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孩必成数学高手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连这个都有人整理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数学老教师:小学1-6年级数学基础概念大全,背熟了到初中都有用
数学老教师:小学1-6年级数学基础概念大全,背熟了到初中
都有用
在小学阶段孩子学习的知识也都是非常基础的,考试基本考查的也都是基础的公式概念和简单的算术运算,所以只要孩子们将基础知识都理解透彻了,学习数学就会很简单。
应用题一直是许多孩子做数学题的“心头大患”,因为它既要综合应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识,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觉得难的原因。
认真听课固然对于所有的科目都很重要,但是对于数学来说尤为重要。
数学是一门理解性很强的学科,比起学知识,学思路更为重要,所以上数学课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跟上老师的思路。
根据木木自己以及身边人的经历,不提倡脱离老师自己另搞一套。
公式定理烂熟于心
说到这里某些数学学霸可能不认同了,觉得公式定力什么的根本不需要背,大错特错!学习扎实就在于此,地基都顾不上打牢,还谈什么发散性思维?。
小学到初中数学知识点全部
小学到初中数学知识点全部在小学到初中阶段,学生接触到了丰富而广泛的数学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为学生打下了数学学科的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下面将介绍小学到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包括基本概念、运算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 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在小学阶段,学生首先学习了自然数的概念,通过认识数字和进行简单的数的加减运算,如1+1=2,2-1=1。
同时,学生也开始接触整数、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并学习加减乘除运算以及运算规则。
2. 几何与形状几何与形状是数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各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圆形、矩形等,并学习了它们的性质、分类和计算方法。
此外,学生还学习了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几何量的计算方法和换算。
3. 数据与统计在小学阶段,学生也开始接触到数据与统计的内容。
他们学习如何使用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并学习了图表的制作和阅读技巧,如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
4. 方程和不等式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学习代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他们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和不等式,并通过应用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函数函数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学习了函数的定义、性质和表示方法,并通过函数的图像和表格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应用和变化规律。
6. 图形的相似性与等腰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他们学习了两个图形的相似性判定条件和相似比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来加深理解。
7. 平面坐标系平面坐标系是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之一。
学生学习了坐标系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通过平面图形的坐标表示、距离计算和图像变换等进行深入学习和应用。
8.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初中阶段的数学重点和难点之一。
学生学习了正弦、余弦和正切等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9. 概率与统计在初中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学习了随机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判断,通过统计方法进行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小学到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到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与运算1. 自然数与整数- 自然数的定义:用于计数和排序的数,包括0和正整数。
- 整数的定义:包括自然数、负整数和0。
2. 分数与小数- 分数的基本概念:表示整体被等分后的一部分或几部分。
- 小数的基本概念:以10为基数的分数形式,用于表示非整数的实数。
3. 四则运算- 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值合并成一个总和。
- 减法: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的值。
- 乘法:重复加法的一种简便运算。
- 除法: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
4.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分配律:乘法对加法和减法的分配5. 质数与合数- 质数:大于1的自然数,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
- 合数:除了1和自身外还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
6.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最大公约数:两个或多个整数共有的最大的一个公约数。
- 最小公倍数:两个或多个整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二、代数1. 代数表达式- 用字母和数字表示的数学表达式,字母代表未知数或变量。
2. 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3. 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两个未知数,每个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4. 不等式- 表示大小关系的数学式子,常用的符号有>、<、≤、≥。
5. 函数- 一种关系,其中一个变量的值依赖于另一个变量。
三、几何1. 平面图形-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 各种平面图形(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的性质和计算。
2. 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 常见立体图形(如立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性质和计算。
3. 图形的变换- 平移:图形在平面内沿着某一方向按照一定距离移动。
- 旋转:图形绕一点或一轴转动一定角度。
- 轴对称: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轴)的对称关系。
4. 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二维空间中的点的位置由一对坐标唯一确定。
- 空间直角坐标系:三维空间中的点的位置由三对坐标唯一确定。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代数和几何 )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代数和几何)一、代数概念1.1 整数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组成的数字集合。
在小学阶段,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数字是自然数,而整数则是在这基础上引入的。
整数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些运算都是在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1.2 有理数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的数,包括整数、分数以及它们的运算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都可以通过整数和分数的运算得到。
1.3 代数式与方程式代数式是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表达式,字母表示未知数或变量,代数式可以用来表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方程式则是代数式中含有等号的表达式,用来表示未知数的值满足的关系式。
通过解方程,可以求得未知数的值。
1.4 函数与图像函数是一个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集合中的每个元素(自变量)与另一个集合中的唯一元素(因变量)相对应。
可通过给定自变量的值来确定因变量的值。
函数的图像是在平面坐标系中绘制的,横轴表示自变量,纵轴表示因变量。
二、几何概念2.1 点、线和面在几何学中,点是最基本的图形,它没有大小和形状,只有位置。
线由一系列点组成,它是一维图形。
而面则是由许多线组成,它是二维图形。
2.2 角度和三角形角度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
在小学阶段,学生将学习如何测量角度的大小,并学习各种类型的角度,如锐角、直角和钝角。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构成的图形,它是最简单的多边形。
2.3 平行和垂直平行是指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线段或两个面之间没有交点。
垂直是指两条线段或两个面之间的交角为直角。
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将学习如何判断两条线段或两个面是否平行或垂直。
2.4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指两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指三条边的长度均相等的三角形。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将学习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
2.5 矩形、正方形和圆矩形是一种具有四个直角和四条边长度不完全相等的四边形。
正方形是一种具有四个直角和四条边长度完全相等的四边形。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1到九年级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1到九年级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为学生提供了发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从小学到九年级,学生们将逐渐学习和掌握各种数学知识点。
本文将对小学到九年级的数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
一、小学数学知识点1. 数的认识:学习自然数,理解数的大小和顺序关系。
2. 加法和减法:通过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掌握数学运算的基本原理。
3. 乘法和除法:学习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律,计算简单的乘法和除法题目。
4. 分数:理解分数的含义和运算规则,解决涉及分数的问题。
5. 小数:学习小数的概念和运算,进行小数与分数的转换。
6. 几何形状:认识不同的几何形状,如圆、三角形、矩形等,并了解它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7. 长度、面积和体积:学习不同物体的长度、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8. 数据统计:了解数据收集、整理和展示的方法,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
二、初中数学知识点1. 多位数的加减乘除:通过多位数的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2. 分数和小数的进一步应用:学习分数和小数的运算、比较和转换,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百分数: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解决百分数的应用问题。
4. 代数学:学习代数的基本概念,如变量、代数式和方程等。
5. 几何学进阶:进一步了解几何学的概念和性质,如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6. 平面直角坐标系: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表示方法和应用。
7. 统计学进阶:学习统计学的进阶知识,如抽样、概率和统计分布等。
8. 三角学:初步了解三角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如三角比例和三角函数等。
三、高中数学知识点1. 函数与方程:学习函数和方程的理论知识,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2. 微积分:深入学习微积分的各个概念和计算方法,如导数和积分等。
3. 解析几何:学习解析几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4. 概率与统计:学习更深入的概率和统计学知识,如条件概率、随机变量和统计推断等。
5. 线性代数:初步了解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如向量、矩阵和行列式等。
小学到初中数学概念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6.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7.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8.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9.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10.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11.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1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13.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14.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15.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16.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7.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18.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19.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一、算术方面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0.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21.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3、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从小学到初中的数学概念
从小学到初中的数学概念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1、单价×数量=总价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3、速度×时间=路程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数学概念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数学概念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外表积:圆柱的外表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连这个都有人整理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代数和几何 )分享作者:悠雅 已被分享1次 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代数和几何)数学教案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代数和几何)数学教案标题:小学至初三数学课程(代数与几何)概览
一、引言
- 数学的重要性
- 代数与几何的定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小学阶段
- 基本算术操作(加减乘除)
- 整数和小数的理解
- 初步了解代数符号和表达式
- 几何基础:点、线、面的概念;图形识别
三、初中阶段
1. 代数
- 简单方程和不等式的解决
-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学习
- 复数的引入
- 掌握代数式的化简和运算
2. 几何
- 平面几何: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性质和定理
- 立体几何: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基本立体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 平行线、垂直线和角度的关系学习
-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
-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探索和实践
- 使用具象的教学工具,如教具、图表等帮助理解抽象概念
-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 定期进行复习和测试,确保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五、结语
- 鼓励持续学习和探究数学的乐趣
- 展望未来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小学到初中的全部数学概念
小学到初中的全部数学概念(代数和几何))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数学概念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数学概念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数学概念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 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到初三的全部概念孩必成数学高手]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
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
(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例:90÷5÷6=90÷(5×6)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1公顷=1万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千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3:6=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