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打击未成年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打击未成年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打击未成年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打击未成年犯罪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引言在当今社会,未成年犯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然而,他们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深入探讨未成年犯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未来。

一、未成年犯罪的问题1. 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未成年犯罪往往与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许多未成年犯罪分子来自贫困家庭或单亲家庭,他们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家庭支持,容易受到社会的负面影响。

2. 偏差行为和心理问题一些未成年人可能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导致他们产生偏差行为和犯罪倾向。

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心理健康的支持,使得他们容易陷入犯罪的泥沼。

3. 社会影响和网络诱惑未成年人常常受到社交媒体和网络的影响,容易受到诱惑和误导。

虚拟世界中的不良信息和不健康的人际关系可能导致未成年人产生犯罪的念头和行为。

二、打击未成年犯罪的建议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提供稳定的家庭支持,对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至关重要。

家长应加强教育意识,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关系建立,并为他们提供积极的榜样。

2. 强化学校教育学校是未成年人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应加强学校教育的质量和内容。

引入更多的课程,如法律、道德和公民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3. 提供心理健康支持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对于预防犯罪至关重要。

政府和社会机构应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心理抵抗力。

4. 加强社会支持和扶贫工作改善社会环境和减少贫困是预防未成年犯罪的关键因素之一。

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以帮助他们改变命运。

5. 加强法律教育和执法力度法律教育对于预防未成年犯罪起着重要作用。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加强对未成年犯罪的打击力度,严惩违法行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预防对策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预防对策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预防对策未成年人是指年龄未满18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年龄在14到18周岁的公民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的一个大问题,被称为继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危害,自2000年以来,中国各级法院判决有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3%,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除去这一社会毒瘤一直困扰着社会各界。

对于未成年人他们刚刚走上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之路,具有了非常浅显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是很容易受外界干扰。

生理上第一、二性征明显显现,走向成熟;心理上未成年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但是分析及判断问题的能力还不完善,很容易误入歧途。

迅速发展的生理水平与落后的心理水平致使未成年人犯下了这样那样的错误,所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每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共同的责任。

正本清源,完善对未成年人不利的因素,让他们有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关键词:未成年人特点措施宜顺论文网目录引言 (3)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3)(一)叛逆心理 (3)(二)缺少关爱 (4)(三)江湖义气 (5)(四)攀比心理 (6)(五)社会环境影响 (6)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案例 (7)(一)心理不成熟的案例 (7)(二)家庭不良教育的案例 (7)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 (8)(一)家庭教育 (8)(二)学校教育 (9)四、参考文献 (10)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点(一)叛逆心理未成年人入世不深,尚未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正确的认识,这个年龄段是人格形成与确立的关键时刻,也是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在这个多元社会思维并存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容易对社会、人生的认识表面化、感性化,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中的不良现象,从而导致对社会的不满,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有时候可能为了一点小事使得他们走上了极端。

(二)缺少关爱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

家庭的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导致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根本根源。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预防对策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预防对策
特点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往往表现出冲 动、无畏、无知等特点,往往与 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 等因素密切相关。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类型
01
02
03
盗窃、抢夺、诈骗等财产性犯 罪;
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暴力性 犯罪;
涉及色情内容的犯罪;
04
毒品犯罪等。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趋势和特点
低龄化趋势 以暴力性犯罪为主
学校教育
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和教育水平,完善学校教育制 度,防止校园暴力和欺凌事件的发生。
家庭教育指导
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和培训,帮助家长了解未成年人成长特点和发展 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加强心理辅导和干预
心理评估
对未成年人进行定期心理 评估,发现潜在的心理问 题,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
研究目的和方法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未成年人违法犯 罪的现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 对策。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证研究和 案例分析等。
02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定义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指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违反国家 法律法规,实施具有社会危害性 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其法律责 任的行为。
性及后果。
培养法治观念
帮助未成年人建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和 他人的权益。
提高法律素养
通过法律宣传和教育,提高未成年 人的法律素养,使其具备运用法律 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教育水平,使其能够正确 引导和教育未成年人。
团伙化趋势 涉及领域广泛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年龄越来越低,很多孩子在十几 岁就实施了严重的违法行为。

整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对策

整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对策

整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对策一、概述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和社会的稳定,需要采取措施来整改这一问题。

本文将从加强教育、建立有效法律制度和提供综合支持三个方面,探讨整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对策。

二、加强教育的重要性1. 教育与预防提供健全而全面的教育是整改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任务。

通过教育,可以向未成年人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他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积极向上的行为模式。

此外,还应加强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在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同时,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

2. 学校与家庭联动学校是培养未成年人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的重要平台。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并与家庭联动,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也要发挥作用,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督导和引导,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增进家庭和谐氛围。

三、建立有效法律制度1. 加强立法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

完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界定以及与其相关的司法制度,明确刑辞上当中的年龄标准和适用原则。

此外,还需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程序,并制定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惩戒措施。

2. 防范措施在法律层面上采取积极措施预防未成年人参与犯罪行为。

例如,加大对青少年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并通过普及知识、设立劝导机构等方式提高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四、提供综合支持1. 志愿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各界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在社区、学校等地设立青少年辅导站点或志愿服务机构,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法律咨询等支持服务。

这些机构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一种社会链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连接。

2. 创造就业机会对于失学、辍学或无法融入正常学校环境的未成年人,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以减少他们产生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并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和融入社会的目标。

3. 社区参与建立多元化社区参与机制,加强社区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监管和管理。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各个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也日益严重。

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应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以创造一个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及在我国的现状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满18岁的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犯罪行为。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和比例都在逐年上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与原因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包括主观恶性较低、行为模仿性强、心理脆弱等。

其原因主要包括家庭教育不良、社会环境恶劣、学校管理不力等。

三、应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研究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加强未成年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强化家庭教育、提高学校的管理教育水平、加强社会环境的管理等,以综合治理的方式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

四、结束语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只有通过综合治理,加强预防和矫治工作,才能创造一个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是多方面的。

首先,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动机和手段较为简单,常常是因为好奇、恶作剧、追求刺激等原因而犯罪。

其次,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行为往往是一时冲动,缺乏长远考虑,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再次,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类型多样,包括盗窃、故意伤害、抢劫、贩毒等。

最后,未成年人犯罪的受害人常常是同龄人或者家庭成员,社会危害性较小但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较大。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家庭教育不良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和言行常常会影响未成年人的行为惯。

其次,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社会上的负面信息和不良行为常常会对未成年人产生误导作用。

再次,未成年人自身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也是导致犯罪的原因之一,如缺乏自控能力、自我认知不足等。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预防对策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原因及预防对策

网络犯罪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诈骗、 传播恶意信息、侵犯他人 隐私等,具有隐蔽性和跨 地域性。
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分布和地域特点
年龄分布
未成年人犯罪主要集中在14至18 岁之间,其中16岁至18岁占比最 高。
地域特点
城市和城乡结合部未成年人犯罪 率较高,农村地区相对较低。发 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未成 年人犯罪率也存在差异。
网络环境不良
网络上充斥着暴力、色情等不良 内容,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负面
影响。
社区治安问题
社区治安状况不佳,可能使未成 年人容易接触到不良群体和违法
活动。
个人因素和心理特点
自我控制能力差
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发展阶段,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 外界诱惑和影响。
模仿心理强
未成年人模仿能力强,可能模仿电影、游戏等中的暴力行为,导致 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关注 度和认识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投入,提供 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佳
由于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导致思想道 德教育效果不佳,无法有效预防未成 年人违法犯罪。
预防活动缺乏针对性
目前的预防活动缺乏针对性,无法满 足不同年龄段、不同特点的未成年人 的需求。
对策实施效果的评估与监督
01
02
03
04
制定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 目标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
02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不良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形势分析及对策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形势分析及对策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形势分析及对策摘要: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它已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本文作者从新形势下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并结合自身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体会,就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原因;预防;对策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并在某些方面出现增长势头。

为准确把握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律与特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构建和谐社会,我们结合自身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体会,对近年来我县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进行了分析,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提供参考。

一、新形势下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一)从犯罪年龄来看,犯罪低龄化趋势有所缓和。

以近三年为例,2009年14-15岁的人犯罪占17%,16-17岁的人犯罪占83%;2010年14-15岁的人犯罪占5.75%,16-17岁的人犯罪占94.25%;2011年14-15岁的人犯罪占5.06%,16-17岁的人犯罪占94.94%。

由此可以看出,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例趋高,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从犯罪组织形式看,二人以上共同犯罪案件所占比例高达85.6%。

主要原因在于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身单力薄,个体能力较弱,客观上决定了共同犯罪、结伙作案是其犯罪的主要形式。

在此类案件中,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相互勾结的犯罪案件尤为突出。

其中绝大多数共同犯罪案件是由成年人主导的,但在一些聚众斗殴案件中,未成年人也常常充当着纠集者或首要分子的角色,社会危害性较大。

(三)从犯罪手段来看,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暴力化、恶性化、模仿化程度加剧,社会危害性加大。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摘要: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就是关心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在未成年人犯罪进一步呈现出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的趋势。

文章从三部分讲述了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

第一部分概括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中,概述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是从家庭、学校、社会和未成年本身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应当分自我预防、家庭预防、学校预防和社会预防。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犯罪预防;刑事犯罪一、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1、未成年人犯罪主体初犯年龄降低。

初犯年龄降低。

据统计,80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人的平均年龄较过去降低了1至2岁,14岁至17岁已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段。

2、未成年人犯罪类型中新型犯罪增多。

8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犯罪除传统的犯罪类型外,一些新型的犯罪类型日见增多。

例如绑架、劫持人质、雇佣杀人、卖淫嫖娼、制造贩卖吸食毒品、涉枪案件、盗窃机动车、信用卡犯罪、计算机犯罪等逐渐突出。

3、未成年人犯罪形态变化。

团伙犯罪突出。

据调查、未成年犯罪案件中,约有80%是结伙作案。

盗窃、诈骗、抢劫、流氓团伙占约大多数,尤其是一些中学学生结伙违法犯罪案件迅速增多,而且现在还出现了一些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

这些犯罪组织有自己的帮规,而且主要从事杀人、抢劫、强奸等严重刑事犯罪,作案手段凶残,成人化,具有疯狂的掠夺性和报复性。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发展趋势1、低龄化、团伙化、犯罪手段成人化。

犯罪的初始年龄降低,最小的有九岁就实施犯罪行为。

2、由于家庭原因犯罪的比例上升。

据有关部门一次对全国八省市二千名未成年犯调查,父母分居、离异、再婚和丧偶的占24.1%,家庭成员或近亲属中有犯罪记录的占20.5%,有不良行为,而家长不过问或管不了的占50%,家庭问题增多,无疑是导致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及犯罪行为的原因之一。

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问题的现状与反思

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问题的现状与反思

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问题的现状与反思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未成年人的成长与发展始终牵动着每一个家庭和社会的心弦。

然而,近年来,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问题日益凸显,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也让社会各界深感忧虑。

作为百度文库编辑部的主编,我深感有责任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现状,并进行深刻的反思,以期找到有效的解决之道。

## 现状剖析:数据背后的沉重现实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且犯罪类型逐渐多样化,从最初的盗窃、抢劫等财产型犯罪,逐渐扩展到故意伤害、毒品犯罪等更为严重的领域。

这一数据不仅令人震惊,更引发了我们对未成年人教育、监管以及社会支持体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 教育缺失:根源之一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是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

许多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行为规范教育,导致他们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而一旦犯罪,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教育矫治,他们很可能再次踏入犯罪的深渊。

### 监管不力:推波助澜除了教育缺失外,监管不力也是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问题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方面,家庭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课堂,其监管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对未成年人进行有效的监管和引导;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在未成年人犯罪后的监管和矫治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如矫治措施单一、矫治效果不佳等。

### 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亟待完善此外,社会支持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导致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

未成年人在犯罪后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排斥,而现有的社会支持体系往往无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帮助和支持。

这不仅增加了他们重新犯罪的风险,也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难以融入社会。

## 深刻反思:多措并举,共筑防线面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问题的严峻现实,我们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共同构建一道坚实的防线。

(完整版)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的几点思考

(完整版)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的几点思考

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的几点思考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的几点思考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犯罪手段也不断向成人化、智能化、多样化发展。

这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幸福,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

公安机关作为打击违法犯罪的职能部门,如何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做些有针对性的工作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日前,我们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了解和掌握了近年来我县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也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作了一点初步的思考。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今年以来,我县共抓获18周岁以下违法犯罪人员149名,占抓获刑事作案成员总数的37.6%。

详细情况见附表未成年人占刑事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上升,近两年上升幅度较大,应该说,这一现状是触目惊心的。

从调查情况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盲目性。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不顾一切,不计后果,仅凭一时冲动陷入了故意伤害、强奸等暴力型犯罪的泥坑。

5月3日晚10时许,因为发生口角,年仅15岁的龚某伙同陈某等人携带钢管、砍刀,找谢某和华某等人斗殴,其激烈场面丝毫不亚于港台武打片。

不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后,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犯了法。

待到如梦初醒时,后悔晚矣!2、模仿性。

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偏低,可塑性、模仿性都较强,他们不仅模仿电影、小说、网络等具体情节,而且向社会上的成人模仿。

突出地表现在,与以往相比,未成年人犯罪涉足的类型越来越广,除盗窃、抢劫、伤害等传统型犯罪外,吸食毒品、卖淫嫖娼等案件也有所涉足。

9月15日,我局接市局网监处电话,称一网名叫“BY海洋”的XX用户在互联网扬州热线上发布“愿意提供炸弹炸了新华中学”的恐怖信息,经过工作,很快就将违法嫌疑人高某抓获,据他自己讲是出于好奇,模仿网络上的帖子作了回复。

3、结伙性。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团伙性比较突出。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征及对策分析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征及对策分析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征及对策分析第一篇: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征及对策分析效果。

最后,必须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实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

青少年犯罪主要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是贫困、社会结构变化、国际环境的影响及观念与行为的偏差。

所以要尽快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预防和打击未成年人犯罪的“合力”。

为此,1、全社会要齐抓共管,重视对青少年的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教育;2、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社会生活环境;3、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4、搞好企事业单位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群众性的管理、防范体系,以增强社会控制力量,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时空空隙,从而达到预防的最终目的。

总之,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完全只依靠司法人员无异于杯水车薪。

我们要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纳入法制轨道,使司法预防为主转变为社会预防为主,全社会都要重视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和预防对策,让我们为净化社会环境,为使未成年人犯罪日趋减少和消除而不懈努力。

第二篇: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特征及对策分析经过近年来的严打斗争,我区刑事案件的上升势头已被有效地遏制,社会治安形势确有明显好转。

但是近年来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占生效刑事案件总数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

2000年原六合县法院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为12件15人,2001年是19件27人,2002年是18件26人,今年1至5月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与同期相比又有所下降,只有5件7人。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要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发展势头,就非常有必要思考和研究其特征,以便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纵观我区近年来的未成人犯罪案件,不难看出未成年人犯罪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犯罪动机上看,盲目的挥霍享受及贪财图利是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最明显的特点。

盗窃犯罪这一贪利型犯罪在未成人犯罪案件中一直遥遥领先。

2000年六合法院审结的未成人盗窃案件是7件9人,占全年未成人犯罪数的60,2001年有所下降,占26,2002年占42,今年1至5月份又上升至71。

如何处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如何处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如何处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和社会风险的增加,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为了有效地处理这一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从预防、教育、法律和心理援助等角度,探讨如何处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从源头控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预防应从源头控制,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

首先,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础。

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

父母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关心,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学校教育在防治未成年人犯罪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应加强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行为习惯。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社会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文化娱乐活动,使未成年人能够融入社会、展示才能,从而减少犯罪率。

二、教育未成年人犯罪者——引导归途对于已经犯罪的未成年人,教育是帮助他们重新回归正轨的重要手段。

教育应以引导和塑造未成年人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核心。

首先,对于轻微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可以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改变他们的行为。

可以利用各类文化教育活动,如音乐、绘画、体育等,开展特殊的课程和活动,让未成年人发展健康的兴趣爱好,提升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对于严重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应进行专门的教育辅导。

这些未成年人往往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社会压力。

教育辅导师应通过各种心理援助方法,包括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帮助他们重建信任、调整心态,提升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法律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确保公正与人道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法律处理是保护社会正义和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手段。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及其对策探究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及其对策探究在社会上,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一直都是一个热点话题,各种媒体上也经常能够读到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报道。

虽然说法律法规中已经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是不可以承担刑事责任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应对未成年人犯罪这个问题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及建议。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

根据公安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数字已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其中,盗窃、抢劫和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行为居多,而因为抽烟、酗酒、吸毒等违法行为被处理的未成年人也越来越多了。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观察到一些人也会提出异议,认为未成年人犯罪的罪行轻微而且年龄小,所以不应该严惩,而应该进行适当的收容和教育,让他们回心转意。

但是,这样的观点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驳斥。

因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不应该被轻视。

犯罪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更是对他们未来的严重伤害。

同时,犯罪还会破坏社会的治安和公共秩序,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既然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如此严重,那么我们应该探讨一下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其实,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它不仅与个人的背景、教育、家庭环境等有关,也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

具体而言,我认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家庭因素。

很多未成年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历到了一种家庭的不良环境,例如父母离异、家庭贫困等,在这样的环境下未成年人的心理得到了很不合理的方向引导,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关爱,却无法从家庭中得到,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开始犯罪。

2、社会环境。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转型等让未成年人面对挑战比以往更多,社会环境变得更为复杂,这会对未成年人产生很大的不安全感和心理压力,使他们跟身边不良人士混在一起,开始走上犯罪道路。

3、互联网的成长。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

未成年人犯罪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突出,给社会安全和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采取的对策,对于预防和解决这一严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未成年人犯罪发生率高,尤其在城市地区更加明显。

二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多样,包括盗窃、抢劫、贩毒、敲诈勒索等。

三是未成年人犯罪通常以一人犯罪为主,少数为团伙作案。

四是未成年人犯罪通常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家庭、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可忽视。

社会动荡、经济不发达等因素容易使未成年人感到挫败和绝望,从而走向犯罪。

其次,家庭因素也是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不当、父母缺乏关爱、父母离异等都会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教育体制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教育者对于未成年人的认识和引导不当,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等,都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走向犯罪。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也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

首先,社会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和保护。

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就业机会,以减少未成年人因无法融入社会而产生的犯罪行为。

其次,家庭教育的责任也不可忽视。

父母应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关心,并提供正面的家庭环境,为孩子的成长创造积极的条件。

另外,学校教育也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培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更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法律与执法机关也需要在对待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有针对性的举措。

重点是通过立法与法律适用,规范刑罚的种类与幅度,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同时,加强执法机关的培训和监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与矫治,提供更多的复员和社会融入机会等。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特点、原因及对策需要综合考虑。

只有通过加强社会关注和保护、改善家庭教育、提供优质的教育与就业机会、完善法律与执法机制,才能有效预防和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贡献。

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分析及对策

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分析及对策

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分析及对策作者:赵丛肖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版》2010年第08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我国宪法、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实施的依法应受刑罚等处罚的行为,其产生、形成、发展与未成年人所处的身心发育特殊阶段和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进程等一切主客观因素密切相关。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一)犯罪方式团伙化。

未成年人因其内在心理的幼嫩性,决定了他们外在需要的依赖性,因而他们在实施犯罪时,往往纠集多人进行共同犯罪,既能分工合作,又可互相壮胆、依赖。

如涉及未成年人的抢劫、盗窃、斗殴等,大都是结伙作案。

(二)犯罪倾向暴力化。

未成年人思想不稳定,情感易冲动,易走向极端,因而他们作案时不计后果,为达预定目的,往往不惜采用极端方式,易出现野蛮、凶残的暴力性犯罪。

(三)犯罪动机突发性。

未成年人年龄小,文化水平偏低,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单纯、不全面,作案疏于预谋,作案动机、目的往往随感而发、因事而起,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机性,因而他们突发性、随机性犯罪较多。

(四)犯罪手段智能化。

未成年人中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强,也有不少头脑灵活,并善于钻研犯罪方式、手段者,往往作起案来成人化,且有不少是智能犯罪,如目前出现了未成年人利用网络诈骗钱财的案件。

(五)犯罪呈现反复性。

青少年模仿性强,可塑性强,有易改造的一面,也有的因教育不当,反而进一步壮胆,增强反侦查能力,肆无忌惮、变本加厉地反复进行犯罪,这是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且重大、恶性案件在未成年人中不断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犯罪成分较集中。

未成年人犯罪时职业主要是,农民、无业人员和学生,其他职业占很少,其中农民比例最高,但无业人员和学生也较突出,都占了比较高的比例,而且犯罪中男性居多。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一)自身因素。

未成年人自身素质是关键,他们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的好逸恶劳,品行不正,有的自身性格存有缺陷,心理幼稚,有的片面追求物质需要、绝对自由,且普遍法制观念缺乏,对不良影响抵御能力差,一旦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极易走向犯罪。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调查及对策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调查及对策

国外研究趋势倾向于跨学科、 综合性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
国内研究现状及问题
国内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研究 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
研究主要集中在犯罪学、法学、 社会学等领域,研究方法以实证
研究为主。
研究成果在犯罪预防与矫治方面 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但仍存 在研究不够深入、实践效果不佳
等问题。
违法犯罪类型及特点
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多 样化,包括盗窃、抢 劫、校园暴力等。
犯罪组织形式以团伙 作案为主。
违法犯罪手段趋于成 人化,智能化和暴力 化。
未成年人犯罪动机分析
心理不成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 和人生观。
家庭环境不良,缺乏家庭教育和 关爱。
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厌学和逆反 心理。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
探讨。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加强跨学科合作,引入多学科视角和方法,以推动研 究的深入发展。
扩大研究范围,涵盖更广泛的样本Leabharlann 数据,以提高研 究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关注新型犯罪形式和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 影响,开展针对性研究。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04
社会转型期带来的价值观混乱 和道德失范。
教育体系不完善,重成绩轻德 育。
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的缺 陷。
媒体暴力和色情内容的负面影 响。
03
国内外未成年人违法犯 罪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国外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研 究历史悠久,涉及心理学、社 会学、法学等多个领域。
研究重点包括犯罪原因、预防 措施、矫治方法等方面,研究 成果丰硕。
02
研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对于 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具有重要意义。

应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策略

应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策略

应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策略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和策略。

本文将就应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解决方案与策略展开讨论。

一、家庭教育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不善。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改善家庭教育的质量。

首先,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良好的养育环境,提供他们所需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家庭中的教育活动也应该注重品德和道德的培养,让孩子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他们接受教育的主要机构。

因此,学校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运动、音乐和绘画等,帮助青少年发展兴趣爱好,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

三、社区参与社区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也是预防和应对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力量。

社区可以通过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各类课程和培训等方式,为青少年提供积极健康的活动场所和资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行为规范。

同时,社区也要建立起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提供帮助和咨询,及时介入和处理青少年犯罪问题。

四、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在应对青少年犯罪问题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法规,明确青少年犯罪的界定、责任和处罚等。

其次,司法机构应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惩治和教育,建立健全的矫治体系,帮助青少年改正错误、回归正轨。

同时,司法机构还应加大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力度,加强与其他社会单位的合作,共同应对青少年犯罪问题。

五、媒体宣传与教育媒体在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面对青少年犯罪问题,媒体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宣传与教育。

媒体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渠道,向公众普及青少年犯罪的危害和后果,提高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特点及防范对策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特点及防范对策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特点及防范对策做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关系到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亿万家庭幸福安宁、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未来。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设专章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这既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当前,在检察环节如何立足检察职能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涉罪未成年人服务管理,探索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机制,已成为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课题。

基于此,本文以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特点为视角,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防范对策,提出有效促进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工作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的建议,以期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帮助未成年人真正回归社会,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一)普遍表现为结伙作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身心尚未完全成熟,身体素质、力量等条件有所欠缺,加之部分江湖影视剧的影响,往往喜欢三五成群,拉帮结伙实施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成为其主要犯罪形式。

该院2022年至2022年共受理审查批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涉嫌共同犯罪人数占到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70.34%。

(二)侵犯财产、人身权利犯罪居多(三)作案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的因素,激情犯罪居多未成年人心智不够成熟,对事物的认知、判断能力欠缺,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和干扰,其违法犯罪多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犯罪起意快,不计后果。

如该院办理的文某等人故意伤害案,该案起因于案发当晚文某认为一名黑衣男子对其出言不敬,便纠集钟某等三名未成年人(其中一名为13岁)在公园内寻找该名男子。

后在该公园内的文昌阁附近遇到了穿黑衣服的陈某,文某认为陈某就是其要找的那名男子,随后对其进行了殴打、伤害行为。

(四)在校学生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该院近三年共受理审查批捕在校学生涉嫌犯罪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递增幅度较大。

由于在校学生自控能力差,而且易与校外的社会青年玩在一起,很容易被不良社会青年引入歧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学校预防
一是坚持正面教育原则,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除课堂上注重法制教育渗透外,可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如组织参观展览,观看预防未成年犯罪录像,模拟法庭,编演普法、学法、用法的文艺节目,召开主题班会等,帮助青少年树立遵纪守法观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在校园中积极营造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使青少年生活在一个勤奋、求真、团结、友爱、正直,人格受尊重,正义得扶持,非正义被排斥的校园环境里,并努力启蒙和巩固他们人性中最美好的同情心,自尊心和爱心。
二是突出重点,狠抓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心。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要坚持克服“甩包袱”思想,从“管”字出发,“教”字入手,在“帮”字上下功夫。教育评价后进生,要注意挖掘亮点,消除盲点,寻找焦点,杜绝讽刺挖苦。要加强个别教育,对问题少年要时时敲响警钟,通过耐心仔细的谈心谈话,潜移默化地感化他们。开展“结对帮教”活动,让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与成绩好的学生结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与班主任、校外辅导员结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与司法干警、法制副校长结对等,以便切实帮助后进生转化、进步。
第二,要抓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为他们提供更多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空间,让青少年课余和假期有地方可去,有事情可做,有知识可学。
第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还要落实“三抓”。一是常抓。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常抓不懈。二是早抓。要从儿童期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走上健康向上的成长道路,用好的、美的、正确的东西占领他们的内心世界,从一点一滴小事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三是抓早。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发生;对未成年人已发生的不良行挥作用。可针对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典型案件,编写专门教材,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枯燥的法律条文变成通俗易懂的案例分析,使学生从中学到自我保护技能,得到有益的启迪和警示。同时,要规定法制教育课必须成为一门必修课程。
(四)社会预防
首先,要加强文化市场、娱乐场所管理,消除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文化和社会丑陋现象,净化社会环境。当前要开展“远离网吧”主题活动,重点打击非法经营“网吧”及非法出版、出售书刊等行为,重点清理整顿和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努力消除精神“污染源”。 要形成全方位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体系,政府必须加大执法力度,禁止所有店铺向未成年人售烟、售酒;禁止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容留未成年人;禁止影、剧院上映未成年人不宜的节目而容许未成年人入场;禁止各书店出售黄色书刊、暴力书刊;禁止电视播放黄色、暴力片。
二、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
1、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突出。调查表明,因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犯罪的未成年人约占总数的1/3以上。①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②传播媒体中的不健康因素影响。在这次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反映校园周边的网吧、书摊、影碟出租店是不健康思想传播的主要途径。③社会法律保护有薄弱环节。特别是对直接关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贯彻不够。调查中有30%的人反映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法制教育,50%的人说不出这两部法律的大致内容。有些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学生反映印象深刻的法制教育课只占20%。同时,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文化场所严重不足,社会文化场所奇缺。
三、防止、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措施
1 、加强以遵纪守法为基本内容的法制教育。现时的中小学教育中没有开设系统的法律常识课。因此,建议法制部门会同工、青、妇、少工委、学校等有关单位编制适合未成年人学习的通俗易懂的普法教材,并将法制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根据未成年人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运用身边案例,阐释有关法律知识。要组织未成年人自己参与犯罪调查,探索犯罪原因,参与对失足少年的帮教,在开放式的法制教育与实践中提高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辨别能力和自身免疫力。
(二)家庭预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子女树好榜样。其次,家长要与子女多沟通,建立起与自己孩子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的柔情关系。再次,要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
此外,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认识能力、法律和道德意识以及教育的方法都存在着差别,绝大多数家庭教育具有片面性,致使“溺爱型”教育、“苛求成才型”教育占多数。因此,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使之成为预防犯罪的重要一环,开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培训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各级群团组织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家长家庭教育的培训和指导,对家长进行教育子女注意事项的教育,提高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理性能力。
3、从未成年人犯罪涉及的案件性质看,有以下五个倾向。
一是涉财产型犯罪比例大,二是共同犯罪为主,团伙犯罪较为突出。除了个别偶发性的伤害、盗窃案件具有单独作案和实施犯罪行为外,绝大多数案件中都表现出三、五结帮的团伙特性,少则2人,多则6、7人。有的集盗窃、抢劫为一体,连续作案,危害严重。三是未成年人已涉及性犯罪。四是故意伤害案件明显上升。
第五、建立社区青少年行为档案。居委会或村委会应对辖区内的未成年人进行一次普查。一是可以引导社会和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关心;二是可以了解未成年人各自的爱好、习惯和需要,以便给予帮助;三是可以根据未成年人的学历情况,为他们创造接受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四是可以及时发现少数未成年人违法违纪苗头,适时进行矫治和重点预防。
第四,政府要加大投入,设置专门机构、人员、资金,对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物质保障。一是设置专门机构和专兼职人员,招募志愿者参加此工作;二是所需经费应纳入地方财政支出年度预算;三是建立责任制,规定各职能部门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本地区教育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控制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落实情况。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如上所述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综合症”。我们更应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针对上述未成年人犯罪成因,我们认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自身预防
未成年人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这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性措施。
2、学校教育存在薄弱环节。调查显示,因学校教育存在薄弱环节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占20%。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成绩较差和有轻微劣迹的学生关心教育不够,尤其是对辍学学生、流失生的管理控制不力。在近几年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当中,辍学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接近60%。
3、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残缺家庭与不和睦家庭对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形成带来严重影响。经调查在押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残缺家庭的占20%左右,家中常争吵打架的不和睦家庭占30%以上,合计占50%以上。家庭经济情况不好,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也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出现有一定关联。
4、发挥社会文化教育的基础阵地作用。净化社会环境,发挥文化工作优势,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用正确的舆论来引导青少年。在互联网上大力开设为未成年人服务的绿色网站、专栏;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5、加强对流动的未成年人管理。要变动态情况下的管理为静态情况下的管理,对未成年人的流动人员,分别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控制,防止犯罪。如对后进生、辍学生应由学校牵头负责接回学校继续就读;对闲散的未成年人,应由户籍地和到达地的劳动、公安部门协同处理,是童工的应辞退返乡;对失足的未成年人犯罪成员应依照事实,尽量判缓刑,落实就学就业;对在劳改、劳教、少管所等执行场所的未成年人,应不间断进行跟踪帮教,建立教育考察档案材料,促进彻底改造,防止走上社会重新犯罪。
6、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与实践研究。要研究预测21世纪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趋势、规律以及类型特点,如暴力犯罪、智能化犯罪、低龄化犯罪等。同时,进一步加大中国少年司法制度改革,解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调查、讯问、辩护、审判、执行等方面存在的不系统、不规范等问题。
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几点建议
靖边县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
作者: 徐洲 发布时间: 2010-06-02 14:45:15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近年来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种原因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不断增加,对社会危害后果严重,极易加大犯罪参与人的贪婪欲望,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给社会、家庭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和隐患,从陕西省靖边县人民法院办理的的未成年犯罪案件来看,共同犯罪案件占了极大的比例,这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近年来该县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与趋势
1、该县2007年-2009年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为68人,被公诉的未成年人中,抢劫、抢夺、盗窃等侵犯财产犯罪有55人。另外,性犯罪也时有发生,三年来未成年人犯强奸罪、强迫卖淫罪的有11人。
2、犯罪人员主要是城镇无业人员和农民,多呈男性。学龄阶段辍学的社会闲散人员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体。
4、未成年人自身因素,决定了其自我控制意识薄弱和心理上的不成熟。①人生观的歪曲导致犯罪。②道德和法制意识淡薄导致犯罪。③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导致犯罪。④心理失衡导致犯罪。未成年人经常接触和感受正面教育,但幼稚的心理较为脆弱、不稳定,一旦遇到不良障碍或刺激就容易失衡、异变而导致犯罪。尤其是有的未成年人家长离异,失去温暖和爱护,生活状况逆转,经常会感到孤独而急需寻求新依靠,如果稍被社会不良分子拉拢利用,便会踏上贼船。还有一些学生面临家庭失爱、失教、失管的趋势,令人担忧。
2、发挥家庭教育的前沿阵地作用,提高家教质量。父母作为未成年人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一定要注意自身形象,加强思想修养。家庭教育要讲究教育艺术,提高教育质量。要杜绝家庭暴力,摒弃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3、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从根本上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坚持育人为本,特别要对差生倾注爱心,切忌随便开除。要进一步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会同家长进行细致思想教育,解决实际问题,既对学生负责,也对社会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