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弘一法师李叔同与日本妻子的爱情故事
“弘一法师”李叔同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示例
【导语】李叔同用他纷繁多彩的人生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丰满的人生画卷,更为我们展示了一代大师大智慧、大慈悲的魅力人生。
李叔同之所以能够超越时空、跨越国界,成为僧俗两界共同的示范,这与他人格魅力中诸多的精神特质是分不开的。
而对这些精神特质的分析和挖掘,有助于我们对李叔同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晰也更准确的认识。
认真认真是李叔同贯穿一生的不二法门。
一个人,一事认真不难,一时认真也不难,难的是对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认真地去做,用心地去做好。
李叔同就是这样一个一丝不苟、事事认真、认真了一辈子的人。
李叔同的认真在他那个时代是出了名的。
丰子恺在《为青年说弘一法师》一文中说:“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凡事认真’。
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民国初,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开设图画手工专业,当时国内学校艺术师资缺乏,经亨颐校长首先想到了刚从东京美术学校学成归国的李叔同,便恳请他来校担任该专业的图画及全校的音乐教师。
李叔同的上课风格可以用“认真”二字来概括,为了提高课堂授课效率,他每次上课总是早早就来到教室,在两块黑板上把授课的内容全部写好,摆放好乐谱,解开琴衣,一切都准备停当,然后端坐着,等着上课铃响,看着学生们进教室。
据说上第一堂课时,他不用看点名册,就能准确叫出每个座位上学生们的名字。
有次,一位学生上音乐课时把痰吐在地板上。
但李叔同见此并不立刻责备,下课后,他用很轻但却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这位同学等一等出去。
”那位同学只得站着。
等到别的学生都出去了,李叔同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和气地向这位学生指出缺点,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吧。
被批评的同学羞愧无比,以后课堂上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坏习惯。
又有一次,下课后,最后出去的人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声音。
李叔同走出门来,满面和气地把那人叫回教室,然后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和气地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
”说完对他一鞠躬,送他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上。
1942年,62岁的弘一法师李叔...
1942年,62岁的弘一法师李叔...1942年,62岁的弘一法师李叔同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他把几个弟子叫到身边:“等我去世后装进棺材时,务必在4个角都放上一碗水。
”徒弟们不知所以,按照师父交代的照办,后来徒弟们被感动了。
弘一法师原名李书同,五岁丧父,三十七岁出家,是天才神童,风流才子,一代高僧。
弘一法师一生精于书法、善丹青、精通音律、通晓诗词,也是用五线谱谱曲的人。
丰子恺、潘天寿是他的得意弟子,连鲁迅、郭沫若等文学大师都以得到他的一幅墨宝而自豪,孤傲高冷的才女张爱玲在他面前,也变得特别卑谦,她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的寺院的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卑谦。
”作家林语堂说:“李叔同是我们同时代最有才华的天才之一。
”李叔同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富商人家,父亲李世珍与李鸿章、吴汝纶并称为晚清三大才子,李叔同父亲后来辞官经商,成为津门巨富。
李叔同含着金钥匙出生,父母都信佛,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岁那年父亲去世,李鸿章前来主持他父亲的葬礼,他见到李书同,大为惊奇:“此子日后定是旷世奇才。
”家人从那以后开始关注他,对他教育到苛刻的程度。
他天真活泼聪慧的天性受到压制,小时候沉默寡言,饱读诗书。
15岁就写出名句:“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青年时代他开始叛逆,每天看戏、唱戏、捧戏子、流连戏园。
兴趣来了客串,那时候,他天天去“天仙园”认识了杨翠喜,点评她,凭着天赋,点评她的唱腔身段,点评精辟到位,让杨翠喜佩服的五体投地。
现实太残酷,杨翠喜太红了,被达官贵人看中,爱的人被抢走了,让他特别痛苦又绝望。
后来,他振作精神,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支持变法,其变法失败六君子被杀,李叔同只能带着家人逃难。
他结婚了,妻子俞氏也是一个富商的女儿,是父母安排的,两人相敬如宾,却不爱她。
来到上海,凭着他的才华和颜值,风流潇洒,简直是如鱼得水,找个两个红颜知己,风流快活。
不过他的学业并没有落下,后来考上了南洋公学,成为蔡元培的得意学生,开始他开挂的人生。
李叔同,苏曼殊:同时代的诗画情僧,私下交情如何呢?
李叔同,苏曼殊:同时代的诗画情僧,私下交情如何呢?前两天写了同时代的诗画情僧苏曼殊和李叔同,纵观他们的人生,两人的性格和经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一)苏曼殊将早年的初恋故事写成小说,是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的鼻祖。
留学日本期间,与一位日本弹筝女一见如故。
李叔同十八岁新婚时将兄长赠予的娶妻钱用于购买钢琴,学习音乐和作曲。
留学日本时与一位日本模特产生感情。
都是早年风流倜傥,浪漫多情,后看破红尘,皈依佛门。
创作上多才多艺,诗画音艺,无一不精,都是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佛学家。
他们都著作等身,佛性高深。
还有最相似的一点,他们两位都积极参加革命。
早年都曾加入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还都是革命文化团体南社的革命活动家。
又都在革命果实被窃取后深感理想破灭,黯然皈依到宗教的世界。
(二)如此相似的两人,私交如何呢?李叔同和苏曼殊有一共同好友:南社的发起人柳亚子。
柳亚子曾写过一篇文章,南社同事向苏曼殊求画时,将其哄骗到一间提供了朱古力、牛肉等食物的房间。
苏曼殊被反锁于房间内,一边吃一边构思,画成了著名的《汾堤吊梦图》。
而这个房间,正是李叔同的画室。
李叔同看到《汾堤吊梦图》后,立即发表在自己主编的报纸上,与自己的英文书法作品同刊同版。
两件书画作品被当时的文人雅士盛赞为南社“双绝”。
由此可见,两人私底下作为同事是很熟悉的。
在艺术上的互相欣赏,使得两人更可能是知己。
(三)尽管二人是同时代的诗僧、画僧、革命僧,但艺术风格大相径庭。
苏曼殊浪漫奔放,李叔同沉默内敛。
陈祥耀有一篇评价对比两位高僧的文学作品,其中老人就是李叔同,晚年号“晚晴老人”。
“说水,曼殊的使我想起春波的嫩绿,老人的使我想起秋潭的空碧;说花,曼殊的使我想起带着清明烟雨楼角的梨树,老人的使我想起夏日清池中的莲蕊;曼殊的较有浓烈的感情,较有动人的丰韵,较为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论文学的,也较为偏取这一种。
老人的绮艳诗,慢慢地想收敛于芳洁的一途,想洗净到司空表圣所说的'体素储洁,乘月返真'的一途,就诗的'品'言,我们或许还更有取于老人的。
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李叔同)出家前给妻子的信:放下你非我薄情弘一大师(图片来源:资料图)很多年前,我读到李叔同在杭州出家的一段——西湖边杨柳依依、水波滟滟,没有比西湖更合适送别的场景了。
1918年的春天,一个日本女人和她的朋友,寻遍了杭州的庙宇,最终在一座叫“虎跑”的寺庙里找到了自己出家的丈夫。
38岁的他原来是西湖对岸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教员,不久前辞去教职离开学校,在这里落发为僧。
十年前他在日本留学时与妻子结识,此后经历了多次的聚散离合,但这一次已经是最后的送别,丈夫决定离开这繁华世界,皈依佛门。
几个人一同在岳庙前临湖素食店,吃了一顿相对无言的素饭。
丈夫把手表交给妻子作为离别纪念,安慰她说,“你有技术,回日本去不会失业”。
岸边的人望着渐渐远去的小船失声痛哭,船上的人连头也没有再回过一次。
(看雪客注:此段原始出处为黄炎培文章《我也来谈谈李叔同先生》)这个可怜的日本女人,可能至死也不会明白她的丈夫缘何薄情寡义至此……是啊,世间还有什么比此情此景更残忍,更让人心碎的呢?我读到此放声大哭,泪如雨下。
那时候我还很年轻,我对绝世才子李叔同恨得咬牙切齿,视他为世间最薄情寡义、最自私自利的男人。
他的万般才情,在我的心目中倾刻间化为云烟。
从此,世间再无那个会作诗、会填词、会书法、会作画、会篆刻、又会音乐、会演戏……的李叔同,只有一代名僧弘一法师!若干年后,我读到了李叔同在出家前写给日本妻子的一封信:诚子:关于我决定出家之事,在身边一切事务上我已向相关之人交代清楚。
上回与你谈过,想必你已了解我出家一事,是早晚的问题罢了。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索,你是否能理解我的决定了呢?若你已同意我这么做,请来信告诉我,你的决定于我十分重要。
对你来讲硬是要接受失去一个与你关系至深之人的痛苦与绝望,这样的心情我了解。
但你是不平凡的,请吞下这苦酒,然后撑着去过日子吧,我想你的体内住着的不是一个庸俗、怯懦的灵魂。
愿佛力加被,能助你度过这段难挨的日子。
读弘一大师出家前给妻子的信:爱,就是慈悲
读弘一大师出家前给妻子的信:爱,就是慈悲很多年前,我读到李叔同在杭州出家的一段——西湖边杨柳依依、水波滟滟,没有比西湖更合适送别的场景了。
1918年的春天,一个日本女人和她的朋友,寻遍了杭州的庙宇,最终在一座叫“虎跑”的寺庙里找到了自己出家的丈夫。
38岁的他原来是西湖对岸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教员,不久前辞去教职离开学校,在这里落发为僧。
十年前他在日本留学时与妻子结识,此后经历了多次的聚散离合,但这一次已经是最后的送别,丈夫决定离开这繁华世界,皈依佛门。
几个人一同在岳庙前临湖素食店,吃了一顿相对无言的素饭。
丈夫把手表交给妻子作为离别纪念,安慰她说,“你有技术,回日本去不会失业”。
岸边的人望着渐渐远去的小船失声痛哭,船上的人连头也没有再回过一次。
(看雪客注:此段原始出处为黄炎培文章《我也来谈谈李叔同先生》)这个可怜的日本女人,可能至死也不会明白她的丈夫缘何薄情寡义至此……是啊,世间还有什么比此情此景更残忍,更让人心碎的呢?我读到此放声大哭,泪如雨下。
那时候我还很年轻,我对绝世才子李叔同恨得咬牙切齿,视他为世间最薄情寡义、最自私自利的男人。
他的万般才情,在我的心目中倾刻间化为云烟。
从此,世间再无那个会作诗、会填词、会书法、会作画、会篆刻、又会音乐、会演戏……的李叔同,只有一代名僧弘一法师!若干年后,我读到了李叔同在出家前写给日本妻子的一封信:诚子:关于我决定出家之事,在身边一切事务上我已向相关之人交代清楚。
上回与你谈过,想必你已了解我出家一事,是早晚的问题罢了。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索,你是否能理解我的决定了呢?若你已同意我这么做,请来信告诉我,你的决定于我十分重要。
对你来讲硬是要接受失去一个与你关系至深之人的痛苦与绝望,这样的心情我了解。
但你是不平凡的,请吞下这苦酒,然后撑着去过日子吧,我想你的体内住着的不是一个庸俗、怯懦的灵魂。
愿佛力加被,能助你度过这段难挨的日子。
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
李叔同突然出家后,他的妻子哭诉:你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
李叔同突然出家后,他的妻子哭诉:你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1918年的春天,一个哀怨的日本女人,站在杭州“虎跑”的寺庙前,流流满面地和一个神色静淡,漠然如空的僧人说出了下面的话。
“叔同——”日本女人叫唤道。
“请叫我弘一。
”僧人纠正道。
“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爱,就是慈悲。
”僧人回答道。
“先生,你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这段对话让无数人动容,也震撼了我,可是却感动不了这个僧人。
这个僧人是李叔同,泪流满面的日本女子是他的妻子诚子,他们一起11年,有了一个儿子,可是李叔同却决绝地离开了她,遁入空门。
李叔同成了一代高僧,可是很多人都说,他慈悲对世人,却独独辜负了自己情深义重的妻子。
一,李叔同去日本留学,恋上女模特。
李叔同才华横溢,不过一直就和佛有缘,不仅他的父母信佛,据说他出生的时候,就有喜鹊口衔松枝送了过来。
懂事后的李叔同一直就将这松枝带在身边,因为他坚信是佛赐给自己的祥瑞,也坚信自己和佛是有缘的。
李叔同是在日本留学的时候认识这个日本妻子的,据说叫诚子,她原本是李叔同房东的女儿。
那时候李叔同正痴迷于绘画,可是却一直找不到女模特,然后就看中了这个女子。
李叔同有次试探性问了问是否愿意给他做模特,没想到,诚子居然答应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那就是李叔同要找的是裸模了,所以这个女子能够答应,李叔同还是很意外,最后交往多了,才明白,这个日本女子是觉得李叔同有才华,很仰慕他了。
爱情总是让人犯傻,别说是做模特了,估计当时喊她上刀山下火海,她也乐意了。
两个人就这样开始交往了,李叔同画着画着,也喜欢上了这个单纯执着的女孩,他和国内的妻子分开,正式和这个女子走在了一起,不过也没有持续多久了,因为李叔同要出家。
二,李叔同告别尘世,出家为僧。
1918年,李叔同给诚子留下一封信,无比决绝地走进了寺庙,此时的他再也不是那个“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浪荡才子,有的只是一个看透红尘,青灯古佛的弘一大师。
很多人说他抛弃妻子很绝情,他给挚友夏丏尊是这样说的:“人生无常,如抱病而死,想不抛,也做不到。
清末著名艺妓杨翠喜和才子李叔同的一段缱绻情事
清末著名艺妓杨翠喜和才子李叔同的一段缱绻情事对于每个男人来说,生命中都会出现这样一个女人,爱着,疼着,却不能拥有。
直到有一天,将她融入往事,散在岁月深处。
李叔同每日里邀友作画,吟诗写字,闲暇也听戏,逛茶楼,学着那些公子们流连在风月场,要多风雅有多风雅。
但是风雅到极致必需的是一段缱绻情事。
杨翠喜,就是这么突兀地闯入了李叔同的世界,才子的心好像一湖春水,刹那间就被搅乱了。
杨翠喜非常美貌,华发堆云扑,娇态如杨柳,是天津城的大明星,如花美眷,多少男人的梦中情人。
自古才子爱佳人,李隆基对杨玉环一见钟情,是因为她的美,赵匡胤痴痴迷恋花蕊夫人,也是因为她的美,汉武帝将李夫人当做掌上明珠,亦是因为她的美。
痴魂销一捻,愿化穿花蝶。
情窦初开的李叔同,对杨翠喜一往情深,日日思念。
渴望和她日日相见,时时相伴,想做一对穿花蝶,哪怕是夜夜入梦也好啊!杨翠喜也是个知名人物,身世颇具传奇色彩,这样的一个尤物,和少年的李叔同扯上瓜葛,也是在所难免。
这世上的人,无论从才学相貌,家世根基,还是经历心性,都有三六九等之分。
他与她相逢,各自心有灵犀,一展眉一转眼,情丝已经深重。
杨翠喜为清末名妓,原籍直隶北通州,幼年家贫被卖给杨姓乐户,取名杨翠喜。
十五岁就出落得面如满月,端庄秀美,加上一副好嗓子,舞步摇落天上月,一展歌喉倾人城!她一登台,整个天津都沸腾了,无数青年公子守候在她的舞台下,只等着佳人一笑。
姿容秀美,嗓音婉转,是女人的资本,如果运用好了可以带来无数的光环和利益。
杨翠喜是个聪明的女子,她很会利用自身的资源,她喜欢唱一些奢靡的曲子,最开始在天津著名的“协胜园”登台献艺。
第一次登台演出,她唱《梵王宫》、《红梅阁》,唱腔华丽婉转,神态婀娜摇曳,老学究骂不绝口,说女子登台有伤风化,小公子们奔走相告,争相一睹尤物的绝代风情。
一时间,整个天津沸沸扬扬,大街小巷谈论的都是杨翠喜。
那个时候的杨翠喜,恰似那牡丹花心,三春芍药,万人中央,享受的是盛极的宠。
“悲欣交集”李叔同
“悲欣交集”李叔同作者:锦鑫来源:《齐鲁周刊》2017年第49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1983年上映的电影《城南旧事》中,由李叔同填词的《送别》一曲旋律和着老北京城南的画卷在屏幕上缓缓展开,成为一代人最温暖的记忆。
今年是弘一法师李叔同辞世75周年。
他在书画、音乐、艺术、金石等领域皆有高深造诣;中年出家,成为第十一代南山律宗之祖;國难之际,宣讲“念佛不忘爱国”,身体力行支持抗战。
传奇身世与璀璨成就背后,站着一个追求极致、绝对庄严的生命。
冷暖交迭的传奇人生李叔同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天津。
家族凭借经营盐庄与钱庄生意富甲一方,并与当朝仕宦多有往来。
父亲李筱楼1865年中头名进士,精研佛学、理学,曾为清末重臣李鸿藻部下。
因文名卓著,李筱楼同李鸿章、吴汝伦并称清朝三大才子。
李叔同是家中最受宠爱的幼子,度过优渥而无忧无虑的童年。
但随着父亲去世,6岁的李叔同便跌落到一个旧式家族庶子的地位,母亲是使女出身,在冷眼和呼喝中煎熬时日。
由于家庭的变故,李叔同14岁陪他的生母南迁上海。
晚清的上海,也是西洋文明和东方文化碰撞的边缘。
既有传统文化的底子,又有“欧风东渐”的浸染。
李叔同在上海入南洋公学从蔡元培先生受业,与邵力子、黄炎培、谢无量等人同学。
这是当时上海最先进的学校。
在这里,他一方面接受了较系统的儒家经典教育,一方面又吸纳了“新学”的精华,促发了他积极用功、奋发有为的心态。
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参加者多为一时俊杰。
而李叔同应征的文章,名字屡屡列为第一,从此被上海的名士闻人所青睐,被视为“才子”驰名于上海滩。
20岁上下的李叔同,不但是才华横溢的文士,也是一个颇为放浪的富家公子。
在天津、上海,他与一些艺界女子甚至风尘女子来往不断,与名坤伶杨翠喜、谢秋云等过从甚密。
李叔同早年的诗词有许多与名妓名优唱和的作品,称他“寄情声色”,是一点不过分的。
然而,寄情声色亦自有其社会与个人的背景。
1900年前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豆剖”,日渐沦亡。
弘一大师之娑婆因缘
三、大师的日本因缘
大师的日本缘,始于一九0五年秋,东渡日本留学,大师到日本后,根据自己所长和兴趣,从事艺术方面的研究,撰写《图画修得法》、《水彩画法说略》,刊载于留学生所编的《醒狮》月刊。一九0六年九月,大师考入日本美术教育学府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大师是中国留学生进入日本美术学校的第一人。他从日本著名的画家黑田清辉学习西洋画,开始了艺术的登攀,进入后,大师学习非常认真刻苦,日本国民新闻社记者特地采访了大师,并发表了题为《清国人志于西洋画》的访问记,对大师的学习行为大中赞赏。留日期间,大师在东京除了学习绘画外,同时还学习钢琴、音乐、外语等。尤其对戏剧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引发了演话剧的强烈欲望。一九0六年,大师与曾孝会、欧阳予倩、谢抗白等创办了‘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天录》、《新蝶梦》、《雪蓑衣》等剧目。大师在《茶花女》中扮演的茶花女,得到了日本戏剧评论家松翁很高的评价。他在《对于中国剧的怀疑》一文中说:‘中国的徘优(演员),使我最佩服的李叔同君!’‘尤其李君的优美婉丽,决非本国的徘优所能比拟’。‘倘使自“椿姬”(即茶花女)以来李君仍在努力这种艺术,那末,岂容梅兰芳、尚小云辈驰名于中国的戏剧界……’。《茶花女》片段演出的巨大成功,使日本人在赞扬之余,惊为创举,有好几个日本学生也加入了‘春柳社’。‘可知李叔同君,确是放了新剧最初的烽火。’由此亦可见,大师是中国话剧运动的最早创始人。他对话剧运动的贡献,是应该永远彪炳于新剧运动史册。大师的日本因缘,一直延续到一九一八年出家后,为了佛学研究,经常通过朋友以及在上海的日本书商内山完造与日本书联系,购求留传在日本的中国佛教典籍和日本佛学著作。一九三六年,经大师亲自整理的日本大、小乘经律有万余卷,编成《佛学丛书》四册,交上海世界书局出版。大师手编《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扶桑集释》一书,多达五十余万言,均采揖自日本古本,校勘注释、直到圆寂前仍然笔耕不辍。
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简介
从风流才⼦到⼀代⾼僧:弘⼀法师李叔同简介 弘⼀法师,在俗时的名字叫李叔同,青年时是⼀个进出名场、潇洒⽆羁的风流才⼦,后半⽣成为芒鞋布衲、苦修律宗的空门⾼僧。
他被林语堂誉为那个时代最有才华的天才之⼀,也因为其剧变的⼈⽣轨迹,⽽被世⼈视作是⼀个传奇。
林语堂:“李叔同是我们时代⾥最有才华的⼏位天才之⼀,也是最奇特的⼀个⼈,最遗世⽽独⽴的⼀个⼈。
” 张爱玲:“不要认为我是个⾼傲的⼈,我从来不是的,⾄少在弘⼀法师寺院围墙的外⾯,我是如此地谦卑。
” 在中国近百年⽂化发展史中,弘⼀⼤师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作为中国新⽂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国内,且以擅书法、⼯诗词、通丹青、达⾳律、精⾦⽯、善演艺⽽驰名于世。
1918年的春天,⼀个⽇本⼥⼈和她的朋友,寻遍了杭州的庙宇,最终在⼀座叫虎跑的寺庙⾥找到了⾃⼰出家的丈夫。
38岁的他原来是西湖对岸,浙江省⽴第⼀师范学校的教员,不久前辞去教职离开学校,在这⾥落发为僧。
⼗年前他在⽇本留学时与妻⼦结识,此后经历了多次的聚散离合,但这⼀次已经是最后的送别,丈夫决定离开这繁华世界,皈依佛门。
⼏个⼈⼀同在岳庙前临湖素⾷店,吃了⼀顿相对⽆⾔的素饭,丈夫把⼿表交给妻⼦作为离别纪念,安慰她说,你有技术,回⽇本去不会失业。
岸边的⼈望着渐渐远去的⼩船失声痛哭,船上的⼈连头也没有再回过⼀次。
这是1957年3⽉7⽇,登载在《⽂汇报》上的⽂章,《我也来谈谈李叔同先⽣》,⽂章出⾃叔同⽼友,近代教育家黄炎培先⽣之⼿,写的是他亲眼所见,朋友与妻⼦诀别的⼀幕。
五年前,李叔同创作了歌曲《送别》,歌词意境之⾼,让⼈叹服。
但没想到,这些⽂字竟在五年后⼀曲成谶,成为如今已是弘⼀法师的李叔同,与妻友别离⼀幕最合适的注脚。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阳⼭外⼭。
天之涯,地之⾓,知交半零落。
⼀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读不懂的弘一法师
真 ?这 我们 就 不敢 妄加 猜 测 了 。丰子
当李先生在弹 贝多芬的《 月光》 时, 她
边是 原 配 , 一 边 是 新 潮 的 女 生— — 这 可 能 是 那
千 般柔情, 泪如雨飞, 李 新同 蒲
了。若 干 日子后 , 俞 氏也
跑 到 杭 州去 寻访 , 但 她 没
能 见 到 自 己的 夫君 。 现
j j
个 时 代 的 烙 印吧 , 这 种
模 式 也 可 说 一 半 是 海 水, 一 半 是 火焰 , 要 么 泡
而李先生的父亲则是在 能 看破 红 尘抛 家别 子去 当和 尚的 又有 店主的女儿 ,
但 是 可 以相 信 , 在 常人 看 来 极 其
在 当年 都 是 寻常的事情 , 比如说他 那个年代 男人 几 人 呢 ? 绝 大 部 分 都 是 嘴 上 说 说 天 津做 盐 业 的 。茶 和 盐 , 相 当重 要 的 生 意 , 李 家 和俞 家 的这 一 的 一妻 一妾 制 , 对 于他 来说 , 却 是挣 脱 的。
都 不通 了, 走 在 雪地 里 , 我 听到 了大雪 雪天 里 , 李 叔 同走 出他 所任 教 的那 个
落在 地 上 的声 音 。而八 十年 前 的 那个 她 还 信 守 了李 先 生跟 她 的约 定 , 即她 婚 题材 影视 剧 的常 见 台词 。对 于李先
不能在 公 开 场合 出现 。 当 时李先 生在
生, 他 当然 不会 说 到 了雪 落在 地 上 的 杭 州的 省 立 第 一 师 范任 教 , 本 来春 山 他只是在回天津老 家的时候 , 会 带着 声音 .
2 0 0 7 年 是 中 国话 剧 一 百年 的 纪念 , 如
那 就 看破 红 尘 呗 ! 可是 你 想 想 , 想 想
1918年,“才华横溢”的李叔同,舍弃貌美如花的妻子,剃度出家做了和尚,其学生丰子恺一语道破真相!
1918年,“才华横溢”的李叔同,舍弃貌美如花的妻子,剃度出家做了和尚,其学生丰子恺一语道破真相!2020年,日本一位享年102岁的老太太去世。
当她的家人整理出她的遗物时,他们发现了“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一幅珍贵的画。
而当这个女人的身世浮出水面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1942年深秋,62岁的李叔同圆寂在弥留之际,特意告诉弟子,自己死后一定要把四个装满水的小碗放在棺材的四面,之所以这么做,是怕自己火化的时候不小心伤到路过的蚂蚁。
他的慈悲之心,昭然若揭。
他传奇的一生,更是让人惊叹不已,虽然他只活了短短65载,但是他的成就,可能是有些人几辈子都做不到的。
1880年,李叔同出生在天津,他的父亲和李鸿章是至交好友,都被称为晚清大才子。
李叔同5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李鸿章前来吊唁的时候,见到年幼的李叔同便说:“此子日后定是旷世奇才。
长大后的李叔同,果然如李鸿章所料,才华横溢的他,在诗、画、音乐、戏剧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开中国裸体绘画之先河,男扮女装粉墨登场饰演茶花女,可谓翩翩佳公子。
估计很多人都会唱《送别》这首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事实上这就是李叔同写的,那日他的挚手许幻园因家里破产了,他特意来向李叔同辞行,说道: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决绝而去。
面对挚友的离去,李叔同伤感不已,当即写下了这首凄美动听的《送别》,将离别之时的哀伤,诠释得深入人心,让人感同身受,情不自禁落泪。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但是我只想从1905年说起。
1905年,李叔同的母亲去世,不想睹物思人的他,选择去东京美术学院学画油画,当时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住。
李叔同不仅长得风度翩翩,而且兴趣爱好还特别雅致,没事就在房间画画弹琴,房东的女儿春山淑子,总是躲在暗处偷偷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
春山淑子长得俏俊可人,也很有文艺细胞,当她得知李叔同想找一个模特画祼一体写生,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李叔同很是着急,某日春山淑子一脸羞涩地问道:“你看我可以吗?”李叔同很是惊讶,又有些欣喜,在那个年代做人体模特,社会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偏见,春山淑子的敢于为艺术献身的勇气,着实让他感动。
李叔同出家后,送给日籍妻子一块手表,留下了一句话
李叔同出家后,送给日籍妻子一块手表,留下了一句话李叔同出家前,先后娶过两房妻室。
李叔同在十八岁时,与俞氏结婚,俞氏比他大两岁。
1898年,俞氏随丈夫李叔同南下上海,1905年,李叔同母亲王氏病逝于上海,俞氏又随丈夫一起扶柩回到天津。
俞氏与李叔同一生幸福的时光,主要集中在1898至1905年,也即李叔同对丰子恺所说的他一生中的最幸福的这五六年时光。
他们的三个儿子,也都生育于这一时期。
1906年,李叔同留学日本。
1911年三月学成归国,任教于天津。
1912年春第二次南下至上海、杭州等地,从此再没有回过天津。
据说李叔同在日本学油画时,上野美术学校课程中有裸体写生的内容,李叔同曾雇请一位日本女郎作模特,天长日久,李叔同和这位端庄秀丽的日本女郎发生恋爱,结为异国伴侣,并于1910年一同回到上海。
李叔同出家后,这名日籍夫人曾到杭州寻找。
走了几个庙,终于找到,要求李叔同到岳庙前临湖素食店共餐。
终席,李叔同从不自动发一言,也从不抬头睁眼向她注视。
饭罢,李叔同即告辞归庙,雇一小舟,她送到船边,李叔同一人上船了。
船开行了,李叔同未曾一回头。
但见一桨一桨荡向湖心,直到连人带船一齐埋没湖云深处,什么都不见,李叔同最后依然不一顾,日籍妻子大哭而归。
还有一种说法,李叔同出家以后,曾托友人将其日籍妻子送回日本。
其日籍妻子不能接受,问:日本的和尚是允许有妻室的,为什么李叔同要送她回日本呢?李叔同见日籍妻子在杭州西湖边上的某家旅馆里。
李叔同送给她一块手表,以此作为离别的纪念,并安慰说:“你有技术,回日本去不会失业。
”会面结束后,李叔同就雇了一叶轻舟,离岸而去,连头也没有再回顾一下。
日籍妻子见丈夫决心坚定,知道再无挽回的可能,便望着渐渐远去的小船失声痛哭。
此后她就回日本去了,从此再无任何消息,只知道她叫福基。
李叔同的绝情
龙源期刊网 李叔同的绝情作者:汤园林来源:《百家讲坛》2014年第03期37岁时,李叔同思索良久,最终决定出家。
他将自己多年来视若珍宝的书籍、字画、折扇、金表等都赠送给了友人,连一件衣服也未留。
见此情况,同事、朋友纷纷好言相劝,他都丝毫不为所动,携带了一些日常用品和几件布衣,就头也不回地去了跑虎寺。
入寺之后,他立即换上了僧人的衣服,打扫屋子,支木板床,凡事亲力亲为,别人想帮忙,他一律不许。
由于已经出家,他只吃素食,就连白菜里加点香菇,他都不会动一下筷子。
为了避免家人阻挠,他事先甚至没有跟妻子沟通。
直到他进了寺院,妻子才得知消息,到寺院寻找。
可是,无论妻子在房门口如何苦苦哀求,他都避而不见,妻子索性跪在那里不走。
见此情景,连同去的入都忍不住落泪,李叔同却只是托人捎了一句:“当作我患虎疫死,不必再念。
”虽然李叔同已经出家,但家人并没有忘记他,偶尔还会给他寄家书来。
每逢收到家书,即便是持戒修行的僧人也会拆开细看,唏嘘不已。
李叔同却不瞧一眼,只托人在信封后面写:“该人业已他往,书信均原封退还。
”别人觉得很奇怪,家书看一下又没事,只要不回就是了,为什么非得退还呢?李叔同答:“既然出家,就当自己死了。
如果拆阅,见家中有喜庆事,定会开心;若有不祥事,易引挂怀,所以还是退了好。
”后来,为了避免亲人朋友打扰,他在禅房上贴了四个字——“虽存若殁”,将所有探访者的脚步阻止在门外,真是绝情到了极致。
丰子恺说,李叔同是一个“做什么像什么”的人,无论诗词音乐,还是绘画戏剧,他样样认真到极致,就连出家,他也比别人做得决绝、彻底。
或许,正是因为做什么事都如此专心,断绝一切无关挂碍,他才能成为令后人景仰的弘一法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弘一法师李叔同与日本妻子的爱情故事-历史趣闻网
弘一法师李叔同与日本妻子的爱情故事-历史趣闻网弘一法师李叔同与日本妻子的爱情故事-历史趣闻网昭人类社会之兴衰,究古今往事之踪迹---------------------------------------[导读]一首送别,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
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的代表作。
李叔同被丰子恺称赞为“文艺的园地。
---------------------------------------------------一一首送别,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
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的代表作。
李叔同被丰子恺称赞为“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然而这样的一位才子他最后遁入空门,法号弘一。
风采翩翩的李叔同“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一般来说,初恋是令人刻骨铭心的。
不过对于信佛的人或许并不如此,他们抛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看破红尘,风餐露宿。
今天说的这个人物弘一法师就是李叔同,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佛学大师。
弘一法师画像弘一法师未出家之前,那时候他风度翩翩,远涉日本求学。
当时在国内,他已经有一个贤惠的妻子俞氏,那时候的他经常出没各种演说现场,他的气度与口才让人佩服。
不过也曾留恋花间酒肆,曾经和歌郎、名妓等艺事往还。
在上海初次亮相,参加演出京剧《虫八蜡庙》、《白水滩》、《黄天霸》等。
李叔同到了日本,因为技痒,曾经参与“春柳社”首演《茶花女》一出戏,李叔同饰茶花女一角。
7月再演《黑奴吁天录》,饰美洲绅士解尔培的夫人爱密柳同时客串男跛醉客。
李叔同很有文艺天赋,不就痴迷于西洋绘画,尤其是裸体画。
西洋绘画注重写实,进行人体写实练习是一项必修的课程,然而寻找裸体绘画模特,成了李叔同在刚开始学习西洋绘画时最棘手的问题,李叔同先是在学校里用男模特进行人体写生,但女模特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办法解决。
------------------------------------------李叔同与日本妻子这一年的11月,带着浓浓凉意的秋风开始吹遍了日本东京的各个角落,这一天,正在练习绘画的李叔同无意中发现了给他送饭的房东女儿,刹那间,李叔同发现了自己寻觅已久的最佳模特人选。
她死了,享年102岁——谨以此文“送别”李叔同的女儿春山油子
她死了,享年102岁——谨以此文“送别”李叔同的女儿春山油子2020年7月初,春山油子(日文:はるやまゆうこ)死了,享年102岁。
油子(ゆうこ)死在日本最南端的冲绳岛,死在母亲的老屋里,死在挂满裸体女人油画的中式四合院里。
油画,是父亲画的。
画上的裸体女人,是母亲。
中式四合院,是母亲买的,是母亲卖掉父亲的一副油画,换了点钱,买的。
春山油子,日本一基金的亚洲区官员。
春山油子的名字,是母亲起的。
春山的母亲是一个日本人,叫春山淑子(日文:はるやまとしこ)。
油子,中文谐音“游子”,因为遭受中国男人的抛弃,刚出生的女儿成了浪迹天涯的游子。
1988年春天,春山油子刚满70岁。
她作为项目官员来中国考察,在杭州虎跑寺,终得知了父亲已去世46年的消息。
2020年7月,春山油子死了,享年102岁。
24年前,她的母亲也是在冲绳老屋去世的。
那一年是1996年,母亲淑子(としこ)享年106岁。
《江湖夜雨》第71、72章中,记录了这段尘封的故事,……1994年的冬天,大雪纷飞的季节,二柱前往日本冲绳。
自东京起飞,约两个多小时后,抵达冲绳那霸机场。
冲绳由许多小岛连接而成,是日本最南端的岛屿之一,位居日本与台湾之间,常年气温保持在24℃左右,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是一个世界级的旅游天堂。
那霸,琉球群岛中的最大的一个岛屿,也是日本冲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冲绳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血腥的战场。
1945年4月至6月,美军强行登陆,20万日本军人全部战死。
日本战败后,美军在距离那霸机场很近的地方,设置了美军嘉手纳空军基地。
距离那霸机场不远处,有座小山,山顶上有个首里城堡,曾是琉球君主的官邸,是琉球王国的标志。
朱红色的木质结构,完整地保持了中国唐朝建筑风格。
首里城的城堡气势巍峨,沿山道上去有牌坊和城门,著名的“守礼之邦”大门是冲绳的金字招牌。
一天上午,二柱逛完城堡走出大门,踏上一条古朴幽静的小路。
路边,有一个古老民居中的日式小吃店,门口古树参天,小店由夫妻两人租房经营。
李叔同与日本女郎的爱情故事
李叔同与日本女郎的爱情故事李叔同与日本女郎的爱情故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一曲《送别》唱到今天,激起人们多少往日情怀!这首名歌的曲作者,是美国音乐家福斯特;而词作者,便是我国近代艺坛上的一位杰出的先驱人物: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
风流少年郎李叔同于1880年阴历9月20日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平湖。
他父亲为李鸿章同年进士,曾官吏部主事。
致仕后经营盐业,兴办银行,为津门富豪。
李叔同是五姨太所生,当时他父亲已68岁。
在他5岁时,父亲去世,但母亲和兄长依然很重视他,优裕的生活、良好的教育,使他小小年纪便积累了非常深厚的国学修养,有“神童”之称。
14岁时,李叔同陪他的生母南迁至上海。
在这里,李叔同入了上海最先进的学校——南洋公学,他从蔡元培先生受业,与邵力子、黄炎培、谢无量等人同学,并被视为“才子”驰名于上海滩。
作为才子,风流是必修课,此时的李叔同也不例外。
他也曾留恋花间酒肆,曾经和歌郎、名妓等艺事往还。
虽然这时的他已经有一个贤惠的妻子俞氏。
这种富家公子生活直到1905年,李叔同丧母之后。
生母的去世,对他刺激很大,认为自己的“幸福时期已过去”,乃东渡日本留学红尘中最后的缘母亲故去后,他感觉灵魂如游丝飞絮,飘荡无根,加之所追随的偶像蔡元培先生被当局揖拿,深感再不能在花丛征逐,于是决定远赴日本26岁东渡日本,他考进了东京美术学院,计划学习西洋油画与剧本创作,将满腔的悲愤和一身的才情,埋藏在沉默的丹青与跳动的音符之间。
在此期间,缘于偶然也趋于必然,他遇上了他红尘里最后的爱----一个至今仍不知其名的日本女郎。
那天,她象股轻风般从他的窗前一飘而过,他本能地用目光追寻着窗外的丽影,手中的画笔停在了空中,几分钟后冲出画室,他叫住她,她回首,朝他颔首地展颜一笑,明眸皓齿。
站在她眼前的是一个外貌俊朗的青年,有一副魁梧的身材,穿着藏青色的和服,腰间系一条黑纱的腰带,三七分的发型,一脸的详和。
弘一法师李叔同子女现状李叔同生命中的三个女人
弘一法师李叔同子女现状李叔同生命中的三个女人李叔同弘一法师李叔同是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中国油画、广告画的先驱之一;代表作品有《送别》《南京大学校歌》等。
李叔同子女现状李叔同和原配俞氏有三个儿子,但是第一个儿子小时候就夭折了只有一个乳名叫葫芦。
他们成人的大儿子李淮在上世纪的50年代去世。
李淮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第一胎是个女儿,取名叫李然平。
第二胎是个儿子,李瑞说过他们的父亲李叔同在出家后只写过两封信,而第二封信的内容就是给李淮的儿子取名。
但是最近有研究人员说,李叔同在日本的夫人也为李叔同生下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但是到了现在也没有李叔同后人在日本的消息。
李叔同生命中的三个女人浑身充满艺术气质的李叔同,早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已经情窦初开了。
那时他暗恋的对象是个叫杨翠喜的坤伶。
杨翠喜本姓陈,幼年时家贫,被卖给了一个杨姓乐师,从师习艺,十四五岁就出落得花容月貌,加上天生一副好嗓子,一经登台献艺,立刻博得了满堂彩。
杨翠喜每晚在天津福仙戏楼唱戏,《梵王宫》、《红梅阁》都是她的拿手剧目。
只要她一登场亮相,台下的叫好声就立刻此起彼伏。
李叔同的母亲一向喜欢看戏,自从24岁守寡之后,她更是迷上了泡戏园子。
每次去戏院看戏,她都会把李叔同带上,时间长了,年幼的李叔同也慢慢喜欢上了看戏,这个爱好一直保持到他长大。
在他十六七岁的时候,杨翠喜刚刚崭露头角,李叔同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去福仙戏院给杨翠喜捧场。
杨翠喜在舞台上美目流盼,笑靥如花,歌喉婉转,台下的李叔同看得目不转睛,听得如醉如痴。
戏院散场后,李叔同经常提着灯笼,送杨翠喜回家,一路上有说有笑,两颗年轻的心越来越近。
李叔同曾经送给杨翠喜两首《菩萨蛮》,词中充满了柔情蜜意: 其一: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
夕阳微雨后,叶底秋痕瘦;生怕小言愁,言愁不耐羞。
其二:晚风无力垂杨嫩,目光忘却游丝绿;酒醒月痕底,江南杜宇啼。
痴魂销一捻,愿化穿花蝶;帘外隔花荫,朝朝香梦沾。
李叔同.雪子
李叔同.雪子这是我在《遇见一些人,流泪》里面读到的一个故事。
他精通六国文字,包括古印度梵文。
他是书画大师,他的书法具汉魏六朝气息。
他是中国最早使用裸体模特进行美术教学的人。
他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组织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
他还是第一个将西方音乐引入中国的人,也是中国最早用五线谱作曲的人。
他是教育家,弟子中名人辈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他写的《送别》歌,至今余音缭绕。
1918年的正月,杭州西湖,刮着冷风。
西湖白堤的岸边,站着一位僧人和一位年轻女子,他们四目相对,静默无语。
风雨中,浪花拍岸,飘来远处寺庙悠长的钟声。
这位僧人,是李叔同,那位年轻的女子,是他的日本妻子。
这一年的正月十五,李叔同正式皈依佛门。
他的日本妻子听说后,从上海赶到杭州,她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劝说丈夫不要出家。
这一年,是他们相识后的第11年。
1880年10月23日,李叔同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商人家里,父亲曾是清末光绪朝的吏部主管,后来隐退经商。
李叔同从12岁开始,就学习传统诗书和绘画。
在他的幼年,家里经常邀请僧人来诵经,他的乳母也常诵《名贤集》给他听:“高头白马万两金,不是亲来强求亲。
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
”这样的格言里面,暗藏了许多人生的禅机,描述了荣华尽头的悲哀,而少年的李叔同全都能懂——他的早慧,超然物外的情志已露端倪。
1901年,22岁的李叔同考入上海南洋公学“特长班”,同学有黄炎培、邵力子等。
少年才俊济济一堂,恃才傲物,以至于不少教员不敢开课。
后来学校请来蔡元培,蔡元培往讲台上一站,台下即刻鸦雀无声。
李叔同26岁那年,母亲去世了,他一改旧式治丧传统,在丧礼上不办宴席,1905年,李叔同只备了些蛋糕沙拉等招待来宾,悼念仪式不用锣鼓唢呐,而用西洋管乐,他自己坐在当时国内罕见的钢琴旁,边弹奏边唱歌,令众亲友目瞪口呆。
李叔同的父亲,早在他5岁时就已离世。
母亲病故后,26岁的李叔同觉得“人生已了无牵挂”,决定寻找自己的新的人生旅程。
探讨苏曼殊和李叔同的爱情作文
探讨苏曼殊和李叔同的爱情作文
苏曼殊是我国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
李叔同与苏曼殊都是南社人士主办的《太平洋报》的主笔,又都擅长美术,他俩的交往应该是无可置疑的。
然而非常奇怪的是,人们至今没有找到有关他俩直接往来确实切史料。
《太平洋报》同人孤芳在《忆弘一法师》(载《弘一大师永怀录》)一文中说:在太平洋报社里有两位出色的画家,一个是当时已作了和尚的苏曼殊,再一个就是未来的和尚李叔同。
这两位画家的为人与画风各有特色,也十分令人感慨。
苏曼殊画山水,其取才多古寺闲僧或荒江孤舟,颇具一种萧瑟孤僻的意味,这与他当时那种"浪漫和尚"、"怪僧"的性情极不相符。
而李叔同呢?他性格清淡、稳重,但所绘之作,用笔雄健遒劲,也与其性情不符。
《太平洋报》多为南社同人,他们在之余,经常出入于歌廊酒肆之间,"或使酒骂座,或题诗品伎,不脱东林复社公子哥儿的习气"。
苏曼殊虽早已出家,却也混迹其中,唯李叔同孤高自恃,绝不参与。
从这段记述里,人们大概已可以了解到当时报社同人对李、苏二人的基本印象。
苏曼殊在《燕影剧谈》一文中写道:
……前数年东京留学者创春柳社,以提倡新剧自命,曾演《黑奴吁天录》《茶花女遗事》《新蝶梦》《血蓑衣》《生相怜》诸剧,都属幼稚,无甚可观,兼时作粗劣语句,盖多浮躁少年羼入耳。
从大量史料来看,春柳社当年在日本的活动及演出,无论中国文化界,还是日本戏剧界,大多叫好。
而苏曼殊如此评说,除了反映了他直率的性格外,亦算一家之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弘一法师李叔同与日本妻子的爱情故事
导语:一首送别,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
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的代表作。
李叔同被丰子恺称赞为
一首送别,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
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的代表作。
李叔同被丰子恺称赞为“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然而这样的一位才子他最后遁入空门,法号弘一。
风采翩翩的李叔同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一般来说,初恋是令人刻骨铭心的。
不过对于信佛的人或许并不如此,他们抛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看破红尘,风餐露宿。
今天说的这个人物弘一法师就是李叔同,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佛学大师。
弘一法师画像
弘一法师未出家之前,那时候他风度翩翩,远涉日本求学。
当时在国内,他已经有一个贤惠的妻子俞氏,那时候的他经常出没各种演说现场,他的气度与口才让人佩服。
不过也曾留恋花间酒肆,曾经和歌郎、名妓等艺事往还。
在上海初次亮相,参加演出京剧《虫八蜡庙》、《白水滩》、《黄天霸》等。
李叔同到了日本,因为技痒,曾经参与“春柳社”首演《茶花女》一出戏,李叔同饰茶花女一角。
7月再演《黑奴吁天录》,饰美洲绅士解尔培的夫人爱密柳同时客串男跛醉客。
李叔同很有文艺天赋,不就痴迷于西洋绘画,尤其是裸体画。
西洋绘画注重写实,进行人体写实练习是一项必修的课程,然而寻找裸体绘画模特,成了李叔同在刚开始学习西洋绘画时最棘手的问题,李叔同先是在学校里用男模特进行人体写生,但女模特的问题却始终没有办法解决。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