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黑飞”到底该怎么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面试热点与解析:
无人机“黑飞”到底该怎么办?
【热点背景】
今年4月以来,成都、重庆、昆明等地机场连续出现多起无人机“黑飞”,影响了民航客机正常起降,引发广泛关注。

据统计,今年4月份全国航班正常率同比下降3.13个百分点,其中无人机干扰民航客机是重要原因之一。

【命题预测】
今年来,随着无人机产业的迅速发展,频频曝光出无人机“黑飞”“闯入禁飞区域”无人机飞行中撞到建筑物或者伤到行人等种种乱象,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解析】
无人机产业的新起是我过科技进步的而体现,无人机被广泛的应用于军事、科技研发、救灾等多个领域,但是无人机所带来的比如题目中“黑飞”“闯入禁飞区域”无人机飞行中撞到建筑物或者伤到行人等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

无人机消费市场的迅速发展,给传统空域管理体系带来了极大挑战。

一些无人机使用者对“机场净空区”等航空法律规则意识淡薄,导致了“黑飞”和“扰航”事件频频发生。

甚至在人口密集区,无人机飞行中撞到建筑物或者伤到行人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由于无人机通常由非金属材料制作,目标小,低空、慢速飞行,导致传统雷达无法
有效探测,且监管涉及多个环节与部门,存在管控难、防范难、取证难、处置难等问题。

这些问题暴露出我国在无人机管理方面存在漏洞,以及无人机飞行申报流程繁琐、处罚标准落候,无人机驾驶人员缺乏相关技能,无人机购买极为方便等原因造成无人机乱象严重。

然而对无人机产业发展来说,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

作为一种航空器,无人机最早产生于军事领域,如今广泛应用于民用和科研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世界各国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无人机属于高科技产业,其产业链上游涉及新型材料、电子元器件、软件设计等,下游除了军用这个重要市场外,还涉及科学研究、农业、电力、运输、气象等诸多行业。

我国从事无人机生产的企业超过400家,占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市场份额超过70%。

无人机产业发展,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无人机发展与监管之间的矛盾,应当兼顾公共安全和产业发展友好的原则。

在法律框架下推动无人机产业良性发展,需要在不降低现有民航安全水平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有关无人机使用的法律和技术监管机制。

首先,应明确无人机监管范围。

根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250克及以上的无人机需要实名登记纳入监管范围。

鉴于航模也可以飞得很高,并可能具有较大动能,从而存在空中碰撞的潜在危险,因此也应探讨将航模纳入无人机监管范围的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无人机治理应注重源头监管,积极完善无人机技术研发、制造、销售、培训和驾驶员的准入监管,要求相关人员必须熟知监管框架和飞行规则。

同时,对于无人机的驾驶人员,也需要通过
不断学习,倡导无人机行业自律,将高速公路、机场、火车站军事等区域不飞,作为众多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飞行准则。

无人机产业的技术性很强,因此,技术手段与法律的融合创新,应是未来无人机监管的努力方向。

2015年底,民航局出台了《轻小型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强调了“无人机云”的重要性。

未来,监管部门应积极建设和完善无人机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实现无人机与军民航空管系统、公安等部门的实时信息交换。

一方面便捷无人机的飞行申请,并为其提供飞行相关服务;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可以通过无人机云平台实时监控无人机的飞行动态,并实时采取地理围栏设置、警示、禁区告警等监管策略。

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无人机行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和法律的双重护航。

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监管手段,同时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责、形成监管合力,才能一方面保障安全,另一方面有利于无人机产业和应用市场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