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回顾与总结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角•能够用物体和手势模拟角•能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角•能够初步辨认角的大小二、教学重点•角的概念•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难点•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实际应用四、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具:角模型、橡皮泥等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投影仪五、教学过程1. 角的初步认识1.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角:角是由一个起点、一个终点和起点到终点的线段所组成的。
2.让学生用手和物体模拟简单的角,并向他们解释角的概念。
3.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角,例如窗户的角、桌子的角等,让学生讨论这些角的特点。
2. 角的大小比较1.让学生观察不同大小的角,并进行比较。
2.引导学生用大、小、相等等词语描述角的大小关系。
3.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大、小、相等的角。
3. 角的实际应用1.让学生观察道路上的转角、车头的角等实际物体中的角。
2.让学生尝试用角来描述这些物体,加深对角的认识。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自行收集生活中有关角的图片或事例,与同学分享。
2.提出更多关于角的问题,例如如何测量角的大小等,引导学生探索和学习。
七、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概念,能辨认不同大小的角,并掌握了角的实际应用。
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知识点。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导学案
1、如图,图中共有几个角?并在图中表示出来。
2、下图中角之间的关系
填空:∠AOB=_________+____________;
∠BO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如果∠AOC=∠BOC,那么射线OC是∠AOB的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
认识角平分线及画角平分线,角的计算。
教学难点
认识角平分线及画角平分线,角的计算
教学方法
导学互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提
纲
导
学
激趣导入
与线段长短的比较相类似,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有2种方法:
(F)
l
A
B
C
D
(E)
方法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些特殊的角、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角平分线的简单运用以及角的计算,在
做题中,遇到实际问题要进行灵活运用。
拓展训练
教师编题学生编题
⑴把一个周角7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精确到分)
(2)54°23′- 36°31′=____________,
(3)28°39′+ 61°35′=___________,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导学案
课题
角的比较和运算
课时
4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3一、教学目标1.了解角的概念,认识角是由边组成的,能够在生活中观察到角的存在。
2.学会用角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描述角的大小。
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画出所指定大小的角。
4.能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认识到角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1.角的概念及特点。
2.角的大小。
3.角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三、教学难点1.角的大小的描述及理解。
2.角的绘制方法。
四、教学准备1.黑板、彩色粉笔。
2.教科书。
3.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角的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直角、钝角、锐角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角?角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角的概念•老师向学生解释角的概念,即由两条射线或线段围成的部分。
•让学生观察书本中关于角的图形,理解角的形成。
3. 角的大小描述•通过比较不同角的大小,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可以用数字描述。
•引导学生探讨角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强化理解。
4. 角的绘制•老师示范如何用直尺和圆规画出指定大小的角。
•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画出不同大小的角。
5. 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老师提供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角的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角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角的概念、大小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认识角的存在,加深理解。
七、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上关于角的练习。
2.观察周围环境,找出三个有角的实际情景并描述。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角的概念和应用。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线和角 角 角的认识和度量》优课导学案_5
课题:角度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教学内容分析:《角的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是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部分《角》的第一课时。
教材通过呈现生活中常见事物中不同的角,引导学生学习角的表示法和读写方法,并通过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出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并学会用量角器测量角。
角的表示方法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是认识角,教材呈现了生活中常见事物中不同的角,在学生找角的基础上,学习角的表示方法和读写方法。
活动二是比较角的大小,教材呈现了开口方向不同的两个角,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
在交流比较方法的基础上引出还可以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后体会交流角的度量单位的必要性,然后认识量角器和学习度量单位,如何测量角的度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表示角的符号“∠”,会读、写角;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
2、的度数。
过程与方法:1、认识表示角的符号“∠”,会读、写角;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
2、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度”,会用量角器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表示角的符号、角的表示方法、书写方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认识量角器并用量角器测量角。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手举三角板,这是什么?生:这是三角板。
师:为什么叫三角板呢?生:因为它有三个角。
师:(拿出五角星)为什么叫五角星呢?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角,谁能说说自己见过的角吗?师: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角。
看来角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就走进角的世界,一起来研究角。
(板书课题:角的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二探究新知1、角的表示。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下面的每一幅图片,认识吗?说一说每一幅图分别是什么。
你能在图中找到角吗?自己试着描出来。
师:现在,有角的物体,进行描角,然后展示描出的角。
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角。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3.2《角》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3.2《角》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角,能够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描述角的概念。
2.掌握角的度量单位——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能够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能够准确地画出所给角度的角。
二、教学重点1.角的概念和度量单位。
2.利用量角器测量和画角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角的概念和度量单位的转化。
2.掌握准确绘制所给角度的角。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量角器、白板和彩笔。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铅笔和橡皮等学习用具。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复习前面学过的角相关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
2.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角的存在,并让他们描述不同角度的情况。
第二步:学习角的概念1.通过示意图和实物例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角。
2.讲解角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三步:学习角的度量单位——度1.介绍角的度量单位——度的概念和符号。
2.演示如何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让学生亲自尝试。
第四步:练习角的度量和绘制1.给学生一些角度的练习题,让他们用量角器测量和画出所给角度的角。
2.师生共同讨论和纠正,确保学生掌握角的度量和绘制方法。
第五步:课堂小结1.整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让学生复习和总结。
2.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和意见。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练习题目。
2.自主练习画角和测量角的技能,并记录下来做好复习准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角”的概念和度量单位展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基本知识。
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
同时,需要鼓励学生勤思考、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什么是角,认识角的概念和属性。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识别角的种类,并能够绘制简单的角。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1.角的定义和属性。
2.认识角的种类。
三、教学难点1.区分不同种类的角。
2.利用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图表等。
3.教辅资料:相关练习题和例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中有什么特点?有哪些是直角?有哪些是锐角或钝角?这样的特点是怎么形成的?2. 学习角的概念1.角的概念: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构成的。
2.角的命名: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地命名角,包括顺时针、逆时针等。
3. 角的种类1.钝角、直角和锐角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大小的角去感受钝角、直角和锐角的特点。
2.利用角的特征进行分类:学生学习如何根据角的大小来分类不同的角。
4. 解决问题1.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例如绘制指定角度的角,判断角的种类等。
2.实际问题:设计一些与角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应用角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六、课堂小结1.复习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角的认识。
2.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巩固角的概念和性质,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对角的初步认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为学习更深入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理解什么是角;–能够正确识别不同类型的角,如锐角、直角、钝角;–能够用适当的工具测量角的大小;–能够灵活运用角的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角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角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直角、锐角、钝角的概念,引导学生善于用角来描述几何图形。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直尺、圆规、铅笔、橡皮、量角器等。
2.教学素材:图形、图片等相关角的示例。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角的基本概念1.角的定义–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构成的图形。
2.角的分类–直角:两条射线互相垂直,形成90度的角。
–锐角:小于90度的角。
–钝角:大于90度但小于180度的角。
3.角的表示方法–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标记顺时针角或逆时针角。
第二课时:角的测量1.角的测量方法–使用量角器,将零刻度放在角的顶点,然后读取量角器上的刻度值。
2.角的测量单位–角的常用单位是度,1度等于一个圆周的1/360。
第三课时:运用角解决问题1.例题讲解–基于前两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练习训练–分组让学生相互测量角,解决给定的几何问题。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角的概念和分类,学会了利用工具测量角的大小,并尝试运用角解决简单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勤于观察、勇于思考,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观察周边环境中的角,并记录下来,进行角的分类。
3.找出生活中角的应用场景,写一篇短文描述。
七、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对角的初步认识,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互动,充分体验角的概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对角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九章 《角》复习导学案
第九章角导学案教师寄语平时的积累造就未来的成功【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角的概念、和、差、倍、分、度、分、秒。
2、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直角、锐角、钝角、余角、补角、对顶角、垂线、垂线段等概念。
3、会比较角的大小,会进行角的和、差的简单计算,过一点能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4、知道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补角相等,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和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培养合理推理、说理意识与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知欲和好奇心。
【复习要求】(做好准备,迎接挑战)1.根据学习目标复习本章的内容。
2.画出本章的知识网络。
3.掌握好典型例题及练习。
【前置准备】1、本章的有关概念。
2、本章的知识网络。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任务一:角的比较与度量1、如图(1)所示,从O点出发有OA OB OC OD、、、四条射线,则图中有______个角,它们分别是______.ADD图(1) 图22 、 如图(2),已知:120AO BO CO DO AOD ∠= ⊥,⊥,, 则B O C ∠的度数是( )A .60B .80C .100D .120 3、选择:3点整时,时针和分针成( )6点整时,时针和分针成( )4点整时,时针和分针成( )3点半时,时针和分针成( );A .直角B .锐角C .钝角D .平角4、想一想:CD ⊥EF,AD ⊥BD(1)中哪些角互为余角?哪些角互为补角? (2)∠ ADE 与∠ BDC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ADF 与∠BDE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EFC任务二:角的动态定义和、差、倍、分已知∠AOB=90°,∠BOC=30°,OM 平分∠AOC, ON 平分∠BOC,求∠MON 的度数。
任务三:对顶角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OE ⊥AB,∠COE=55°,求∠AOD 的度数?D C【达标检测】1、现在的时间是9点30分,则钟表上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 A .75 B .90 C .105 D .1202、已知A,B,C,D 为直线l 上的四点,P 为直线l 外一点,且PA=5cm,PB=4 cm,PC=3 cm,PD=2 cm,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A.等于2 cmB. 等于3 cmC. 小于2 cmD.小于或等于2 cm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对顶角相等; 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 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A.1个B.2个C.3个D.4个4、如图(6),点A B C 、、在一条直线上,已知153237∠=∠= ,, 则C D 与C E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5、 如图(7)所示,O AB 是直线上的点,OD AOC ∠是的平分线,OE COB ∠是的平分线,28COD ∠=,求E O B ∠的度数.ABAB图(6 ) 图(7)学习小结:1.我掌握的知识:2. 我不明白的问题:。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6篇)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是可爱的编辑给大伙儿整编的《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6篇】,欢迎参考阅读。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角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大家认识它吗?(五角星)想得到它吗?(出示五角星)生: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星送给这节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表现较优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
生:师: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白板批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角进行初步的认识。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探究新知,认识角1.呈现教材的主题图,找生活中的角师:你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大家都很聪明,老师今天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白板插入视频)仔细观察,你在校园中能找出藏着的角么?看看谁的眼力较好。
(白板上批注)师:看来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校园,这么快就找到了这么多的角。
那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角,你们能找到它吗?现在把你在生活当中找到的角说给你的同桌听,看谁找到的角较多。
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角。
(幻灯片演示)2.结合情境,合作交流,〖活动一〗感知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件出示实物钟面剪刀三角板师:刚才,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么?谁上来指一指?你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课件演示从实物抽象出角来】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2.1《角》导学案
O AB C 6.2.1 角班级: 姓名: 学号:一、【学习目标】角的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单位之间的转化。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角的表示方法和角的度量单位之间的转化。
难点:角的度量单位之间的转化。
三、【自主学习】自习课本P152---P153页内容,完成下面内容。
1、你会表示一个角吗?2、1 0 = ' 1' = " 1 0= "3、⑴ 用度、分、秒表示:⑵ 用度表示:。
4、图中,能用一个字母标记的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以D 为顶点的角有____个,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B 为顶点的角有____个,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DB C四、【合作探究】1、想一想:有三名运动员在不同的位置射门,你觉得哪个位置射门进球的可 能性最大?哪个位置射门进球的可能性最小? 并与同学交流角的度量方法。
CA B2、试一试:(1)用合适的方法表示右边两个图形中的角︒34.42215256'''︒(2)其中各角之间又怎样的大小关系?(3)表示角的时候,有哪些注意点?3、(1) 用度、分、秒表示:47.330 (2) 用度表示78025'12"五、【达标巩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直线是一个平角、一条射线就是一个周角、与表示同一个角 2、用、、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A、B、C、3、计算:4 计算:1800-87018'42" 计算:84040'30"-47030'A BC D AOB∠BOA∠1∠ACB∠C∠)531467049348(180'''︒+'''︒-︒。
《回顾与反思》 导学案
《回顾与反思》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对过去的经历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2、帮助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认知和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从回顾与反思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制定合理计划。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掌握回顾与反思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帮助学生认识到回顾与反思的重要性,并培养积极主动的反思习惯。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入思考,挖掘出经历中的关键问题和深层次原因。
(2)怎样引导学生将反思的结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三、学习方法1、自主思考2、小组讨论3、案例分析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天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
有些事情让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而有些事情则可能让我们感到困惑和失落。
无论是好是坏,这些经历都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
通过回顾和反思这些经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从而不断成长和进步。
那么,什么是回顾与反思?如何进行有效的回顾与反思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二)知识讲解1、回顾的定义和作用回顾是指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回忆和梳理。
它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经历,发现其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通过回顾,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事情的发展过程,为反思提供基础。
2、反思的定义和意义反思是在回顾的基础上,对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它不仅要思考事情的结果,还要探究导致结果的原因和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反思能够让我们从经历中吸取教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回顾与反思的方法(1)时间顺序法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回忆每个阶段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
(2)关键事件法找出经历中对自己影响较大的关键事件,重点进行分析和反思。
(3)问题导向法针对自己在经历中遇到的问题,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以及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案例分析1、个人经历案例请一位同学分享自己最近一次考试失利的经历,然后大家一起运用回顾与反思的方法,帮助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 角》教案
《角》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会用直尺画角,会度量角的大小,能进行简单的角度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掌握角的概念。
2.会画角、度量角的大小。
3.能进行简单的角度计算。
(二)教学难点1.理解角的概念。
2.度量角的大小。
3.进行简单的角度计算。
三、教法和学法(一)教法本节课采用直观演示法、讲解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以便达到教学目标。
(二)学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抽象出角的概念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教具准备和学具准备(一)教具准备1.三角板、量角器。
2.多媒体课件(包括角的概念、画角的步骤、度量角的方法等)。
(二)学具准备1.学生准备直尺、量角器、三角板等工具。
2.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包含角的物品或图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5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包含角的物品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或图片有什么共同点?引出课题:角。
2.通过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包含角的实例,进一步感知角的存在和特点。
3.引导学生抽象出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或线段相交而成的图形。
强调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4.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角的形成过程和画角的步骤,帮助学生加深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5.让学生尝试自己画一个角,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画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强调画角时要注意顶点和两条边的位置和长度。
第二单元第五节《角的度量(一)》(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第五节《角的度量(一)》(导学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理解度量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角度度量工具进行测量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度量方法2. 角度度量工具的使用3. 角度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度量方法,角度度量工具的使用。
2. 教学难点:角度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度量角的大小。
2. 新课讲解(1)角的度量方法角的度量是通过比较角的大小来进行的。
我们通常使用一种特殊的工具——量角器来进行角的度量。
(2)量角器的使用量角器是一种用来测量角度大小的工具,它通常由一个半圆形的塑料或金属制成,上面有一个固定的直角和一个可移动的标尺。
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时,首先将量角器的直角对准角的一个端点,然后将量角器的标尺沿着角的另一边旋转,直到标尺与角的另一边重合。
此时,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角的大小。
(3)角度计算角度的计算是指通过已知的角度和角度之间的关系,求出未知角度的大小。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个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3)让学生进行角度计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角的度量方法,学会了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以及如何进行角度的计算。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
5. 布置作业(1)完成课本第25页的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角度度量工具的使用,以及角度的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要对学生的错误操作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
《角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 () () 3.我在哪里找到了角?
课堂共学单
任务一:动手折角
活动要求:
1.各小班从口袋里取出正方形纸分发给每个小朋友。
2.独立折一个喜欢的角,折好后,小班内展示并说出折的角各部分名称,
做好全班汇报的准备。
请这样说:这是我折的角,我通过摸一摸,发现它有
任务二:变大小
1.请小组长从信封中拿出活动角发给小组的同学
角的初步认识(第 1 课时)
预学指导单
1. 看一看,数学书第 27 页例 1、例 2 的内容。 2. 找一找,和爸爸妈妈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3. 摸一摸,你找到的角。 4. 说一说,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5.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 )角. 6.还想知道关于角的什么知识。
预学检测单
1.我知道了角有( )个顶点和( )条直直的边。 2.是角的画“”不是角的画“”。
2 人一组(一人说口令,一人操作,完成后交换操作)
3.同桌交流通过这个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
通过这个游戏我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了角的大小和(
)有关
任务三:比一比,说一说
1. 先独立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分别有几个角?
2.独立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正方形的各个角分别是什么角?
3.小班内交流:边比边说自己的操作结论。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导学案2
组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积累对角的感知,从而形成表象。
教学难点: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
预习:收集资料在生活中寻找角,说一说你都在那里见过角?
一、画一画、写一写。
二、在下面图形中找一找哪些是角,并把它们标注出来。
三、
三、我是小小角,有()顶点和()边,我的大小与()有关,与边的()无关。
四、一张正方形纸有四个角,如果折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六单元认识角
导学稿
1、结合生活实际,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
2、通过“认一认、指一指”等活动,掌握角的基本特征,学习用符号表示和标记角,了解确定角的大小的要素能比较角的大小。
3、在数学活动中训练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是学生能借助现实情境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体会到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教案:《角的初步认识》年级:二年级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通过对角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角的概念和特征。
2. 角的画法。
教学难点:1. 角的概念的理解。
2. 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直尺、量角器。
3. 学生用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角,如墙角、书本的角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角的名称。
2. 学生分享他们对角的认识和经验。
二、新课导入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个角,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角的组成。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总结出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画出角,并比较不同角的大小。
4. 学生通过操作和讨论,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角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判断出角的图片,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角的定义、特征和画法。
2. 学生分享他们对角的认识和收获。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画出一些角,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角的定义、特征和画法详细补充和说明:角的定义和特征:1.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这个顶点是角的中心点,两条射线分别称为角的边。
《角》回顾与总结导学案
《角》回顾与总结学习目标1.进一步回顾掌握本章学习的各个知识点2.让学生参与回顾、反思、总结、交流与评价,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能力3.通过练习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本章学习了哪些内容?总结一下,并与同学交流。
2、角是一种简单的几何图形,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角的概念的。
3、表示一个角的方法有哪些?4、比较两个角的方法有哪些?5、角的大小用什么方法度量?角度制的单位和进位制是什么?6、什么是余角、补角?什么是对顶角?7、过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的方法有哪些?8、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连接的所有线段中最短。
你能举出一个实际例子,说明这一性质的应用吗?【典型例题】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BOD=80°,∠AOE=40°,OE是∠AOC 的平分线吗?为什么?【有效训练】基础部分1、取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果只允许折一下,那么:(1)你能得到一对互余的角吗?(2)你能得到两对互余的角吗?(3)你能得到两对互补的角吗?2、已知∠1=35°19′,则∠1的余角等于()A、144°41′B、144°81′C、54°41′D、54°81′3、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A、一条B、两条C、无数条D、0条4、下列各角中,为钝角的是()A、1/4周角B、1/3周角C、 1/3平角D、1/4平角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一个是锐角B、一定有一个是钝角C 、一定有一个是直角D 、一定有一个不是钝角 6、如图9-1所示,图中共有( )个角A 、8B 、10C 、11D 、127、如图9-2所示,O 是直线AB 上一点,DO ⊥AB,CO ⊥EO,那么下列格式中错误的是( )A 、∠AOC=∠DOE B.∠COD=∠EOBC.∠BOC+∠DOE=180°D.∠AOC=∠BOE8.如图9-3,直线MN 与直线PQ 交于点O,若∠MOP=45°15′,则∠QON=9.如图所示,(1)点B 到直线AD 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度,点D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度(2)在线段DA 、DB 、DC 中以线段 最短,在线段BA 、BE 、BD 中以线段 最短 能力拓展10.一个角的补角比他的余角得倍多10°,求这个角。
《第9章角》课堂实录
《第9章角》课堂教学实录一、怎样在数学复习课中提高教与学的实效?在课堂上激发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复习,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
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学生深入思考、注重挖掘、发挥小组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积极探究,收获成果.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探究氛围中思考、质疑、倾听、表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掌握重点,解决难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可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教学效果较好.这当然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上面讲个没完,然后就是大量的题海练习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是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
本文整理了“角”回顾与总结一节课的实录并加以点评,对数学复习课中提高教与学的实效做了一些探究,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角的概念。
从静止观点和动态定义两个方面理解角的定义。
2、进一步理解并掌握角的的四种表示方法,掌握对于用三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一个角和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一个角要注意的问题。
3、进一步认识角度制的单位和进位制,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4、进一步理解对顶角的定义和性质。
5、进一步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和性质、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能熟练的运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6、掌握有关概念和性质的探索过程,培养合情推理、说理意识与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教学实录。
I.知识回顾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有关知识,并用它来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以导学案对本章进行复习.我们先一起来看第一问题的6个小题,做完的先小组讨论确定好答案后举左手(右手还可以继续完善):在屏幕上展示:1.角是一种简单的几何图形,你是怎样理解角的概念的?2.表示一个角有哪些方法?用这些方法表示一个角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3.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有哪些方法?比较时应该注意什么?角度制的单位和进位制是什么?4. 什么是角的平分线?5什么是余角、补角、对顶角?各有什么性质?6、过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的步骤是什么?(学生在小组中讨论,2分钟后同学们都开始示意)师:孔子曰:“为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回顾与总结
黄楼初中主备:孙保燕王丽丽刘希凤审核:刘荣华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回顾掌握本章学习的各个知识点
2.让学生参与回顾、反思、总结、交流与评价,培养学生自主互助
学习的能力
3.通过练习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1、本章学习了哪些内容?总结一下,并与同学交流。
2、角是一种简单的几何图形,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角的概念的。
3、表示一个角的方法有哪些?
4、比较两个角的方法有哪些?
5、角的大小用什么方法度量?角度制的单位和进位制是什么?
6、什么是余角、补角?什么是对顶角?
7、过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的方法有哪些?
8、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连接的所有线段中最短。
你能举出一个实际例子,说明这一性质的应用吗?
【典型例题】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BOD=80°,∠AOE=40°,OE是∠AOC 的平分线吗?为什么?
【有效训练】
基础部分
1、取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果只允许折一下,那么:
(1)你能得到一对互余的角吗?
(2)你能得到两对互余的角吗?
(3)你能得到两对互补的角吗?
2、已知∠1=35°19′,则∠1的余角等于()
A、144°41′
B、144°81′
C、54°41′
D、54°81′
3、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
A、一条
B、两条
C、无数条
D、0条
4、下列各角中,为钝角的是()
A、1/4周角
B、1/3周角
C、 1/3平角
D、1/4平角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一个是锐角
B、一定有一个是钝角
C、一定有一个是直角
D、一定有一个不是钝角
6、如图9-1所示,图中共有()个角
A、8
B、10
C、11
D、12
7、如图9-2所示,O是直线AB上一点,DO⊥AB,CO⊥EO,那么下列格
式中错误的是()
A、∠AOC=∠DOE B.∠COD=∠EOB
C.∠BOC+∠DOE=180°
D.∠AOC=∠BOE 8.如图9-3,直线MN与直线PQ交于点O,若∠MOP=45°15′,则∠
QON=
9.如图所示,
(1)点B到直线AD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点D到直线AB的
距离是线段的长度
(2)在线段DA、DB、DC中以线段最短,在线段BA、BE、BD
中以线段最短
能力拓展
10.一个角的补角比他的余角得倍多10°,求这个角。
11.如图,AO⊥BO,∠BOC的平分线为ON,∠AOC的平分线为OM,求∠
MON的度数。
【课堂总结】
1、回想一下你在这一章中学习了什么知识?与同学交流。
2、在这一章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