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高考中修辞的考查类型及其解题思路
高考语文修辞类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修辞类解题技巧
修辞手法的考查在语言文字运用中主要有两种形式。
1.单独考查。
着重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
因此,所给材料、预设情境,多来自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
这种题型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考生易于解答。
2.综合考查。
高考语文在考查修辞手法时注重对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因此多与其他题型相结合,有与“仿写”相结合的,有与“连贯”相结合的,等等。
首先,要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特征,明辨易混淆的修辞手法,这是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前提。
其次,要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明确其表达效果。
掌握修辞手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
最后,要运用联想和想象等思维形式。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
因此,近年来高考语文对修辞手法的考查,既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又考查思维能力。
1。
高二语文修辞手法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高二语文修辞手法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修辞手法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
掌握并运用好修辞手法,对于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在解题过程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题技巧与方法,帮助高二学生更好地应对语文修辞手法题。
一、认真阅读题目要求对于解答语文修辞手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
题目通常会给出一篇文章或者诗歌,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要求,明确要寻找的修辞手法或者解决的问题。
二、仔细分析文章特点在解答修辞手法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分析文章的特点。
包括作者的意图、主题、情感表达等。
只有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原因和效果。
三、辨别修辞手法辨别修辞手法是解答修辞手法题的关键步骤。
在文章中,修辞手法通常以隐喻、拟人、比喻、夸张、排比等形式出现。
我们需要通过仔细阅读,结合文章内容,逐句分析,辨别出修辞手法的具体形式和效果。
四、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在解答修辞手法题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找出修辞手法,还需要分析其作用。
作者为什么使用这种修辞手法?它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五、举例和比较在解答修辞手法题时,我们可以通过举例和比较的方式来支持我们的答案。
通过找出类似的修辞手法或者类似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解释作者使用修辞手法的原因和效果。
六、注意审题与语境在解答修辞手法题时,我们要注意审题与语境。
修辞手法的使用往往是基于特定的语境,只有在正确理解语境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分析作者的运用修辞手法的目的和效果。
七、多练习最后,多加练习是掌握解答修辞手法题的重要方法。
通过多做一些相关的题目,积累经验,我们可以提高解答修辞手法题的能力,并对各种修辞手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总之,在解答高二语文修辞手法题时,我们需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仔细分析文章特点,辨别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举例和比较,注意审题与语境,同时也要多加练习。
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手法与运用技巧
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手法与运用技巧修辞手法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尤其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写作水平。
本文将重点呈现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手法与运用技巧。
第一、对比手法对比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将事物进行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和差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对比的对象,明确对比的目的,使学生理解到对比在表达上的作用。
举个例子,当我们教授《庐山谣》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峨眉山月半轮秋”和“洞庭秋水共长天”两句诗之间的对比,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意境描写。
第二、夸张手法夸张是一种极端修辞手法,通过对某一事物或情感进行极度的放大或缩小,以达到强烈的表现效果。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一些著名的夸张修辞手法的例子,如《红楼梦》中的“地老天荒”和《诗经》中的“日月其除矣,岁星如斯矣”等,从而让学生领会到夸张修辞手法的独特魅力。
第三、排比手法排比是一种将词语或短语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并进行递进或反复的修辞手法。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排比在写作中的运用,教授排比的技巧。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分析《红楼梦》中的“黛玉,剔莲,鹦鹉,绿石”和《红楼梦》中的“配荷零雨湿轻尘,石螺病蛾眠细蕊”的排比句,让学生感受到排比手法的美感与艺术魅力。
第四、拟人手法拟人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手法之一,通过赋予非人类事物人的行为、情感和形象,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化。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拟人手法的效果,并与其他修辞手法进行对比。
例如,教师可以选取《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句,引导学生思考“关关雎鸠”的拟人形象,从而增强学生对诗歌的领悟能力。
结语:修辞手法在高三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对比手法、夸张手法、排比手法和拟人手法的引导和讲解,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语言修辞题型满分解题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语言修辞题型满分解题技巧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谈能很好地表达出某种感情。
如: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对策小结:修辞方法及作用。
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冗长为简洁;夸张:突出特征,感情强烈;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拟人:化物为人,亲切自然,富有情趣,新颖别致,栩栩如生,生动形象;对偶:形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排比:结构紧凑,一气呵成;文意贯通,语气强劲;节奏鲜明,抒情淋漓尽致;(1)产生连贯的气势,增强行文的语势。
用排比来说理,可以把道理说得透辟有力。
用排比来状物,可以把事物刻画得细致入微。
(2)增强语言的节奏感,给人以美的感受。
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增强紧凑感,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增强节奏美和韵律美。
反问:语气强烈,加重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印象;起强化作用;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对比、反衬的作用:突出、反衬某种事物或某种情感。
(衬托是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以使所写事物鲜明突出。
有以景衬情、以人衬人、以事衬人、以彼物衬此物等。
衬托分正衬、反衬。
反衬有以动衬静、以悲衬乐、以丑衬美等。
)(渲染是指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作多方面的描写,以突出形,加强其艺术效果。
)引号作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破折号用法:注释、总结、话题转换、插说。
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手法与运用技巧总结
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手法与运用技巧总结修辞手法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具艺术感和说服力。
尤其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能够熟练运用修辞手法不仅可以提高作文的质量,还能够在应对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文将综述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手法与运用技巧。
一、比喻与拟人比喻是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通过突出共同点来进行形容和说明;而拟人是将人的特点赋予非人的事物,使其具有人的思维和行为。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比喻和拟人是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在叙事文中,可以使用比喻和拟人来描绘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夸张与略缩夸张与略缩是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程度上的放大或缩小来进行修辞。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夸张和略缩可以使文章更加有冲击力和感染力。
比如在议论文中,可以使用夸张手法来强调某个观点的重要性,略缩手法可以更简洁地表达复杂的论点。
三、对比与排比对比是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的相同点和差异进行明确的对比来加深读者的理解。
排比则是通过并列句的方式将同一类事物或结构进行堆砌,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对比和排比可以使文章更加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比如在议论文中,可以使用对比手法来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排比手法可以使论述更加清晰明了。
四、比较与借代比较是通过将事物与其他相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事物的特点和价值。
借代是将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通过所代表事物的特点来说明和揭示。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比较和借代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比如在写议论文时,可以使用比较手法来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权衡,借代手法可以使文章更显深入。
五、反问与设问反问是用疑问的方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通过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的思考。
设问则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反问和设问可以使文章更具有互动性和感染力。
比如在议论文中,可以使用反问手法来引发读者对某个问题的思考,设问手法则可以引发读者对整个文章的思考。
高中语文 高考中修辞的考查类型及其解题思路
高考中修辞的考查类型及其解题思路2005年15套高考题中对修辞的考查有的是单独作为选择题来考的,有的放在诗歌鉴赏中考,有的放在现代文阅读中,有的在语言运用中,有的现代文、作文的题目本身就运用了修辞。
可见修辞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近年来已经成了高考的新热点,考查的基本类型有以下四种。
(一)判断修辞格类型或者修辞使用是否正确:例如:1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诗:A周大镛扶着李六娃,把他所有的东西都背在自己身上。
他们走了一里来路,周大永就满身大汗。
是啊,此时此刻就是带一根针也有八十斤重!B 他委实是支撑不住了,他的一双眼皮像有几白斤重,只想合下来。
C 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D 大自然对黄山布置完毕,它封了山。
答案是D。
前三项是夸张,后一项是拟人。
2.(浙江2005年)第6题,下列句子中修辞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的是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答案是C。
因为整个句子的是动感强烈,而江河却是无语的,显然不符合整个句子的意境风格。
解题思路:首先要掌握各种修辞的基本特征,做到快速判断,同时要注意区别几类易混的修辞。
“比拟和比喻”,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拟人是把物比作人,例如例一中的D项。
拟物是把人比作物,例如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借代与比喻”,借代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反问与设问”,设问是自问自答,反问是问而不答,设问本身不肯定和否定,反问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
还要注意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间要恰切,夸张要有度,排比至少三句,对偶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当。
(二)鉴赏所用修辞的妙处。
(上海2005卷15题)“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古长如白练飞”两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第一句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第二句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高考语文中的修辞手法必备与解析
高考语文中的修辞手法必备与解析在高考语文中,修辞手法是考察学生对文学语言特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
掌握和运用好修辞手法,对于提高文章的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将事物与其它事物进行类比的修辞手法。
通过比喻,可以使文学作品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在高考作文中,适当运用比喻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比如,在叙事作文中,我们可以使用比喻来描述人物的特点,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
如“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就能让读者对该人物的友善和善良有更直观的感受。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在议论作文中,我们可以使用拟人来表达对事物的态度和观点。
例如,“时间慢慢倒流,回到过去”,就是对时间进行了拟人化的描述,通过这种方式使读者更加能够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进行程度上的放大的修辞手法。
适当运用夸张可以使文章显得语言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注意。
在说明文中,我们可以使用夸张来强调事物的重要性或者特点。
例如,“这个成果是我们辛勤劳动的结晶,价值堪比黄金”,通过夸张的手法,让读者更加能够理解和感受到这个成果的重要性和价值。
四、排比排比是一种将同类事物排列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的修辞手法。
通过排比,可以使文章显得有条理、紧凑且有冲击力。
在议论文中,我们可以使用排比来列举观点和论据,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例如,“人类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追寻;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表面的和谐,更关键的是内心的平静。
”通过排比的运用,清晰地表达了文章的观点,使之更加强有力。
五、反问反问是一种提出问题但并不期待得到答案的修辞手法。
通过反问,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增加文章的表达力。
在议论文中,我们可以使用反问来引出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高考语文中的修辞手法运用与解析
高考语文中的修辞手法运用与解析高考语文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考试,其中阅读理解和作文是占据重要比重的考题。
而在阅读理解和作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高考语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与解析。
一、修辞手法在阅读理解中的运用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具有相似特征或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理解或描述某一概念。
例如:“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在阅读理解中,比喻常常用于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者加强描述的力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2. 拟人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性化形象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作者可以更生动地描绘事物,使其更易读者产生共鸣。
例如:“时间在悄悄地溜走。
”这种修辞手法常用于故事情节的描写或者人物形象的塑造。
3. 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并列的修辞手法,将几个相似、相对的事物或概念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以强调所表达的意义。
例如:“她忙碌、她激情、她奋斗。
”在阅读理解中,排比常常用于强调问题的严重性或者情感的冲突,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1. 比喻在作文中,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丰富作文的表达手法。
比如在写景的时候,“阳光洒在大地上,如同金子般闪耀。
”此种修辞手法可以让作文更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 借代借代是一种通过暂时借用其他事物的概念或形象来衬托、说明自己的意思。
例如,在写人物描写时,可以使用与被描写人物有相似特点的动物或其他事物进行借代,以突出人物形象的独特性。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让作文更富有情感和想象力。
3. 对仗对仗是一种通过音、义、韵或偶数样式等方面的平衡和呼应,以达到修辞效果的手法。
例如,在写一幅意境优美的自然景色时,可以使用对仗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描述的韵味。
对仗的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的句子更加优美和流畅。
三、修辞手法的解析与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高考语文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学生们需要理解和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高考修辞的考查方式与备考策略
高考修辞的考查方式与备考策略在高考语文试题中,修辞是一项重要的测试内容。
常考的修辞方法主要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考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准确判断修辞的类型,二是能正确理解修辞的作用,三是能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
2006年高考的各套语文试卷对修辞的考查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重能力、重运用、重综合的特点。
本文结合2006年高考的有关试题作如下分析,希望能对同学们复习备考修辞有所帮助。
一、语言表达题型中,考查运用修辞的能力【命题剖析】与语言表达题型结合起来考查得最多的修辞是比喻、排比、对偶、拟人等。
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看清要求,然后分析修辞特点,弄清有关内容、句式、用词、色彩、语气等方面的情况,进而展开必要的联想,最后按要求加以表达。
【高考真题】例1(安徽卷第19题)请围绕“节约”这一话题,用“少一点……,多一点……”的句式写三句话,每句话的前后要整齐匀称。
解析本题考查的修辞是排比。
解题时首先要仔细分析所给的句式特点:一是上下句要构成对比;二是写成后要组成排比句;再从内容上来看,前面部分应该是抑,表贬损,后面部分是扬,表赞扬;最后展开联想,选择语句,注意用词要简洁凝练。
参考答案少一点大手大脚,多一点精打细算。
少一点取用无度,多一点细水长流。
少一点铺张浪费,多一点勤俭节约。
(符合要求即可)例2(全国卷二第20题)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
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比喻和排比的运用。
解答此题,比喻的本体应是一样的,但喻体的选择要不同并尽可能新鲜;三句话要构成排比,突出其气势;同时,要把握句式特点,注意内容连贯。
参考答案和谐是音乐家演奏的动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
例3 (四川卷第19题)在“生活/事业”“友谊/信任”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高考对修辞的考查形式
高考对修辞的考查形式在高考语文试题中,修辞是一项重要的测试内容。
《考试说明》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所以高考对修辞的考查一般和其他试题类型结合在一起。
而与诗歌鉴赏的联合,一直是一个常见题型。
其命题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直接考查。
也就是命题方式比较直接,题干中直接涉及修辞手法。
考查角度主要有以下两种:1、辨认并具体分析诗句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如2005年高考全国甲卷《春行即兴》第(1)小题:这首诗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第(2)小题: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还有广东卷《春日登楼怀归》的第(1)小题。
2、对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分析。
例如2005年高考湖北卷《汉宫秋》第(2)小题: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上海卷《望庐山瀑布》15小题: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古长如白练飞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什么?二、隐性考查。
有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题干上并没有出现修辞字眼,但是在答案上却体现了修辞手法,考查的比较隐蔽,值得我们重视。
具体表现在:1、通过炼字考查修辞。
例如2004年高考福建卷《秋夜》:请从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两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凉字意义双关。
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答案涉及到双关和顶针修辞格。
2、通过意象考查修辞。
例如2004年高考诗歌鉴赏广东卷《江汉》第(1)小题: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
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
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高考语文教案4:修辞手法解析及应用技巧
高考语文教案4:修辞手法解析及应用技巧。
一、修辞手法的概念修辞手法是指人们在语言表达和交流中,为了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效果,而采用的一种手法或方法。
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生动、有效,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修辞手法的分类1、比喻:把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使语言更为形象。
比如:“他的声音像清晨的鸟儿啼鸣。
”这里通过将人的声音与鸟儿啼鸣相比,使描述更为生动形象。
应用技巧:在写作中,要想到一些具体的比喻比如物理类的知识,可以引用汽车、飞机、电子等概念来进行比喻,这样能够让叙述更为生动。
2、拟人:把生命、非生命的事物都赋予人的特征,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比如:“风儿抚着我的脸庞,轻声告诉我春天到了。
”这里通过将风儿拟人化,使语言更为生动。
应用技巧:在写作中,可以将生命、非生命的事物都赋予人的特征,这样叙述起来会更为生动、形象。
3、夸张法:对事物进行夸张处理,使描述更为生动、夸张,增强语言效果。
比如:“他一天到晚都在学习,简直快成为了。
”这里通过夸张手法,使形容更为生动、夸张,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
应用技巧:在写作中,可以妙用夸张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使文章的语气更具有说服力。
4、反复:通过反复表述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语气。
比如:“她很漂亮,真的很漂亮。
”这里通过反复表述,使形容更为强烈,增强语言的气势。
应用技巧:在写作中,可以适当地使用反复手法来强化自己的意见,使文章表现力更强。
5、排比:通过排列相同或类似的词、短语、句子,使修辞效果更为强烈。
比如:“我爱这个世界的蓝天、白云、芳草、小鸟。
”这里通过排列相同的词语,使语言表达更为生动、形象。
应用技巧:在写作中,可以使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使文章形象更为鲜明。
6、比较:把事物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加以比较,使语言更为形象,增加表现力。
比如:“这道菜味道像糖,甜的让人忘记了减肥的烦恼。
”这里通过比较手法,将菜谱的味道与糖相比较,使语言更为形象生动。
从修辞角度入手剖析修辞语的答题格式
从修辞角度入手剖析修辞语的答题格式一、概述修辞语是修辞学中的重要概念,它通过运用特定的修辞手法,以富有艺术性的方式传递信息和情感。
在考试中,对于分析和解答修辞语的题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并遵循以下答题格式。
二、修辞手法1. 比喻:将两个不同的事物相比,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中一个事物。
在答题中,可以首先指出比喻的对象,然后分析比喻的形象和特点。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形象和行为。
在答题中,可以提及拟人的对象,以及其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 排比:通过反复的并列排列来强调句子中的重要信息。
在答题中,可以分析排比的效果和目的,同时指出具体的排比句段。
4. 修辞问答:通过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思考。
在答题中,可以分析修辞问答的形式和功能,同时指出问题和对应的回答。
三、答题格式1. 题目分析:对于给定的修辞语题目,首先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所要求的内容和目的。
2. 答题结构:在答题时,可以采用以下结构进行回答。
- 第一段:简要概述修辞语的定义和作用,引出主题。
- 第二段:分析修辞语中使用的修辞手法,阐述其具体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 第三段:通过具体的例子或文本分析,进一步说明修辞语的意义和影响。
- 第四段:总结修辞语的答题格式和注意事项,强调关键点。
3. 注意事项:- 使用简练明了的语言,避免重复和冗长的句子。
- 遵循语法和修辞学的规范,准确表达观点和分析。
- 不要引用无法确认来源的内容,以保证文档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四、结论通过从修辞角度剖析修辞语的答题格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修辞语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在答题时,通过清晰的结构和准确的语言表达,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现我们对于修辞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 修辞构成表达效果答题解析及模板总结
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八、设 问
【注意】①开头设问:点明写作对象(内容),吸引读者注意,带动全篇,引出下文 。②中间设问:承上启下,引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③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 味。
答题模板: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提出……,然后从……回答。引出/
强调_______(提问的内容),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如在一段 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设问,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在说理文章中设问, 能使论证进一步深入)
九、反 问
反问也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 ①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例如: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②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例如: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 ,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表达效果:反问修辞可以加强语气,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 情,加深读者印象;还可以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激昂的感情基调 。 答题模板: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提出“xx”(问题),意思说(把问题转为陈述 句),突出强调了xx/引人思考xx,加强语气。
表达效果: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①生动形象,突出特征。②化抽象为具 体,化深奥为浅显,“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③引发读者联想, 激发读者共鸣。 答题模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xx比喻成xx/本体是xx,喻体是xx,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表达效果:①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
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手法与运用技巧案例分析
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手法与运用技巧案例分析修辞手法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文将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探讨高三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与运用技巧。
一、夸张手法夸张手法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它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者表现手法的方式,来起到强调和夸张的效果。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夸张手法可以用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解《红楼梦》中的“战场风云”时,可以通过夸张手法来描述人物形象,比如“贾宝玉的才情犹如流星划过天际,璀璨夺目”,或者“宝钗的美貌宛如春花绽放,芬芳扑鼻”。
这样的描述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中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二、对比手法对比手法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它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或者联系。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对比手法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文本中的关键信息。
例如,在讲解《骆驼祥子》中的主题思想时,可以通过对比来突出人物性格的转变。
比如,可以将祥子贫穷时的形象与他富有时的形象进行对比,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他的内心变化和成长过程。
这样的对比不仅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还能够帮助他们深入思考作品的意义。
三、比喻手法比喻手法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它通过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或者情感。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比喻手法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在讲解《诗经》中的“山”时,可以通过比喻手法来描述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比如,“山如青铜,巍峨挺拔,犹如一位守护者,默默守望着大地”,或者“山犹如一道壁垒,让人心生敬畏”。
这样的比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经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总结: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手法与运用技巧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夸张手法的运用,可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和阅读的趣味性;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文本中的关键信息;通过比喻手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和意义。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答题技巧归纳总结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答题技巧归纳总结随着学生考试分数的日益重要,使用修辞手法来提高阅读和写作素养越来越重要。
高中语文教学中,修辞手法是一个重要的考试内容,也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常年来,语文教师不断总结接受了很多经验,下面是一些高中语文修辞手法答题技巧的总结。
修辞手法是语言的魅力所在,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教学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答题技巧一: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修辞手法中有很多词汇难以理解,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
通过比较上下文和语境,我们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进而理解不熟悉的词汇。
通常情况下,熟悉的学生往往会对一些看似容易的选项假定,并常出错,不去读取题目中的其他信息。
学生要学习如何从上下文中获取信息,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和提高判断能力。
答题技巧二:掌握修辞手法的特点修辞手法主要用于文学作品和语言表达中的美化和修饰作用。
因此,在应用和分析修辞手法时,要注重它的特点,了解每种手法的定义和用法。
修辞手法旨在为文学艺术提供多样性和生活感。
当学生掌握修辞手法的特点和用例时,他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一些文学作品和审美表达。
答题技巧三:认真审题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不认真审题而失分的情况。
因此,学生应该仔细阅读题目,并在进行回答时耐心思考。
修辞手法中的题目和答案通常包含了更多的信息。
学生要认真阅读题目和材料,了解试题要求,正确把握好思路,避免提前采取主观判断而失分。
答题技巧四:综合运用在考试中,学生可以尝试综合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达到效果。
语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到文化遗产和文学经典作品中发现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了解每种手法的独特贡献。
在综合运用时,注意每个手法的特性和使用场景,适当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以拓宽学生的文学审美视野。
总体而言,学生要掌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才能正确理解和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学习过程中,典型的语言样本和大量阅读尤为重要。
学生必须学会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
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手法与应用技巧
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手法与应用技巧语文教学在高三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修辞手法则是语文学习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文将探讨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手法与应用技巧,并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
一、修辞手法的概述修辞手法是通过运用一定的表达方式和技巧,以达到修饰、增色、使语言更具表现力的目的。
它包括了许多种类,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等。
不同的修辞手法能够产生不同的修辞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深入人心。
二、修辞手法在高三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拓宽知识面:在高三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堂讲解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范例。
比如,可以介绍一些文学名著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了解不同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方法。
2. 分析经典句子:通过分析经典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手法的运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引导学生分析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解释手法产生的修辞效果。
例如,学生可以分析《红楼梦》中的“绿肥红瘦”这一比喻手法,帮助他们理解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3. 创作写作任务:在高三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创作写作的任务,要求他们在作文中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
通过实践运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并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例如,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以夸张手法为主题的小说,或者编写一首使用排比手法的诗歌。
三、高三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技巧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要保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除了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示范,还要鼓励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尝试和运用。
通过不断的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有些学生较为细致,适合使用一些比较细腻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拟物等;而有些学生思维活跃,适合使用一些独特的修辞手法,如借代、夸张等。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高考中修辞的考查类型及其解题思路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高考中修辞的考查类型及其解题思路解题思路:首先要掌握各种修辞的基本特征,做到快速判断,同时要注意区别几类易混的修辞。
“比拟和比喻”,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拟人是把物比作人,例如例一中的D项。
拟物是把人比作物,例如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借代与比喻”,借代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反问与设问”,设问是自问自答,反问是问而不答,设问本身不肯定和否定,反问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
还要注意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间要恰切,夸张要有度,排比至少三句,对偶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当。
(二)鉴赏所用修辞的妙处。
(上海2005卷15题)“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古长如白练飞”两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第一句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第二句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2005湖北16题)《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
草已添黄,兔早迎霜。
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
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2005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李自《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味深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中修辞的考查类型及其解题思路2005年15套高考题中对修辞的考查有的是单独作为选择题来考的,有的放在诗歌鉴赏中考,有的放在现代文阅读中,有的在语言运用中,有的现代文、作文的题目本身就运用了修辞。
可见修辞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近年来已经成了高考的新热点,考查的基本类型有以下四种。
(一)判断修辞格类型或者修辞使用是否正确:例如:1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诗:A周大镛扶着李六娃,把他所有的东西都背在自己身上。
他们走了一里来路,周大永就满身大汗。
是啊,此时此刻就是带一根针也有八十斤重!B 他委实是支撑不住了,他的一双眼皮像有几白斤重,只想合下来。
C 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D 大自然对黄山布置完毕,它封了山。
答案是D。
前三项是夸张,后一项是拟人。
2.(浙江2005年)第6题,下列句子中修辞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的是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答案是C。
因为整个句子的是动感强烈,而江河却是无语的,显然不符合整个句子的意境风格。
解题思路:首先要掌握各种修辞的基本特征,做到快速判断,同时要注意区别几类易混的修辞。
“比拟和比喻”,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拟人是把物比作人,例如例一中的D项。
拟物是把人比作物,例如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借代与比喻”,借代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反问与设问”,设问是自问自答,反问是问而不答,设问本身不肯定和否定,反问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
还要注意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间要恰切,夸张要有度,排比至少三句,对偶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当。
(二)鉴赏所用修辞的妙处。
(上海2005卷15题)“飞流直下三千尺、千古长如白练飞”两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第一句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第二句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2005湖北16题)《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
草已添黄,兔早迎霜。
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
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2005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李自《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味深长。
(2005广东卷)《壶口的黄河》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显主题,总领全文。
再如:请鉴赏秦观“有情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的艺术手法。
这两句诗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芍药、蔷薇人的情态,“有情”“无力”分明是雨水滋润下的人的娇媚表现。
“含”“卧”不仅刻画了芍药、蔷薇经过雨后的娇弱的状态,也包含了诗人怜爱、惜花之情。
请鉴赏刘禹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表达技巧。
这两句“晴”与“情”双关谐音,表面上是对‘东边日出西边雨’的说明,实际是含蓄写出看似无情却是有情。
下面这小节文字中作者反复使用“该有”作用是什么?从第一句“倾听着”到最后一句的“飘飞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雪夜,该有多少点燃的蜡烛,在倾听着天空飘洒的言语;该有多少诗人升腾着灵感的火焰,彭湃着艺术的激情,吟唱着‘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该有多少跃跃欲试的画家无力画出雪洁白的精神;该有多少涌动的琴声用音符描绘着春的来临,再灵巧的手指怎能弹出落雪美妙的音韵;该有多少含苞的迎春花藤伸出梦境之外,每一簇欲开的苞蕾酝酿着春天的经历;该有多少爱雪的人,想象落雪的情景,喜悦如雨,潮湿的心灵,长出新绿的叶片;该有多少情人,借每一片雪花,飘飞着对爱情和人生的祝福。
”反复使用“该有”的作用是构成反复、排比,强调作者的情感,说明人类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第二问的答案是构成层进关系,写出人类从感受雪的品质到赞美雪的品质到追求雪的品质的过程。
解题思路:要掌握各类修辞的基本功能,联系具体的语境鉴赏其妙处。
比喻讲究本体和喻体间的相似性。
使用贴切恰当,可达到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具体为抽象,化冗长为简洁的效果。
秦牧说过“精警的譬喻真是美妙!它一出现,往往使人精神一振”,也有人说,“讲道若不用比喻,就如同建筑楼房,四壁不留窗户,既不透亮也不通气”,可见比喻的功用。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化抽象为具体,把一腔的愁绪比作绵绵不绝的春水。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也是化抽象为具体,把抽象的愁思具体化,比作有分量的东西,连船也载不动了,形象地写出了李清照夫丧国亡,流落异乡,孤苦伶仃的惨状。
贺铸“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连用三个比喻写出了愁之多、乱、长。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化具体为抽象,把飞花比作梦,把雨比作愁,轻缈朦胧,渲染了一种迷离浪漫又有些伤感的氛围。
又有冰心“雨后的青山如泪洗过的良心”,“良心”要求洁净,更何况是泪洗过的,雨后青山的清新以这为喻体特别贴切。
借代的作用为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比拟的作用为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夸张的作用为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对偶的作用为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反问的作用为加强语气。
设问的作用为引入注意,启发思考。
双关的作用为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彼,含蓄蕴藉。
排比的作用是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
运用修辞的作用主要就是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内容上,例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它们的作用是让所写的事物本身变得更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一方面是从形式上,例如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它们的作用是使句子形式整齐对称,达到意境美和韵律美,突出强调加强语势。
答题时可以先指出运用了何种修辞,然后把诗句的具体内容与这种修辞的基本功能结合起来鉴赏出使用这种修辞的妙处。
(三)正确理解使用修辞的句子在语境中的含义,一般是比喻句。
(山东卷2005)20题:请分别说明以下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
”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抽象比作抽象的,本体和喻体是结果和影响上的作比。
扣住这个特点,就找到了解答这个题的突破口。
“文化”心灵的寂寞造成了乡愁。
再联系全文可知,文化心灵的寂寞指故土文化的失落。
答案为“故土文化的失落会造成人类心灵的寂寞,乡愁由此而生”。
(2)“诗的长江,地理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
”这一句把长江比作诗、地理教科书、民族文化,赋予了长江很多的意义,当我看到长江的时候,这些意义全都汇集到我的血液中了。
因此答案是:传统文化中,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所以当“我”置身长江后,长江所负载的各种意义(地理的、文学的、民族文化的)都唤起了“我”的文化认同感。
(2005年江苏高考题21题)请你将柯灵的话用平易的语言重新表述。
“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微型小说)‘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
’”答案:关键的地方写得生动就满篇生色,结尾点题处应委婉含蓄,意味深长。
( 2005浙江卷)《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题目的喻意为“超越欲望,以追求普世价值为目标的生存境界”。
(江西卷)《给匆忙赶路的人》“匆忙赶路”喻指那些不注重过程之美,只追求结果。
或者指“忽略了最大最长的一节,却专门守候那极小的最后一个点。
又如:下面与段中画线的句子和词语是什么意思?“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
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
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
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
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答案:枯树搭成的花架指故事在小说中只起支撑小说结构的作用。
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指小说中要表现的独具特色的人物和要表达的耐人寻味的主题。
(2)请用平易的话表达下面这句话的意思。
“走入花园,信步闲庭,这是散文;忽跌入水池,沉浮挣扎,是为小说;踩上龟背,一跃冲天,此乃诗歌。
”答案为:散文讲究随意自然;小说有情节悬念;诗歌讲究灵感想象。
解题思路: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文本,把握文本的中心;其次找准句子中的本体和喻体,判断它是具体事物之间作比,是化具体为抽象,还是化抽象为具体;最后找出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再结合具体语境内容组织出答案。
(四)学会使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仿写:(2005广东卷)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智者的思索是深深的泉眼,从中涌出的水也许很少,但滴滴晶莹;庸者的奢谈是浅浅的沟渠,由此流过的水或许很多,却股股浑浊。
”(2005山东卷)以关爱开头,仿写两个句子。
要求两句都要与例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第二句还要跟后一例句修辞方法相同。
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
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
解题思路:题干中已经明确要求所仿的句子要使用修辞手法,首先要参照例句确定仿写句子的修辞类型,有的题干直接说明,有的题干需要自己判断。
然后根据修辞方向确定所写的内容,力求使所选定的本体或者题干限定的本体和所确定的喻体之间贴切和谐。
最后仿照句子的形式写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高考新趋向:例如:下列画线的一句话平实地说明了寓言的特点和功能,请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学作品,它短小,内容却丰富深刻。
”答案: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上来回走几遍,既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可以发现生活的内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