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 版高一必修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高一人教版必修2地理第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学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备课人:李杰雄第一节人口的数目变化第 1课时课前自学[学习目标 ](1)认识世界人口增添特色||。
( 2)理解世界人口数目变化的地域差异||。
[预习指导 ]( 1)读“ 10 万年以来的人口增添”和“100 年来世界人口的增添”图||,说出人口增添的特点及主要原由 ||。
(2)读“各大洲和地域人口数目的增添”图||,认识世界人口增添的地域差异性及主要原由||。
(3)认识人口增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讲堂学习[精讲点拨 ]人口增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人口增添过快:(1)缺点:(比较:人口的增添要适合 ||,要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
)①影响经济发展: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影响人均收入的提高||,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带来众多社会问题:就业压力大、教育医疗压力大、交通拥堵、住宅紧张、社会治安状况差;③资源和环境压力大||。
( 2)解决举措:①采纳控制人口过快的增添的政策;(治标)②加快经济的发展;③提高公民素质||。
2.人口增添过慢:(人口老龄化)( 1)影响:①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②医疗等社会福利压力大;③国防兵员不足||。
(2)解决举措:①采纳鼓舞人口增添的政策;②采纳外国移民;③成立完美的社会保障系统;④形成尊老爱老的社会风俗[例题分析 ]【例】.读世界人口增添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与 1920 年前后对比较 ||,世界人口增添发生的变化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发达国家人口增添状况带来的不良结果是_____________【考察目标】此题考察了《课程标准》中的“剖析不一样人口增添模式的主要特色及地域散布”等内容 ||。
要修业生能够运用人口资料及图表获守信息||,剖析、归纳、归纳和解决问题||。
【试题剖析】( 1)工业革命前 ||,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世界人口增添迟缓;工业革命后||,跟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进步入加快阶段||,特别是“二战”后 ||,因为科技进步||,人口快速增添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2.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如:“我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持续进步。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注重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如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城乡人口流动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世界人口增长历程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提高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的认识。
2.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增长对不同领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我国的人口政策为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人口管理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国情认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主要内容为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规律,认识到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与互动交流相结合:在探究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人口增长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加强对人口数量变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分析我国近十年来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并撰写一篇短文,要求不少于500字。文章中需包括以下内容:
-我国近十年来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特点;
-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的影响;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人口问题,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总结提升: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实践活动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思维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针对人口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地区,收集该地区近五年来的人口数量变化数据,绘制图表,并分析其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要求如下:
-图表清晰,数据准确,分析有深度;
-阐述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地区的人口政策。
3.针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设计一道与人口数量变化相关的地理问题,要求问题具有思考性和挑战性。完成后,将问题与解答过程整理成文档,与同学分享。
2.了解世界及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把握人口数量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学生能够通过图表和数据,概述近现代世界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学生能够结合实例,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3.掌握人口数量变化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人口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多角度分析人口增长对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城市规模等方面的影响。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配套)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地区差异。
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地区分布。
3.运用有关资料,结合时政材料,分析人口问题及对策。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三、教学过程
一
世界人
读图思考并计算说明
合作探究:分2大组各讨论一种地区,组内以4人为单位。
人教版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如人口增长、人口减少、自然增长率等。
2.原因分析:讲解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如生育政策、经济发展、医疗卫生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难点是激发学生热爱地理学科,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及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生动案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阅读教材,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2.交流分享: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和提问,以促进课堂互动。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予指导性建议。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选择题:让学生判断以下关于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是否正确,以检验他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5.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以上教学设想,旨在提高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
高一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一地理导学案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
2. 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3. 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探讨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化过程,并掌握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 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统计图,探讨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并掌握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3. 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认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方面的区域差异。
在此基础上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预习导学:1 .世界 60亿人口日是年月日,且仍以每年多万的数量在增长。
2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________和共同决定的。
3 .世界人口增长具有的特点,具体表现在___ 国家人口增长快,国家人口增长慢,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洲,最慢的是洲;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分布具有的特点,洲最多,洲最少(南极洲除外)。
4 .二战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上的独立,的发展,事业的进步,人口_ 率下降,因此人口增长很快。
20世纪 70 年代以后,由于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措施,世界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5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和___________ 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三项指标,世界人口可划分为、和三种类型。
6.20世纪 7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大力开展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型向型的转变。
学习探究:1、自主完成读图思考;无一失2、小组讨论完成活动:3、能否阐述10万年以来人口增长的特点 4;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特点课堂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目前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与最低的大洲分别是A 亚洲与欧洲B 非洲与欧洲C 欧洲与拉丁美洲D 亚洲与大洋洲2.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处于A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过程B 由现代型向传统型的转变过程C 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的转变过程D 由原始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过程3.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属传统型的是A 美国B 日本C 法国D 埃及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以哪种类型为主?A 现代型、原始型B 原始型、原始型C 现代型、传统型D 现代型、现代型5.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A 人口死亡率与发达国家基本持平B 人口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得多C 人口出生率比发达国家低D 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发达国家低6.从全球范围看,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A 出生率B 死亡率C 自然增长率D 人口迁移量7.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属于A 原始型B 传统型C 过渡型D 现代型8.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 遏制人口盲目流动B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读课本“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目标】1.理解人口数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能解释其原因。
2.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和成因,并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3.运用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和空间的差异。
4.通过学习,能读懂并分析人口增长坐标图;同时能辩证地认识人口增长的不同状况及所采取的不同的人口政策。
【教学重点】分析并比较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指标。
解决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老师:大家春节回去有没有发现自己住的社区周围人口有什么变化?明确:很多同学都感觉到了人口数量上面有所变化,有变多的,有变少的。
这就是我们这一章有关人口变化的一个最直观的现象。
那么是什么引起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已经产生、正在产生和将要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内容。
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二、新授(图片展示:世界60亿人口日)老师:图片中,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安南抱着一个小孩。
老师:为什么这个小孩的出生,社会会如此关注,甚至安南都要亲临现场?学生:因为他们的降临人世,意味着世界人口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
老师:是的,这个小孩的出世,意义重大,据说他很荣幸地成为了“世界公民”,可以享受许多优惠的政策……。
从这个图片,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数量,并且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速度在继续增长,请大家计算一下,今年世界人口大概达到了多少?学生:约65亿。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请同学理解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
(1)通过实例及问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出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根据P3“活动”,使学生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课本图片展示)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结合课本的读图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快慢特点并掌握判断依据。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案]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2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2.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过程与方法]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教学重点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人口数量的变化是通过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体现出来的,根据这三个指标的不同特征,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来分析。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P5[读图思考]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3)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时间生产力状况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与文化的变化“三率”的变化人口增长模式18世纪中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环境较恶劣,土地私有制劳动力需求较大,受传统的生育观念影响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原始型工业化开始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环境改善,经济快速增长传统的生育观念占主导地位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传统型二战以后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土地开垦受到限制,制造业快速发展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福利提高,生育观念转变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现代型[活动]P7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分布:(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转变历史阶段原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增长模式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高高低原始型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高,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高低高传统型现代社会时期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低低低现代型(2)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分布:主要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原因发达国家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现代型经济起步早,生产力水平高,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快发展中国家亚非拉传统型许多国家经济呈快速增长阶段,人口出生率还较高,但死亡率降低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3.我的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对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有着重要影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4.地理知识在人口数量变化中的应用:介绍地理知识在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青岛市的人口数量变化问题进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五、案例亮点
1.实践性与现实性结合:本案例以青岛市为例,紧密结合现实人口数量变化问题,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创新思维与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法,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和多元视角探讨人口数量变化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பைடு நூலகம்情境创设与问题导向:以青岛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为情境,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2.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对人口数量变化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和多元视角探讨人口数量变化问题,提高其思维灵活性和宽广度。
3.以我国人口政策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人口政策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提高其对社会政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其主动思考和探究的精神,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
1.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小组合作活动,如共同分析青岛市的人口数量变化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思想,共享成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将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提问:向学生提出“你们知道我国现在有多少人口吗?”等问题,引发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历史演变:介绍我国及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历史、现状及趋势,让学生了解人口问题的演变过程。
3.影响因素:分析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如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等,并举例说明。
4.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图表、地图等教学资源,展示人口数量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帮助学生理解人口分布的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具备不同能力层次,以便相互学习、互补优势。
1.知识点回顾: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如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空间分布特征等。
2.能力提升: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培养的能力,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
3.情感态度:强调关注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课后作业:布置具有思考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问题。
1.判断题:设计一些关于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的判断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选择题:设计一些涉及人口数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分布特征的选择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分析题:给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我将带领学生进行以下总结归纳: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1《人口的数量变化》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3.以实际案例为情境,让学生分析人口政策调整的原因和效果,如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其调整。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人口数量变化背后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如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
2.设计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等方式,共同完成对人口问题的探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4.组织小组成果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使其能够巩固所学,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本案例背景以我国近几十年来的人口数量变化为依据,通过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影响以及对策,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人口政策及其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深入剖析人口数量变化问题,使他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形成科学的人口观。
3.小组合作: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人口数量变化背后的原因。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教学策略丰富: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这些策略的运用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读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人口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差异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开始进入必修二模块的学习,人口的变化,在这一章,我们主要学习人口的数量上、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同时在此基础上探讨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们进入第一节内容的学习,人口的数量变化。
同学们可能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一些新闻,每到假期,特别是国庆节或者春节的时候,各景区都是人山人海,高速公路上也都堵满了汽车,非常的热闹。
可能同学们也都深有体会。
那么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当然,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太多了。
那为什么这些现象在我国表现的特别突出呢?在世界的其他国家也会出现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是一直都存在的吗?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新变化呢?在学生处于“愤”、“悱”心理时,引入新课:现在就让咱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新内容---人口的数量变化。
二、讲授新课[教师讲述]请大家翻开课本第二页,看图1.1 世界60亿人口日,结合课本内容,自行了解一下世界60亿人口日与这个小孩的出生有何关系[板书]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世界人口现状[教师讲述]好,相信大家阅读完课本内容也大概有了些了解。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含教后反思
4.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PPT,内容包括: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主要原因、各国政策及应对措施等。要求学生展示时,能结合PPT内容进行讲解。
-培养学生对人口问,认识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使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地人口变化的动态图,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通过真实案例,如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让学生感受到人口问题就在身边。
2.分层次教学,注重个体差异:
-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分析,以及地理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如何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并作出合理解释。
2.过程与方法: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实践活动中,如何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调查相结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我国和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介绍我国人口政策的发展历程,以及政策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及原因。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举例、图示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知识。
1.结合课堂所学的计算方法,选取一个感兴趣的地区,收集该地区近几年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数据,并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分析报告,内容包括: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原因及可能的影响。
2.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并分析自己所在社区的人口分布情况。要求学生拍摄相关照片或绘制地图,并撰写一份观察报告,阐述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1《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共1课时)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等基本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2.教师结合教材,详细讲解以下内容:
a.人口数量变化的历史与现状;
b.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c.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3.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在人口数量变化方面的具体情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图片、数据和图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
a.世界人口增长呈现怎样的趋势?
b.人口数量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c.为什么人口数量变化会引起广泛关注?
2.学生分享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人口数量变化的全球性、复杂性和重要性。
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图片、数据和图表,引发学生对人口数量变化现象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3.案例分析,深化理解: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案例,如我国的人口政策、非洲的人口问题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对人口数量变化影响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从地理角度观察、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注人口问题,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的全球性、复杂性和严重性,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人 教版高一必修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本章知识点逻辑联系:1.1人口的数量变化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类型并能理解其转变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3、理解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4、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读图方法与绘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借助图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讨论,并通过绘制图表,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地分析。
3、结合调查分析,利用乡土地理进一步理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3、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或7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教师讲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和负值的含义。
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1、读图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教材安排在必修2的第一章第一节,对其他章节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并将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内容.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的课标要求部分教材没有相应的单独章节内容,都分散揉到第一第二章中,需要去分析挖掘教材.
二、学情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经学过。
高中地理的学习是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
人口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也是普遍被关注的问题. 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开放性思维能力及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能力。
虽然在初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因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异较大,且还不能形成知识结构,需合作学习,并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类型并能理解其转变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3、理解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4、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读图方法与绘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借助图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讨论,并通过绘制图表,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地分析。
3、结合调查分析,利用乡土地理进一步理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3、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和转变原因及分布特点。
五、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原因。
六、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
2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1课时人口的自然增长
第2课时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十、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十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按照课标的要求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选择和补充,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法上充分使用案例教学,课堂上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问题先进行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得出结论,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分析中国人口增长案例的时候,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负增长现象、80年代的生育小高峰等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究。
如分析完案例后再回到教材看一下芬兰这一案例,效果更佳。
人口模型这一案例以班级为例,虽然例子本身数据较夸张,但很好地调动了课堂气氛,最后用广州老龄化的材料进行补充,让学生得到了较深刻的认识。
十二、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