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第二课时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分类》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册《分类》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所学《分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是《分类》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同类东西按不同标准分类。
二、重难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分类的含义,知道对不同物品要分类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三、教学流程:1、导入:出示一张没分类的照片和已经分类好的照片,让学生说说想法,从上一节课“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导入,教师说明其实分类好的同一类东西还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
(设计意图:从上一节课“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引入,难度较低,可以让学生很快了解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同类东西按不同标准分类,迅速激活学生的思维。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分类板书:同类东西按不同标准放在一起。
(明确学习内容)3、探究学习:①教师出示铅笔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观察的情况;②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分一分;③请学生板演按不同标准分铅笔,并说出分类的标准;④教师小结分类情况(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形成愉悦的学习心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注意力高度集中,教育效果良好。
)4、课堂练习:①完成书上练习六第4题,各组派代表板演。
②要求学生把自己带来的饮料、水果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并告诉小伙伴是按是什么标准分的,这样分有什么好处?③完成书上练习六第5、6题,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新课结束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加深学生对新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四、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说说个人所学)同学们:现在我们学了很多有关分类的知识,回家可以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啦!比如把自己的玩具、衣物分类整理好,老师相信大家个个都是个能干的小朋友!。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分类二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分类(二)知识与技术:一、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依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二、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进程与方式: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学会分类的方式和培育学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把握依照不同标准分类的方式教学难点:找出不同的分类的标准教与学方式:谈话法、操作法、讨论法教学用具:铅笔、实物投影教学进程:一、激趣导入师问:上节课,咱们学习了什么?都做了哪些有趣的活动?今天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二、小组活动、探讨新知一、教学分铅笔(1)师问:老师手里有一把铅笔,认真观看,这些铅笔都一样吗?想一想都是铅笔,能够如何分一分呢?同桌两个同窗合作,先观看,然后一边分一边说,你们是如何分的?(2)同桌之间合作分铅笔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师说:哪组同窗情愿向大伙儿介绍,你们是如何分的?(按颜色分、按有无橡皮头分、按有无削过度、按笔杆的形状分、按铅笔的型号分、按笔杆的材质分)(4)师小结:同窗们观看得真认真,通过动手操作,咱们将同一种物品——铅笔进行了分类,能够依照颜色分,能够依照有无橡皮头分,能够依照有无削过度,能够依照笔杆的形状分,这些都是依照不同的标准分的,每次分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三、巩固练习,体验不同标准的分类一、分花(第40页第4题)(1)师说:想一想,你会如何分?你什么缘故如此分?(2)学生独立试探,指名回答(3)师小结:这4朵花,颜色、叶子的形状各不相同。
依照这些不同的地方,咱们找到了两种分法二、分图片(第39页做一做)(1)学生认真观看这组图片,找找它们之间不同的地址。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分法(3)指名汇报(4)师小结:通度日动,咱们发觉,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够相应地取得一种分法。
这确实是按不同标准分类3、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42页第5题)师说: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此刻就让咱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下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学期公开课《分类》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学期公开课《分类》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1.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学会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球、书本、铅笔、尺子、苹果、橘子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么多物品放在一起,你们觉得怎么样?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我们可以把这些物品分分类,让它们变得更有序。
二、探究分类方法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套物品。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物品可以怎么分类呢?3.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分类。
三、实践分类1.教师出示一些新的物品,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把这些图形分分类吗?3.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引导:我们可以按照图形的形状、颜色等特征进行分类。
4.学生分组实践,将图形分类。
四、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如:1、2、3、4、5、6、7、8、9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把这些数字分分类吗?3.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引导:我们可以按照数字的大小、奇偶性等特征进行分类。
4.学生分组实践,将数字分类。
五、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场景图片,如:水果摊、文具店、衣柜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在这些场景中找到分类的例子吗?3.学生观察图片,寻找分类例子。
六、课堂小结1.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七、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进行分类。
2.家长监督并签字,明天向老师汇报分类成果。
教学反思:1.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在分组讨论时,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教案新一年级上册《分类》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能按照一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并能正确地分类。
教学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图片、实物投影、课件。
使用“学乐师生”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生:喜欢。
师:那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逛逛超市。
播放PPT,说说这是什么超市?师:在逛超市之前,老师交代给小朋友们一个任务,请你们说说你在里面看到了什么东西?它都和什么摆放在同一个地方。
小结:超市治理员把怎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同样的)2.揭示课题引出:把同类的东西放一起,我们就叫分类。
(板书)二、新课学习学习按单一标准分类1.第一次合作分类(1)引入:知道了什么叫分类后,我们来认识一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叫蓝猫,(出示图片)他的书包好长时间不整理了,我们能帮帮他吗?师:那就请你们帮他分分类。
把他们放在不同的柜子。
我们来比赛看哪一队放得又快又好。
(2)生活动,教师巡视(学生评议,怎么分)师:说说每个柜子里的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小结:像刚同学们那样按照每个东西的用处这一个标准把物品进行分类,我们在数学里就说他们是按照一个标准分类。
(板书: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3)师:分类分好了,那现在我们再来找找东西好不好?要马上说出来哦。
生:好小结:分类有什么好处呢?(方便寻找)(4)单一分类练习师:小朋友们刚都很能干,蓝猫的书包现在整理的整整齐齐了。
可是他写作业遇到了几个问题,你们能帮他一下吗?PPT出示问题:找出不同类2.学习按不同标准分类(1)引出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问:这样子,有了两种标准,我们还可以说它是按同一标准分类吗?小结:按不同标准分,分出来的结果也不一样。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难点:理解分类的意义,灵活运用分类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物品(如:水果、文具、玩具等),分类卡片,贴纸。
2.学具:每组学生准备一套分类物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些水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水果有什么共同点吗?3.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水果都是可以吃的,它们属于一类。
(二)探究分类方法1.老师出示一些文具,如:铅笔、橡皮、尺子等。
2.提问:你们能把这些文具分成几类呢?3.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分类方法。
(三)实践分类1.老师出示一些玩具,如:汽车、飞机、娃娃等。
2.提问:你们能把这些玩具分成几类呢?3.学生分组操作,进行分类。
4.各组分享分类结果,老师点评并指导。
(四)拓展延伸1.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如:动物、植物、建筑物等。
2.提问:你们能把这些图片分成几类呢?3.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分类。
4.老师邀请学生分享分类结果,并进行点评。
1.老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3.老师出示一道思考题:你们能在家里找到一些物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吗?五、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些物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记录下来。
2.家长签字确认。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分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课堂管理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以保证教学秩序的顺利进行。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按照不同特征对物品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教案、教学设计
此外,学生对数学学习仍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担心出错或被批评。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分类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发现事物的共性和差异,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2.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分类游戏或活动,可以邀请家人或朋友一起参与。通过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分类方法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练习: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基础题主要检验学生对分类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提高题则侧重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后,认真检查,家长签字确认。
二、探索新知
1.教师出示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将图片中的物品进行归类。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类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类的规律,如按形状、颜色、用途等进行分类。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分类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课程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课程教案是一份非常实用的教学资料。
它把简单的分类问题从现实世界中提取出来,在小学一年级阶段,让学生学会区分不同的事物和分类它们的方法。
本文将着重介绍该教案的编写思路和教学实施方式,以及该教案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教案编写思路该教案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方式,旨在通过让学生从简单的分类问题开始,逐步提高他们在分类问题上的认识和技能。
该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学生能够理解和区分不同的事物,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学生能够根据指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3. 学生能够自主发现分类的规律,并据此对事物进行分类,并阐述自己的分类方法。
4. 学生能够运用分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包括启发式教学、现场操作教学、互动教学等。
通过这些策略,不仅提高了学生集中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实施方式本教案的教学过程大致分为“引入-讲解-实践-巩固”四个环节。
以下是该教案的详细教学实施方式:第一步:引入开始前,教师准备好一些常见的小玩具或者素材,如颜色不同的小球、大小不同的积木等。
教师拿出其中一个小球或者积木,向学生开启以下对话:教师问:“这个球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教师接着问:“其他球呢?”教师引导学生不仅仅考虑同一颜色的球,而是考虑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球等等。
第二步:讲解这一步教师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画出分类的板块,向学生讲解。
比如我们要分类球,根据它的颜色,又可分为红色、蓝色、绿色等等。
第三步:实践教师给孩子们发放各种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的小物品,例如小球或积木等。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分类方法分类。
学生可以先将同种颜色的小物品放在一起,根据颜色分类。
尝试其他分类法,如根据大小或者形状分类。
教师可以辅导孩子们,帮助他们理解分类的方法。
第四步:巩固在巩固部分,老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些小问题,如“把两个不同颜色的球放在一起,你认为应该怎么分类呢?”或者“如果有一些颜色和形状都不同的动物,你应该怎么分类呢?”通过巩固环节的练习,学生可以巩固和深化了解分类的知识和技能。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第2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新版一年级上册《分类(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自己选定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标准的理由。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按自己选定的标准对立体图形进行分类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教学重点能自己选定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标准的理由。
教学难点能自己选定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交流研讨、分组讨论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说一说图中有什么。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立体图形,现在老师这儿有一幅图,请你来看看。
2.观察教材插图。
引导学生从数量、颜色、大小,让学生去观察这些立体图形。
师:你看到些什么?让学生充分交流从图上获取的信息:●我看到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还有球。
●我看到有4个长方体……●它们的颜色有红色、蓝色、绿色。
(教师回应:观察的真认真,发现了颜色也有分别。
)●有的积木大,有的积木小。
……二、新课学习1.提出让学生自己分类的要求,先交流一下,自己想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
鼓励学生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
再自己动手分。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这些积木形状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
如果让你给这些积木分分类,你想怎么分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按形状分。
●按大小分。
●按颜色分。
师:好。
请你拿出学具图片,按自己确定的标准动手分一分吧。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不同的分类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2.全班交流(1)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
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标准分的。
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分法的机会。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分法呢?学生的种种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
●按形状分:把长方体的积木放在一起,正方体的放在一起,圆柱的放在一起,球放在一起,分成了四类。
●按颜色分:红色的放在一起,蓝色的放在一起,绿色的放在一起,分成了三类。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类 2教学设计
分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感知分类的意义。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
难点:让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师:情境演示和小组合作相结合。
生:实验探究法。
教学准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你们家买回了鸡蛋、肉通常放在哪里?买回了衣服、裤子放在哪里?买回了皮鞋、球鞋又放在哪里?2. 同学们每天晚上睡觉前会不会为第二天的上学做一些什么准备工作?师:养成比较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对一个人非常重要,刚才谈到的几件事情都和分类有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的有关知识。
揭示课题(板书:分类)二、新授1. 出示主题图1(两名同学正在整理书包画面)2. 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仔细看看,他们的桌上有些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出示主题图2(两名同学整理好书本画面)观察:他们是怎么整理的呢?(师用教鞭指图,引导学生观察)把你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给你的同位说一说,同位之间互相说,师参与各组讨论。
两名同学上讲台指着主题图给全班同学讲一讲图上两位同学是怎样整理这些书和本子的。
师小结:女同学把书和本子按学科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和语文有关的书和本子,一类是和数学有关的书和本子;男同学把书和本子按种类分成了两类,一类是课本,如语文、数学书,一类是所有的本子。
问:他们分的方法一样吗?说明他们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类。
3. 你们也愿意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吗?(板书:整理书包)(1)生把书包里的书和本子全部拿上来放在课桌上、分类整理。
(2)想一想你打算怎么整理?(3)生分类整理,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整理。
生分好后把自己是怎么做的和同桌说一说。
(4)生汇报自己的做法,展示自己分类整理的结果。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学习分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学习分类学习分类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认识事物的方法之一。
通过分类,可以将许多不同的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归纳归类,找到事物的共性和规律。
本篇文章就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二:学习分类进行详细介绍和讲解。
一、教学目标1、掌握分类的概念和方法。
2、掌握数字1、2、3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3、能够根据图形、颜色等特征把不同的事物分类。
4、了解分类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分类的概念和方法:分类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若干个类别的行为。
分类可以依据多方面的条件进行,如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方面。
2、数字1、2、3的读法和书写方法:数字1、2、3是人们最早学习的数字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数字的读音和书写方法,打好基础。
3、图形分类和颜色分类:图形和颜色是常用的分类条件。
在学校和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用图形和颜色来将物品分类,比如同样的水果可以按照颜色和种类两个条件来分类。
4、分类的应用: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科学研究和生活之中常用的方法。
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分类的应用场景。
三、教学步骤1、热身: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图形和颜色,介绍图形和颜色分类的概念和方法。
2、数字1、2、3的教学:通过生动的数学游戏和课堂实践,帮助学生掌握数字1、2、3的读音和书写方法。
3、图形分类和颜色分类: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例,让学生学会将物品按照颜色、形状、种类等因素进行分类。
4、分类的应用:将分类的应用场景贯穿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分类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建议1、巧妙运用图形教学法,让学生在感性认识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分类概念和方法。
2、采用互动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讨论等形式,增强学生分类思维的能力。
3、在讲解分类的应用场景时,学生可通过阅读科学资料、参与实验等方式,学会运用分类思维方法。
4、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设置课堂实验和作业环节,让学生亲身感受分类思维方法的效果。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教案(人教版)第一课时:分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第401~3
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
4.
教学重、难点:学会物体进行分类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录像,商品柜台及相应物品,学具袋。
教学过程:
.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2.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
.
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从而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
2.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
汇报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3.练习,练习六1-3
第1题。
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第2题。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
示出来。
启发说出:前、后4
第3题。
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
4.补充练习: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议一议怎样
三、小结: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一年级】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
【关键字】一年级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XX《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校丛菲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百般性。
2.使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并感受到用统计表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标准自主分类。
难点: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计数的结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周末,阳光明媚,很多爸爸妈妈相约带小朋友一同去郊游。
XX《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校丛菲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百般性。
2.使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并感受到用统计表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标准自主分类。
难点: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计数的结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周末,阳光明媚,很多爸爸妈妈相约带小朋友一同去郊游。
XX《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2课时)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校丛菲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百般性。
2.使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并感受到用统计表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分类与整理(二)
學會把物體按一定標準分類的方法,並能正確地整理。
課型
要素組合方式
教學準備
導學流程
導學步驟
具體內容
複備欄
1、導(導課題、目標)
複習:上節課我們已經學了按一個標準進行分類,誰能說說什麼是“分類”?引入: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分類”。(板書課題:分類)
2、學(出示預學案,學生自學或合作學習)
1.出示例2
分圖片。(第31頁的第5題。)
課堂小結(不超過兩分鐘,可由學生進行小結)
1、誰來說說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
2、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3、還有什麼問題?
板書設計:
大人小孩男人女人
人數:8 4 6 6
課後反思: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導學案
學校
年級
一年級
上課時間
科目
數學
課題
分類與整理二
課時—總課時
2----2
學習目標
1、初步感知分類,通過操作學會分類、整理分類。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初步感知分類,通過操作學會分類、整理分類。
3、初步認識形象統圖。
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看,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觀察這些人有什麼不同?請你們根據觀察到的不同把這些人進行分類。
要求:說說你是怎麼分的,再聽聽別人是怎麼分2、
3、展(師巡視發現問題、或組內、全班展示)
分圖形(第30頁第4題)
4、講(教師精講點拔或出示課件,突破難點)
通過活動,我們發現,每找到一種不同,就能相應地得到一種分法。這就是按不同標準分類。
5、練(以固學案出示,檢查學生學習是否達標)
一年级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二课时不同标准教案
一年级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二课时不同标准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1.出示例2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4.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
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
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1.如果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
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a.小组活动。
b.集体反馈交流。
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2.分图形(第30页第4题)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3.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四、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
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
册《分类》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练习六
教学内容:教科书40、41页练习六1~6
教学目标:1.能按某一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儿童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而不是由教师提出分类依据。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图片、学具盒、纸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
1.小朋友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还记得吗?
2.揭题:今天我们要进行比赛继续来给物品分分类,看看哪一组分得对,分得快?
二、基本练习:
1.同类的圈起来。
3顶草帽和一双袜子3种水果和一支笔
说说你是怎么圈的?依据是什么?
圈对的得一颗五角星。
2.这儿有许多交通工具,你能分分类吗?
分成汽车、飞机、轮船,你为什么这样分?(地上、天上、水上)请把汽车涂上颜色?
3.独立完成练习六第三题。
反馈,为什么?
对的得一颗五角星。
三、加深练习
1.想一想:怎么分?
练习六第4题
说说为什么怎么分,依据?
一束一束分、颜色分、种类分
小结:分类的依据不同,分得结果也不同。
2.练习六第5题
小组讨论交流――组内小结记录――派代表全班交流――小结方法
(大人小孩、男女、家人、爸妈孩子)
对得多的小组得一颗五角星。
3.练习六第6题
独立练习(可以同桌进行)
小组讨论(分类方法汇总)
全班交流(各组反馈)
小结(平面几何、滚动、各种形状等等)
4.请把教室内的物品分类。
蔬菜、水果、文具、餐具等物品的卡片放在纸带里请学生分一分。
说说你为什么怎么分?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应如何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