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
人教版 地理 必修二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导教案设计
![人教版 地理 必修二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导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a50c9276eeaeaad1f3309c.png)
农业革命前:极其缓慢 农业革命期间:速度加快 工业革命后:迅速增长 近100年来:急剧增长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梳理】知识点1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体趋势:不断增长。
(2)决定因素: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3)时间变化(4)空间变化国家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举例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 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和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由于很多国家实行控制人口的措施)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知识点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构成标准: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征及转变【重难拓展】重难点1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让你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
例1(2018吉林辽源一中高一下期中)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下图,回答1~2题。
1.如果a、b、c分别代表三个国家,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a——德国B.b——肯尼亚C.c——印度D.b——日本2.造成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是()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国家强制性的政策③医疗卫生水平落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B由图中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数值可判断,a属于“高—高—低”模式,目前存在于少数发展中国家;b属于“高—低—高”模式,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这种模式;c属于“低—低—低”模式,分布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与少数发展中国家。
2.C由于c区域主要位于发达国家,故c的低自然增长率是因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生育观念转变,导致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慢。
重难点2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方法人口增长模式在时空分布上不尽相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其人口增长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无论是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都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这三个决定因素。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配套)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配套)](https://img.taocdn.com/s3/m/0aefc2b3cc22bcd126ff0c44.png)
1.1人口的数量变化一、预习目标1.理解人口数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能一一揭示其原因。
2.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和成因。
3.识记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分析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
二、预习要点1.重点: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2.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三、预习问题预习课本P2—P5。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 世界人口变化的总趋是什么?时空差异有哪些?预习课本P5—P7。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有哪些?有什么特征3.促使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有哪些?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四、预习检测1. 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A. 人口出生率B. 人口死亡率C. 人口自然增长率D. 人口数量2. 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A. 自然灾害减少B. 没有战争C.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D. 农业的发展3. 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A. ①②③B. ③②①C. ②①③D. ②③①探究案探究活动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探究材料】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探究问题】1.从上面的图表,我们看到了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庞大的数量,到1999年10月12日,已达到60亿,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 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
人口自然增长受哪些因素影响?2.结合材料中的图表和教材P2~P3图1.2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图1.3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分析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变化的原因。
3.俄罗斯总统签署一项政令,鼓励妇女多生育,以扭转人口数量下降趋势。
根据这项政令,俄罗斯设立“父母荣誉勋章”授予那些多生孩子的“英雄母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e05b0a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f.png)
2.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如:“我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注重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如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城乡人口流动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世界人口增长历程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提高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的认识。
2.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增长对不同领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我国的人口政策为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人口管理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国情认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主要内容为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规律,认识到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与互动交流相结合:在探究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0f17a6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2.png)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如人口增长、人口减少、自然增长率等。
2.原因分析:讲解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如生育政策、经济发展、医疗卫生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难点是激发学生热爱地理学科,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及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生动案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阅读教材,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2.交流分享: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和提问,以促进课堂互动。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予指导性建议。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选择题:让学生判断以下关于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是否正确,以检验他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5.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以上教学设想,旨在提高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
人教版 高一必修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
![人教版 高一必修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87f574e45c3b3566ec8b23.png)
第一章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 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特点和地区分布。
2、 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激情投入,享受成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课前预习案【教材基础知识梳理】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1. 决定因素:是由 和 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的时间分布。
(1)总趋势: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的。
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 时期。
(2)世界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生产工具和 等方面的进步。
3.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保持在 水平,人口增长 。
(2)发展中国家:由于 ,民族经济发展及 事业进步,人口增长二、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过程:由 型转向 型,继而向 型逐步过渡。
(2)差异性:a时间上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进入 。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没完成由 向 的转变。
b 空间上 世界:由 向 的过渡阶段。
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 向 的转变。
课内探究案探究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图1.2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图1.3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1. 读图1.2和图1.3,完成下表:2.世界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衡,读图1.4 1950-2005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图1、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2、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大洲是3、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是图1.4 1950-2005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探究点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材料一材料二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1.根据材料一,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
2.通过材料二表格的数据,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及原因。
原因:。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5e92032e3f5727a5e962bd.png)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1.1人口的数量变化必修一自然地理这部分咱们学完了,咱们讲的非常慢,如果用心的话这部分知识应该砸的非常实了。
必修二讲的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不再是自然现象了,研究的是社会现象。
换句话说不说自然产生的,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社会现象。
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我们身边的工业、农业、人口,包括我们的教育、饮食、国民经济、环境都是社会现象。
我们地理主要关注的是这些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是什么样的。
比如我们研究农业是研究它怎么种地吗?是研究种什么东西施多少肥选什么种吗?不是,袁隆平和咱们关系不太大。
是看什么地方种什么东西,水稻适合种在什么地方。
小麦适合种在什么地方。
工业,我们是研究工业生产本身么?硫酸怎么制,钢铁怎么炼?不是。
我们研究的是工厂应该建在哪。
我们研究的是空间的分布。
从两个角度去研究,一个是研究空间分布的变化和这种空间分布的原因。
从古代到现代这种空间分布是不一样的,是有变化的,以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或者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空间分布。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类社会得到顺利的发展。
在人文地理里面,我们有一个核心的理论,这个核心的理论是区位理论。
那什么是区位呢?就是布局。
实际上人文地理研究的就是社会现象的布局。
布局除了位置这层意思还有什么?写文章讲究谋篇布局,头尾呼应,中间过渡,这都是布局。
布局有两层含义,一是位置,二是和周围其它地理事物的关系。
研究区位的目的是什么呢?最早就是为了挣钱,我的工厂放在哪?成本最低,利润最高。
咱们最常见的是商业布局,一个商场可能开马路这边就门庭若市,全是人,在马路那边就没人进去了,麦当劳在北京四环以内已经有一百多家了,但是中午饭点时候进每个麦当劳都排队,是说麦当劳这吃的特好吃么?一般,算不上多美味。
那为什么都排队呢?麦当劳把区位定位理论运用的特别好。
不是说有钱有地交加盟费就可以开麦当劳,麦当劳有专门的队伍去测算,就是你这个地方能不能开起来,开完之后有多少客流,包括和其它麦当劳之间的竞争关系,你这麦当劳里面放多少张桌子,有多少个座位都是固定的,都是设计好的当然这是前期的区位理论,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效应,就是看挣钱挣得多。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b5661f5727a5e9846a611c.png)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班级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数量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能一一解释其原因;2.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和成因,并理解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3.运用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4.通过学习,能读懂并分析人口增长坐标图;同时能辩证地认识人口增长的不同状况采取的人口政策也不同。
学习重点: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转变原因及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原因。
一、预习﹒交流﹒评价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1)三率的计算方法:人口出生率= 人数/年平均人数×100% 人口死亡率= 人数/年平均人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
(2)三率之间的换算:人口自然增长率= - (3)人口增长数量=人口基数* 。
(4)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是 和 。
二、新知﹒巩固﹒展示(一)人口数量的变化业,获取食物能力抵御疾病和灾害人口死亡率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死亡率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总结: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总趋势: )是不同的。
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二) 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 、和 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 、 和现代型。
2.人口增长模式是由 向 ,继而向 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 率的下降,其次是 率的下降,最后导致 率的下降。
3.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根本原因是: 。
转变的因素: 、国家政策、 、自然环境、 、 。
4. 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分布①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 型;(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不足 ) ②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率已降到发达国家相当水平,但率仍较高,人口模式仍处于 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 向 的转变。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1.1人口数量的变化 学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1.1人口数量的变化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5e09ace518964bce847c98.png)
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2.了解不同国家应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人口政策3.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重、难点:重点:1、不同国家应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人口政策;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
难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的人口问题、影响及解决措施。
课堂流程第一步:尝试练习1.“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A.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极高死亡率,很高出生率,极低自然增长率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第二步:考点扫描考点一:考点二:第三步:填写并理解记忆知识点知识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特点(1)总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A、农业革命以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农业革命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世界人口的增长的地区分布特点:(1)比较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增长的差异A、从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从人口自然增长率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国家之间的差异1、构成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1)划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划分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的转变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逐步过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9a8b56b7360b4c2e3f64bd.png)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目标】1.理解人口数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能解释其原因。
2.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和成因,并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3.运用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
4.通过学习,能读懂并分析人口增长坐标图;同时能辩证地认识人口增长的不同状况及所采取的不同的人口政策。
【教学重点】分析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指标。
解决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老师:大家春节回去有没有发现自己住的社区周围人口有什么变化?明确:很多同学都感觉到了人口数量上面有所变化,有变多的,有变少的。
这就是我们这一章有关人口变化的一个最直观的现象。
那么是什么引起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已经产生、正在产生和将要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内容。
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二、新授(图片展示:世界60亿人口日)老师:图片中,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安南抱着一个小孩。
老师:为什么这个小孩的出生,社会会如此关注,甚至安南都要亲临现场?学生:因为他们的降临人世,意味着世界人口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
老师:是的,这个小孩的出世,意义重大,据说他很荣幸地成为了“世界公民”,可以享受许多优惠的政策……。
从这个图片,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数量,并且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速度在继续增长,请大家计算一下,今年世界人口大概达到了多少?学生:约65亿。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请同学理解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
(1)通过实例及问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根据P3“活动”,使学生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课本图片展示)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结合课本的读图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快慢特点并掌握判断依据。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地理第 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地理第 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ae3b415acfa1c7ab00cc1a.png)
(1)世界人口增长呈现加快趋势,分析其中的原因。
2.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
预习案
一、温故导新
人口自然增长率=-
2、设问导读
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是什么?可分哪些类型?
2、小组 合作探究:
(1)构成:如上图中:①_______;②_______;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点
类型
特点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
长率
A(_______)
高
_____
A.甲B.乙C.丙D.丁
6.我国人口老龄化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鼓励生育B.计划生育C.吸纳海外移民D.构建完善的养老体系
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11年10月31日零点前2分钟,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她成为全球范围内几名被宣布成为象征性的世界第70亿人口的婴儿之一。菲律宾目前是全球人口最多的20个国家之一,也是东南亚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201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2.04%。
(2)根据“三率”特点来确定。“高、高、低”为原始型;“高、低、高”为传统型;“三低”为现代型。
(3)直接利用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来判定传统型和现代型:一般而言,自然增长率高于1%的为传统型,低于1%的为现代型。
训练案
下表是“我国四省(直辖市)的常住人口(其中包括在该地居住的离开原籍半年以上的人口)的普查数据表”,读后完成1~2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3242a2482fb4daa58d4bef.png)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1.掌握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2.掌握三种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知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出现的人口问题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3.学会阅读各种人口统计图,运用图表和人口状况数据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①率和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总趋势:不断增长。
3.时间差异(1)农业革命前:极其缓慢。
(2)农业革命期间:速度加快。
(3)工业革命后:迅速增长。
(4)近100年来:急剧增长。
4.空间差异(1)变化特征发展中国家增长③。
发达国家增长④。
(2)人口问题发达国家:⑤等。
发展中国家:出生率高,就业困难。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由⑥率、⑦率和⑧率三项指标构成。
2.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1)原始型:⑨出生率、⑩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出生率、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3)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空间差异(1)发达国家:型。
(2)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3)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由型到型的转变。
1.二战后,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探究一人口数量的时空差异[互动探究] 1.根据教材图1.2和图1.3,填写下表。
历史时期农业革命之前农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20世纪以来数量情况增长情况2.读教材图1.4及表1.1,完成下表。
自然增长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因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人口政策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增长很快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3.为什么说世界人口的增长及其发展趋势与人口大国的人口自然增长密切相关?4.为实现人口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各国或各地区能否采取相同的人口政策及措施?为什么?探究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互动探究] 读教材相关内容和图1.6,回答下列问题。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851605f96137ee06eff9185d.png)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是由□01出生率和□02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1)总趋势: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03不断增长的。
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04快速时期。
(2)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生产工具和□05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
3.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1)总特点:□06不平衡。
(2)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7较低水平,人口增长□08缓慢。
(3)发展中国家:由于□09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及□10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11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自我探究]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我国人口增长减缓,少出生了4亿多人,使“世界70亿人口日”到来的时间推延了近5年。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a □01出生率、b □02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阴影)。
(2)类型及特点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转变过程:由□09原始型转向□10传统型,继而向□11现代型逐步过渡。
(2)差异性[自我探究] 试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密切相关。
『自我反馈』1.决定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的因素是( )A.民族类型和年龄构成B.出生率和年龄构成C.出生率和死亡率D.性别构成和死亡率答案 C解析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该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关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洋洲各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都是原始型B.因印度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C.非洲国家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代表D.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答案 D解析澳大利亚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目前,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仍为传统型;非洲的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
(新课标)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新课标)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2eb7a06c6294dd88d0d26bee.png)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程标准: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不同国家应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人口政策。
3.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
4.分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的人口措施。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时间差异(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差异性3.空间差异(1)特点: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2)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1)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基数共同决定的,即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因此不能仅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来比较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2)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是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指标:图中A出生率;B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征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2)空间差异①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
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③我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④全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发达国家的人口死亡率不一定比发展中国家的低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属于“传统型”模式,且人口的死亡率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
相反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虽然已经属于“现代型”模式,但是由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大,在不同年龄段人口死亡率中老年人口的死亡率比较高,往往使这些发达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发展中国家的高。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不一定属于“传统型”模式当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传统型”模式,但有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如古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ac43a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e.png)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读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人口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差异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开始进入必修二模块的学习,人口的变化,在这一章,我们主要学习人口的数量上、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同时在此基础上探讨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们进入第一节内容的学习,人口的数量变化。
同学们可能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一些新闻,每到假期,特别是国庆节或者春节的时候,各景区都是人山人海,高速公路上也都堵满了汽车,非常的热闹。
可能同学们也都深有体会。
那么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当然,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太多了。
那为什么这些现象在我国表现的特别突出呢?在世界的其他国家也会出现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是一直都存在的吗?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新变化呢?在学生处于“愤”、“悱”心理时,引入新课:现在就让咱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新内容---人口的数量变化。
二、讲授新课[教师讲述]请大家翻开课本第二页,看图1.1 世界60亿人口日,结合课本内容,自行了解一下世界60亿人口日与这个小孩的出生有何关系[板书]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世界人口现状[教师讲述]好,相信大家阅读完课本内容也大概有了些了解。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数量变化学案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数量变化学案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fd2afd6c85ec3a86c2c5b8.png)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趋势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依据:图中曲线上扬)。
2.时间差异农业革(依据:图1中a段曲线平稳)命前人口增长缓慢农业革命期间增长速度加快(依据:图1中b段曲线坡度增大)近100多年来急剧增长(依据:图2中c段曲线坡度最大)3.地区差异特点:地区上的不平衡。
表现:国家具体特点兴旺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开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开展中国家因而人口增长很快[温馨提示]人口的自然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多,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负增长。
人口数量的多或少,增长速度的快或慢,并不一定会出现人口问题。
事实上,只有人口开展与经济开展、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时才会出现人口问题。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模式类型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Ⅲ名称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特点高上下上下高低低低转变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转变的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开展、传统文化观念和相关的人口政策等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兴旺国家:现代型。
大多数开展中国家:传统型。
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我国:根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教材P2思考]1.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缓慢。
2.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均较快。
较快的人口增长为农业开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农业开展又有较充足的粮食供应,使人口进一步增加。
3.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开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同时人口基数的增大也是人口增加的原因。
[教材P3活动]1.某年人口的增长数=年初的人口数×该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故该地第一年增加了200000×2%=4000(人);第一年末的总人口数为:200000+200000×2%=200000×(1+2%)=204000(人);依此类推,10年后的总人口为:200000×(1+2%)10≈243799人。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必修2第1章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1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必修2第1章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22c43a5b84ae45c3a358c03.png)
预习案探究案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并掌握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2.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特点及其地区分布。
(重点)3.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
(难点)【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部分,边做边勾勒出书上基础知识点,并学会构建知识体系。
2.将预习中不能解释的疑惑写在“我的疑惑”处。
预习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由和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
世界70亿人口日:年月日。
3.人口增长的时间分布(1)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______。
(2)农业革命后:人口增长先快后慢。
(3)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速度。
4.人口增长的空间分布(1)特点:地区上是的。
(2)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
预习点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项指标构成的。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特征(1)原始型:____出生率、____死亡率、____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____出生率、____死亡率、____自然增长率。
(3)现代型:____出生率、____死亡率、____自然增长率。
3.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______ 型→______ 型→______ 型。
4.分布:(1)发达国家:型。
(2)发展中国家:型。
(3)全球:型向型的过渡。
(4)中国:基本实现了从型向型的转变。
【合作探究1】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20年前后,世界人口增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相比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状况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什么?【知识拓展】人口老龄化:按照联合国标准,如果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2707d2102de2bd96058855.png)
人口的数量变化【学习目标】1、知道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利用其指标对比分析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
3、能够根据相关的人口资料或图表,分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知识梳理】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性因素: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1)时间差异①总体趋势:________________。
②表现: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20世纪以来是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2)地区差异①总特点:_____________。
②表现: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指标:人口增长模式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项指标构成的。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特点2.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_________型→_________型→_________型。
【合作探究】探究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其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对点演练:P91,T11、T12探究2:世界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具有不平衡性。
发达国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导致人口增长缓慢,自然增长保持较低水平,今后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将会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由于二战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导致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自然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由于这些国家近几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也开始趋于缓慢。
探究3: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受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及人口基数等因素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表现为人口过多、增长过快,而发达国家表现为人口增长速度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