能够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掌握表达立体图像的各种方法。
本内容计划授课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线条表达方法,理解物象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用手绘线条准确客观、忠实现实地传达物象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客观分析能力,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学会从生活中去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围绕生活,调动学习兴趣。
难点:鼓励学生大胆地对三维立体形象进行表达。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电脑课件、正方体、学具准备:A4纸、铅笔、橡皮五、教学特点本节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淡化美术技能的培养,以"看看,想想,画画,猜猜,玩玩"的氛围让学生学得愉快,画得开心,在轻松愉快中激发学生热爱美术、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教学设计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重视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六、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1、课堂活动: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正方形,请同学们通过添画几笔的方式,将二维图形变成三维立体图形,体验平面到立体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手绘线条图像教案-立体图像的表达(教案)
![手绘线条图像教案-立体图像的表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7dcc1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a.png)
手绘线条图像教案-立体图像的表达(教案)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课时:1课时(45分钟)课型:绘画授课对象:七年级教材分析:如果你想把自己看到或者设计的物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立体图像能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立体图像的表达,立体图像的的规律和表达方法的掌握和手绘线教学难点:手绘立体图像的透视关系和立体图像的的规律和表达方法的掌握。
教学方法:1、教法:观察、讲授、讲解、比较、讨论、示范2、学法:观察、听讲、讨论、作画练习教具准备:教科书、教案、PPT学具准备:绘画纸、铅笔、橡皮擦教学过程:时间环节组织教学教师行为清点教具清点学生到勤情况学生行为(预想)清点学具与学生人数集中精力做好上课准备起立向教师问好教学手段设计意图1分钟交流互动法确保上课观察法的顺利进行和学生到勤情况并观察学生状态引入新5分钟1.情景导入:有一天,你在1.师生交流,积极开法国餐馆吃饭,想要一杯热动脑筋,各抒己见。
水,由于语言不通无法交流,你会怎么办?老师带领学生思考多种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用手绘的方式来表达)交流互动法交流互动法游戏法开动脑筋,用做游戏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带着浓浓的好奇进入在课堂,课2.说一说:下面两个图形有2.说出“立体图像”什么区别?的优势3.游戏环节:添几笔,把这3.积极的参与游戏,些平面的二维图形变成三维集中注意力,对立体的立体图形。
图像很好奇,产生兴趣,对学习立体图像引出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表现出跃跃欲—立体图像的表达。
展示本课学习目标试的想法,想要亲自动手画一画。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使课堂教学能更好的进展下去。
1、讲解如果你想把自己看1.积极思考做好笔记与重点勾画到或者设计的物品的形象表授分钟达出来,立体图像能最直观、新最形象的反映出他们形状、结构与特征。
立体图像比平课面图像更能体现出物象的立体描绘,可使欣赏者感到一个真实的物品展现在眼前;当你要把一个物体的形象向别人描述时,立体图像会省掉很多形容的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
课时:1课时(45分钟)
课型:绘画
授课对象:七年级
教材分析:如果你想把自己看到或者设计的物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立体图像能最直观、最形象的反映出他们形状、结构与特征。
立体图像比平面图像更能体现出物象的立体描绘,可使欣赏者感到一个真实的物品展现在眼前;当你要把一个物体的形象向别人描述时,立体图像会省掉很多形容的语言。
立体图像的表达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直观感受、结构分析、主观理解等个方面的能力,联系其他学科中这样的表达方式进行学习,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在其他科目的应用与学习增加其综合素质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对立体物件的观察,使学生学会对立体物件的形象表达与描绘。
利于掌握各学科物体的空间形态的相互间的联系和学习;能够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些比较复杂的东西。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对立体物体的手绘立体图像的表达的学习,使学生们学会各科目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相互作用着学习;学生通过对物体形象的思考与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加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对美术的情趣。
培养创新精神,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培养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立体图像的表达,立体图像的的规律和表达方法的掌握和手绘线条的把握;本课与其他科目的立体图像的相互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手绘立体图像的透视关系和立体图像的的规律和表达方法的掌握。
教学方法:
1、教法:观察、讲授、讲解、比较、讨论、示范
2、学法:观察、听讲、讨论、作画练习
教具准备:教科书、教案、PPT
学具准备:绘画纸、铅笔、橡皮擦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
一、手绘立体图像的特点
二、立体图像的表达的三个方法
1、直观感受
2、结构分析
3、主观理解
三、立体图像的透视关系
四、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