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信息研究述评-语言学之家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话语标记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话语标记语,如“其实”“所以”“换句话说”等,在日常交流中频繁出现,它们不仅起到了连接话语、组织信息的作用,还对话语的理解和推断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对话语标记语进行语用学研究,对于理解人类语言交际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
我们将对话语标记语的定义、分类和功能进行梳理,以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接着,我们将回顾话语标记语在语用学领域的研究历程,从早期的理论探讨到近期的实证研究,分析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主要成果。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话语标记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和语用效果,以及它们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将对话语标记语语用学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可能的研究问题。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希望能够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学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研究脉络和全面的研究视角,同时也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话语标记语的功能与特点话语标记语是日常交流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们在日常对话、学术写作、演讲等各类语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功能与特点对于理解和分析话语结构、语境含义以及交际意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导与提示:话语标记语可以帮助听话者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话题转换。
例如,“那么”常用于引出新的观点或话题,“而且”则用于加强之前的观点或提供额外的信息。
语境构建:话语标记语有助于构建和维持对话的语境。
例如,“话说回来”常用于将话题拉回到之前讨论的内容上,“换句话说”则用于提供另一种表达方式或角度。
信息组织:标记语还可以帮助组织和调整信息,使得表达更加流畅和易于理解。
如“首先”“其次”“最后”等用于列举或排序信息。
灵活性:话语标记语的使用非常灵活,不受语法规则的严格限制,可以根据语境和需要自由添加或删除。
语境依赖性:话语标记语的意义和功能往往依赖于具体的语境。
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第9卷第4期Vol.9,N o.4长安学刊Changan Xue Kan2018年6月Jun. ,2018话语分析研究综述董佳(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710128)摘要:“话语分析”(D iS C〇urS e analysis)这一术语自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Z.Haris)在美国“Language”杂志上首次提出并使用以后,20世纪60 - 70年代,话语分析作为一个研究门类在欧美学 界经历了快速发展,关注对象也随着研究的推进逐渐由语言内部转向更广阔、复杂的外部实践。
逐渐形成 结构话语分析法、社会文化分析法、认知分析法和批判话语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和范式。
关键词:话语分析;理论发展;研究范式文章编号:978 - 7 -80736 - 771 - 0(2018)04 - 035 - 03一、产生背景及理论发展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Z.Hari S)在美国 “Language”杂志上于1952年首次提出并使用了 “话语 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这一■术语。
20 世纪 60、70 年 代,话语分析作为一个研究门类在欧美学界经历了快速 发展,关注对象也随着研究的推进逐渐由语言内部转向 更广阔、复杂的外部实践。
D C cu re译为“话语”,即人们已经实际表达出来的 东西。
而表达的方式主要为声音和书写符号。
凡是说 出来的、写出来的就是“话语”,相当于索绪尔所说的“言 语”,包含说话人、受话人、内容、沟通、语境等多种要素。
索绪尔对“言语”和“语言”有着明确的区分。
“言 语”就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日常的话语行为,而“语言”则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被构建出来的、以特定词汇为 原材料的句子,例如中文。
一套语言系统内产生的句子 是多种多样的,中文我们已经使用了几千年的时间,仍 在使用,并且会继续延续使用下去。
但在同一语言系统 下,很多话只是符合语法句法规则,可以被表达出来,却 并不能够真正说出来。
中国话语的国内研究述评
中国话语的国内研究述评话语作为语言行为的基本单位,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
对话语的研究在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研究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话语研究一直备受关注,不仅是因为话语是语言交流的核心,更是因为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殊性使得话语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话语的国内研究进行述评,从话语的定义、特点、话语权、变异和语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话语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一、话语的定义和特点话语是指人们在交际中使用的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的组合。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话语是语言的具体运用,是具有完整意义的句子或短语的集合。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话语是表达思想情感、传递信息的手段,是社会互动和交际的基本单元。
中国的话语研究主要涉及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各自对话语的定义和特点有着不同的侧重和解释。
二、话语权和话语变异话语权是指在交际和争论中,通过话语表达权力和控制的能力。
话语权是话语研究的重要概念,在中国的话语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话语权的分配和运用受到了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地位、文化传统、性别差异、政治权力等。
话语权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性,同时也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
在中国的话语研究中,话语权的问题被认为是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议题,而话语权的不平等分配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之一。
例如在性别和政治领域中,话语权的不平等分配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
在性别话语研究中,女性话语权的弱化和压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政治话语研究中,权力机构对话语的垄断和控制成为了研究的核心议题。
中国的话语研究者们通过对话语权的研究,深入剖析了社会和文化中的权力结构和话语体系,为话语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三、话语的语用和语境语用是指话语在特定的语境中的使用和功能。
语境是指话语使用时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情境。
在中国的话语研究中,对语用和语境的研究成为了话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话语的国内研究述评
中国话语的国内研究述评中国话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长期实践的产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不断崛起,中国话语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国内学者们对中国话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话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中国话语的国内研究进行述评,旨在探讨其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研究现状中国话语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经典文化,如《诗经》、《论语》等典籍中都包含了丰富的话语内容。
现代对中国话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以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话语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不少学者纷纷加入到话语研究的行列中。
一方面,他们对传统的话语进行梳理和解读,也对当代社会中的话语现象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主要采取了文本分析、语言学分析、社会学调查等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中国话语的内涵和特点。
与此学者们也深入挖掘中国话语的历史渊源与演变规律,使之得到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二、存在问题尽管中国话语的研究有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解决。
中国话语的研究仍然相对分散,学者们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尚未形成一种统一的深度研究模式。
对于中国话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对于古代经典中的话语内容尚未得到深入的挖掘。
中国话语研究与国际话语研究的对话与融合有待加强,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推动中国话语研究与世界话语研究的融合发展。
中国话语研究在理论建构和实践应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滞后。
一方面,中国话语研究中缺乏一种系统的理论建构,还停留在描述和解释阶段,理论深度和广度不足;学者们在中国话语的实践应用中还未能够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仍显不足。
三、未来发展方向中国话语的国内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未来,需要加强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中国话语研究的内容;也需要加强中国话语研究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
近三十年话语分析研究述评_范宏雅
2003年12月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Dec.,2003第26卷 第6期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 Vol.26 No.6【语言学研究】近三十年话语分析研究述评范宏雅(山西大学外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06)关键词:话语分析;篇章摘 要:文章剖析了不同学派对话语和话语分析内涵的理解,简要回顾了话语分析的源起,介绍了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研究的贡献与不足,指出新的世纪话语分析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研究动向,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话语分析所亟待解决的理论建设与实践方法等问题以及我国目前话语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03)06-0097-04 一 “话语”和“话语分析”的含义一般来讲,人们认为话语是大于句子的单位(a unit above sentence),这样的理解不很精确,因为话语的范围很广,可以是词、短语、小句(包括告示、标牌、广告等),也可以是一首诗歌、一篇日记、一次对话、一场演讲、一部小说、一份文件等等。
威多森(Widdowson,1979:50)把话语定义为“the use of sentences in Combination”(句子组合的使用),强调其分析单位和功能[1];系统语言学家斯蒂那和伟特曼(Steiner and Veltmen,1988)把话语解释为“作为过程的语言”,强调其动态本质。
克拉申(Caire Kransch,1998)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把话语定义为讲话方式、阅读方式和写作方式,同时也是某一话语社区的行为方式、交际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这些观点,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话语的本质,同时也表明话语分析的定义因为语言学家不同的着眼点而不尽相同。
有些语言学家从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上来定义它。
如斯塔布斯(Stubbs,1983:1)认为话语分析是对“自然发生的连贯的口头或书面话语的语言分析”[2]。
语言学话语分析
语言学话语分析篇一:话语分析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批评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之比较》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基础)批评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批评语言学发展而来的一种用于语篇分析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代表人物是F airc lo ug h,Fowl er,Kr es s,v an Dijk,v an Le eu ve n,Wod ak等。
其代表性的论著如??语言与权利??(Fa irclo ug h1989),??语言、权利、意识形态??(Wo da k1989)以及??话语中的偏见??(v an Dijk1984)标志着批评话语分析的形成。
在具体的语篇分析中,他们或者以语言分析为主,或者从社会理论出发,对语篇的语言特征并语言学话语分析)不分析描述,或者把社会理论与语言特征分析结合起来。
根据他们研究的不同侧重点,可以把这些学者分为以Fair clou gh为代表的兰卡斯特学派(La nc as te rSc ho ol)的社会变革论,以Wo da k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Vi en na Sc ho ol)的语篇历史法,以Weth-er el l为代表的拉夫堡学派(L ou gh bo ro ug hS ch ool)的话语心理学,以Kre ss和Van Le eu wen为代表的社会符号学,以Van Dijk为代表的社会认知法等等。
话语分析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
话语分析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说话是人类日常交流中极为重要的活动之一,各种语言中都包含着各种不同的语言规则和表达方式。
这些规则和表达方式被称为语言现象,而语言学家们需要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和分析,来深入了解语言之间的区别和相似性。
话语分析是一种系统性的研究方法,它通过对语言現象进行分析,揭示出这些语言现象背后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话语分析在研究中经常被用来研究口语对话或书面文本中的语言细节,以了解人们在特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意义和人际关系。
话语分析中的核心是对话语结构和说话人意图的分析。
其中,对话语结构的分析包括对语言特点、词汇、语音和语法的研究,而说话人意图的分析则包括对说话人背景和目的的研究。
研究这些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交流过程和语言文化中的相互作用。
在语言学研究中,话语分析可以用于研究各种形式的交流。
例如,它可以用于研究书面文本、口头交流、电话交往和社交媒体等。
不同形式的交流提供了各种不同的语言信息和背景,因此对话语分析相应的技术和方法也需要有所不同。
在研究书面文本时,话语分析可以用于研究各种表现句子中段落之间关系的结构特点。
例如,通过分析段落间的连接词或句子的形式,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作者所想表达的意思。
同时,话语分析还可以用于研究句子中的语气、语调和语法的使用方式,以及它们在整个文本中的作用。
在研究口头交流时,话语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不同说话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通过分析语音和语调,可以判断出说话者的情绪和语调(比如愤怒,开朗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其意图。
同时,语言的各种表达方式和词汇选择,也可以为研究带来指导。
在研究社交媒体时,话语分析则能够同样有效地研究。
社交媒体是人们交流信息的新方式,因此研究社交媒体交流时,话语分析需要关注一些不同的细节。
例如,社交媒体中广泛使用的表情符号和缩略词可能需要额外的关注,以便正确理解交流信息中的重要细节。
总体来说,话语分析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话语分析及其应用国外话语分析研究述评
话语分析及其应用国外话语分析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对话语分析这一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评述,特别是关注国外话语分析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话语分析,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解析和理解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意义和功能。
通过对国外话语分析研究的梳理和评价,我们希望能够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an in-depth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field of discourse analysis,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discourse analysis research abroad. Discourse analysis, 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linguistics, aims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meaning and function of language in practical use. Through the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foreign discourse analysis research, we hope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and insights for relevant domestic research.本文将首先对话语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界定,明确其学科定位和研究方法。
然后,我们将回顾国外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结构主义到后来的功能主义、认知主义等不同的理论流派,以及它们对话语分析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分析国外话语分析研究的现状,包括其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语言能力研究述评
索绪尔在他 的语言学 理论中也涉及 了语 言能力的相关 内 容 , 主要体现在他 的有关语言 、 这 言语 的论述 中。他认为语 言 行为可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部分 ,语 言是一种表达观念 的符
、
洪堡特 的语 言能 力理论
语 心理 的, 是社会的产物 , 它 是全社会施 威廉 ・ ・ 冯 洪堡特是 1 8至 1 9世纪德 国语言哲学家 ,他 的 号系统 , 言是社会 的、
较语 言研 究》12 )中说 ,这一有机体属 于智 能人的生理范 发音行为 。所 以, (80 “ 在言语 中没有 任何东西是集体 的 , 的表现 它
围” 作为一种生理一 , 生物 的能力 , 言在人 出生时就存 在于人 是个人的和暂时的 , 语 在这里只有许多特殊情况的总和。”唁 语 『 的大脑之中。洪堡特认 为, 婴儿 身上很可能 已经存 在某种初始 是针对交际场合 的具体个人 而存在 ,是运用语言规则 表达个 的语言能力 , 种能力 是随着语言材料 的逐渐增多而发展 的。 人思想的结果 。同时语言和言语是互相依存 的。“ 这 言语和语言
Hale Waihona Puke 语言学 巨著 《 爪哇 岛上 的卡维语 》 论 的引言——《 论人类语 言 加给每个人必须遵循的规约 。“ 个人独 自以外不能创造 语言 ,
结 构的差异及 其对人类 精神发展 的影响》 简称《 ( 导论》 是他 也不能改变语言 ,I‘ 以社会成员 间通 过的一种契约 的形 ) …1 4它是 被人们掌握运用。语言 以许多储存于每个人脑 子里 的 的语 言理论的代表作 , 被后人称为 “ 第一部关 于普 通语 言学 的 式存在 , 巨著 ”对后世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 ,
印迹 的形式存在于集体 中,有点像把 同样 的词典分发给 每个
近十年国内话语分析研究述评
关键调 : 话语分析 ; 研宛 ; 达评
中圈分类号 : 0 0 H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78 20 l 0 4 O 17 0 6 (0 7 O 一 0 2一 4 J
其的 论 述 相 当 多 , 益 清 (99 20 ) 叶 起 昌 廖 19 ,0 1 、 (0 220 ) 20 ,04 等从社会语言学 的角度定义话语分 析。另外, 胡壮麟 (9 4 、 19 ) 马博森 (95 等认 为 19 ) 话 语 分析 主要 是对语 篇衔 接和 连贯 的研 究 。刘戈 (00 、 20 )奠爱萍(99 等从话语分析的研究和内 19 ) 容上 来定义 它 。李 悦蛾 和范宏 雅 (02 认 为话 语 20 ) 分 析是 对超句 单位结 构 的静态 描写 和对 交 际过 程 意义传递的动态分析。李战子(0 2 认为话语分 20 ) 析涉 及 到 对 人 际 意 义 的 研 究 。 此 外 .徐 赳 赳 ( 05)介 绍 了 V n Dj 20 a i k的 话 语 观 。 马 博 森 (04 评 述 了 Sh r 20 ) ci i H mio f n& a ln关于话 语 的看 t 法 。单就其 基 本 术 语 而 盲 , 国外 学 者 对 dsor i us c e 和 tx 的理解 迄 今 没有 形 成较 为 一致 的 看法 , et 国 内学 者 的译 名也 比较 混 乱 , 许 多论 文 中这 两个 在 表 B o na dY l,ae al e rw n ueJn s u e等相关 学 者的理论 概念 常常混 用 , 达 相 近 的 意思 。笔 者 认 为话 语 P G 本身 定义有 广 义和 狭 义 之 分 , 分 的界 限不 是 很 划 及著作相继被引进 围内, 我国学者利用这些理论 对英 语和 汉语 进 行 了 深 入 的研 究 , 得 了不 少研 绝对。理论不同, 取 分析的 目的不同, 话语 的定义也 就不 同 。 究成果。但由于许 多学者煎在弓 进, f 相对忽视了 理 论 的吸收 与创 新 , 产 生 了不 少 问 题 。本 文 总 也 ( ) 语分析 的理论 基础 二 话 结我国学者近 十年研究话语分析的概况, 分析其 话语分 析 的产 生有 其 深刻 的 理论 基 础 。认识 研究特点并指出其不足之处, 提出一些亟待解决 话语 分析 的理 论 基础 , 助 于我 们 更 好 的理 解 这 有 的问题 , 并对话 语 分 析 的研 究发 展 方 向和 趋 势 提 学 科 区别 于其 他 学 科 的 特 征 及 理 论 应 用 的 过 程。目前 , 内学者在这方面 的讨论较 多。冉永 国 出个人 建议 。 平 (97 、 云英 (0 1 等 运用 语用 学 中的 AI 19 )孙 20 ) L. S 话语 分析 的课题 研 究 t n er … 的言语 行 为 理论 以及 其 他语 用 原 i adS a e n l ( ) 语分 析的定义 一 话 并融 台 了社 会 语 亩 学 的理 论 进 行 话 语 分 析。 对话语分析的定义的理解直接影响到话语分 则 ,
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佳 结合 点
述 语narrativediscourse)进 分 同 海 斯Hym 话 ( 行了 析。 时, 姆 ( es)
了 文化和社会中的 峪 语言:语言学和人类学读本》 (Language in
收集一些著名的人类学语言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的论文主编
Sea) , 《 身临其境》 (Being There) , 《 天长地久》 ays) , 《 (Alw 尽善
尽美》 Good As it Gets)等。 (As 2.4 为取得较好的商业效应,部类似影片片名翻译的 模仿和雷同。 例如皮克斯(Pixar Animation Studios)公司的动画
《 怪物总动员》《 , 海底总动员》《 ,潜艇总动员》 晶兵总动员》 和《 等。这些译名既概括了故事情节, 又取得了商业化效应 , 也不 失为电影名翻译的成功之作。
3 结论
典小说的韵味。再如 《 仙履奇缘》 (Cinderella),《 十一罗汉》 (0cean's Eleven),《 风月俏佳人》 (Pretty W oman)等译名中, 使用了
越多, 研究成果大批出现。首先是巴塞斯(Barthes)、 ( 格雷姆斯 (G reimas)和梅茨 etz)等学者用符号学(Semiotics)的 (M 观点, 对叙
中 发生的, 而是在连贯的话语中的” (Harris,l952)。 哈里斯从成 分分布的角度研究话语结构, 他认为他建立的“ 分布分析” 可 (The Firm) ,《 亿万未婚夫》 B (The achelor) ,《 幸福终点站》 外e Terminal),《 麻雀变王妃》 Prince andM (The e)等。
米歇尔(M itchell)也在50年代末进行了话语分析的相关研 究。 他是结合语境研究买卖对话特点的。 他按照弗斯(Firth)的
元话语研究述评
育中的一 个术 语 。 这 个 术语 是 由 H rs 15 a i 于 99年 r
提出的 , 指用 于组 织话 语 、 达 作 者对 话 语 的观 点 、 表
涉及读者反应 的一种 方法 。它 在语 篇 中发 挥着组 织 语 篇 、 导主题 内容 、 引 提示命 题 等功能 。元话语 标记 有不 同 的类 型 , 以是 单 个 的词 , acrig 、 . 可 如 co nl i d yn
(9 5 把元话 语定 义 为 “ 示手 段 ” s l g , 出 17 ) 标 (i an ) 指 g i
标示手段 是写作 者 用 来 标示 对 话 题 内容 的观 点 , 其
本身并 不增 加新 的话题 内容 。Lu m t (98 在研 at a i17 ) a t 究 书面语 篇 的话 题 展 开 时 , 发现 书面 语篇 有两 个层 次: 话题 内容 和非话 题 内容 。非话 题 内容 即元话语 ,
山 东 外语 教 学
Sadn o in ̄ hnogFrg e
t eTah gJu a a e i or l g cn n
21 00年第 1 总第 14期) 期( 3
元 话 语 研 究 述 评
唐 建 萍
( 东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东 济 南 山 山 2 0O ) 5 1O
摘要 : 元话 语研 究是近 年来话 语分析 的一 个新领 域 。它指 用 于组 织话语 、 达 作 者对 话语 的观 点 、 表
的现状 , 指出 目前研 究存在 的 问题 , 对该 领域 的研究 前景做一展 望。
10研 究起源及 发展 .
Leh 17 ) 出 , 于语 言 的研究 首 先应 从 口 ec (94 指 对
《话语分析说略》述评
《话语分析说略》述评作者:陈凯伦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17期陈平(1987)于《话语分析说略》一文介绍了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包括迅速发展的原因、话语分析的特点、作用、典型的研究课题、存在的缺陷以及这些缺陷的正面作用。
现将部分具体内容述评如下:第一部分是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
在话语分析萌芽时期,作者提到了20世纪20年代崛起于欧洲的布拉格学派,布拉格学派以信息功能为着眼点,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把句子分为主位和述位两大块,其代表人物有V.Mathesius等;1952年Zelling Harris发表了一篇题为“Discourse Analysis”(话语分析)的文章,虽然Zelling Harris在文中所提倡的,研究依靠语义关系联为一体的话语段落这一尝试进展不大,但使Discourse Analysis这一术语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并吸引一批研究者相继步入这一领域(徐赳赳,1995:14)。
话语分析的最大特点在于,紧紧结合语言的实际应用,英国现代理论语言学奠基人J. R. Firth也高度重视集合语言的实际应用来研究语言,他的传人——Halliday(1961),系统语法的创始人,把语言的语法特征与功能特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对语言实施的描写广度和揭示深度方面,超过了许多同类的语法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前,话语分析多以崇尚机械式操作,把句子从实际应用环境中抽象出来进行研究,尤其是以Saussure创建的结构主义理论为代表,但是他主张明确区分语言和言语的观点,对20世纪语言学理论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话语分析萌芽时期,话语分析工作大多以脱离语境为唯一分析材料的语言研究方法,还未形成系统,其影响也不大。
20世纪70年代(包括六十年代末)是话语分析的形成阶段,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话语分析的重要价值,大量论文、论文集和专著出现,许多人开始摒弃脱离上下文对孤句进行研究的方法,转而结合语境研究“活”的语言,在此期间其不断发展的原因有三点:受语言研究中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理论语言学自身发展的结果;Austin,Grice和Searle等语言哲学家关于言语行为的研究(徐赳赳,1995:15)。
近十年来中国多模态话语及其应用研究述评
参考内容
近十年来,曾国藩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本次演示将对近十年来曾 国藩研究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重点提及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以及未来的研 究方向。
曾国藩是中国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的影响力和地位 在历史上非常重要。近十年来,曾国藩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 仅深化了我们对曾国藩的认识,而且对于我们理解晚清时期的历史和中国传统文 化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广告领域,刘芳等人(2022)探讨了多模态话语在广告传播中的应用,分 析了广告中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模态的协同作用。
3、多模态话语与技术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话语与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例如,张丽等 人(2021)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多模态话语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 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和方法。此外,还有学者研究了多模态话语在社交媒体、虚 拟现实等领域的应用(王丽等,2022)。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多模态话语 研究的全面发展。最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多模态话语研 究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思 维,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总之,近十年来中国多模态话语及其应用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取 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需继续努力,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 断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以适应日益复杂多样的社会语境和实际需求。
近十年来中国多模态话语及其应用 研究述评
目录
01 一、研究起步较晚但 发展速度很快
03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 与展望
02
二、研究内容丰富多 样
04 参考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话语世 界也日益呈现出多模态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多模态话语研究应运而生,并在 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和快速发展。本次演示将通过分析近十年来中国多模态话语及 其应用研究的情况,对其进行简要述评。
中国话语的国内研究述评
中国话语的国内研究述评中国话语是中国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话语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和社会的关注。
本文将对中国话语的国内研究进行述评,探讨其研究现状、特点和问题。
一、中国话语研究的现状中国话语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语言学家和文学家,他们对中国话语的形成、演变和使用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随着现代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中国话语的研究逐渐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趋势,包括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参与。
目前,中国话语研究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者和学术团体,他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成果,为中国话语研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中国话语研究的特点1. 多样性中国话语是由56个民族共同演变而成,各地方言、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等的融合使得中国话语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
中国话语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多样性,需要学者们深入挖掘其丰富的内涵和特点。
2. 融合性中国话语研究不仅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语特点,还将国际话语理论与中国话语相结合,以求得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成果。
中国话语的融合性使得研究者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研究视野,跨越国际间的话语交流和比较研究。
3. 实践性中国话语的研究需要结合中国社会实践,立足中国社会现实,深入挖掘中国话语的实践价值和社会影响。
中国话语的研究不仅要求学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结合中国社会实践,为中国话语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4. 创新性中国话语研究需要不断创新,吸取国内外同行研究经验,提出独特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为中国话语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和成果。
中国话语的研究需要学者们展现出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力求在中国话语研究的道路上走的更深更远。
三、中国话语研究的问题中国话语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研究范围不够广泛、研究视角不够开阔、学术成果不够丰富等。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模式单一中国话语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领域,较少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现代汉语评价话语研究述评
湖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ofHubeiNormalUniversity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
Vol.38 No.2,2018
现代汉语评价话语研究述评
崔晋苏,王建华
(1. 华中师范大学 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2. 浙江科技学院 政务新媒体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
“评价”作为人类认识 客 观 世 界 的 一 种 重 要 手 段 ,受 到 了 学 界 的 广 泛 关 注 。 从 哲 学 的 角 度 来 看 ,其 实 质 反 映 的 是 客 体 属 性 能 否 满 足 主 体 的 需 求(陈新 汉 1995),体 现 人 类 对 评 价 对 象 价 值 属 性 的 判 断 。 不 同 于 单 纯 地 描 述 客 观 世 界 ,评 价 活 动 融 入 了 话 语 主 体 强 烈 的 主 观 意 识 ,用 于 回 答 世 界 于 “我 ”而 言 意 味 着 什 么 之 类 问 题 (冯 平 1995)。目前,语 言 学 界 对 评 价 的 界 定 仍 是 众 说 纷 纭,术 语 五 花 八 门 (evaluation/appraisal/as sessment/stance等),然 普 遍 接 受 的 观 点 即 “说 写 者 对 某 一 实 体 或 是 正 在 言 说 命 题 的 态 度、立 场、观 点 或 情 感 (Hunston& Thompson2000)”。 该论断实际概括了语言学研究评价话语的两个 主要方面,即 “态 度 (attitude)”和 “言 据 性 (evi dentiality)”,反映了系统功能学派对人际元话 语 功能(interpersonalmeaning)的关注。参照上 述 观 点,我 们 所 界 定 的 评 价 话 语,即 话 语 主 体 从 特 定 视 角 出 发,在 话 语 表 达 层 面 上 反 映 出 来 的,对 其选定对象的价值属性做出的情感判断。其中, “特定视角”指 的 是 评 价 主 体 在 具 体 话 语 事 件 中 明 确 的 某 一 参 与 者 的 语 境 需 求 ,“价 值 属 性 ”还 包 括对评价客体价值量度大小的判定。
国内英语话语标记语研究述评
国内英语话语标记语研究述评话语标记语是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语用功能。
近年来,话语标记语已成为国外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焦点,国内也掀起了话语标记语的研究热潮。
本文详细回顾了国内对英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发现国内主要关注英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二语习得、翻译等方面,且呈现研究范围扩大、研究内容转变、研究方法更新的趋势。
文章指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可参照其他英语话语标记语研究、英语话语标记语共时与历时研究、大型语料库建设方向。
标签:英语话语标记语国内研究述评一、引言美国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一书中,给语言下了这样的定义:“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手段。
”(封宗信,2006:97)萧国政(2009:1)在《现代语言学名著导读》前言中指出:“上苍赐予人类两件重要的法宝,一是身体,二是语言……离开了这两件法宝,就无所谓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类和人类社会。
”由此可见,语言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
话语标记语作为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也在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内对英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从语用功能和社会意义中拓展开来,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观点和看法。
例如,夏历(2015)在《国内英汉话语标记语翻译研究二十年》一文中,对近二十年来国内英汉话语标记语的翻译研究做了专门探讨。
文章按照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范围、研究手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并对话语标记语的未来研究做出了展望。
夏历指出:“尽管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迄今尚未定论,但研究者们从各个角度,采用各种方法,围绕话语标记语的性质、分类、意义及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下面从研究现状、研究趋势、研究展望几个方面对国内英语话语标记语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
二、研究现状话语标记语的研究现状可谓各抒己见,各有所长。
中国话语的国内研究述评
中国话语的国内研究述评一、引言中国话语是指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系统,其中包括了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以及各种形式的语用和语言规范。
中国话语的研究涵盖了语言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中国话语的系统分析和探讨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语言和文化的认识,还可以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近年来,中国话语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不仅在学术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也为中国社会的语言规范、文化传承和国际交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本文将对中国话语的国内研究进行述评,旨在梳理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二、中国话语研究的现状1. 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话语研究语言学视角是中国话语研究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对汉语语法、语音、词汇、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系统研究。
在语言学视角下,中国话语的研究不仅涉及了对中国语言体系的描述和分析,还包括了对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古代语言等特殊语种的探讨和保护。
语言学家们还致力于发展新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以促进对中国话语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在社会文化视角下,中国话语的研究主要关注中国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话语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和影响。
研究者们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学、文化艺术、传媒等领域的分析,深入探讨了中国语言的演变、规范和传承,以及中国话语在当代社会的话语权和文化认同方面的问题。
这种视角下的中国话语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社会的言语现象,还可以为中国的文化自信和国际传播提供重要的支持。
1. 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化,中国话语的研究已经呈现出了多学科交叉的趋势。
不仅语言学家们开始关注中国话语在社会文化和政治经济领域的作用,社会学家、文化学家、政治学家等也开始关注中国话语在语言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特殊性和变化。
这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模式,有助于深化对中国话语的全面认识,也有助于拓展中国话语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语信息研究述评江西师范大学 钟彩顺摘要:话语传递信息,话语信息是语言功能与言语交际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人们对于话语的信息功能机制还缺乏系统和全面的了解。
本文首先探讨了话语信息的内涵,然后分别对功能语言学、认知与心理语言学及自然语言处理三个领域在话语信息方面的研究进行评述,最后指出它们在确定信息单位、信息推导和信息结构等方面所存在的共同问题。
本研究提出,话语理论构建应采取跨学科的范式,以拓宽认知视野。
关键词:话语信息;语言功能;认知心理;人工智能作者简介: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话语分析研究。
电子邮箱:zhongcs05@1 引言传递信息是语言的一项基本功能,任何言语交际都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Sperber & Wilson,1995)。
普林斯(Prince,1981:223)指出即使在进行社交礼仪类的言语活动时,人们仍然有赖于语言传递信息。
正因为此,信息成了话语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Blakemore,1988:229)。
目前,不仅语言学,还有心理认知、人工智能等其他学科也都涉及话语信息研究。
然而,由于这些学科在研究目的和视角上各不相同,它们提出的话语信息理论也就存在差异。
其中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术语使用混乱,如“主位”“话题”“焦点”等用来描述信息的概念在不同理论体系里内涵各异(Gundel,2003;Kruijff-Korbayová & Steedman,2003)。
这造成理论体系之间缺乏通融性,不仅给学术交流造成困难,也不利于话语信息理论的深入发展。
为了对话语信息研究有一个更系统和全面的认识,本文将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
首先探讨话语信息的内涵,然后分别对功能语言学、心理和认知语言学及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在话语信息方面的研究进行评述,最后对话语信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做一探讨。
2 话语信息概念“信息”是一个高频用词。
然而,人们在使用这个词时,要么未作定义,要么从特定理论视角来界定。
在日常用语中,“信息”常与“消息”“信号”“讯息”等概念混淆。
对此,周炯槃(1983)以书信为例对这几个概念进行了区分。
他指出书信中所用的文字是符号,而写在纸上的文字就成为一种信号。
信息则是由符号荷载并由信号传递的内容。
书信阅读者通过接收和译解这些语言信号而获得信息。
消息或讯息(message)则是信息按照一定规则使用符号(symbol)加以编码(coding)从而构成的符号集合。
对语言学来说,“信息”(information)更被认为是“现代理论语言学的奠基性概念”(李逊永,1989:6)。
但语言学家对这个概念也是莫衷一是。
刘云红(2005)在综述文献后发现语言学界对话语信息存有价值说、知识说和概念关系说等三种观点。
由于概念关系与知识都是话语认知内容的表征,所以现有的话语信息定义实际上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认为话语信息就是语言表达的内容,即语义所表征的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客观属性(Dretske,1981)。
也就是说,话语信息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状态的表征”(李逊永,1989:1),是由话语引发的认知内容(如Chafe,1976;Dretske,1999;陈忠华等,2004)。
但是话语信息不同于语义和知识。
李逊永(1986:5)指出语义“是人脑的语言机制对感知的信息作了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定的编码方式,使之与语音相结合,转换而成的特殊观念形态”,而知识涵盖的范围比信息广,指人类积累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第二类认为话语信息是话语所产生的认知价值。
功能语言学派主要持这种观点。
如韩礼德和马蒂亚森(Halliday & Matthiessen)把信息定义为“已知的或可以预测的和新的或不可预测的之间相互作用的张力”(2004:89)。
这种张力实际上就是认知效果,是话语作用于受话者所具有的“信息性”(informativity)(de Beaugrande,1980)或话语成分在话语链中的“信息状态”(information status)(Prince,1992)的作用。
上述两类定义体现了话语信息两个不同但互为联系的层面。
一方面,话语信息指向现实或可能世界中事物运动变化的状态;另一方面,话语信息体现了事物状态相对于人的主体意义。
因此,折中的观点认为,话语信息是话语内容与功能价值的统一。
凡都维(Vallduví,1990)、拉姆布拉奇(Lambrecht,1994)、陈虎(2003)等的观点可归为这一范畴。
他们把信息看成是话语对受话人心理表征的改变或知识储备所做的贡献。
陈虎(2003:3)用如下公式来表示信息:IU=P -(P∩K)这里U指特定话语U,P是U的命题意义,K为听话人的认知储备,IU就是U所传达的信息。
根据上述公式,话语信息就是命题意义减去命题意义与听话人的知识储备之间的交集。
然而,语言学家大多不是这样综合地看待话语信息。
虽然一些功能语言学者(如韩礼德)已注意到话语信息的双重性,但是认为话语的信息内容与他们的研究没多少关系(徐盛桓,1996)。
他们只关心语言的信息功能,因此只把注意焦点放在语言形式与信息性的关系上。
3 话语信息研究的三大领域话语信息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修辞和语法研究,但在当代语言学领域,主要源于马泰休斯有关句子结构与功能的理论。
费尔巴斯(Firbas,1992)、韩礼德(Halliday,1967)等在进一步发展该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话语信息理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语言学研究开始借鉴并结合心理认知科学理论。
其中,认知科学的信息加工理论成了话语信息研究的重要理论和方法。
同时,上世纪中后期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话语信息研究。
一些人工智能专家和语言学家解决人工智能中与话语信息相关的自然语言处理问题。
下面本文将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行简要述评。
3.1 功能语言学马泰休斯提出的关于句子的实际切分是功能语言学派话语信息理论的基础。
他认为一个语句有表述的出发点(主位)和表述的核心(述位)。
前者是已知信息,后者是话语表达的新信息。
此后,费尔巴斯(Firbas,1992)的功能句子观、韩礼德(Halliday,1967)的信息结构理论等都继承了马泰休斯的思想。
其中,韩礼德的信息结构理论最具影响,其观点可归纳为:1)话语发展由主位和述位结构推进;2)每个主述位结构由一个或多个信息单元构成;3)每个信息单元可分为旧信息和新信息,其中旧信息是可选项,而新信息是必选项;4)信息排列一般遵循由旧信息引出新信息的序次。
其他学者大多沿用新信息/旧信息和主位/述位来描写话语信息结构,但也引介了一些不同的表述方式,如话题/焦点、话题/述题、背景/焦点、预设/焦点、联结/结尾/焦点(如Sgall,1967;Dahl,1969;Jackendoff,1972;Vallduví,1990;Steedman,1991)等。
总体上看,功能语言学派对话语信息结构的切分基本遵循马泰休斯的思想,即要么按话题/述题或主位/述位划分,要么按背景/焦点或旧信息/新信息(Kruijff-Korbayová & Steedman, 2003)划分。
其中,话题或主位部分指涉交际目的,述题或述位是对话题或主位的推进,背景或旧信息是语境中可用的信息,焦点或新信息是话语传达的内容。
但对这些概念的具体界定上存在差异。
甘德尔(Gundel,2003)指出划分话语信息结构有指称(Referential)和关系(relational)两个维度。
从指称角度看,话语信息取决于语言表达式与发话者或受话者大脑(模型)、语篇或现实或可能世界里相对应的非语言(概念)实体的关系。
从关系角度看,话语信息是句子语义或概念表征中相互补充的(A和B)两个部分的组合。
现有的话语信息论都是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维度进行信息结构切分,但是具体选择的区分点有差异。
比如,在主位和述位切分上,费尔巴斯按由结构、语义和语境共同决定的交际动力来划分,而韩礼德则把小句中第一个表示经验意义成分之前部分当作主位,其余归为述位。
功能语言学派大多是在句子层面探讨话语的信息组织问题,即把话语信息理论看成是功能句法理论。
我们知道马泰休斯的主位/述位和新信息/旧信息就是从句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角度提出的;韩礼德在其功能语法中把信息结构归为篇章功能。
根据丹尼斯(Daneš,1966),句子结构分析有三个层次:语法、语义和话语组织。
那么,功能语言学派的话语信息理论就是关于话语组织的理论。
但是话语信息结构在本质上是语用因素在结构上的体现。
奥斯特曼和维他南(Östman & Virtanen,1997:92)指出主位/述位、话题/述题和新信息/旧信息分别与结构、互动和认知三个因素相关。
正因为此,有学者(如Lambrecht,1994;Gundel,1999)提出信息结构是语法与语用的接口。
更有学者(如邱述德、臧国芝,1994)把信息结构看成是语用原则。
由于语用因素的复杂性,我们在确定话语信息结构时就会面临很多困难。
首先,决定话语信息结构的语用因素很难确定。
科卢基夫·可巴亚发和丝蒂曼(Kruijff-Korbayová & Steedman,2003:250)指出话语信息结构与内容在语篇中地位、语篇参与者真实的或假定的注意状态及其先前的和正在改变的态度、知识、信念、意图、期望等语境因素都可能相关。
因此,对于具体的话语来说,我们往往无法完全识解什么因素在起作用,而且我们也不知道它们如何相互作用,进而影响话语内容的组织。
其次,信息结构与语言形式的关系不清楚。
现有的研究大多从音调、句法结构、句子成分等角度探讨话语信息结构的语言实现,但是它们与现有的信息结构划分方式都不存在完全对应的关系。
最后,信息不只是由语用因素所决定。
徐盛桓(1996)指出话语信息有语义信息、语法信息和语用信息三个子系统。
也就是说,不仅语用因素会影响话语结构,语义和语法也会有影响。
3.2 认知和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等。
其中信息加工理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它将人的大脑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过程。
由于语言是人类信息加工的内容和工具,所以语言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其中,认知和心理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心理认知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分支。
它的内容包括话语信息的认知表征、话语信息的处理模型、语义的构建、篇章和句法的分析等(Clark & Clark,1977;桂诗春,2000)。
从语言交际过程来看,话语信息有输出和输入过程,前者体现为语言产出,后者由话语理解实现。
认知和心理语言学研究旨在探讨这两个过程的心理认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