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三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三
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三
2023年中考模拟测试(三)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适合的答案)1.图1反映的是秦朝建立后采取的一项措施。
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经济的交流B.巩固国家的统一C.促使书写更加简便D.推动书法艺术发展2.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
吕思勉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民族交融加强B.江南经济开发C.政治清明稳定D.中外交流频繁3.朱元璋立下一条祖训:以后子孙做皇帝时,不许立丞相。
对于奏请设立的大臣要治重罪。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A.继承前朝制度,维护政治稳定B.分封诸子为王,以藩王代替丞相C.将丞相之权付与锦衣卫D.皇帝集中权力,加强君主专制4.对如表内容分析归纳最恰当的是()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抗争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邓世昌壮烈殉国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A.列强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抗争B.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C.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D.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这表明,辛亥革命()A.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B.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探索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6.“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
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
”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这个新时代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7.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事件是A.党的诞生B.二次革命C.北伐战争D.辛亥革命8.有一首歌唱道:“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2023年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析(福建卷)
2023年中考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析(福建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
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B.初步产生物品交换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可以印证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种植水稻,故A正确;遗址除了稻谷稻草,没有发现其他物品,所以佐证不了河姆渡居民产生物品交换、使用青铜工具、推广“牛耕技术,故BCD错误。
综上故选A。
2.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廪”(指粮仓)、“畎”(指田间水沟)、“园田”(指为农田施肥)等字,这反映出商代()A.手工业的新发展B.私有观念的产生C.农业技术的进步D.赋税负担的繁重【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廪”(指粮仓)、“畎”(指田间水沟)、“园田”(指为农田施肥)等字”可知,商代有了粮仓、有田间水沟,还为农田施肥,这反映出商代农业技术的进步,C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商代农业技术的进步,与手工业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商代农业技术的进步,没有体现私有观念的产生,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赋税负担的繁重,排除D项。
故选C项。
3.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
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A.推崇西周制度B.支持兼并战争C.解决社会问题D.追求精神自由【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无为而治”、“兼爱”“非攻”可知强调顺应自然,减少战争;“为政以德”、“以法治国”可知强调治国理政的理念;诸子百家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C项正确;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推崇西周制度,排除A项;墨家并不是支持兼并战争的,排除B项;“为政以德”、“以法治国”强调治国理政的理念,并不是追求精神自由,排除D项。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三)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三)第I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1. 某同学在查阅历史资料时,在陈寅恪等所著《西南联大国史课》一书中注意到了这样一则表格(部分),该表可用于研究()国名姓始祖与周之关系国都今地晋姬武王子叔虞山西太原北滕姬文王弟叔绣山东滕县郜姬文王子山东城武县东南申姜河南南阳北A.夏朝的世袭制B.西周时期的分封制C.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D.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2. 李华同学在复习汉朝的相关知识时,绘制如图的示意图,你认为“▲”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A.休养生息B.尊崇儒术C.重文轻武D.闭关锁国3.如图中一位帝王骑着高头大马,身后一干侍从僚属。
帝王的对面,持笏板跪拜者就是那名“凿空”西域、为国分忧的郎官。
下列对该事件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光武帝决定招募使者“凿空”B.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C.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往来D.班超父子克服困难开辟此道路4.2024年央视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联动《长安三万里》,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万人将进酒”的盛世大唐风采。
小明想从历史书中了解唐朝鼎盛时期,他首先应该查找的章节是()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5.中国古代行政改革通过内部体制的调整进行权力的重新配置。
如图内容反映出的主要趋势是()A.实行分权制衡B.监察制度完善C.中央集权加强D.君主专制强化6.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历史史实的看法和评价。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林则徐被道光帝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和英军谈判B.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7.有人将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如下阶段,并赋予各阶段不同的时代主题。
初中三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中三模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A. 家世背景B. 武力强弱C. 文化水平D. 财富多少答案:C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分封诸侯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世袭制D. 实行禅让制答案:B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开拓贸易B. 传播文化C. 宣扬国威D. 寻找宝藏答案:C4. 清朝康熙年间,为了解决黄河泛滥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A. 修建堤坝B. 迁移居民C. 疏浚河道D. 以上都是答案:D5.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有哪些?A. 李白、杜甫B. 王之涣、白居易C. 苏轼、辛弃疾D. 李清照、陆游答案:A6. 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A. 实行分封制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行省制度D. 实行世袭制答案:C7.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次数是多少?A. 6次B. 7次C. 8次D. 9次答案:B8. 清朝康熙年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实行分封制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行省制度D. 以上都不是答案:D9. 唐朝时期,著名的画家有哪些?A. 吴道子、阎立本B. 张择端、范宽C. 赵孟頫、黄公望D. 唐寅、仇英答案:A10. 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A. 实行分封制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行省制度D. 实行世袭制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除了李白、杜甫外,还包括哪些?A. 王之涣B. 白居易C. 李商隐D. 杜牧答案:ABCD12. 清朝康熙年间,为了解决黄河泛滥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A. 修建堤坝B. 迁移居民C. 疏浚河道D. 以上都是答案:ABC1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包括哪些?A. 开拓贸易B. 传播文化C. 宣扬国威D. 寻找宝藏答案:ABC14. 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A. 实行分封制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行省制度D. 实行世袭制答案:C15. 唐朝时期,著名的画家除了吴道子、阎立本外,还包括哪些?A. 张择端B. 范宽C. 赵孟頫D. 黄公望答案:AB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阅读以下材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推行郡县制的措施。
二O一三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三
二O 一三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三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
每题2分,共40分)1.某校七年级⑴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生动形象的历史课本剧。
下面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 .小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B .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C .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D .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2.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丞相被称为“百官之长”,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A .秦朝、隋朝B .秦朝、唐朝C .秦朝、明朝D .秦朝、宋朝3.下图所示的线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这条线路的开辟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首推A .鉴真B.张骞C .玄奘D .郑和4.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 .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 B .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C .人们在瓦舍中谈论郑和下西洋的情形D .人们传诵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5.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拒绝。
这反映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A .尊王攘夷政策B .休养生息政策C .君主专制政策D .闭关锁国政策6.下列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影视图片,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锦衣卫》 ②《大宋提刑官》 ③《武则天》 ④《康熙帝国》A.①③②④B. 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②①③④7. 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客观历史进程更直观、更简明的反映。
杜佩妍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
最恰当的应是张骞通西域 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A.中外交往 B.民族团结 C.祖国统一 D.抵抗侵略8.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提高了行政效率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9.2013年是北京大学的115周年诞辰,这所大学的前身是百日维新时创办的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商务印书馆 D.北洋水师学堂10.要想了解李宗仁英勇抗日的英雄业绩,最好去参观 纪念馆。
2024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三)历史(含答案)
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三)历史全卷共两道大题,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早在西周王朝建立前数百年,最早的中国已经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这是《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一书中记载的。
书中“最早的中国”指的是( )A.商朝B.夏朝C.西周D.东周2.某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下列物品属于( )A.实物史料B.文献史料C.图像史料D.口述史料3.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从材料中可知,这本书最早成书于(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4.“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
”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辛亥革命( )A.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的解放D.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5.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A.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新型运动B.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D.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6.1927-1937年的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为探索革命道路进行了不懈努力。
以下属于该时期重要成果的有( )①创建了人民军队②成立了黄埔军校③开辟了井冈山道路④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7.据不完全统计,1952年至1954年,全国抽调16万多名优秀干部充实到工业部门。
全国高校1952、1953两届理工科大学生全部提前一年毕业奔赴建设岗位。
一批在海外的科学家,先后回到祖国参加建设。
与上述现象的出现关系最为密切的史实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双百”方针的提出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8.“尼克松及夫人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手,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手握在一起,结束了20多年的隔绝状态,标志着中美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个"新时代"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中国推进全方位外交9.印度文化体系中包含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成分。
初三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历史
初三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历史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增强了中央集权C.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 以上都是3. 宋代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农业技术的进步B. 商业贸易的兴盛C. 手工业的快速发展D. 以上都是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开展海外贸易B. 展示国威C. 寻找失散的亲人D. 传播中国文化5.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民族矛盾激化B. 社会矛盾尖锐C. 自然灾害频发D. 外国侵略加剧6.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结束了封建君主制B.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D. 以上都是7.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其主要意义是什么?A. 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B. 推动了中国社会思想的解放C.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 以上都是8.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A. 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B.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C. 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D. 以上都是9. 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B. 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C. 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D. 以上都是10.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其主要成就是什么?A. 经济快速发展B. 社会全面进步C. 国际地位显著提升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________”制度。
答案:郡县1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中最重要的考试是“________”。
答案:进士13. 宋代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________”的兴盛。
2023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冲刺卷(三) 历史试题(原卷版)
C.国际政治新秩序的确立D.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革命给了美利坚人一个机会,一个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的机会,美国革命不仅是与英国殖民统治的分离,而且是与整个旧世界专制主义的分离。
——赵晓兰《美国的诞生》
25.日本明治政府大力兴建铁路,发展邮政和电讯事业,建立官营企业;还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经营。这是日本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近代化的重要条件。材料表明,日本走上近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利用( )
A.国家力量B.先进技术C.财阀垄断D.民间资本
26.下面是二战中某战役的图解。该战役( )
A.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使德国陷入东西夹击的局面
材料三 如表
时间
历史事件
1980年
建立深圳、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广州、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
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等经济开放区
——摘编自王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1979-1986)》
材料四 我国内地将初级产品拿到特区,根据外销需要“梳妆打扮”,增值出口。在特区进行市场经济的“实验”,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特区作为加强同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合作的特殊基础,发挥了很强的辐射作用,政治意义非常重大。
A.法老权力至上B.科学技术发达C.人民智慧无穷D.文字符号神秘
21.22岁的男性公民格瓦达和他19岁的妹妹玛利亚住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一个小村庄,他们最有可能的经历是( )
A.格瓦达因担任政府公职而获得津贴
B.他们都靠自己庄园的土地维持生活
C.兄妹两人一起参与国家行政事务的议事
2023年人教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三
人教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邵阳市新宁县白面寨遗址出土了彩陶、稻种和磨制石器,这些考古成果反映了4000多年前资水流域的种植和手工技术。
与该遗址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安阳殷墟遗址2.战国时期,在岷江流域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可谓之‘天府’也”。
这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是()A.大运河B.灵渠C.郑国渠D.都江堰3.从修建骊山陵、长城、阿房宫可以看出,秦的暴政其中之一的表现是()A.繁重的徭役B.沉重的赋税C.残酷的刑罚D.可怕的殉葬4.唐太宗强调,“中书、门下,机要之司”,需要“擢才而居”。
即使是曾经的政敌部下王珪,也被太宗收为己用,出任门下省长官。
以上体现出唐太宗的治国特点是()A.用人唯贤B.虚心纳谏C.约法省刑D.爱惜民力5.南宋初年,金军多次大举南下,威胁统治。
率军北伐,收复失地,取得郾城大捷,深受人民爱戴的抗金将领是()A.岳飞B.寇准C.忽必烈D.王安石6.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如图为某同学复习中国古代史时绘制的示意图,其中①①处应填()A.社会经济发展北庭都元帅府B.边疆治理北庭都元帅府C.社会经济发展驻藏大臣D.边疆治理驻藏大臣7.“山川锦绣,惹东夷西虏,垂涎频滴。
戕害黎民倾毒品,赚得钵盈盆溢。
擒贼销烟,缉私惩恶,利炮坚船逼。
兵临城下,满朝惟有叹息。
屈膝签约南京,赔银割地,侮国丧权益……”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场战争()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8.据统计,梁启超所办的《时务报》在1896年销量达到7000多份,次年销量高达12000份,最高时竟然达到17000份,出现了“举国趋之,如饮狂泉”的局面,连《万国公报》的主笔林乐之都称赞其“议论明通,识解超卓”。
【精品】广东省初中毕业班学业模拟(三)考试历史试题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科模拟试卷(三)l、下列制度由秦朝开创的是A.科举制B.禅让制C.中央集权制D.分封制2、“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皇帝曾迁都洛阳的是A.盘庚B.隋炀帝C.北魏孝文帝D.元世祖3、小明把收藏了一枚钱币(如右图)带到了学校,大家根据所学的知识,一致确定它发行于A.隋朝B.唐朝C.北宋D.清朝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享有“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之称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A.《红楼梦》 B.《本草纲目》 C.《史记》 D.《资治通鉴》5、下面有关西藏历史说法不正确的是A.唐朝时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B.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C.清初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D.1727年,清朝设置伊犁将军代表清政府管理西藏6、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7、中日《马关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阻碍最为严重的是A.赔款白银二亿两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割台湾给日本D.增开沙市、重庆等为商埠8、在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中,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9、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毛泽东思想B.师夷长技以制夷C.马克思主义D.三民主义10、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
下列历史事件中,孙中山没有..参与的是A.创立兴中会B.领导北伐战争C.建立同盟会D.创办黄埔军校1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当我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们就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走过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A.1915年B.1919年C.1921年D.1924年12、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1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 流浪!……”歌中的“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西安事变D.北伐战争14、右图可拟图名为A.纪念抗日战争胜利B.遵义会议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开国大典1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是在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1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A.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C.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17、新中国建国后最大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A.中共八大召开B.文化大革命C.真理标准大讨论D.邓小平南方讲话18、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有①香港特别行政区②澳门特别行政区③台湾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9、我国之所以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C.“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20、人们常常把工作、学习中所取得重大突破称之为“发现了新大陆”,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就是今天的A.印度B.美洲C.非洲D.大洋州21、使工业生产冲破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进程的重要发明是A.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B.火车机车的发明与使用C.珍妮机的发明与使用D.汽船的发明与使用2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C.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D.萨拉热窝事件发生2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A.机器的广泛使用B.电力的广泛使用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24、有人说: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几乎不存在了。
2023年河南省中考模拟示范卷(三)历史试题
2023年最新中考模拟示范卷·历史(三)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以下能反映中国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的是( )A .B .C .D .2.考古学者在黄河上下游、长江上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地发掘出距今5300年左右的彩陶,与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南部接壤的区域的彩陶造型相似。
这说明( )A .中原文化相对先进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 .审美观念趋向同一D .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3.右边图文材料说明了( )东晋《山居赋》提到,原种植在北方的麻、粟、豆等农作物,以及梨树、枣树、杏树等果树,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
A .江南地区的开发C .农业技术的成熟D .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4.唐朝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
其中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的是( )A .回纥B .突厥C .南诏D .吐蕃5.《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这主要反映了北宋开封( )A .娱乐生活的丰富B .商品经济的繁荣C .精神文化的发达D .社会环境的安定6.明宣宗于宣德五年(1430年)给郑和的诏书上说:“兹特遣太监郑和、王景弘等赍诏往谕,其各敬顺天道,抚辑人民,以共享太平之福。
”由此可知,郑和下西洋是为了( )A .进行殖民掠夺B .换取海外奇珍C .寻找建文皇帝D .宣扬明朝国威7.下图是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把蒙古族式腰刀。
初中历史毕业学业考试模拟卷(三)-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试题
株洲市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卷历史(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忌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商鞅变法内容中,有利于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A.奖励耕战 B.承认土地私有 C.建立县制 D.废除旧贵族的特权2.《全球通史》中描述:“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是指推行哪一制度?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3.历史地图直观地再现历史。
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西周分封制B.春秋诸侯争霸C.战国诸侯争霸D.三国鼎立()4.在一次名画赏析活动中,小明很快说出了下图是我国古代“画圣”吴道子的作品。
这幅作品是指()A.《步辇图》B.《洛神赋图》C.《天王送子图》D.《清明上河图》5.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马可·波罗来华③回族形成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⑤建立行省制度A.①②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⑤ D.①②③④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
”文中空缺处应是()A.秦汉 B.魏晋 C.宋元 D.明清7.它是一部总结性的科学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8.以下是某同学对历史知识的表述,其中有误的是()A.李白的诗豪迈飘逸,清新瑰丽,他被称为“诗仙”B.杜甫的诗真实再现了时代的变化,风格“沉郁顿挫”,他被称为“诗圣”C.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将他们并称为“苏辛”D.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9.近来南海争端愈演愈烈,九年级1班的同学准备了一个“维护主权,打击侵略”的主题班会,以下是他们收集的历史资料,跟主题不符的是()A.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 B.康熙帝三征噶尔丹C.郑成功率军攻破赤嵌城 D.清军赢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10.从国家统一的角度看,国民政府的“北伐战争”堪与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相提并论。
2023届九年级初中学业毕业考试仿真模拟(3)历史试卷(广东省)
选择题广东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大量的华侨生活在世界各地,他们常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这一称呼与下列哪几位部落首领有关①炎帝②黄帝③蚩尤④大禹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炎帝与黄帝都是远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两个部落联合起来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随后逐渐融合,发展成了华夏族。
因此,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①②符合题意,即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选择题汉武帝统治时,为了推行儒学教育,举办了太学。
下列有关太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我国古代最高学府B. 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C. 太学的办学地点在长安D. 除学习儒家学说外,还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统治,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
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五经作为主要教材。
在儒家之外的诸子学说是不被官方学校所接纳的。
D符合题意,ABC项都是关于太学的正确说法,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选择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逐步融合。
下列改革中,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是A. 管仲改革B. 商鞅变法C. 北魏孝文帝改革D. 王安石变法【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促使鲜卑汉化的措施,包括要求鲜卑人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学汉族礼仪。
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北方少数民族学习了先进的汉文化,也使汉族文化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有益成分。
C符合题意,ABD项改革与民族融合没有直接关系,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选择题宰相制度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宰相位高权重,往往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宰相制度被废除的朝代是A. 秦朝B. 汉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建立明朝后设立丞相,但丞相权力不断挑战皇权,明太祖便以谋反罪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丞相与中书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O 一三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三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
每题2分,共40分)1.某校七年级⑴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生动形象的历史课本剧。
下面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 .小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 .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 .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 .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2.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丞相被称为“百官之长”,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A .秦朝、隋朝 B .秦朝、唐朝 C .秦朝、明朝 D .秦朝、宋朝3.下图所示的线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这条线路的开辟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首推A .鉴真B .张骞C .玄奘D .郑和 4.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 .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 B .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C .人们在瓦舍中谈论郑和下西洋的情形D .人们传诵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5.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拒绝。
这反映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A .尊王攘夷政策B .休养生息政策C .君主专制政策D .闭关锁国政策 6.下列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影视图片,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锦衣卫》 ②《大宋提刑官》 ③《武则天》 ④《康熙帝国》A.①③②④B. 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②①③④7. 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客观历史进程更直观、更简明的反映。
杜佩妍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
最恰当的应是张骞通西域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A.中外交往 B.民族团结 C.祖国统一 D.抵抗侵略8.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提高了行政效率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9.2013年是北京大学的115周年诞辰,这所大学的前身是百日维新时创办的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商务印书馆 D.北洋水师学堂10.要想了解李宗仁英勇抗日的英雄业绩,最好去参观纪念馆。
A.九一八事变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台儿庄战役11.依据相关历史知识,从下面三幅历史图片中不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范旭东创办的大久精盐公司A.都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B.都是近代实业家创办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都是轻工企业,发展道路非常艰难曲折D.它们需要的原材料和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利用火车、轮船运输12.湘江战役使党中央和红军从死亡线上挣脱出来,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由此出现了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就是A .遵义会议B .四渡赤水C .中共七大D .挺进大别山13.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下列哪支队伍先后参加过其中的两大战役A.华北解放军B.东北解放军C.中原解放军D.华东解放军14.张华同学拟写一篇关于“古代罗马发展”历史研究性学习小论文。
下列历史人物与之无关的是①屋大维②汉谟拉比③伯利克里④亚历山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 西方有一句谚语“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其中希腊的“辉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完善了()A.种姓制度B.分封制C.三省六部制D.民主政治16.“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这个“地理大发现”对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大的作用是A.资产阶级人数剧增B.雇佣劳动力增加C.封建地主阶级衰落 D.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17.下列人物和所对应的成就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A .达尔文——《物种起源》B.卡尔·本茨——汽车C.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富尔顿——火车机车18.九年级某同学准备进行一次“1919 —— 1949年历史图片展”。
小明找到的一幅《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图片,你认为它应该归入下列哪一栏目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B.十年对峙烽火绵延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19.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伏尔泰是文艺复兴的先驱B.两次运动中心都在意大利C.但丁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D.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20.“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段难以磨灭的惨痛记忆。
下列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发生在八一三事变之后②是日本侵略者侵华暴行的集中体现③标志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的失败④进一步激发了中华民族抗战到底的决心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二、组合列举题(本题共6分)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2)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3)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4)新中国对少数民族的基本国策——(5)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三、辨析改错题(本题共8分)22.找出下列叙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新疆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错误:订正:(2)我国现代第一支海军是华北军区海军。
错误:订正:(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代印刷的《大唐西域记》。
错误:订正:(4)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赢得了国家的独立错误:订正:四、史海纵横(本题共26分)23.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8分)【思想篇】图一孙武图二但丁图三伏尔泰⑴识图后你能依次联想到哪些重大历史事件?(3分)【政治篇】图四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图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权力示意图⑵根据图四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根据图五,说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2分)【改革篇】材料一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材料二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士崇尚的行头。
⑶根据材料一说说,出现这些变化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⑷材料二现象的出现,源于日本19世纪中期的哪一改革措施?(1分)24.2010年世博会的举行使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成为世界的焦点。
请结合下面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8分)图一图二图三图四请回答:(1)图一是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签字仪式,它决定了上海的什么命运?(1分)(2)图二江南制造总局是在上海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它是什么运动的产物?(1分)(3)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上海有何关系?此事件的性质和历史意义各是什么?(3分)(4)图四展现的是上海浦东的崛起,你知道上海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哪一次会议的什么伟大决策吗?(2分)(5)2010年上海首次代表发展中国家承办世博会。
纵观上海百余年发展史,你有何感受?(1分)25.阅读下列材料:(10分)“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
材料一:——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材料二: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世界上下五千年材料三:“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
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
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1933年3月4日美国第32届总统就职演说材料四:(他)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四则材料中总共提到四个人物,他们分别是谁?(4分)他们的主要功绩是什么?(4分)(写出他们任意一件事情即可)(2)材料三和材料四中提到的两个人物作为领袖共同参与了一次重大的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为了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他们建立了什么组织?(1分)(3)根据以上四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
(1分)五、史海探究(本题共20分)26.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为战后亚非拉美国家的独立创造了条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请你分别说一说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2分)(2)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二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2分)(3)20世纪三十年代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西方大国采取妥协退让的绥靖政策,该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1分)(4)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2分)(5)二战后,亚非拉美很多国家都赢得了民族独立。
请分别举一例说明。
(3分)2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九年级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
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10分)【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材料一图一农民在学习《中华人民图二农民丈量分配土地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材料二表明,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1分)【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材料四 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人民公社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社员)工资分5~7个等级,由公社统一发放。
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这两大运动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3分)【第四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材料五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