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慈利县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访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

慈利县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9课《访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

19。

访兰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2。

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教学设计一、引入质疑1.展示有关兰花的绘画作品和实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展示有关描写兰花的诗词,让学生朗读.并思考各诗句着重体现了兰花的什么特点.2.谈话:兰花形态绰约多姿,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又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3。

揭题质疑.如:为什么用“访兰”而不用“赏兰"?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二、初读知意1。

朗读课文。

2.文章按照访兰的缘由、观赏兰花、访兰后的感想分为三部分,请分别给这三部分拟上。

然后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在作者笔下,兰花有怎样的引人之处?请把有关描写兰花的语句勾画出来。

侧面描写--家兰:“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正面描写-—野兰:“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三、重点研读1.读“我"与父亲在访兰过程中的对话。

说说从这一段对话中读懂了些什么。

2.小组讨论后交流.3。

重点讨论几个问题。

(1)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一样?(2)“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3)“我"对兰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4.说说自己对“这正是它的不俗处。

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这句话的理解。

四、深化认识1。

读最后一段,说说“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2.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体会或感受,谈谈自己今后要做怎样的一个人。

五、背诵参考资料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访兰》的教案范文

《访兰》的教案范文

《访兰》的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访兰》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对兰花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感受兰花的美丽和品质。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养高尚的情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课文《访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结构。

2.3 课文解读:细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兰花的描写和赞美,理解作者对兰花的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兰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兰花产生兴趣,激发学习课文的欲望。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标记出不理解的部分。

3.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4.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访兰》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分析。

5.2 图片资料:收集有关兰花的图片,用于导入和增强学生对兰花的直观感受。

5.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或文章,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参考。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每组选择一个段落,深入讨论并分析该段落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6.2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动机。

6.3 创作展示:邀请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表演等方式,展示他们对兰花的想象和理解。

《访兰》说课稿范文

《访兰》说课稿范文

《访兰》说课稿《访兰》说课稿范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访兰》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访兰》说课稿1一、说教材《访兰》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写了父亲带我去空谷僻野访兰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野兰的喜爱,赞美了野兰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的品格和气质。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关键句子了解家兰和野兰的特点;能用恰当的语言表现自己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2、技能目标:通过研读课文重点句段,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3、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野生兰草高雅不俗的品格。

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培养学生对野兰这一品格的向往,从而懂得做一个有特色的自己,有价值的自己。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句,着重体会野生兰草高雅不俗的品格。

二、说教法和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六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采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采用各种阅读法,如学习父亲与“我”的对话部分,采用了分角色表演读的方法,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更好地领悟了文章主要内容。

2、自主探究法。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在教学中,我们很注意这一点。

比如通过对家兰和野兰的对比,感悟做人的道理,强调要做自己,做有价值的自己。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_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_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_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教案网权威发布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更多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教学目标:1.在整体读文的基础上,分部分读课文,概括段意,说出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访兰过程中“我”的所见、“我”与父亲的对话,读出“野兰”和“家兰”的不同特点;对比特点,说出“野兰”与“家兰”的不同格调。

教学重点:访兰过程中“我”的所见,“我”与父亲的对话。

教学难点:从重点句段中读出兰的品格,明白做人道理,学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启发式;讲授法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流利;2.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导入新课1.课前热身——“君子”与“小人”之辨。

(PPT出示词语):“正人君子”、“卑鄙小人”。

(PPT出示两种人的特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PPT出示君子的人生境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导入新课下面我向你们推荐四位君子。

(PPT出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图片。

)揭示课题(PPT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从课题产生质疑为什么用“访”而不用“赏”?“我”是如何访兰的?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打开学生话匣,认识何谓“君子”,为后文学习蓄势;质疑课题,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质疑问难1.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由读文。

教师巡视指导。

(ppt出示阅读要求):边读课文边勾画出“我”随父亲进山访兰所见,找出父亲说的话,找出我说的话。

不懂的地方多读多想,可以举手提问。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文章主要内容;所见;父亲的话;我的话。

3.分部分用不同方式读文,说出大概内容,理清线索,大胆质疑。

⑴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概内容。

)(PPT 出示内容小结。

)学生质疑:父亲为什么愠怒?父亲为什么不再培栽野生野长的兰草?⑵抽生读第二、第三自然段大概内容:访兰所见美好景物。

访兰第二课时教案

访兰第二课时教案

访兰第二课时教案教案标题:访兰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听说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2. 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法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运用正确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份访兰的录音材料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访兰的录音材料,让学生先进行整体听力理解。

2. 教师提问学生对于访兰的印象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听力训练(15分钟)1. 教师再次播放访兰的录音材料,要求学生仔细听,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讨论访兰中提到的重要观点和观点的支持细节。

三、阅读理解(20分钟)1. 教师分发访兰的相关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独立阅读,然后与同桌讨论答案。

3. 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的回答,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写作练习(20分钟)1.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访兰的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理想的旅行目的地的短文。

2. 学生独立完成写作,然后与同桌交流和修改。

3. 教师选取几篇学生的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五、总结和延伸(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并强调学生在语言运用上的进步。

2. 教师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准备相关课文和课后练习。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的表现来评估。

2. 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通过作文的内容和语法运用来评估。

教学扩展: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语对话练习,让他们模拟访兰中的对话情境。

2. 可以邀请一位游客或旅行者来班级分享他们的旅行经历,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听说训练、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学生们,在我们学习新课之前,老师让学生们欣赏一些图片。

请看屏幕:幻灯片1-兰花图片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兰花)说说你所了解的兰花,好吗?(学生畅所欲言)2.交谈兰花绰约多姿,幽香清远,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

人们把它和“梅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

并且诗人常以它为题材写了不少诗篇。

3.沟通老师安排大家搜集一些写兰花的诗句,大家搜集到了吗?兰科植物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悬崖兰花郑板桥有一千英尺高的悬崖和天空中的兰花。

4.发现问题这一节,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

(打开课本19课)黑板写作:对兰的采访二、自主学习幻灯片2。

展示自学技巧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圈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借助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

2.自学报告幻灯片3,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组词。

三、学习课文1.现在让我们进入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随父亲山中访兰的一段新身经历,一种真切感受。

)2、这些内容哪些自然段?(2――15)3.老师:《自然》第2-15节主要写到“我”跟随父亲在山上看兰花。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阅读方式,仔细阅读这部分(2-15),体验野生兰花的生长环境,并在课文中画一幅图。

“我”跟着父亲去山上看兰花。

我们谈了什么?分别标记文本。

(学生独立学习)4、野兰花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找生读一读。

(读文后出示幻灯片5:课文野兰花的生长环境)。

其他同学思考: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深山空谷,瀑布垂落,优雅的环境衬托了野兰的高雅不俗。

身临其境,老师也仿佛看到了那垂落的瀑布,听到了那轰鸣的水声,也仿佛闻到野兰那浓郁的芳香。

(板书:野兰)5.找另一名学生阅读第2段下面看“我”和父亲交谈的内容,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感受。

出示幻灯片6,(4―13)段课文,再分析。

6.从“我”和我父亲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加兰和叶兰的不同。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访兰》的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关键词汇及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意思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题和内涵。

3.掌握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2.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教学准备:课文《访兰》、多媒体课件、单词卡片、笔记本。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讨论画中的景物。

通过讨论,引出本课的主题“访兰”,并引导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和情节。

Step 2 练习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并进行矫正,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语调。

通过多次的朗读练习,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Step 3 学习重点词汇和词组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词组,帮助学生理解其意思,并完成相关练习。

然后,让学生自己写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词组。

Step 4 阅读理解练习将课文分段展示,通过问答和小组合作,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和情节,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Step 5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兰开着门的房子里什么都没有?”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并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Step 6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课文中的提示,写一篇关于访兰的文章。

要求文章要连贯、有逻辑,注意使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

Step 7 课堂总结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Step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以上是一份关于《访兰》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帮助。

访兰教案

访兰教案

19.访兰一、导入1、出示兰花图片,并配以空灵的音乐,询问同学们对兰花的了解。

2、师:兰花形态绰约多姿,气味幽香清远,给人们带来美得享受。

而它也正因为这种淡泊高雅,与梅、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是何等清妙之美。

(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两遍,并根据题目说说自己有何疑问。

4、师:让我们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细读课文,了解内容1、师:同学们,课文讲了几种兰花?(两种:家兰、野兰)家里的兰花是怎样来的?(从野外移植的)那这两种兰花的味道、形态、气质是不是一样呢?我们一起听课文朗读,边听边画出描写家兰和野兰的词语或句子。

2、同桌相互交流所画句子。

3、总结家兰的特点:好看、叶嫩、花繁、样子美、甜、媚4、总结野兰的特点:空谷幽物、盈尺高、香味浓烈、清爽、质朴、有灵性。

5、师:同学们,家兰长在哪里?野兰长在哪里?①家兰因为长的好,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色。

这是为什么呢?养花不就是为了让人欣赏吗?(因为父亲认为过多人观看,会让兰花失去灵气,变得庸俗)所以,为了避免人们来打扰,以后他每次进山,就不再带回野生的兰草了。

父亲这样做,告诉我原因没有?只是有一次,父亲要我和他一起“访兰”去。

②“访”是什么意思?拜访、采访。

为什么不说是去山里“赏兰”而要“访兰”?(因为父亲把兰花看做高洁的圣人,每次去山里,就像去拜访老朋友一样。

)③野兰生存环境怎样?(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至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

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师:这样环境下的野兰,生长情况怎样?(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想起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能闻到了。

)④作者看到这么清妙的兰花,连声叫好,动手挖起一株来,边挖边想:(齐读心理描写的句子)师:父亲同意我的做法吗?他们两个说了什么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

《访兰》的教案范文

《访兰》的教案范文

《访兰》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访兰》。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兰花的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

(3)分析课文中所描述的兰花的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

(2)如何培养学生对兰花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及作者。

(2)提问:同学们对兰花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兰花的美丽。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兰花的感悟,分享自己的审美体验。

(2)教师引导培养学生对兰花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课文。

2. 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段话。

3. 观察身边的植物,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描绘。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兰花的特征及其象征意义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对课文中所运用到的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能力。

5. 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理解并掌握《访兰》这篇文章中的原意。

•能够熟练运用读懂这篇文章中的汉字和词语。

2.能力•熟练理解并掌握《访兰》这篇语文文章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

•能够和同学合作进行本篇文章中的语文学习,提高自己的口语交流能力。

3.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到诗意和人情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领悟兰儿姑娘纯真美好的品格,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用意,学习诗意的表达方式。

•多人互动,合作进步。

2.难点•了解兰儿姑娘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

•理解文意的高端词汇。

三、教学步骤及内容1.知识传授•课堂语文短期训练-汉语老师光盘。

•《访兰》历史故事的讲述(包括文化背景)。

2.思维启发•运用泛读式的思维启示,提高读懂汉字和词语的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访兰》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含义,领悟兰儿姑娘纯真美好的品格,体现诗意和人情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观看视频/讲解•观看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相关视频并听取老师讲解,加深对访兰一文的理解和解读。

•调研古代文化、人文思想和诗歌艺术,对兰儿姑娘的文化背景进行剖析。

4.合作学习•建议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根据《访兰》这篇语文文章中的内容分工,一起讨论、交流和解决问题。

•在小组中进行互动,相互提供帮助,不断进步,提高口语交流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5.练字练习•练习访兰一文中字的写法,熟悉字的结构和书写规范,提高人的错误率。

四、教学工具与材料•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学生作业本。

•活页笔记或说故事卡片。

五、教学评价•课后布置在家演练访兰文章,关键是熟记住文章的一切内容。

六、教学反思•对领悟兰儿姑娘纯真美好的品格和体现诗意和人情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提醒;强调注重学生思维启发与互动式合作学习。

《访兰》读写教案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访兰》读写教案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近年来,访问名家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引人关注。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有一种以“访谈”为主题的读写教案,通过访问名家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兰丰是本次课程的主要访谈对象,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作家,被誉为文坛的泰斗。

本文旨在分析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劣,并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这种教学方式。

一、“访阅”教学的优势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访问文学名家,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文学风格和写作经验,从而更好地领会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次意义,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访阅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开阔他们的思维空间。

通过与名家的交流,学生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拓展自己的思维视野,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名家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探究欲望。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都是极其有益的。

二、如何开展访阅教学1.策划好访问活动要想开展好一次访阅教学,首先要策划好整个访问活动。

教师要事先准备好自己的问题和学生的问题,确保访问有条不紊地进行。

2.激发学生的兴趣访阅教学不只是对读写能力的提高,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参与进来。

可以通过展示名家的作品、介绍名家的生平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访阅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

教师要发扬名家的观点、理论和思想,带动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感受到文学的深度和广度。

三、教师应该注意什么1.确保交流的质量在访阅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对交流质量的要求,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认真的对待。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带领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认真思考和探究文学问题。

2.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访阅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对名家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能够跟随自己的思路和认识进行探究。

教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更加自由地表达和交流。

《访兰》的教案范文

《访兰》的教案范文

《访兰》的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访兰》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丁玲及其作品背景。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领会课文的主题思想及其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兰花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勇于追求真理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向学生介绍课文《访兰》的作者丁玲,以及作品创作背景。

简述课文主要内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2 课文解读:通过深入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兰花的赞美之情。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兰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兰花的美丽和品质。

引出课文《访兰》,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3.2 课堂讲解与讨论: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3 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对兰花的认识和感受。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朗读,体会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访兰》的读后感。

通过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丁玲的其他作品,如《莎菲女士的日记》等。

引导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和主题思想。

5.2 主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讨友情、追求真理等主题。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启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

6.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展示兰花图片和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访兰》教案及《访兰》说课稿

《访兰》教案及《访兰》说课稿

《访兰》教案及《访兰》说课稿《访兰》教案及《访兰》说课稿19访兰(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

(重点)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野兰的品质,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3.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谈话激趣1.孩子们,有一种花,享有“花中君子”的美誉,请欣赏----出示兰花图片2. 诵读了解:梅:凌寒独开,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独守情操,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宁折不弯,坚韧不拔,清雅澹泊,是为刚毅之士;菊:傲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今天我们就要和作家贾平凹一起去“访”兰!出示课题:访兰了解作者:出示作者简介设疑自探:同学们,当你看到题目时,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解决呢?请亮出你的勇气大胆提出来?问题梳理:1.文章写谁去访兰?到哪里访兰?为什么要去访兰?2.访兰的经过如何?兰草有什么特色?访兰后对访兰人有什么启示?3.课题为什么要用“访”字,“访”字能否改成“赏”?解疑合探一:自探提示: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边读边思考刚才梳理的问题,并在课本上圈点批注。

3.在小组内讨论,小组长总结,做好发言的准备。

小组展示已经能解决的问题:作者同他的父亲一起到深山去访兰。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还未解决的问题吧!解疑合探二:出示自探提示1:.按照提示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一)访兰缘由---(二)深山访兰---(三)访兰后的感想.品读“深山访兰”“访兰后的感想”两部分:找出描写野兰生长环境的句子用----画出来并读一读,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找出描写野兰生长状态的句子,用()括出来,并抓关键词说说野兰的特点。

小组合探展示:品读描写“野兰生长环境”的句子:(读)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

语文《访兰》教案

语文《访兰》教案

语文《访兰》教案1.自学本课生字。

2.通过比照,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师生共同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1 展示有关兰花的绘画作品和实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展示有关描写兰花的诗词,让学生朗读。

并思考各诗句着重表达了兰花的什么特点。

2 谈话:兰花形态绰约多姿,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

揭题质疑。

如:为什么用“访兰”而不用“赏兰”?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1 朗读课文。

2 文章按照访兰的缘由、欣赏兰花、访兰后的感想分为三部分,请分别给这三部分拟上标题。

然后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 在作者笔下,兰花有怎样的引人之处?请把有关描写兰花的语句勾画出来。

侧面描写——家兰:“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欣赏。

”正面描写——野兰:“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1 读“我”与父亲在访兰过程中的对话。

说说从这一段对话中读懂了些什么。

2 小组讨论后交流。

3 重点讨论几个问题。

(1)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一样?(2)“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3)“我”对兰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4 说说自己对“这正是它的不俗处。

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这句话的理解。

1 读最后一段,说说“不敢”、“懊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2 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体会或感受,谈谈自己今后要做怎样的一个人。

参考资料花中四君子,梅,冷香四溢,清韵高洁;兰,幽香清远,神静韵高;竹,坚劲挺拔,傲岸坚贞;菊,凌霜自得,潇洒恣肆。

所以梅、兰、竹、菊同有花中“君子”之称。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学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自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

2.抓住描写兰的关键词句,通过对比以及联系实际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父亲以及作者对野兰的喜爱、赞叹和敬佩之情。

2.感悟兰的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要不失自己的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面对挫折,不在挫折面前低头.教学重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句、图片等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本节课时:第2课时一、课始检测1.默写生词,小组互改,老师点评。

2.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父亲种植的兰花很美,家兰虽然很美丽,可是作者为何还是更钟情于野兰呢?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再次走进文中,到文中去找寻答案吧。

二、阅读质疑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认真读课文2——16自然段,看“我”随父亲去山中访兰,我们交谈些什么?找出有关的语句。

2.小组交流整理出你们提出的问题。

问题梳理:a文中对兰草生长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b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c“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中的“两个味儿”有什么含义?d最后一段“不敢”和“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和人生态度?三、合探解疑问题一:文中对兰草生长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ft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

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

1.指导学生读出源自自然的美。

2.对兰草生长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问题二: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野兰:清妙、清爽,“兰草是空谷的幽物……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访兰》 教案

新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访兰》     教案

19.访兰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

2. 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教学设计一、引入质疑1.展示有关兰花的绘画作品和实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展示有关描写兰花的诗词,让学生朗读。

并思考各诗句着重体现了兰花的什么特点。

2.谈话:兰花形态绰约多姿,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又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3.揭题质疑。

如:为什么用“访兰”而不用“赏兰”?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二、初读知意1.朗读课文。

2.文章按照访兰的缘由、观赏兰花、访兰后的感想分为三部分,请分别给这三部分拟上。

然后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在作者笔下,兰花有怎样的引人之处?请把有关描写兰花的语句勾画出来。

侧面描写——家兰:“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

”正面描写——野兰:“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三、重点研读1.读“我”与父亲在访兰过程中的对话。

说说从这一段对话中读懂了些什么。

2.小组讨论后交流。

3.重点讨论几个问题。

(1)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一样?(2)“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3)“我”对兰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4.说说自己对“这正是它的不俗处。

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这句话的理解。

四、深化认识1.读最后一段,说说“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2.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体会或感受,谈谈自己今后要做怎样的一个人。

五、背诵参考资料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访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学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自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

2、抓住描写兰的关键词句,通过对比以及联系实际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父亲以及作者对野兰的喜爱、赞叹和敬佩之情。

2、感悟兰的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要不失自己的本色,不随波逐流,要勇敢面对挫折,不在挫折面前低头、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

2、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句、图片等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课型:精讲课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1、出示兰花图片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说说你所了解的兰花,好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老师也搜集了一些 PPT2、揭题。

兰花形态绰约多姿,幽香清远,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

(板书课题:访兰)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PPT4、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

请看课题。

读。

再读。

读了课题,你想从文中了解什么?(谁去访兰?为什么他们要去访兰?到哪去访访到了什么结果怎样明明是观赏,作者为什么说“访兰”)二、初读感知1、、带着你想了解的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时间到。

文章写作者与父亲访兰,那他在课文中提到了几种兰花。

哪几种。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父亲种植的家兰虽然很美,可是作者为何还是更喜欢野兰呢?我们跟随作者再次走进文中,到文中去找寻答案。

下面咱们来听一段课文录音。

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家兰和野兰的句子。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学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自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

2.抓住描写兰的关键词句,通过对比以及联系实际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父亲以及作者对野兰的喜爱、赞叹和敬佩之情。

2.感悟兰的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要不失自己的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面对挫折,不在挫折面前低头.教学重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句、图片等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1.出示兰花图片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说说你所了解的兰花,好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2.是呀,兰花的确很美,人们把它和“梅、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

它幽静韵高,诗人常以它为题材写了不少诗篇。

3.生交流搜集到的写兰的诗句。

如:兰花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4.揭题。

兰花形态绰约多姿,幽香清远,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

(板书课题:访兰)5.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师作补充)贾平凹(wā),原名贾平娃,陕西省丹凤县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市作协名誉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等他从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目前已出版的作品版本达300余种。

著有长篇小说《商州》、《妊娠》、《逛山》、《油月亮》、《浮躁》、《废都》、《白夜》、《土门》、《病相报告》、《怀念狼》、《秦腔》、《高兴》、《古炉》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黒氏》、《美穴地》、《饺子馆》、《艺术家韩起祥》、《兵娃》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走山东》、《商州三录》、《说话》、《坐佛》等;诗集《空白》以及《平凹文论集》、《太阳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访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

2. 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教学设计
一、引入质疑
1展示有关兰花的绘画作品和实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展示有关描写兰花的诗词,让学生朗读。

并思考各诗句着重体现了兰花的什么特点。

2谈话:兰花形态绰约多姿,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又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3揭题质疑。

如:为什么用“访兰”而不用“赏兰”?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
二、初读知意
1朗读课文。

2文章按照访兰的缘由、观赏兰花、访兰后的感想分为三部分,请分别给这三部分拟上标题。

然后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在作者笔下,兰花有怎样的引人之处?请把有关描写兰花的语句勾画出来。

侧面描写————家兰:“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

”正面描写————野兰:“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三、重点研读
1读“我”与父亲在访兰过程中的对话。

说说从这一段对话中读懂了些什么。

2小组讨论后交流。

3重点讨论几个问题。

(1)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一样?
(2)“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
(3)“我”对兰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
4说说自己对“这正是它的不俗处。

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这句话的理解。

四、深化认识
1读最后一段,说说“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2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体会或感受,谈谈自己今后要做怎样的一个人。

五、背诵
参考资料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
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花中四君子,梅,冷香四溢,清韵高洁;兰,幽香清远,神静韵高;竹,坚劲挺拔,傲岸坚贞;菊,凌霜自得,潇洒恣肆。

所以梅、兰、竹、菊同有花中“君子”之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