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炭疽病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辣椒炭疽病发生原因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炭 疽病 以分 生孢 子附 着 在种 子 表面 或 以菌 丝 潜伏 在 种
子内越冬 , 也可 以菌 丝 体 、 分生 孢 子 , 特 别 是分 生 孢 子盘 附
1 田 间 发 病 症 状
收期 连 阴雨 时发 病较 重 。 保 护地 种 植连 阴 雨时 浇水 , 湿气 排
不出, 或晴 天 浇水 没有 及时 放 风 , 棚 室 内形成 高温 多 湿小 气
辣椒 炭 疽 病 主 要侵 染 辣 椒 成株 的叶 片 、 茎杆 、 果柄 、 果
候, 容 易诱发 炭疽 病 。
弱, 抗 性相 对 降 低 , 有利 于 炭疽 病 的发 生 。 排 水 不 良容 易 造 成 辣椒 沤根 , 或 根 系生 长 发 育 不 良 , 植 株长 势 弱 , 过 于 密植 影 响通 风透 光 , 导 致植 株 细弱 。 过稀 植株 枝叶 不 能很 好地 为 果 实形 成一 定遮 荫 , 尤其 是牛 角椒 或灯 笼椒 果 实受 到 日灼 , 这些部位也易发病。 偏施氮肥 , 易 使 根 系 与 地 上 部 生 长 失 衡, 营 养生 长 与 生殖 生 长 失衡 , 容 易 形 成徒 长 , 造成 田 间郁 蔽, 影 响通 风 透光 , 有 利 于炭 疽 病 的发 生 。 露 地 种植 秋 季 采
着 在 病 株 残体 上或 遗 留 在 土壤 中越 冬 。 成 为翌 年 的 初 侵 染 源, 从 伤 口侵入 , 借气流 、 风雨、 昆虫 等 媒 介 传播 蔓 延 。 种 子 是 远距 离传 播 的主要 媒 介 。
如何才能防治辣椒炭疽病
如何才能防治辣椒炭疽病辣椒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真菌病害,会给辣椒的生长和产量带来很大的威胁。
为了防治辣椒炭疽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防治辣椒炭疽病。
一、疫情监测:1.定期巡查田间辣椒植株,观察叶片、茎、果实等是否出现病斑。
2.发现辣椒植株出现病斑时,及时进行标记和记录,以便后续分析。
二、田间管理:1.优质种苗的选用:选择种植抗病优良品种进行种植,在种苗繁育和选育过程中注重对炭疽病的抗性筛选。
2.地块选择:选择耕种辣椒的土壤排水良好,不积水的地块,避免感染来自土壤的炭疽病菌孢子。
3.良好的田间管理:注意正确的施肥和灌溉,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避免温度和湿度过高以及过度浇水。
4.地力管理:保持田间地力的恢复,充分利用有机肥料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三、病害防治:1.防治炭疽病的化学药剂:一旦发现病害,可以使用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
常用的防治药剂有苯醚甲环唑、世力仿、多菌灵等。
使用时要注意按照药剂说明进行正确的用量和使用方法,注意药剂安全。
2.病害防治的生物措施:可以利用一些有益菌来对抗炭疽病菌,例如拮抗菌株。
选用一些具有抗病能力的拮抗菌来进行防治,比如嗜高温雄剂拮抗菌、炭疽拮抗细菌等。
3.利用抗病种植材料:通过研究育种和遗传改良的方法,选择培育具有抗病性的辣椒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炭疽病的发病率和危害程度。
四、农田卫生:1.农田杂草的清理:及时清除杂草,尤其是一些易感染病害的杂草,减少病害的传播源。
2.病害植株的清除:一旦发现病害植株,要及时剪除并焚烧,确保不留下病源菌。
3.田间物料的处理:及时清理田间垃圾、残茬和果实,防止病害的滋生和扩散。
4.工具和设备的消毒:所有与辣椒生产相关的工具、设备等物品要做好消毒处理,避免病害的传播和扩散。
总结起来,要防治辣椒炭疽病需要全面的综合措施,包括疫情监测、田间管理、病害防治和农田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重点是加强田间管理,优化土壤环境,选择适应辣椒炭疽病的抗病品种,并配合合适的化学药剂和生物措施进行病害的防治,从而降低炭疽病对辣椒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辣椒炭疽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
辣椒炭疽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作者:暂无来源:《农家科技》 2017年第8期炭疽病是辣椒生产上发生普遍且为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不论是露地栽培,还是保护地种植均有危害。
除危害辣椒外,还可危害茄子、番茄。
辣椒发生炭疽病后一般减产20%—40%,严重的减产达50%以上,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
一、危害症状辣椒炭疽病依据病原菌不同有3种类型:即黑点炭疽病、黑色炭疽病和红色炭疽病。
1.黑点炭疽病。
主要危害果实,叶片、果梗也可受害。
果实染病,初现水渍状黄褐色长圆斑,边缘褐色,中央呈灰褐色,斑面有隆起的同心轮纹,往往由许多小点集成,小点呈黑色,当湿度大时,病斑表面溢出黏稠物,被害果实内部组织半软腐,易干缩,致病部呈膜状,有的破裂。
叶片染病,初为退绿色水渍状斑点,后渐变为褐色,中间淡灰色,近圆形,其上轮生小点。
果梗有时被害,生褐色凹陷斑,病斑不规则,干燥时往往干缩开裂。
2.黑色炭疽病。
主要危害成熟果实和衰老的叶片。
叶片发病初期呈退绿色水浸状斑点,逐渐变为褐色,中间为浅褐色或灰白色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斑,上面轮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发病叶片易脱落,严重时只剩顶部小叶。
果实上的病斑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初呈水浸状,后呈褐色、凹陷,有稍隆起的同心轮纹,其上密生小黑点,病斑的边缘有湿润的变色圈。
干燥时病斑干缩,似羊皮纸状,易破裂。
3.红色炭疽病。
只危害果实,幼果和成熟果均能被害,病斑圆形、黄褐色,水浸状,凹陷,病斑上有橙红色小点,且呈同心环状排列,在潮湿条件下,整个病斑表面溢出红色黏质物。
二、病原及传染途径1.病原。
辣椒炭疽病病原是半知菌亚门真菌。
①黑点炭疽病由丛刺盘孢属的辣椒丛刺盘孢菌侵染所致。
分生孢子盘密生刚毛,暗褐色,有隔膜。
分生孢子新月形,无色,单胞。
②黑色炭疽病由刺盘孢属的辣椒黑刺盘孢菌侵染引起。
病斑上的黑色小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周缘生暗褐色刚毛,有2-4个隔膜。
分生孢子梗圆柱形,无色,单胞。
辣椒炭疽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辣椒炭疽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辣椒炭疽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辣椒病害,主要危害的是辣椒的果实部分和叶片部分,当然严重时也会侵染茎部,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下辣椒炭疽病到底如何防治?一、辣椒炭疽病的症状叶片染病多发生在老熟叶片上,初呈水浸状近圆形退绿色斑,后逐渐变为褐色,上生有轮生排列黑色小点粒,病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有同心轮纹,严重时可引起落叶。
果实染病(主要是成熟果),刚开始呈现水渍黄褐色病斑,黄褐色,病斑逐渐扩大成为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凹陷,病斑表面出现明显的环纹状小颗粒,橙红色,后期转变为黑色小点,上有形状各异的隆起同心轮纹。
二、辣椒炭疽病发病规律1.气候因素高温高湿有利于此病发生。
如平均气温26~28℃,相对湿度大于95%时,病原侵入后3天就可以发病。
2.栽培因素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种植过密通透性差、施肥不足或氮肥过多、管理粗放引起表面伤口,或因叶斑病落叶多,果实受烈日暴晒等情况,都易于诱发此病害。
果实受日灼的炭疽病严重。
3.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潜伏在种子内越冬。
也可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特别是分生孢子盘在病株残体上遗留在土壤中越冬。
孢子萌发后,其芽管多由伤口侵入,而红色炭疽病原还可以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
成为第2年的初侵染来源。
4.传播特点发病后病斑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通过雨水、昆虫等媒介物的传播进行再次侵染。
三、辣椒炭疽病防治措施1.药剂防治专用药剂28种,单剂14种:嘧菌脂、波尔多液、代森锰锌、克菌丹、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咪鲜胺锰盐、氟啶胺、啶氧菌脂、肟菌脂、二氰蒽醌、三氯异氰脲酸、百菌清、琥胶肥酸铜;混剂14种:福·甲·硫磺、锰锌·拌种灵、苯甲·嘧菌脂、甲硫·锰锌、甲硫·福美双、唑醚·氟酰胺、氟菌·肟菌脂、肟菌·戊唑醇、嘧菌·百菌凊、二氰·吡唑酯、春雷·多菌灵、噁霉·乙蒜素、多·福·辛、苦参·蛇床素。
朝天椒炭疽病和根腐病防治
2023-11-08
contents
目录
• 朝天椒炭疽病概述 • 朝天椒炭疽病防治方法 • 朝天椒根腐病概述 • 朝天椒根腐病防治方法 • 防治措施实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朝天椒炭疽病概述
症状识别
01
02
03
叶片受害
初期呈水浸状,后期病斑 扩大,呈褐色或黑色,有 同心轮纹和黑色小点。
土壤因素
土壤贫瘠、排水不良、湿 度较高时,有利于病害的 发生。
栽培管理
种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 、施肥不当等因素也会影 响炭疽病的发生。
02
朝天椒炭疽病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 Nhomakorabea不同品种的朝天椒对炭疽病的抗性有差异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性强的品种可 以有效减少炭疽病的发生。
轮作倒茬
采用无病土育苗,减少幼苗带菌量。加强 苗期管理,及时浇水、排水,避免苗床湿 度过大,培育壮苗以提高抗病能力。
根部腐烂
朝天椒感染根腐病后,根部会逐渐 腐烂,导致植株无法吸收水分和养 分,从而影响整个植株的生长。
传播途径
土壤传播
根腐病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并通过 水流、农具等途径传播给健康的朝天椒 植株。
VS
农事操作传播
在农事操作过程中,如中耕、浇水等,如 果未对工具进行消毒处理,也可能导致根 腐病的传播。
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的朝天椒,应采取不同的防治 策略,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将会有更多高效、低 毒、低成本的朝天椒炭疽病和根腐病防治措施出 现,为朝天椒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针对朝天椒炭疽病和 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技术和绿色防控措施,减少化 学农药的使用量,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
怎样识别和防治辣椒的炭疽病
怎样识别和防治辣椒的炭疽病
炭瘟病为甜(辣)椒的常见病害,危害程度因致病菌种类而异,通常减产2-3成,重者可达5成以上。
(1)危害症状:甜(辣)椒炭疽病分黑色、红色两种。
黑色炭疽病危害植株叶、果,以果实为主。
当叶片被害时,初为水渍状退绿斑点,渐成圆形病斑,中央灰白,长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边缘褐色。
当果实被害时(以红果受害重),病斑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呈褐色水渍状,有不规则隆起、呈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湿度大时,边缘出现浸润圈,干燥时病斑干缩呈羊皮纸状,易破裂。
茎及果梗受害,病斑褐色、不规则、凹陷,表皮易破裂。
红色炭疽病危害果实时,初为圆形或近圆形水渍状病斑,黄褐色,后期凹陷,长有轮纹状排列的橙红色小粒点,潮湿时溢出淡红色或粉红色粘状物质。
(2)发病规律:真菌病害,病原菌为黑刺盘孢菌和辣椒盘长孢菌。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部,以分生孢子附着于种子表面,或以拟菌核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株残体上越冬。
在翌年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由寄主伤口和表皮直接侵入,并在田间反复侵染。
病原菌繁殖适温为12-33℃,最适温度27℃。
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5%时,分生孢子萌发侵染能力最强。
高温多雨或高温高温、排水不良、窝风积水、种植密度过大、氮肥过多,以及病毒病、日灼病严重发生时,均易引起和加重炭疽病的发生和流行。
1。
防治和治疗辣椒炭疽病
防治和治疗辣椒炭疽病2023-11-10contents •辣椒炭疽病简介•防治辣椒炭疽病的方法•治疗辣椒炭疽病的药剂和方案•防治和治疗辣椒炭疽病的案例分析目录01辣椒炭疽病简介定义辣椒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常见病害,主要危害辣椒果实和叶片。
症状辣椒炭疽病在果实上表现为褐色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大并伴有褐色边缘,严重时果实表面可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
叶片受害时,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干燥时易破碎。
辣椒炭疽病的定义和症状辣椒炭疽病的病原菌为Colletotrichum capsici,是一种真菌。
病原病菌主要通过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下一季的初侵染源。
在适宜的条件下,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到辣椒果实和叶片上,萌发侵入引起感染。
传播途径辣椒炭疽病的病原和传播途径影响辣椒炭疽病的发生会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失去食用价值。
同时,叶片受害也会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合成与积累,从而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施肥、浇水、中耕除草等,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同时,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等。
注意交替使用不同药剂,避免产生抗药性。
防治方法针对辣椒炭疽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生规律,可以采取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辣椒炭疽病对辣椒产量的影响02防治辣椒炭疽病的方法与非茄科作物进行三年以上的轮作,以降低土壤中病菌的数量。
轮作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用55℃的温水浸泡种子15分钟,或用咯菌腈、多菌灵等药剂浸泡种子,以消灭种子携带的病菌。
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避免过度浇水,以防止土壤湿度过大。
03农业防治0201使用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生物农药,可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
增加有机肥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023-11-08
目 录
• 引言 • 辣椒病虫害概述 • 绿色防控技术 •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效果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为了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和保护环境,本研究旨在探索一套有效的辣椒病虫害绿色 防控技术。
背景
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辣椒病虫害的防治成为生产过程中重要的问题。传统的方法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虽然能够 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但是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安全、环保、有效的防控 技术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昆虫传播
病原菌孢子和害虫的卵、幼虫通过昆 虫等媒介传播。
接触传播
病原菌孢子和害虫的卵、幼虫通过植 物间接触传播。
辣椒病虫害危害程度
产量损失
辣椒病虫害会导致植株生 长不良,叶片枯萎、脱落 ,果实畸形、腐烂等,从 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品质下降
病虫害会导致果实品质下 降,如口感变差、营养价 值降低等。
传播速度快
THANKS
感谢观看
研究意义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 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产品质量
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从而减少农药 残留,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增加农民收入
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农民的 收入。
研究方法
01
提高果实品质
通过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可降低农药残留,提高果实品质,增 加市场竞争力。
增加经济效益
由于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辣椒的市场价值也随之提高,可增加农 民的经济效益。
辣椒炭疽病防治方法
定期巡查
01
定期对辣椒田进行巡查,观察植株生长情况和病害发生情况。
记录病情,为防治提供科学依
据。
预警系统
03
建立辣椒炭疽病预警系统,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预
测病害发生趋势,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05
辣椒炭疽病防治成功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选用抗病品种结合生物防治手段
发病原因与规律
发病原因
辣椒炭疽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 品种抗性、栽培管理等因素有关 。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 体上越冬,通过气流、雨水等传 播。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病害的 发生和流行。
对辣椒生长的影响
01
02
03
生长缓慢
辣椒炭疽病的发生会导致 植株生长缓慢,叶片枯黄 ,果实畸形。
产量下降
土壤消毒
在辣椒收获后,对土壤进行消毒处 理,杀死残留的病原菌,为下茬种 植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04
辣椒炭疽病防治注意事项
注意用药安全与环保
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优先选择生物农药或低毒化学农药,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 药。
合理配药与用药
按照农药使用说明配制农药,避免过量使用,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 危害。
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杀 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减少 病原菌的传播。
03
辣椒炭疽病防治技术要点
选种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选择对炭疽病有较强抗性的辣椒品种 ,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病害的发生。
了解品种特性
在选择品种时,要了解其生长习性、 产量、品质以及抗病性等方面的特点 ,以便更好地进行种植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
除草松土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土壤肥力 ,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
种子处理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并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如温汤浸种或药剂拌
种等。
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 肥力,有利于辣椒抗病
性的提高。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病残叶和杂草 ,保持田间卫生,降低
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生物防治
01
02
03
04
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 蛉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
案例
某地区采用抗病性强的辣椒品种,通过合理轮作和加强田间管理,有效减少了 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案例
生物防治措施
利用天敌、微生物农药等生物资源进行防治。
案例
某地区采用天敌和微生物农药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控制了辣椒病毒病的发生和传 播。
化学防治案例
化学防治措施
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案例
某地区在辣椒生长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选用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谢谢您的观看
展望未来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综合防治
将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发挥各 自优势,提高防治效果。
精准防治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实现病虫害的快速识别和精准防治 。
绿色防控
研发环保、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保 障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
THANKS
通过科普宣传、现场指导 等方式,向农民普及新型 防治技术。
建立示范基地
建立病虫害防治示范基地 ,引导农民学习借鉴成功 经验。
05
结论
总结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情况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辣椒 病虫害,具有环保、可持续的优点。
辣椒炭疽病防治方法
辣椒炭疽病防治方法
《辣椒炭疽病防治方法》
一、健康管理
1、健康检查:每年做一次全面体检,及早发现病变,及早治疗。
2、补充矿物质:补充钙、镁、铁、磷等矿物质。
3、饮食调整:保证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和谷物,可根据个人的体质调整饮食,注意控制进食辣椒食物的数量。
4、运动锻炼:经常运动,使身体素质增强,有助于疾病的预防。
二、药物预防
1、多参考正规药物:对于辣椒炭疽病的预防,建议参考正规的药物,如抗生素、维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2、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性药物可以阻断病毒传播、降低疾病的发作率,如果发现发热、反复发病或症状加重,应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防止病情加重。
三、抗病毒疫苗接种
1、每年应行抗病毒疫苗接种:应定期接种抗病毒疫苗,可以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疾病。
2、婴儿接种:婴儿及早接种抗病毒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减少后续的治疗费用。
- 1 -。
辣椒炭疽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辣椒炭疽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辣椒炭疽病是由炭疽病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严重影响了辣椒的生产和品质。
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辣椒炭疽病的发生,农业生产者和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合理的田间管理、抗病品种选育、化学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些综合防治措施。
一、合理的田间管理辣椒炭疽病在潮湿高温的环境条件下易于发生,因此合理的田间管理是预防和控制病害发生的首要措施之一。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避免低洼地和水分积聚的地方。
其次,要加强排水管理,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过度积水。
此外,要保持地面清洁,及时清除病残体和杂草,减少病菌的传播和繁殖。
二、抗病品种选育抗病品种的选育是防治辣椒炭疽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研发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辣椒抗炭疽病品种的选育主要针对病原菌的侵染和植株的抗性两个方面进行。
在选育过程中,应该注重与辣椒种植区域的适应性和抗病性的综合考虑,以保证品种的生长和抗病性能。
同时,要重视对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抗病能力。
三、化学药剂防治化学药剂防治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辣椒炭疽病防治方法。
在病害发生初期,可以使用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防治。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多菌灵、铜氢氧化物等,这些药剂具有广谱杀菌的特点,可在辣椒叶面形成保护膜,防止病菌侵入。
然而,化学药剂防治存在着对环境的潜在风险,因此在使用时应遵守农药使用规范,严格按照控制剂量进行喷洒,确保农产品安全和大气环境的健康。
四、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环保型病害防治方式,其主要利用一些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来抑制和控制辣椒炭疽病的发生。
常用的生物防治菌种包括枯草芽孢杆菌、拮抗细菌和真菌等。
这些生物防治菌种通过产生具有杀菌性能的物质或竞争环境资源,有效地抑制了辣椒炭疽病的发展。
此外,生物防治还具有环保无害的特点,可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实施综合防治措施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条件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田间管理、病害监测和防治措施的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辣椒炭疽病的发生。
魏博士说蔬菜病虫害 辣椒炭疽病的综合防治
魏博士说蔬菜病虫害辣椒炭疽病的综合防治疽病是辣椒常发病害,在湖南省保护地辣椒栽培和露地辣椒栽培中均有发生,该病害能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对辣椒生产影响较大。
笔者现将该病害的为害特征和综合防治方法作1.为害特点炭疽病主要为害辣椒的果实,也可为害辣椒的叶片和果梗。
叶片染病多发生在老熟叶片上,产生近圆形的褐色病斑,病斑中有轮状排列的黑色1)。
果实受害,先出现湿润状、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稍凹陷,斑面有同心环纹状的黑色小点(图2),染病后期多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大病斑。
天气干燥时,病部干缩变薄易破裂。
2.发病规律辣椒炭疽病的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附于种或面表后又形成大量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该病的发病适宜温度为12~33℃,尤其高温高湿条件利于此病发生,当平均气温26~28℃,相对湿度大于95%时,最适宜该病害的发生和重复侵染,当相对湿度低于50%时,田间较少发病,而辣椒受烈日暴晒灼伤时,极易诱发或加重此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3.主要防治措施①种子管理。
从无病果中留种,或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晾%硫酸铜溶;500作2~3年;锌可湿性粉硫·锰锌可%咪~1500倍%苯醚甲环%氟%肟菌·戊~4500倍液湖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410125) 魏林图1 受害的病叶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丘北辣椒炭疽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分析
丘北辣椒炭疽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分析
丘北县是云南省布朗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县,该县的辣椒产量相对较高,但辣椒的炭疽病也较容易发生。
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一种病害,病害发生后会使植株叶片、茎、花和果实等部位发生黑褐色病斑,严重的会导致植株死亡。
炭疽病的发生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候条件。
春季温度升高、湿度增大,为炭疽病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气候环境。
2. 人为因素。
辣椒种植过程中,如不按基本种植原则去操作,不及时除草、除虫等措施都会增加炭疽病的发生几率。
3. 不良种质。
选用病害易感品种和健康种子,易发生该病害。
针对炭疽病的发生,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尽量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
2. 健康种子。
选择种子时,要选择无病、无虫的种子。
3. 控制气候条件。
及时通风,尽量保持空气流通;保持植株叶片干燥。
4. 施肥管理。
适量施肥,使植株生长茁壮,增强植株抵抗病害的能力。
5. 治疗感病植株。
对于已经感染炭疽病的辣椒植株,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将病斑部位割除或用药治疗。
总之,炭疽病的发生对辣椒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通过不同的措施预防和治疗该病害,以保证辣椒生产的顺利进行。
丘北辣椒炭疽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分析
丘北辣椒炭疽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分析丘北辣椒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辣椒病害。
炭疽病会导致果实表面出现黑色坏疽,并逐渐扩散到整个果实,从而降低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有效防治丘北辣椒炭疽病,我们需要了解病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一、丘北辣椒炭疽病的发生原因1. 气候因素丘北地区气候湿热,适宜炭疽菌繁殖生长。
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原菌在田间大量繁殖,从而增加病害的发生风险。
2. 防治措施不力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民对炭疽病的防治重视不够,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导致病害的传播和侵染。
3. 土壤和植株管理不当土壤的质量和植株的管理对于病害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土壤肥力不足或过于潮湿,以及植株的密度过大或排水不良,都会增加炭疽病的发生风险。
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具有一定抗病性的辣椒品种进行种植,能够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抗炭疽病的辣椒品种可供选择,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提高辣椒植株的免疫力,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适量施用有机肥和磷肥,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通透性,有利于辣椒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的提升。
3. 调整种植密度适当调整辣椒的种植密度,保持植株间的通风和光照,有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减少植株间的竞争,提高植株的免疫力。
4. 加强病害监测定期进行病害的监测,及时发现炭疽病的初期病灶,进行合理的防治措施。
通过及时有效的监测,可以在病害初期就采取防治措施,有效减少病害的扩散和侵染。
5. 合理施药在果实开始发育时,可以使用有效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防治炭疽病。
在使用农药时,应该严格遵守使用说明和安全间隔期,避免农药残留对人畜和环境造成危害。
6. 采用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安全、高效的炭疽病防治方法。
利用一些具有炭疽病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比如枯草杆菌、拮抗性酵母等,进行喷施或土壤施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炭疽病的发生。
丘北辣椒炭疽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全方位的综合防治措施。
养殖技术-辣椒炭疽病的防治
养殖技术-辣椒炭疽病的防治炭疽病是辣(甜)椒上较常发生的一种病害,可引起辣椒落叶、烂果、幼苗死亡。
一般危害不严重,但在多雨年份发病较重。
根据其症状表现可分为黑色炭疽病、黑点炭疽病、红色炭疽病3种。
我地以黑色炭疽病为主,一般病果率5%左右,严重时病果率达20-30%,对辣椒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影响。
一、症状主要危害果实,特别是近成熟期果实更易发生,也侵染叶片和果梗。
果实发病,初期病斑为水侵状,褐色,长圆形或不规则,病斑扩大后凹陷,斑面生隆起不规则形环纹,环纹上密生黑色或橙红色小粒点(分生孢子盘),后转变为黑色小点。
天气潮湿时溢出淡粉红色的粒状粘稠状物,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团,病斑周围有湿润状变色圈,干燥时病斑常干缩极易破裂。
叶片发病,叶片染病多发生在老熟叶片上,初生褪绿色水侵状斑点,扩大后变成褐色,圆形,中间灰白,后期在病斑上产生轮状排列的小黑点,严重时可引致落叶。
茎和果梗有时被害,形成褐色凹陷斑,不规则形,干燥时表皮易破裂。
二、发病规律和发病条件辣(甜)椒炭疽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真菌侵染所致。
病菌以分生孢子附于种子表面或以菌丝潜伏在种子内越冬,播种带菌种子便能引起幼苗发病;病菌还能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特别是分生孢子盘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下一季发病的初侵染菌源。
发病后病斑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溅散、昆虫或淋水进行再次侵染。
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萌发长出芽管,从寄主表皮的伤口侵入。
初侵染发病后又长出大量新的分生孢子,传播后可频频进行再侵染。
本病发生与温、湿度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温暖多雨有利于炭疽病的发生和发展。
炭疽病菌发育温度范围为12-33℃,高温高湿有利于此病发生。
如平均气温26~28℃,相对湿度大于95%时,最适宜发病和侵染,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时,难以发病。
病菌侵入后3天就可以发病。
品种间抗病性有一定差异,果实受日式的炭疽病亦严重,成熟果或着地果容易受害,幼果很少发病。
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种植过密通透性差、施肥不足或氮肥过多、管理粗放及各种引起果实受损伤,或因叶斑病落叶多,都易于诱发此病害,都会加重病害的侵染与流性。
种植技术-辣椒炭疽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
种植技术-辣椒炭疽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辣椒炭疽病又叫辣椒重茬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分布普遍且为害严重。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流行蔓延快,为害时间长,为害重,损失大。
该病除为害辣椒外,还为害番茄、茄子等。
一、症状在苗床到移栽后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特别是成熟的果实及老叶更易受害。
叶片受害,叶缘边为水渍状褐色斑点,近圆形而中间为淡灰色,其上有轮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果梗受害,产生褐色不规则的凹陷斑,干燥时易开裂。
成熟期植株抗病能力差,在多雨或高温的条件下,果实易受害,病斑呈褐色,水渍状圆形成不规则形病斑,其上轮生许多黑色小点,周缘有湿润的变色圈。
果实被害后,易干缩,病斑呈膜状,似皮纸,易破裂。
二、发病原因品种差线辣椒比甜辣椒抗病差,近年来品种湿杂、退化、也是病害流行的重要原因。
重茬种植连年种植,病原积累快,基数高,一旦条件适宜,病害就会迅速扩展、蔓延。
清除病叶、病果、残体不彻底,病菌通过风、雨不断向外传播,即使新茬,但只要病原存在、条件适宜即可造成病害爆发、流行。
苗床管理不科学,即不进行种子药剂杀菌处理、土壤消毒,在高温国、高湿条件下,苗床感染,移入大田后,可继续危害。
病菌从伤口入侵,发病后,通过风雨、气流及蚜虫、跳蝉等剌吸式害虫传播为害。
发病条件病菌发育温度为12-32℃,适宜温度27℃,相对湿度为95%左右。
雨季来得早,温湿度适宜,也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原因。
重复浸染次数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87%-95%,病菌潜育期仅3天左右,侵染次数频繁,病原积累快,在短期内可以造成大流行。
夏季干旱、持续高温,日灼严重,有利于后期病害的流行。
栽植密度大、偏施氮肥、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可以加快病害的流行。
10、药不及时忽视苗床和大田药剂防治,没有做到早查早治、防患于末然。
三、防治方法选种和推广抗病品种。
种子消毒。
用4%农抗120瓜菜烟草专用型100倍液浸种12小时,捞出凉半干后直接播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辣椒炭疽病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展望作者:蒋桂芳宋力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第11期摘要:辣椒(Capsicum annuum L.)炭疽病是危害辣椒产业发展的病害之一,主要影响辣椒生长,引起烂果、幼苗死亡等,导致辣椒减产。
分析了不同种类拮抗微生物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辣椒抗性诱导技术,植物源杀菌剂提取与应用,以及目前国内外辣椒炭疽病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就辣椒炭疽病生物防治技术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辣椒(Capsicum annuum L.);炭疽病;生物防治;拮抗作用中图分类号:S436.418.1+1;S4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1-2481-04Advances on Biologically Controling Pepper AnthracnoseJIANG Gui-fanga,SONG Lib(a.Department of Forestry and Life Science;b.Department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402160, China)Abstract: The pepper anthracnose is harm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pper industry and mainly causes large number of pepper deciduous leaves, rotten fruit, seedling death, affects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pepper. The control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antagonistic microorganisms for pepper anthracnose, the technology of inducing pepper resistance, the application of plant fungicide,and biological control of pepper anthracnose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The prospects of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pepper anthracnose were proposed.Key words: pepper(Capsicum annuum L.); anthracnose; biological control; antagonistic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科研项目(KJ081203);重庆文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Y2009SK64)辣椒(Capsicum annuum L.)炭疽病是危害甜椒、辣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可引起辣椒落叶、烂果、幼苗死亡,严重时会造成20%~30%的减产,影响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辣椒炭疽病与辣椒病毒病、辣椒疫病称为辣椒的三大病害,发病严重,分布广,不论是露地种植还是保护地种植,染病的机率都很高,茎叶染病易造成落叶,果实染病则失去商品价值[1,2]。
目前,辣椒炭疽病的防治主要集中于施用化学农药及抗病品种选育等农业措施,大量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导致农药残留、病虫害抗性增加、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而抗性育种难度大,周期长,相应的农业措施复杂,经济投入大。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消灭或抑制有害生物,受到广泛采用和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一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因其具有对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安全的优点,符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植物病害防治的发展趋势。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辣椒炭疽病生物防治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主要从拮抗微生物的筛选应用、诱导抗性和植物源农药3个方面进行阐述,可对生物防治特别是辣椒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并对辣椒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技术前景进行了展望。
1拮抗微生物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治目前,国内外针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多数采用的策略是从自然界筛选拮抗微生物,通过其营养竞争、重寄生、诱导抗性及产生抗生素、水解酶等多种方式作用于病原菌丝,从而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1]。
该方法也广泛应用在其他农作物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中,其研究的技术路线是微生物的筛选-纯化-抗性检测-试验应用。
目前所报道的辣椒炭疽病的拮抗微生物种类较多,包括拮抗细菌、拮抗真菌及拮抗放线菌,部分研究成果对拮抗微生物的抑菌成分及拮抗机制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1.1利用细菌对辣椒炭疽病产生拮抗性的防治自然界中细菌数量种类繁多,已报道的对辣椒炭疽病有效的拮抗细菌主要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
芽孢杆菌是土壤和植物微生态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和抗菌防病作用,一些性状优良的天然分离菌株已成功应用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在生物防治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何红[2]从辣椒植株体内分离得到2株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2和BS-1,对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辣椒苗和果炭疽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菌株培养液对苗期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81.5%~93.3%和66.1%~79.2%,对果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80.0%~100.0%和60.0%~100.0%。
两株菌体及其胞外分泌物对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及附着胞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BS-2分泌的抗菌蛋白对热稳定并抗紫外线照射,可能是一种环脂类抗菌肽,该抗菌多肽主要的防病机制可能是抑制病菌生长,引起菌丝(或芽管)细胞消融,导致菌丝畸形以及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和萌发等。
BS-2和BS-1两菌株可以在辣椒体内定殖,对辣椒有明显的促生效果。
蔡学清等[3]的试验表明,经内生菌BS-1、BS-2与病菌同时处理的辣椒果体内过氧化物氧化酶(POD)、苯丙氨酸氨解酶(PAL)、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含量均较只经病菌处理的低;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比清水对照处理的高168.0%和137.5%,比病菌对照处理的高97.2%和92.3%。
表明BS-1、BS-2菌株能促使寄主尽快地接收病菌侵染的信号并迅速传递,及时启动防卫反应,使寄主对病菌侵染的反应较迟钝,以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
张晓阳[4]采用载玻片培养法筛选到4株能抑制辣椒炭疽菌附着胞形成的枯草芽孢杆菌,可使炭疽孢子呈不规则膨大,附着胞膨大及畸形。
秦刚等[5]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N-193对辣椒炭疽菌菌丝作用时,发现拮抗菌能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菌丝在生长前沿集结成一条线,早期表现为菌丝顶端或中部肿胀,形成大量囊状体,菌丝直径变得较大,而后期表现为囊状菌丝细胞壁破裂,表明菌株N-193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空间,同时还分泌抗菌物质直接破坏病原菌细胞,导致病菌丧失对植物的侵染能力和在植物上定殖的能力。
李华[6]用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BY-3的活菌液、无菌滤液和高温灭菌液做抑菌试验,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效为45.1%~68.1%,活菌液对病原菌的防治效果最好,而培养液在高温灭菌后其抑菌能力显著降低,表明其中抗菌物质耐热性不强,该抗菌物质能直接破坏炭疽病菌菌丝与孢子,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
国内外学者试图通过研究附着胞形成过程中的信号转导,探索新的控制病害方法,从细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发现炭疽菌具有典型的潜伏侵染的特性。
Kim等[7]研究发现在大肠杆菌内表达的辣椒酯酶能抑制胶孢炭疽菌和Magnaporthe grisea附着胞的形成,从而控制病害的发生。
其作用机理是该酶通过调制依赖环腺苷酸信号途径(cAMP-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来控制附着胞形成。
1.2利用放线菌对辣椒炭疽病产生拮抗性的防治放线菌是土壤中一类重要的微生物,也是人们研究最早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一类拮抗微生物。
解娜等[8]从100多株放线菌中筛选到10株对辣椒炭疽病菌拮抗作用较强的放线菌,其中以18号菌株的抑菌效果最好,发酵液稀释10倍抑菌率达到68.2%,经鉴定该菌株为华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flaveus)。
张兴等[9]从食用菌发酵料中分离得到4株抑制辣椒炭疽病菌的放线菌,该放线菌所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可以使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受阻而不能向空中伸展,同时还能抑制孢子的萌发或杀死孢子。
李孜等[10]分离筛选到2株链霉菌A和B,2株菌株的发酵滤液稀释10倍后对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到48.9%和71.8%。
田间试验中两株拮抗菌培养液稀释50倍后,病果减少率分别为63.16%和59.65%,防治效果分别为63.60%和64.26%,表明筛选到的拮抗菌具有较好的防治辣椒炭疽病的应用前景[11]。
朱宏建等[12]研究报道放线菌ND045对辣椒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71.60%,对发酵条件优化后的菌丝生长抑制率最高达到82.61%。
1.3利用真菌对辣椒炭疽病产生拮抗性的防治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对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真菌,如木霉菌(Trichoderma spp.)、毛壳菌(Chaetomium spp.)、曲霉菌(Aspergillus)等,其中部分拮抗真菌已被制成商品菌剂出售。
木霉具有较高的几丁质酶活性,生长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强,广泛存在于土壤中。
郭敏等[13]研究拟康氏木霉对多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发现对辣椒炭疽菌的抑制率达到91%,主要通过营养和空间竞争来抑制病原菌生长。
谭悠久等[14]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毛壳菌菌种代谢产物进行抗真菌活性筛选试验,发现毛壳菌CH21发酵液对辣椒炭疽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张京良等[15]用有机溶剂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LS7的发酵液,得到的乙酸乙酯相与正丁醇相产物对辣椒炭疽病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大于15 mm。
王欢等[16]测试了40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菌株的发酵液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40株共生菌菌株的发酵液对辣椒炭疽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高毒力菌株A24-1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圈平均直径可达到40.00 mm,是一株极具发展潜力的生防菌株。
Chanchaichaovivat等[17,18]从水果蔬菜中分离得到4株拮抗辣椒炭疽病菌的酵母菌R13、R6、ER1、L2,生物防效分别为93.3%、83.1%、76.6%、66.4%。