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

合集下载

美国的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振兴

美国的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振兴

美国的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振兴美国的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的经济振兴引言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

该危机导致了大量的失业、贫困和社会不稳定。

在这个困难的时期,弗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政策来振兴经济。

罗斯福新政包括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就业计划和社会保障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探讨大萧条的原因、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重要措施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大萧条的原因大萧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股市崩盘、过度借贷、农业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等。

1.股市崩盘1929年的股市崩盘被认为是大萧条的导火索。

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投机行为和融资困难,美国股市出现了一波疯狂的繁荣。

然而,这种炒作造成了股市的泡沫。

当泡沫破灭时,许多投资者破产,经济活动迅速下降。

2.过度借贷在20世纪20年代,很多美国人迅速发财,并开始大量购买股票和进口商品。

为了支持这种消费行为,许多人借贷购买。

然而,当经济开始疲软时,这些借款变得难以偿还,导致了大规模的债务危机。

3.农业危机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农业遭遇了严重的危机。

农产品价格暴跌,导致很多农民破产。

同时,农村地区的技术进步使得农业工人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

这导致了大量农民失业,进一步加剧了经济衰退。

4.贸易保护主义在大萧条期间,许多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限制进口。

这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下降,进一步衰退了世界经济。

二、大萧条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大萧条对美国经济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在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和社会不稳定。

1.经济衰退1929年股市崩盘后,美国的经济活动陷入了停滞。

许多公司破产,银行倒闭,经济产出急剧下降。

193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了约30%,经济陷入了衰退。

2.失业率上升大萧条导致了大量的失业。

自1929年至1933年,失业率从3.2%上升至25%,造成了数百万人失去工作。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作者:彭庆宸王嘉冬来源:《商场现代化》2017年第10期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飞速发展,然而,“柯立芝繁荣”并没有持续太久,随之而来的大萧条给了美国当头一棒。

胡佛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大萧条,但由于低估了大萧条严重性,胡佛并没有带领美国走出困境,最终匆匆下台。

罗斯福上台后,颁布新政,才逐渐化解了危机。

本文将详细列举两位总统在大萧条时期实施的政策,并分析其对当今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大萧条;政策美国以前遇到经济萧条时,自由放任通常都被作为一条传统政策所采纳。

萧条发生时,胡佛坚信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

而当时国内清算主义流行,因此胡佛的主张并未受到太多质疑。

然而,大萧条的严重性超乎人们的想象,自由放任失效,胡佛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得不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

下面将列举胡佛在总统任期内采取的部分举措。

1929年11月,胡佛召集美国主要金融家和实业家参加白宫会议,强调他们应该保持工资率和扩大投资。

在股市崩盘一周内,美联储向美国的银行追加了约3亿美元的准备金,联储持有政府债券增加了一倍。

11月中旬,美联储将再贴现率从6%降为4.5%。

11月23日,胡佛敦促公共建设计划的实施。

11月25日,胡佛召开会议承诺将对农业组织进行补贴。

1930年初,政府制订了大规模低利率贷款计划,纽约联储将再贴现率由4.5%下降到年末的2%。

1930年,胡佛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命令,关税继续增加,阻碍了美国出口和国际贸易。

1930年7月,胡佛决定放宽住宅所有权。

同年9月,进一步禁止向美国移民。

1931年,欧洲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功不可没”,美国的国外贷款和高关税是两个原因。

随后,纽约联储向英格兰银行提供1.25亿美元贷款,德国国家银行0.25亿,匈牙利和奥地利也收到了少量贷款,这进一步加重了美国的负担。

英国、奥地利等国纷纷放弃金本位,美国却依然坚守。

美联储在1931年中期将再贴现率再度下调至1.5%,但到了年末,上调回3.5%。

美国大萧条与新政时期的经济复苏

美国大萧条与新政时期的经济复苏

美国大萧条与新政时期的经济复苏在 1929 年至 1933 年期间,美国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被称为大萧条。

这场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导致了失业率的激增,贫困和社会动荡的加剧。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被统称为“新政”,旨在推动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

一、美国大萧条的影响大萧条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股市崩盘导致了大量投资者的资产损失,金融体系陷入瘫痪。

同时,由于信心破裂,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导致了生产和销售的持续下滑。

这进一步触发了大规模解雇,失业率飙升。

在萧条的最高峰时期,失业率甚至达到了25%。

其次,大萧条也严重地冲击了农业部门。

农民受到滞销和价格下跌的困扰,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计。

这导致了大规模的农业荒废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

二、新政的出台由于大萧条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毁灭性影响,政府被迫采取行动来应对危机。

1933 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他领导下的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被称为“新政”。

新政的核心目标是恢复经济活力和社会秩序。

这些政策涵盖了金融、劳动、农业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

其中,一项关键的政策是成立了一个名为“国家复苏管理局”的机构,旨在监管金融机构和推动经济恢复。

三、新政的成果在新政的推动下,美国逐渐走出了大萧条,经济开始复苏。

一方面,新政实施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加强了金融监管和银行体系的稳定,恢复了投资者的信心。

同时,政府还推动了公共工程项目的实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失业危机。

此外,农业和工业部门也得到了政府的重点扶持,促进了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回升。

新政还引入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措施,包括社会保险、最低工资法和劳工权益保护等。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问题,提高了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四、新政的争议与批评尽管新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争议与批评。

一些人认为,新政的干预过度,扭曲了市场机制,限制了经济的自由发展。

美国金融法案改革的影响总览

美国金融法案改革的影响总览

美国金融法案改革的影响2008121517包福升摘要:美国国会参议院7月15日通过了最终版本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新法案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经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后最终生效。

这项厚达2300页的法案将命名为《多德-弗兰克法案》,该名称来自于该法案的两位主要发起人,民主党参议员克里斯托弗-多德和民主党众议员巴尼-弗兰克。

给美国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美国金融法案改革影响背景材料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要点这项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负责监测和处理威胁国家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

该委员会共有10名成员,由财政部长牵头。

委员会有权认定哪些金融机构可能对市场产生系统性冲击,从而在资本金和流动性方面对这些机构提出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

第二,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下设立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提供信用卡、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等消费者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

第三,将之前缺乏监管的场外衍生品市场纳入监管视野。

大部分衍生品须在交易所内通过第三方清算进行交易第四,限制银行自营交易及高风险的衍生品交易。

在自营交易方面,允许银行投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但资金规模不得高于自身一级资本的3%。

在衍生品交易方面,要求金融机构将农产品(16.27,0.49,3.11%)掉期、能源掉期、多数金属掉期等风险最大的衍生品交易业务拆分到附属公司,但自身可保留利率掉期、外汇掉期以及金银掉期等业务。

第五,设立新的破产清算机制,由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负责,责令大型金融机构提前做出自己的风险拨备,以防止金融机构倒闭再度拖累纳税人救助第六,美联储被赋予更大的监管职责,但其自身也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督。

美国国会下属政府问责局将对美联储向银行发放的紧急贷款、低息贷款以及为执行利率政策进行的公开市场交易等行为进行审计和监督。

第七,美联储将对企业高管薪酬进行监督,确保高管薪酬制度不会导致对风险的过度追求。

美国大萧条历史事件研究报告

美国大萧条历史事件研究报告

美国大萧条历史事件研究报告一、简介美国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指的是1929年至1939年间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经济危机也波及了全球,对美国以及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起因1.股市崩盘:1929年10月29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发生股市崩盘,导致股票价格暴跌,许多投资者破产。

这次崩盘被视为大萧条的起点。

2.经济过热:在股市崩盘之前,美国经济经历了一段过热的增长期。

投资过度、信用扩张和过度依赖股票市场导致了经济泡沫的形成。

三、影响1.失业率飙升:大萧条期间,美国的失业率飙升至25%,世界范围内失业率也大幅上升。

许多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去了工作。

2.农业危机:农民遭受重创,农产品价格暴跌,农场破产。

3.贫困和艰难生活:许多家庭生活陷入贫困,缺乏食物、住房和基本生活用品。

4.国际贸易下滑:大萧条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国际贸易急剧下滑,许多国家陷入经济困境。

四、政府应对措施1.新政: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尔诺·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政策,被称为“新政”。

这些政策旨在通过经济刺激和改革来缓解大萧条的影响,包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推行公共工程项目。

2.货币政策调整:美联储采取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包括放松货币供应和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

3.保护主义政策: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岗位,许多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限制进口并提高关税。

五、对未来的启示1.监管改革的重要性:大萧条暴露了金融市场监管不足的问题,对未来的金融监管提出了重要启示。

2.全球合作的必要性:大萧条时期,缺乏国际合作导致全球经济更加恶化。

因此,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

六、结论美国大萧条是20世纪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一,给美国及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扰。

然而,借此经验,我们可以更加重视金融稳定和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以避免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

后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

后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

后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一、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反思随着金融危机后曝露出美国监管体制的种种弊端,美国各界对金融监管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美国《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改革法》)在美国各个利益阶层的博弈和世界各国的关注中最终得以通过。

虽然该法的实际实施效果尚有待进一步观察和评判,但作为金融危机后美国最为系统和全面的金融改革举措及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美国金融体系第一次大规模修正,该法案对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和监管模式的影响仍将十分深远,《金融监管改革法》是美国政府和国会对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全面反思的集中体现。

(一)从宏观层面分析。

从宏观层面分析美国金融监管改革首先要了解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宏观原因。

其宏观原因主要是过多的无监管金融创新等引起的流动性旺盛导致产生资产泡沫从而引发的金融危机。

在后危机时代,针对金融危机爆发所显现的宏观层面的原因,美国金融监管法案制定了多项政策多管齐下以防范系统性风险。

例如该法案设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进行监管并对重要机构资本金要求顺周期,这也是美国第一次关注资产泡沫风险。

(二)从微观层面分析。

主要分析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微观层面的漏洞如何弥补,其改革逻辑的微观层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革以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为导火索的引爆机制。

加强了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对误导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进行监管。

加强了对贷款方的要求,要求他们在做任何贷款之前对借款方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

加强了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法案要求在美国证监会内新设评级机构监管部,以强化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提高评级的精确度和保证评级不受利益冲突的影响。

二是对于导致美国金融体系脆弱的传导机制方面的改革。

导致金融体系脆弱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某些金融机构特别巨大、特别重要,它的倒闭就可能导致整个体系跟着倒,雷曼兄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次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这样的问题也提出了对策。

美国大萧条发经济危机与社会动荡的挑战

美国大萧条发经济危机与社会动荡的挑战

美国大萧条发经济危机与社会动荡的挑战美国大萧条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危机不仅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衰退,还引发了社会动荡和政治挑战。

本文将探讨美国大萧条所带来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并分析其对当时和未来的影响。

一、经济危机的形成1.1 股市崩盘美国大萧条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29年10月的股市崩盘。

当时,股市投机泡沫破裂,股票价格急剧下跌,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

1.2 银行业崩溃股市崩盘引发了银行业的崩溃。

由于大量投资者抛售股票,银行的储蓄存款流失严重,导致很多银行破产或无法偿还债务。

银行业危机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经济的衰退。

1.3 失业率上升银行业崩溃和经济衰退导致大量企业倒闭或者裁员,失业率直线上升。

这使得更多人无法支付贷款和房屋抵押,加剧了经济危机的蔓延。

二、社会动荡的爆发2.1 经济不平等的加剧大萧条期间,经济不平等问题愈发凸显。

富人趁着股市繁荣时期大量投资,而普通民众则借贷购买股票,结果一夜之间陷入贫困。

这种不公平的贫富差距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和动荡。

2.2 农业危机大萧条时期,美国农业遭受了严重打击。

农产品价格暴跌,农民生活陷入困境。

为了争取权益,农民举行了多次抗议活动和示威,社会秩序不断受到冲击。

2.3 劳工抗议失业率攀升导致劳工生活困难,工资待遇低下,劳工权益遭到侵害。

劳工们纷纷组织抗议活动,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

这些抗议活动给政府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三、挑战和影响3.1 政治挑战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对政治局势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和选民的不满情绪。

政府经济政策的采取成为政治辩论的焦点。

3.2 社会改革的推动美国大萧条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社会改革的推动。

政府加大了对失业者和贫困人口的援助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

此外,工会运动的兴起以及民众的抗议行动也推动了劳工权益的保护和社会制度的改革。

美国大萧条与新政的经济政策

美国大萧条与新政的经济政策

美国大萧条与新政的经济政策美国大萧条是指1929年至1939年期间,美国经济遭受的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在这个时期,银行破产、失业率飙升、股市崩盘等问题严重冲击了美国经济体系。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美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被称为“新政”。

本文将探讨美国大萧条与新政的经济政策。

一、背景1920年代是美国经济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由于多种因素造成了泡沫经济的形成,最终导致了股市崩盘。

股市崩盘引发了金融风暴,导致了大量银行破产,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率飙升。

在这场危机中,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急剧下降,迫使政府采取措施挽救经济。

二、金融改革为了避免银行破产进一步蔓延,新政首先实行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

其中之一是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用于保护普通民众的存款安全。

此外,还通过《银行法》对金融体系进行了重组和监管,以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定运行。

三、金融救助在大萧条期间,许多美国企业破产或面临破产的危机。

为了挽救这些企业,新政实行了一系列金融救助政策。

政府提供了贷款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此外,还推动了一系列公共工程项目,创造就业机会,缓解了失业问题。

四、农业调整美国大萧条期间,农业领域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为了解决农民的问题,新政推出了农业调整法案。

该法案提供了农业补贴、减少农产品供应以及审慎管理农业市场的措施,以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

五、社会保障新政还推出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旨在改善美国人民的生活状况。

其中包括社会保险法案,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为老年人、失业者和贫困人群提供福利。

此外,新政还推动了住房项目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措施。

六、对大企业的监管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经济危机,新政加强了对大企业的监管。

通过通过《公共事业持股法案》和《公共事业法案》,对银行、公共事业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等实行了更严格的监管措施,以防止垄断行为的发生。

七、总结美国大萧条与新政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并为美国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美国经济三大危机及启示

美国经济三大危机及启示

美国经济三大危机及启示前言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经济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历史上也有许多次美国经济遭遇危机的经历。

本文将梳理美国经济历史上的三大危机,并探讨其带来的启示。

一、1929年经济大萧条1929年,美国经济遭遇了空前的经济大萧条。

它的挥之不去的阴影持续了约10年时间,除了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停工潮、失业潮和萧条潮,对美国整个经济社会生活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1.1 事件背景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美国的平稳发展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一些财富阶层逐渐兴起,无节制地投资于股票、新兴产业、房地产等领域。

为了满足这些阶层的投资热情,各大银行借出了大量的贷款,同时大量的生产家庭和中产阶层也借贷购买股票。

这一波道德放纵的狂潮最后在1929年10月24日崩溃,也就是著名的“黑色周四”。

1.2 危机带来的影响经济大萧条的影响是多重的、深远的:•巨大的财富转移: 大量的投资者破产,大型股东逐渐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许多中产阶层和生产家庭在短时间内失去了所有的储蓄。

•银行业的空前危机: 当投资者开始向银行清算账户时,大量银行宣布破产和关闭。

在1933年时,25%的美国银行被迫关闭。

•失业潮的到来: 投资、生产和消费的三大环节同时崩溃,所以大量的公司倒闭,导致大量的失业,美国的失业率在1933年达到了25%。

1.3 启示经济大萧条带来的启示非常重要,它告诉我们许多事情:•要管制股票: 股市是经济的一部分,股市的随意波动会给经济制造不良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监管控制,让股市稳步发展。

•要管理和控制银行: 银行贷款的过载是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银行将大量的资金投资于股票、新兴产业、房地产等领域,容易引起金融风险。

政府要有效管理和控制银行业的发展。

•应该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 1929年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最严峻时期。

联邦储备银行决心把货币收紧,导致了更加严峻的通货紧缩,加剧了经济崩溃的速度。

应该实行适度的货币政策。

二、1970年代通货膨胀危机1970年代,美国经济遭遇了一次新的危机:通货膨胀。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30 3 00 6 .5 -3 2 5


显然文中所有 的判 断矩阵都 能通过 一致性检 验 . 断矩阵都 判
具 有 满 意 的一 致 性 。
三 、 结 总
c : ,
C : R
H—l 3 一l :—. 2 5 00 6 :0 0 7 .45 R 05 1 .8
其 后 , 国 主 要 的 投 资 银 行 、 的 保 险 公 美 大
20 0 7年爆发 的 次贷 危机 演 变成全 球
性 的金 融危机 , 充分暴 露 了全球 金 融监管
框 架 的缺 陷 和 不 足 。各 国 均 开 始 反 思 本 国 金 融 监 管 体 系 , 求 完 善 以 避 免 危 机 的 再 力 次降临。作 为危机 发源 国的经济 大国一 美
FN C & E IAN E CON OMY 金 融 经 济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影响及共对我国的启示
口 周 媛
摘 要 : 融 危机 的 全面 爆 发 , 快 了 金 加 羡 国金 融 监 管 改 革 的 进 程 。 0 0年 正 式 签 21
署 的 金 融 监 管 改 革 法 案 必 将 对 美 国 乃 至
指 标 填 入 对 应 的表 中 。
表 5 B 判 断 矩 阵 :
展、 法制环 境 、 信文 化 。这 样的结 果跟 中 国社会科 学 院金融 研 诚 究所 发布 的《 中国城市 金融生 态环 境评价 报告 》 的结果 有一 定 中 的相 似性 。同时 。 中利用 A 文 HP法 确 定 金 融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的 评
训 . 鉴 法 案 中 体 现 的 监 管 经 验 . 加 强 借 从 国 有 银 行 监 管 . 重 衍 生 品 的 监 管 . 护 注 保 消 费 者等 方 面 完善 我 国 金 融 监 管框 架 。 关 键 词 :金 融 监 管 改 革 监 管 模 式

美国的大萧条与新政的经济复苏

美国的大萧条与新政的经济复苏

美国的大萧条与新政的经济复苏1929年至1939年期间,美国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被称为“大萧条”。

这场危机对整个美国社会和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但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新政策,特别是罗斯福总统领导下的新政,美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和社会的稳定。

一、大萧条的原因与影响大萧条的爆发有许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股市崩盘。

1929年10月,华尔街股票市场崩盘,导致投资者丧失了巨额财富。

这个事件引发了金融体系的崩溃,信心的崩溃以及经济活动的急剧下降。

大萧条对美国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广泛的冲击。

失业率飙升,许多企业倒闭,大量农民破产,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同时,股票投资者丧失了大量资产,银行陷入困境,银行崩溃潮蔓延,导致了广泛的金融崩溃。

由于缺乏有效的政府干预,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不断加深。

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面对大萧条的严重危机,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担任美国总统,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行了被称为“新政”的经济复苏方案。

1.金融改革为了解决银行危机,罗斯福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

其中包括制定《银行法案》,确立了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保护人民的存款免受银行破产的冲击。

此外,还通过《证券法案》和《公用事业持股法案》,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机制,遏制了金融市场的操纵行为。

2.劳工与农民保护新政还着重保护劳工与农民的权益。

成立了国家劳动委员会(NLRB),保护工人的组织权利,通过《国立劳动标准法案》,确立了最低工资标准和工时限制,保障了劳动者的福利。

同时,新政还通过农业调整法案,帮助农民保护土地,并进行农业生产的调整和恢复。

3.公共工程和就业扩张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机会,新政实施了大规模的公共工程项目,如修建大坝、公路、桥梁等。

这些项目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帮助人们度过了经济危机。

此外,新政还设立了国家紧急救济管理局(FERA)和国家就业计划局(WPA),为失业者提供紧急救济和就业机会。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和金融创新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和金融创新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和金融创新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这次金融危机被称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

如何避免此类金融危机的再次爆发,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康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笔者针对本次金融监管改革及金融创新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考察,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针对监管体制中的漏洞,积极推行金融体制改革,对金融监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堵塞监管漏洞。

20XX年6月,奥巴马政府颁布了被外界称为金融体制改革方案的白皮书。

该方案强调金融体制改革的目的:一是要增强美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二是要保护美国消费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稳定。

这是大萧条以来美国进行的最大的金融改革,其改革的要点主要是:(一)增设4个新的监管机构金融服务监督委员会(FSOC)负责促进信息交流和协调,确定新出现的风险,为监管机构提供解决争议的论坛,对联邦储备委员会(FRB)识别“重大系统性风险公司”提供建议。

全国银行监理会(NBS)负责对所有联邦级别的存款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和外国银行的代理机构进行审慎监管。

消费者金融保护署(CFPA)将负责对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管理规定中不包含的金融产品、服务进行管理。

全国保险办公室(ONI)将作为财政部内设的机构,主要用来为资料交换提供场所,同时为全国和各州提供专业的金融保险信息服务。

(二)提升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监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从次贷危机的爆发可以看出,即使是美国这样金融最发达的国家,系统性风险对于经济的威胁依旧是致命的。

美国政府认为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必须采取更保守的方式。

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失败问题不能仅从市场竞争角度来考虑,更需要从市场稳定性的角度来考虑。

所以本次改革授予了联邦储备委员会更大的监管权,用来监测、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是对重大系统性风险金融进行监管。

联邦储备委员会同财政部参照金融服务监督委员会的建议,制定并确定一级金融控股公司的标准,并主要负责对该类公司的甄别。

大萧条对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大萧条对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大萧条对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与启示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大萧条。

这场危机对美国及全世界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一、大萧条对美国的影响1. 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开始的“黑色星期四”引发了股票市场的崩盘,市场崩塌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随着银行倒闭和工商业的不景气,美国进入了一段长达10年的经济萧条期。

图表显示,自1929年到1933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近一半,失业率达到了25%,许多家庭陷入了贫困。

2. 社会动荡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动荡。

失业者们走上街头抗议,对政府和金融机构进行了猛烈的批评。

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例如“福特工人之旅”中的暴力事件就造成了数十人死亡。

3. 新政策的产生大萧条导致了美国政府在经济和社会政策上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创新政策。

总统罗斯福颁布了“新政”计划,包括建设公共设施、提升社会保障、控制工资和经营者的收入、实行劳工法等政策,以减缓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

二、大萧条对世界的影响1. 国际贸易下滑大萧条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十分深刻。

由于全球经济联系密切,美国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

许多国家的国际贸易受到严重影响,经济进出口跌至谷底。

2. 主权国家磨合大萧条的影响也导致了各主权国家之间的磨合。

许多国家对其他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施加关税和出口限制,试图提高其自身国内产业竞争力。

3. 新的国际秩序大萧条导致了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

美国的经济量稳步下降,苏联的经济量和国际影响力慢慢增强。

这一时期的主要国际趋势是抵制经济和政治霸权,发展独立的国际政治关系。

三、大萧条的启示1. 经济的周期性经济是有周期性的,难以避免经济周期性的问题,即使采取一些措施,也难以完全消除它。

政府和私人企业需有充分准备应对这种周期性的问题。

2. 稳健的金融制度金融制度和监管机构对经济繁荣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必须严格监管,防止经济风险和金融市场的崩溃。

美国经济大萧条后政策

美国经济大萧条后政策

美国经济大萧条后政策美国经济大萧条是指1929年至1939年期间,美国遭受的一次深度衰退。

这场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股市崩盘、银行倒闭和失业率剧增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对抗这一困境,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来挽救经济。

本文将探讨美国经济大萧条后所采取的关键政策,并评估其对经济的影响。

1. 新政策的实施作为回应大萧条的紧急措施,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实施了New Deal政策。

这个政策目的是通过联邦政府的干预来恢复经济活力。

New Deal政策包括了金融改革、就业计划、农业救济计划等各个方面。

2. 金融改革为了重建金融体系,美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法案,例如,成立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来监管证券市场,制定了银行改革法案来恢复银行的信誉和稳定性。

这些金融改革措施为美国经济的复苏提供了更稳定的环境。

3. 就业计划在大规模失业困扰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创造就业机会,例如,通过实施公共工程项目,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修建公路、桥梁和其他基础设施。

此外,政府还制定了劳动法案,提供了工会保护和工资保障,改善了工人的待遇。

4. 农业救济计划农业是大萧条时期受到严重冲击的行业之一。

为了帮助农民渡过难关,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救济计划。

例如,农业调整法案提供了资金来支持农民,避免继续过度生产和促进价格稳定。

5.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作为New Deal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包括了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福利计划等。

这些措施旨在提供一定的经济安全和社会保障,帮助人们渡过经济困境。

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对美国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通过金融改革和银行改革法案,金融体系得到了重建,信心得到恢复,为经济复苏创造了条件。

其次,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劳动者待遇,失业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助推了经济的增长。

此外,农业救济计划的实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证了农业的稳定发展。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摘要】在大萧条时期,美国经济陷入严重困境,需要进行金融改革来恢复秩序。

为了应对危机,美国政府制定了《格拉斯-斯提格尔法案》,建立了美联储系统,实施了金本位制度,并加强了监管机构的职能。

这些改革措施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使得美国逐渐走出困境。

金融改革不仅对避免经济危机起到重要作用,也对美国金融体系进行了改善,为今后金融危机提供了启示。

通过对大萧条时期的金融改革及其影响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危机的本质,为今后的金融市场稳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萧条时期、美国金融改革、格拉斯-斯提格尔法案、美联储系统、金本位制度、监管机构、经济复苏、经济危机、金融体系改善、金融危机启示。

1. 引言1.1 大萧条时期的背景大萧条时期,是指1929年至1933年间美国发生的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起源于美国股市的崩盘,导致了大量投资者的财富瞬间蒸发,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率急剧上升。

许多人失去了房屋、饮食和生活的基本保障,经济全面崩溃。

大萧条时期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经济在五次战争中大量投资的情况下经济兴隆,但这种经济增长来自各种消费信用。

而股票市场的繁荣和战争结束后的产业扩张使得投资者和消费者认为经济是充满希望的。

随着2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走向滑坡,工业产出下降,股市波动,农产品价格下跌,国内和国际贸易逐渐受到限制,最终导致了1929年的股市崩盘,标志着大萧条的开始。

这场经济危机给美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促使了政府对金融体系进行改革。

1.2 金融改革的必要性在大萧条时期,美国金融体系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银行倒闭、失业率飙升、股市暴跌等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经济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动摇。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改革变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一方面,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了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需要通过改革来重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金融改革也是为了避免未来出现类似危机,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性打下基础。

初中历史美国的大萧条与新政改革

初中历史美国的大萧条与新政改革

初中历史美国的大萧条与新政改革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发生了一场经济危机,被称为“大萧条”。

这场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和社会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新政改革措施。

本文将探讨美国的大萧条以及新政改革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1. 大萧条的起因与影响大萧条起源于1929年的经济危机,股市崩盘导致了美国经济的崩溃。

失业率急剧上升,银行倒闭,农民生活困难等问题成为社会普遍面临的挑战。

大萧条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美国国内,也波及到了世界各地。

2. 导致大萧条的内外因素大萧条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外因素:美国经济过度繁荣导致的股市泡沫破灭、农业危机、全球贸易放缓以及财政和货币政策失误等。

3. 新政改革的实施为了应对大萧条,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新政改革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的“新政”。

“新政”包括三个方面的改革:金融改革、经济刺激和社会保障。

金融改革措施旨在加强监管,避免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经济刺激措施主要包括公共工程项目和农业救助计划,旨在刺激经济增长和减少失业率。

社会保障措施则旨在为老年人、失业者和贫困家庭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4. 新政改革的成效新政改革带来了一系列的积极效果。

首先,经济逐渐复苏,失业率开始下降。

其次,社会保障措施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

第三,金融改革措施加强了监管,提高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5. 新政改革的争议与挑战尽管新政改革带来了一定的效果,但也面临着一些争议与挑战。

一些人认为,新政过度干预市场,限制了经济的自由发展。

同时,新政改革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执行效率不高等问题。

6. 新政改革的启示与意义大萧条及新政改革对美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揭示了经济危机中政府的作用和责任。

新政改革以其积极成效启示着其他国家在遭遇经济危机时也可以通过改革政策来应对危机。

在大萧条与新政改革中,美国历史上标志性的一章展开。

通过新政改革,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危机,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和社会的稳定。

美国金融业的监管与改革

美国金融业的监管与改革

美国金融业的监管与改革美国金融业一直以其庞大和复杂而闻名于世。

然而,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监管和改革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美国金融业的监管和改革,以及这些措施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监管的历史背景美国金融监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美国政府开始制定法律和规章来监管银行业和证券交易。

然而,这些监管措施在20世纪初期并不完善,导致了一系列金融危机,如1929年的股市崩盘和大萧条。

这些危机促使政府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以保护投资者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金融监管的目标和机构美国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金融稳定和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美国设立了多个监管机构,如美国联邦储备系统(Federal Reserve System)、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等。

这些机构负责监管不同领域的金融活动,如银行业、证券市场和保险业。

它们制定和执行规章,监督金融机构的运作,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此外,美国还设立了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Oversight Council),以协调各监管机构的行动,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出现。

三、金融改革的动因和措施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震撼了美国金融体系,揭示了监管不足和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

这次危机促使政府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加强金融监管和防范未来危机的发生。

其中最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一是《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

该法案于2010年通过,旨在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机构的透明度和责任,并增强金融稳定。

《多德-弗兰克法案》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大,要求它们进行更为严格的风险管理和资本规定。

此外,该法案还设立了消费金融保护局(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并监管金融产品的销售。

美国金融危机后金融改革对证券业的影响和启示

美国金融危机后金融改革对证券业的影响和启示

美国金融危机后金融改革对证券业的影响和启示美国金融危机是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的一次重大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金融危机的主要引发者之一,证券业被迫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受到了许多启示。

本文将讨论美国金融改革对证券业的影响和启示。

一、金融改革对证券业的影响1. 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金融改革后,监管机构对证券业的监管力度加大。

例如,成立了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加强了对证券公司的监管。

此外,强化了对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的要求,提高了证券行业的透明度。

2. 资本充足要求的提高:金融改革后,对证券公司的资本要求变得更加严格。

例如,要求证券公司增加自有资本、净资本和流动资本等方面的要求提高。

这使得证券公司在金融危机发生时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3. 禁止某些高风险交易:金融改革后,一些高风险交易被禁止或受到严格限制。

例如,禁止了无风险储备(NRSRO)评级机构与投资银行之间的利益冲突,禁止投资银行进行所有权投资,并限制了金融机构的资产积累。

4. 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金融改革后,成立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局(CFPB),致力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该机构监督了证券公司向消费者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确保其合法、公正和透明。

5. 防止“命名之权”:金融改革后,证券公司被要求禁止对证券进行与相应资产没有关联的“命名之权”的操作。

这样可以避免欺骗投资者,减少不可预测的风险。

二、金融改革对证券业的启示1. 加强风险管理能力:金融危机暴露出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薄弱的问题。

因此,在经历金融危机后,证券公司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制定和执行更为严格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

只有有效地识别、评价和控制风险,才能更好地应对金融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

2. 保持透明度和诚信:金融危机揭示出市场缺乏透明度和缺乏诚信的问题。

因此,证券公司需要建立更加透明和诚信的制度。

例如,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确保投资者获得准确、完整和及时的信息。

同时,证券公司也应遵循诚信经营原则,不得进行欺诈、误导和不当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10期总第847期美国以前遇到经济萧条时,自由放任通常都被作为一条传统政策所采纳。

萧条发生时,胡佛坚信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

而当时国内清算主义流行,因此胡佛的主张并未受到太多质疑。

然而,大萧条的严重性超乎人们的想象,自由放任失效,胡佛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得不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

下面将列举胡佛在总统任期内采取的部分举措。

1929年11月,胡佛召集美国主要金融家和实业家参加白宫会议,强调他们应该保持工资率和扩大投资。

在股市崩盘一周内,美联储向美国的银行追加了约3亿美元的准备金,联储持有政府债券增加了一倍。

11月中旬,美联储将再贴现率从6%降为4.5%。

11月23日,胡佛敦促公共建设计划的实施。

11月25日,胡佛召开会议承诺将对农业组织进行补贴。

1930年初,政府制订了大规模低利率贷款计划,纽约联储将再贴现率由4.5%下降到年末的2%。

1930年,胡佛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命令,关税继续增加,阻碍了美国出口和国际贸易。

1930年7月,胡佛决定放宽住宅所有权。

同年9月,进一步禁止向美国移民。

1931年,欧洲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功不可没”,美国的国外贷款和高关税是两个原因。

随后,纽约联储向英格兰银行提供1.25亿美元贷款,德国国家银行0.25亿,匈牙利和奥地利也收到了少量贷款,这进一步加重了美国的负担。

英国、奥地利等国纷纷放弃金本位,美国却依然坚守。

美联储在1931年中期将再贴现率再度下调至1.5%,但到了年末,上调回3.5%。

1931年8月,胡佛建立总统失业救济组织,11月,胡佛召开会议建立国家信贷公司。

1932年,胡佛决定采取更激烈的措施,除了继续实施前面的措施,他还增加税收,向股市空头“宣战”,建立住宅贷款银行系统,修改破产法等。

1932年2月末,银行准备金总量下降到18.5亿美元,美联储开始大规模购买政府债券,到年末,准备金总量上升至25.1亿美元,但货币供给总量却下降了35亿美元。

这次通货膨胀以失败告终,外国对美元失去了信心,百姓对银行失去了信心,银行将增加的货币用于还债或放回金库,通货膨胀最终变成了通货紧缩。

从开始的坚信自由放任主义,到后来盲目地强制地干涉,胡佛始终没有带领美国走出萧条。

虽然他自己信心十足,但美国民众并不买账。

罗斯福成为了新一任总统。

罗斯福全面采用了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宏观政策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罗斯福上任后,废除了金本位制,采取放松的货币政策,扩张货币供给。

罗斯福还敦促通过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经济法》等15个法案。

加上其他各项措施,构成了有名的“罗斯福新政”。

不能说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走出萧条的原因,但罗斯福给了美国人信心,而罗斯福新政也推动了美国的复兴。

大萧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我们从中汲取了教训,积累了经验。

现在的中国仍然能从大萧条中得到不少启示。

我整理出了自己觉得重要的四点。

(1)政府要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中有所作为。

自由放任在危机较小时可能有用,政府可以不加干涉,但需要政府时,政府一定要出面进行调节,采取有力的举措。

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下,我们也看到了货币政策的巨大作用,所以国家实施货币政策时一定要谨慎,盲目地使用货币政策只会适得其反。

历史经验表明,逆周期操作通常是更为有效地手段,经济过热时浇水,经济过冷时生火,当然,采取何种操作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历史只是参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们需要将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自身调节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2)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自己也要有自觉性。

在二十年代的“繁荣”下,金融机构实则丑闻重重,如:银行和证券交易所勾结,过度放款,保证金交易增加。

投行利用自己为上市公司担保的条件,把略高于成本但远低于市值的股票卖给政客、记者、律师等相关利益者为自己谋利。

大萧条的原因之一就是银行、证券体制不健全。

然而,美国人并未吸取教训,到了二十一世纪,金融界的乱象更加疯狂,政府官员、评级机构甚至大学院长也加入其中,掠夺性贷款风靡,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

金融危机最终爆发,但受苦最多的依旧是普通百姓,谋取非法利益的人依旧逍遥法外。

我个人认为美国以后仍有很大可能发生严重度不亚于前两次的危机,不过,引爆的“炸弹”肯定会远比第一次的股票,第二次的MBS,CDO,CDS 等结构性工具高级和先进。

中国一定要引以为戒,建立健全金融制度,加强监管,对违法行为一定要严厉处罚,规范金融市场。

(3)完善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二十年代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富人,穷人依旧贫穷,危机来临时,对穷人没有很好的保障制度,而穷人的数量远高于富人,问题最终暴露,全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彭庆宸王嘉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飞速发展,然而,“柯立芝繁荣”并没有持续太久,随之而来的大萧条给了美国当头一棒。

胡佛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大萧条,但由于低估了大萧条严重性,胡佛并没有带领美国走出困境,最终匆匆下台。

罗斯福上台后,颁布新政,才逐渐化解了危机。

本文将详细列举两位总统在大萧条时期实施的政策,并分析其对当今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大萧条;政策164国一片萧条。

中国现在情况比较类似,贫富差距悬殊,财富集中在小部分人手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中产阶级和贫穷阶级,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罗斯福在1934年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1935年通过《社会保障法》,都对走出萧条起到了重要作用。

(4)实施政策因考虑国际因素,处理好国际关系。

世界各国间总会相互影响,尤其是大国的影响更大。

1931年的欧洲危机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美国大萧条的影响。

而汇率和汇率制度让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都走向灭亡。

美国在1931年为防止黄金流出而提高利率,加重了萧条,而英国等放弃金本位制度的国家却率先走出了萧条;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在“特里芬难题”等缺陷下崩溃。

如今,世界各国实行固定或浮动汇率制度,黄金不再与货币挂钩,汇率成为了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

在资本处于不同流动状态的情况下,一国实施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通常将对汇率产生影响,并且会关系到其他国家,美联储一个领导的讲话也可能会引起美元对其他货币汇率的大幅波动。

一国想刺激出口,可以让本币贬值,但是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需要考虑其他国家的意愿,否则会遭致谴责甚至报复。

因此,在宏观调控中,要站在国际的层面上,一个政策影响的不仅是本国,还有其他国家。

目前中国也存在“保汇率还是保房价”的问题,我国房价过高,存在泡沫,如果房价持续上涨,信贷扩张,国内货币过多,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会受到影响。

但是如果保了汇率,又面临着房价泡沫崩溃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其他问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不论是大萧条,还是次贷危机,抑或是曾经发生的各种规模较小的经济衰退,都已成为历史。

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这么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但并不意味着以后不会发生,我们需要时刻警惕,防范于未然。

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危机,美国都挺了过来,美国依旧是那个世界第一大国。

中国虽然发展迅速,但是金融实力明显落后于美国,如果危机真的发生在神州大地,我们是否有能力渡过难关呢?我们无法重写历史,也无法预见未来,我们只能在现在脚踏实地。

如果认真做好了该做的事情,就算危机发生,也有足够的能力应对。

参考文献:[1]李彪.大萧条与当代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2]王霞.论美国总统胡佛的反危机政策[D].内蒙古大学,2012.[3]刘英.论罗斯福“新政”的金融政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3.[4]钟山.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与2008金融危机之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5]李世安.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J].世界历史,2016,No.238(3):101-114,161.[6]刘绪贻.试论胡佛政府对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政策[J].历史教学,1986,卷缺失(11):30-34.金融服务业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王文芳朱晨曦任婷玉云南大学摘要:本文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指标,评估和比较了世界服务业主要贸易国以及中国的金融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情况,结果显示中国金融服务业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的金融服务业具有强国际竞争力,远强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关键词:金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据联合国商品贸易(UN Comtrade )数据库数据显示,世界服务业出口贸易发展迅速,2000年-2015年间,世界服务业出口贸易额从2000年的17654.39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46559.91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达7.22%。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如下图所示,2000年-2015年间,世界金融服务业出口贸易情况可分为两个阶段:(1)2000年-2007年间呈上升趋势,从1085.61亿美元增至3820.44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20.49%;(2)2008年-2015年间,世界金融服务业出口贸易波动中呈下降趋势。

根据UN Comtrade 数据可知世界服务业贸易大国(或地区)有: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印度等,而且各国的金融服务业的出口贸易整体均呈上升趋势。

虽然近年来世界金融服务业出口贸易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世界服务业主要贸易国的金融服务业的出口贸易却均呈上升趋势。

本文将从出口贸易的角度,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评估和比较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印度和中国的金融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情况。

图世界金融服务业出口贸易额(美元)数据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https:///,作者整理计算所得。

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于1965年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